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4節 植物體中物質的運輸聯想情景導入在多年生的木本植物莖的橫切面上.常會看到一些同心圓形的環層.這就是年輪。年輪是怎樣形成的 它又可能隱藏著哪些秘密呢 為什么有些植物莖的橫切面有年輪,而有些植物的橫切面卻沒有年輪呢 有些植物的莖在生長的過程中伴隨著增粗的現象。而有些植物的莖卻不會增粗呢 我們已經知道,植物通過根從土壤中吸收營養成分,供植物生長需要,植物吸收的營養物質在植物體內又是怎樣運輸的呢 那就讓我們走進神奇的植物王國,去了解植物體中物質是怎樣運輸的吧!重點知識詳解一、莖的結構1.莖的分類:按照生長方式的不同:自然界最常見的莖是直立莖。其次還有攀緣莖、匍匐莖、纏繞莖。( http: / / www.21cnjy.com )直立莖 攀緣莖( http: / / www.21cnjy.com )匍匐莖 纏繞莖(1)直立莖:直立向上生長。(2)攀緣莖:借助他物而“直立上升”。常常借助莖和葉的變態結構(如卷須),而附著在他物“上升”。如黃瓜、南瓜、絲瓜等。(3)纏繞莖:莖本身纏繞他物“上升”。(4)匍匐莖:比較軟,不能直立生長,只能在地面上匍匐生長。2.莖的結構:觀察雙子葉植物莖的橫切面。(1)橫切面可以明顯看出三層:樹皮、木質部和髓。(2)質地較硬的是木質部,比較軟的是樹皮和髓。(3)樹皮較易剝下來。木質部:內有導管,輸導水分和無機鹽。形成層:位于木質部和韌皮部之間。形成層細胞只有2~3層,能不斷分裂。產生子細胞。子細胞能吸收營養物質.不斷長大,向外形成韌皮部。向內形成木質部,使莖加粗。水稻、小麥、竹等植物都沒有形成層。所以莖不能加粗生長。裸子植物和雙子葉植物的根和莖中,具有形成層。所以莖能加粗。韌皮部:內有篩管,輸導有機物。樹皮:具有保護作用。3.木質莖的結構:(1)樹皮外樹皮:保護作用內樹皮(靠里是韌皮部)(2)木質部:木質部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木材,木質部由導管和木纖維組成。導管:運輸水和無機鹽,屬于輸導組織木纖維:增加莖的強度,屬于機械組織(3)韌皮部:韌皮部處在內樹皮靠里邊,它由篩管和韌皮纖維組成。篩管:輸導組織,輸導有機物韌皮纖維:機械組織,增加莖的強度(4)形成層:雙子葉植物莖的形成層處在木質部和韌皮部之間.它是由幾層很薄的細胞組成,這里的細胞能分裂增生,屬于分生組織。形成層細胞的細胞壁很薄,在此處容易把木質部和韌皮部剝離開來。外樹皮:保護作用內樹皮(靠里是韌皮部) 篩管:輸導組織 輸導有機物韌皮纖維:增加莖的強度機械組織,形成層:細胞能分裂增生 分生組織導管:運輸水和無機鹽 輸導組織木纖維:增加莖的強度 機械組織4.年輪:前一年的秋材和后一年的春材。有比較明顯的分界線。年輪的形成是由于植物受生長季節的影響而產生的。( http: / / www.21cnjy.com )春材:春天水分多、氣候適宜,形成層活動較旺盛。形成層細胞體積大,導管多,管腔大,木纖維較少。形成的木質部質地疏松、顏色較淺。秋材:入秋后,雨量少,氣溫低,形成層活動減弱.形成的木質部質地致密、顏色較深。二、水和元機鹽的運輸實驗操作:取一段帶葉的植物枝條。用刀將其削成平整的斜面。將枝條插入裝有紅墨水的燒杯中.置于陽光下照射。待枝條基部顏色變化后.取出枝條洗凈。在枝條基部橫切枝條。橫切面上什么部位變成了紅色 縱切枝條.用放大鏡觀察縱切面,變紅色的部位位于什么地方,呈什么形狀 實驗說明:①把枝條削成平整的斜面。是使導管切口橫截面積大一些,利于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②放在陽光下照射,是為葉的蒸騰作用創造條件,蒸騰作用產生“蒸騰拉力”。以便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 http: / / www.21cnjy.com )剪下帶葉的植物莖 插入紅墨水中 5分鐘后的現象實驗現象:木質部的中央變成了紅色。縱切枝條,看到紅色越往上顏色越淺。實驗結論;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是在莖中央的導管,且是自下而上進行運輸的。三、有機物的運輸實驗操作:選取兩枝帶有較多不定根和葉的枝條。用枝剪或刀片對其中的一枝進行環割處理。環割處理后的近根枝條保留3厘米長的樹枝.環割樹皮時約去掉2厘米寬的樹皮。把它們的根分別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土壤浸出液液面不要浸至環割處。放在陽光下培養。一段時間后,觀察根的變化。哪一枝枝條上的不定根長得比較好 然后觀察環割處上端的切口。哪一枝枝條有比較明顯的變化 實驗說明:(1)選取柳枝,是因為它容易在水中長出不定根,且它的外樹皮特別容易進行“環割”處理。(2)使用土壤浸出液。其中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可供植物生長需要。(3)在培養過程中.土壤浸出液的液面不能超過環割處的下端.否則也會使環割處愈傷組織產生不定根,干擾實驗效果。(4)“放在陽光下培養”使柳枝進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實驗現象;(1)未經環割處理的柳枝,不定根生長狀況良好。而經過環割處理的不定根生長狀況較差。(2)在切口的上方,可以看到一些愈合組織.有機物積累在那里。實驗結論:有機物通過篩管自上而下運輸。精典例題解析[例1] 玉米的莖長成后不能增粗,而桃樹的莖能年年變粗,從莖的結構分析,能不能變粗的根本原因是 ( )A.莖內有無韌皮部 B.莖中有無形成層C.莖內有無木質部 D.莖內有無髓[解析] 莖能否增粗決定于有無形成層,形成層細胞能夠分裂增生,屬于分生組織;向外分裂產生的細胞生長形成韌皮部,向內生長形成木質部,所以雙子葉植物的莖能逐年加粗。而單子葉植物如玉米、小麥、水稻、竹類等植物因為沒有形成層.因此它們的莖不能加粗。[答案] B[例2] 小明和小剛兩人到剛砍伐過樹木的山上去觀察莖的結構。觀察到莖的切面中從里到外有許多同心圓。兩個人都數了同一棵樹橫切面上的同心圓,小明發現樹皮由內到外有17個同心圓,小剛從里數到最外面發現有20個同心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這棵樹可能已生存了l7年 B.這棵樹可能已生存了37年C.這棵樹可能已生存了20年 D.這棵樹一定已生存了l7年[解析] 年輪:莖生長時前一年的晚材(秋材)和后一年早材(春材)間的分界線,是指木質部的生長。春天外界的氣溫適宜,水分充足,莖生長快,排列疏松,顏色較淺;入秋后雨量少,氣溫低,生長慢,排列緊密。顏色較深。每年生成一輪。不包括木質部外的形成層、韌皮部、皮層、周層等環狀結構,所以小剛的數法是錯誤的。而因樹的種類不同。有的樹一年里可以出現多個年輪,所以答案D是錯誤的。[答案] A[例3] 如圖所示的爬山虎的莖能產生不定根,能在豎直的墻壁上生長,你認為按生長方式分析。爬山虎的莖屬于 ( )A.攀緣莖 B.纏繞莖C.直立莖 D.匍匐莖[解析] 根據生長方式不同,莖可分為攀緣莖、纏繞莖、直立莖、匍匐莖四類,四類莖按是否能向上可以區別出匍匐莖;根據向上生長是否需借助他物可以區分直立莖、攀緣莖、纏繞莖;根據借助他物向上生長是否利用變態莖、葉結構附著他物,可以區別攀緣莖和纏繞莖。[答案] D[例4] 在兩棵小樹之間,拴上鐵絲用來晾衣服。日子久了結果發現小樹形成節瘤。這是由于破壞了 ( )A.韌皮都 B.木質部 C.形成層 D.木纖維[解析] 在小樹上拴鐵絲,日子久了。由于小樹的莖會不斷長粗。而鐵絲不會變長,鐵絲會破壞小樹的樹皮,相當于將樹皮環割。我們知道:內樹皮的韌皮部由篩管組成。擔負著把葉制造的有機物運輸到根和其他植物器官的功能。所以小樹被環割后,運輸的通道被阻斷。小樹環割部位的上方就因積蓄大量的有機物而形成節瘤。[答案] A[例5] 如圖是雙子葉植物莖的橫切面圖,分析圖示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http: / / www.21cnjy.com )(1)圖中A、B、C分別表示什么結構: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2)其中C_______中有_________ ,可以輸送水分和無機鹽。A_________中有_______ ,可以輸送有機物。(3)圖示的莖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逐年增加,是因為A________和C________之間有_________,能__________。[解析] 雙子葉植物的莖由外到內依次由樹皮、韌皮部、形成層、木質部、髓構成。其中樹皮內側是韌皮部,形成層也只是由幾層細胞構成.而體積最大也是最主要的部分是木質部,木質部再往里就是髓。髓由薄壁細胞(細胞較大。管壁較薄)構成。有貯藏營養物質的作用。木質部內有導管,可以運輸水分和無機鹽。韌皮部內有篩管,運輸有機物。莖能否增粗決定于有無形成層。細胞能分裂增生,使莖加粗。[答案] (1)A.韌皮部 B.髓 C.木質部 (2)木質部導管 韌皮部篩管(3)能韌皮部 木質部 形成層 分裂產生新細胞,向外形成韌皮部。向內形成木質部[例6] 小明在摘甜桃時,發現桃樹的樹干上粘有紫色的粘稠物。他想:“粘稠物是如何產生的,它是什么物質呢 ”他詢問桃園主人。桃園主人告訴他桃干碰傷或遭蟲咬后,都有粘液流出,久后變成粘稠物質粘在樹干上。小明猜想粘稠物可能是根吸收的水分和元機鹽,也可能是葉合成的有機物。他選取了一條被整枝割掉的生長旺盛枝條,做了以下實驗,在整枝處對枝條進行環割處理,觀察到環割上端的樹皮處有少量粘液流出,一周后觀察到環割處出現如圖所示的現象,環割的上端出現較多紫色粘稠物。根據上述敘述回答下列問題:( http: / / www.21cnjy.com )(1)小明在摘甜桃時提出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提出的科學猜想是:猜想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據實驗,你和小明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對小明的探究實驗運用了哪些過程 [解析] 粘稠物只能是兩種成分:水分、無機鹽或有機物。其中水分和無機鹽是由根吸收的,并且是由木質部的導管運輸的;而有機物卻是由葉進行光合作用產生的,并且由樹皮內側的韌皮部自上而下輸送的。所以若樹皮割裂后有液體流出,則流出的液體是有機物。反之則是水分和無機鹽。[答案] (1)桃樹在樹干上附著的粘稠物是如何產生的 它是什么物質 (2)粘稠物是根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粘稠物是葉通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3)桃樹干上的粘稠物是葉通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4)小明的實驗過程包含了提出問題、科學猜想、試驗設計、得出結論等四個方面。考點應試必備1. 如圖所示,表示纏繞莖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A B C D2. 雙子葉植物的莖能不斷加粗是由于這些植物具有 ( )A.形成層 B.生長區 C.韌皮部 D.木質部3.下列哪一個過程符合植物體內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途徑 ( )A.葉 根 莖 B.根 葉 莖C.葉 莖 根 D.根 莖 葉4.植物的年輪存在于植物體莖的哪個結構中 ( )A.外樹皮 B.髓 C.形成層 D.木質部5.收集橡膠膠乳時往往要割橡膠樹,為使膠乳順利流出。正確的割膠方式是應該割到橡膠樹的哪個部位 ( )A.木質部 B.內樹皮的韌皮部C.形成層 D.外樹皮的韌皮部6.在樹干近地面處環割樹皮一圈,環割處就會長出樹瘤,樹會逐漸死亡,這是由于( )A.水不能向上運輸,光合作用不能進行B.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不能運輸到根部C.根吸收的無機鹽不能運輸到葉片D.形成層被破壞,細胞停止分裂7.制作麻袋用的材料取自于植物體的 ( )A.根的韌皮部 B.莖的韌皮部 C.葉片 D.莖的形成層8.植物莖的結構中。篩管的作用是 ( )A.輸送水分 B.輸送有機物C.輸送無機鹽 D.輸送水分和有機物9.王芳在采集的野外生長的莖的橫切面上。發現有5個年輪,而中間的年輪特狹小。訪同當地人得知,該年年平均降水豐富,氣溫比較高,導致植物的年輪特窄的可能原因是( )A.干早 B.氣溫C.蝗災 D.缺植物生長的無機鹽10.把一帶葉的木本植物枝條下端插入紅墨水中,葉脈微紅時取出,對枝進行橫切和縱切后觀察,變紅的是 ( )A.韌皮部 B.木質部 C.髓 D.樹皮11.下圖是一段枝條,上面長有兩個大小相同的果實。如果將枝條A、B兩個部位間的樹皮進行環剝(如圖所示)。( http: / / www.21cnjy.com )(1)傷口的__________(填“上方”或。下方”)的樹皮會形成瘤狀物.(2)這兩個果實會發生什么變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小李同學在家中移植樹木的過程中不小心弄破了樹皮,他發現有許多的液體流出。經過分析這些液體為有機物。說明樹木運輸有機物的部位是_________。13.常見的莖有直立莖、攀緣莖、_________和________等四種形態。14.橘子樹枝頂端的橘子往往比較小。而枝條下部的橘子比較大。這是由于橘予形成過程中的有機物是由葉片提供的,而葉片制造有機物在植物體內是通過________內的_________由上往下運輸的。15.將植物的莖橫切后發現分為明顯的三層,由外至內分別是_______、木質部、_________。16.某同學做了如圖實驗:(1)十幾小時后,植物的莖變紅的部位是__________。(2)從實驗中可知,植物體負責運輸功能的是根、莖、葉中的導管和篩管。其中導管位于_________ ,負責運輸_________。篩管位于______ ,負責運輸_________。(3)縱切枝條,觀察發現紅色越往上越淺是因為 ( )A.上面水太多了.把紅色沖淡B.下面的紅色隨水分蒸騰了C.水分是從下往上運輸的,越上就越淺D.這是枝條自身的一個特點,不是水分引起的(4)如果想使實驗效果更加明顯,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放在黑暗環境中B.放在陽光下照射,加快植物葉片的蒸騰作用C.讓紅墨水的濃度稍大一些D.放在通風的環境中(5)實驗中把枝端削成平整的斜面,是為了________導管切口截面積,有利于_______和__________的運輸。參考答案:笫4節 植物體中物質的運輸1.B 2.A 3.D 4.D 5.B 6.B 7.B 8.B 9.C 10.B11(1)上方 (2)A處的果實在一段時間內能繼續長大。B處的果實得不到營養物質,將逐漸萎縮、變小。12.篩管13.纏繞莖 葡萄莖14.韌皮部 篩管15.樹皮 髓16.(1)導管 (2)木質部 水分和無機鹽 韌皮部 有機物 (3)C (4)A (5)增加水分 無機鹽樹皮木質部韌皮部木質部樹皮雙子葉植物莖的結構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9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