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期末復習(第三章植物與土壤知識點)§3-1土壤中有什么★1.土壤中的土壤生物有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質種類有礦物質、有機質、水分和空氣。土壤固體部分主要由礦物質顆粒和腐殖質組成,其中的礦物質顆粒占固體部分的95%左右。★2.書本P77頁圖3-2測量土壤中空氣的體積分數實驗:若所取用的土壤體積為V0;此塊土壤放入燒杯后緩慢加水,直至液面恰好浸沒土壤,用去的水的體積為V1;取與土壤相同體積的鐵塊放入同樣大小的燒杯中加水,直至液面恰好浸沒鐵塊,用去的水的體積為V2。★(1) V1>V2 ,因為土壤間隙中有空氣。(2)這種情況下這塊土壤中空氣的體積分數的算式為: 。3.土壤中的有機物主要來自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體。將土壤浸出液過濾、蒸發、結晶,最終在坩鍋內得到的物質是無機鹽 。4、土壤的形成:風化作用、流水沖刷和侵蝕、冷熱驟變、冰劈作用。土壤是在 物理 、 化學 和 生物 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風化形成的。§3-2各種各樣的土壤1、影響土壤結構的主要因素是 礦物質顆粒的大小和比例 ,土壤中礦物質顆粒根據大小分 砂粒 、 粉砂粒 和 黏粒 三種。2、根據土壤中三種顆粒的比例不同,將土壤分為 砂土類土壤 、 黏土類土壤 和 壤土類土壤 三種。其中土壤通氣性最強的是 砂土類土壤 ,最弱的是 黏土類土壤 ;透水性最強的是 砂土類土壤 ,最弱的是 黏土類土壤 ;保水性最強的是 黏土類土壤 ,最弱的是 砂土類土壤 。三種土壤中最適宜植物生長的是 壤土類土壤 ,因為 通氣透水、保水保肥 ,該土壤中空氣與水分的比例 接近1:1 ,而在砂土類土壤中,空氣的比例遠遠 大于 水分,黏土類土壤中,空氣的比例遠遠 小于 水分。黏土 類土壤最容易搓成條,因為其 粉粒、黏粒 多, 黏 性強,這樣的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強 ,但通氣透水能力 弱 。A、黏土類土壤B、砂土類土壤C、壤土類土壤§3-3植物與土壤1.土壤中的水分和無機鹽都是通過根這一器官吸收進入植物體中。2.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狀況與土壤的結構、肥力、通氣狀況和水分狀況這些因素有關。研究發現地下水位越高,植物根系的平均長度就越 短 。3.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叫做 根系 ,有明顯主、側根之分的根系叫做 直根系,沒有明顯主側根之分的根系叫做 須根系 。下列植物沒有主側根之分的是: DEFA大豆 B青菜 C菠菜 D小麥 E蔥 F 水稻4.書本P87頁圖3-15“根的吸水部位在哪里”的實驗中:證明植物根吸水的主要部位在根的 根尖 位置。5.讀書本P88頁圖3-17根尖的縱切面顯微結構圖回答1、根冠在根尖的最前端,起保護作用,利于根不斷在土壤中生長;根冠細胞的結構特點是:細胞較大,排列不整齊。2、分生區中的細胞小、排列緊密,細胞壁薄,細胞質濃,沒有液泡,細胞核大;分生區細胞具有分裂能力,可以使根的細胞數目不斷增加。3、伸長區中細胞顯著伸長,細胞壁薄、有較小液泡,能較快生長,因而能使根長長,使根不斷伸向土壤深處。根的長度能不斷增加,就是因為:分生區細胞能分裂和伸長區細胞能伸長的緣故。4、根毛區(又叫成熟區)中的細胞細胞壁厚,有較大的液泡,內有導管(把根吸收的水分運送到莖)。表皮細胞向外突起形成不同長度的根毛,根毛區有大量的根毛。根毛伸入土壤顆粒的空隙內,大大增加了它與土壤的接觸面積,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養分。5、植物根尖吸水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根毛區★6.根毛細胞吸水的條件是:一般情況下,當植物根毛細胞的細胞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高于土壤溶液的質量分數,細胞吸水;反之,細胞失水。★7.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8.淡水中出現“水華”,海洋里出現“赤潮”,其主要原因是這些水體中氮 元素和 磷 元素含量過高,最終會使水中的溶解氧 下降。§3-4植物體中物質的運輸1.根從土壤中吸收的營養物質是通過 導管運輸到植物的各個器官的。2.千姿百態的莖主要可分為 直立莖、攀緣莖、匍匐莖 、纏繞莖這樣四種。★3.雙子葉植物莖的結構從里到外依次是:①⑤③④② ;(①髓;②樹皮;③形成層;④韌皮部;⑤木質部。);導管在木質部 ,其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輸送 水 和 無機鹽 ;篩管在 韌皮部,其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輸送 有機物 ;在韌皮部和木質部之間有 形成層,它能不斷地進得細胞 分裂,使莖變粗。★4.水稻、小麥、等植物不能變粗的原因是其結構中沒有形成層;木制家具主要利用的是莖的木質部 ;5.通過年輪可以知道:(1)莖的年輪 (2)、莖生長過程的氣候變化情況、(3)記錄了植物個體所受各種環境因素影響的基本情況等。§3-5葉的蒸騰作用和結構1、蒸騰作用的概念:植物體內的水分從植物體表面(主要是葉片)以氣體狀態散發到體外的過程。2、根吸收的水約有99%是通過蒸騰作用散發出去的。3、蒸騰作用的意義:⑴有效降低葉片溫度,使植物在溫度偏高的情況下不致受害。⑵是根部吸水的主要動力,利于植物對水的吸收和運輸,⑶利于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在植物體內的運輸。4、蒸騰作用和環境因素的關系一般情況下,氣孔周圍如果濕度大、氣溫低、光照弱,則蒸騰作用就弱;濕度小、氣溫高、光照強,則蒸騰作用就強。5、向浸有氯化鈷溶液的藍色濾紙吹氣,發現藍色濾紙變成 紅 。實驗發現水是從葉的上下表皮 中散發出來的。而且下表皮散發出來的水分要 多于上表皮散發出來的水分。說明:一般情況下:葉片下表皮的氣孔多于上表皮的氣孔。6、葉的表皮細胞是無色透明的,對葉起保護作用.半月形的是保衛細胞,保衛細胞之間的小孔是氣孔.在蒸騰作用時,葉中的水就是以氣體狀態從氣孔中散發出來的。氣孔的開閉是由保衛細胞控制的。7、氣孔是水分蒸騰的通道,是氧氣和二氧化碳等氣體進出的門戶。8、水在植物體內運輸的途徑:根吸收(水分、無機鹽)→根、莖、葉中的導管→葉肉細胞→表皮的氣孔→大氣§3-6保護土壤★1.目前土壤資源的最大威脅是來自于土壤的污染 和 過度開發。2.廢水和固體廢物的任意排放,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都可能導致土壤的 化學污染,并且破環土壤的 結構和性質;某些病菌、寄生蟲和病毒對土壤產生 生物污染。★3. 耕地被蠶食、水土 流失、 土地 沙漠化和 鹽漬化 等,都影響著土壤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水分虧缺時,保衛細胞失水,氣孔關閉。水分充足時,保衛細胞吸水,氣孔開放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