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板塊三 心中有法(4個考點:15~18)▲▲【考點15】知道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一種特殊行為規范。我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常考點)1.什么是法律?法律是指由國家制定或認可,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特殊行為規范。2.我國法律的本質我國法律體現了廣大人民意志和利益。3.法律與道德區別都是行為規范。道德是自然形成,靠人們自覺遵守,約束范圍比法律廣,補充法律的不足;而道德需要法律來保障。所以我國實施“以德治國和依法治國”相結合的治國方略。4.我國法律的作用①規范作用。(突出地表現為規定人們可以做什么,必須做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②保護作用(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保護人們的合法權益。)▲5.法律的基本特征:①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②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這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注:國家強制力指軍隊、警察、法院、監獄等,沒有這些強制力,法律就是一紙空文。)③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普遍性) 訓練:材料一:為了遏制臺獨勢力,維護祖國統一,全國人大通過了《反分裂國家法》。體現法律什么特征?(答: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材料二:醉駕被人民法院判刑;某走私犯罪團伙被依法嚴懲等。體現法律什么特征?(答:①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②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力。)www.21-cn-jy.com材料三:在我國,無論功勞大小、職位高低、任何人都要遵守法律。體現法律什么特征?(答: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力。)21*cnjy*com1.【2010年云南五地】夏門海關原關長楊前線收受賄賂140.7萬元,被依法判處死刑;不法商販黃某,在地震后哄抬物價,高價出售商品,被工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并處罰款。上述案例體現了法律體征中的( C )A.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B.法律依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刑罰當罰性C.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D.法律體現以德治國方略2.【2013年云南八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 ①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 ②法律對全體違法人員具有普遍約束力③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④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維護人們的合法權益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3.【2014云南】下列關于法律的認識,正確的是 ( C )①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范②法律是僅對違法犯罪人員具有約束力的行為規范③法律同道德、紀律一樣,都是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④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維護人們合法權益的行為規范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2015浙江寧波】近年來,我國反腐力度不斷加強,“蒼蠅”“老虎”一起打,犯罪分子紛紛落網。這表明( C )www-2-1-cnjy-com A.法律重點懲處腐敗行為 B.法律是由國家制定的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法律是全體社會成員意志和利益的體現5.【2017云南】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到新的高度,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始終堅持“蒼蠅老虎一起打”。“蒼蠅老虎一起打”體現的法律特征是( C )【來源:21·世紀·教育·網】A.法律以規定權利和義務為內容 B.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范C.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D.法律同道德一樣,都是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考點16】知道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理解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人們的所作所為,如果違反法律,就會受到法律的制裁。違法行為含義:凡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根據社會危害程度不同,把違法行為分為: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即嚴重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根據違反的法律分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任何違法行為都具有社會危害性,因此都要受到法律制裁,承擔相應的責任。區別如下:【版權所有:21教育】含義例舉對社會的危害程度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共同點民事違法行為違反民事法律法規的行為欠債不還;撿到東西不歸還失主;損害他人名譽等行為較輕民事責任(賠償)都是違法行為,都有危害性,都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在本質上是一致的。行政違法行為違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闖紅燈行為;吸毒行為;亂建房屋等行為。較輕行政責任(警告、罰款、拘留)刑事違法行為(犯罪行為)違反刑法的行為兩搶行為;販毒等行為。嚴重刑事責任(刑罰處罰) 鞏固訓練:1.【2015湖北武漢】散播限制新車牌照謠言的某汽車銷售員,被拘留十天;因質量問題遭顧客起訴的某裝修公司,被責令賠償損失。他們的行為分別屬于( D )21教育網A.一般違法和嚴重違法 B.民事違法和行政違法C.行政違法和刑事違法 D.行政違法和民事違法2.【2015廣東】吳某以“聲援”一起案件為由,在法院高聲辱罵工作人員,擺放侮辱性的牌子。吳某因此被公安機關治安拘留10天。吳某的行為屬于( B )21*cnjy*comA.刑事違法行為 B.行政違法行為 C.嚴重違法行為 D.民事違法行為3. 【2016云南】下列屬于違法行為的是( B )①小東參與搶劫他人財物 ②小哲經常參與賭博、尋釁滋事、打架斗毆③小青周末沒有參加社區的獻愛心活動 ④ 小江多次撥打119謊報火情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2017云南】違法行為是指( D )A.觸犯刑法并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 B.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的行為C.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 D.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來源:21cnj*y.co*m】▲▲【考點17】知道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了解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的基本內容。掌握獲得法律幫助和維護合法權益的方式和途徑,提高運用法律的能力。 ▲(1)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兩部法律:《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另外,還有《教育法》、《義務教育法》、《勞動法》等。▲(2)黨和國為什么要高度重視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 答:①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②未成年人由于其自身的生理、心理特點,各方面不成熟,缺乏自我保護的能力,需要對他們進行特殊保護;③現實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現象還時有發生。所以,國家要制定專門的法律,采取必要的舉措,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3)“四道防線”(或叫四大保護):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區別如下:區別家庭保護(基礎)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含義指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依法對未成年人實施的保護。指學校、教育局等教育機構(或者老師)依法對未成年人實施的保護指各級政府、社會組織以及個人等依法對未成年人實施的保護指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門等依法對未成年人實施的保護具體要求(主要內容)①家庭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人;②不得歧視女性或有殘疾的未成年人;③應當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適當的方式方法教育引導未成年人;④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不得使適齡子女輟學打工;⑤不能為未成年子女訂立婚約等。(注:違反以上規定,則違反了家庭保護)①學校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保證未成年人的全面發展;②老師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③不得隨意開除未成年學生;④保護未成年人在學校活動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等。(注:違反以上規定,則違反了學校保護)①營業性網吧、舞廳等場所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②書店等不得出售、出租壞書刊、音像制品給未成年人;③商店、小賣部等不得出售香煙給未成年人抽;④工廠、家庭等不得招用童工;⑤各級政府建設的歷史等博物館要免費或優惠對未成年人開放等。(注:違反以上規定,則違反了社會保護)①法院辦理未成年人的案件,實行區別于成年人的特殊制度;②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③對人民法院免除刑事處罰的未成年人,應做好安置工作等,不受歧視;④人民法院處理繼承案件與離婚案件時,要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繼承權和受撫養權。(注:違反以上規定,則違反了司法保護)解釋關鍵詞:地點---在“家門”里;保護者-----父母或監護人。關鍵詞:地點---在“校門”里;保護者-----學校及老師。關鍵詞:地點---離開 “家門”、“校門”、“法院門”;保護者-----各級政府、社會組織以及個人。關鍵詞:地點---多數在“法院門”里,保護者-----多數是法院、檢察院。 鞏固訓練:1.【2012年云南八地】青少年既要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也要學會用智慧保護自己。下列體現用智慧保護自己的是( D )21cnjy.comA.與持刀歹徒殊死搏斗 B.被社會青年打傷后約朋友伺機報復C.單獨與異性網友見面 D.把勒索自己的歹徒巧妙地送進了派出所2.【2013年云南八地】2013年一、二季度校園安全事故頻發,各地中小學、幼兒園迅速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強校園安全管理并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安全教育和演練活動。這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 ( B )21·cn·jy·comA.家庭保護 B.學校保護 C.社會保護 D.司法保護3. 【2014云南】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不允許未成年人進入營業性舞廳、網吧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這一規定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 B )2·1·c·n·j·yA.家庭保護 B.社會保護 C.學校保護 D.司法保護[4.【2015貴州安順】近年來,學生安全事故頻頻發生:有的學生意外墜樓,朝氣蓬勃的生命瞬間消逝;有的學生鍛煉不當,運動中猝死;有的學生在放學回家途中遭遇車禍,不幸身亡……要有效遏制悲劇的發生( C )①青少年應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 ②應進一步加強社會、學校和家庭對青少年的保護③青少年應專注于學習,少參加社會活動 ④國家為保護青少年應盡快制定專門的未成年人保護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④5.【2017云南】圖書館等青少年活動場所優惠或免費對未成年人開放,支持中小學生參加校外閱讀,開展少兒閱讀推廣活動。這是對未成年人的( C )A.家庭保護 B.學校保護 C.社會保護 D.司法保護▲▲【考點18】了解違法與犯罪的區別,知道不良心理和行為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增強自我防范意識。1. 什么是犯罪行為?是指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并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又叫刑事違法行為、嚴重違法行為)▲2. 犯罪的三大特征:第一,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行為。(或嚴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第二,犯罪是一種觸犯刑法的行為。(或刑事違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標志。)第三,犯罪是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或刑罰當罰性,是犯罪的必然后果。)3.犯罪應受到刑罰處罰(1) 刑法,以國家的名義規定什么行為是犯罪和對犯罪分子處以何種刑罰的法律。(2)刑罰,又叫刑事處罰、刑事處分,是指人民法院對犯罪分子實行懲罰的一種強制方法。注:只有人民法院可以實施刑罰。刑法規定刑罰,一個是法律,一個是制裁手段。(3)我國刑罰的種類分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五種; 附加刑,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三種。)主刑對一個罪犯只能用其中一種,附加刑可以附加主刑用,可以用一種或多種)4.一般違法與犯罪的區別區別:①違反的法律不同(犯罪觸犯了刑法,一般違法觸犯刑法以外的法律);②對社會危害程度不同;③處罰機關不同(犯罪由人民法院判決,而一般違法由行政機關給予行政處罰)。相同點:都是違法行為,都有社會危害性,都要受到相應的制裁。▲5. 一般違法與犯罪的聯系:(從不良行為發展到違法犯罪的事例中,說明了什么道理?得到什么啟示?)道理:違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違法。一般違法與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一個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個演變的過程。開始是沾染了壞思想,壞習氣;有了不良行為不加以改正,任其發展,便會去做一些違法的事;若再不回頭,就會越走越遠,甚至滑向犯罪的泥潭。啟示:青少年要①學習法律知識,增強法制觀念,自覺遵紀守法;②謹慎交友;③自覺抵制不良誘惑;④正確對待父母和老師的教育;⑤知錯就改,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6.青少年從不良行為發展到違法犯罪的原因有哪些?(1)個人原因:無知(法律意識淡薄)、盲目模仿、報復心理、盲目從眾心理、尋求刺激、逞強好勝等。(2)家庭原因:父母或監護人沒有做好家庭保護,沒有提供適宜的家庭環境;(3)社會原因:有關部門沒有做好社會保護,沒有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7.怎樣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建議、措施)①國家要加強立法和執法力度;②社會有關部門要凈化社會環境,加強社會保護;③學校要對學生進行法制宣傳教育,做好學校保護;④家庭中父母要加強對子女的管教;⑤青少年自身要學法、知法、守法,依法規范自身行為,謹慎交友,抵制不良誘惑,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8.維護我們合法權益的途徑:(1)非訴訟手段(如有關部門反映、通過調解、仲裁等方式);(2)訴訟手段(即到法院打官司,是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最正規、最權威、最有效的一種手段,是保護我們權益的最后屏障。)注:訴訟通常分為三種類型: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又叫“民告官”)9.未成年人如何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青少年與其斗爭時,既要勇敢,又要機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設法穩住歹徒,記住歹徒相貌,歹徒去向,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鞏固訓練:1.【2010年云南五地】下列觀點不正確的是 ( C )A.許多違法犯罪行為都是從占染不良習氣開始的B.違法行為可分為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行為C.刑事違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D.有了一般違法行為若不加以改正就可能滑向犯罪深淵2.【2011年云南八地】2011年6月,原西安大學音樂學院學生藥家鑫因駕車肇事.并故意殺死受害者,被依法判處死刑。藥家鑫的行為( C ) ①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②是嚴重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權的行為 ③是對自己、他人和社會不負責任的表現 ④觸犯了刑法,應受到刑罰處罰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3.【2012年云南八地】一般違法與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這句話告訴我們( A ) ①一般違法一定會發展為犯罪 ②一個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個演變的過程③違法就是犯罪,犯罪就是違法 ④我們要防微社漸,防患于未然,避免違法犯罪的發生2-1-c-n-j-y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4.【2014?衡陽】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告訴我們( D ) A.小錯必鑄大錯,違法必走向犯罪 B.犯點小錯沒關系C.一般違法和犯罪都具有社會危害性 D.一般違法和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 【注:本板塊內容會出現問答題】 1.【2010年云南五地】部分網吧老板利用未成年人對網絡的偏愛,引誘和接納未成年人進入網吧,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國家有關部門加大了對網絡和網吧的整治力度,許多家長也加強對子女接受網絡信息的引導和監督。(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部法律規定的哪些保護?(3分) 答案:(1)反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的社會保護和家庭保護。3分(2)網吧老板接納未成年人上網的行為屬于何種違法行為?依據什么法律對這種違法行為給予怎樣的處罰?(3分)21·世紀*教育網答:(2)屬于行政違法行為(一般違法行為);或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為。1分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對這種違法行為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或警告、罰款、拘留的處罰)。2分【出處:21教育名師】2.【2014云南】閱讀下述案例,運用《思想品德》有關知識,回答問題。(10分)據中央電視臺《今日說法》欄目報道,某職業學校16歲學生林某,自從結識社會上幾個游手好閑的“朋友”后,逐漸變得無心學習,迷戀網絡游戲,經常逃學曠課,夜不歸宿,經學校多次教育,林某仍不思悔改,受到學校的紀律處分。從學校畢業后,因盜竊財物,參與賭博被公安機關拘留。后來因伙同持刀綁架一名小學生致其重傷,并向其家人索要人民幣數萬元,林某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7年。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1)林某的行為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權利?簡要說明林某為什么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6分)答:人生自由權、生命健康權、財產所有權(2分)(答出其中兩項權利即可給2分)林某沒有培養健康的情趣愛好,抵制不良誘惑能力差;不能明辨是非,交友不慎;不能正確對待學校和老師的教育;有了不良行為不能及時改正;法制觀念淡薄,不能自覺遵紀守法,等等。(4分)(2)為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發生,請你給同齡人提出幾條合理化建議。(4分)答:青少年應培養健康的情趣愛好,自覺抵制不良誘惑;要學會文明交往,謹慎交友;要墫強明辨是非能力;要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教育;有了不良行為要及時改正;無論在學校或社會都要墫強法制觀念,自覺遵紀守法;要加強品德修養,注意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等等。(4分)(考生若從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3.【2017云南】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8分)材料一:數據顯示,在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中,因不良誘惑導致的模仿犯罪約占30%. 材料二:據有關部門調查,當前未成年人犯罪呈現出從不良行為開始的發展性犯罪多, 由小偷小摸到暴力盜搶的財產犯罪多等特點。(1)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原因除盲目模仿外還有哪些?(至少答出四個方面,4分)答:(1)無知、從眾心理、報復心理以及尋求刺激、逞強好勝等。(至少答出4個方面,4分)(考生圍繞題意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2)為避免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我們青少年應該怎樣做?(4分)答:(2)青少年要自覺遵紀守法,謹慎交友,自覺抵制不良誘惑,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4分)(考生圍繞題意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