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板塊七 積極適應社會的發展(5個考點:34~38)【考點34】關注社會發展變化,增進關心社會的興趣和情感,養成親社會行為。正確認識好奇心和從眾心理,發展獨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1.什么是親社會行為?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表現出來的有利于社會和他人的行為。類似正義行為。2.親社會行為的表現:①關注國家大事和身邊小事;②關心社會問題,增強自己對社會和國家的責任感、使命感;③遵紀守法、維護公德、扶危濟困,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等。3.如何正確對待好奇心?好奇心強是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對好奇心把握不好可能會誤入歧途,所以要學會將好奇心發展成正當的興趣,進而培養為高雅的生活情趣,促進自己的身心健康。4.如何正確對待“從眾心理”和“流行風”?社會上流行的事物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我們要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不能盲目效仿和追逐。追星也是一樣,樹立正確的追星意識,克服盲目從眾心理,做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鞏固訓練:1.【2015云南】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要學習做一個積極的社會成員,樹立回報社會的意識,養成親社會行為。下列屬于親社會行為的是( A )①關注、了解社會問題,積極建言獻策 ②同情和關心遭遇挫折、不幸的人③對處于困境和危難的人能伸出援助之手 ④增強憂患意識,優先考慮個人前途命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考點35】合理利用互聯網等傳播媒介,初步養成積極的媒介批評能力,學會理性利用現代媒介參與社會公共生活。【版權所有:21教育】1.正確認識網絡的兩面性:①積極作用:快捷、方便,擴大了交往面,開闊了眼界,查閱資料、網上學習等;②消極作用:長時間上網影響身心健康,沉迷網絡荒廢學業,一些人利用網絡誘惑欺詐、違法違紀等。2.網絡交往對象的特點:網絡交往與現實交往不同。網絡交往對象具有虛擬性、間接性、隱蔽性三個特點。3. 中學生沉迷網絡游戲會有哪些危害?①危害身心健康;②荒廢學業;③浪費金錢;④甚至會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等4. 在網絡時代,青少年應該如何保護自己?(或者上網應注意些什么?)①在網絡交往中要遵守道德和法律;②網絡交往中要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識;③不輕易泄露個人資料,不隨便答應網友的要求;④提高自己的辨別覺察能力和抗誘惑能力等。▲5. 青少年如何克服網癮?①提高自我約束能力和抗誘惑能力;②樹立遠大理想,培養社會責任感;③培養廣泛和正當的興趣愛好,積極參加社會實踐;④努力學習,積極上進,培養自尊心和自信心;⑤多與父母和老師溝通,請求他們的幫助和監督;⑥正確認識到網絡的兩面性,用其所長,避其所短等。▲6.為了預防或減少青少年沉迷網絡,提一些措施:①國家:完善網絡管理的法律法規,加大管理和執法力度;②社會:有關部門加強管理和監督,依法規范網吧老板的行為;③學校: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引導學生安全文明的上網;④家庭:父母加強對子女的監督和教育,做好家庭保護;⑤青少年自身:提高自制力,自覺抵制不良誘惑,培養正當的興趣愛好。 鞏固訓練:1.【2013年云南八地】網絡交往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對網絡交往認識正確的是 ( D )A.網絡交往利大于弊.我們可以無節制地上網B.網絡具有虛擬性,我們不必為自己的“網絡言行”負責C.只有在網絡交往中才能發揮自己的特長D.在網絡交往中要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識2.【2014云南】在網絡信息時代,我們青少年要學會合理利用網絡信息資源,自覺抵制網絡的不良誘惑,下列做法中可取的是 ( D )①為避免不良誘惑,拒絕上網 ②不瀏覽內容不健康的網站③不隨意答應網友的見面要求 ④遵守道德和法律,文明上網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2015云南】云南魯甸“8.03”地震發生后,個別網民在網上散布謠言,謊報災情,造成極壞影響,被當地公安機關查處。這警示我們( D )A.網絡世界沒有言論自由 B.網絡信息真假難辨,要遠離網絡C.網絡交往不能隱瞞真實信息 D.網絡交往要遵守道德、法律4. 【2016云南】網絡是一把雙刃劍。下列屬于正確使用網絡的是( A )A.上網看新聞,查資料 B.在網絡上從來不說真話C.利用網絡抄襲答案、完成作業 D.利用網絡濫交朋友5.【2017云南】八年級學生李某經常在網吧通宵上網、玩游戲,導致學習成績直線下降,還出現頭暈、 脖子酸痛的癥狀。去醫院檢查,拍片顯示他的頸椎出現異常。但他依然沉迷于網絡,無 法自拔。21*cnjy*com請為李某擺脫網癮提一些合理化建議。(6分)答案為:提高自我約束能力和抗誘惑能力,樹立遠大理想,培養社會責任感;努力在現實中創造成功,培養自尊心和自信心;培養廣泛和正當的興趣愛好,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多與父母和老師談心,在生活和學習上得到他們的幫助和指點,必要時接受心理治療;以健康的心態對待網絡等(6分)(考生圍繞題意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考點36】知道責任的社會基礎,體會承擔責任的意義,懂得承擔責任可能需要付出代價,知道不承擔責任的后果,努力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1.什么責任?責任指一個人應該做的事和不應該的事。如應該遵紀守法、尊重老師、孝敬父母等;不應該吸毒、偷盜等。2. 我們要什么要學會負責?(或為什么要做負責的人?)因為①負責任是一個人的立身之道,一個人正是在對責任的承擔中,才體現出他的社會價值和人生意義;②負責任(承擔責任)是自尊自信的具體體現,是自立自強的必然選擇,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③負責任能促進個人自由和進步,獲得更多的信任和自由,贏得自尊自信,增長才干,提升自身價值等;④如果不負責任,會使社會和他人遭受損失,使個人利益、名譽遭受失等。3.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各是什么?承擔責任要付出代價:如付出時間、精力、金錢,放棄一些個人的興趣和利益,甚至做得不好受到處罰等。回報:承擔責任不一定有回報,要說回報,更多的是精神回報(無形的回報),如他人的贊許、獲得新知、提高能力等。4. 一個人具有責任感的最起碼表現和最集中表現:具有責任感的最起碼表現:對自己負責具有責任感的最高(最集中)表現:對社會負責(具有無私奉獻精神)5.舉例說明不同角色承擔不同責任。我們作為子女,責任是孝敬父母;作為學生。責任是努力學習,尊敬老師;作為社會公民,責任是遵紀守法,維護正義;作為陌生人,扶危濟困,見義勇為等。6. 一個人對自己負責應該怎么做?①對自己負責,就要珍愛生命,關心自己健康,使自己擁有健康的體魄;②對自己負責,就要努力學習,全面發展,使自己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③對自己負責,就要維護尊嚴,愛惜名譽,對自己的人品、人格負責;④對自己負責,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⑤對自己負責,能對自己的言行負責;⑥對自己負責,勇于承擔責任。 7.一個人對他人、社會負責應該怎么做?①心中總是裝著他人;②考慮自己的行為是否會給自己、他人、集體或社會造成不良影響;③考慮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的要求和法律的規定。④熱心公益,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服務社會。8.一個人對國家負責應該怎么做?堅決維護國家的尊嚴,維護國家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主動為國分憂,與國家共度難關,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掌握本領,為振興國家做貢獻。9.“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典故說明了什么道理?對自己負責,是一個人具有責任感的最起碼的表現。如果一個人對自己都不負責任,又怎能指望他對別人乃至社會負責呢?因此,從小處著手,從身邊做起,認真做好分內的每一件事,這是我們承擔責任的起跑線。鞏固訓練:1.【2012年云南八地】作為子女,要孝敬父母;作為學生,要勤奮學習;作為朋友,要忠誠互助。這說明了( A )www.21-cn-jy.comA.不同的角色意味著要承擔不同的責任 B.責任產生于社會關系中的相互承諾 C.不同的角色意味著承擔相同的責任 D.承擔責任應不言代價與回報2.【2015云南】被評為“最美志愿者”的孟繁英,多年來救助病倒在街頭的陌生人,陪伴孤寡老人而不求回報。她常說:奉獻愛心是最有意義的事情,志愿服務是最幸福的事業。孟繁英這樣做( C )21·世紀*教育網A.值得,幫助他人一定會獲得回報 B.不值得,因為這不是我們應該承擔的責任C.值得,生命的價值在于對他人、對社會的奉獻 D.不值得,因為幫助他人必定會損害個人利益3.【2015云南】責任是一個人應該做的事情或不應該做某些事情,對責任的承擔叫做負責。我們應努力做一個負責人的公民。下列做法屬于做負責任公民的表現是( C )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①小俊擔心上課遲到,汽騎車闖紅燈②小文向全市出租車司機發出“文明的士,美化新城市”的建議③小華積極參加社區組織的“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的公益宣傳活動④小路以學習任務重為由,多次逃避班級值日工作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4.【2017云南】我們要培養責任意識,鍛煉自己的責任能力,學習做負責任的公民。具有責任感的最起碼的表現是( A )21cnjy.comA.對自己負責 B.熱心公益 C.勇擔過錯 D.對他人負責▲▲【考點37】理解遵守社會規則和維護社會公正對于社會穩定的重要性。1. 公平與正義(制度)的關系:①公平與正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都是社會穩定和發展的重要條件;②正義制度是社會公平的保障,沒有正義制度,就沒有真正的公平;③公平體現了正義制度產生和存在的必要性。2.為什么要制定和遵守正義的制度?(為什么說社會穩定和發展需要正義?)①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②有了正義的制度和規則,社會合作才能順利進行,社會生活才能有序運轉;③只有大多數人自覺遵守正義制度,社會才能穩定發展,才能形成良好的社會秩序和和諧的社會生活;④沒有正義制度和規則,社會將混亂不堪,無法穩定和發展。3. 什么是公平?公平是在比較中產生的。一般來說,人們心目中的公平,意味著處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一個人,即參與社會合作的每個人承擔他應分擔的責任,得到他應得到的利益。▲4. 社會的穩定和發展為什么需要公平?(公平的重要性)①有了公平,才能使人們穩定持久地進行合作;②有了公平,才能為人們發展提供平等的權利和機會;③有了公平,才可以保障每個社會成員的生存和發展;④有了公平,才能使整個社會人人各司其責,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動社會持續發展。5. 我們如何面對生活中的不公平現象?①我們應該增強每個人都享有平等的生存和發展的權利意識,用合法的方式解決問題,以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②冷靜思考,調整思維方式,理性客觀地對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現象;③學會換位思考,用合適的方式去調節不公平的情緒;④崇尚公平,主待公道,積極同破壞公平的行為作斗爭。▲6. 怎樣維護公平?(維護公平的方法)①維護公平,首先要反對對自己的不公平對待,但要注意方法方式;②培養公平意識,公平地對待別人;③維護公平要從小事做起,敢于同不公平的行為作斗爭;④人力不及的地方,要用制度來保障公平。▲7. 例舉我國為促進社會公平采取的一些措施:①取消農業稅,盡力縮小城鄉差距;②實施下崗再就業工程、扶貧工程等;③實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④加大“打黑除惡”的力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⑤實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等。▲8. 例舉我國為促進教育公平采取的一些措施:①實施“兩免一補”政策;②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教育投入;③取消對農民工子女上學的種種限制;④加大對貧困地區教師的培訓力度,提高師資力量;⑤實施希望工程等。鞏固訓練:1.【2012年云南五地】下列事件中不能體現公平的是( B )①甲努力學習,團結同學,積極參加文體活動,被評為該校“三好學生” ②乙通過考試作弊拿到了獎學金 ③丙未參與黑板報編寫,卻獲得黑板報“優秀編寫員”稱號 ④丁在超市里買到了變質的火腿腸21·cn·jy·com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2014云南】近年來,公平已成為社會的共同期盼和呼聲,引起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列舉措體現公平要求的是( A )2-1-c-n-j-y①完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②加大教育資源向中西部和農村傾斜 ③建立和完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 ④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實現均等分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2015云南】個人和社會需要公平,維護公平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與義務,我們應該努力維護公平,自覺做到( B )21*cnjy*com①反對對自己的不公平對待,公平地對待別人 ②從身邊點滴小事做起,對不公平的事情說不③用合法的手段同不公平的行為作斗爭,謀求絕對公平 ④調整思維方式,理智面對社會生活中的不公平現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2015云南】近年來,我國建立了統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深化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教育均衡發展政策全面推開。實施上述舉措是因為公正的社會制度( D )【來源:21cnj*y.co*m】A.能保證每個社會成員都自覺遵守社會規則 B.能保證每個社會成員獲得同等的利益C.有利于消除貧富差距,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D.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秩序和和諧的社會生活5. 【2016云南】近年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解決發展不平衡、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等問題,致力于推進社會公平。因為公平可以( B )①促進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②激發潛能,調動人們的積極性③提高效率,維護秩序,促進社會和諧 ④讓每個人都有同樣的發展機會和成功人生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考點38】積極參與公共生活、公益活動,自覺愛護公共設施,遵守公共秩序,有為他人、為社會服務的精神。(▲能力要求B)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1.例舉社會公益活動有哪些?①無償獻血;②義務植樹;③利用周末進行防火宣傳活動;④到敬老院慰問老人等。(切記:公益活動與學校活動、家庭活動不同,特點:在社會中,有利于公共利益的活動。2.青少年為什么要積極參加公益活動?①參加公益活動既承擔了社會責任,鍛煉了自己,又幫助了他人,并使自身價值在奉獻中得以提升;②有利于帶動身邊更多的人與你同行,產生更多有利于社會發展的正能量;③積極參加公益活動,有利于建設一個互幫互助、互相關愛的社會。 鞏固訓練:1.【2015福建泉州】近年來,“感動中國人物”已成為人們廣泛學習的楷模,為了更好傳遞這些人物身上的正能量,我們必須( A ) ①熱心公益,服務社會 ②積極承擔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 ③培養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④從身邊小事做起,只對自己負責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015廣東】2015年“感動中國”人物張紀清,27年來堅持以“炎黃”的署名,捐款建敬老院和希望小學。他的行為( D )www-2-1-cnjy-com ①是想在服務社會中獲得利益的體現 ②會帶動更多的人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③體現了一個現代公民應具備的素質 ④使人生價值在奉獻社會中得到提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注:本板塊會出現問答題】1.【2010年云南五地】公平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目標,但任何社會都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現象。為什么說社會穩定和發展需要公平?(4分)答:①有了公平,才能使人們穩定持久地進行合作;②有了公平,才能為人們發展提供平等的權利和機會;③有了公平,才可以保障每個社會成員的生存和發展;④有了公平,才能使整個社會人人各司其責,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動社會持續發展。【來源:21·世紀·教育·網】2.【2012年云南八地】小張是“微塵”志愿者組織中的一員,周未經常去敬老院照顧孤寡老人或參加防災減災宣傳活動等。 2·1·c·n·j·y 請運用所學知識評析小張的行為。(6分) 答:小張的行為是正確的,是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的表現。(2分)我們生活的社會應該是一個互幫互助的社會,更應該是一個人人相互關愛的社會。在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過程中,我們既承擔著社會責任,又在幫助他人,并使自身的價值在奉獻中得以提升,還會帶動更多的人與你同行。我們應該向小張學習,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4分,言之有理即可)3.【2016云南】在藥店工作的小張因一時疏忽給一位患者拿錯了藥。在不知患者姓名、地址、電話號碼的情況下,如果公開渠道尋找患者,可能會受到領導批評和扣工資等影響,而不找到患者調換藥物,就會給患者的健康帶來危害,為此她陷入了兩難的選擇?21教育網請你結合責任的有關知識幫助小張做出正確的選擇,并說明理由。(6分)答:小張應積極想辦法尋找患者。(2分)勇擔過錯,是負責任的表現。承擔責任既有付出,也有回報。負責任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社會的肯定,贏得自尊自信。不負責任不僅會使他人和社會遭受損失,而且會使個人利益、名譽遭受損失。(4分)(考生圍繞題意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出處:21教育名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