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備考2018】中考科學高頻考點剖析 專題十一 溶液 相關問題重難點突破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備考2018】中考科學高頻考點剖析 專題十一 溶液 相關問題重難點突破

資源簡介


專題十一 溶液相關問題重難點突破
考點解析☆目標分解
b級目標:區別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說明溶液的特點,區別溶液、懸濁液、乳濁液;說明溶質質量分數的意義;按要求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說明有關配制方案、步驟與操作方法。
c級目標:應用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進行簡單的計算;樹立節約用水的意識,增強防止水污染的責任感。
目標分解:
①通過溶解度分析判斷溶液的飽和程度及變化
②溶液配制的相關問題分析
③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進行簡單的計算(特別是與化學反應的結合)
考點剖析☆聚焦高頻
考點一:通過溶解度分析判斷溶液的飽和程度及變化
1.(2015?舟山)如圖是恒溫下模擬海水曬鹽過程是示意圖,與丙燒杯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同的是(  )【出處:21教育名師】
A.?甲?????????????????????????B.?甲和乙????????????????????????????C.?乙和丁????????????????????????????D.?丁
【答案】D
【解析】根據①溶液變化為②溶液,沒有晶體析出,②轉化成③后析出晶體,③④都是常溫下氯化鈉的飽和溶液進行解答。
【解答】解: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乙可能是飽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飽和溶液,但是由圖象可知,丙和丁是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在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故二者溶液中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故答案為:D
2.(2015?金華)如表是固體甲和乙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溫度/℃
0
20
40
100
甲溶解度/克
0.73
0.165
0.121
0.076
乙溶解度/克
13.3
31.6
63.9
246
A.?20℃時甲物質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會變為不飽和溶液
B.?100℃時乙物質的飽和溶液冷卻到室溫會析出晶體,但溶液仍飽和
C.?20℃時.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D.?20℃時,100克乙物質加入10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等于50%
【答案】B
【解析】A、甲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所以20℃時甲物質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會變為飽和溶液,故A錯誤;
B、乙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100℃時乙物質的飽和溶液冷卻到室溫會析出晶體,但溶液仍飽和,故B正確;
C、甲、乙兩種物質的溶液狀態不能確定,所以20℃時,甲、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能確定,故C錯誤;
D、20℃時,乙物質的溶解度是31.6g,100克乙物質不能全部溶解,溶質質量分數為:×100%=24%,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3.將相同質量的甲、乙兩種不同溶質的溶液同時蒸發掉10g水,并冷卻到T℃時,分別析出2g甲和3g乙物質(均不帶結晶水),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T℃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可能相同????
B.?T℃時,甲物質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
C.?T℃時,甲物質的溶解度一定小于乙????????????????????
D.?將析出晶體后的甲、乙兩種飽和溶液混合后(甲、乙不反應),溶液仍飽和
【答案】A
【解析】(1)同一溫度下,不同物質的溶解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3)不同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不同;(3)原溶液是否飽和未知,蒸發水析出晶體的質量不能用于溶解度比較,且此題中溫度也在改變,即使原溶液是飽和的也無法比較溶解度;(4)同種溶劑中不同溶質的溶解能力相互不影響。
【解答】A.T℃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可能相同,同溫度下不同溶質的溶解度可以相同,A正確;
B.T℃時,甲物質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由題目所提供的信息無法比較甲與乙的溶解度大小,B錯誤;?
C.T℃時,甲物質的溶解度一定小于乙,由題目所提供的信息無法比較甲與乙的溶解度大小,C錯誤;
D.將析出晶體后的甲、乙兩種飽和溶液混合后(甲、乙不反應),溶液仍飽和,兩種不同溶質的飽和溶液混合后,溶質互不影響,溶劑對每一種溶質而言增加了,兩種溶質都變成了不飽和溶液,D錯誤。 故答案為:A
考點二:溶液配制的相關問題分析
1.(2015?衢州)如圖為配制50g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的操作過程,下列有關操作與目的分析均正確的是(  )
選項
操作
目的
A
用剩的食鹽放回原試劑瓶
避免浪費
B
天平調平后在左、右托盤中各墊一張相同的紙
保證稱取的食鹽質量更準確
C
用50mL量筒替代天平量取所需的水
更加簡便
D
溶解時用玻璃棒攪拌
增加食鹽的溶解能力
A.?A??????????????????????????????B.?B????????????????????????????????????C.?C?????????????????????????????????????D.?D
【答案】C
【解析】A、根據實驗室剩余藥品的處理原則,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取用一定量液體藥品一般用量筒,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對化學實驗中的剩余藥品,不能放回原瓶,以免污染試劑,故選項說法錯誤;
B、天平調平后在左、右托盤中各墊一張相同的紙,并不是為了保證稱取的食鹽質量更準確,而是因為防止避免污染天平,故選項說法錯誤;www-2-1-cnjy-com
C、用50mL量筒替代天平量取所需的水,更加簡便,故選項說法正確;
D、溶解時用玻璃棒攪拌,是為了加速食鹽的溶解速率,而不是食鹽的溶解能力,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C
2.(2017?麗水)用溶質質量分數為98%、密度為1.84克/厘米3的濃硫酸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稀硫酸100毫升,計算時必須查閱的數據是________。配制過程除使用量筒、玻璃棒和膠頭滴管外,還需要的一種玻璃儀器是________。
【答案】質量分數為10%的稀硫酸的密度;燒杯
【解析】本題考查了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的方法,透明難度中等,試題基礎性強,貼近高考,注重靈活性,側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解題方法的指導和訓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嚴謹的規范實驗操作能力。需要選用的儀器為:量筒、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來源:21cnj*y.co*m】
【解答】(1)配置溶液需要知道溶液的質量,因此需要查閱質量分數為10%的稀硫酸的密度;
(2)需要選用的儀器為:量筒、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還缺少的是燒杯。
故答案為:(1)質量分數為10%的稀硫酸的密度;(2)燒杯。
3.小明要用100g質量分數為10%的NaOH溶夜老制作葉脈書簽.如圖是配制氫氧化鈉溶液的實驗操作示意圖 21*cnjy*com
(1)稱量強氧化鈉固體________g,量筒取水________mL
(2)量取水應選擇________(填10mL,50mL,100mL)的量筒
(3)指出圖中的一處操作錯誤:________
(4)用上述圖示的序號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順序:________
(5)反思:所配制的溶液質量分數會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影響)
(6)②中使用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
【答案】(1)10;90 (2)100mL
(3)視線與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
(4)④①③⑤②
(5)偏小
(6)攪拌,加速溶解
【解析】(1)利用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可根據溶液的質量和溶質的質量分數計算配制溶液所需要的溶質的質量;再根據溶劑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即可求得蒸餾水的質量.(2)根據所量取水的體積確定所用量筒的量程.(3)根據托盤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量筒讀數時視線要與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進行分析解答.(4)根據配制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驟進行分析解答.(5)根據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結合題意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100g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需氫氧化鈉的質量=100g×10%=10g;溶劑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則所需蒸餾水的質量=100g﹣10g=90g(2)水的密度為1g/cm3 , 則根據V= = =90cm3=90mL,應選用100mL的量筒.(3)托盤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圖①中氫氧化鈉與砝碼的位置顛倒.
量取液體時,視線與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圖中仰視刻度,操作錯誤.(4)配制100g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的步驟:計算、稱量(量取)、溶解、裝瓶貼簽,用圖示的序號表示為:④①③⑤②.(5)量取液體時,仰視刻度,水偏多,則所配制的溶液質量分數會偏小;(6)試驗中玻璃棒的作用:攪拌,加速溶解.
故答案為:(1)10;90;(2)100;(3)圖①中氫氧化鈉與砝碼的位置顛倒;量取液體時,視線與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圖中仰視刻度等;(4)④①③⑤②;(5)偏小;(6)攪拌,加速溶解..
考點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進行簡單的計算(特別是與化學反應的結合)
1.(2015?舟山)利用已知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可以測定未知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實驗室有一瓶標簽模糊的稀鹽酸,某同學為了測定其溶質質量分數,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取一潔凈的錐形瓶稱量,然后往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并滴入幾滴紫色石蕊試液(質量忽略不計),重新稱量;
②往上述錐形瓶中逐滴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為16%的氫氧化鈉溶液,邊滴加邊振蕩,當觀察到溶液由紅色恰好變為紫色時,停止滴加,再次稱量.數據如下表:
錐形瓶
錐形瓶+稀鹽酸
錐形瓶+反應后溶液
質量(克)
35.5
55.5
80.5
(1)若要配制500克16%的氫氧化鈉溶液,需要氫氧化鈉固體 ???? 克。
(2)本次實驗中實際消耗的氫氧化鈉溶液質量為 ????? 克。
(3)通過計算確定該瓶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
【答案】(1)80(2)25
(3)×100%=18.25%
【解析】根據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可以計算溶質的質量;
根據提供的數據可以計算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
稀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和提供的數據可以計算該瓶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2-1-c-n-j-y
【解答】解:(1)若要配制500g16%的氫氧化鈉溶液,需要氫氧化鈉固體質量為:500g×16%=80g21·世紀*教育網
(2)本次實驗中實際消耗的氫氧化鈉溶液質量為:80.5g﹣55.5g=25g
(3)設該瓶稀鹽酸的溶質氯化氫質量為x
稀鹽酸的質量為:55.5g﹣35.5g=20g
NaOH + HCl ═ NaCl + H2O
?40? 36.5
25g×16% x
x=3.65g
該瓶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00%=18.25%
答:該瓶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8.25%。
故答案為:(1)80 (2)25 (3)×100%=18.25%
2.預防 H7N9 病毒最有效的預防方法之一就是用消毒液對禽類養殖、銷售、宰殺、加工場所進行消毒。二氧化氯消毒液是國際上公認的新一代強力、安全、高效的消毒劑,它能夠迅速、徹底殺滅各種細菌和病毒。二氧化氯消毒液瓶上的標簽如下表。
(1)1000 毫升該二氧化氯消毒液的質量是________克;
(2)欲配制 30 千克質量分數為 20%的稀二氧化氯消毒液用來消毒,需要多少千克這種二氧化氯消毒液和多少千克水?(寫出計算過程) 2·1·c·n·j·y
【答案】(1)1200
(2)7.5 千克;22.5 千克
【解析】(1)根據公式m=ρV求出二氧化氯消毒液的質量;
(2)根據溶液稀釋前后溶質質量不變可求解。
【解答】(1)根據公式m=ρV=1.2克/厘米3×1000毫升=1200克;
(2)設需要X千克這種二氧化氯消毒液
30千克×20%=80%X
解得X=7.5千克,加水的質量為:30千克-7.5千克=22.5千克。
故答案為:(1)7.5千克;(2)22.5千克
3.(2015?紹興)圖甲中A是一種常見的酸,它能與黑色固體B反應,B質量為8克,將NaOH溶液漸漸加入到C中,生成藍色沉淀E的質量與加入NaOH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乙所示,在D中加入Ba(NO3)2溶液能生成一種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1)A溶液中溶質的化學式為 ???  ?????  ;
(2)操作1的名稱是 ???  ;
(3)NaOH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4)C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是多少?
【答案】(1)H2SO4;(2)過濾;(3)NaOH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20%;(4)C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是35.5g。
【解析】(1)根據物質間反應的規律以及物質的顏色,來確定物質的名稱;
(2)操作1是分離硫酸鈉溶液和氫氧化銅藍色沉淀的一種方法;
(3)根據氧化銅的質量計算出硫酸銅的質量,然后根據硫酸銅的質量計算出與之反應所需氫氧化鈉的質量,而由圖象可知與硫酸銅反應的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為(100g﹣60g),最后計算出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www.21-cn-jy.com
(4)由圖象可知,C溶液中的溶質為硫酸和硫酸銅,加入的氫氧化鈉與二者均反應,利用化學方程式分別計算出硫酸鈉的質量即可。
【解答】(1)在D中加入Ba(NO3)2溶液能生成一種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所以D溶液中一定存在硫酸根離子,E是藍色沉淀,則是氫氧化銅,那么C是硫酸銅,D是硫酸鈉;黑色固體為氧化銅,酸為稀硫酸。
(2)操作1是分離難溶性固體和液體的一種方法,是過濾。
(3)解:設由CuO生成的CuSO4的質量為x
CuO+H2SO4=CuSO4+H2O
80?? ????? 160
8g?????? ?? x
x=16g
設與CuSO4反應的NaOH的質量為y,同時生成Na2SO4的質量為a
CuSO4+2NaOH=Cu(OH)2↓+Na2SO4
160??? 80???????? ??? 142
16g??? y?????????? ??? a
y=8g
所用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20%
a=14.2g
答:NaOH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20%.
(4)解:設硫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質量為b
H2SO4+2NaOH=Na2SO4+2H2O
?????? 80??? 142
??? 60g×20%? b
b=21.3g
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21.3g+14.2g=35.5g
答:C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是35.5g。
故答案為:(1)H2SO4;(2)過濾;(3)NaOH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20%;(4)C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是35.5g。
考點過關☆專項突破
考點一:通過溶解度分析判斷溶液的飽和程度及變化
1.已知甲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20℃時,將甲固體物質加入到盛有10g水的試管中,充分溶解后,觀察到試管中有剩余的甲。下列操作一定會改變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是(??? )
A.?再加入少量的水??????????????????????????????????????????????B.?再蒸發一部分溶劑,恢復到20℃
C.?升高溫度到40℃????????????????????????????????????????????D.?加40℃甲飽和溶液,恢復到20℃
2.如圖,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離技術,對淡化膜右側的海水加壓,水分子可以透過淡化膜進入左側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離子不能通過淡化膜,從而得到淡水。對加壓后右側海水成分變化進行分析, 正確的是(??? )
A.?溶質質量增加?? ??????B.?溶劑質量減少??????????
C.?溶液質量不變????? ???D.?溶質質量分數減少
3.一定量的NaNO3飽和溶液由30℃升溫至50℃(忽略水的蒸發),肯定改變的是(?? )
A.?溶質的質量???? ????B.?溶液的質量????????
C.?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D.?NaNO3的溶解度
4.室溫時,對100mL氯化鈉飽和溶液作如圖操作,最終甲、乙兩燒杯中溶液(???? )
A.?溶質質量相同???????B.?溶質質量分數相同???????C.?均為不飽和溶液???????D.?溶劑質量相同
5.(2013·湖州)配制硝酸鉀溶液時得到下表數據。根據表中數據分析,不正確的是(??? )
序號
溫度/℃
水的質量/克
所加硝酸鉀的質量/克
所得溶液的質量/克
1
28
10
4
14
2
28
10
6
14
3
60
10
8
18
A.?28 ℃時1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鉀4 克??????????
B.?60 ℃時等質量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鉀比28℃時多
C.?1、2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
D.?3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鉀的飽和溶液
6.KCl在不同溫度下溶解度的數據如下表:
溫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51.1
54.0
56.7
(1)60℃時,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KCl________g.
(2)90℃時,100g飽和KCl溶液冷卻到30℃時,溶液的質量(選填“>”或“<”或“=”)________100g.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3)40℃時,KCl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________;該溶液升溫到60℃時,溶液屬于________溶液(選填“飽和”或“不飽和”). 21教育網
考點二:溶液配制的相關問題分析
1.實驗室配制50g溶質質量分數為15%的氯化鈉溶液。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實驗的步驟為計算、稱量、溶解?????????????????????????B.?溶解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以加快氯化鈉的溶解速率【來源:21·世紀·教育·網】
C.?把配制好的氯化鈉溶液倒入剛用蒸餾水潤洗過的試劑瓶中,并貼上標簽???????????
D.?量取水時,用規格為50mL的量筒量取42.5mL蒸餾水
2.欲配制25g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實驗中用到的玻璃儀器只有燒杯和量筒
B.?計算得氯化鈉的質量為2.5g,水的體積為22.5mL
C.?量取水時,若俯視讀數,會使配得的溶液濃度偏大
D.?用天平稱取該固體時將砝碼和物品放反,會導致配得的溶液濃度偏小
3.某同學欲配制質量分數為6.0%的食鹽水80克,在用托盤天平稱量食鹽時,他將食鹽和砝碼的位置顛倒了(1克以下用游碼),那么他實際所配制溶液的質量分數為(?? )
A.?等于4.0%???????????B.?大于4.0%,小于6.0%?????????????C.?等于6.0%????????????D.?大于6.0%
4.科學興趣小組欲測定某未知濃度Ba(OH)2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請你和他們一起完成實驗并回答有關問題。 21·cn·jy·com
(1)配制30g 10%的Na2CO3溶液。
步驟為:計算、稱取、量取、________、轉移.量取水時應選用規格為________mL(從10、50、100中選取)的量筒。最后將碳酸鈉溶液轉移到試劑瓶中,貼上標簽備用,在標簽上可以不必注明的是________(填序號)。
A.30g???????? ? B.10%??????????? C.Na2CO3溶液
(2)測定未知濃度Ba(OH)2,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取50g Ba(OH)2溶液,逐滴滴加上述Na2CO3溶液的過程中,測得產生沉淀與加入Na2CO3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21*cnjy*com
①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Na2CO3溶液的質量為________g;
②請通過計算確定Ba(OH)2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________。
5.如圖是配制一定量的質量分數為0.9%的NaCl溶液的過程示意圖.
(1)請指出圖中兩個明顯的錯誤,說明改正方法. 錯誤①:________;
錯誤②:________.
(2)若按照如圖所示操作(假定再無其他錯誤),則所配制溶液的質量分數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9%. 【版權所有:21教育】
(3)若將(1)中的錯誤更正后重新配制溶液,測得溶液的質量分數大于0.9%.請你分析可能的原因(寫兩條):________;________.
考點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進行簡單的計算(特別是與化學反應的結合)
1.(2015?寧波)把盛有5g 16%的NaOH溶液的短試管放入盛有10g 16%的CuSO4溶液的錐形瓶里,如圖所示,傾斜錐形瓶直到使兩溶液充分混合,混合后不可能的是(  )
A.?產生藍色沉淀0.98g?????????????????????????????????????????B.?錐形瓶內物質總質量不變
C.?所得溶液的Na2SO4質量分數大于9.5%???????????
D.?所得的Na2SO4溶液質量與原CuSO4溶液質量相等
2.某溫度時,在 100g 水中最多能溶硝酸鉀 25g,現有該溫度下 500g 硝酸鉀溶液,加熱蒸發掉 300g 水以后,冷卻到原溫度下,發現有 50g 硝酸鉀晶體析出,請計算:
(1)蒸發并冷卻到原溫度后,溶液中有多少克硝酸鉀?此時溶液中硝酸鉀的質量分數?
(2)蒸發前的溶液中,硝酸鉀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3.在一燒杯中盛有100gB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漸滴加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Na2CO3溶液,混合溶液的質量與所滴入的Na2CO3溶液的質量關系圖像如圖所示.
(1)在實驗過程中,有氣體放出,還可以看到的明顯實驗現象是________.
(2)原溶液中HCl的質量分數為多少?
(3)當滴入Na2CO3溶液至圖中B點時,通過計算求所得不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多少?(計算結果精確到0.1%) 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4.向含CuSO4和H2SO4的100克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為l0%的NaOH溶液,參加反應的NaOH溶液質量與生成沉淀質量關系如圖.據圖回答:
(1)整個反應過程中,溶液中________離子個數不變(填離子符號).
(2)P點溶液中的溶質是________.
(3)M點溶液中的溶質質量分數是多少?
5.工業鹽酸中通常溶有少量的FeCl3而呈黃色,小紅為測定某工業鹽酸中HCl的含量進行如下實驗:取某工業鹽酸l00g,滴加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NaOH溶液,測得加入NaOH溶液質量與反應生成的沉淀質量關系如圖所示,FeCl3與NaO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Cl3+3NaOH═Fe(OH)3↓+3NaCl.請回答下列問題:
(1)FeCl3與NaOH恰好完全反應時,生成沉淀的質量是________g;
(2)所滴加的NaOH溶液質量為160克時,溶液中的溶質是________;
(3)該工業鹽酸中HCl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6.小明同學想知道實驗室用稀鹽酸和石灰石制取CO2氣體后的濾液中的溶質成分,故和小組成員一起進行了如下操作。取實驗后的濾液100克,加入21.2%的碳酸鈉溶液,所得溶液的pH變化與加入碳酸鈉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試分析計算:
(1)該濾液中的溶質是________,ab段的實驗現象________bc實驗過程中出現的現象________; 21cnjy.com
(2)反應到c點時,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精確到0.1%)

專題十一 溶液相關問題重難點突破
考點解析☆目標分解
b級目標:區別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說明溶液的特點,區別溶液、懸濁液、乳濁液;說明溶質質量分數的意義;按要求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說明有關配制方案、步驟與操作方法。21·世紀*教育網
c級目標:應用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進行簡單的計算;樹立節約用水的意識,增強防止水污染的責任感。
目標分解:
①通過溶解度分析判斷溶液的飽和程度及變化
②溶液配制的相關問題分析
③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進行簡單的計算(特別是與化學反應的結合)
考點剖析☆聚焦高頻
考點一:通過溶解度分析判斷溶液的飽和程度及變化
1.(2015?舟山)如圖是恒溫下模擬海水曬鹽過程是示意圖,與丙燒杯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同的是(  )21*cnjy*com
A.?甲?????????????????????????B.?甲和乙????????????????????????????C.?乙和丁????????????????????????????D.?丁
【答案】D
【解析】根據①溶液變化為②溶液,沒有晶體析出,②轉化成③后析出晶體,③④都是常溫下氯化鈉的飽和溶液進行解答。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解答】解: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乙可能是飽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飽和溶液,但是由圖象可知,丙和丁是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在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故二者溶液中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故答案為:D
2.(2015?金華)如表是固體甲和乙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溫度/℃
0
20
40
100
甲溶解度/克
0.73
0.165
0.121
0.076
乙溶解度/克
13.3
31.6
63.9
246
A.?20℃時甲物質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會變為不飽和溶液
B.?100℃時乙物質的飽和溶液冷卻到室溫會析出晶體,但溶液仍飽和
C.?20℃時.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D.?20℃時,100克乙物質加入10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等于50%
【答案】B
【解析】A、甲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所以20℃時甲物質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會變為飽和溶液,故A錯誤;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B、乙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100℃時乙物質的飽和溶液冷卻到室溫會析出晶體,但溶液仍飽和,故B正確;
C、甲、乙兩種物質的溶液狀態不能確定,所以20℃時,甲、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能確定,故C錯誤;
D、20℃時,乙物質的溶解度是31.6g,100克乙物質不能全部溶解,溶質質量分數為:×100%=24%,故D錯誤。故答案為:B
3.將相同質量的甲、乙兩種不同溶質的溶液同時蒸發掉10g水,并冷卻到T℃時,分別析出2g甲和3g乙物質(均不帶結晶水),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T℃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可能相同????
B.?T℃時,甲物質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
C.?T℃時,甲物質的溶解度一定小于乙????????????????????
D.?將析出晶體后的甲、乙兩種飽和溶液混合后(甲、乙不反應),溶液仍飽和
【答案】A
【解析】(1)同一溫度下,不同物質的溶解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3)不同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不同;(3)原溶液是否飽和未知,蒸發水析出晶體的質量不能用于溶解度比較,且此題中溫度也在改變,即使原溶液是飽和的也無法比較溶解度;(4)同種溶劑中不同溶質的溶解能力相互不影響。2·1·c·n·j·y
【解答】A.T℃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可能相同,同溫度下不同溶質的溶解度可以相同,A正確;
B.T℃時,甲物質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由題目所提供的信息無法比較甲與乙的溶解度大小,B錯誤;?
C.T℃時,甲物質的溶解度一定小于乙,由題目所提供的信息無法比較甲與乙的溶解度大小,C錯誤;
D.將析出晶體后的甲、乙兩種飽和溶液混合后(甲、乙不反應),溶液仍飽和,兩種不同溶質的飽和溶液混合后,溶質互不影響,溶劑對每一種溶質而言增加了,兩種溶質都變成了不飽和溶液,D錯誤。
故答案為:A
考點二:溶液配制的相關問題分析
1.(2015?衢州)如圖為配制50g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的操作過程,下列有關操作與目的分析均正確的是(  )
選項
操作
目的
A
用剩的食鹽放回原試劑瓶
避免浪費
B
天平調平后在左、右托盤中各墊一張相同的紙
保證稱取的食鹽質量更準確
C
用50mL量筒替代天平量取所需的水
更加簡便
D
溶解時用玻璃棒攪拌
增加食鹽的溶解能力
A.?A??????????????????????????????B.?B????????????????????????????????????C.?C?????????????????????????????????????D.?D
【答案】C
【解析】A、根據實驗室剩余藥品的處理原則,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取用一定量液體藥品一般用量筒,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對化學實驗中的剩余藥品,不能放回原瓶,以免污染試劑,故選項說法錯誤;
B、天平調平后在左、右托盤中各墊一張相同的紙,并不是為了保證稱取的食鹽質量更準確,而是因為防止避免污染天平,故選項說法錯誤;21*cnjy*com
C、用50mL量筒替代天平量取所需的水,更加簡便,故選項說法正確;
D、溶解時用玻璃棒攪拌,是為了加速食鹽的溶解速率,而不是食鹽的溶解能力,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C
2.(2017?麗水)用溶質質量分數為98%、密度為1.84克/厘米3的濃硫酸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稀硫酸100毫升,計算時必須查閱的數據是________。配制過程除使用量筒、玻璃棒和膠頭滴管外,還需要的一種玻璃儀器是________。
【答案】質量分數為10%的稀硫酸的密度;燒杯
【解析】本題考查了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的方法,透明難度中等,試題基礎性強,貼近高考,注重靈活性,側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解題方法的指導和訓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嚴謹的規范實驗操作能力。需要選用的儀器為:量筒、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
【解答】(1)配置溶液需要知道溶液的質量,因此需要查閱質量分數為10%的稀硫酸的密度;
(2)需要選用的儀器為:量筒、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還缺少的是燒杯。
故答案為:(1)質量分數為10%的稀硫酸的密度;(2)燒杯。
3.小明要用100g質量分數為10%的NaOH溶夜老制作葉脈書簽.如圖是配制氫氧化鈉溶液的實驗操作示意圖
(1)稱量強氧化鈉固體________g,量筒取水________mL
(2)量取水應選擇________(填10mL,50mL,100mL)的量筒
(3)指出圖中的一處操作錯誤:________
(4)用上述圖示的序號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順序:________
(5)反思:所配制的溶液質量分數會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影響)
(6)②中使用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
【答案】(1)10;90 (2)100mL
(3)視線與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
(4)④①③⑤②
(5)偏小
(6)攪拌,加速溶解
【解析】(1)利用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可根據溶液的質量和溶質的質量分數計算配制溶液所需要的溶質的質量;再根據溶劑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即可求得蒸餾水的質量.(2)根據所量取水的體積確定所用量筒的量程.(3)根據托盤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量筒讀數時視線要與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進行分析解答.(4)根據配制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驟進行分析解答.(5)根據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結合題意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100g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需氫氧化鈉的質量=100g×10%=10g;溶劑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則所需蒸餾水的質量=100g﹣10g=90g(2)水的密度為1g/cm3 , 則根據V= = =90cm3=90mL,應選用100mL的量筒.(3)托盤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圖①中氫氧化鈉與砝碼的位置顛倒.
量取液體時,視線與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圖中仰視刻度,操作錯誤.(4)配制100g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的步驟:計算、稱量(量取)、溶解、裝瓶貼簽,用圖示的序號表示為:④①③⑤②.(5)量取液體時,仰視刻度,水偏多,則所配制的溶液質量分數會偏小;(6)試驗中玻璃棒的作用:攪拌,加速溶解.
故答案為:(1)10;90;(2)100;(3)圖①中氫氧化鈉與砝碼的位置顛倒;量取液體時,視線與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圖中仰視刻度等;(4)④①③⑤②;(5)偏小;(6)攪拌,加速溶解..21教育網
考點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進行簡單的計算(特別是與化學反應的結合)
1.(2015?舟山)利用已知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可以測定未知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實驗室有一瓶標簽模糊的稀鹽酸,某同學為了測定其溶質質量分數,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取一潔凈的錐形瓶稱量,然后往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并滴入幾滴紫色石蕊試液(質量忽略不計),重新稱量;
②往上述錐形瓶中逐滴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為16%的氫氧化鈉溶液,邊滴加邊振蕩,當觀察到溶液由紅色恰好變為紫色時,停止滴加,再次稱量.數據如下表:
錐形瓶
錐形瓶+稀鹽酸
錐形瓶+反應后溶液
質量(克)
35.5
55.5
80.5
(1)若要配制500克16%的氫氧化鈉溶液,需要氫氧化鈉固體 ???? 克。
(2)本次實驗中實際消耗的氫氧化鈉溶液質量為 ????? 克。
(3)通過計算確定該瓶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
【答案】(1)80(2)25
(3)×100%=18.25%
【解析】根據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可以計算溶質的質量;
根據提供的數據可以計算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
稀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和提供的數據可以計算該瓶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www-2-1-cnjy-com
【解答】解:(1)若要配制500g16%的氫氧化鈉溶液,需要氫氧化鈉固體質量為:500g×16%=80g
(2)本次實驗中實際消耗的氫氧化鈉溶液質量為:80.5g﹣55.5g=25g
(3)設該瓶稀鹽酸的溶質氯化氫質量為x
稀鹽酸的質量為:55.5g﹣35.5g=20g
NaOH + HCl ═ NaCl + H2O
?40? 36.5
25g×16% x
x=3.65g
該瓶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00%=18.25%
答:該瓶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8.25%。
故答案為:
(1)80
(2)25
(3)×100%=18.25%
2.預防 H7N9 病毒最有效的預防方法之一就是用消毒液對禽類養殖、銷售、宰殺、加工場所進行消毒。二氧化氯消毒液是國際上公認的新一代強力、安全、高效的消毒劑,它能夠迅速、徹底殺滅各種細菌和病毒。二氧化氯消毒液瓶上的標簽如下表。
(1)1000 毫升該二氧化氯消毒液的質量是________克;
(2)欲配制 30 千克質量分數為 20%的稀二氧化氯消毒液用來消毒,需要多少千克這種二氧化氯消毒液和多少千克水?(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1)1200
(2)7.5 千克;22.5 千克
【解析】(1)根據公式m=ρV求出二氧化氯消毒液的質量;
(2)根據溶液稀釋前后溶質質量不變可求解。
【解答】(1)根據公式m=ρV=1.2克/厘米3×1000毫升=1200克;
(2)設需要X千克這種二氧化氯消毒液
30千克×20%=80%X
解得X=7.5千克,加水的質量為:30千克-7.5千克=22.5千克。
故答案為:(1)7.5千克;(2)22.5千克
3.(2015?紹興)圖甲中A是一種常見的酸,它能與黑色固體B反應,B質量為8克,將NaOH溶液漸漸加入到C中,生成藍色沉淀E的質量與加入NaOH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乙所示,在D中加入Ba(NO3)2溶液能生成一種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1)A溶液中溶質的化學式為 ???  ?????  ;
(2)操作1的名稱是 ???  ;
(3)NaOH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4)C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是多少?
【答案】(1)H2SO4;(2)過濾;(3)NaOH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20%;(4)C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是35.5g。
【解析】(1)根據物質間反應的規律以及物質的顏色,來確定物質的名稱;
(2)操作1是分離硫酸鈉溶液和氫氧化銅藍色沉淀的一種方法;
(3)根據氧化銅的質量計算出硫酸銅的質量,然后根據硫酸銅的質量計算出與之反應所需氫氧化鈉的質量,而由圖象可知與硫酸銅反應的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為(100g﹣60g),最后計算出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版權所有:21教育】
(4)由圖象可知,C溶液中的溶質為硫酸和硫酸銅,加入的氫氧化鈉與二者均反應,利用化學方程式分別計算出硫酸鈉的質量即可。
【解答】(1)在D中加入Ba(NO3)2溶液能生成一種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所以D溶液中一定存在硫酸根離子,E是藍色沉淀,則是氫氧化銅,那么C是硫酸銅,D是硫酸鈉;黑色固體為氧化銅,酸為稀硫酸。
(2)操作1是分離難溶性固體和液體的一種方法,是過濾。
(3)解:設由CuO生成的CuSO4的質量為x
CuO+H2SO4=CuSO4+H2O
80??????? 160
8g?????? ?? x
x=16g
設與CuSO4反應的NaOH的質量為y,同時生成Na2SO4的質量為a
CuSO4+2NaOH=Cu(OH)2↓+Na2SO4
160?? ? 80??????? ???? 142
16g??? y?????? ??????? a
y=8g
所用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20%
a=14.2g
答:NaOH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20%.
(4)解:設硫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質量為b
H2SO4+2NaOH=Na2SO4+2H2O
?????? 80??? 142
??? 60g×20%? b
b=21.3g
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21.3g+14.2g=35.5g
答:C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是35.5g。
故答案為:
(1)H2SO4;(2)過濾;(3)NaOH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20%;(4)C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是35.5g。
考點過關☆專項突破
考點一:通過溶解度分析判斷溶液的飽和程度及變化
1.已知甲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20℃時,將甲固體物質加入到盛有10g水的試管中,充分溶解后,觀察到試管中有剩余的甲。下列操作一定會改變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是(??? )
A.?再加入少量的水??????????????????????????????????????????????B.?再蒸發一部分溶劑,恢復到20℃
C.?升高溫度到40℃????????????????????????????????????????????D.?加40℃甲飽和溶液,恢復到20℃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了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轉化以及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的判斷,完成此題,可以依據已有的知識進行。根據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進行分析,據此解答。
【解答】A、再加入少量的水,由于試管中仍有甲剩余,溶液還是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不變,錯誤;
B、溫度不變,蒸發掉少量溶劑,則仍然是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不變,錯誤;
C、升高溫度到40℃,A的溶解度增大,溶質質量分數改變,正確;
D、溫度不變,加入A溶液,A的溶解度不變,溶質質量分數不變,錯誤;
故選C
2.如圖,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離技術,對淡化膜右側的海水加壓,水分子可以透過淡化膜進入左側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離子不能通過淡化膜,從而得到淡水。對加壓后右側海水成分變化進行分析, 正確的是(??? )
A.?溶質質量增加????????B.?溶劑質量減少??????????C.?溶液質量不變?????????D.?溶質質量分數減少
【答案】B
【解析】對右側的海水加壓,水分子可以透過淡化膜趕往左側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種離子不能通過淡化膜,所以右側海水中的離子濃度會越來越大。
【解答】由圖示知,水分子可以透過淡化膜到左側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種離子不能通過淡化膜。故盡管右側海水中的離子個數不變,但水分子卻在減少,因此濃度會越來越大,即溶質的質量分數增大。B選項正確。
故選B
3.一定量的NaNO3飽和溶液由30℃升溫至50℃(忽略水的蒸發),肯定改變的是(?? )
A.?溶質的質量????????B.?溶液的質量????????C.?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D.?NaNO3的溶解度
【答案】D
【解析】溶液在發生溫度變化時一定要注意可能發生的變化對問題的解決產生的影響.飽和狀態改變與否,溶質或者溶劑的質量是否發生改變.
【解答】解:硝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這是本題解題的關鍵點.
由于是低溫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而忽略水分的蒸發,這時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無晶體析出,而水也無損失,所以要從這些角度進行分析思考.
A、溶質的質量由于是變成高溫下的不飽和溶液,所以無晶體析出,即溶質的質量保持不變.故A錯誤.
B、溶液的質量,由于溶質的質量不變,而水也忽略蒸發即無損失,所以溶液的質量保持不變.故B錯誤.
C、溶質的質量分數,由于溶質和溶劑的質量都不發生變化,所以質量分數也保持不變.故C錯誤.
D、硝酸鈉的溶解度由于溫度升高導致變大,與是否形成飽和溶液無關.故D正確.
故選:D.
4.室溫時,對100mL氯化鈉飽和溶液作如圖操作,最終甲、乙兩燒杯中溶液(???? )
A.?溶質質量相同???????B.?溶質質量分數相同???????C.?均為不飽和溶液???????D.?溶劑質量相同
【答案】A
【解析】(1)甲杯溶液的變化是由100mL飽和溶液,分一半給了乙杯變成了50mL的飽和溶液溶液;(2)乙杯溶液是由50mL飽和溶液加入50mL的水后,變成了不飽和溶液,濃度變稀。
【解答】A.溶質質量相同,甲杯將一半的溶液給乙,兩者溶質質量相同,乙杯加水后溶質質量不變,所以溶質質量相同,A正確;
B.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甲杯是室溫下的飽和溶液,乙杯是室溫下的不飽和溶液兩者的質量分數不同,B錯誤;
C.均為不飽和溶液,由溶液的均一穩定性,甲分出一半溶液后仍是飽和溶液,C錯誤;
D.溶劑質量相同,因為在乙杯中加入了50mL的水,甲杯的溶劑質量不變,所以溶劑質量乙杯大,D錯誤。
故答案為:A
5.(2013·湖州)配制硝酸鉀溶液時得到下表數據。根據表中數據分析,不正確的是(??? )
序號
溫度/℃
水的質量/克
所加硝酸鉀的質量/克
所得溶液的質量/克
1
28
10
4
14
2
28
10
6
14
3
60
10
8
18
A.?28 ℃時1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鉀4 克??????????
B.?60 ℃時等質量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鉀比28℃時多
C.?1、2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
D.?3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鉀的飽和溶液
【答案】D
【解析】對比1、2即可判斷A選項是否正確。對比1、2或2、3即可判斷B選項是否正確。通過對1、2的分析得出C選項是否正確。結合飽和溶液的概念進行分析可得出D選項是否正確。【來源:21cnj*y.co*m】
【解答】對比1、2可以看出,28℃時10克水中溶解了硝酸鉀4克時,再向其中加入多加入2克硝酸鉀,溶液的質量仍舊保持不變,說明加入的2克硝酸鉀不再溶解,即28℃時1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鉀4克,A說法正確;對比1、2或2、3可知,28℃時1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鉀4克,60℃時10克水中至少能溶解硝酸鉀8克,因此60℃時等質量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鉀比28℃時多,B說法正確;通過對1、2的分析可知:水的質量相同,溶解的硝酸鉀的質量也相同,因此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C說法正確;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溶劑里加入某種溶質,當溶質不能繼續溶解時,所得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根據表中數據可知,60℃時10克水中溶解了8克硝酸鉀,是否還能繼續溶解硝酸鉀無法得知,因此無法判斷出所得溶液是否是硝酸鉀的飽和溶液,D說法錯誤。故選D。
6.KCl在不同溫度下溶解度的數據如下表:
溫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51.1
54.0
56.7
(1)60℃時,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KCl________g.
(2)90℃時,100g飽和KCl溶液冷卻到30℃時,溶液的質量(選填“>”或“<”或“=”)________100g. www.21-cn-jy.com
(3)40℃時,KCl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________;該溶液升溫到60℃時,溶液屬于________溶液(選填“飽和”或“不飽和”). 【來源:21·世紀·教育·網】
【答案】(1)45.5
(2)<
(3)28.6%;不飽和
【解析】(1)根據表格數據可直接得出答案;(2)冷卻熱飽和溶液會有晶體析出,100g飽和溶液析出晶體后,溶液質量減小;(3)同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都相同,計算40℃時,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可以根據溶解度時的溶質質量和溶劑質量進行計算。KCl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溫度升高后由于溶質沒有加入所以原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
【解答】(1)由表格中的數據中知,60℃時,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KCl的質量為45.5g.
(2) 90℃時,100g飽和KCl溶液冷卻到30℃時,溶液的質量由于晶體的析出將<100g.
(3) 40℃時,KCl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40g/140g=28.6%;該溶液升溫到60℃時,溶液屬于不飽和溶液。【出處:21教育名師】
故答案為:(1)45.5;(2)<;(3)28.6%;不飽和
考點二:溶液配制的相關問題分析
1.實驗室配制50g溶質質量分數為15%的氯化鈉溶液。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實驗的步驟為計算、稱量、溶解?????????????????????????B.?溶解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以加快氯化鈉的溶解速率
C.?把配制好的氯化鈉溶液倒入剛用蒸餾水潤洗過的試劑瓶中,并貼上標簽???????????
D.?量取水時,用規格為50mL的量筒量取42.5mL蒸餾水
【答案】C
【解析】(1)實驗室溶液的配制步驟為計算、稱量、溶解;(2)溶解時用玻璃棒攪拌可加快溶解的速率;(3)配制好的溶液要倒入干燥的試劑瓶中,并貼上標簽;(4)用量筒量取水時原則是:選擇一次能量取的量筒;與量取的液體的量最接近的。
【解答】A.實驗的步驟為計算、稱量、溶解,符合溶液配制的一般步驟,說法正確,A錯誤;
B.溶解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以加快氯化鈉的溶解速率,溶解操作中玻璃的作用是攪拌加快氯化鈉的溶解速率,說法正確,B錯誤;2-1-c-n-j-y
C.把配制好的氯化鈉溶液倒入剛用蒸餾水潤洗過的試劑瓶中,并貼上標簽,由于試劑瓶中含有蒸餾水使配制的氯化鈉溶液濃度減小,所以應倒入干燥的試劑瓶中,說法錯誤,C正確;
D.量取水時,用規格為50mL的量筒量取42.5mL蒸餾水,用50mL的量筒量取42.5mL蒸餾水,可使測量更精確,說法正確,D錯誤。
故答案為:C
2.欲配制25g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實驗中用到的玻璃儀器只有燒杯和量筒
B.?計算得氯化鈉的質量為2.5g,水的體積為22.5mL
C.?量取水時,若俯視讀數,會使配得的溶液濃度偏大
D.?用天平稱取該固體時將砝碼和物品放反,會導致配得的溶液濃度偏小
【答案】A
【解析】A、實驗中用到的玻璃儀器只有燒杯和量筒、玻璃棒; B、根據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利用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計算出所需氯化鈉質量;
C、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液面,讀數比實際液體體積大,會造成實際量取的水的體積偏小,據此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碼,可知左盤的質量等于右盤的質量加游碼的質量,即物體質量═砝碼質量+游碼質量,如果放錯了,還要根據左盤的質量═右盤的質量+游碼的質量,只不過砝碼與物體位置交換了,列等式進行計算.
【解答】解:A、實驗中用到的玻璃儀器只有燒杯和量筒、玻璃棒,故錯誤;
B、計算得氯化鈉的質量為25g×10%=2.5g,則水的質量為:25g﹣2.5g=22.5g,水的密度為1g/mL,故水的體積為22.5mL,故正確;
C、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液面,讀數比實際液體體積大,會造成實際量取的水的體積偏小,則會使配得的溶液濃度偏大,故正確;
D、由左盤的質量=右盤的質量+游碼的質量可知:砝碼質量=物體質量+游碼的質量,所以物體質量=砝碼質量﹣游碼質量,即:物體質量偏小,則會導致配得的溶液濃度偏小,故正確.
故選A.
3.某同學欲配制質量分數為6.0%的食鹽水80克,在用托盤天平稱量食鹽時,他將食鹽和砝碼的位置顛倒了(1克以下用游碼),那么他實際所配制溶液的質量分數為(?? )
A.?等于4.0%???????????B.?大于4.0%,小于6.0%?????????????C.?等于6.0%????????????D.?大于6.0%
【答案】B
【解析】利用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溶劑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計算出所需食鹽和水的質量;用托盤天平稱量食鹽時,他將食鹽和砝碼的位置顛倒了(1克以下用游碼),結合左盤的質量=右盤的質量+游碼的質量,據此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配制質量分數為6%的食鹽水80克,應取食鹽的質量為80g×6%=4.8g,所需水的質量為80g﹣4.8g=75.2g.
用托盤天平稱量食鹽時,他將食鹽和砝碼的位置顛倒了(1克以下用游碼),左盤的質量=右盤的質量+游碼的質量,實際所稱取的食鹽的質量為4g﹣0.8g=3.2g.
則他實際所配制溶液的質量分數為: ×100%≈4.1%.
故選:B.
4.科學興趣小組欲測定某未知濃度Ba(OH)2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請你和他們一起完成實驗并回答有關問題。
(1)配制30g 10%的Na2CO3溶液。
步驟為:計算、稱取、量取、________、轉移.量取水時應選用規格為________mL(從10、50、100中選取)的量筒。最后將碳酸鈉溶液轉移到試劑瓶中,貼上標簽備用,在標簽上可以不必注明的是________(填序號)。
A.30g???????? ? B.10%??????????? C.Na2CO3溶液
(2)測定未知濃度Ba(OH)2,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取50g Ba(OH)2溶液,逐滴滴加上述Na2CO3溶液的過程中,測得產生沉淀與加入Na2CO3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
①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Na2CO3溶液的質量為________g;
②請通過計算確定Ba(OH)2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________。
【答案】(1)溶解;50;A
(2)21.2;溶質質量分數 6.84%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的步驟與及實驗操作知識,可以根據教材知識來回答,難度不大。(1)根據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方法來回答;根據量筒的選用原則解答;根據標簽上的內容書寫規范來回答;(2)①根據圖象分析解答;②根據Na2CO3的質量,利用化學方程式,求出Ba(OH)2的質量,從而求出Ba(OH)2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解答】(1)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的步驟:計算、稱取、量取、溶解、轉移;配制30g 10%的Na2CO3溶液需水的質量為:30g×(1-10%)=27g,水的體積為27mL,量取水時應選用規格為50mL的量筒;標簽上的內容應寫上物質名稱和溶質質量分數,因此在標簽上可以不必注明的是溶液質量30g;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的步驟:計算、稱取、量取、溶解、轉移;配制30g 10%的Na2CO3溶液需水的質量為:30g×(1-10%)=27g,水的體積為27mL,量取水時應選用規格為50mL的量筒;標簽上的內容應寫上物質名稱和溶質質量分數,因此在標簽上可以不必注明的是溶液質量30g;
(2)①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Na2CO3溶液的質量為21.2g;
②設Ba(OH)2的質量為x,Na2CO3溶液的質量中溶質的質量為:21.2g×10%=2.12g
Na2CO3+Ba(OH)2═BaCO3↓+2NaOH
?? 106??? ??? 171
? 2.12g?? ? ?? x
x=3.42g
溶質質量分數
答案:(1)溶解;50;A;(2)①21.2;②溶質質量分數6.84%
5.如圖是配制一定量的質量分數為0.9%的NaCl溶液的過程示意圖.
(1)請指出圖中兩個明顯的錯誤,說明改正方法. 錯誤①:________;
錯誤②:________.
(2)若按照如圖所示操作(假定再無其他錯誤),則所配制溶液的質量分數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9%.
(3)若將(1)中的錯誤更正后重新配制溶液,測得溶液的質量分數大于0.9%.請你分析可能的原因(寫兩條):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試劑瓶的瓶塞正放在桌面上,試劑瓶瓶塞應倒放在桌面上;藥品和砝碼放顛倒了,稱量NaCl的天平上,砝碼和藥品的位置應調換過來
(2)小于
(3)稱量NaCl的實際質量比計算質量大;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液面
【解析】(1)由圖示可以看出,試劑瓶的瓶塞正放在桌面上;用托盤天平稱量藥品時應“左物右碼”.(2)若藥品和砝碼放顛倒了,則稱得的藥品的質量偏小,據此進行分析解答.(3)溶質質量分數變大,則可能是溶質質量偏大或溶劑質量偏小,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這兩個方面錯誤的原因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由圖示可以看出,試劑瓶的瓶塞正放在桌面上,試劑瓶瓶塞應倒放在桌面上.用托盤天平稱量藥品時應“左物右碼”,圖中藥品和砝碼放顛倒了,稱量NaCl的天平上,砝碼和藥品的位置應調換過來.(2)若藥品和砝碼放顛倒了,則稱得的藥品的質量偏小,使得溶質質量分數偏小,則所配制溶液的質量分數小于0.9%.(3)稱量NaCl的實際質量比計算質量大,則造成溶質質量分數偏大;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液面,讀數比實際液體體積大,會造成實際量取的水的體積偏小,則造成溶質質量分數偏大.
故答案為:(1)試劑瓶的瓶塞正放在桌面上,試劑瓶瓶塞應倒放在桌面上;藥品和砝碼放顛倒了,稱量NaCl的天平上,砝碼和藥品的位置應調換過來;(2)小于;(3)稱量NaCl的實際質量比計算質量大;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液面(答案合理即可).
考點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進行簡單的計算(特別是與化學反應的結合)
1.(2015?寧波)把盛有5g 16%的NaOH溶液的短試管放入盛有10g 16%的CuSO4溶液的錐形瓶里,如圖所示,傾斜錐形瓶直到使兩溶液充分混合,混合后不可能的是(  )
A.?產生藍色沉淀0.98g?????????????????????????????????????????B.?錐形瓶內物質總質量不變
C.?所得溶液的Na2SO4質量分數大于9.5%???????????
D.?所得的Na2SO4溶液質量與原CuSO4溶液質量相等
【答案】D
【解析】根據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然后結合所給的數據判斷出過量或不足,然后進行計算。
【解答】解:CuSO4+2NaOH=Na2SO4+Cu(OH)2↓
? ? ? ? ? ? ? ? ? ?160?? 80
通過化學方程式可以看出,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是按照質量比2:1的進行,
??? CuSO4+2NaOH= Na2SO4+Cu(OH)2↓
??? 160? ? 80???? 142????? 98
? 10g×16% 5g×16% 1.42g?? 0.98g
A、所以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完全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是0.98g,故A正確;
B、反應后沒有氣體生成,所以錐形瓶內物質總質量不變,故B正確;
C、反應后的溶液質量是10g+5g﹣0.98g=14.02g,硫酸鈉為1.42g,所得溶液的Na2SO4質量分數為:1.42/14.02×100%=10.1%,故C正確;21cnjy.com
D、硫酸鈉溶液的質量為14.02g,原硫酸銅溶液的質量為16g,不相等,故D錯誤。
故答案為:D
2.某溫度時,在 100g 水中最多能溶硝酸鉀 25g,現有該溫度下 500g 硝酸鉀溶液,加熱蒸發掉 300g 水以后,冷卻到原溫度下,發現有 50g 硝酸鉀晶體析出,請計算:
(1)蒸發并冷卻到原溫度后,溶液中有多少克硝酸鉀?此時溶液中硝酸鉀的質量分數?
(2)蒸發前的溶液中,硝酸鉀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答案】(1)解:由題意可知,蒸發后的溶液的質量為:500g-300g-50g=150g
某溫度時,在 100g 水中最多能溶硝酸鉀 25g,因此在該溫度下溶解度為 25g,溶質質量分數為:? =20%
150g 的溶液是飽和溶液,因此存在溶質的質量為150g×20%=30g溶質質量分數不變,仍為20%
(2)解:蒸發前的溶液中,硝酸鉀的質量分數= =16%
【解析】(1)根據同溫度下的飽和溶液質量分數都相同,利用溶解度可得到此溫度下的溶質質量分數,可計算得到析出晶體后的飽和溶液中含有溶質的質量;
(2)先計算出蒸發前溶液中的溶質質量,再根據質量分數的計算方法得到質量分數。
3.在一燒杯中盛有100gB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漸滴加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Na2CO3溶液,混合溶液的質量與所滴入的Na2CO3溶液的質量關系圖像如圖所示.
(1)在實驗過程中,有氣體放出,還可以看到的明顯實驗現象是________.
(2)原溶液中HCl的質量分數為多少?
(3)當滴入Na2CO3溶液至圖中B點時,通過計算求所得不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多少?(計算結果精確到0.1%)
【答案】(1)產生了白色沉淀
(2)設實驗過程中放出的氣體總質量為x,參加反應的HCl有x1則
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
106 73 44
106g×10% x1 x
x1=7.3g
HCl%= ×100%=7.3%
= x=4.4g
答:原溶液中HCl的質量分數為7.3%
(3)設實驗過程中產生氯化鈉質量為y,產生碳酸鋇質量為z,則本關系是指整個過程的,不考慮是碳酸鈉與鹽酸還是和氯化鋇反應,最終對應的鈉都在氯化鈉中.
Na2CO3????~ 2NaCl
106 117
212g×10% y
? y=23.4g
后期的碳酸鈉中碳酸根轉化為碳酸鋇沉淀,所以對應的碳酸鈉是106g溶液之后的部分.
Na2CO3??? ?~ BaCO3
106 197
(212g-106g)×10% z
z=19.7g
所得NaCl溶液的質量分數為:= ×100%=8.1%
【解析】(1)實驗過程中先后發生了兩個反應,先是由HCl與Na2CO3發生反應產生CO2氣體、水和NaCl,再是BaCl2與Na2CO3反應產生沉淀BaCO3和NaCl;(2)根據與HCl反應消耗的Na2CO3的質量可計算出溶液中HCl的質量;(3)B點時混合溶液中的BaCl2和HCl剛好都和加入的Na2CO3反應掉,此時的溶液中只含有NaCl溶質,其中NaCl中的Na元素全部來自加入的Na2CO3 , 所以可以根據加入的Na2CO3計算出此時溶液中的NaCl的質量.溶液總質量是混合溶液的質量加上加入的Na2CO3溶液質量減去沉淀BaCO3的質量再減去生成CO2的質量.沉淀BaCO3的質量可以用A-B之間消耗Na2CO3的質量計算得到,用0-A之間消耗的Na2CO3的質量計算得到生成CO2的質量.【解答】(1)實驗過程中先后發生了兩個反應,先是由HCl與Na2CO3發生反應產生CO2氣體、水和NaCl,再是BaCl2與Na2CO3反應產生沉淀BaCO3和NaCl,所以除了有氣泡產生外還有個明顯現象是產生了白色沉淀.21·cn·jy·com
4.向含CuSO4和H2SO4的100克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為l0%的NaOH溶液,參加反應的NaOH溶液質量與生成沉淀質量關系如圖.據圖回答:
(1)整個反應過程中,溶液中________離子個數不變(填離子符號).
(2)P點溶液中的溶質是________.
(3)M點溶液中的溶質質量分數是多少?
【答案】(1)SO42-
(2)Cu SO4、Na2 SO4
(3)解:設生成9.8g沉淀消耗NaOH溶液的質量為x,生成NaSO4的質量為y
CuSO4 + 2NaOH = Na2SO4 + Cu(OH)2↓
80 142 98
10%x y 9.8g
??得x=80g
????得y=14.2g
設NaOH與H2SO4反應生成Na2SO4的質量為Z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80 142
40×10% Z
? 得Z=7.1g
Na2SO4%= ×100%=10.13%
答M點溶液中的溶質質量分數是10.13%
【解析】(1)混合溶液中含有Cu2+、H+、SO42- , 滴入NaOH溶液后,OH-會與Cu2+和H+發生反應,SO42-不參加反應;(2)在混合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的過程中,NaOH先與H2SO4發生反應,H2SO4反應完后,NaOH再與CuSO4反應產生Cu(OH)2沉淀,P點處應該是H2SO4剛反應完;(3)M點時溶液中的CuSO4剛好與NaOH反應完,此時溶液中的溶質為Na2SO4 , Na2SO4來自兩處,一是與H2SO4與NaOH反應產生的;二是CuSO4與NaOH反應產生的.溶液總質量可用混合溶液的質量加上加入的NaOH的總質量再減去Cu(OH)2沉淀的質量.
【解答】(1)混合溶液中含有Cu2+、H+、SO42- , 滴入NaOH溶液后,OH-會與Cu2+和H+發生反應,SO42-不參加反應,所以SO42-的個數不變;(2)在混合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的過程中,NaOH先與H2SO4發生反應,H2SO4反應完后,NaOH再與CuSO4反應產生Cu(OH)2沉淀,P點處應該是H2SO4剛反應完,此時溶液中的溶質有NaOH先與H2SO4發生反應生成的Na2SO4和未參加反應的CuSO4.
故答案為:(1)SO42-;(2)Cu SO4、Na2 SO4
5.工業鹽酸中通常溶有少量的FeCl3而呈黃色,小紅為測定某工業鹽酸中HCl的含量進行如下實驗:取某工業鹽酸l00g,滴加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NaOH溶液,測得加入NaOH溶液質量與反應生成的沉淀質量關系如圖所示,FeCl3與NaO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Cl3+3NaOH═Fe(OH)3↓+3NaCl.請回答下列問題:
(1)FeCl3與NaOH恰好完全反應時,生成沉淀的質量是________g;
(2)所滴加的NaOH溶液質量為160克時,溶液中的溶質是________;
(3)該工業鹽酸中HCl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答案】(1)2.14
(2)FeCl3 、 NaCl
(3)由圖可知,與氯化鐵反應的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為172g﹣160g=12g;
設消耗的氫氧化鈉的質量為x
FeCl3+3NaOH═Fe(OH)3↓+3NaCl;
?????????????? 120?????? 107
??????????????? x???????? 2.14g
x=2.4g
氫氧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與鹽酸反應的氫氧化鈉的質量為:160g×20%=32g
HCl+NaOH═H2O+NaCl;
36.5 ? 40
?? y???? 32g
y=29.2g
該工業鹽酸中HCl的質量分數是:
【解析】(1)根據圖中的信息可知生成沉淀的質量;(2)根據現象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判斷;(3)根據題中信息可知廢液呈酸性,酸首先要和氫氧化鈉反應,當酸反應完后,氯化鐵才和氫氧化鈉反應。根據沉淀的質量利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求出所消耗的氫氧化鈉的質量;利用氫氧化鈉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求出消耗氯化氫的質量。
【解答】(1)由圖可知,完全反應后生成沉淀的質量為2.14g;
(2)所滴加的NaOH溶液質量為160克時,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溶液中含有FeCl3 、 NaCl。
故答案為:(1)2.14;(2)FeCl3 、 NaCl;(3)29.2%。
6.小明同學想知道實驗室用稀鹽酸和石灰石制取CO2氣體后的濾液中的溶質成分,故和小組成員一起進行了如下操作。取實驗后的濾液100克,加入21.2%的碳酸鈉溶液,所得溶液的pH變化與加入碳酸鈉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試分析計算:
(1)該濾液中的溶質是________,ab段的實驗現象________bc實驗過程中出現的現象________;
(2)反應到c點時,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精確到0.1%)
【答案】(1)稀鹽酸和氯化鈣;出現氣泡;產生白色沉淀
(2)設鹽酸和碳酸鈉反應時,生成氯化鈉質量為x,生成二氧化碳質量為y
m碳酸鈉=21.2%×50g=10.6g
2HCl+ Na2CO3=2NaCl+H2O+ CO2↑
106 117 44
10.6g x y
?= = x=11.7g??? y=4.4g
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氯化鈉質量為m,生成碳酸鈣沉淀質量為n
m碳酸鈉=21.2%×100g=21.2g
CaCl2 + Na2CO3 = CaCO3↓+2NaCl
106 100 117
21.2g n m
?= = m=23.4g ????n=20g
所以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100%=15.6%
答: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15.6%??
【解析】(1)根據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鹽酸,鹽酸會先與碳酸鈉反應,溶液的pH值升高,然后碳酸鈉再與氯化鈣反應,溶液的pH值不變,反應結束,溶液的pH值會繼續增大進行分析;(2)根據圖像可知,氯化鈉來自兩個反應,鹽酸與碳酸鈉反應會生成氯化鈉,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溶液總質量計算時要減去生成的氣體CO2 , 和沉淀CaCO3。
【解答】(1)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鹽酸,鹽酸會先和碳酸鈉反應,溶液的pH值升高,然后碳酸鈉再與氯化鈣反應,溶液的pH值不變,反應結束,溶液的pH值會繼續增大,所以ab段表示碳酸鈉與混合溶液中的稀鹽酸反應,現象產生氣泡,bc段實驗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現象是:產生白色沉淀。
故答案為:(1)稀鹽酸和氯化鈣;出現氣泡;產生白色沉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水县| 乐都县| 来凤县| 东乡| 新巴尔虎右旗| 嘉鱼县| 崇文区| 平邑县| 兴和县| 喀喇| 阿拉尔市| 大余县| 开化县| 长岭县| 肥乡县| 禄劝| 凉城县| 广灵县| 泸州市| 淄博市| 禄劝| 仙桃市| 永清县| 南城县| 孟村| 饶河县| 安陆市| 潞西市| 邯郸县| 台东市| 基隆市| 浮梁县| 乌兰察布市| 孝感市| 砚山县| 新兴县| 舞阳县| 五峰| 沂南县| 藁城市| 湘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