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八上復習提綱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八上復習提綱

資源簡介

八年級(上)科學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復習提綱
第1節 水在哪里
1、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體,約占地球總水量的96.53%,陸地淡水中含量最多的是冰川水。
2、一個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約需水2.5L,主要供水途徑是食物和飲水。
生物體中含水量最多的是水母,人體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3、地球上的水循環按照發生的空間大致可以分為海陸間循環、海上內循環和陸上內循環3種。其中能補給陸地水的水循環是海陸間循環。海陸間大循環的5個環節:a、蒸發b、水汽輸送c、降水d、地表徑流e、地下徑流f、下滲
4、形成水循環的外在動力是太陽光的照射 和 地球引力 。形成水循環的內因是水的 物理性質,即水的三態會隨 溫度 而變化。
第2節 水的組成
1、水電解實驗中,正極得到的氣體是 氧氣 ,檢驗這種氣體的方法是 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負極得到的氣體是 氫氣 ,檢驗這種氣體的方法是 能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 。正極和負極所得氣體的體積比約為 1:2 。實驗結論:水 通直流電 氫氣+氧氣,說明水是由氫和氧組成的(水的電解是化學變化)
2、純凈的水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液體,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凝固點是0℃,沸點是100℃水在4℃時密度最大。水結成冰時密度變小,質量不變,體積變大,所以冰能浮在水面。
第3節 水的密度
1、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該物質的密度。密度是物質的固有屬性,與物體的形狀、體積、質量無關,即對于同一物質而言,密度是不變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樣的),不同的物質,密度不同;
2、公式:密度=質量/體積 ρ=m/v(公式變形:m=ρv v=m / ρ)
ρ表示密度(千克/米3或 克/厘米3) m表示質量(千克或克)v 表示體積(米3或厘米3)
3、一般情況下水的密度為1.0×103千克/米3,合1.0克/厘米3,它的意義是 每立方米水的質量為1.0×103千克。水、海水、酒精之間的密度大小關系為 海水>水>酒精 。
第4節 水的壓強
1、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壓力是由物體之間相互擠壓而產生的。壓力作用在受力物體表面上,壓力的方向與受力物體的表面垂直。物體水平放置時,壓力大小等于重力。
2、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在科學上用壓強來表示壓力產生的效果;即在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大小。
3、公式:壓強=壓力/受受力面積 P=F/S,(公式變形:F= PS S= F/P)
P表示壓強(帕pa),F表示壓力(牛N),S表示受力面積(米2 m2)
練習1:一個質量為50千克的人,每只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200厘米2。則當他站立在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力為 ,對地面的壓強為 ;當他走路時對地面的 壓力為 ,對地面的壓強為 。
練習2:用100N的力把重力為40N的物體壓在豎直的墻壁上,物體與墻壁的接觸面積為200cm2,則物體對墻壁的壓強多大?
4、2帕=2牛/米2,2帕的意義是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為2牛。
對折的報紙對桌面的壓強為1帕,人站立對地面的壓強是15000帕。
5、增大壓強的方法增大壓力或減小受力面積,減小壓強的方法減小壓力或增大受力面積。
6、研究水內部壓強特點時,用到的儀器叫壓強計,它的工作原理是當橡皮膜受到的壓強越大,U型管兩邊的高度差越大。
7、液體壓強的特點有:對容器側壁和底部都有壓強,且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并在同種液體的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不同液體深度相同處的壓強還跟密度有關,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第5節 水的浮力
1、液體(氣體)對浸入其內的物體都會產生豎直向上的浮力。
2、液體對浸入其中的物體產生浮力的原因是液體上下表面受到的壓力差。
3、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浮力只跟物體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有關,公式:F浮=G排液=ρ排g v排((ρ液指液體密度,ν排指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體積計算時,單位要統一(ρ排取千克/米3,v排取米3)),浮力只與液體密度、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與物體的重力、形狀及浸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
4、物體的浮沉條件:在液體中的物體的浮沉取決于:物體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大小。
①F浮②F浮>G 上浮③F浮=G 懸浮此時V排=V物④F浮=G 漂浮此時V排練習:某物體的質量為10千克,當它漂浮在水面上時所受的浮力為 N。
5、實心物體浸沒在液體中①ρ液>ρ物 ,上?、讦岩?<ρ物 ,下沉③ρ液=ρ物 ,懸浮
6、浮沉條件的應用(1)輪船①因為漂浮時,F浮=G , 所以同一艘輪船從海行駛到江河或從河到海,其受到的浮力不變②根據F浮=ρ排g v排,同一艘輪船從海行駛到江河,因為F浮不變,ρ排減小,所以 v排必增大,即船身稍下沉
練習:一艘輪船重108牛,當它在長江上駛時,所受的浮力為 牛,當它由長江駛入東海時,所受的浮力為 ,所排開的液體體積變 。
(2)潛水艇:它的上浮和下沉是通過對水艙的排水和充水而改變自身的重力來實現的
(3)密度計:因為F浮=ρ排g v排 ,液體密度不同,密度計排開液體的體積不同,液面所對應的位置也就不同,其刻度值上比下小
7、計算浮力:F浮=G物-F拉(稱量法)F浮=ρ液gν排液(阿基米德原理)F浮=G物(懸浮漂浮)
練習1:有一物塊,在空氣中稱時重力為29.4牛,浸沒在水中稱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為19.6牛。求:(1)物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2)物塊的體積多大?
練習2: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把體積為500厘米3的鐵塊浸沒在酒精中,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
練習3:一木塊的質量是500g,漂浮于水面。求:①木塊受到的浮力②木塊浸入水中體積
八年級(上)科學第二章復習提綱
大氣層
大氣層: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內,包圍著地球的空氣層。
大氣層的重要性:如果沒有大氣層,則地球A、沒有天氣變化;B、沒有聲音;;C、易受隕石侵襲;D、溫差很大。
大氣的分層:根據大氣溫度垂直分布的特點及大氣的密度、物質組成,可以把大氣分為5層----- 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外層。
對流層:是大氣的底層,與人類的生活和生產關系最密切的一層。
*重點記憶:A、對流層最顯著的特點------有強烈的對流運動,
空氣對流運動的規律:B、各種復雜的天氣現象(如云、雨、雪、雷電等)都發生在對流層;
*對流層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氣質量和幾乎全部的水汽、固體雜質
C、對流層的厚度不均勻,表現在兩極厚度小,赤道厚度大
*小問題:1、家用壁掛式空調一般都安裝在房間的墻壁上部,這是為什么?
答:夏天,空調吹出的空氣氣溫低,密度大,會下沉,這樣室間空氣回形成對流,使整個房間內氣溫均勻。
平流層:大氣溫度隨高度的增加而逐漸增高,氣流平穩,利于高空飛行;內有臭氧層,能吸收紫外線,對人類起保護作用。
天氣和氣溫
天氣是什么?
天氣是指短時間內近地面的大氣溫度、濕度、氣壓等要素的綜合狀況。
描述天氣和氣候最主要區別在于:天氣是指短時間內的大氣狀況;氣候是指長時間的大氣平均狀況。
* 天氣:晴空萬里 氣候:冬雨夏干
天氣是由許多要素組成,其中主要的是氣溫、氣壓、風、濕度、降水等。
氣溫------即空氣的溫度 A氣溫是構成天氣的基本要素;B測量氣溫的工具:溫度計;
C常用的氣溫度量單位:0C D氣溫總在不斷變化著,在氣象觀測中,把溫度計放在百葉箱里觀察。
原因:(1)百葉箱里氣溫比箱外低;(2)百葉箱內的溫度波動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實的氣溫。
E一天中最高氣溫通常出現在:午后2時左右;一天中最低氣溫通常出現在:日出前后。
F人體最感舒適的氣溫是:220C
大氣的壓強
大氣壓強的存在
大氣會向各個方向對處于其中的物體產生壓強
具體事例:(1)* 用紙片將盛滿水的杯子嚴密該蓋住,可倒置提在空中,水不會流出來,
* 滴管中的液體為什么不滴落下來?* 掛鉤為什么會吸在墻上?
原因:都是利用大氣壓強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氣壓強> 內部大氣壓強,導致大氣…………(答題模式)
(2)自來水筆吸墨水;吸管吸飲料,吸塵器除塵
原因:利用大氣壓強存在的原理,通過減少局部的壓強,使物質不斷地從氣壓高的地方流向氣壓低的地方; (3)用吊瓶向靜脈注射藥物是,醫生為什么要在藥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進一個針頭?
原因:藥液滴出后,里面的空氣壓強會變小,壓強太小,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藥液就不能繼續滴出,插進針頭后,可以及時給瓶內補充空氣,使瓶內空氣的壓強大致等于外界壓強,保證藥液持續滴出;
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及大氣壓強是很大的。
大氣壓強的大?。?br/>標準大氣壓P==1.01*105帕 (在海平面的大氣壓)即760毫米水銀柱
大氣壓的大小常用空盒氣壓計或水銀氣壓計進行測量
大氣壓的大小跟大氣的密度直接相關,所以,離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氣壓就越小;
人體內也有壓強,它抗衡著體外的大氣壓。
流速與壓強的關系
氣體(液體)的壓強會隨流速的增大而減少
具體事例:(1)當火車高速行駛時,人不能離鐵軌太近,為什么?
原因:流速大,壓強小,離鐵軌較遠處大氣壓強大于鐵軌附近大氣壓強,會被大氣壓向鐵軌處,非常危險。
(2)兩船平行行駛時,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3)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對者漏斗吹氣,乒乓球不會掉下來;(4)飛機飛行時,其機翼上側的氣流速度比下側快,,所以機翼上側的氣壓比下側小,
大氣壓與人類生活
大氣壓對天氣的影響
A在同一高度,不同區域的大氣壓不一定相同;在同一高度,同一區域,不同時間的大氣壓不一定相同;
B在相同高度上,氣壓高的區域叫高壓區,氣壓低的區域叫低壓區,
C、高壓區:天氣晴朗,空氣干燥; 低壓區:陰雨天氣,天空多云。
大氣壓對人體的影響
A、高山反應B、拔火罐原理C、飛機在高空飛行時,機艙內必須進行增壓;D、宇航員在太空行走時必須穿上加壓的宇航服。
大氣壓對液體沸點的影響
A、氣壓增大時,液體沸點升高,B、氣壓減小時,液體沸點降低,
具體事例:*在高山上,普通的鍋難以將飯煮熟, (原因:高山上,氣壓降低,沸點降低)
*高壓鍋的使用原理
生活用品與大氣壓
A、真空壓縮保存袋 B、吸塵器:利用大氣壓工作的一種清潔工具
原理:靠電動機高速驅動風機葉輪旋轉,使空氣高速排出,致使吸塵器內部產生瞬時真空,和外界大氣壓形成氣壓差,在這一作用下,吸入含灰塵的空氣,經濾塵器過濾,排出清凈的空氣,氣壓差越大,吸塵器能力越強。

風是怎樣形成的?
A、風是空氣的水平運動;
B、風:從高壓區流向低壓區
風的兩個基本要素:風向,風速
A、風向---風吹來的方向, 常用的風向有八種,表示方法: 東風
氣象觀測中常用風向標風向標觀測風向
B、風速---單位時間內空氣流動的距離,單位:米/秒。千米/時
風速常用風級表示,有0—12級,氣象觀測中常用風速儀觀測風速。
風與人類的關系:A、有利----風是一種資源,可以進行發電,行船、運動等; B、不利-----破壞性風會對人類產生危
為什么會降水
空氣的濕度:大氣中水蒸氣的多少。一般用相對濕度來表示。
(1)相對濕度:表示空氣中水汽的豐富程度;
常用百分比(%)表示
(2)空氣濕度與溫度的關系:溫度越高,空氣所能含有的水汽越多。所以空氣濕度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3)觀測濕度的儀器是:濕度計,最常用的濕度計是:干濕球濕度計,它實質上是兩支特殊的溫度計。
(4)用干濕球濕度計測量,然后通過查相對濕度表可以得出相對濕度。
(5)空氣濕度與天氣的關系:濕度越大,空氣中的水汽就越豐富,成云、降水的可能性就越大。
(6)天氣諺語:“燕子低飛要下雨”------大雨前空氣濕度大,昆蟲翅膀變軟,飛得很低,燕子也就低飛覓食。
降水
(1)降水的 A、空氣的相對濕度達到100%
形成條件: B、氣溫繼續下降,空氣容納水汽的能力降低; 水汽凝結
C、空氣中有微小的塵埃
D、水珠、冰晶增大到能降落到地面
(2)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最常見的降水是降雨
(3)降雨量:表示一定時間內地面積水的深度,
度量單位----毫米;測量儀器---雨量筒
明天的天氣怎么樣
獲得天氣預報的方法一般有三種:
(1)通過看電視、聽廣播等媒體或氣象預報;
(2)通過分析天氣圖自己預測天氣;
(3)通過氣象觀測,自己制作天氣預報。 2、怎樣看天氣預報
(1)陰”指天空的總云量在8/10以上,“多云”指天空總云量在5/10到7/10,
“少云” 指天空的總云量在5/10到3/10,“晴”指天空總云量在3/10 以下(2)小雨:12小時內降水小于5毫米,中雨:12小時內降水5-15毫米
大雨:12小時內降水大于15毫米。
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大小。
(1)常見的天氣系統:高壓系統、低壓系統、冷鋒系統、暖鋒系統。
(2)常見的天氣系統與天氣的關系:
A、高壓系統:天氣晴好, B、低壓系統:陰雨天氣
C、冷、暖鋒面系統:鋒面上天氣變化比較復雜
冷鋒:冷空氣向暖空氣一側移動的鋒,常帶來降雨,大風、降溫天氣;
暖鋒:暖空氣向冷空氣一側移動的鋒,常帶來降雨,升溫天氣
冷鋒 暖鋒
(3)特殊的天氣系統:臺風------實際上是屬于強低壓系統
氣候和影響氣候的因素
1、氣候
(1)氣候的含義:氣候是指某一地區長時間內的天氣特征,包括天氣的平均狀況和極端狀況。
(2)天氣與氣候:
區別:短時間與長時間;
聯系:天氣的平均狀況和極端狀況就是氣候
如:長夏無冬、秋高氣爽等。我國大部分地區秋天均為秋高氣爽,但不代表沒有下雨天。
2、影響氣候的因素:
(1)緯度位置對氣候的影響
A、緯度位置不同的大地區,接受太陽輻射的量不同,在地球上所處的溫度帶位置也不同。
我國的緯度位置:主要在北溫帶,南部少部分地區在熱帶
例子:我國最南的海南緯度低,氣溫高、長夏無冬;我國最北的漠河緯度高,夏季短,冬季長而寒冷。---------就是緯度位置對氣候的影響
(2)海洋和陸地的性質對氣溫和降水的影響
A、比熱:我們把1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在升高1℃時所吸收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簡稱為比熱。
比熱單位:焦/(千克.???℃) 讀作:焦每千克攝氏度 符號:J/(kg·?℃)
水的比熱:4.2×103焦/(千克?℃)是什么?
表示的含義--1kg水溫度升高1℃時,需要吸收的熱量為4.2×103焦。
比熱表的閱讀:⑴水的比熱最大。(由此說明水作冷卻劑、保溫劑的作用)
⑵不同物質的比熱是不同的。所以比熱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物質的質量、升高的溫度、吸放熱的多少無關
⑶不同狀態的同一種物質的比熱不同,說明比熱與物質狀態有關
同一緯度的海洋和陸地:
氣溫:冬季陸地降溫快,海洋降溫慢
夏季陸地降升溫快,海洋降升溫慢
原因:海洋和陸地的性質不同
降水:沿海降水較多,降水的季節分配比較均勻,內陸降水少,降水集中在夏季。
原因:距離海洋遠近不同
(3)季風對氣候的影響
定義:在不同的季節里風向相反和接近相反的風
季風產生的根本原因:海洋和陸地的性質不同
風向:
夏季------吹夏季風,風從海洋吹向大陸(夏季陸地氣溫高,氣壓低,海洋氣溫 低,氣壓高,風從高氣壓區吹向低氣壓區)
冬季-------吹冬季風,風從陸地吹向海洋(冬季陸地氣溫低,氣壓高,海洋氣溫高,氣壓低,風從高氣壓區吹向低氣壓區)
D、性質:我國冬季盛行偏北風,故干燥少雨,夏季盛行偏南風,故濕潤多雨
E、世界上季風區域很廣,以亞洲季風最盛行。我國是世界上季風氣候最顯著的國家。
(4)地形對氣候的影響
A、氣溫隨著地勢的升高而降低。
一般海拔增高1000米,氣溫會下降約6℃。
B、山地的迎風坡――多雨,?背風坡――少雨
C、我國降水最多的城市:臺灣火燒寮
原因:該市位于臺灣山脈東側的迎風坡上,有豐富的地形雨。
第九節 中國東部的季風和西部的干旱氣候
1、東部季風氣候
(1)、季風氣候區:是指夏季風能夠到達的地區。而降水主要來自濕潤的夏季風
(2)、季風氣候區的范圍:我國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岡底斯山一線以東以南的地區。
(3)、季風氣候的類型:有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
(4)、我國季風氣候的主要特點:
冬季:氣溫低,降水少;
夏季:氣溫高,降水多,
全年降水比較豐富。但南方冬季氣溫明顯高于北方,氣溫年較差小,年降水量更大
(5)、季風氣候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有利有弊。
A、降水充沛,集中夏季,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對農業生產非常有利
B、我國季風氣候的大陸性強,降水的年際變化很大,使我國洪澇和旱災頻發。
冬季的低溫又常形成寒潮、凍害、暴雪等惡劣天氣。
(6)深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可能形成臺風、干旱、洪水等氣象災害
2、我國西部的干旱氣候
(1)干旱和半干旱氣候區:指夏季風不能到達的我國西部地區,一般降水稀少
(2)我國西部干旱氣候特點:
全年降水量稀少,降水集中在夏季,隨季節變化大。
冬寒夏熱,氣溫的日較差和年較差大,但日照充沛。
(3)干旱氣候的利弊:
氣溫較差大,光照時間長,對農業生產非常有利,如棉花、瓜果的生產。
(4)干旱氣候區的生物在行為和形態上的適應性:
仙人球的莖為什么那么粗,葉子為什么會變成刺?
為了適用干旱氣候,粗的莖利于儲存水分,葉刺可以減少水分蒸發。
沙漠中的抬尾芥蟲在大霧的夜里爬上沙丘頂,高高地抬起屁股的原因?
讓凝結在身上的水沿著身體流到嘴里,這是它們獲得水分的主要辦法
3、我國的主要氣象災害---------寒潮、臺風和洪水
寒潮是大范圍的強烈冷空氣活動,它是由強冷高氣壓活動引起的,
危害:帶來劇烈的降溫、霜凍、大風和揚沙天氣。
臺風是一種破壞力很大的災害性天氣。
危害:A、大風;B、暴雨;C、風暴潮,
有利:在干旱的季節,臺風會帶來豐富的降水,有利于緩解旱情。
洪水是我國危害最大的自然災害之一
自然原因:持續性降水、臺風
人為原因:人類活動,如:破壞植被,圍湖造田,侵占河道,城市的無序發展等
4、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
人類活動與氣候密切相關
有利于改良氣候的人類活動:植樹造林、修建水庫、大面積的農業灌溉等
引起氣候惡化的人類活動:破壞植被,排放大量的有害物質、過度放牧。
溫室效應--------指由于一些自然或人為原因,使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不斷增加,大氣對地面的保溫增強,使全球的氣溫有變暖的趨勢。
人為原因:能源的大量耗費;破壞森林
城市的“熱島”現象------城市上空經常維持一個氣溫高于四周郊區的暖空氣
八年級(上)科學第三章 生命活動的調節
一、環境因素對動物行為的影響
1、貓頭鷹 白天 休息, 晚上 出來活動,主因是 溫度 、光照影響其行為;
2、生物節律性行為:是對環境的某些節律性刺激作出的反應,如晝夜節律、月周期節律(魚的繁殖)、季節節律(動物的遷徙、換羽,植物的開花、結果)。
3.植物常見的感應性有 向光性 、向地性、 向水性 、 向化性 、向觸性、向熱性等。
4.植物的向光性和生長素。
(1)植物體內的激素:植物體內具有 生長素 、 赤霉素 、 細胞分裂素 等激素,對植物體的生命活動有顯著的 調節 作用。
(2)生長素是由 胚芽尖端 產生的激素,控制胚芽的生長。 達爾文 猜想胚芽尖端會產生生長素, 溫特 實驗證明了達爾文的科學猜想, 郭葛 從植物體內分離出生長素。
(3)植物向光性:觀察現象,胚芽彎向光源生長。
產生條件:① 單側 光照射;②具 生長素 且分布不均勻。
產生原因:生長素分布不均勻,背光面生長素分布 多 ,胚芽生長 快 ;向陽面生長素分布 少 ,胚芽生長 慢 。
5、植物生長素
1.產生部位: 胚芽的尖端 。
2.作用:①能 促進植物的生長 。②能促進扦插枝條生根。③促進 果實的發育 ,防止落花落果。
3.缺點:生長素濃度較大時,會抑制植物的生長,甚至使植物死亡。應用于 防治雜草 。
6、、胰島素與血糖含量
血糖:血液中的 葡萄糖 。 正常含量為:90毫克/100毫升。
(1)人體內血糖含量的調節:神經系統和 胰島素 。
血液中 血糖含量 的升降,決定于 胰島素 分泌的增加或減少;而胰島素分泌的多少,導致血糖含量的 下降 或 上升 ,從而使血糖維持正常值。
(3)胰島素的功能:促進人體的葡萄糖儲存在 肝臟 內,還能加速血糖的分解。
(4)胰島素分泌異常的病癥。
①胰島素分泌不足:糖尿病。血糖含量 高于 正常值。治療服用胰島素。)醫治糖尿病可以定時注射 胰島素 。是否患糖尿病可以檢查血液血糖濃度是否為90毫克/100毫升或檢查尿里是否含 葡萄糖 。
②胰島素分泌過多:低血糖癥。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多吃糖類物質,補充血糖,藥物調節胰島素分泌。
二、內分泌腺和激素
1.激素的作用:血液中的 含量 極少,但對生物體的 生長發育 、 新陳代謝 、 生殖 、對外界刺激的反應等生命活動起重要的調節作用。
內分泌腺和消化腺(唾液腺、胰腺)的區別:
①有無導管: 內分泌腺 無導管,激素直接進入腺體內的 毛細血管 。 消化腺 有導管,消化液經導管進入 消化道 。
②分泌物質不同:內分泌腺——激素,消化腺——消化液。
三、神經調節
1.動物體的生命活動的調節包括 體液調節 和 神經調節 ,并以 神經調節 為主。
2.體液調節主要是 激素調節 。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極微,但對人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生殖等許多的生理活動起著重要的 調節作用 。
3.小鳥、小蟲遇到敵害時會迅速躲避,駕駛員看見紅燈就會剎車,這些感覺和反應都是由 神經系統 來控制和調節的, 快速而短暫 ;而體液對生物體的調節 緩慢而持久 。
人在感知環境的刺激后,會迅速地做出相應的反應。在這個反應過程中,需要有許多的器官或組織參與,如眼、鼻、耳、皮膚、神經、腦、脊髓和運動器官,這是一個 接受信息 → 傳導信息 → 處理信息 → 傳導信息 → 作出反應 的 連續過程 ,是許多器官 協調作用的結果。
(一)、神經元
1.神經元即神經細胞,是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
樹突的功能是接受刺激,產生興奮,并傳導興奮到細胞體。
軸突的外面包著髓鞘,能把神經沖動從細胞體傳出。
3.神經元的功能。
神經元上的樹突接受刺激,產生興奮(即產生信息),并傳向細胞體,然后由軸突把興奮傳導到其它他神經元。這種能夠傳導的興奮叫神經沖動,即興奮能以神經沖動的形式在神經系統中進行傳導。
4.看圖3—6回答下列問題。 (1)填寫圖中所示結構的名稱:
① 細胞體 ; ② 細胞核 ; ③ 樹突 ; ④ 軸突 ; ⑤ 髓鞘 ; ⑥ 軸突分枝 ; ⑦ 末梢 。
(2)③的功能是 接受刺激,產生興奮,并把興奮傳遞到細胞體中。
(3)④的功能是 把神經沖動從細胞體中傳出。
5.我們周圍的各種信息都是通過各種器官中的神經細胞——即 神經元 來 獲取 并 傳遞 的。
(二)、神經系統的組成包括:周圍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植物性神經這三個部分組成。
(三)、周圍神經系統
周圍神經系統包括 腦神經 、 脊神經 ,它的主要功能是 承擔信息的傳導 ,負責中樞神經系統與身體其他部位的通訊。
1.腦神經:
由腦部發出,總共 12對 ,絕大多數分布在頭部的感覺器官、皮膚、肌肉等處,如視神經、嗅神經、位聽神經等。
其主要功能是 支配頭部 和 頸部 的各個器官的感受和運動。
2.脊神經:
由 脊髓 發出的神經,通向身體的 軀干、 四肢的皮膚 和 肌肉 ,共有 31對 。
其主要功能是 支配身體的頸部 、 四肢及 內臟 的感覺和運動。
(四)、中樞神經系統
1. 腦 和 脊髓 通稱為中樞神經系統,是神經系統的 中樞 部分。
2.中樞神經系統主要 接收處理 各種信息,并 決定和啟動 相應的反應。
3.中樞神經系統受到骨骼的保護,腦在顱腔內,脊髓在脊椎的椎管內。
(五)、植物性神經
1.腦神經和脊神經的一部分神經分布到心肌、腺體、內臟器官等處,支配各種內臟器官的活動。如心跳、胃肌運動、膽囊收縮等。這些神經叫 植物性神經 。
2.植物性神經 不受 人的意志所 控制 。
(六)、腦的結構和功能
腦是神經系統的最高級部分,主要分為 大腦 、 小腦 、 腦干 三部分。
1.大腦。
(1)大腦特別發達,是中樞神經系統的 最高級部分 ,是人的 思維器官 。
(2)大腦的結構分 左、右兩個半球 ,分別具有管理人體不同部位的功能。
(3)大腦表面稱為大腦皮層,具有許多 溝 、 裂 和 回 ,使大腦的表面凹凸不平。溝和裂之間隆起形成回。溝、回使大腦皮層的面積大大增加。
(4)大腦是我們進行記憶、思維、控制身體活動的高級中樞,是人體最復雜、最重要的器官。
大腦皮層中神經元的細胞體高度密集,形成許多神經中樞,如視覺中樞、聽覺中樞、語言中樞等,其中語言中樞是人類特有的。
2.小腦。 小腦位于 腦干 背側, 大腦 的后下方。
小腦主要負責人體動作的 協調性 。如維持身體姿勢的平衡,協調各種運動。
小腦損傷,會使人 站立不穩 、 行走搖晃 、 不能完成靈巧的動作 。
3.腦干。 在大腦的下面,主要控制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的運動。
(七)、脊髓的結構和功能
1.脊髓是 腦干的延續 ,位于脊柱的椎管內,呈扁圓柱形。脊髓中有許多神經元,形成許多神經中樞。
2.脊髓是中樞神經的 低級部分 ,主要有傳導 和 反射 兩個方面的功能。
3.脊髓中的許多神經中樞,可以獨立完成一些反射活動。但這些低級反射中樞一般受到大腦的控制。
(八)、反射
1.對高溫物體的刺激,手迅速縮回是一種應答性的反應。這種應答性的反應叫 反射 。
2.反射是神經系統調節身體各項生理活動的 基本方式 。
3.反射活動包括對信息的 接受 、 傳導 、 處理 。
4.產生反射的過程。
當手碰到高溫物體時,首先通過 感受器感覺高溫,產生信息,以神經沖動的形式,經過 傳入神經 傳導進入 神經中樞 (在脊髓中),再通過 傳出神經 傳達到 效應器 ,產生反應,手立即縮回。
產生反射活動的這樣的結構叫 反射弧 。
5.反射弧結構的五個部分。
感受器 、 傳入神經 、 神經中樞 、 傳出神經 、 效應器 。 任何反射活動都要通過 反射弧 才能實現。
(九)、神經中樞
1.神經中樞是由一些功能相同的神經元細胞體匯聚在一起的,成為專門調節人體某一生理活動的神經細胞群。
2.脊髓中是一些低級的神經中樞,可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動,如 縮手反射 、 膝跳反射 、 排尿反射 、 排便反射 。低級反射中樞一般受大腦的控制。
3.高級神經中樞一般在腦中。
4.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 肌腱中的感受器→ 傳入神經 → 脊髓中的神經中樞 → 傳出神經 → 效應器產生效果 小腿反彈。
膝跳反射可用來檢查一個人的 神經系統 功能是否 正常 。
四、動物的先天性行為與動物的后天學習行為
1、動物先天性行為都是動物 與生俱來 、 有固定模式 的行為;它們受 遺傳的控制 ,遺傳固定下來的行為,對個體和種族的生存有重要意義。這種行為是一種反射活動,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即可完成。動物的先天性行為是一種低級的 反射活動
我們把動物與生俱來的行為稱為 先天性行為 ,也叫 本能 。
2.動物的后天學習行為是 個體 在生活過程中 逐步形成 的,是 通過學習 獲得的行為方式。學習過程需要 大腦皮層 的參與。
動物的后天學習行為是 適應環境 的一種 重要反應方式 。
先天性行為和后天學習行為都是動物對生存環境的適應 ,是具有 適應意義 的活動。
3.人的后天學習行為 更為復雜 。動物只對具體的刺激作出反應,而人能對抽象的語言、文字的刺激作出反應,這是動物所不具備的。
4.非條件反射。 是人和動物生來就有的 先天性反射 ,是 遺傳的行為 。非條件反射的神經通路是生下來就存在的, 反射弧 比較固定。
5.條件反射。 條件反射是生物個體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后天性反射 , 反射弧 不固定,可因條件改變而消退。
條件反射是 大腦皮層 的重要功能。需大腦皮層參與。
五、恒定的體溫
1.人的體溫也保持恒定,保持在 37℃ 左右。
2.恒溫動物的體溫不是 絕對不變 的。恒溫是相對的,溫度的變化幅度變化不大,在 一定限度 內幾乎與外界溫度無直接關系。 人的體溫不是一個固定值。
(一)產熱與散熱的平衡
1.恒溫動物和人類之所以能夠維持穩定的體溫,是因為機體的 產熱 和 散熱 這兩個生理過程 保持動態平衡 的結果。
2.產熱。
(1)在 安靜 時,產生的熱量主要來自 內臟 。
(2)在運動時,產生的熱量主要來自骨骼肌。 寒冷時, 骨骼肌顫抖 ,能使熱量 成倍增加 。
(3)精神活動和進食活動也能 影響產熱 。(例如寒冷時,想到冰冷的環境,會覺得更冷,使人“發抖”,促使骨骼肌產生更多熱)
3.散熱。
(1)散熱有 直接散熱 和 蒸發散熱 兩種方式。
(2)直接散熱就是通過熱傳遞散熱,散熱的多少決定于皮膚溫度與外界溫度的 溫度差 。溫度差越大,散熱越多。 皮膚的溫度 又可通過血管中的 血流量 來控制。外界溫度低時, 血管收縮 ,血流量減少, 散熱量 減少;溫度高時, 血管舒張 ,血流量增加, 散熱增加 。
(3)常溫下,皮膚汗液的蒸發散熱 比較少 。
當外界溫度等于或超過體溫時,直接散熱不能發揮作用,汗液蒸發成了主要的散熱方式 。
4.中暑。
在高溫環境中,人體不能及時地發揮體溫調節功能,或因過高的環境溫度超過了體溫調節的最大限度, 產熱多 ,而 散熱困難 ,會出現中暑現象。
(二)、體溫受腦控制
1.人體內的產熱和散熱過程是通過 腦干中的體溫調節中樞 來調節和控制的。
2.在不同的環境中人的姿勢和行為,保溫或降溫的措施(如增、減衣服),也能調節體溫。
八年級(上)科學第四章電路探秘復習提綱
第一節 電路圖
1、電路的組成:把電源、用電器、開關用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叫做電路。
2、通路: 接通的電路 (閉合開關)
開路:斷開的電路(斷開開關)
短路:電路中沒有用電器,直接用導線將電源正負極相連的電路叫短路。
發生短路時,電路中會有很大的電流,輕則損壞電源,重則發生事故。
通路、開路、短路三種狀態下的電流的比較:
電路狀態
通路
開路
短路
電流大小
電流正常
沒有電流
電流過大
持續電流存在的條件是:除電路中有電源外,電路還必須是通路,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3.常用的電路元件符號
電池
電池組
燈泡
電鈴
定值電阻
開關
滑動變
阻器
電流表
電壓表
V
A
4畫電路圖應注意的問題:
A、元件位置安排要適當,分布要均勻;B、元件不要畫在拐角處;
C、整個電路圖最好呈矩形; D、圖要完整美觀,橫平豎直,簡潔、工整。
5、電路的兩種基本連接方法――串聯和并聯。
串聯電路-----電流從電源的正極流出,經過用電器流到負極,流過的路徑只有一條.
并聯電路-----電路中有分支,電流流過的路徑有兩條或兩條以上.
第二節 電流的測量
電流(1) 電流形成: 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2)電流的方向: 正電荷移動的方向為電流方向
金屬導體中,電子從電源的負極流向正極,所以,電流方向與電子的運動方向相反,外電路中電流從電源的正極流向電源的負極
(3)電流的符號 I
(4)電流的單位: 安培(A), 毫安(mA ) , 微安(μA)。
1A=103mA,1mA=103μA
電流的測量工具----電流表
量程: 電流表通常有兩個量程:0~0.6A和0~3A。
當使用0~0.6A量程時,每大格表示0.2A,每小格表示0.02A。
當使用0~3A量程時, 每大格表示1A, 每小格表示0.1A
讀數時應“先看量程后讀數”。
(2)電流表的使用規則
①必須把電流表串聯在待測電路中。
②必須使電流從“+”接線柱流入電流表,從“-”接線柱流出電流表。
③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直接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3)電路接完后,接通電源前必須先選較大的量程試觸,同時觀看電流表的指針偏轉情況:
①指針不偏轉:可能電路有斷開的地方。
②指針偏轉過激,超過滿刻度又被彈回,說明量程選小了。
③指針偏轉很小,說明量程選大了。
④指針反向偏轉,接線柱接反了。
第三節 物質的導電性
1 . 檢測物質的導電能力
檢測電路如右圖
2.容易導電的物質叫導體。有金屬、石墨、人體、大地和食鹽水。
不容易導電的物質絕緣體。橡膠、玻璃、瓷、塑料、干木頭、油和干燥的空氣是絕緣體。(純凈的水、蒸餾水是不導電的,但普通水中往往溶有大量雜質,能夠導電。)
3. 物質的導電能力不是絕對的。有些絕緣體在條件改變時會變成導體(如金屬被腐蝕,燒紅的玻璃能夠導電)
4.半導體:導電能力介于導體與絕緣體之間。常見的半導體材料: 鍺,硅.應用于電子技術和無線電工程上
5. 金屬導電的微觀解釋: 導體內有大量能自由移動的電子, 一般非金屬中幾乎沒有自由電子,因此它們幾乎不能導電。
6. 電阻
A、電阻是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強,電阻就越大。
B、電阻越大,導體的導電能力越弱。
C、電阻用字母R表示。它的單位是歐姆,簡稱歐,符號是。
1兆歐=103千歐=106歐
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
如果不考慮溫度的影響,決定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長度、橫截面積。
導體越長,橫截面積越小,導體的電阻就大。
導體的電阻還跟溫度有關,金屬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某些材料當溫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時,電阻突然消失,就會出現超導現象。
控制變量法:是科學方法中一個重要的方法,許多物理量與多個因素有關,即它有多個變量,在實驗中為了正確分析各量之間關系,必須保持其它量的不變,然后研究某兩個量之間的變化關系,這就是控制變量法。
同樣條件下,銀、銅、鋁的電阻很小,又較便宜,一般用來做導線;電木和橡膠的電阻很大,可用來做絕緣體。
變阻器的使用
1、電路中的電流大小的改變可以通過改變電阻大小來實現。日常生活中的臺燈、電話和擴音設備等都是通過改變電阻來改變電流大小,從而起到調節燈泡的明暗,控制音量的作用。
2、滑動變阻器:
(1)原理和作用:靠改變連入電路中的電阻線的有效長度來改變電阻,從而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強度和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
(2)使用方法:①要與控制電路串聯 ②連入電路的兩個接線柱必須是“一上一下”
③為了保護電路,在電路接通前應把滑片移到使電路中的電阻最大的位置
(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電阻一定)
④通過滑動變阻器的電流不能超過其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
例:如圖滑動變阻器的銘牌上標有“50,1A”字樣,它表示的意義是什么?已知AP=20歐,那么,當用不同接線柱將變阻器接入電路時,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各是多少?當接哪幾個接線柱時,滑片P向左移動,電阻變大?
第六節 電壓的測量
水與電類比
抽水機:把B處的水抽到A處,使A、B間保持一定水壓,從而形成水流。
(抽水機→水壓→水流)
電源:使電源正極聚集正電荷,負極聚集負電荷,正負極間存在電壓,使自由電荷發生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電源→電壓→電流)
電路中得到持續電流的條件:
有電源存在電壓 B、閉合電路
電壓:(1)電壓用字母U表示
(2)電壓的單位是伏特,簡稱伏,符號為V;更大的單位有千伏、毫伏和微伏
換算關系式:1千伏=1000伏 1伏=1000毫伏 1毫伏=1000微伏
4、一些常見的電壓值:A、一節干電池:1.5V B、對人體安全的電壓:≤36V
C、照明電路電壓:220V D、一只蓄電池:2V
5、電壓的測量:電壓表
電壓表有三個接線柱,兩個量程
使用:①必須把電壓表并聯在被測電路的兩端②把電壓表的正接線柱接在跟電源正極相連的那端③被測電壓不能超過電壓表的量程④允許電壓表直接連入電源兩極上測電源電壓。
第七節 電流、電壓、電阻的關系
一、研究電流和電壓的關系
1、實驗:保持電阻不變,研究電流和電壓的關系
*該實驗保持電阻R不變,改變電阻R兩端的電壓,研究電流與通過電阻R兩端的電壓之間的關系
3、結論:導體的電阻不變時,通過導體的電流和它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二、研究電流和電阻的關系
1、實驗:保持電壓不變,研究電流和電阻的關系
*該實驗保持電阻R兩端的電壓不變,改變電阻R,研究電流與通過這段導體的電阻端的之間的關系
3、結論:導體兩端的電壓不變時,通過導體的電流和它的電阻成正比。
三、歐姆定律:一段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R = U/I
U=IR
*有人根據公式R=U/I跟公式I=U/R在形式上相似,說“電阻R跟電壓成正比,跟電流成反比?!蹦阏J為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
答:不對。因為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只跟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有關,跟電流、電壓無關。
四、歐姆定律的應用-------測量一個定值電阻的阻值測量一個定值電阻的阻值-------伏安法測電阻 電壓表測出電阻R兩端的電壓,用電流表
測出通過電阻R電流,然后計算出電阻的值。
*滑動變阻器R/的作用:可以讀出多組數據,然后算
出平均值。
電路連接
串聯電路的特點: 二、并聯電路的特點:
八年級(上)科學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復習提綱
第1節 水在哪里
1、 是地球水的主體,約占地球總水量的 ,陸地淡水中含量最多的是 。
2、一個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約需水2.5L,主要供水途徑是 和 。
生物體中含水量最多的是 ,人體重量的 以上是水分。
3、地球上的水循環按照發生的空間大致可以分為 循環、 內循環和 內循環3種。其中能補給陸地水的水循環是 循環。海陸間大循環的5個環節:
a、 b、 c、 d、地表徑流e、地下徑流f、下滲
4、形成水循環的外在動力是 和 。形成水循環的內因是水的 性質,即水的三態會隨 而變化。
第2節 水的組成
1、水電解實驗中,正極得到的氣體是 氣 ,檢驗這種氣體的方法是 ;負極得到的氣體是 氣 ,檢驗這種氣體的方法是 。正極和負極所得氣體的體積比約為 。實驗結論: ,說明水是由 組成的(水的電解是 變化)
2、純凈的水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液體,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凝固點是 ℃,沸點是℃水在 ℃時密度最大。水結成冰時 變小,質量 ,體積 ,所以冰能浮在水面。
第3節 水的密度
1、 叫做該物質的密度。密度是物質的固有屬性,與物體的形狀、體積、質量無關,即對于同一物質而言,密度是 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樣的),不同的物質,密度不同;
2、公式:密度=質量/體積 ρ= (公式變形:m= v= )
ρ表示密度(千克/米3或 克/厘米3) m表示質量(千克或克)v 表示體積(米3或厘米3)
3、一般情況下水的密度為 千克/米3,合 克/厘米3,它的意義
是 。水、海水、酒精之間的密度大小關系為 。
第4節 水的壓強
1、 作用在物體 上的力叫壓力,壓力是由物體之間相互 而產生的。壓力作用在受力物體表面上,壓力的方向與 垂直。物體水平放置時,壓力大小 重力。
2、壓力的作用效果跟 和 有關,在科學上用壓強來表示壓力產生的效果;即在 。
3、公式:壓強=壓力/受力面積 P= ,(公式變形:F= S= )
P表示壓強(帕pa),F表示壓力(牛N),S表示受力面積(米2 m2)
練習1:一個質量為50千克的人,每只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200厘米2。則當他站立在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力為 ,對地面的壓強為 ;當他走路時對地面的 壓力為 ,對地面的壓強為 。
練習2:用100N的力把重力為40N的物體壓在豎直的墻壁上,物體與墻壁的接觸面積為200cm2,則物體對墻壁的壓強多大?
4、2帕= 牛/米2,2帕的意義是 。
對折的報紙對桌面的壓強為 帕,人站立對地面的壓強是 帕。
5、增大壓強的方法 ,減小壓強的方法 。
6、研究水內部壓強特點時,用到的儀器叫 ,它的工作原理是當橡皮膜受到的壓強越大,U型管兩邊的 越大。
7、液體壓強的特點有:對容器 壁和 部都有壓強,且隨深度的增加而 ;液體內部向 都有壓強;并在同種液體的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
的 相等;不同液體深度相同處的壓強還跟密度有關,密度越大,壓強 。
第5節 水的浮力
1、液體(氣體)對浸入其內的物體都會產生 的浮力。
2、液體對浸入其中的物體產生浮力的原因是 差。
3、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 ,浮力只跟物體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有關,公式:F浮=G排液= (ρ液指液體密度,ν排指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體積計算時,單位要統一(ρ排取千克/米3,v排取米3)),浮力只與 、.
有關,與物體的 無關。
4、物體的浮沉條件:在液體中的物體的浮沉取決于:物體的 和 的大小。
①F浮②F浮>G 上?、跢浮=G 懸浮此時V排=V物④F浮=G 漂浮此時V排練習:某物體的質量為10千克,當它漂浮在水面上時所受的浮力為 N。
5、實心物體浸沒在液體中①ρ液>ρ物 , ②ρ液 <ρ物 , ③ρ液=ρ物 ,
6、浮沉條件的應用(1)輪船①因為漂浮時,F浮 G , 所以同一艘輪船從海行駛到江河或從河到海,其受到的浮力 ②根據F浮= ,同一艘輪船從海行駛到江河,因為F浮不變,ρ排減小,所以 必增大,即船身稍
練習:一艘輪船重108牛,當它在長江上駛時,所受的浮力為 牛,當它由長江駛入東海時,所受的浮力為 ,所排開的液體體積變 。
(2)潛水艇:它的上浮和下沉是通過對水艙的排水和充水而改變 來實現的
(3)密度計:因為F浮=ρ排g v排 ,液體密度不同,密度計排開液體的 不同,液面所對應的位置也就不同,其刻度值上比下
7、計算浮力:F浮= (稱量法) F浮= (阿基米德原理)F浮 G物(懸浮漂?。?br/>練習1:有一物塊,在空氣中稱時重力為29.4牛,浸沒在水中稱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為19.6牛。求:(1)物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2)物塊的體積多大?
練習2: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把體積為500厘米3的鐵塊浸沒在酒精中,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
練習3:一木塊的質量是500g,漂浮于水面。求:①木塊受到的浮力②木塊浸入水中體積
八年級(上)科學第二章復習提綱
大氣層
大氣層:指在地面以上到 千米左右的高度內,包圍著地球的空氣層。
大氣層的重要性:如果沒有大氣層,則地球A、沒有 變化;B、沒有 ;C、易受隕石侵襲;D、 很大。
大氣的分層:根據大氣溫度垂直分布的特點及大氣的密度、物質組成,可以把大氣分為5層----- 層、 層、 層、 層、 層。
層:是大氣的底層,與人類的生活和生產關系最密切的一層。
*重點記憶:A、對流層最顯著的特點------有強烈的 運動,
空氣對流運動的規律:B、各種復雜的天氣現象(如云、雨、雪、雷電等)都發生在對流層;
*對流層集中了地球 的大氣質量和幾乎全部的
C、對流層的厚度不均勻,表現在 厚度小, 厚度大
*小問題:1、家用壁掛式空調一般都安裝在房間的墻壁上部,這是為什么?
答:夏天,空調吹出的空氣氣溫低,密度大,會下沉,這樣室間空氣回形成對流,使整個房間內氣溫均勻。
平流層:大氣溫度隨高度的增加而逐漸增高,氣流平穩,利于 ;
內有臭氧層,能吸收紫外線,對人類起保護作用。
天氣和氣溫
天氣是什么?
天氣是指 近地面的大氣溫度、濕度、氣壓等要素的綜合狀況。
描述天氣和氣候最主要區別在于:天氣是指短時間內的大氣狀況;氣候是指 的大氣平均狀況。
* 天氣:晴空萬里 氣候:冬雨夏干
天氣是由許多要素組成,其中主要的是 、 、風、濕度、降水等。
氣溫------即空氣的溫度 A 是構成天氣的基本要素; B測量氣溫的工具: ;C、常用的氣溫度量單位:0C D氣溫總在不斷變化著,在氣象觀測中,把溫度計放在 里觀察。
原因:(1)百葉箱里氣溫比箱外 ;(2)百葉箱內的溫度波動 ,所以更能反映真實的氣溫。
E、一天中最高氣溫通常出現在: 左右;一天中最低氣溫通常出現在: 。
F、人體最感舒適的氣溫是: 0C
大氣的壓強
大氣壓強的存在
大氣會向各個方向對處于 產生壓強
具體事例:(1)* 用紙片將盛滿水的杯子嚴密該蓋住,可倒置提在空中,水不會流出來,
* 滴管中的液體為什么不滴落下來?* 掛鉤為什么會吸在墻上?
原因:都是利用大氣壓強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氣壓強 內部大氣壓強,導致大氣…………(答題模式)
(2)自來水筆吸墨水;吸管吸飲料,吸塵器除塵
原因:利用 的原理,通過減少局部的壓強,使物質不斷地從氣壓高的地方流向氣壓低的地方;
(3)用吊瓶向靜脈注射藥物是,醫生為什么要在藥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進一個針頭?
原因:藥液滴出后,里面的空氣壓強會變 ,壓強太小,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藥液就不能繼續滴出,插進針頭后,可以及時給瓶內補充空氣,使瓶內空氣的 大致等于外界壓強,保證藥液持續滴出;
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 。
大氣壓強的大?。?br/>(1)標準大氣壓P== 帕 (在海平面的大氣壓)即 毫米水銀柱
(2)大氣壓的大小常用空盒氣壓計或 氣壓計進行測量
(3)大氣壓的大小跟大氣的 直接相關,所以,離地面越 的地方,大氣壓就越 ;
(4)人體內也有壓強,它抗衡著體外的大氣壓。
流速與壓強的關系
氣體(液體)的壓強會隨 的增大而
具體事例:(1)當火車高速行駛時,人不能離鐵軌太近,為什么?
原因:流速大,壓強 ,離鐵軌較遠處大氣壓強 鐵軌附近大氣壓強,會被大氣壓向鐵軌處,非常危險。
(2)兩船平行行駛時,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3)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對者漏斗吹氣,乒乓球不會掉下來;(4)飛機飛行時,其機翼上側的氣流速度比下側快,,所以機翼上側的氣壓比下側小,
大氣壓與人類生活
大氣壓對天氣的影響
A在同一高度,不同區域的大氣壓不一定 ;在同一高度,同一區域,不同時間的大氣壓不一定相同;
B在相同高度上,氣壓高的區域叫 區,氣壓低的區域叫 區,
C、高壓區:天氣 ,空氣 ; 低壓區: 天氣,天空 。
大氣壓對人體的影響
A、 反應B、拔火罐原理C、飛機在高空飛行時,機艙內必須進行 ;D、宇航員在太空行走時必須穿上加壓的宇航服。
大氣壓對液體沸點的影響
A、氣壓增大時,液體沸點 ,B、氣壓減小時,液體沸點 ,
具體事例:*在高山上,普通的鍋難以將飯煮熟, (原因:高山上,氣壓 ,沸點 )
*高壓鍋的使用原理:
生活用品與大氣壓
A、真空壓縮保存袋 B、吸塵器:利用 工作的一種清潔工具
原理:靠電動機高速驅動風機葉輪旋轉,使空氣高速排出,致使吸塵器內部產生瞬
時 ,和外界大氣壓形成氣壓差,在這一作用下,吸入含灰塵的空氣,經濾塵器過濾,排出清凈的空氣,氣壓差 ,吸塵器能力越強。

風是怎樣形成的?
A、風是空氣的水平運動;
B、風:從 區流向 區
風的兩個基本要素: 、 ,
A、風向--- 的方向, 常用的風向有八種,表示方法:東風
氣象觀測中常用 觀測風向
B、風速---單位時間內空氣流動的距離,單位:米/秒。千米/時
風速常用風級表示,有0—12級,氣象觀測中常用 觀測風速。
風與人類的關系:A、有利----風是一種資源,可以進行 ,行船、運動等; B、不利-----破壞性風會對人類產生危
為什么會降水
空氣的濕度:大氣中水蒸氣的多少。一般用相對濕度來表示。
(1)相對濕度:表示空氣中 的豐富程度;常用 (%)表示
(2)空氣濕度與溫度的關系:溫度越高,空氣所能含有的水汽越 。所以空氣濕度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3)觀測濕度的儀器是: 計,最常用的濕度計是: 濕度計,它實質上是兩支特殊的溫度計。
(4)用干濕球濕度計測量,然后通過查相對濕度表可以得出相對濕度。
(5)空氣濕度與天氣的關系: 越大,空氣中的水汽就越豐富,成 、 的可能性就越大。
(6)天氣諺語:“燕子低飛要下雨”------大雨前空氣 大,昆蟲翅膀變 ,飛得很低,燕子也就低飛覓食。
降水
(1)降水的 A、空氣的相對濕度達到 %
形成條件: B、氣溫繼續 ,空氣容納水汽的能力降低; 水汽
C、空氣中有微小的
D、水珠、冰晶增大到能降落到地面
(2)降水:包括雨、 、冰雹等,最常見的降水是降雨
(3)降雨量:表示一定時間內地面積水的深度,
度量單位----毫米;測量儀器---
明天的天氣怎么樣
獲得天氣預報的方法一般有三種:
(1)通過看電視、聽廣播等媒體或氣象預報;
(2)通過分析天氣圖自己預測天氣;
(3)通過氣象觀測,自己制作天氣預報。 2、怎樣看天氣預報
(1)“陰”指天空的總云量在 以上,“多云”指天空總云量在5/10到7/10,
“少云” 指天空的總云量在5/10到3/10,“晴”指天空總云量在 以下
(2)小雨:12小時內降水小于 毫米,中雨:12小時內降水5-15毫米
大雨:12小時內降水大于 毫米。
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大小。
(1)常見的天氣系統: 系統、 系統、 系統、 系統。
(2)常見的天氣系統與天氣的關系:
A、高壓系統:天氣 , B、低壓系統: 天氣
C、冷、暖鋒面系統:鋒面上天氣變化比較復雜
冷鋒: 空氣向 空氣一側移動的鋒,常帶來 天氣;
暖鋒: 空氣向 空氣一側移動的鋒,常帶來 天氣
冷鋒 暖鋒

(3)特殊的天氣系統:臺風------實際上是屬于強 系統
氣候和影響氣候的因素
1、氣候
(1)氣候的含義:氣候是指某一地區 時間內的天氣特征,包括天氣的 狀況和 狀況。
(2)天氣與氣候:
區別:短時間與長時間;
聯系:天氣的平均狀況和極端狀況就是氣候
如:長夏無冬、秋高氣爽等。我國大部分地區秋天均為秋高氣爽,但不代表沒有下雨天。
2、影響氣候的因素:
(1) 對氣候的影響
A、緯度位置不同的大地區,接受 的量不同,在地球上所處的 位置也不同。
我國的緯度位置:主要在北溫帶,南部少部分地區在熱帶
例子:我國最南的海南 低, 高、長夏無冬;我國最北的漠河 高,夏季短,冬季長而寒冷。---------就是緯度位置對氣候的影響
(2) 性質對氣溫和降水的影響
A、比熱:我們把 的某種物質,在升高 ℃時所吸收的 ,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簡稱為比熱。
比熱單位: 讀作:焦每千克攝氏度 符號:J/(kg·?℃)
水的比熱: 焦/(千克?℃)是什么?
表示的含義
比熱表的閱讀:⑴ 的比熱最大。(由此說明水作冷卻劑、保溫劑的作用)
⑵不同物質的比熱是不同的。所以比熱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物質的 、升高的溫度、吸放熱的多少無關
⑶不同狀態的同一種物質的比熱不同,說明比熱與物質 有關
同一緯度的海洋和陸地:
氣溫:冬季陸地降溫 ,海洋降溫
夏季陸地升溫 ,海洋升溫
原因:海洋和陸地的性質不同
降水:沿海降水較多,降水的季節分配比較均勻,內陸降水少,降水集中在夏季。
原因:距離海洋遠近不同
(3) 對氣候的影響
定義:在不同的季節里風向相反和接近相反的風
季風產生的根本原因:海洋和陸地的性質
風向:
夏季------吹 風,風從 吹向 (夏季陸地氣溫高,氣壓低,海洋氣溫 低,氣壓高,風從 壓區吹向 壓區)
冬季-------吹 風,風從 吹向 (冬季陸地氣溫低,氣壓高,海洋氣溫高,氣壓低,風從 壓區吹向 壓區)
D、性質:我國冬季盛行 風,故干燥少雨,夏季盛行 風,故濕潤多雨
E、世界上季風區域很廣,以亞洲季風最盛行。我國是世界上季風氣候最顯著的國家。
(4) 對氣候的影響
A、氣溫隨著地勢的升高而 。
一般海拔增高1000米,氣溫會下降約 ℃。
B、山地的迎風坡―― 雨,?背風坡―― 雨
C、我國降水最多的城市:臺灣火燒寮
原因:該市位于臺灣山脈東側的迎風坡上,有豐富的地形雨。
第九節 中國東部的季風和西部的干旱氣候
1、東部季風氣候
(1)、季風氣候區:是指夏季風能夠到達的地區。而降水主要來自濕潤的夏季風
(2)、季風氣候區的范圍:我國 -陰山- -岡底斯山一線以東以南的地區。
(3)、季風氣候的類型:有 季風氣候、 季風氣候和 季風氣候。
(4)、我國季風氣候的主要特點:
冬季:氣溫 ,降水 ; 夏季:氣溫 ,降水 ,
全年降水比較豐富。但南方冬季氣溫明顯高于北方,氣溫年較差小,年降水量更大
(5)、季風氣候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有利有弊。
A、降水充沛,集中夏季,四季分明, 同期對農業生產非常有利
B、我國季風氣候的大陸性強,降水的年際變化很大,使我國 和旱災頻發。
冬季的低溫又常形成 、凍害、暴雪等惡劣天氣。
(6)麗水屬 季風氣候,可能形成 風、干旱、洪水等氣象災害
2、我國西部的干旱氣候
(1)干旱和半干旱氣候區:指夏季風不能到達的我國西部地區,一般降水
(2)我國西部干旱氣候特點:
全年降水量 ,降水集中在 ,隨季節變化 。
冬寒夏熱,氣溫的日較差和年較差 ,但日照充沛。
(3)干旱氣候的利弊:
氣溫較差大,光照時間長,對農業生產非常有利,如棉花、瓜果的生產。
(4)干旱氣候區的生物在行為和形態上的適應性:
仙人球的莖為什么那么粗,葉子為什么會變成刺?
為了適用干旱氣候,粗的莖利于儲存水分,葉刺可以減少 蒸發。
沙漠中的抬尾芥蟲在大霧的夜里爬上沙丘頂,高高地抬起屁股的原因?
讓凝結在身上的水沿著身體流到嘴里,這是它們獲得 的主要辦法
3、我國的主要氣象災害---------寒潮、臺風和洪水
寒潮是大范圍的強烈冷空氣活動,它是由強冷 壓活動引起的,
危害:帶來劇烈的 、霜凍、大風和揚沙天氣。
臺風是一種破壞力很大的災害性天氣。
危害:A、大風;B、暴雨;C、風暴潮,
有利:在干旱的季節,臺風會帶來豐富的 ,有利于緩解旱情。
洪水是我國危害最大的自然災害之一
自然原因:持續性降水、臺風
人為原因:人類活動,如:破壞植被,圍湖造田,侵占河道,城市的無序發展等
4、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
人類活動與氣候密切相關
有利于改良氣候的人類活動:植樹造林、修建水庫、大面積的農業灌溉等
引起氣候惡化的人類活動:破壞植被,排放大量的有害物質、過度放牧。
效應--------指由于一些自然或人為原因,使得大氣中的 不斷增加,大氣對地面的保溫增強,使全球的氣溫有變暖的趨勢。
人為原因:能源的大量耗費;破壞森林
城市的“熱島”現象------城市上空經常維持一個氣溫 四周郊區的 空氣
八年級(上)科學第三章 生命活動的調節
一、環境因素對動物行為的影響
1、貓頭鷹 白天 休息, 晚上 出來活動,主因是 溫度 、 影響其行為;
2、生物節律性行為:是對環境的某些節律性刺激作出的反應,如晝夜節律、月周期節律(魚的 )、季節節律(動物的 、換羽,植物的 、結果)。
3.植物常見的感應性有 、向地性、 、 、向觸性、向熱性等。
4.植物的向光性和生長素。
(1)植物體內的激素:植物體內具有 、 赤霉素 、 細胞分裂素 等激素,對植物體的生命活動有顯著的 作用。
(2)生長素是由 產生的激素,控制胚芽的生長。 猜想胚芽尖端會產生生長素, 實驗證明了達爾文的科學猜想, 從植物體內分離出生長素。
(3)植物向光性:觀察現象,胚芽彎向光源生長。
產生條件:① 光照射;②具 且分布不均勻。
產生原因:生長素分布不均勻,背光面生長素分布 ,胚芽生長 ;向陽面生長素分布 ,胚芽生長 。
5、植物生長素
1.產生部位: 。
2.作用:①能 促進 。②能促進扦插枝條生根。③促進 ,防止落花落果。
3.缺點:生長素濃度較大時,會抑制植物的生長,甚至使植物死亡。應用于
6、、胰島素與血糖含量
血糖:血液中的 。 正常含量為: 毫克/100毫升。
(1)人體內血糖含量的調節:神經系統和 。
血液中 含量 的升降,決定于 分泌的增加或減少;而胰島素分泌的多少,導致血糖含量的 或 ,從而使血糖維持正常值。
(3)胰島素的功能:促進人體的葡萄糖儲存在 肝臟 內,還能加速血糖的分解。
(4)胰島素分泌異常的病癥。
①胰島素分泌不足:糖尿病。血糖含量 正常值。治療服用胰島素。 醫治糖尿病可以定時注射 。是否患糖尿病可以檢查血液血糖濃度是否為90毫克/100毫升或檢查尿里是否含 。
②胰島素分泌過多:低血糖癥。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多吃糖類物質,補充血糖,藥物調節胰島素分泌。
二、內分泌腺和激素
1.激素的作用:血液中的 極少,但對生物體的 、 、 、對外界刺激的反應等生命活動起重要的調節作用。
內分泌腺和消化腺(唾液腺、胰腺)的區別:
①有無導管: 無導管,激素直接進入腺體內的 。 有導管,消化液經導管進入 。
②分泌物質不同:內分泌腺——激素,消化腺——消化液。
三、神經調節
1.動物體的生命活動的調節包括 調節 和 調節 ,并以 調節 為主。
2.體液調節主要是 調節 。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極微,但對人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生殖等許多的生理活動起著重要的 作用 。
3.小鳥、小蟲遇到敵害時會迅速躲避,駕駛員看見紅燈就會剎車,這些感覺和反應都是
由 系統 來控制和調節的 快速而短暫 ;而體液對生物體的調節 緩慢而持久 。
人在感知環境的刺激后,會迅速地做出相應的反應。在這個反應過程中,需要有許多的器官或組織參與,如眼、鼻、耳、皮膚、神經、腦、脊髓和運動器官,這是一
個 信息 → 信息 → 信息 → 信息 → 作出
的 過程 ,是許多器官 協調作用的結果。
(一)、神經元
1. 即神經細胞,是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和 。
樹突的功能是接受 ,產生 ,并傳導 到細胞體。
軸突的外面包著髓鞘,能把神經沖動從細胞體傳出。
3.神經元的功能。
神經元上的樹突接受刺激,產生興奮(即產生信息),并傳向細胞體,然后由軸突把興奮傳導到其它他神經元。這種能夠傳導的興奮叫神經沖動,即興奮能以神經沖動的形式在神經系統中進行傳導。
4.看圖3—6回答下列問題。 (1)填寫圖中所示結構的名稱: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髓鞘 ; ⑥ ; ⑦ 末梢 。
(2)③的功能是 接受 ,產生 ,并把興奮傳遞到 中。
(3)④的功能是 把神經沖動從細胞體中傳出。
5.我們周圍的各種信息都是通過各種器官中的神經細胞——
即 來 獲取 并 傳遞 的。
(二)、神經系統的組成包括:周圍神經系統、 系統、植物性神經這三個部分組成。
(三)、周圍神經系統
周圍神經系統包括 神經 、 神經 ,它的主要功能是 承擔信息的傳導 ,負責中樞神經系統與身體其他部位的通訊。
1.腦神經:
由腦部發出,總共 12對 ,絕大多數分布在頭部的感覺器官、皮膚、肌肉等處,如視神經、嗅神經、位聽神經等。
其主要功能是 支配頭部 和 頸部 的各個器官的感受和運動。
2.脊神經:
由 脊髓 發出的神經,通向身體的 軀干、 四肢的皮膚 和 肌肉 ,共有 31對 。
其主要功能是 支配身體的頸部 、 四肢及 內臟 的感覺和運動。
(四)、中樞神經系統
1. 和 通稱為中樞神經系統,是神經系統的 中樞 部分。
2.中樞神經系統主要 各種信息,并 相應的反應。
3.中樞神經系統受到骨骼的保護,腦在顱腔內,脊髓在脊椎的椎管內。
(五)、植物性神經
1.腦神經和脊神經的一部分神經分布到心肌、腺體、內臟器官等處,支配各種內臟器官的活動。如心跳、胃肌運動、膽囊收縮等。這些神經叫 植物性神經 。
2.植物性神經 不受 人的意志所 。
(六)、腦的結構和功能
腦是神經系統的最高級部分,主要分為 、 、 三部分。
1.大腦。
(1)大腦特別發達,是中樞神經系統的 最高級部分 ,是人的 思維器官 。
(2)大腦的結構分 兩個半球 ,分別具有管理人體不同部位的功能。
(3)大腦表面稱為大腦皮層,具有許多 溝 、 和 回 ,使大腦的表面凹凸不平。溝和裂之間隆起形成回。溝、回使大腦皮層的面積大大增加。
(4)大腦是我們進行記憶、思維、控制身體活動的高級中樞,是人體最復雜、最重要的器官。
大腦皮層中神經元的細胞體高度密集,形成許多神經中樞,如視覺中樞、聽覺中樞、語言中樞等,其中語言中樞是人類特有的。
2.小腦。小腦位于 腦干 背側, 大腦 的后下方。
小腦主要負責人體動作的 。如維持身體姿勢的平衡,協調各種運動。
小腦損傷,會使人 站立不穩 、 、 不能完成靈巧的動作 。
3.腦干。在大腦的下面,主要控制 系統、 系統的運動。
(七)、脊髓的結構和功能
1.脊髓是 腦干的延續 ,位于脊柱的椎管內,呈扁圓柱形。脊髓中有許多神經元,形成許多神經中樞。
2.脊髓是中樞神經的 低級部分 ,主要有傳導 和 反射 兩個方面的功能。
3.脊髓中的許多神經中樞,可以獨立完成一些反射活動。但這些低級反射中樞一般受到大腦的控制。
(八)、反射
1.對高溫物體的刺激,手迅速縮回是一種應答性的反應。這種應答性的反應叫 。
2.反射是神經系統調節身體各項生理活動的
3.反射活動包括對信息的 、 、 處理 。
4.產生反射的過程。
當手碰到高溫物體時,首先通過 感覺高溫,產生信息,以神經沖動的形式,經過 傳入神經 傳導進
入 (在脊髓中),再通過 傳出神經 傳達
到 ,產生反應,手立即縮回。
產生反射活動的這樣的結構叫 。
5.反射弧結構的五個部分。
感受器 、 傳入神經 、 、 傳出神經 、 效應器 。 任何反射活動都要通過 才能實現。

(九)、神經中樞
1.神經中樞是由一些功能相同的神經元細胞體匯聚在一起的,成為專門調節人體某一生理活動的神經細胞群。
2.脊髓中是一些低級的神經中樞,可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動,如 反射
、 反射 、 反射 、 排便反射 。低級反射中樞一般受大腦的控制。
3.高級神經中樞一般在腦中。
4.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 肌腱中的感受器→ 傳入神經 → 脊髓中的神經中樞 → 傳出神經 → 效應器產生效果 小腿反彈。
膝跳反射可用來檢查一個人的 系統 功能是否 正常 。
四、動物的先天性行為與動物的后天學習行為
1、動物先天性行為都是動物 、 有固定模式 的行為;它們受 的控制 ,遺傳固定下來的行為,對個體和種族的生存有重要意義。這種行為是一種反射活動,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即可完成。動物的先天性行為是一種低級的 活動
我們把動物與生俱來的行為稱為 行為 ,也叫 本能 。
2.動物的后天學習行為是 個體 在生活過程中 逐步形成 的,是 通過學習 獲得的行為方式。學習過程需要 的參與。
動物的后天學習行為是 適應環境 的一種 重要反應方式 。
先天性行為和后天學習行為都是動物對生存環境的適應 ,是具有 適應意義 的活動。
3.人的后天學習行為 更為復雜 。動物只對具體的刺激作出反應,而人能對抽象的語言、文字的刺激作出反應,這是動物所不具備的。
4.非條件反射:是人和動物生來就有的 反射 ,是 遺傳的行為 。
非條件反射的神經通路是生下來就存在的, 比較固定。
5.條件反射: 條件反射是生物個體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反射 , 反射弧 不固定,可因條件改變而消退。
條件反射是 的重要功能。需大腦皮層參與。
五、恒定的體溫
1.人的體溫也保持恒定,保持在 ℃ 左右。
2.恒溫動物的體溫不是 絕對不變 的。恒溫是相對的,溫度的變化幅度變化不大,在 一定限度 內幾乎與外界溫度無直接關系。 人的體溫不是一個固定值。
(一)產熱與散熱的平衡
1.恒溫動物和人類之所以能夠維持穩定的體溫,是因為機體的 和 這兩個生理過程 保持動態平衡 的結果。
2.產熱。
(1)在 安靜 時,產生的熱量主要來自 。
(2)在運動時,產生的熱量主要來自 。 寒冷時, 骨骼肌顫抖 ,能使熱量 成倍增加 。
(3)精神活動和進食活動也能 影響產熱 。(例如寒冷時,想到冰冷的環境,會覺得更冷,使人“發抖”,促使骨骼肌產生更多熱)
3.散熱。
(1)散熱有 和 兩種方式。
(2)直接散熱就是通過熱傳遞散熱,散熱的多少決定于皮膚溫度與外界溫度的 。溫度差越大,散熱越 。 皮膚的溫度 又可通過血管中的 血流量 來控制。外界溫度低時, 血管 ,血流量減少, 散熱量 減少;溫度高時,
血管 ,血流量增加, 散熱 。
(3)常溫下,皮膚汗液的蒸發散熱 比較少 。
當外界溫度等于或超過體溫時,直接散熱不能發揮作用, 成了主要的散熱方式 。
4.中暑。
在高溫環境中,人體不能及時地發揮體溫調節功能,或因過高的環境溫度超過了體溫調節的最大限度, 產熱 ,而 散熱 ,會出現中暑現象。
(二)、體溫受腦控制
1.人體內的產熱和散熱過程是通過 中的體溫調節中樞 來調節和控制的。
2.在不同的環境中人的姿勢和行為,保溫或降溫的措施(如增、減衣服),也能調節體溫。
八年級(上)科學第四章電路探秘復習提綱
第一節 電路圖
1、電路的組成:把 、 、 用 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叫做電路。
2、通路: 接通的電路 (開關 )
開路:斷開的電路(開關 )
短路:電路中沒有 ,直接用導線將電源 相連的電路叫短路。
發生短路時,電路中會有很大的電流,輕則損壞電源,重則發生事故。
通路、開路、短路三種狀態下的電流的比較:
電路狀態
通路
開路
短路
電流大小
電流
電流
電流
持續電流存在的條件是:除電路中有 外,電路還必須是 路,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3.常用的電路元件符號
電池
電池組
燈泡
電鈴
定值電阻
開關
滑動變
阻器
電流表
電壓表


4畫電路圖應注意的問題:
A、元件位置安排要適當,分布要均勻;B、元件不要畫在 角處;
C、整個電路圖最好呈 形; D、圖要完整美觀,橫 豎 ,簡潔、工整。
5、電路的兩種基本連接方法―― 聯和 聯。
聯電路--電流從電源的正極流出,經過用電器流到負極,流過的路徑只有 條.
聯電路-----電路中有分支,電流流過的路徑有 條或 條以上.
第二節 電流的測量
電流(1) 電流形成: 自由電荷的 移動形成電流.
(2)電流的方向: 電荷移動的方向為電流方向
金屬導體中,電子從電源的負極流向正極,所以,電流方向與電子的運動方
向 ,外電路中電流從電源的正極流向電源的負極
(3)電流的符號
(4)電流的單位: 安培( ), 毫安(mA ) , 微安(μA)。
1A= mA,1mA=103μA
電流的測量工具----電流表
量程: 電流表通常有兩個量程:0~ A和0~ A。
當使用0~0.6A量程時,每大格表示 A,每小格表示 A。
當使用0~3A量程時, 每大格表示 A,每小格表示 A
讀數時應“先看 后讀數”。
(2)電流表的使用規則
①必須把電流表 聯在待測電路中。
②必須使電流從“ ”接線柱流入電流表,從“ ”接線柱流出電流表。
③絕對不允許 而把電流表直接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3)電路接完后,接通電源前必須先選較大的量程 ,同時觀看電流表的指針偏轉情況:
①指針不偏轉:可能電路有 的地方。
②指針偏轉過激,超過滿刻度又被彈回,說明 選小了。
③指針偏轉很小,說明量程選 了。④指針反向偏轉,接線柱接 了。
第三節 物質的導電性
1 . 檢測物質的導電能力(書本125 頁)

2.容易導電的物質叫 體。有金屬、 、 、大地和食鹽水。
不容易導電的物質 體。橡膠、 、陶瓷、 、干木頭、油和干燥的空氣是絕緣體。
(純凈的水、蒸餾水是 導電的,但普通水中往往溶有大量雜質, 導電。)
3. 物質的導電能力不是絕對的。有些絕緣體在條件改變時會變成導體(如金屬被腐蝕,燒紅的 能夠導電)
4.半導體:導電能力介于導體與絕緣體之間。常見的半導體材料: 鍺,硅.應用于電子技術和無線電工程上
5. 金屬導電的微觀解釋: 導體內有大量能 的電子, 一般非金屬中幾乎 電子,因此它們幾乎不能導電。
6. 電阻
A、電阻是 對電流的 作用,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強,電阻就越 。
B、導體的導電能力越弱,電阻越
C、電阻用字母 表示。它的單位是 ,簡稱歐,符號是 。
1兆歐=103千歐=106歐
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
如果不考慮溫度的影響,決定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有: 、 、 。
導體越 ,橫截面積越 ,導體的電阻就 。
導體的電阻還跟 有關,金屬導體的電阻隨 而增大。某些材料當溫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時,電阻突然消失,就會出現 現象。
法:是科學方法中一個重要的方法,許多物理量與多個因素有關,即它有多個變量,在實驗中為了正確分析各量之間關系,必須保持其它量的不變,然后研究某兩個量之間的變化關系,這就是控制變量法。
同樣條件下,銀、銅、鋁的電阻很小,又較便宜,一般用來做 ;電木和橡膠的電阻很大,可用來做 。
變阻器的使用
1、電路中的電流大小的改變可以通過改變 來實現。日常生活中的臺燈、電話和擴音設備等都是通過改變電阻來改變 大小,從而起到調節燈泡的明暗,控制音量的作用。
2、滑動變阻器:
(1)原理和作用:靠改變連入電路中的電阻線的 來改變電阻,從而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強度和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
(2)使用方法:①要與控制電路 聯 ②連入電路的兩個接線柱必須是“一 一 ”
③為了保護電路,在電路接通前應把滑片移到使電路中的 的位置
(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電阻一定)
④通過滑動變阻器的電流不能 其允許通過的最大
例:如圖滑動變阻器的銘牌上標有“50,1A”字樣,它表示的意義是什么?已知AP=20歐,那么,當用不同接線柱將變阻器接入電路時,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各是多少?當接哪幾個接線柱時,滑片P向左移動,電阻變大?
第六節 電壓的測量
水與電類比
抽水機:把B處的水抽到A處,使A、B間保持一定水壓,從而形成水流。
(抽水機→水壓→水流)
電源:使電源正極聚集正電荷,負極聚集負電荷,正負極間存在電壓,使自由電荷發生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電源→ →電流)
電路中得到持續電流的條件:A有 存在電壓 B、 電路
電壓:(1)電壓用字母 表示
(2)電壓的單位是 ,簡稱 ,符號為 ;更大的單位有千伏、毫伏和微伏
換算關系式:1千伏= 伏 1伏= 毫伏 1毫伏=1000微伏
4、一些常見的電壓值:A、一節干電池: V B、對人體安全的電壓:≤ V
C、照明電路電壓: V D、一只蓄電池: V
5、電壓的測量: 表
電壓表有三個接線柱,兩個
使用:①必須把電壓表 聯在被測電路的兩端 ②把電壓表的 接線柱接在跟電源 極相連的那端 ③被測電壓不能超過電壓表的
④允許電壓表 連入電源兩極上測電源電壓。
第七節 電流、電壓、電阻的關系
一、研究電流和電壓的關系
1、實驗:保持電阻不變,研究 的關系
*該實驗保持 不變,改變電阻R兩端的電壓,研究電流與通過電阻R兩端的電壓之間的關系
3、結論:
二、研究電流和電阻的關系
1、實驗:保持電壓不變,研究 的關系
*該實驗保持電阻R兩端的 不變,改變電阻R,研究電流與通過這段導體的電阻端的之間的關系
3、結論:
三、歐姆定律:
R =

U=
*有人根據公式R=U/I跟公式I=U/R在形式上相似,說“電阻R跟電壓成正比,跟電流成反比?!蹦阏J為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
答: 。因為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只跟導體的 和溫度有關,跟 無關。
四、歐姆定律的應用-------測量一個定值電阻的阻值測量一個定值電阻的阻值------- 法測電阻 電壓表測出電阻R兩端的電壓,用電流表測出通過電阻R電流,然后計算出電阻的值。
*滑動變阻器R/的作用:
可以讀出多組數據,然后算出 值。
第8節電路連接
串聯電路的特點: 二、并聯電路的特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奎县| 崇礼县| 遂宁市| 平昌县| 延安市| 会昌县| 东丽区| 滦南县| 无极县| 敦化市| 南宁市| 洛宁县| 中宁县| 贵定县| 临澧县| 贵溪市| 长治县| 岚皋县| 高要市| 九江市| 普安县| 泰顺县| 湄潭县| 股票| 灵宝市| 淳化县| 河东区| 东台市| 漳州市| 台山市| 潼南县| 灌阳县| 安阳县| 松江区| 台安县| 黄陵县| 涿州市| 义马市| 洛南县| 河北省| 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