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初中教與學專題突破中考科學總復習系列浙江版配套課件新課標2011中考第二十七講功和功率 機械能單元 考試內容 考試要求(一)能的轉化與守恒 機械能①識別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②描述動能大小跟質量、速度的定性關系③描述重力勢能跟質量、舉高高度的定性關系④描述彈性勢能跟彈性形變的定性關系⑤舉例說明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⑥機械能守恒定律⑦能用機械能守恒定律解釋簡單的現象aaaaaab機械功①理解功的概念②理解功的單位③應用功的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④解釋做功伴隨能的轉化(或轉移)bacb功率①說明功率的概念②知道功率的單位③應用功率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④從能的傳遞和轉化來說明功率 bacb1.做功包括兩個必要的因素: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功的計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功的國際單位是______________。3.功率描述____________的程度,定義為____________內完成的功。4.功率的計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國際單位是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單位中是功率單位的有 ( )①米/秒 ②瓦特 ③焦耳④牛頓·米 ⑤千瓦 ⑥焦耳/秒A.②⑤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⑤⑥作用在物體上的力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W=Fs焦耳(J)做功快慢單位時間P=W/t瓦特(W)D6.能量既不能創生,也不能消滅,只能從________________或者從 ,而能的總量 ,這就是能的守恒和轉化定律。7.下列物體具有哪種能。(選填“動能”、“勢能”或“動能和勢能”)A.拉長的橡皮筋具有 。B.水庫中的水(被大壩提高)具有 。C.爬坡中的汽車具有 。D.在空中飛行的小鳥具有 。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保持不變勢能勢能動能和勢能動能和勢能1.機械能(1)物體因為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做動能。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大小和運動速度都有關。運動物體的質量越大,速度越大,其動能就越大。(2)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勢能叫重力勢能。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大小和被舉高的高度有關。物體的質量越大,位置越高,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物體因發生形變而具有的勢能叫做彈性勢能。彈性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形變的大小有關。物體的形變越大,彈性勢能就越大。(3)動能和勢能統稱機械能,它們是可以相互轉化的。2.機械功(1)做功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一個是有力作用在物體上,另一個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一段的距離。(2)做功的實質就是能量轉化的過程,科學上用做功的多少來量度能量轉化的多少。能量的單位與功的單位一樣,也是焦耳??茖W上規定,功等于力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即:W=Fs。3.功率(1)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一個物理量。我們把物體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叫功率。(2)如果用W來表示功、用t來表示做功所用的時間,根據功率的定義可知功率的計算公式為P=W/t。在國際單位制功率的單位時瓦特 (W),1瓦=1焦/秒。常用的功率單位還有千瓦(kW)、兆瓦(MW)其中1千瓦=1000瓦,1兆瓦=1×106瓦。【例1】下列情況,對物體做功的是( )A.人提著箱子在水平地面上勻速行走B.人推著自行車在馬路上勻速運動C.物體在光滑水平面上移動了一段距離D.人用力推一塊巨石沒能推動【精析】判斷力對物體是否做功,必須同時滿足兩個必要條件: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省通過的距離。手提箱子的力是向上,而箱子是水平方向上做移動,在力的方向上沒有通過距離,人對箱子沒有做功,選項A錯誤;人推車,在水平方向上有推力,并使車沿力的方向通過了距離,人對車做了功,選項B正確;物體在光滑水平面上移動一段距離,由于在水平方向上沒有受到力的作用,因此沒有力對物體做功,選項C錯誤;人用力推石塊未動,說明石塊沒有移動距離,人對石塊不做功,選項D錯誤。B【拓展延伸】力學里的做功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一個是有力的作用在物體上,另一個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一定的距離。如果在實際情況中物體只要物體運動的方向與力的夾角不是90度的直角都是做了功的。比如我們拉一個行李包,拉力的方向是斜向上的二運動是向前的,而拉力也在對物體做功。【失分警示】學生在解答本題時容易出現的錯誤是;一是認為有力作用在物體上,力就對物體做功,會導致錯選D;二是認為移動了距離就代表有力對物體做了功,因而錯選C;三是認為有了的作用,并且移動了距離,力就對物體做功,出現錯選了A的現象。(配套書第二十七講第一題)如圖所示的四幅圖是小新提包回家的情景,小新提包的力不做功的是( )B【例2】下圖所示的鏈球、鉛球、鐵餅和標槍都是奧運會田徑項目,當把這些物體斜向上拋出后,不計空氣阻力,則這些物體從被拋出到落地的過程中( )A.物體的動能一直增大,重力勢能一直減小B.物體的動能一直減小,重力勢能一直增大C.物體的動能先減小后增大,重力勢能先增大后減小D.物體的動能先增大后減小,重力勢能先減小后增大C【精析】這些物體在拋出去的過程中畫出了一道弧線,先是上升,在這個過程中物體動能轉化為勢能,所以動能減小。動能減小,勢能增加。后來物體下降,勢能轉化為動能,動能增加,勢能減小。(配套書第二十七講第九題)蕩秋千是一種常見的娛樂休閑活動,也是我國民族運動會的一個比賽項目。小麗同學蕩秋千時,在從右側最高點蕩到左側最高點這一過程中,小麗的 ( )A.動能一直增大,重力勢能一直減小B.動能一直減小,重力勢能一直增大C.動能先減小后增大,重力勢能先增大后減小D.動能先增大后減小,重力勢能先減小后增大D【拓展延伸】如果物體沒有摩擦和其它的阻力,只有重力做功。則在動能和勢能的轉化過程中,物體總的機械能保持不變。【例3】一輛電瓶車,以200W的功率沿水平公路勻速行駛10km,受到的摩擦力為20N,電瓶車要多少時間才能到達?【精析】由題意可知汽車沿水平公路勻速行駛,因此汽車受到的阻力f等于車子的牽引力F,即f =F。由功率計算公式得P=W/t,又W=Fs得P=Fs/t t=Fs/P已知電瓶車的功率為200W,行駛路程為10km,即10000m,代入上式中t=(20N×10000m)/200W=1000s答:電瓶車跑完全程要用1000s。【歸納整理】本題是一道綜合性較強的習題,解題時應明確;(1)由于在水平公路上行駛,所以車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車子受到的牽引力的作用,這是解題的第一個關鍵所在。(2)在由功和功率的計算公式P=W/t,W=Fs,所以得到時間t=Fs/P解題時還應對公式進行靈活變換,(3)對于計算題必須在計算之前把所有的單位統一,避免結果錯誤。最終解出答案。(配套書第二十七講第二十二題)如圖所示是一種起重機的簡圖,用它把質量為4×102kg,底面積為0.5m2的貨物G勻速提起(g=10牛/千克)。求:(1)若把貨物勻速提起12m,則起重機做了多少功?(2)若整個過程花了40秒,則起重機對貨物做功的功率是多少?【參考答案】(1)4.8×104J (2)1200W如圖所示,物體的質量為500千克,斜面的長L為高度h的2.5倍,物體沿斜面向上勻速運動的速度為2米/秒,若滑輪的效率是80%,斜面的效率是70%,求(1)繩子拉力F為多少牛頓?(2)拉力F做功的功率為多少瓦?【參考答案】(2)P=Fv=1750?!?×2米/秒=7000瓦(共18張PPT)初中教與學專題突破中考科學總復習系列浙江版配套課件新課標2011中考第二十五講 電和磁(三)電和磁 磁場(1)知道磁性的概念(2)描述磁體周圍存在著磁場(3)能根據磁感線識別磁體的極性(4)繪制條形磁體、蹄形磁體周圍的磁感線(5)繪制通電直導線、通電螺管周圍的磁感線(6)描述通電直導線周圍存在著磁場及磁場的分布規律(7)描述通電螺線管周圍存在著磁場及磁場分布的規律(8)概述電磁鐵的特點及作用aaabbaab電磁感應現象(1)描述電磁感應現象(2)說明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3)知道感應電流的方向跟磁場方向和導體運動方向有關 aba考 試 內 容單元考試要求(三)電和磁電磁知識在技術中的應用(1)舉例說明電磁知識在技術中的應用(2)列舉電磁學發展史中的典型(3)說明電磁感應現象的發現對社會發展的作用(4)列舉在自然界或生命活動中的電現象(5)能根據具體要求繪制簡單的電磁控制電路aabab單元考 試 內 容考試要求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磁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磁體。2.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分我們稱為_________,符號S表示__________極,N表示___________極。磁極間相互作用規律是同名磁極_____________________;異名磁極____________________。3.當小磁針放在磁體周圍時,小磁針和磁鐵間發生力的作用,這是因為磁體周圍存在著__________。磁體周圍的磁感應線都是從磁體的________極出來,回到磁體的________極。能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性質具有磁性的物體磁極北南相互排斥相互吸引北南磁極4.磁場是有方向的。物理學規定:在磁場中的某一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該點磁場的方向。5.如圖所示,靜止在導線上方的磁針,當導線通電時,磁針立刻發生偏轉。這個實驗表明_______________。這個現象是由丹麥物理學家_________首先發現的,他是第一個發現__________之間聯系的科學家。6.電磁感應現象是英國物理學家_____________發現的,若電路中要產生感應電流,必須滿足兩個條件,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磁針北極所指的方向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奧斯特電和磁法拉第電路必須是閉合的一部分導體要切割磁感線1.磁性是指物體具有吸引鐵、鈷、鎳等物體的性質。具有磁性的物體稱為磁體。磁體上磁性最強的地方是磁體的磁極,分別是南(S)極,北(N)極。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是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2.磁體周圍存在磁場,磁場的性質是對放入其中的磁體有力的作用。磁場是有方向的,磁場中某點的磁場方向就是放入該點的小磁針北極所指的方向。3.磁感線是用來直觀表示磁場分布的曲線,磁感線上某點的曲線方向和該點的磁場方向一致。磁感線越密的地方磁場越強,反之越弱。4.奧斯特實驗證明了通電直導體周圍存在磁場,并且磁場的方向隨著電流方向的改變而改變。通電螺線管周圍存在著磁場,磁場方向與條形磁鐵的磁場方向相似,利用安培定則可以判斷磁場的方向。5.電磁感應: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作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就會產生感應電流的現象。其中的電流稱為感應電流。6.電動機和發電機的比較電動機 發電機原理 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 電磁感應現象: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作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就會產生感應電流方向關系 力的方向與磁場方向、電流方向有關,兩者變一,則受力方向改變,兩者都變,則受力方向不變。 感應電流方向與磁場方向、導體的運動方向有關,兩者變一,則電流方向改變,兩者都變,則電流方向不變。主要部件 定子、轉子、換向器 定子、轉子能量轉化 電能→機械能 機械能→電能【例1】小明用自制的電磁鐵來研究它的磁性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器材:兩個相同大小的大鐵釘、一些漆包線、開關、電源、滑動變阻器、一些回形針和電流表等。在實驗中,用漆包線繞制橫截面和緊密程度相同的三個線圈,其中兩個線圈插入鐵釘,另一個線圈內無鐵釘。按如圖電路進行實驗,實驗記錄的數據如下表。由以上實驗表明,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與哪些因素有關( )A.只與電磁鐵線圈匝數有關B.只與電磁鐵線圈匝數、是否有鐵釘有關C.只與電磁鐵線圈匝數、通過線圈的電流有關D.與電磁鐵線圈匝數、是否有鐵釘、通過線圈的電流都有關D【精析】從圖可知,吸住回形針的個數表示磁性的強弱;由表可知,研究的是吸住個數與電流大小、線圈匝數、有無鐵釘的關系,它們都是對照實驗。通過不同的對照,我們可以通過這個實驗來研究并得到: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與電磁鐵線圈匝數、是否有鐵釘、通過線圈的電流都有關【歸納整理】分析本題實驗裝置和實驗得出的數據,要找出它們的對應實驗,即在只有一個變量時才能得到正確的規律。(配套書第二十五講第十題)如圖所示,是某學習小組同學設計的研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的實驗電路圖。(1)要改變電磁鐵線圈中的電流大小,可通過 來實現;要判斷電磁鐵的磁性強弱,可觀察 來確定。 (2)下表是該組同學所做實驗的記錄:①比較實驗中的1、2、3(或4、5、6),可得出的結論是:電磁鐵的匝數一定時,通過電磁鐵線圈中的電流越大,電磁鐵的磁性就 ;②比較實驗中的 ,可得出的結論是:電磁鐵線圈中的電流一定時,線圈匝數越多,電磁鐵的磁性就越強;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鐵釘被吸引的多少越強1和4(或2和5或3和6)(3)在與同學們交流討論時,另一組的一個同學提出一個問題:“當線圈中的電流和匝數一定時,電磁鐵的磁性強弱會不會還與線圈內的鐵芯大小有關?”①你對此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現有大小不同的兩根鐵芯,利用本題電路說出你驗證猜想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保持兩個相同的電路中的電流相同,線圈的匝數也相同;在線圈中插入大小不同的鐵芯,開關閉合后,觀察鐵釘被吸引的多少電磁鐵的磁性強弱可能與線圈內的鐵芯大小有關【例2】如圖所示,一方形磁體沿曲線裂成A、B兩塊,下面敘述正確的是( )A.將A、B兩塊按裂開的縫隙對齊,兩塊一定會互相吸引,不會分開B.按原方向將A、B對齊可能互相排斥,將B沿斷裂面轉180°后放在一起會相吸C.將B沿斷裂面轉90°與A放在一起,則一定會被吸在A上D.以上都不對【精析】任何一個磁體都有兩個磁極,當一個磁體斷裂成為兩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兩個磁極,題中沒有給出原來磁極的位置,如果在左右兩側,則斷面兩側為異名磁極,將互相吸引,如果磁極在相對的上下表面或前后表面上,斷裂后按裂痕對齊,A、B磁體的上下表面或前后表面為同名磁極,將互相相斥,由于不知磁極是否在磁體兩側所以一定相吸不對。當磁極在上下表面或前后表面時,將B轉動180°,則兩塊磁體的異名磁極相對,將會相互吸引,所以B選項是對的。B轉動90°后能否被穩定地吸在A上與磁極方向有關,可能會被吸,也可能不會。B【錯因分析】生活中的磁體其磁極往往在左右兩側,所以學生易誤選A,而本題給出的是方形磁體,所以磁極可能在左右兩側,也可能在上下表面或前后表面,所以斷裂處不一定是異名磁極。(配套書第二十五講第七題)如圖所示,甲乙為條形磁體,中間是電磁體,虛線是表示磁極間磁場分布情況的磁感線。則可以判斷圖中A、B、C、D四個磁極依次是( )A.N、S、N、NB.S、N、S、SC.S、S、N、SD.N、N、S、ND【例3】科學家通過長期的研究,發現了電和磁的聯系,其中最重要的兩項研究如圖所示:(1)甲圖是研究_______________現象的裝置,根據這一現象制成了____________機。(2)乙圖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裝置,根據這一現象制成了___________機。【參考答案】(1)電磁感應 發電機 (2)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運動 電動機【歸納整理】比較簡單的判斷方法是看圖中有無電源,有電源的是電動機,無電源的是發電機。【精析】本題采用對比探究的方法考查學生對發電機和電動機工作原理的理解。從概念的角度分析此題:甲圖中,開關閉合后,導體ab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電流表指針偏轉,電路中產生感應電流,因此它是研究電磁感應現象的裝置,利用這個原理可以制成發電機;乙圖中,開關閉合后,導體AB中有電流通過,受到磁場對它的力的作用,故它是研究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運動的裝置,利用這個原理可以制成電動機。從能量轉化的角度來分析此題。發電機是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動”在先,“電”在后;電動機是電能轉化為機械能,“電”在先,“動”在后;而乙圖是電動機的原理圖,甲圖是發電機的原理圖。(配套書第二十五講第六題)小明將微風電風扇與小燈泡按如圖所示的電路連接并進行實驗,用手快速撥動風扇葉片,這時發現小燈泡發光,微風電風扇居然變成了“發電機”。關于該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風扇發電的原理是電磁感應B.電風扇發電的原理是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C.電風扇發電過程是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D.小燈泡發光是把光能轉化為電能A(共24張PPT)初中教與學專題突破中考科學總復習系列浙江版配套課件新課標2011中考第二十二講電路 電流 電壓和電阻考 試 內 容 考試要求電和磁 ▲1.電路①識別電路的主要元件和元件符號 ②知道電路的基本組成③辨認通路、開路和短路 ④辨認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⑤能根據具體要求繪制簡單的電路圖(不超過兩個用電器) a aa ab▲2.電流、電流表①描述電流的概念 ②知道電流的單位 ③識別電流表④正確使用電流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 ⑤使用試觸法選擇合適的量程 a a ab b▲3.電壓、電壓表①描述電壓的概念 ②知道電壓的單位 ③識別電壓表④正確使用電壓表測量電路中的電壓 a a ab▲6.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導體的電阻①說明伏安法測量電阻的實驗原理 ②繪制伏安法測量電阻的電路圖③應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量導體的電阻④收集和整理實驗數據得出實驗結論 b bcb1、下列用品中,通常情況下屬于導體的是 ( ) A、玻璃杯 B、陶瓷碗 C、塑料筷子 D、金屬勺2、如圖為通電電路中一段導線內的電荷分布示意圖。●表示帶正電的原子核, 表示帶負電的自由電子。關于導線中電荷的定向移動方向,正確的是 ( )A、兩種電荷都向左定向移動 B、兩種電荷都向右定向移動 C、●不做定向移動, 向左定向移動 D、●不做定向移動, 向右定向移動DC3、下圖中,正確的電路圖是 ( )A B C D4、滑動變阻器是可變電阻,其改變電阻的原理是 ( )A、改變電阻絲的橫截面積 B、改變電阻絲連入電路的有效長度C、滑片跟電阻絲發生摩擦 D、改變接線柱中的導線連接5、閃爍的彩燈,裝點著節日的熱鬧與繁華,彩燈的內部結構如圖所示,其兩端電壓約為6V。彩燈是采用串聯的方法接入照明電路的, 任一燈泡燈絲熔斷后,其它燈泡仍繼續發光。原因是彩燈的結構中有 ( )A、特殊的燈絲 B、金屬桿引出線C、帶絕緣層的電阻絲 D、燈泡內充有氣體CCB6、組成一個完整的電路,至少應有電源、開關、 和導線四部分,其中的電源在電路中的作用是提供 。7、220KV= V ;300mA= A;一節干電池電壓= 伏。8、科學成果在軍事上有廣泛的應用,有一種稱為石墨炸彈的武器在海灣戰爭時被用來破壞敵方的供電設施,這種炸彈不會造成人員傷亡,而是在空中散布大量極細的石墨絲,這些石墨絲是 (選填“導體”或“絕緣體”),飄落到供電設備上會造成 (選填“斷路”或“短路”),從而使供電系統癱瘓。用電器電能2200000.31.5導體短路電路及電路的三種狀態( 1 )電路的主要元件和元件符號( 2 )電路:由電源、開關、用電器及導線組成的電流路徑。( 3 )電路有三種狀態:通路、開路和短路。① 通路:閉合的,有電流持續通過的電路。② 開路:某處斷開的電路。③ 短路:不經過用電器而直接構成回路的電路。2.電流 ( 1)電流是電荷定向移動形成的。科學上規定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的方向。在金屬導體中,電流的方向與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相反。 (2)電流的大小可以用電流表來測量。單位有安培(A)、毫安(mA)、微安(μA)等。3.電壓、 (1)電壓是使電荷發生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原因。即導體中有電流通過,導體兩端一定有電壓。(2)電壓的大小可以用電壓表來廁量。電壓的單位有伏(V)、千伏(kV)、毫伏(mV)等。 4.導體與絕緣體 (1)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常見的導體有金屬、人體、石墨、大地和電解質溶液等。(2)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常見的絕緣體有干燥的空氣、塑料和橡膠等。 5.電阻 是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導體的電阻由其本身的因素——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共同決定,而與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導體的電流無關。6.串聯和并聯 (1)串聯:將電路中元件順次連接起來所得到的電路叫串聯電路。在串聯電路中,電流的通路只有一條。 (2)并聯:將電路中元件并列連接起來所得到的電路叫并聯電路。在并聯電路中,電流的通路有兩條或兩條以上。【例1】小轎車的儀表盤上,有一個顯示汽車車門關閉狀況的指示燈。只要四個車門中有一個沒關閉(此時裝在車門上的電路開關處于斷開),指示燈就發光提醒。下面四個電路中,能體現該裝置工作原理的是( )ABCD【精析】本題中先要抓住關鍵語:只要四個車門中有一個沒關閉(此時裝在車門上的電路開關處于斷開),指示燈就發光提醒。按常理開關處于斷開,指示燈應熄滅,而現在指示燈卻是發光的,這就讓我們想到電燈被短路的應用,當開關斷開時,電燈恰是亮的,當開關閉合時,電燈由于被短路而不發光。其中C圖中由于是電阻,它不是指示燈而排除。答案:D1、小施學校的教學樓有東、南、西、北四扇大門,放學后要求都要將門關上。平時傳達室的蔣師傅住在南門,每天都要跑三個地方檢查門是否關上,非常辛苦。小施學了電學后為減輕蔣師傅的工作量,設計了一電路圖,即三個門中只要有門沒關好(相當于一個開關斷開),則代表該扇門的指示燈就會發光。下列電路圖中符合要求的是( )A【例2】如圖,閉合開關時,兩燈都不亮,電壓表示數為0。則原因可能是( ) A.L1短路 B.L2短路 C.L1開路 D.L2開路【精析】根據題意,閉合開關時,兩燈都不亮(或電流表無示數),表明電路中無電流,可以得出這是開路故障,排除A和B。那么是L1還是L2開路呢?可以通過電壓表的示數和電壓表測量電源電壓的知識來進行分析。這是一個難點,學生不易理解,因此設計圖2實驗讓學生直觀觀察:圖2a表示L1開路,此時電路開路,電壓表示數為0,符合題意。圖2b表示L2開路,此時電壓表與L1串聯,由于電壓表內阻很大,所以示數應接近于電源電壓。【解答】 C【拓展延伸】常用的故障的分析方法有:1. 儀器檢測法:(1)斷點故障的判斷:用電壓表與待測電路并聯,若電壓表偏轉,則該段電路中有斷點;(2)短路故障的判斷:用電壓表與待測電路并聯,若電壓表示數為零,則該段電路被短路。2. 假設法:已知電路發生某種故障,尋求故障發生在何處時,可將整個電路劃分為若干部分,然后假設某部分電路發生故障,運用電流定律進行真相推理,將推理結果與題述現象對照,直到找出發生故障的全部可能為止。如圖是小明同學研究串聯電路中電流、電壓特點的實物連接圖,當開關閉合時,燈L1不亮,燈L2亮,電流表的指針明顯偏轉,電壓表示數為電源電壓,則故障原因可能是 ( )A、L1燈絲斷了 B、L1燈座兩接線柱直接接通了C、L2燈絲斷了 D、L2燈座兩接線柱直接接通了B【例3】小明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圖,做“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導體長度的關系”的實驗,在A、B間接入下表中待研究的電阻絲,電源電壓U恒定,忽略溫度對燈絲電阻的影響(電阻絲用電阻符號表示):RL圖(甲)BAAS序號 材料 長度 橫截面積1 錳銅合金絲 L S2 鎳鉻合金絲 L S3 鎳鉻合金絲 L 2S4 鎳鉻合金絲 2L S(1)小明選擇序號為 的兩根電阻絲來探究,實驗采用的方法叫 。(2)他正確選擇后,將電阻絲分別接入A、B間,閉合開關,觀察燈泡的亮暗或電流表的示數來比較電阻絲電阻的大小。實驗中,兩次電流表指針均有偏轉,但第一次的示數大于第二次的示數,說明第一次接入的電阻絲阻值 (填“較大”或“較小”);其中第二次實驗中燈泡不亮,你認為原因是 。(3)小明繼續用上述電源設計了圖(乙)所示的電路圖,來探究導體電阻大小還與什么因素有關(溫度、導體長度因素除外)。他應選擇序號為 的兩根電阻絲分別接入R1、R2所在位置。請你簡述小明選擇的原理及結論: 。【精析】根據題意,第1小題一定要注意表格給出的信息提示變量有3個: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從探究的內容看,要控制材料和橫截面積兩個變量才能進行比較,其中材料相同的電阻絲為2、3、4;橫截面積相同的電阻絲為1、2、4,兩個范圍合并后得到2、4兩根電阻絲符合題目要求;第(2)小題將電阻絲分別接入A、B間后,要求判斷電阻絲的阻值大小,因為電阻對電流有阻礙作用,所以可以判斷出電流越大,電阻越小,燈泡能否發光雖然跟電燈的功率有關,但是也可以認為是與通過的電流的大小有關,如果電路中電流很小,燈泡就不亮或者是燈光太微弱以致無法看到,這就是由電阻過大造成的。第(3)小題根據圖(乙)的連接可知當開關閉合后可以讀出電壓表的示數記為U1,由于電源電壓U恒定,那么R2兩端的電壓就可以表示為(U-U1), 在串聯電路中電流是相等的,所以電壓的大小就可以體現出電阻的大小。【解答】 (1)2、4 控制變量法(2)較小 電阻太大導致電流很小(3)1和2(或2和3)原理:在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用電器兩端電壓與電阻成正比;由電路圖可知,結論:在長度和橫截面積相同條件下,不同材料的電阻阻值一般不同。[若選2和3,可得同種材料在長度一定條件下,導體電阻跟導體橫截面積有關(或成正比)]【析題指導】用圖(甲)的電路通過控制變量的方法來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問題是課本上的一種常規的方式,大家比較容易想到,但是探究的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只要能夠得到最終的正確的結論,我們可以嘗試采用其他的途徑,哪怕自己設計不出方案,也要能夠看懂別人的方案,找出其中用到的電學知識。當遇到與實驗設計或者操作有關的探究題時,我們首先要讓自己以探究者的身份身臨其境地進入到題目創設的情境中去,這對了解探究的過程和揣摩出題者的設計思路是非常有幫助的,如果我們能想象利用圖(乙)進行實驗的過程,就不難發現本題設計該電路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比較出兩根電阻絲的阻值大小,然后再結合選擇電阻絲時控制變量的情況,就能比較自然地得出正確的結論了。(配套訓練第二十五題)小明在科技活動中,了解到有一種用半導體材料制成的熱敏電阻,其電阻R隨溫度t變化的圖像如圖甲所示:(1)熱敏電阻的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 (選填“增大”或“減小”)。(2)小明想利用熱敏電阻制成溫度報警器,實驗室中現有兩只外形完全相同的電阻R1和R2,其中一只為熱敏電阻,另一只為定值電阻(阻值不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為了辨別它們,小明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電路。①接下來小明應如何操作 ②根據觀察到的什么現象辨別出熱敏電阻 1.某校科技小組自制了一臺可以測量電阻值的歐姆表。如圖所示,歐姆表電路由一只靈敏電流計G、定值電阻、滑動變阻器和干電池(設電壓不變)組成。使用時可把待測電阻接在A、B兩端,為了能直接從靈敏電流計表盤上讀出A、B端接入的電阻的阻值,需在表盤上重新標注A、B間所測的電阻的阻值數。當A、B端之間連接在一起時,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靈敏的電流計指針偏轉到最大位置處(滿偏),已知此時靈敏電流計內阻、滑動變阻器的有效值和定值電阻的總電阻為 ,問:(1)該歐姆表指針滿偏的位置處,盤面應標注的示數是多少?(2)當A、B間斷開時,該歐姆表指針所指的位置處,盤面應標注的示數是多少?(3)該歐姆表表盤正中間位置處應標注的示數是多少?簡要說明為什么?(4)該歐姆表表盤上的刻度是否均勻?請從電路原理上說明理由。解析:本題是滑動變阻器在實際中的創新應用,考查學生的創新思維以及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1)該歐姆表指針滿偏的位置處,盤面應標注為零。(2)當A、B間斷開時,該歐姆表指針所指的位置處,盤面應標注的示數為無窮大。(3)該歐姆表表盤正中間位置處應標注的示數為15歐。該歐姆表表盤正中間位置,電路中的電流是指針滿偏時的一半,說明此時電路中的總電阻是指針滿偏時的2倍,而指針滿偏時電路中的電阻是30歐,故指針在中間位置時A、B間連入的電阻是15歐。(4)該歐姆表表盤上的刻度是不均勻的。理由:設電流表指針偏轉角度與通過的電流成正比,但由歐姆定律可知,I與R不成正比,所以歐姆表的刻度不均勻。2.做電學實驗時需要測量約0.5安的電流,但是實驗室內當時只有一個量程為0.3安的電流表。如果手邊有12伏學生電源、0~50歐的滑動變阻器、電爐用的電阻絲,以及導線和開關,有什么簡單辦法可以把電表的量程臨時地近似改為0.6安?畫出電路圖,簡述操作步驟。思路點撥:如圖,設有某一很小的電阻與電流表A并聯,當它們接入電路中時,通過電流表的電流為I1,通過電阻R的電流為I2,通過這一并聯部分的總電流為I=I1+I2.顯然,若我們把圖中虛線框內的整體視為一個新的電流表A’,則流過原電流表A的電流為I1時,流過新電流表A’的電流便為I(I=I1+I2).若I1為A的量程,則I便為A’的量程.答案:電路圖如圖操作步驟:(1)照圖連接電路,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放在電阻最大的位置,開關處于斷開狀態,電阻絲的M端擰在電流表的一個接線柱上, N端暫時不連;(2)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流表達到滿刻度;(3)試看將電阻絲的不同位置連在電流表的另一個接線柱上,以改變接人電路中電阻絲的長度,當電流表達到半偏時(即電流表指針指在滿刻度一半的地方時)將這個位置擰緊在接線柱上.(共19張PPT)初中教與學專題突破中考科學總復習系列浙江版配套課件新課標2011中考第二十八講 電能單元 考試內容 考試要求(一)能的轉化與守恒 電功①概述電功的概念②知道電功的單位③列舉決定電功大小的因素④知道用電器消耗的電能可以用電功來量度⑤應用電功的公式計算用電器消耗的電能⑥能根據電能表讀數的變化估算消耗的電能baaacb電功率①概念電的概念②知道電功率的單位③應用電功率的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④舉例說明額定功率的概念⑤能從說明書或銘牌上識別用電器的額定功率bacaa測定小燈泡的功率①說明伏安法測定小燈泡的電功率的實驗原理②會繪制實驗的電路圖③能測定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④收集和整理實驗數據得出實驗結論 bbbb1.電流做功的過程,實際上就是 能轉化為 能的過程。2.無需電源電壓的轉換設備,能直接在家庭電路220伏電壓下正常工作的用電器是( )A.手機 B.手電筒C.電視機 D.電視機遙控器3.某37英寸液晶電視機的銘牌上有“220V 200W”的字樣,則該電視機正常工作1小時消耗 千瓦時的電能。1kW h的電能可以供一只“220V 50W”的燈泡正常工作 h。4.白熾燈的亮度決定于它的( )A.額定功率的大小 B.實際功率的大小C.燈泡兩端電壓的大小 D.燈泡中通過電流的大小5.平常我們講空調功率大,實質是講( )A.空調消耗的電能多 B.空調做的電功多C.空調需要的電壓高 D.空調消耗電能比較快電其他形式CBD0.2201.電功(1)電流所做的功叫做電功。電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用電器就消耗了多少電能。電功可以量度電能轉化的多少。(2)計算公式:W=UIt=Pt,如果電能全部轉化為內能,W=I2Rt=U2t/R。(3)單位:焦耳。1焦耳=1伏·安·秒=1瓦·秒常用單位:度、千瓦·時。1度=1千瓦·時=3.6×106焦耳(4)電功的測量可使用電能表。2.電功率(1)電流在單位時間內做的功叫電功率。電功率表示電流做功的快慢。(2)計算公式:P=W/t=UI,如果電能全部轉化為內能,P=I2R=U2/R。(3)單位:瓦特。1瓦=1伏·安=1焦/秒常用單位:千瓦。1千瓦=1000瓦3.測小燈泡的電功率(伏安法)(1)實驗原理:P=UI(2)電路圖:(4)額定電壓與額定功率。額定電壓指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額定功率指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消耗的功率。用電器實際工作時的電壓不一定等于額定電壓,所以用電器實際工作的功率也不一定等于額定功率。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是確定不變的,而實際電壓和實際功率是隨實際情況而變化的。(3)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當電壓表的讀數等于額定電壓時,可測得額定功率;當電壓表讀數不等于額定電壓時,測得的是實際功率。與伏安法測電阻不同的是,實際功率和額定功率不能求平均值。【例1】把標有“220V,40W”和“220V,15W”的甲、乙兩盞燈串聯接在220V電壓下,則下面分析正確的是( )A.兩盞燈的總功率等于55WB.甲燈的實際功率大于乙燈的實際功率C.兩盞燈的總功率大于15WD.乙燈的實際功率大于甲燈的實際功率【精析】因為兩燈串聯分壓,所以兩燈都不能正常工作,實際功率小于額定功率,所以A是錯誤的。由R=U額2/P額可算出甲乙的電阻R甲<R乙,根據串聯電路特點有I甲=I乙,公式P=I2R,得P甲<P乙,實際功率乙燈大于甲燈。由于串聯后R總=R乙,而U不變,由于P=U2/R得,P總<P乙,C錯誤。D【歸納整理】此類計算功率題目,不一定要算出數據,一般只比較功率大小或比較燈泡亮暗,由于功率的計算公式較多,往往讓同學無從選擇,所以分析的時候要抓住關鍵的條件,比如:在串聯電路中,我們常用P=I2R,因為串聯電路電流處處相等。在并聯時我們選公式P=U2/R,因為并聯電路電壓相等。在求總功率時一般也選P=U2/R,因為一般電源總電壓不變。另外,同一用電器的電阻一般是不變的。【錯因分析】本題容易錯選A,因為沒有看清題目的條件是兩燈串聯,還有部分同學分不清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總以為實際功率一定等于額定功率,把問題簡單化。還有一些同學會認為C是對的,這是因為日常經驗會誤導他,認為兩燈加起來的功率一定會比一盞燈時的功率大,實際上兩燈串聯的總電阻一定會比一盞燈時的電阻大,因為電源電壓不變,根據公式P總=U總2/R總,兩燈串聯時的總功率一定比一盞燈單獨接入時的功率小。所以P總<15W。(配套書第二十八講第十七題)有兩個燈泡,L1標有“6V,3W”的字樣,L2沒有標記,測得L2電阻為6Ω,把它們串聯在電路中,兩燈均正常發光,那么該電路兩端電壓和L2電功率分別是 ( )A.12V,3W B.12V,1.5WC.9V,3W D.9V,1.5WD【例2】實驗課上,同學們把兩個相同規格的小燈泡連接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中,閉合開關后,兩燈發光.此時,一同學不小心把L1的玻璃外殼打破了,結果L1熄滅,L2卻更亮了。這是為什么呢?他們提出猜想:猜想一:可能L1處發生開路;猜想二:可能L1處發生短路。(1)根據 (填“串聯”或“并聯”)電路的特點,可知猜想一是不正確的。(2)針對猜想二,同學們找了一只電壓表,分別并聯在L1,L2兩端,如圖乙所示,假如猜想二成立,則兩次讀數有何特點? 。實驗發現兩次電壓表均有明顯讀數,且L1兩端電壓比L2兩端電壓小。說明猜想二也不正確,你認為L1熄滅、L2更亮的原因可能是 。A.L1電阻變大 B.L1電阻變小C.L2電阻變小 D.L1功率變大【失分警示】電燈熄滅除短路和開路外,還可能是由于燈絲功率小而使其未達到發光所需的溫度造成的。【精析】本題考查的是對實驗異?,F象的分析推理,由圖可知L1L2是串聯的,而L2是亮著的,所以L1不可能開路。因為只要一處開路,整個電路就不通了。如果L1發生短路,那么L1兩端的電壓應為0,L2兩端的電壓等于電源電壓。由于實驗結果不支持上述假設,根據U1【參考答案】(1)串聯 (2)L1兩端電壓表示數為0或L2兩端電壓等于或接近電源電壓 B【拓展延伸】在串聯電路中的故障分析是有規律可循的,如果兩燈串聯,一亮一滅,則滅的這盞不會是開路,但也不一定是短路,還有可能是電阻小造成功率太小而不發光,可以用電壓表測電壓進行區分;如果兩燈都不亮,則可能是某處斷路,可以用電壓表查找斷在何處,方法是將電壓表依次并聯在不含電源的各段電路兩端,若無電壓則完好,有電壓則有故障。(配套書第二十八講第二十題)在如下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恒定不變,不計溫度對燈絲電阻的影響。當在a、b間接“6V 6W”的燈泡時,閉合開關,燈L恰能正常發光;斷開開關,在a、b間換接入一個“6V 4W”的燈泡后,再閉合開關。關于這個電路有以下幾種說法:①燈L將變暗;②換接的燈可能燒壞;③電路總功率要變??;④兩燈泡都可能燒壞。以上說法中正確的有( )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C【例3】半導體和金屬的導電能力隨溫度的變化特點是不同的,因此,利用它們制成的元件在生活中也各有各的用途。(1)一個由某半導體材料制成的加熱器,通電后,加熱器在發熱的同時,也在向外界放熱。圖甲為發熱功率P發熱和散熱功率P散熱與溫度t之間關系的圖像。由圖可知,加熱器工作時的穩定溫度為____℃。當溫度稍高于穩定溫度時,P發熱____P散熱(填“>”、“=”或“<”);此時發熱功率繼續減小,可推知,元件的電阻在繼續________。(2)如圖乙是由某金屬材料制成的電阻R隨攝氏溫度t變化的圖像,若用該電阻R與電源(電壓為3伏)、電流表(量程為0~5毫安)、電阻R′串聯起來,連接成如圖丙所示的電路。用該電阻R做測溫探頭,把電流表的刻度改為相應的溫度刻度,得到一個簡單的“金屬電阻溫度計”。電流刻度較大處對應的溫度刻度較 ;請通過計算說明,若R′=450Ω,則圖丁中指針所指處對應的溫度數值為多少?P散熱P發熱圖甲圖丁圖乙圖丙【精析】本題重點考查讀圖能力。第一小題中可根據圖像找到P發熱=P散熱時的溫度即為穩定溫度。由圖知溫度高于70℃時,發熱功率小于散熱功率。分析題意可知發熱功率的變化是因為電阻的變化引起,而電阻變化又是由于溫度變化引起。題中隱含的一個條件是加熱器兩端的電壓是恒定的,根據P=U2/R,功率減小只可能是電阻增大造成的。第二小題是利用電阻隨溫度變化制成的金屬電阻溫度計,由圖乙知電阻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在圖丙的串聯電路中,電流大則電阻小,對應的溫度也低。在圖丁中可得電流為5毫安,利用歐姆定律R=U/I求出總電阻,并根據串聯電路總電阻的特點求出R=150Ω,最后根據圖乙得出R與t的關系,求得相應的溫度。【參考答案】(1)70 < 增大 (2)低電流I=5mA=0.005A總電阻R總=U/I=3V/0.005A=600Ω金屬電阻阻值R=R總-R′=600Ω-450Ω=150Ω溫度t=(150Ω-100Ω)×80℃/(180Ω-100Ω )=50℃【歸納整理】遇到這樣的大題,我們更需要冷靜分析,所以審題是關鍵。在具體做法上就是以大化小,意思是把一個大問題變成若干個小問題,然后個個擊破。這樣的新情景題實際上是老題新編,第一小題是類似于電蚊香的工作原理,第二小題將電流表改成溫度計表盤也很常見,而思路及分析方法大體一致。不管題目新舊,即使再新穎的題目,所考查的知識也是我們所熟悉的內容。(配套書第二十八講第十二題)發光二極管(LED)具有高亮度、低能耗等優點,將在我市推廣使用。如圖甲所示是LED的實物圖和元件符號。 把一個額定電壓為3V的LED接人電源電壓恒為4.5V的電路,如圖乙所示。(1)閉合開關S,LED發光;斷開S,改變電源的正負極后閉合S,LED卻不發光,可見,LED具有 (填“單向”或“雙向”)導電性;(2)移動滑片P,測得電流表與電壓表的示數變化關系如圖丙所示。當該LED正常工作時,消耗的電功率多大 此時變阻器R′接入電路的阻值多大 【參考答案】(1)單向 (2)0.06W 75Ω下表是一輛電動自行車的部分技術指標,其中額定車速是指自行車滿載的情況下在平直道路上以額定功率行駛的速度,假設行駛過程中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效率為100%,請參考表中數據,完成下列問題:(取g=10N/kg,sin5°=0.07)額定車速 Max Speed 18 km/h額定功率 Power ________百公里耗電 100km/1Degree 1°(=3.6×106 J)整車質量 Weight 40 kg載重 Standard Load 80 kg爬坡能力 Climbing Capacity >5°電池 Battery Specification 36 V/12 Ah充電時間 Charging Time 6~8 h續行里程 Single-charge Driving Distance __________(1)將你計算的“額定功率”和“續行里程”填入上表中(無須寫出計算過程);(2)在行駛過程電動自行車受到的阻力是車重(包括載重)的k倍,試推算k的大小。【參考答案】(1)180W 43.2km而G=mg=(40kg+80kg)×10N/kg=1200N;(共18張PPT)初中教與學專題突破中考科學總復習系列浙江版配套課件新課標2011中考第二十六講 杠桿和滑輪(一)能的轉化與守恒杠桿(1)指認杠桿的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2)繪制杠桿的動力臂和阻力臂圖示(3)概述杠桿的平衡條件(4)能使用杠桿的平衡條件解決簡單的問題(5)舉例說明人體中的杠桿abbca滑輪(1)辨認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2)知道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3)知道滑輪組的特點(4)會使用滑輪組(限于兩個滑輪的滑輪組)解決簡單的問題 aaab考 試 內 容單元考試要求1.一根 ,如果在力的作用下能繞 轉動,這根硬棒就叫做杠桿。使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O叫做 ;使杠桿轉動的力F1叫做 ;阻礙杠桿轉動的力F2叫做 ;從支點到 的垂直距離l1叫做動力臂;從支點到 的垂直距離l2叫做阻力臂。杠桿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 。2.杠桿在動力和阻力的作用下,保持 狀態或 狀態,我們就說杠桿處于平衡。杠桿平衡的條件為: 。3.根據動力臂和阻力臂的不同,我們可以把杠桿分成三類:當l1>l2時, F1 F2,為 杠桿;當l1硬棒固定點支點阻力動力動力作用線阻力作用線彎的靜止勻速轉動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省力=費力等臂4.如圖所示, 為定滑輪。使用定滑輪不能 ,但能改變力的作用 。 為動滑輪。使用動滑輪可以省 的力,但不能改變力的作用 。5.使用滑輪組時, 和 的總重力由幾段繩子承擔,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 的幾分之一。F乙F甲甲省力乙方向一半方向重物動滑輪總重1.杠桿(1)在力的作用下,能夠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可以是彎曲的)叫做杠桿。杠桿的五要素指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杠桿繞著轉動的點叫支點;使杠桿轉動的力叫做動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叫阻力;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叫做動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叫做阻力臂。注意,切不可把從動(阻)力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叫做動(阻)力臂。(2)杠桿處于靜止狀態或者勻速轉動狀態,稱為杠桿平衡。杠桿平衡的條件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公式表示為:F1×l1=F2×l2。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則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注意杠桿的平衡不是取決于動力與阻力的大小關系,而是取決于動力×動力臂和阻力×阻力臂的大小關系。(3)根據動力臂與阻力臂的不同,大家可以運用數學知識,將杠桿平衡條件的乘積形式F1×l1=F2×l2變換為比例形式l1/l2 = F2/ F1,這樣便可以很容易得出杠桿平衡時,若l1>l2,則F2>F1,則省力,如鋼絲鉗、羊角錘、開瓶起子;若l12.滑輪(1)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但是能改變施力的方向,定滑輪的實質是一個等臂杠桿,動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等于重物移動的距離。(2)使用動滑輪實質是個動力臂為阻力臂兩倍的杠桿,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施力的方向,動力作用點移動距離則是重物移動距離的兩倍。3.滑輪組由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而成。它既能省力,又能改變力的方向。使用滑輪組時,重物和動滑輪的總重力由幾段繩子承擔,則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總重力的幾分之一。【例1】在圖中畫出G與F的力臂【精析】力臂是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如圖所示,過O點分別作G和F兩力作用線的垂線(虛線),則l1和l2分別為G和F的力臂。【歸納整理】要正確畫出杠桿上的力臂,關鍵是要明確力臂的概念——力臂是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千萬不能理解為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長度。首先在杠桿上確定支點O;然后通過力的作用點在力的方向上畫出力的作用線,延長部分要用虛線表示;最后從支點O向力的作用線引垂線,畫出垂足,則從支點O到垂足的距離就是力的力臂,標上字母l。l1l2【參考答案】(配套書第二十六講第十五題)右圖所示的曲棒ABC可繞A點的轉軸轉動,請畫出要使曲棒ABC在圖中位置保持平衡時所需的最小力的示意圖。【例2】使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提升物體時,既能省力又能改變力的方向的裝置是( )【精析】要改變力的方向一定有定滑輪,同時又要最省力就要看動滑輪和重物的總重由幾股繩子來分擔。通過觀察上面4幅圖發現只有A與C是改變方向的,另一方面C圖中又用了一個動滑輪,所以C圖所用的拉力是物重的1/2。C【拓展延伸】本題主要考查了學生掌握定滑輪與動滑輪的基本定義與滑輪組的纏繞方法。關于滑輪組的繞法,其繞線規律是:“奇動偶定”,“奇動”表示如果繩子股數是奇數,則繩的固定端在動滑輪上,即從動滑輪繞起;“偶定”表示如果繩子股數是偶數時,則繩的固定端在定滑輪上,即從定滑輪繞起。繩子股數是指與動滑輪直接接觸并承擔力的繩子的股數。【失分警示】許多同學在做題時往往沒有仔細看圖,以為用了滑輪組就可以同時改變方向與力的大小馬上選擇了最后一個D選項。在此應該要認識到滑輪組是有許多種纏繞法的。(配套書第二十六講第六題)如圖是用滑輪組把陷入溝里的汽車拉出來的兩種方法,你認為哪種方法更省力( )A.甲圖的方法B.乙圖的方法C.兩圖的方法一樣D.無法比較A【例3】如圖是一個均勻直杠桿,O為支點,在A點掛一重10N的物體,則在B點用20N的力,可以使杠桿處于水平平衡狀態。問:(1)若在C點仍用20N向下的力,杠桿能否平衡 (圖中每個格距離相等)(2)若在C點用20N的力,方向不限,討論杠桿是否可能平衡 【精析】 F的力臂大小直接關系到杠桿能否平衡解:(1)力F作用于B點時,杠桿平衡:G×AO=F×BO當力F作用于C點時:G×AO=10N×AO=10N×2BO F×OC=20 N×2BO F×OC>G×AO ∴ 杠桿不能平衡,C 端下沉。 (2)根據上面的討論,若C點用力為20N,但方向不限的話,我們可以采取減小力臂的方法,使杠桿重新平衡,如圖。 當F斜著用力時,力臂減小為l2。若此時F=20N,l2=OB,則杠桿可以再次平衡。【參考答案】(1)不能平衡 (2)可能平衡【歸納整理】本題中涉及了杠桿平衡和杠桿平衡問題的計算,最初杠桿是平衡的說明G×AO=F×OB。而G< F,所以AO>OB,當F向右移動時動力臂發生了變化,所以不能平衡。這時要求杠桿重新平衡,在其他三個量不變的情況下,只能通過改變動力臂的方法來使杠桿再次平衡。(配套書第二十六講第十六題)如圖所示,某人用一根輕質木棒挑著為120N的物體站在水平地面上,木棒保持水平,棒AB長為1.2m,重物懸掛處離肩膀距離BO為0.8m,則手在A端對木棒豎直向下的作用力大小為 N。 當AO距離變小時則A手在A端對木棒豎直向下的作用力將 。240變大某工地在冬季水利建設中設計了一個提起重物的機械,其中的一部分結構如圖所示,OA是一個均勻鋼管,每米長所受的重力為30N,O是轉動軸,重物的質量m為150kg,掛在B處,OB=1m,拉力F作用在A點且豎直向上,為了維持平衡,鋼管OA為 m長度時A點所用拉力為最小,這個最小的拉力為 (g=10N/kg)。【參考答案】10m 300N(共19張PPT)初中教與學專題突破中考科學總復習系列浙江版配套課件新課標2011中考第二十三講歐姆定律和電路計算(三)電和磁 歐姆定律(1)解釋歐姆定律的內容和數學表達式(2)應用歐姆定律解決簡單的電學問題(不超過兩個電阻的電路)bc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1)概述串聯電路的電流和電壓的特點(2)概述并聯電路的電流和電壓的特點bb考 試 內 容單元考試要求1.一般情況下,導體的電阻是____________(選填“變化”或“不變”)的,與電路中的電流和導體兩端的電壓____________(選填“有關”或“無關”)。當導體兩端的電壓增大時,通過導體的電流將____________(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2.某段導體兩端的電壓為3V時,通過它的電流為0.6A,則該導體的電阻為__________Ω,當導體兩端的電壓減小一半時,則該導體的電為__________Ω,當電路斷開時,導體中的電流為__________A,導體的電阻為__________Ω。不變不變增大55503.實驗室中利用電壓表測出電阻兩端的__________,用__________測出通過導體的電流,并利用公式(原理)__________求出導體的電阻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放在__________處,開關S應_______,所起作用是___________;改變被測導體中的電流和兩端電壓多次測量是為了 。4.在一次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中,測得電流表示數為0.16A,電壓表示數如圖,則電阻兩端電壓為 V,電阻的阻值是 Ω。電壓電流表R=U/I伏安法測電阻阻值最大斷開保護電路減小實驗誤差152.41.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其表達式為2.串聯電路的特點(要求限于兩個導體串聯):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都相等:I=I1=I2。串聯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兩端電壓之和:U=U1+U2。3.并聯電路的特點(要求限于兩個導體并聯):并聯電路干路中的電流等于各支路中的電流之和:I=I1+I2。并聯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等于各支路兩端的電壓:U=U1=U2。【例1】如圖所示,AB兩點間電壓保持不變,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動時 ( )A.電流表示數變小,電壓表示數變大B.電流表示數變小,電壓表示數變小C.電流表示數變大,電壓表示數變小D.電流表示數變大,電壓表示數變大【精析】題給電路是串聯電路,電壓表測量滑動變阻器的電壓。當電源電壓不變,滑片P向右移動時,由于所連接的變阻器的阻值RP變大,電路中的總電阻也變大,導致電流變小。因為電源電壓UAB和電阻R的阻值不變,已知UAB = UP+IR,RP變大時,I變小,IR也變小,所以UP變小。A【歸納整理】判斷電流表或電壓表示數的變化時,如果不能直接套用歐姆定律得出結論,應注意尋找不變量和其他變量關系的物理量,并通過這些物理量求出未知量。(配套書第二十三講第十三題)小明觀察了市場上自動測高儀后,想自己設計一個電路來測定身高。他設計的以下四個電路中(其中R′是滑動變阻器,R是定值電阻,電源兩極間電壓恒定)。能實現身高越高,電壓表示數越大的是 ( )B【例2】如圖,電阻R1=2Ω,某同學在實驗過程中記錄了三只電表的讀數,但漏記了單位,記下的一組數據分別是1、2、3(電流單位是A,電壓單位是V),則這位同學所用的電源電壓為_______V,R2的阻值為______Ω。【精析】首先分析電路的連接方式及電表測量的是哪個量。從電流流向,可以分析出R1、R2并聯,A2測量的是R1的電流,A1測量的是R1和R2的總電流。A1的示數應大于A2的示數。可以先假設數據“3”表示的是電壓3V,則流過R1的電流I1=3V/2Ω=1.5A,但數據中沒有“1.5”這個數值,表明假設不對。設數值“2”表示的是電壓2V,流過R1的電流為I1=2V/2Ω=1A。數值“3”表示的是干路電流I,則流過R2的電流I2=3A-lA=2A,R2的阻值:R2=2V/2A=lΩ。21【錯因分析】解這類問題時,很大一部分學生往往是不清楚各電表所測量的電學量是哪一部分電路的,導致判斷出現了錯誤。因此我們必須知道:電流表是測量與它串聯部分用電器的電流,而電壓表是測量與它并聯部分用電器的電壓。(配套書第二十三講第六題)如圖,滑動變阻器R1的阻值是200歐姆,電阻R2是300歐姆,電源電壓是6伏特且保持不變,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由a端滑到b端,電壓表示數的變化是( )A.6.0伏~0伏B.3.6伏~6.0伏C.6.0伏~3.6伏D.6.0伏~2.4伏C【例3】小柯在做研究電流跟電壓、電阻間關系的實驗時,記錄有如下數據:用電阻R1實驗時的記錄用電阻R2實驗時的記錄請你幫助小柯分析并回答:由表1和表2的數據,可以得出哪些結論?電壓(伏) 2 4 6電流(安) 0.4 0.8 1.2電壓(伏) 2 4 6電流(安) 0.2 0.4 0.6【參考答案】當導體的電阻保持不變時,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當導體兩端的電壓保持不變時,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拓展延伸】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屬性,它的大小與導體本身的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有關,也與外界條件中的溫度有關。在一般情況下,我們不考慮溫度對導體電阻的影響。【精析】從表1(或表2)的實驗數據中可見,電壓和電流的比值(電阻)保持不變,導體兩端的電壓,從2V增大到4V、6V時,通過導體的電流相應地從0.4A增大到0.8A、1.2A,由此可以看出,電阻保持不變時,導體中的電流隨導體兩端的電壓的增大而增大,導體兩端的電壓增大幾倍,電流就增大幾倍。比較表1和表2中第1組實驗數據可見,兩次電壓保持2V不變,導體的電阻從5Ω增大為10Ω,通過導體的電流相應地從0.4A減小為0.2A;即電壓保持不變時,導體中的電流隨導體的電阻的增大而減小,導體的電阻增大幾倍,電流就相應的變為原來的幾分之一。(配套書第二十一講第十五題)某導體兩端電壓為12V,通過的電流為0.8A,該導體的電阻為_______Ω;若導體兩端的電壓是18V,則通過的電流為_________A,這時導體的電阻為________Ω。15151.2【例4】如圖所示,R1=10Ω,閉合開關S后,電壓表V2的示數U2=2.4V,電流表A的示數I=0.4A。求:(1)電壓表V1的示數U1。(2)電阻R2的阻值。以下是小謝同學的解答過程:解:因為R1、R2并聯,所以U1=U2=2.4VI2=I-I1=0.4A-0.24A=0.16A小謝同學的錯誤根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解答是:【精析】對于含表電路,我們在解題時,必須先簡化電路圖,搞清電路的連接情況,然后進行分析、計算、求解。在電路的簡化過程中,是有一定技巧的——即要注意將電壓表當作斷路;將電流表當作導線。根據這一原則,題給電路中的電流從正極出發依次流過R1、R2然后回到電源的負極。即串聯電路。所以小謝同學根本的錯誤就是電路連接的錯誤判斷,將電路視為串聯電路。【參考答案】將電路視為串聯電路。因為R1、R2串聯,U1=IR1=0.4A×10Ω=4V【思路點撥】電學計算的關鍵是先搞清電路的結構,如將電壓表當作斷路;將電流表當作導線。再利用歐姆定律或串、并聯電路特點進行有關計算。小明同學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時,電路圖與實物圖如圖所示。已知電源電壓和電阻 R1的阻值均恒定,電流表A的量程為0~0.6安,電壓表V1的量程為0~3伏,電壓表V2的量程為0~15伏,滑動變阻器R2上標有“50Ω 1A”的字樣。(1)小明在實驗過程中記錄了電流表A與電壓表V1的示數,得到一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 分析表中實驗數據可得結論:當導體的阻值不變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壓成 _______比;(2)實驗中,記錄電流表A與電壓表V2的示數,得到一組實驗數據,根據實驗數據作出U-I圖線(實線部分),如圖所示。則該實驗中,在保證實驗器材安全的前提下,電路中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 安。正0.3在科技小組活動中,小亮同學設計了一個電子秤,其原理示意圖如右,其目的是利用理想電壓表的示數指示物質的質量,已知托盤與電阻可忽略的金屬彈簧相連,托盤與彈簧的質量不計。滑動變阻器的滑動觸頭與彈簧上端相連,并可與彈簧一起自由滑動,與托盤中沒有放物體時,滑動觸頭恰好指在變阻器R的最上端,此時電壓表示數為零,設變阻器總電阻為R,總長度為l,電源電壓為u,定值電阻的阻值為R0,已知每對托盤施加1N的壓力,彈簧的長度就會縮短a,不計摩擦及其他阻力。(1)推出電壓表示數u與所稱物體質量m的關系式。(2)為使電壓表示數與待測物體質量成正比,請利用原有器材進行改進,在乙圖的基礎上完成改進后的電路原理圖。(3)在改進原理圖后求出電壓表示數u與所稱物體質量m的關系式。【參考答案】(1)當放質量為m時彈簧壓力為F′=mg,此時彈簧縮短x此時變阻器滑片以上電阻為R,則(共17張PPT)初中教與學專題突破中考科學總復習系列浙江版配套課件新課標2011中考第二十四講 家庭電路(三)電和磁 家庭電路(1)列舉常用電器(電燈、電扇、電熱器、電吹風、電飯煲等)(2)描述家庭電路的組成(3)會使用測電筆辨別火線和零線(4)舉例說明安全用電常識(5)樹立安全用電意識aabac考 試 內 容單元1.家庭電路的主要組成有進戶線、________、_________、熔斷器、插座、燈座和___________等。2.家庭電路中輸電線進戶后,首先接到_______上,它用來顯示家庭電路中________________;常用保險裝置是___________,當________________時就會自動熔斷,切斷電路,起到保護作用。3.在我國家庭電路中,進戶線的電壓一般是___________伏,而對人體而言的安全電壓一般是___________伏。安全用電的原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家庭電路中電流過大是因為發生了____________或用電器總功率____________的緣故。5.當有人觸電時,下列救護方法中哪一種是錯誤的( )A.盡快拉開閘刀開關 B.用干木棍將電線從人身上挑開C.立即用手去拉觸電者 D.用把上有絕緣橡膠的鋼絲鉗剪斷火線電能表閘刀開關開關電能表消耗的電能熔斷器電路中電流過大220≤36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短路過載C1.家庭電路的組成:家庭電路由進戶線、電能表、閘刀開關(或熔斷器)、開關、燈座和插座等元件組成。2.白熾燈和開關的連接(1)火線先進開關再進燈座,零線直接進燈座。(2)如果是螺絲口燈座,則螺旋套只能接在零線上,不能接在火線上,火線只能先通過開關再接到與燈尾部金屬塊相連通的接線柱上。4.安全用電(1)一般情況下,對人體的安全電壓≤36伏。(2)安全用電的原則: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3.測電筆是用來辨別火線和零線的工具。使用時要注意,測電筆的筆尖金屬體與待測電路接觸,手必須接觸筆尾金屬體,當測電筆的氖管發光時,表示待測部分是火線,否則是零線。【例1】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電器不斷增多,為了安全用電,以下措施正確的是 ( )A.照明電路中保險絲應安裝在地線上B.現有的照明電路中,增加用電器時只需換上足夠粗的保險絲即可C.現有的照明電路中,增加用電器時一定要同時考慮電能表、輸電線和保險絲的承受能力D.在現有的照明電路中,增加用電器時只需將電能表和保險絲換成允許通過的電流足夠大就可以了C【精析】家庭電路中的電流不能太大,限制家庭電路中電流一般是這樣幾個因素:輸電線的安全電流值、電能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值和保險絲的額定電流值。所以,我們在增加家用電器時,不能僅僅只考慮上述幾個因素中的某一個,要進行全面考慮,本題正確答案應是C。B和D 選項將使保險絲失去保險作用,另外,保險絲應裝在火線上,所以A項也錯。【拓展延伸】家庭電路除了通常要考慮不能超過電能表額定電流外,還需要考慮電線所能承受的電流大小,也就是說,在家庭電路中增加用電器時,我們得考慮到增加用電器后電路里的電流不僅要小于電能表的額定電流,也要同時小于電線所能承受的最大電流。(配套書第二十四講第二題)小明想在家中安裝一盞照明燈,他畫出了如圖所示的電路圖,你認為開關應當安裝在( )A.A處 B.B處C.C處 D.D處B【例2】小明想在家里安裝一盞照明燈,下圖是他設計的電路,請你幫他在圖中的虛線框內填入開關和電燈的符號。小明請電工師傅正確安裝完畢,閉合開關,電燈不亮。電工師傅用測電筆分別測試電燈兩接線處和插座的兩孔時,測電筆的氖管都發光,則電路的故障可能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析】上面的進戶線上裝有熔斷器,所以是火線,火線與開關應該是相連的。電燈不亮很可能是電路發生了斷路,氖管都會發光說明火線是完好的,因此只可能是零線部分的電路發生了斷路。進戶線中的零線斷路【歸納整理】在家庭電路中,火線接開關,零線進燈座。當各處的氖管都發光,但用電器不能工作時,故障為進戶零線斷路。【參考答案】(配套書第二十四講第五題)某室內用電器正常工作,將臺燈插頭插入插座,閉合臺燈開關,室內用電器便全部停止工作,那么下列原因可能的是( )A.插座處原來有短路B.臺燈的插頭處有短路C.臺燈燈座的兩個接頭短路了D.開關中的兩個接頭短路C【例3】某用戶有下列幾種家用電器:900W電飯煲一個,200W電冰箱一臺,750W電暖器一臺,100W電視機一臺,40W電燈三盞,1500W空調器一臺。如果上述六種用電器欲同時使用,則如何選擇保險絲規格?如果該用戶的電能表允許通過最大電流是10A,則應如何選擇保險絲規格?使用時應注意什么?【精析】根據P總=P1+P2+P3…,用電器的總功率為3570W;根據P=UI,得用戶干路的總電流I總為16.2A,故應選擇額定電流等于或稍大于16.2A的保險絲。如果該用戶電表的最大電流為10A,則電路中允許加載的最大功率為Pm=UI=220V×10A=2200W如果不用空調器,其它五種用電器的總功率為2070W,小于Pm,故可同時使用;同理,如果使用空調器,則既不能使用電飯煲,也不能使用取暖器,但可同時使用電冰箱、電視機和三盞電燈。【參考答案】應選擇額定電流略大于16.2A的保險絲使用時電路中用電器總功率不超過2200W。【錯因分析】電路的安全使用往往取決于總電路中電流的大小,造成總電路中電流偏大的原因可能是火線和零線相碰造成的短路,也可能是電路中正在工作的用電器總功率過大引起。(配套書第二十四講第八題)小明家的電能表上標有如圖所示的字樣,則正常情況下小明家用電器的最大功率不能超過_____W。若他家電視機的功率為200W,平均每天使用2h,則一個月他家的電視機耗電 kW·h。(一個月按30天計算)。220012小剛在課外閱讀中得知:燈泡在額定電壓下工作的壽命都是有限的(一般為1000小時),實際電壓高于燈泡額定電壓時,燈泡的壽命會縮短,但若在低電壓下工作時則壽命可延長。學校走廊過道夜間一直亮著燈,燈泡每天更換后不到兩個月就燒壞了,換起來很麻煩。他想,如果用幾個大一些的燈泡串聯,每個燈泡的實際電壓都比額定電壓低,這樣可以大大延長燈泡的壽命,不是很好嗎?于是,他跟電工師傅商量并做了下面的調整:把原來的過道每相鄰兩個25瓦燈泡都換成一個燈泡L1(規格為“220伏/100瓦”)和一個燈泡L2(規格為“220伏/60瓦”)串聯而成。通過L1、L2兩個燈泡的電流隨兩端所加電壓的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請問他這樣的做法:(1)燈泡L1、L2的亮度分別比原來的25瓦燈泡亮還是暗?(2)如果這些燈泡每天工作10小時,則調整后每個月(30天)這一組燈泡(L1、L2各一個)消耗的總電能比原來兩個25瓦燈泡消耗的電能多還是少?如果不一樣則相差多少?【參考答案】(1)燈泡L1、L2串聯時,從圖上可知,燈L1兩端電壓大約為60伏,燈L2兩端電壓大約為160伏,通過燈泡L1、L2都為0.26安。燈泡L1、L2的功率分別為:P1=U1I=60伏×0.26安=15.6瓦P2=U2I=160伏×0.26安=41.6瓦燈泡L1的亮度比原來的25瓦燈泡暗燈泡L2的亮度比原來的25瓦燈泡亮(2)調整后消耗的電能多一些W=(P1+P2-2×25)×10-3千瓦×30×10小時=2.16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22講.ppt 第23講.ppt 第24講.ppt 第25講.ppt 第26講.ppt 第27講.ppt 第28講.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