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4節 水的壓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4節 水的壓強

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第4節水的壓強
聯想情景導入
在森林中住著一群可愛的動物,其中有一只漂亮的梅花鹿,大家都很喜歡它,夸贊它長的漂亮。時間長了。它卻驕傲了,認為自己和一些平庸的伙伴在起,慢慢地,它和伙伴們疏遠了。聰明猴很著急,它和大象想出一個好辦法。聰明猴找到梅花鹿說:“你太優秀了,大象卻瞧不起你,它想和你進行一場比賽,比什么由體來定,你敢嗎?”梅花鹿被激怒了.它想到大象休態龐大,于是決定和它比看誰能在沼澤上行走。
比賽時間到了,梅花鹿看到沼澤膽怯了,大象卻滿不在乎地在沼澤中走了一圈兒,梅花鹿看到大象都沒事,于是也跳進沼澤,誰知卻酥陷其中,還是太象教了它,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向大家道歉,可動物們都不明白為什么大象沒事梅花鹿卻陷人沼澤?
你知道大象為什么沒事而梅花鹿卻陷入沼澤嗎?這與我們本節要講的壓強有關。
壓強公式:壓強=壓力/受力面積。用p表示壓強,F表示壓力S表示受力面積,則計算公式可表示為:p=F/S。
重點知識詳解
一、壓力和壓強
1.壓力:壓力是物體之間由于相互擠壓而產生的。壓力的特點是:力作用在受力物體表面上,力的方向與受力物體的表面垂直。
2.壓力的作用效果實驗。
(1)觀察如下實驗,把觀察到的現象記錄在表內。(實驗所用的小桌面積為100厘米2,每只桌腳的底面積為1厘米3.玻璃缸里裝有沙或面粉)
實驗序號 壓力大小(大、小) 受力面積(大、小) 壓力的作用效果(最明顯,較明顯、不明顯) 1厘米 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最大、較大、最小)
a 小 小 較明顯 較大
b 大 小 最明顯 最大
c 大 大 不明顯 最小
(2)實驗結論:l厘米2面積上受到的壓力越太.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3.壓強。
(1)定義: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壓強可U定量地描述壓力的作用效果。
(2)公式:壓強=壓力/受力面積。用P表示壓強,F表示壓力,S表示受力面積,則計算公式可表示為:p=F/S。
(3)壓強的單位:壓強的單位是帕斯卡,簡稱帕,單位符號是n,1帕=1牛/米 。壓強的單位還有百帕(10 帕),千帕(10 帕),兆帕(10 ×10 帕)。
4.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
(1)增大壓強的方法增大壓力或減小受力面積。
(2)減小壓強的方法減小壓力或增大受力面積。
二、水的壓強
1.觀察永的壓強。
實驗操作及現象:
(1)如下圖甲所示,將水注人管內至約l/3處,蒙在管子下端口的檬皮膜向外鼓起。再將水注入管內,橡皮膜會向外繼續鼓起。
(2)如下圖乙所示,將水注人管內至約1/3處,蒙在側壁出水口的橡皮膜向外鼓起。再將水注入管內,橡皮膜繼續向外鼓起。
實驗結論:水對容器的底部和側壁都會產生壓強,深度越大,壓強越大。
2.研究水內部壓強的特點。
實驗操作:
(1)觀察壓強計的結構:用大拇指壓一下金屬盒上的橡皮膜,U形管左右兩管內液面位置的變化。手指加重壓橡皮膜,觀察U型管左右兩液面的位置又有什么變化
(2)將橡皮膜保持在同一深度,朝著不同的方向,這個高度差是否相等
(3)橡皮膜在3厘米、6厘米、9厘米處時。這個高度差有什么不同
(4)用水和鹽水做實驗的U形管兩管液面的高度差有什么區別
實驗現象:
(1)用大拇指壓一下金屬盒上的橡皮膜,U形管左邊液面下降,右邊液面上升。手指加重壓橡皮膜,U型管左右兩液面的高度差增大。
(2)將橡皮膜保持在同一深度,朝著不同的方向。U形管左右兩端高度差相等。
(3)高度差逐漸增大。
(4)在同一深度,橡皮膜放在鹽水中時U形管兩管液面的高度差較大。
實驗結論:
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相等。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精典例題解析
[例1] 一塊磚,平放、側放、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圖),關于磚對地面的壓力和壓強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平放時壓力最大,壓強最小
B.側放時壓力最小,壓強最大
C.立放時壓力最大,壓強也最大
D.三種放法壓力一樣大。立放壓強最大
[解析] 磚被放在水平面上,磚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由重力產生,而磚的重力不因其放法的不同而改變,所以磚對地面的壓力不變,而對地面的壓強,在壓力一定的情況下與受力面積有關,立放時的接觸面積比平放、側放都小。所以立放壓強最大。
[答案] D
[例2] 下列四個事例中,用于增大壓強的是 ( )
A.推土機上安裝兩條履帶 B.鐵軌鋪在枕木上
C.用滑雪板滑雪 D.把刀刃磨薄
[解析] 在上述實例中,都是通過改變受力面積來改變壓強。題目要求找到增大壓強的例子,而減小受力面積可以增大壓強,所以把刀刃磨薄增大了壓強。
[答案] D
[例3] 甲、乙兩個正方體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們對桌面的壓強相等,邊長之比為3:2,壓力之比為9:4。則甲、乙的密度之比為 ( )
A.2 :3 B.3 :2 C.1 :l D.4 :9
[解析] 物體對桌面的壓強p=F/S ,對水平桌面的壓力F=G,而重力G=mg=ρgV.通過幾個公式,將壓強、壓力、重力、密度聯系起來了。
解法l:由p甲=p乙可知S甲/F甲 = S乙/F乙
因為甲、乙邊長了a/b = 3/2 ,甲、乙體積比:V甲/V乙 =a /b =27/8
==×=×=×=
解法2:正方體對水平桌面壓強p=F/S =ρgh (h為高,也是邊長)
由p甲=p乙 ,可寫出ρ甲gh甲 =ρ乙gh乙 (a、b分別為甲、乙邊長)
[答案] A
[例4] 如圖所示,A和B是用同一種材料制成的正方體,它們的邊長分別為LA和LB,且LB=2LA。將物塊A放在物塊B的上面的中央。物塊B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B對地面的壓強是9×10 Pa,則A對B的壓強是 ( )
A.1×10 Pa B.1.8×10 Pa
C.4.5×10 Pa D.4×10 Pa
[解析] 這道題實際上求A對B的壓強pA和B對地面的壓強pB之比。要正確地求出壓強,根據p = F/S ,先要求出壓力比和受力面積S之比。
解:已知:邊長=LB/LA =2/1 ,同材料ρA=ρB=ρ
正方體的底面積之比: ==
正方體的體積之比: ==
B和A重力比: ==
A對B的壓力和B對地面的壓力比: ===
A對B的壓強和B對地面的壓強比: ==·=×=
因為pB =-9×10 Pa ,所以pA = 4/9 ×9×10 Pa=4×10 Pa
[答案] D
[例5] 下表是某同學做“研究液體的壓強”實驗時所測得的部分數據記錄。(1)實驗次數l、4、5說明:水的壓強隨_________增加而增大;(2)實驗次數l、2、3說明:在同一深度,水向各個方向的__________。

實驗次數 深度(厘米) 橡皮膜方向 壓強計左右液面高度差(厘米)
1 3 朝 上 2.6
2 3 朝 下 2.6
3 3 朝側面 2.6
4 6 朝 上 5.4
5 9 朝 上 8.2
[解析] 通過實驗得出液體的壓強特點:(1)液體對容器底和側壁都有壓強,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2)液體的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3)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4)不同的液體的壓強還跟液體的密度有關系。由實驗數據記錄可以觀察到,第l、4、5次實驗,橡皮膜在液體內部的深度由3厘米、6厘米增加到9厘米。壓強計的U形管兩邊的液面高度差由2.6厘米、5.4厘米增加到8.2厘米。即壓強增大,所以水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由第l、2、3次實驗,橡皮膜所在液體的深度都是3厘米處。可以得出:在同一深度,水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答案] (1)深度 (2)壓強相等
[例6] 黃華路小巷里的紀念碑“血淚灑黃華”(如圖),銘記著日本侵略中國的一段歷史,承載著日本欠下中國人的一份血債。碑身高約l.5m,寬約0.6m、厚約0.1m.已知碑石密度為2.6×10 kg/m ,求:(本題g取lON/kg)
(1)紀念碑的碑重;
(2)它對地面的壓強。
[解析] 單位體積物質的質量叫做物體的密度。因此物質的質量等于密度與體積的乘積,而物體的重量為mg。物體單位面積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因此紀念碑產生的壓強等于紀念碑自身的重力與占地面積的比值。即
(1)V = 1.5m×0.6m×0.1m = 0.09 m
M = ρV = 2.6×10 kg/m ×0.O9m = 234 kg
G = mg = 234kg×10N/kg = 2340 N
(2)(因石碑水平自由放置)所以:F = G = 2340 N
S = 0.6m×0.1m = 0.06m P = F/S = 2340N/0.06m = 39000 Pa
[答案] (1)2340 N (2)39000 Pa
實踐創新應用
1.下面關于壓力和壓強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物體質量越大,產生的壓強一定越大
B.壓力超大,支持面受到的壓強越太
C.壓力越大,受力面積越小,支持面受到的壓強就越大
D.受力面積越小,產生的壓強一定越太
2.如圖所示的四種現象中,屬于減小壓強的是 ( )
3.很多動物是“物理應用高手”,它們為了適應生存的環境,進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規律的身體部位,下列從物理學的角度給出的認識中正確的是 ( )
A.駱駝的腳掌很大,可以減小壓強 B. 泥鰍的體表有層黏液,可以增大摩擦
C.啄木鳥有尖硬的喙,可以減小壓強 D.蚯蚓腹部有許多剛毛,可以減小摩擦
4.兩塊完全相同的磚,每塊磚的長、寬、高之比為4:2:1,圖乙的四種放法中,有兩種與圖甲放法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相等,它們是 ( )
A.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②和④
5.如圖所示,邊長為0.1米的正方體金屬塊,放在面積為l米 的集面上,當彈簧秤讀數為10牛時,金屬塊對桌面的壓強為4×10 帕,則金屬塊的密度是 ( )
A. 5×10 千克/米
B. 4×10 千克/米
C.3×10 千克/米
D.2×10 千克/米
6.有四種不同年代的潛水裝置,它們潛入海水的最大深度如圖所示,其中能承受海水壓強最大的是 ( )
7.將一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圓柱體金屬塊緩慢浸入水中(水足夠深),在圓柱體接觸容器底之前,如圖所示,能正確反映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強p和圓柱體下表面到水面距離h關系的圖象是 ( )
8.如圖所示,①、②、③、④四幅圖表示用壓強計測液體內部壓強的實驗情況,其中水平桌面上四個容器里所盛液體的液面相平,①、②圖中容器內的液體的密度為ρ1.③、④圖中容器內液體的密度為ρ2,金屬盒a與d,b與c分別位于液體內相同深度處,為了分別研究液體的壓強與密度、深度的關系,應將這些實驗步驟如何組合 ( )
A.①與③,①與② B.①與④,①與②
C.②與④,②與③ D.②與④,③與④
9.如圖所示的圓臺狀容器內充滿液體,將它倒置過來放在桌面上,跟原來相比較,容器底部受到的 ( )
A.壓力不變,壓強增大
B.壓強不變,壓力增大
C.壓力不變,壓強不變
D.壓強不變,壓力變小
10.在研究液體壓強的實驗中,將壓強計的金屬盒放在水中,下列做法能夠使圖中壓強計U形管兩邊的液面高度差減小的是 ( )
A.將壓強計的金屬盒向下移動一段距離
B.將壓強計的金屬盒向上移動一段距離
C.將壓強計的金屬盒在原處轉動l80°
D.將壓強計的金屬盒改放在同樣深度的食鹽水中
11.如圖所示,一邊長為l0厘米的正方體重為78牛。當放在水平地面上并受到18牛的壓力時, ( )
A.地面所受的壓強是9600帕
B.地面所受的壓強是1800帕
C.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是78牛
D.物體對地面的壓力是90牛
12.如圖所示,某同學用彈簧秤拉著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塊勻速滑動,在木塊前端離開桌面至一半移出的過程中,彈簧秤的示數和木塊對桌面壓強的變化情況分別是 ( )
A.不變,不變 B.不變,增大 C.減小,不變 D.增大,減小
13.如下右圖,A、B、C是三只盛有水銀的完全相同的杯子,B杯中放一鐵球。C杯中放一個木球,三個水銀的高度相同,則 ( )
A.A杯底受到壓力最大
B.B杯底受到壓力最大
C.C杯底受到壓力最大
D.三個杯底受到的壓力一樣大
14.如圖,四管中盛有密度相同的液體.則兩管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相比較, ( )
A.甲大 B.乙大 C.二樣大 D.無法比較
15.如圖所示,切菜刀磨得很鋒利,是為了切菜時,_________刀對菜的壓強。(填“增大”或“減小”)
16.一個南瓜放在水平桌面上,現從中央豎直向下切開。其中的一半對桌面的壓力、壓強及它的密度與原來相比。發生變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17.如圖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分別立放和平放著完全相同的兩塊磚A和B,在磚B上放有重力不計的圓柱形薄壁容器C,C中裝有水,密度為ρ水,磚A和B的密度為ρ,磚的上表面到水平地面的距離分別為h1和h2,C與磚B和磚B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分別為SC、SB·SC=1/5 SB 。已知磚B和磚A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則薄壁容器C中水的深度h水 _______________。
18.如圖所示,甲、乙是完全相同的長方體物塊,平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分別沿圖示的對角線切成兩塊,并拿走其中的一塊(乙取走上面的一塊),則甲、乙余下部分與地面的接觸面積之比為___________,對地面的壓強之比為______________。
19.某同學的質量是48千克。每只鞋底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l20厘米 ,則他雙腳著地站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力為_________牛,壓強為_________帕。(g取10牛/千克)
20.在一只透明的飲料瓶的側壁上開一個圓孔,用萬能膠將橡皮膜粘貼在圓孔上,并將水倒入瓶內,觀察到橡皮膜向外凸(如圖甲)。將瓶子浸入水中,且瓶內外水面相平,此時橡皮膜變為既不凸出也不凹進(如圖乙)。再將瓶子浸入一個盛有飽和食鹽水的容器中,且瓶內外液面相平,此時橡皮膜變為向里凹(如圖丙)。對丙圖現象的合理解釋是__________________。在圖丙中,為了使橡皮膜變為向外凸.則應選下表中____________(填液體的名稱)取代容器中的食鹽水。
液體名稱 酒 精 水 飽和食鹽水 硫酸銅溶液 水 銀
密度(千克/米 ) 0.8×10 1.0×10 1.1×l0 1.2×10 13.6×10
21.為了探究實心圓柱體對水平地面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某同學用若干個不同的圓柱體豎直放置在同一水平沙面上,進行了三組實驗,并記錄有關數據分別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實驗時,他仔細觀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過比較,發現每一組中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組間卻不同,第一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組其次,第三組最小。
表一 (ρ銅 = 8.9×10 千克/米 )
實驗序號 材 料 高度(厘米) 底面積(厘米 )
1 銅 20 10
2 銅 20 20
3 銅 20 30
表二 (ρ鐵 = 7.8×10 千克/米 )
實驗序號 材 料 高度(厘米) 底面積(厘米 )
4 鐵 20 lO
5 鐵 20 20
6 鐵 20 30
表三 (ρ銅 = 8.9×10 千克/米 )
實驗序號 材 料 高度(厘米) 底面積(厘米 )
7 銅 lO lO
8 銅 lO 20
9 銅 lO 30
(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l、2、3(4、5、6。或7、8、9)的數據及觀察到的現象,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當圓柱體材料的密度和高度相同時,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底面積_______(選填“有關”或“無關”)。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______的數據及觀察到的現象,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當圓柱體的高度相同時,材料的密度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顯著。
(3)分析比較實驗序號l與7(或2與8、或3與9)的數據及觀察到的現象??傻贸龅某醪浇Y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進一步綜合分析比較表一、表二、表三的數據及觀察到的現象,并歸納得出結果。
①分析比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數據及觀察到的現象,可初步得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比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數據及觀察到的現象。可初步得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站在教學樓前水泥地上的九年級同學小剛的質量為48千克,正準備走上6米高的三樓考場參加科學考試。如果小剛雙腳站立時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是0.04米 。小剛站在教學樓前水泥地上時對水泥地的壓強為多少 (g取lON/kg)
參考答案
1.C 2.C 3.A 4.D 5.A 6. D 7.D 8.B 9.D l0.B ll.A l2.B 13.B l4.C
l5.增大 16.對桌面的壓力 17. l8.1:2 2:1
19.480 2×104
20.在同一深度,食鹽水的密度比水大,食鹽水產生的壓強也比水大 酒精
21.(1)無關 (2)1與4(或2與5,或3與6) (3)當圓柱體的材料相同時,高度越高,壓力的作用效果越顯著 (4)①圓柱體材料的密度與高度的乘積相同,壓力的作用效果就相同 ②圓柱體材料的密度與高度的乘積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就越顯著
22.12000Pa
課后練習答案
1.不正確。壓力是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而重力是由地球吸引而產生的豎直向下的力,只有當重力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時,壓力的大小才等于重力的大小。
2.在實驗中,兩個手指所受的壓力大小相等。但由于兩個手指受力的面積大小不相等。兩個手指受壓處發生的凹陷程度不同。受筆尖壓迫的手指發生的凹陷更為嚴重,說明受到的壓強更大,產生的痛感越明顯。
3.鐵軌鋪設在枕木上,可以增大火車對路基的受力面積,減小火車對路基的壓強,防止路基被嚴重壓陷。
4.(b)圖中,潛水員穿著厚重的潛水服,身體沒有與水接觸,可以承受外部水的較大的壓強,所以,(b)圖中的潛水員能夠潛入水下較深的地方。
5.因為水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水對大壩下部的壓強較大,對大壩上部的壓強較小。所以,大壩通常都筑成下寬上窄的形狀。
6.= <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1 頁 (共 1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山区| 武陟县| 赤城县| 威信县| 桑植县| 信阳市| 仲巴县| 甘南县| 运城市| 高要市| 奉化市| 元阳县| 手游| 桑日县| 南京市| 洪湖市| 安仁县| 浪卡子县| 鸡泽县| 辽阳县| 台北市| 中西区| 永善县| 淮滨县| 泰宁县| 佛学| 江口县| 黑龙江省| 宽城| 余干县| 马关县| 凉城县| 沈丘县| 民乐县| 汤阴县| 舟山市| 崇礼县| 永寿县| 遵义县| 株洲市| 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