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2節 觀察和實驗聯想情景導入某天某一小區的某一房間發生了一起命案,報警以后,警察立即介入,你知道警察到達現場后首先要干什么嗎 應保護現場。之后應干什么 對現場進行仔細的觀察,收集相關的證據。如果現場有犯罪分子的遺留物或血跡、鞋印、指紋之類的,應采樣帶回實驗室進行實驗,這就是我們要學的觀察和實驗。重點知識詳解1.認識實驗室里的幾種常見儀器。儀器名稱 主要用途試管 用作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可在常溫或加熱時使用試管夾 試管加熱時夾持試管試管架 放置試管或晾干試管用停表 測量某一時間間隔天平和砝碼 稱量物體的質量電流表 測量電路中電流的大小電壓表 測量用電器兩端電壓的大小顯微鏡 觀察微小的物體酒精燈 用于加熱物體實驗室里的儀器:21世紀教育網2.重視實驗。實驗是進行科學研究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同學們會發現,在學習《科學》的過程中,我們會經常做一些小實驗,有時在課堂上看老師演示,有時到實驗室親自動手,而更多的是在家中進行,可別小看了這些實驗,在實驗中可以培養各種能力,還可以鞏固知識。21世紀教育網3.學會觀察。21世紀教育網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認真操作,仔細觀察是必不可少的。很多同學看到一些感興趣的實驗時非常開心,往往就容易忽略掉要觀察什么,最終只是看看熱鬧,這樣的實驗就失去了意義。建議大家最好帶著問題進行實驗,對實驗現象的觀察要仔細,正確地記錄實驗現象和數據,最后通過自己的思考明確這個實驗說明了哪些問題。4.人的感官判斷事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時會作出錯誤的判斷。借助一些儀器和工具不僅可以擴大觀察范圍,還可以幫助我們作出準確的判斷。本節知識結構名稱實驗儀器或工具 用途意義:擴大觀察范圍,做出準確判斷實驗仔細觀察實驗操作 正確使用記錄現象和數據注意事項經典例題解析[例1] 下列觀察屬于定量觀察的是 ( )A.雞蛋是橢圓形的 B.100米賽跑中張華比李興跑得快C.課本長度25.80厘米 D.夏天熱,冬天冷[解析] 觀察有定量觀察和定性觀察。定量觀察需要借助實驗儀器,測出具體的數據加以判斷,而定性觀察可以不使用實驗儀器,通過感覺器官來加以判斷,不需要具體的數據。[答案] C21世紀教育網[例2]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顯微鏡可擴大觀察范圍B.用天文望遠鏡觀察天體能獲得更準確的數據C.用放大鏡觀察指紋更清晰D.工具在觀察中可糾正一些錯覺[解析] 有些觀察單靠我們的感官進行不能對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斷,因此經常要借助于一些儀器和工具來幫助我們作出準確的判斷,同時也可以使我們的觀察范圍擴大。用天文望遠鏡雖然可以觀察天體的運行情況,但不能得到準確的數據。[答案] B[例3] 早在二千多年前,古羅馬詩人盧克萊修就曾這樣寫過:“我們的眼珠也不認識實在的本性,所以請別把這心靈的過失歸之于眼睛。”多數情況下觀察的準確性需借助于測量工具,如下圖①中長度與寬度的比較,以及圖②中上下橢圓的比較,你是否有這種感受 [解析] 圖①中A的高度似乎比B更大些,這是因為在估計A的高度時會不自覺地把A的各個間隔加起來。同樣在估計B的寬度時又會不自覺地把各個寬度間隔加起來,因此看上去B更寬一些。事實上A、B兩圖形都成正方形的大小。圖②中,你可能會估計下面的橢圓比上面的內橢圓大些,原因是上面那個內橢圓的外面還一個橢圓圍著,給我們造成的錯覺是上面的橢圓小了些。事實足上下兩個橢圓一樣大。21世紀教育網請你用毫米刻度尺測量后作出判斷。實踐創新應用1. 、 是我們進行實驗應有的態度。在許多情況下,單憑我們的感覺器官還不能對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斷。因此我們常常要借助 來對物體進行測量。2.請寫出下列儀器的名稱。A. , 8. , C. , D. , E. 。3.雞蛋在清水中下沉,而在鹽水中會浮起來,說明鹽水比清水 (填“重”或“輕”)。4.我們的眼睛在觀察周圍事物時往往會發生錯覺,請驗證下列圖形。(1)圖①中AB和CD哪個間距更大一些 (2)圖②中寬度與高度比較哪個大 5.請你驗證下列圖形。21世紀教育網(1)圖①中右邊的短橫線好像比左邊的短,對嗎 (2)圖②是圓嗎 6.先畫一個圓,然后在圓上再畫一個不對稱的輻射狀圖形,這時這個圓似乎不再是圓了。拿回家給父母看一下,檢驗一下你創造的這個圖形能否蒙騙他們的眼睛。課后練習答案略1.認真操作仔細觀察實驗儀器2.電壓表顯微鏡酒精燈滴管 天平3.重4.(1)一樣大(2)一樣大 5.(1)不對,一樣長 (2)是圓 6.略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5 頁 (共 5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1章 自主檢測卷(B)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分)1.學會科學探究是為了 ( )A.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B.當科學家C.提高智商D.提高解題能力,得到好成績2.我國一角錢硬幣的厚度大約是 ( )A.2.4微米 B.2.4毫米 C.2.4厘米 D.2.4分米3.按照國際標準,質量的單位是 ( )A.噸 B.千克 C.克 D.毫克4.有一宇航員把3千克銅塊帶到太空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位置變了,銅塊的質量變小 B.溫度和位置變了,銅塊的質量變大C.位置變了,銅塊的質量不變 D.銅塊的形狀、狀態不變,質量變小5.下列說法正確的 ( )A.測量液體時,把溫度計插入液體讀數就不準了21世紀教育網B.體溫計測量體溫時,離開人體讀數就不準了21世紀教育網C.實驗室用來計量時間的停表,有電子停表和機械停表兩種D.天平測量物體質量時,砝碼放左盤,被測物體放右盤6.自從掃描隧道顯微鏡發明后,世界上就誕生了一門以0.1至100納米這樣的單位為研究對象的前沿科學,這就是納米技術,它以空前的分辨率為人類揭開了更加開闊的微觀世界。這里所說的納米是指 ( )A.長度單位 B.質量單位 C.時間單位 D.溫度單位7.下列不屬于科學研究的是 ( )A.小明到杭州旅游,發現西湖十大美景B.蘋果落在牛頓頭上,發現萬有引力C.瓦特好奇水沸騰,發明蒸汽機D.麥哲倫航海探險,發現地球是圓的8.某人上午9點乘汽車從臨海出發,上午11點到了溫嶺,這個人乘汽車乘了 ( )A.3小時 B.9小時 C.2小時 D.5小時9.一個物體的質量大小決定于 ( )A.物體外部形狀大小21世紀教育網B.物體的狀態和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C.物體所處的位置21世紀教育網D.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10.在使用溫度計測液體溫度時不正確的做法是 ( )A.使用前必須觀察量程,認清它的最小刻度值21世紀教育網B.溫度計的玻璃泡應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C.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中,應立即讀數21世紀教育網D.讀數時玻璃泡要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要與溫度計中的液面相乎11.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時小明采用仰視讀數法,讀出液體的體積為35毫升,則此液體的真實體積將比35毫升 ( )A.大 B.小 C.一樣 D.都有可能12.0℃的冰與0℃的水相比較 ( )A.0℃的冰比0℃的水冷B.0℃的水比0℃的冰冷C.0℃的水與0℃的冰冷熱程度相同D.以上說法都正確13.學校教學大樓的一間教室的體積是 ( )A.200米3 B.200千米3 C.200分米3 D.200厘米314.有甲、乙、丙三種量杯,它們的測量范圍和最小刻度分別是:甲:500毫升,10毫升;乙:100毫升,1毫升;丙:50毫升,l毫升,現在測量體積約為40厘米3的石塊體積,選擇下述哪一種量杯進行測量好 ( )A.甲 B.乙 C.丙 D.三種都可以15.下列測量錐體高度的方法正確的是 ( )1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將一銅塊熔化成銅水,它的質量減少21世紀教育網B.將一銅塊拉成絲,它的質量不發生變化21世紀教育網C.將一銅塊從南極拿到北極,它的質量增大D.將一粗糙的銅塊磨成光滑的正方體,它的質量不發生變化17.某同學用毫米刻度尺測量某一物體的長度時,測得的四次數據是2.12厘米,2.13厘米,2.13厘米,2.14厘米,則下列的測量結果較準確是 ( )A.2.12厘米 B.2.127厘米 C.2.1 3厘米 D.2.15厘米18.在一批產f!ji吉中,有l6個零件,我們只知道其中一個是次品(質量比合格產品要輕),給你一架天平,你最少幾次可以檢驗出次品零件 ( )A.1 6次 B.8次 C.4次 D.3次19.在運動會上的鐵餅比賽中,裁判員用皮卷尺測量比賽的成績,如在測量時將皮卷尺拉的太緊,則測量值將會 ( )A.偏大 B.偏小 C.不變 D.都有可能21世紀教育網20.托盤天平調節好以后,在稱最時發現指針偏在標尺中央的左邊,這時應 ( )A.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旋出一些C.向天平右盤中增加砝碼.將游碼向右移動D.將天平右盤中砝碼減少二、填空題(每空l分,第10小題6分,共46分)1.時間的國際主要單位是 ,l5分= 時。2.(1)圖A是某同學夜里起床時墻上掛鐘的時間,為 。(2)圖B是他在白天的時間讀數,為 。(3)如圖所示,甲和乙所示的讀數為:21世紀教育網甲: ℃,讀作 ;乙: ℃,讀作 。3.給下面的一些數據填上適當的單位:(1)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是8844.43 ;21世紀教育網(2)某中學學生的質量大約是40 ;(3)某同學1000米成績為4 15 ,等于 秒。4.人體正常體溫為 ℃,一般體溫表的測量范圍是 ℃到 ℃。5.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時,量筒必須放在 ,若是凹形液面,讀數時視線要與 相平,下圖所示量筒內的液體的體積是 。6.如圖物體的長度為 厘米,合 米。7.物體的 稱為溫度,溫度是利用水銀、酒精等液體 的原理制成的。南方夏天最高氣溫高達37℃,讀作 。,北方冬天最冷有零下40攝氏度,記作 。8.如圖是一架托盤天平。21世紀教育網(1)寫出部分結構名稱。21世紀教育網②④⑤⑥⑦⑧(2)稱量前要明確天平的 。(3)使用天平時,取放砝碼應用 ;潮濕物品或化學藥品 (填“能”或“不能”)直接放在托盤上。21世紀教育網9.把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進行排序:①建立猜測和假設 ②獲取事實與證據 ③提出問題 ④合作交流 ⑤制訂計劃 ⑥檢驗與評價正確的步驟應該是: —— —— —— —— ——(用數字表示)。10.用托盤天平稱水的質量:將空燒杯放在天平左盤,天平平衡后,天平右盤砝碼及游碼在標尺的位置如圖(1)所示。杯中裝水后,天平平衡,右盤砝碼及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2)所示。根據圖填出下表。燒杯質量(克) 燒杯和水的總質量(克) 水的質量(克)三、探究實驗(第1小題l2分,第2小題22分,共34分)1.一位同學粗測從家到學校的距離,他先走了l0步,測出距離為6米,于是他就以這樣的步幅,從家到學校共走了520步。那么,他家離學校多遠 21世紀教育網2.某同學為了研究種子萌發所需的條件,動手設計了如下實驗:他將三粒大豆種子用細繩系在玻璃棒上,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經過一段時間后,發現A、B、C三粒種子中,只有B種子萌發,這說明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是: 。(2)如要研究種子萌發與溫度的關系,還必須設計一個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若你手中只有一粒大豆種子,則種子應系在 處(選填“a”“b”或“c”),乙裝置起 作用。(3)請你再提出一個可探究的有關種子萌發的問題:一、l.A 2.B 3.B 4.C 5.C 6.A 7.A 8.C 9.D l0.C 11.A l2.C13.A l4.B l5.B l6.B l7.C l8.D l9.B 20.C 二、l.秒 0.25 2.2:20 15:25 (3)一25 零下 25攝氏度 40 40攝氏度 3.(1)米 (2)千克 (3)分 秒 255 4.37 35 42 5.水平桌面上 凹形液面最低處26毫升 6.2.70 0.027 7.冷熱程度 熱脹冷縮 37攝氏度 一40 ℃ 8.(1)②指針 ④托盤 ⑤平衡螺母 ⑥橫梁標尺 ⑦游碼 ⑧鑷子 (2)量程 (3)鑷子 不能 9.③①⑤②⑥④ 10.33.6 56.4 22.8 三、l.312米 2.(1)充足的空氣,適量的水 (2)b 對照 (3)煮熟過的種子在上述條件下會萌發嗎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6 頁 (共 6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1章 知識歸納總結重點知識詳解1.我們生活在豐富多彩的自然界中。研究自然現象,就會發現自然規律。科學就在我們身邊。2.科學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世界,推動了社會文明的進步。科學技術也可以產生破壞作用,給人類帶來危害。3.學習科學要學會動手做實驗,學會觀察和分析。在實驗前要熟悉儀器,了解它們的用途。實驗時要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及時準確地記錄實驗現象和有關數據,并注意實驗安全。4.單憑我們的感官不能作出精確的判斷。測量是一個將待測量與標準量進行比較的過程。實際測量往往需借助各種儀器。測量內容 儀器 單位 換算關系長度 刻度尺 米(m) 1千米=1000米1米=l00厘米=1000毫米1米=l06 微米=109 納米體積 刻度尺、量筒 立方米(m3) 1立方米=1000升1升=l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質量 天平 千克(kg) 1千克=1000克時 間 鐘、表 秒(s) 1時=60分 1分=60秒溫度 溫度計 攝氏度(℃)5.科學知識是全人類,特別是科學家探究活動的結果。6.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是:提出問題→建立猜測和假設→制定計劃→獲取事實與證據→檢驗與評價→合作與交流經典例題解析21世紀教育網[例1] 如圖所示,被測物體的長度是 厘米。若用最小刻度為厘米的刻度尺測量該物體,則測量值應為 。[解析] 使用刻度尺時,一定要清楚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即每一小格所表示的刻度;讀數時,一定要明確被測物體在刻度尺上的始、末位置(被測物長度應為末端刻度并口起始刻度之差),且應讀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本圖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毫米,測量結果的準確值可以達到毫米位,應讀到毫米的下一位,即最后一位為估計值。若末端剛好對準某一刻度線,則測量值的最后一位為0,不能省略,為估計值。[答案] 3.50厘米 3.5厘米21世紀教育網[例2] 量筒與量杯比較有什么區別 [解析] 量筒與量杯見右圖。從形狀上可以知道量筒的形狀像圓柱體,因此它的刻度是均勻的。而量杯的形狀像圓臺,上口大底口小,因此它的刻度是不均勻的,上密下疏。量筒和量杯都可以測液體的體積,它們沒有零刻度線。所以它們的區別是量杯的刻度是不均勻的,量筒的刻度是均勻的。[例3] 用久了的天平,由于不注意保養,使砝碼生銹。用這樣的天平稱物體的質量,其結果 ( )A.偏小 B.偏大C.仍準確 D.有時偏大,有時偏小[解析] 測量是一個將待測量與標準量進行比較的過程。當標準量發生變化時,一定會影響到測量的結果。用天平稱物體的質量其標準量是砝碼,當砝碼生銹,導致標準量偏大,而讀數時按原先的標準來進行讀數,導致測量結果偏小。[答案] A21世紀教育網[例4] 如圖,此溫度計測得物體的溫度為 。[解析] 溫度計在讀數時首先應注意此溫度計的最小刻度是多少,其次應注意溫度計內液體液面的位置在“0”刻度線以上還是以下,若在“0”刻度線以下,讀數應從“0”刻度線往下讀,若在“0”刻度線以上,應從“0”刻度線往上讀。所以如圖所示的溫度計讀數為-7.0℃。[例5] 關于誤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誤差只能減小,不能絕對避免21世紀教育網B.使用精密儀器可以避免誤差21世紀教育網C.認真進行測量,正確使用測量工具,可以避免誤差D.誤差就是測量中不慎產生的錯誤21世紀教育網[解析] 測量是人的一種行為,只要人參與的一些活動(測量)總會存在誤差,即使是最精密的儀器也不例外。而錯誤是因為使用了不合理的測量工具或使用的方法不正確導致的一種結果,是可以避免的。誤差在測量過程中雖然存在,但可以做到盡可能的減小誤差。比如選擇更合理的測量工具,更加科學的測量方法或可以采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等手段。21世紀教育網[答案] A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3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1章 科學入門第1節 科學并不神秘聯想情景導入你會使用電風扇嗎 為什么電風扇通電后會轉動 你看到過食物變質現象嗎 你知道煤氣為什么能貯存在鋼瓶內嗎 這些現象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現象。其實我們的身邊存在著大量的科學知識,科學就在我們身邊。重點知識詳解1.什么是科學 廣袤的宇宙、神奇的生物、形形色色的物質,構成了豐富多彩的自然界。我們就生活在這豐富多彩的大自然中,那里有無數奇妙的現象,并且大自然中的各種事物都在發生變化。這些自然現象是怎樣發生的 又將怎樣變化 科學就是一門研究各種自然現象、對各種疑問找出答案的學問。21世紀教育網2.科學離我們很遠嗎 牛頓由一個蘋果的落地而發現了“萬有引力”,瓦特由觀察沸騰的水頂起壺蓋而改進了蒸汽機。他們都是從研究身邊的問題著手,最終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所以,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勤于思考,我們都可以進入科學的世界。3.科學技術帶給世界哪些改變 21世紀教育網科學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給生產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好處,但也會給人類帶來災難。我們在學習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推動技術進步的同時,更要協調人和自然的關系,保護環境,才能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21世紀教育網本節知識結構探究:問題──合理解釋──新問題自然現象 科學 解釋、預測:豐富多彩的自然現象產生的原因應用:有正面的作用,也有負面的作用經典例題解析[例1] 關于魚在水中游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魚上游時鰾在增大B.魚在同一高度的水面上游動時鰾的大小不變C.龜在水中的沉浮完全由鰾的大小決定21世紀教育網D.魚在水中某一深度不動時,鰾的大小不會變化[解析] 由探究實驗可知,魚鰾隨著魚的沉浮在減小或增大,這與氣球的模擬實驗相似。事實上.龜在同一水平面上運動主要是由魚鰭的運動決定的,而鰾的大小是由魚在水中的深度決定的。[答案] C[例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科學技術的發展一定會給人類帶來幸福B.科學技術可以推動人類的文明進步C.科學技術的發展一定會引起環境破壞D.科學技術使人們的生活越來越方便和舒適[解析] 人類的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的進步,因此科學技術可以推動人類的文明和進步,給我們帶來福音。但科學技術對我們來說是一把雙刃劍,給我們帶來好處的同時,如果我們不能正確的利用,那么科學技術也會帶來災難。交通工具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也帶來了交通事故的頻發和環境的污染。21世紀教育網[答案] BD[例3] 裝滿熱的紅墨水的小瓶,瓶口用塑料膜封好,正放在冷水中,立即用針刺破塑料膜,此時,我們可以看到的現象是 ( )A.紅墨水仍在瓶中不出來 B.紅墨水向下運動C.紅墨水向上運動 D.紅墨水向左右運動[解析] 這是自然界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對流現象,發生在容易流動的氣體或液體中。熱的液體(水)由于密度小往上運動,冷的液體(水)由于密度大往下運動,所以平時我們對水加熱時,熱源往往處在容器的底端。夏天空調冷氣應往上吹,也就是這個道理。[答案] C[例4] 學會科學探究是為了 ( )A.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B.當科學家21世紀教育網C.提高智商21世紀教育網D.提高理解能力,得出好成績[解析] 科學是研究自然現象的發生、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大自然中科學現象無處不在。我們要搞清楚科學現象產生的原因,除了學習相應的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會科學探究,養成良好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21世紀教育網[答案] A實踐創新應用1.科學是一門研究各種 ,尋找各種 的學問。科學家的工作往往以關注自然界事物的 、 、 開始,不斷提出問題。21世紀教育網2.人們在探索自然的過程中,通過長期的 、 、 和 逐漸認識和掌握了許多科學規律,并利用這些規律來為人類服務。3.下列現象不屬于自然現象的是 ( )A.伊拉克大沙漠 B.伊拉克戰爭C.伊拉克氣溫高,降水少 D.伊拉克石油蘊藏量豐富4.給你一些鹽、一只燒杯、適量的水、玻璃棒、雞蛋,先把雞蛋放入盛水的燒杯中,你將看到什么現象 如何使雞蛋改變原有的狀態 21世紀教育網5.2002年11月I6日,中國廣東佛山地區發現第一起后來被稱為SARS的病例,2003年6月24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北京的非典型肺炎疫情明顯緩和,已符合世界衛生組織有關標準,因此解除對北京的旅行警告,同時將北京從非典疫區名單中排除。在這期間,中國的醫務人員、科技人員以及全國人民都付出了極大的努力。請結合實際,談談你在預防非典的過程中是怎樣做的。6.小明今年14歲,從10歲開始在父母的幫助下,每隔半年測量一次身高,記錄如下:年齡/歲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身高/厘米 149 150 152 153 155 156 158 161 166(1)先求出小明在這4年中每隔半年的身高增長了多少,再計算平均每半年增高多少。時間段/歲 10~10.5 10.5~11.0 11~11.5 11.5~12.0長高量/厘米 21世紀教育網 21世紀教育網 21世紀教育網 21世紀教育網時間段/歲 12~12.5 12.5~13.0 13~13.5 13.5~14.0長高量/厘米(2)小明在最后一年里身體高度的生長有付‘么特征 7.用一根細繩栓一個小螺帽(或其他金屬小重物),細繩的另一端懸掛在一個固定點上,讓其擺動起來,這個裝置叫做單擺。研究單擺下列項目:(1)繩子長為50厘米時,讓其小角度自由擺動起來,觀察其擺動是否會變快或變慢。(2)用不同長度的繩子做成的單擺(50厘米、30厘米)進行比較,哪個擺的快。21世紀教育網(3)用相同長度的兩根繩子分別栓一個小螺帽和一個大螺帽(質量不同),比較擺動的快慢。21世紀教育網通過以上的研究可以得出哪些結論?同學之間交流一下。21世紀教育網課后練習答案21世紀教育網依次敲,聲音越來越弱1.自然現象答案存在發展變化2.觀察實驗分析 歸納 3.B 4.雞蛋沉入水中,在水中放入鹽,用玻璃棒輕輕攪拌,直到雞蛋浮起來為止5.略 6.(1)略2.1厘米 (2)小明在最后一年星身體長高特別快,可能進入青春期 7.(1)與振動的幅度大小無關(幅度不是很大的情況下) (2)30厘米長的單擺擺得快一些(3)相同,與擺的質量無關科學探究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4 頁 (共 4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7節 科學探究聯想情景導入當一滴水不小心落在課桌上后,過一會兒,你會發現有什么現象產生 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你想做一位科學家嗎 如果你是一位科學家,在身邊發生了這樣的事情,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后來又會去干什么 其實,我們的科學問題的發現或科學的研究都離不開科學探究。科學探究究竟是怎么進行的,學了這節知識,也許你可能已經變成了一個科學家。重點知識詳解1.科學的核心是探究。科學探究是學習科學的一種重要方式。2.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是:21世紀教育網提出問題→建立猜測和假設→制定計劃→獲取事實與證明→檢驗與評價→合作與交流其中主要的過程是:(1)提出問題:針對實際發生的一個現象或難題提出自己的研究問題。(2)假設:針對提出的問題,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理論知識提出各種可能的假設。(3)驗證假設:用調查、觀察、實驗、數據統計等方法對各個假設進行驗證。(4)結論:用合適的方法對研究的成果進行總結,得出合理的結論(注意:結論必須與假設不發生矛盾,否則必須重新考慮研究方案)。(5)評價:結論是否符合實際情況,結論是否可以應用于實際問題,這個科學結論對社會及生活可能會發生什么影響。21世紀教育網本節知識結構科學史科科學探究的過程:提出問題、建立假設、設計實驗方案、收集證據、解釋證據或結論、學 評價等探 科學探究過程示例:琴納和牛痘究 嘗試進行科學探究:腳印的長度與身高的關系、黑盒實驗等經典例題解析21世紀教育網[例1] 在美國科羅拉多州,有一天,有7個孩子突然病倒了,并伴有腹瀉、胃痛、發燒、嘔吐等癥狀。數日后,又有43人出現了相同的癥狀。化驗結果顯示,所有患者都感染上了一種能夠通過染菌的肉或蛋傳播的細菌。那么孩子們是怎么感染上病菌的呢 為什么有些孩子感染了,而另一些孩子卻沒有 研究員認為這些細菌來自于某些染菌的食物。他們對孩子進行了詢問,但孩子們說:他們沒有在一起吃飯!那么孩子們一起參加過什么活動呢 調查發現:他們去動物園參觀過蜥蜴展覽。研究員經檢查發現了一只蜥蜴的確是此病菌的攜帶者。但展覽的動物是不許觸摸的,又怎么會感染到孩子們的身上呢 21世紀教育網于是,研究員仔細詢問了孩子們在展區的活動,并將他們提供的信息與那些沒有得病的孩子進行比較,發現洗過手的孩子沒得病,而沒洗手的孩子則得病了。對信息進一步篩選和分析發現,凡是接觸過木柵欄又沒洗手的孩子都病了。而對木柵欄的檢驗的確發現了該病菌。原來孩子們得病的過程是這樣的:他們爬上圍護蜥蜴的木柵欄,沒有洗手就直接吃東西,病菌就由口腔進入了他們的體內。研究員在研究上述病因時:21世紀教育網(1)提出的問題是:(2)建立的假設是:(3)收集的證據是:(4)作出的解釋是:[解析] 提出的問題是孩子們是怎樣感染病菌的;建立的假設是細菌來自某些染菌的食物;收集的證據是對孩子進行詢問,調查孩子們共同參加過的活動,詢問活動的細節并進行比較,對得到的信息進行進一步篩選和分析等;作出的解釋是孩子們爬上圍護蜥蜴的木柵欄,沒有洗手就直接吃東西,病菌就由口腔進入了他們的體內,最終感染病菌。21世紀教育網[例2] 一位科學家在一塊地上噴灑殺蟲剎,而附近另一塊地則未經任何處理。一段時間后,她在兩塊地上各設了5塊面積相同的樣地,并在每塊樣地中用相同的方法取1立方米的泥土,統計其所含的蚯蚓數目。實驗數據如表所示。噴灑過殺蟲劑的土地 未經處理的土地樣地 每立方米所含的蚯蚓數 樣 地 每立方米所含的蚯蚓數A 730 F 901B 254 G 620C 319 H 811D 428 I 576E 451 J 704請回答下列問題:(1)這個實驗研究的問題是什么 (2)分別計算噴灑過殺蟲劑的土地和未經處理的土地中平均每立方米土壤中所含的蚯蚓數量。(3)殺蟲劑對蚯蚓數量有哪些影響 [解析] (1)這是一個比較實驗,比較的變量是不同的土壤(使用過殺蟲荊的土壤與未處理的土壤)中蚯蚓的數量。研究的問題是:殺蟲劑對蚯蚓的生長有什么影響 (2)使用過殺蟲劑的土壤,平均每立方米的土壤中蚯蚓的數量是436.4條,而未處理過的土壤,平均每立方米的土壤中蚯蚓的數量是722.4條。(3)殺蟲劑對蚯蚓的生存顯然有很大的影響。使用了殺蟲劑,使每立方米土壤中的蚯蚓數減少了286條。21世紀教育網當然,在研究中還可以繼續提出問題,殺蟲劑不僅對蚯蚓的數量有影響,可能對其生長的速度也有影響吧,如果是這樣一個問題你又如何進行實驗設計呢 也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果殺蟲劑殺死了土壤里的蚯蚓,那么對土壤里的植物生長有什么影響呢 你能設計一個研究方案嗎?[例3] 滿滿一杯水放在廚房里,幾天后發現水變少了,這是因為水由液態變成氣態的水蒸氣跑到空氣中去了,即蒸發了。影響水蒸發的快慢因素有哪些呢 請你提出你的假設并設計相應的實驗。[解析] 這是一道科學探究題,我們可以按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分析解題。題目已經提出了問題,由此我們可以根據平時的生活經驗猜想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如液體表面積、空氣流動快慢等,然后設計實驗。在實驗設計中,一定要明確要研究的是哪個量,其他的量則都應該進行控制。在實際實驗中,還有許多的細節需要我們不斷地調整和改進,甚至改變整個實驗方案。[例4] 閱讀下面文章,回答問題。21世紀教育網自行車胎漏氣的原因在哪里 小明準備騎自行車外出時發現車胎癟了。他感到很奇怪,昨天還是好好的,是什么地方出了問題呢 他用自己對自行車了解的常識和經驗想到,也許是車胎破了,也許是氣門嘴的螺絲松了,或者是氣門嘴里的小橡皮管壞了……究竟上述哪一種是正確的呢 小明開始尋找證據。他仔細查看了外胎,沒有發現有破的痕跡,他又查看氣門嘴的螺絲,也沒有發現松動。后來他把螺帽卸下,取出氣門芯,發現小橡皮管也是好的。他給車胎打氣,仔細查看和傾聽,一會兒車胎又癟了,他想,也許是內胎的某個地方出現了一個小小的孔。后來,他請修車的師傅把內胎取出,把充氣的內胎放到水里,只見氣泡從內胎表面的某處不停地往上冒。小明非常高興,自行車漏氣的原因終于找到了。(1)提出問題:(2)建立假設:(3)收集證據,檢驗假設:21世紀教育網(4)作出解釋:[解析] 分析小明的探究過程:(1)提出問題:自行車胎漏氣的原因在哪里 (2)建立假設:a.可能是外胎破了;b.可能是氣門嘴螺絲松了;c.可能是小橡皮管破了;d.可能是內胎破了。(3)收集證據,檢驗假設:a.仔細查看外車胎,沒有破的痕跡;b.查看氣門嘴螺絲沒有松動;c.檢查小橡皮管也是好的;d.充氣的內胎放入水中,發現冒氣泡(如上圖)。(4)作出解釋:自行車內胎某處破了,所以漏氣。實踐創新應用1.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是 、 、 、 、 、 。2.愛迪生是著名的發明家,有一次,他在繁忙的工作中,要求他的助手幫助他測量一只燈泡的體積。可是,半天過去了,他的助手還是沒能完成任務。于是,他親自跑到助手的實驗室去,發現他的助手正忙著研究燈泡的形狀,進行著各種復雜的計算,桌上是一張圖紙:將燈泡分割成各種形狀,記錄著各種已經測量過的數據。“我就快完成任務了,”助手自豪地對愛迪生說,“只要測量完這一組最后的數據!”愛迪生微笑著看看助手:“你很努力啊!可是,你能有比較簡單方便的方法嗎 我想很快就知道它的體積!”同學們,你能有比較方便簡單的方法嗎 請寫出你的設計過程和你需要的儀器。21世紀教育網3.春天的田野上,昆蟲們在美麗的油菜花上流連忘返。請你提出一個假設,設計一個實驗方案說明是什么將昆蟲吸引到油菜花上的。21世紀教育網4.我很高興地在家里養了一盆綠色植物,得意地對爸爸說:“我要養在我的小房間里,這樣我天天可以呼吸新鮮空氣了!”可爸爸卻說,晚上植物會和我爭奪氧氣。爸爸說得對嗎 請你設計一個實驗幫幫我,看看爸爸說得對還是我說得對,好嗎 5.植物會從照射它的光中吸收大量的能量來維持它的生長,因此吸收光是植物的一個重要本領。但是植物往往對不同顏色的光有不同的吸收率。一位科學家把一棵綠色植物放在不同顏色的光下照射,然后再測量該植物對每種光的吸收值。(1)什么光照射時吸收率最小 這棵植物主要吸收的三種光是什么 (2)如果把這棵植物放入一個綠色玻璃(只有綠色光能夠通過)做成的暖房內,會發生什么現象 (3)如果有紅色植物生長于人工環境的溫室內,最不適合用什么顏色的光來照射 一棵綠色植物對光的吸收值光的顏色 光吸收的百分率紅 55橙 10黃 2綠 1藍 85紫 406.科學探究一般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實驗、完成實驗、檢驗假設、得出結論等幾個環節。下面是琴納醫生發現天花疫苗的故事。請閱讀,并回答相關問題:現在,臉上有小圓疤痕的人不多見了。但如果你問一下你的爺爺和奶奶,他們可能會告訴你,人們曾患過一種非常可怕的傳染疾病一天花。在18世紀,當一個人患上天花,他多半會死,即使病治好了,也會留下很丑陋的疤痕。一次天花的蔓延足以令一個小鎮里l/5的人口死亡,而嬰兒和小孩子最容易患上這種病。當時,琴納醫生發現擠牛奶女工在擠奶時,很容易從牛身上感染到一種名為牛痘的病。其中一個病癥是她們的手指上會留下一些斑點,但一般而言,她們很快就會痊愈。 ①琴納醫生觀察到染上牛痘的女工不會患上天花,他深信是牛痘抑制了天花在人體內的繁殖。 ②為了驗證這個想法,他進行了實驗。在1974年5月14日,一個擠 牛奶女工莎拉得了牛痘后來找琴納醫生,琴納治了莎拉的病,卻有意把牛痘傳給了他的園丁的8歲的兒子——詹姆士。 ③琴納醫生首先在莎拉手上的斑點里取了一些膿水,之后在詹姆士 的胳膊上割了一道小口,把膿水擠了進去。5天后,詹姆士得了牛痘,但很快便痊愈了。21世紀教育網然后,琴納醫生在一個天花病人的斑點上取了一點膿水,又在詹姆士的胳膊上割了一道小口,把膿水擠進去。21世紀教育網 ④他相信詹姆士不會染上天花。琴納醫生和詹姆士的父母悉心照料著詹姆士,詹姆士的確沒有染上天花,實驗成功了。21世紀教育網 ⑤琴納醫生發現了幫助小孩子抵御天花的方法,他稱這種方法為“疫苗接種”。1979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天花已被滅絕。現在,嬰兒也不用再接受對抗天花的疫苗接種了。這個故事本身極好地展示了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請你分析①②③④⑤各代表科學探究中的哪一個環節 ①②③④⑤7.喝湯時,小明發現湯有點淡,于是,他拿了一勺鹽打算加到湯里去。小明媽媽告訴他:“鹽太粗了,應當用細鹽,細鹽溶解起來比較快。”你覺得小明媽媽說的話有道理嗎 你認為食鹽的溶解還與哪些因素有關 請幫助小明完成下列探究過程。(1)提出問題:食鹽的溶解與哪些因素有關 (2)建立假設:21世紀教育網①②③(3)設計實驗方案(選擇其中一個影響因素,設計方案):(4)收集事實證據:(5)檢驗假設。(6)交流。8.忙忙碌碌的螞蟻每天進出蟻窩有什么規律呢 某同學對墻腳下的一窩螞蟻進行了三天觀察。他記錄了離開蟻窩的螞蟻數目,每次觀察5分鐘,其結果如下表:時 間 螞蟻數目第l天 第2天 第3天7:00 8 1 99:00 27 4 2611:00 98 17 11013:00 101 21 1181 5:00 104 27 10717:00 66 15 6019:00 4 2 7根據表中數據記錄,可得出的結論是:。課后練習答案略1.提出問題建立猜測和假設 制定計劃 獲取事實與證據 檢驗與評價 合作與交流 2.提示:利用排水法或者“排沙法” 3.假沒是花香將昆蟲吸引到花上來的。實驗設計:做一朵與油菜花相同的紙花,其他條件都一樣,但沒有香味,將紙花放入油菜花群中,觀察昆蟲是否去采蜜。(其他答案符合題意即可) 4.將綠色植物放入透明塑料袋內,扎緊袋口,置于黑暗中24小時后,將帶火星的小木條放入袋內,觀察木條是否能復燃。 5.(1)綠光 藍、紅、紫 (2)會因為沒有光吸收而逐漸枯萎 (3)紅光 6.提出問題作出假設 設計實驗 完成實驗 檢驗假設 7.略 8.中午11點到下午3點這段時間,螞蟻活動的數量較多;不同天氣對螞蟻外出活動有影響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7 頁 (共 7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3節 長度和體積的測量聯想情景導入測量是科學家實驗中最基本的一種實驗手段。在我們的生活中也經常會碰到測量。比如身高的測量,體重的測量等。你知道你睡的床的長和寬各是多少嗎 你家每個月的用水量為多少體積 你還知道地球的直徑,體積和赤道的長度嗎 以上各量是用什么工具測量的 是如何測量的 測量的數據又是如何記錄的等等一系列問題,都是我們本節內容所要學習的。重點知識詳解測量:測量是一個待測的量與公認的標準量進行比較的過程。一、長度的測量1.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是刻度尺(如直尺、卷尺、三角尺、游標卡尺等)。2.長度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主單位)中,長度的單位是米(m),比米大的單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單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等。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21世紀教育網1千米(km)=1000米(m)=103米(m)1米(m)=10分米(dm)1分米(dm)=10厘米(cm)1厘米(cm)=10毫米(mm)1毫米(mm)=1000微米(μm)=103微米(μm)1微米(μm)=1000納米(nm)=103納米(nm)3.測量方法:直尺位置正確放置,在垂直于直尺的方向上平視刻度讀數。4.長度測量中應注意的問題。21世紀教育網(1)刻度尺的某一刻度線與被測物體的一端對齊,觀察時視線應與尺面垂直(見圖①)。(2)刻度尺上有刻度的一邊應緊靠被測物體,并放正尺的位置(見圖②)。(3)測量值應估讀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5.數據的記錄,讀數組成:準確值加一位估計數,測量結果由數字和單位組成。如,人的身高為1 52.0 cm(見圖③)。6.在生活中,我們常采用一些粗略的方法來測量長度。例如,知道自行車轉動一圈的長度,然后用滾動法來測量某一跑道的長度。21世紀教育網7.測量距離時,常用到卷尺。建筑工人用的卷尺一般有l米、3米等幾種規格。體育比賽中所用的皮尺,最大的測量長度可達50米。(見下圖)8.在測量時,還常會用到其他一些儀器和方法,例如潛水艇在水下航行時常用聲納米測量潛水艇與障礙物之間的距離;雷達用電磁波反射的原理來測量距離;激光測距也是現代測量中常用的技術。二、體積的測量1.體積是物體占有空間的大小。21世紀教育網2.體積的單位:立方米(m3),液體體積常用單位是升(L)。1立方米(m3)=1000升(L)1升(L)=1000毫升(mL)=1000立方厘米(cm3)1升(L)=1立方分米(dm3)3.體積的測量。(1)液體體積:用量筒或量杯。(2)規則固體(如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等)用刻度尺測量、計算。(3)不規則固體(如石塊):用浸沒排水法。先在量筒里放一些水,讀出液體體積V1,再將固體浸沒,讀出總體積V2,則固體的體積為V2一V1(見圖①)。4.量筒使用時的注意事項。21世紀教育網(1)注意觀察量筒上的最小刻度和量程及單位。(2)量筒必須平放在桌面上。21世紀教育網(3)讀數時,視線要與凹形液面的中央最低處相平。(見圖②)(俯視導致結果偏大,仰視導致結果偏小) 21世紀教育網本節知識結構單位長度和體積的測量 測量工具正確記錄測量結果測量的幾種特殊方法經典例題解析[例1] 根據地圖怎么樣計算北京到上海的鐵路的實際長度 [解析] 這是一種特殊的測量方法,具體可用:(1)“化曲為直法”用一條彈性不大的棉線重疊在曲線上在A、B兩端的位置上作出相應的標記,將棉線放直,用刻度尺量出兩標記間的長度,即為曲線AB的長。(2)“滾輪法”用已知周長的輪子,沿曲線滾過,記下輪子滾過的圈數。曲線的長度=輪子的周長×滾過的圈數[例2] 怎樣用普通刻度尺量一張紙的厚度 怎樣測量出鋼筆桿的直徑 [解析] 如圖①所示,用刻度尺測量一本書的厚度(除封面),再看它的頁碼(注意一張紙是2頁)就可以計算出一張紙的厚度。用兩塊直三角板和直尺,用如圖②所示的方法,即可測量出鋼筆、硬幣等物體的直徑。[例3] 一位粗心的同學在測一些物體的長度時忘記了寫單位,請你給他記錄的數據填寫上適當的單位。21世紀教育網(1)教室的門高是23.5 ;(2)某同學的身高是165 ;(3)一張卡片的厚度是0.24 ;(4)一枝普通新鉛筆的長度是0.18 。[解析] 要注意觀察刻度尺上1 mm,1 cm,1 dm,1 m有多長。一般教室的門高2 m~3 m,合20 dm~30 dm,故(1)應填dm;某同學的身高應為1.65 m,合165 cm;一張卡片的厚度不足l mm,應填mm;而一枝鉛筆的長度與直尺長差不多,為20厘米左右,合0.2 m,故應填m。[例4] 有下列器材:刻度尺、鉛筆、細銅絲,怎樣測得細銅絲的直徑 [解析] 當被測物體(銅絲直徑)很小,而測量工具精確度不夠時,可將同類待測物體集中,測出總長度后,再求每個單一物體的長度,這種方法稱為“測多算少法”。[答案] (1)把細銅絲在鉛筆上緊密繞若干圈行; (2)用刻度尺量出n圈的總直徑L(mm); (3)計算銅絲直徑d=L/n(mm)。21世紀教育網[例5] 小明家里為裝玻璃和窗簾都要測量窗戶的長度,應分別選用什么樣的刻度尺 [解析] 裝玻璃和窗簾對準確度的要求是不同的,裝玻璃要求精確一些,因為如果相差幾毫米都會導致玻璃和窗框不吻合,而裝窗簾相對來說要求沒那么高,所以選擇的刻度尺也有所不同。裝玻璃可以選擇最小刻度為毫米的鋼卷尺,裝窗簾選擇最小刻度是厘米的皮卷尺。[例6] 有一不規則蠟燭塊,如何測量它的體積 21世紀教育網[解析] 由于蠟燭塊放入水中是浮在水面上的,不能用量筒和水直接測出蠟燭塊的體積,那就要設法使蠟燭塊浸沒于水中。可用針壓法,也可用沉錘法。(1)“針壓法”a.在量筒里放一定水記下讀數V1(如圖①)。b.用鐵絲(或大頭針)把蠟燭塊按入水中使其浸沒,記下讀數V2(如圖②),則蠟燭塊的體積為V2-V1。(2)“沉錘法”a.把鐵塊、蠟燭塊用細線(如圖③)所示方法拴在一起。b.在盛有水的量筒內,放入鐵塊(如圖④)記下讀數V1。c.往下放細線,使蠟燭塊、鐵塊一起沉入水中(如圖⑤)記下讀數V2。則蠟燭塊體積為V2一V1。實踐創新應用1.下列最接近于5 cm的是 ( )A.手掌長度 B.手指寬度 C.大拇指長 D.手掌厚度2.下列哪個物體的長度較接近1分米 ( )A.正方體粉筆盒的寬度 B.一個中學生的肩寬C.新鉛筆的長度 D.作業本的長度3.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時,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 )A.刻度尺沿被測物體放正,不能斜放B.刻度尺有刻線的一邊要緊貼被測物放置C.0刻度線被磨損的刻度尺不能使用,必須更換D.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21世紀教育網4.有三個長度數據:①240分米;②0.24千米;③2.4×106微米,把它們從小到大排列的順序是 (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③①②5.用最小刻度為毫米的刻度尺測量一圓柱體的直徑,所得結果如下,其中正確的是 ( )A.5.62厘米 B.5.6厘米 C.56.20毫米 D.0.56分米6.甲、乙兩位同學用最小刻度值為厘米的刻度尺,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甲的記錄是48.15厘米,乙的記錄是4.81分米,你認為測量記錄正確的是 ( )A.甲 B.乙 C.都正確 D.都不正確7.有一輪子的直徑為50厘米。某同學推著輪子繞一圓形花壇轉1周,該輪子恰好滾過20周,那么這個花壇的半徑是 ( )A.5米 B.10米 C.20米 D.25米8.某同學先后四次在不同位置測量某物體的長度,測得的數值分別是l8.4毫米、18.3毫米、18.5毫米、18.5毫米,那么這個物體長度的平均值為 ( )A.18.45毫米 B.18.4毫米 C.18.5毫米 D.18.3毫米9.下列的這些數值中,正確的是 ( )A.一枝鋼筆的長度大約是0.15分米左右B.教室的面積大約是8米2C.一塊木板長l米、寬5分米、厚5毫米,它的體積是0.0025米3D.一枚一元硬幣的質量大約是0.1千克10.實驗時要準確量取40毫升的水,應該選用 ( )A.10毫米的量筒 B.100毫升的燒杯C.100毫升的燒杯和滴管 D.50毫升的量筒和滴管11.水放在量筒里,液面呈凹形,視線水平,讀數應以 ( )A.凹形的兩邊的最高點為準 B.凹形的最低點處為準C.凹形的最高處與最低處之間為準 D.任何一處均可12.在潮濕的環境中,木尺會受潮而膨脹,使用膨脹的木尺測量物體的長度,其結果是 ( )A.測量值大于真實值 B.測量值小于真實值C.測量值等于真實值 D.測量值將是錯誤的13.完成下列單位換算(寫出換算過程)。(1)2.4毫米= 米;21世紀教育網(2)4.85千克= 毫克;(3)1.25升= 毫升。14.圖甲物體的長度為 厘米,圖乙物體的長度為 厘米。15.如圖所示,量筒內水的體積是 厘米3;放入物體后水面升到的刻度是 厘米3;物體的體積是 厘米3。16.某同學用毫米刻度尺測量一課本每張紙的厚度(不計封面,共200頁),由此可知每張紙的厚度大約是 毫米。17.在測金屬絲直徑時,采用了如圖的方法進行測量。根據圖示情況,回答:(1)圖中緊密排繞的細金屬絲的圈數是 圈。21世紀教育網(2)圖中細金屬絲緊密排繞而成的長度是 毫米。(3)細金屬絲的直徑是 毫米。21世紀教育網本題的實驗與上題的實驗都用到了“特殊”的測量方法,你認為它的好處是。這是一種常用的科學測量方法。課后練習答案1.米 米 厘米 2.B 理由略 3.毫米 3.50 4.3 5.500 0.0056.能 略1.C 2.A 3.C 4.D 5.A 6.B 7.A 8.B 9.C l0.D 11.B l2.B l3.(1)2.4毫米=2.4×0.001米=0.0024米 (2)4.85千克=4.85×1000000毫克=4.85×l06毫克 (3)1.25升=l.25×1000毫升=1.25×103毫升 l4.1.92 3.30 15.30.0 40.0 10.0 16.0.06 17.(1)16 (2)25(出現估計值也可) (3)1.56 使測量更精確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7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7 頁 (共 7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6節 時間的測量聯想情景導入你每天幾點鐘起床 你到學校的時間大概是幾點鐘 每上一節課的時問是多少 你知道我國跨欄運動員劉翔的110米欄的最好成績是多少嗎 你跑l00米的成績是多少等等,這就是時間的測量和時刻的概念。21世紀教育網重點知識詳解1.時向的計量方法。一切有規律運動的物體都可以作為計時的工具。從古至今的計量方法有:①古人用漏壺,日晷等器具來計時,但方法粗略。②人類利用天體在天球上的運動規律來計量時間。③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觀察發現比薩城里的一座教堂里的吊燈在室中擺動時具有等時性,而后荷蘭物理學家惠更斯利用等時性制成擺鐘。(每天誤差幾秒至幾分)④石英表。(利用石英晶體的震蕩來代營鐘擺的運動制成的)⑤用燃燒香的辦法。⑥利用水流。21世紀教育網2.時間的單位:秒21世紀教育網常用的單位還有時(h)、分(min)、毫秒(ms)1時=3600秒 (1 h=3600 s)1分=60秒 (1 min=60 s)1毫秒=0.001秒 (1 ms=0.001 s)3.實驗室里用來計時的停表有電子停表和機械停表。(1)“鐘、手表”的讀數是指時刻。(2)“停表”的讀數測的是時間間隔。4.時刻、時間(也稱時間間隔)。幾點鐘開會,幾時上課,幾點發車……這都是時刻,而會議長達2小時,這是從開始到結束的時間間隔等等。如果把時刻、時間在數軸上表示出來,那含義就一目了然:時刻表示為一點,時間表示為一線段。21世紀教育網本節知識結構概念 時刻時間 時間間隔單位換算方法測量工具(種類、使用方法)經典例題解析[例1] 下列敘述中,指的是時刻的是 ( )A.100米賽跑的世界記錄是9.5秒B.每節課的時間是45分鐘21世紀教育網C.汽車從甲地行駛到乙地需2小時D.中央電視臺一臺《新聞聯播》節目每天l9時開始[解析] 時刻是一個點,而時間間隔指一段時間,所以只有D中的19時指的是時刻。[答案] D[例2] 秒表的讀數分兩部分:小圈內表示分,每小格表示0.5分;大圈內表示秒,最小刻度為0.1秒。當分針在前0.5分內時,秒針在0~30秒內讀數;當分針在后0.5分內時,秒針在30~60秒內讀數。因此如圖所示中秒表讀數應為 分 秒。[解析] 秒表的種類有很多,同學們可以根據不同情況具體分析,把握住規律即可。根據題中所給信息,小圈內的讀數為3分,分針在后0.5分內,所以秒針在30~60秒內讀數,讀為48.62秒。注意估讀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21世紀教育網[答案] 3 48.62[例3] 下面是某校作息時間表中上午段的時間安排,其中表示時刻的有哪些 多項活動的時間間隔中最長的是多少時間 最短的是多少時間 活動項目 早自修 第一節 第二節 課間操 第三節 第四節時間 7:30~7:50 8:00~8:45 8:55~9:40 9:40~10:00 10:00~10:45 10:55~11:40[解析] 這是學校常用的作息時間表。學校的所有活動都在時間表的“統一指揮”下顯得有條不紊。在這張表中,一節課的時間間隔最長,是45分鐘;課間間隔的時間最短,都是l0分鐘。7:30,7:50,8:00,8:45,8:55,9:40等都是時刻。[例4] 走時準確的手表,分針和秒針在一晝夜內轉動的圈數分別是多少 [解析] 手表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記錄時刻的計時工具。秒針轉一圈的時間為60秒即l分鐘,一晝夜(24小時)有幾分鐘,即秒鐘轉了幾圈。分針轉一圈為1小時,一晝夜即24小時,所以在一晝夜內,走時準確的手表,分針轉了24圈,秒針轉了l440圈。實踐創新應用1.100米短跑的世界記錄大約是 ( )A.5秒 B.10秒 C.15秒 D.20秒2.某人在安靜狀態下心臟每分鐘跳動75下,那么他的心臟跳動l次所用的時間是 ( )A.1.3秒 B.0.8秒 C.1秒 D.75秒21世紀教育網3.上午9時從杭州乘火車,經過2小時l0分鐘后,于11時10分到達寧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9時、11時l0分是時刻,2小時l0分鐘是時間間隔B.9時、11時l0分是時間間隔,2小時l0分鐘是時刻C.2小時l0分鐘既是時刻又是時間間隔D.9時、11時10分、2小時l0分鐘均是時刻4.下列關于時間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秒是時間的常用單位B.一晝夜的時間為l2小時,合43200秒C.一年約365天21世紀教育網D.鐘表是我們最常見的計時器5.走時準確的手表的秒針一晝夜轉過表面的圈數是 ( )A.24圈 B.86400圈 C.1.440圈 13.4320圈6.下列換算正確的是 ( )A.24分36秒=0.41時 B.24分36秒=0.2436時C.24分36秒=0.46時 D.24分36秒=2時4分36秒7.小芳早上7:10從家里出發去學校,一般步行到校需要20分鐘,則小芳到校時間是,她在路上共花了 小時。8.給下面的測量數據填上合適的單位。某十字路口紅綠燈相隔時間約為30 ,學校里一堂課時間是45 ,自行車騎過l0米路程用時約2 。21世紀教育網9.如圖所示,是體育老師測試晶晶同學1000米跑步的成績時停表所記錄的時間,這只機械停表大表盤一圈量度的時間是 ,最小刻度是 ,小表盤一周量度的時間是 ,最小刻度是 ,現在請你讀出晶晶1000米跑步的成績是 。10.星期天上午,媽媽出去辦事前,規定佳佳看電視的時間為l小時。佳佳做了一段時間的作業后,開始看電視,打開電視機時他胸前掛著的電子表示數如圖(1)所示,等他看完一段精彩的動畫片,再看電子表,示數如圖(2)所示,則佳佳看電視的時間約分鐘,有沒有超出媽媽規定的時間 課后練習答案1.24 86400 2.B 3~4.略1.B 2.B 3.A 4.B 5.C 6.A 7.7:30 1/3 8.秒 分鐘 秒 9.30秒 0.1秒 15分 0.5分 3分37.50秒 10.53沒有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4 頁 (共 4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5節 質量的測量聯想情景導入你有過體檢的經歷嗎 你去菜市場買過菜嗎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碰到對物體質量的稱量。重點知識詳解1.質量的含義:一切物體都是由物質組成的,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就用質量表示。2.質量的單位:千克(kg)1千克(kg)=1000克(g)3.物體的質量大小由物體本身決定,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不隨物體的形狀、位置、溫度和狀態的變化而變化。4.實驗室里常用托盤天平來測量物體的質量。電子盤秤、電子分析天平是更精密的質量測量工具。21世紀教育網5.托盤天平的結構如圖所示(自下而上,自左而右,自前而后):底座,橫梁標尺,游碼,平衡螺母(左右),托盤(左右),指針,分度盤。指針:指示天平橫梁是否平衡,指在分度盤中央表明天平平衡。左右盤:放被測物體(左盤)和砝碼(右盤)。平衡螺母:稱量前調節天平平衡之用。游碼:往右盤中加相應的砝碼。21世紀教育網砝碼及砝碼盒:標準稱量及盛放砝碼。鑷子:取放砝碼。21世紀教育網底座:固定天平及與桌面接觸。6.天平是依靠橫梁平衡的原理來測物體質量的。21世紀教育網7.托盤天平的使用。天平是比較精密的儀器,要學會正確使用天平,使用期間應注意:(1)使用前:應注意天平的測量范圍與最小刻度,估計被測物的質量,被測物的質量不能超過天平的測量范圍。(2)使用時:不能用手摸托盤;不能把潮濕的物品或化學藥品直接放在托盤上;不能用手接觸砝碼,必須用鑷子輕拿輕放。(3)使用后:把砝碼及時放回砝碼盒內,天平和砝碼要保持干燥、清潔,以免生銹。正確使用天平的方法:(1)調平: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0”刻度線;調節平衡螺母(具體是:指針偏左,平衡螺母右旋;指針偏右,平衡螺母左旋),使指針對準分度盤中央刻度線或在分度盤中央刻度線左右作等幅擺動,此時橫梁平衡。(2)稱量:把被測物放在左盤,用鑷子向右盤由大到小加減砝碼(左物右碼),再調節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至天平恢復平衡。被測物質量一所用砝碼總質量+游碼指示的刻度值(注意標尺的最小刻度值;讀游碼左側所指的刻度值)(3)稱量完畢整理天平,及時將砝碼放回到砝碼盒內。21世紀教育網本節知識結構概念概念單位及其換算質量工具測量方法經典例題解析[例1] 將質量50千克的鋼塊加熱到500℃時,其質量是 千克;如果將其繼續加熱使其變成鋼水,其質量是 千克;如果將鋼水再冷凝加工成各種形狀的物品,再隨火星車送上火星,那么這些物品的質量總和是 千克。[解析] 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是物體的基本屬性之一,它不會隨著物體的形態、溫度、壓力和地理位置的變化而發生改變。21世紀教育網[答案] 50 50 50[例2] 小明同學需要用天平稱取78克食鹽。他先將天平調平,然后用手把50克、20克和5克的砝碼各一個放在天平的左盤中,又把游碼移到3克處;再把食鹽直接加在右盤里,直到天平指針指在刻度中央;最后,他把盤里的食鹽倒在一張小白紙上,包好后帶走。以上操作有哪些錯誤 [解析] 天平的操作分平放、調平、稱量和復原四步。平放與調平的操作小明沒有錯誤,主要錯在稱量和復原這兩步上。(1)用手直接拿砝碼是不允許的,因為這樣容易使砝碼磨損或生銹而影響準確性,如果沒有鑷子,可以用干凈的軟紙巾用手隔紙拿取;(2)砝碼與食鹽的盤放錯了,應該對調;(3)食鹽不能直接放在盤中,所有的化學藥品不能直接放在盤中,應該在稱量時左右盤各放一張大小相同的紙,然后把砝碼放在右盤中,食鹽放在左盤中;(4)稱量完畢后,應將砝碼放回原砝碼盒內。21世紀教育網[例3] 用天平稱量時,物體應放左盤。若某同學稱量鐵塊時,當天平橫梁平衡時才發現他把鐵塊和砝碼放反了,右盤內砝碼質量及標尺上游碼指示刻度如圖所示,那么他能算出被測的質量嗎 若能,是 克。[解析] 左盤放物右盤放砝碼時,被測物質量=所用砝碼質量+游碼所指刻度,即左盤質量=右盤質量+游碼所指刻度,題中物體放在了右盤,砝碼放在了左盤,根據左盤質量=右盤質量+游碼所指刻度,則右盤質量=左盤質量一游碼所指刻度,即被測物質量=砝碼質量一游碼所指刻度。所以結果是75-2.4克=72.6克。21世紀教育網[例4] 有一堆同樣規格的小零件,每個只有幾十毫克,估計有幾千個,手邊有一架調節好的托盤天平,請你用適當的方法測算出這堆零件的數目。把你的測量方法、步驟及計算過程寫出來。21世紀教育網[解析] 由于一個零件的質量太小,無法用托盤天平直接測量,所以采用累積法。(1)取1000個零件放在托盤天平的左盤上,天平的右盤放上砝碼,調節游碼,使指針對準零刻度線;(2)讀數:砝碼的總質量+游碼的讀數(M);(3)測出所有小零件的質量(M總);(4)零件的數目:=×l000。實踐創新應用1.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時,神舟5號順利升空,將中國第一名航天員——楊利偉送上太空。進入太空后楊利偉的質量 ( )A.變大 B.變小21世紀教育網C.不變 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2.關于質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水結成冰后質量會增大B.物體從地球送到月球上質量不變C.物體的溫度升高時質量會增大D.體積大的物體質量也大3.質量為l.5×10 5毫克的物體可能是 ( )A.一本書 B.一只鴨 C.一頭牛 D.一頭鯨魚4.調節托盤天平橫梁平衡時,若天平的指針往右偏,則應該 ( )A.調節橫梁左端的螺母,使它向右移21世紀教育網B.調節橫梁右端的螺母,使它向右移212121世育網C.同時調節橫梁兩端螺母,都向右移21世紀教育網D.同時調節橫梁兩端螺母,都向左移21世紀教育網5.質量是物體本身的屬性,它不隨物體的 、 、 、 的改變而改變。6.在數字后面填上合適的單位。(1)一個雞蛋的質量50 。(2)某小學生的質量40 。(3)一只小貓的質量1300 。(4)科學書上某一張紙的質量2 。(5)一輛卡車的質量8×103 。(6)藍鯨的質量1.5×108 。7.1000千克=1噸。地球的質量是6×1024千克= 噸;一條大蟒蛇質量為0.22噸=千克。21世紀教育網8.質量為2千克的冰封閉于杯中,化成水后的質量 (填“大于”“等于”“小于”)2千克;把它送上月球后,質量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9.用天平稱質量時必須注意:(1)被測物體的質量不能超過 ;(2)加減砝碼用 ;(3)物體應放在 盤,砝碼應放在 盤;(4)稱量完畢后,應將砝碼用 放回砝碼盒內;(5)當砝碼的加減不能調平天平時,21世紀教育網應調節 。21世紀教育網10.用托盤天平稱水的質量:將空燒杯放在天平左盤,天平平衡后,天平右盤砝碼及游碼在標尺的位置如圖①所示。杯中裝水后,天平平衡,右盤砝碼及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②所示。根據圖填出下表。燒杯質量(克) 燒杯和水的總質量(克) 水的質量(克)11.在一次測量中,小明錯把被測物置于已經調平的天平的右盤,砝碼置于天平左盤中,天平平衡時,左盤的砝碼質量為47克,游碼的讀數為0.8克,則物體的實際質量是 ( ) 21世紀教育網A.47.8克 B.46.2克 C.47克 D.無法確定12.使用托盤天平測量卷筆刀的質量,請從下列操作項目中選出必要的項目,這些項目按操作順序排列是 。(填英文字母)A.移動游碼使指針對準標尺的中央B.把卷筆刀放在左盤C.把游碼放到橫梁標尺左端“0”刻度上D.用鑷子往右盤加適當的砝碼,使天平大致平衡E.旋動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F.統計砝碼總質量,加上游碼的刻度值G.把游碼放到橫梁標尺的正中央H.用鑷子把砝碼全部放回砝碼盒13.使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質量時,會因某些因素的變化造成測量的結果偏大或偏小,請分析以下因素對結果的影響。(1)使用剛生銹的砝碼,結果會 。21世紀教育網(2)使用已磨損的砝碼,結果會 。21世紀教育網(3)測量讀數的時候,指針偏向刻度盤的左邊,結果會 。14.“體重”是衡量嬰幼兒體格發育和營養狀況最重要的指標,因此,定期(一般一個月一次)測量嬰幼兒的“體重”,對所測的數據進行分析,及時發現問題和調整哺育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請回答下列問題:(1)平時我們所說的“體重”,實際指的是 。(2)小強的鄰居家有一個剛滿三個月的女嬰,女嬰的父母想測量自己嬰兒的“體重”,可嬰兒不能在磅秤上站立或坐穩,大人手扶著進行測量又不準確,如果你在場,你有沒有辦法幫助他們解決這個難題 說說你的建議。(3)若正確地測出該嬰兒的“體重”為8.2千克,試根據下表數據可以判斷,該嬰兒體格發育屬于 (填“偏胖”‘偏瘦”或“正常”)。年齡組 男 嬰 女嬰下限值 平均值 上限值 下限值 平均值 上限值滿一個月 3.84 5.10 6.36 3.67 4.81 5.95滿二個月 4.72 6.16 7.60 4.44 5.74 7.04滿三個月 5.40 6.98 8.56 5.02 6.42 7.82(注:上表數據來源于九城市兒童體格發育調查,單位為千克。)課后練習答案1.B 2.等于 等于 3.不變 4.62.21.C 2.B 3.A 4.D 5.溫度位置 形狀 狀態 6.(1)克 (2)千克 (3)克 (4)克 (5)千克 (6)克 7. 6×1021 220 8.等于 不變 9.(1)天平量程(2)鑷子(3)左右 (4)鑷子 (5)游碼 l0.28.6 61.4 32.8 11.B 12.CEBDAFH l3.偏小 偏大 偏小 14.(1)質量 (2)先讓大人抱著嬰兒一起測出總質量m1,,然后單獨測出大人的質量m2,則嬰兒質量=m1一m2 (3)偏胖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6 頁 (共 6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1章 自主檢測卷(A)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分)1.學習科學的基本方法是 ( )A.觀察實驗 B.積累成果,發現規律C.搜集資料,書寫論文 D.看書學習,認真作用2.《科學》課本的寬度約為 ( )A.6 cm B.17 mm C.17 cm D.37 cm3.小明把手指插入一杯水中,感覺不冷不熱,則這杯水的溫度可能是 ( )A.70℃ B.50℃ C.35℃ D.15℃4.體溫計的測量范圍和最小刻度分別是 ( )A.0℃~100℃;l℃ B.35℃~42℃;0.01℃C.35℃~42℃:0.1℃ D.0℃~100℃;0.1℃5.鋼尺受熱后膨脹,用它來測量物體的長度時 ( )A.測量值比真實值大21世紀教育網B.測量值比真實值小21世紀教育網C.測量值與真實值一樣大D.測量值與真實值誰大誰小無法判斷6.下列各式單位化簡正確的是 ( )A.64厘米2=64×1/100分米2=0.64分米2B.20厘米=20厘米÷100厘米=0.2米C.3.50米=3.50米×l00=350厘米D.0.5米2=1000分米3×0.5米3=500分米37.裝鋁合金玻璃窗需測量窗架的長和寬,測量時應選用 ( )A.厘米刻度尺21世紀教育網B.毫米刻度尺21世紀教育網C.上述兩種刻度尺都可以D.上述兩種刻度尺的準確度都不夠8.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其中正確的觀測方法是 ( )9.有甲、乙兩支溫度計,它們下端的玻璃泡的容積相同,內裝液體都是煤油,甲玻璃管內徑大,乙玻璃管內徑小。用它們測量同一種液體的溫度,測量情況是 ( )A.甲準確度高 B.乙準確度高21世紀教育網C.準確度一樣高 D.無法確定21世紀教育網10.為了測量一小塊鐵的質量,在天平的右盤內放人50克和l0克的砝碼各一個,5克的砝碼和2克的砝碼各1個,游碼在下圖中所示的位置,則鐵塊的質量是 ( )A.67.28克 B.69.8克 C.70.2克 D.67.32克11.當調節天平時,發現指針向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左邊偏,這時應將 ( )A.右邊的平衡螺母向外旋出些 B.右邊的平衡螺母向內旋進些C.游碼向右移一些 D.以上操作均不正確21世紀教育網12.下午第一節課從l3時30分到l4時15分,上課45分,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13時30分、l4時15分指的是時刻,45分鐘指的是時間間隔B.13時30分、l4時15分、45分鐘指的均是時刻21世紀教育網C.13時30分、l4時15分、45分鐘指的均是時間間隔D.13時30分、45分鐘指的是時刻,l4時15分指的是時間間隔1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將一鐵塊熔化成鐵水,它的質量減小B.將一鐵塊拉制成鐵絲,它的質量不發生變化C.將一鐵塊從北京拿到赤道,它的質量增大D.將一粗糙的鐵塊磨制成光滑的圓柱體,它的質量不發生變化14.已知1克酒精的體積是1.25厘米3,要一次盡可能準確地量出l00克酒精,下列供選擇的量筒中應選用 ( )A.量程是50厘米3,最小刻度是l厘米3的量筒B.量程是l00厘米3,最小刻度是2厘米3的量筒C.量程是250厘米3,最小刻度是5厘米3的量筒D.量程是l50厘米3,最小刻度是2厘米3的量筒15.測量一枚硬幣的直徑,下列方法中正確的是 ( )16.如圖所示溫度計的讀數和記法正確的是 ( )A.18攝氏度、l8℃ B.零下18攝氏度、一18℃C.零下2攝氏度、一2℃ D.2攝氏度、2℃21世紀教育網17.某人用一支體溫計測得甲的體溫是39.5℃,該人立即又將該體溫計消毒后給乙測體溫(實際上乙的體溫正常),測出乙的體溫是 ( )A.37℃ B.比甲高 C.比甲低 D.與甲一樣18.下圖是用厚刻度尺測量木塊的長度,其中正確的是 ( )19.2003年,我國許多地區爆發了“非典”傳染病,對于傳染病人一定要隔離,許多市民上街紛紛戴起了口罩,以免傳染。據此你猜想“非典”的主要傳播途徑是 ( )A.食物 B.空氣、飛沫 C.蚊子 D.老鼠21世紀教育網20.有一支刻度均勻,但示數不準確的溫度計,將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溫度計的示數為3℃;將它放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中,溫度計的示數為103℃;將它放在房間內,溫度計的示數為27℃,這時房內的溫度是 21世紀教育網 ( )A.30℃ B.27℃ C.33℃ D.24℃二、填空題(每空l分,第7、8兩小題,每題4分,共39分)1.物體的冷熱程度稱為 ,實驗室常用的水銀或酒精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 性質制成的;在一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 ,“一6℃”應該讀作 。2.填上合適的單位。(1)小明身高l.75 ;(2)一枝鋼筆的質量約75 ;(3)人體正常體溫為37 ;(4)一元硬幣的直徑約為0.2 ;(5)學校操場面積為7000 ;(6)小剛跑完50米所用時間為7 。3.完成下列單位換算。21世紀教育網(1)0.6千米= 米= 厘米(2)1.3噸= 千克= 克= 毫克(3)18分米3 米3= 厘米3= 毫米3(4)3小時= 分鐘= 秒21世紀教育網4.下面左邊列出待測的量,右邊列出供選用的測量工具,試用線段把它們對應的序號連起來。(1)盛滿水的墨水瓶的容積 A.刻度尺(2)課本的厚度 B.停表(3)圓珠筆的質量 C.天平(4)運動會跑100米的成績 D.量筒(5)小明同學的體溫 E.體溫計5.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是:提出問題→ →制定計劃→ →檢驗與評價→合作與交流。21世紀教育網6.某同學在測量液體體積時,俯視液面,讀出液體的體積為35毫升,則此液體的真實體積35毫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用天平稱量50毫升水的質量,其操作步驟是 。(填序號)①用量杯量取50毫升的水;②調節托盤天平橫梁的平衡;③測出量杯的質量;21世紀教育網④測出量杯與50毫升水的總質量。8.使用溫度計的操作步驟是: 。(填序號)①觀察溫度計的量程,選取適當的溫度計;②估計被測物體的溫度;21世紀教育網③使溫度計和被測物體接觸幾分鐘;④觀察溫度計的讀數;21世紀教育網⑤取出溫度計;21世紀教育網⑥讓溫度計的玻璃泡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9.自行車車輪的周長約2米,某同學騎自行車從自己家門口到學校門口,車輪轉了600圈,則該同學家門口到學校門口的距離約為 千米。10.人類最快的一個動作是“眨眼”,就是所謂“轉瞬”或“一瞬間”的本來意思。一次眨眼的時間根據精確測量,平均是0.4秒,那么l分鐘可以連續眨眼 次。蚊子飛行時,翅膀的振動1秒之內可達500次。翅膀每振動一次的時間是 秒。21世紀教育網三、分析計算題(每小題7分,共14分)1.現有同樣的小螺絲若干,用天平稱得10枚小螺絲的質量是8克,全部放到天平左盤中,橫梁平衡時,右盤放的砝碼是:50克1個,20克2個,游碼位置如圖所示,求共有幾枚小螺絲。2.有一盒大頭針,估計有幾百枚,身邊只有一架托盤天平和砝碼,你能較快地知道這盒大頭針的枚數嗎 說出你的做法。用這種方法求出的大頭針枚數跟實際的枚數完全相同嗎 為什么 四、實驗探究題(第1小題l2分,第2小題l5分,共27分)1.小紅將兩個同樣的燒瓶灌滿水,加熱到相同的溫度后分別用厚度相同的l、2兩種保溫材料包好,定時測量燒瓶中水的溫度(實驗過程中室溫保持不變),她想用這種方法比較兩種材料的保溫性能。下表中給出了在時刻t(單位是分)測得的兩個燒瓶中的水溫T1、T2的幾組數據。根據這些數據回答以下問題:t/分 0 5 10 15 20 25 35 45 55 65 80 95 110 125 140 155T1/分 80 72 64 59 55 51 50 41 37 34 30 26 24 22 21 20T2/分 80 65 56 48 43 38 32 28 26 24 22 22 21 21 20 20(1)哪種材料的保溫性能較好 (2)當時的室溫大約是多少 (3)在這些水溫數據中,哪一個最可能是由于測餐或記錄的疏忽而產生的錯誤 2.某同學在幫爸爸用水槍噴水洗車時,發現當水槍與水平線夾角不同或水噴出的速度不同時,水射出的水平距離是不同的。由此,他進行了以下探究,如下圖所示,相應的數據記錄如表一、表二。表一:水槍與水平線夾角 水射出的水平距離/米10° 0.530° 1.345° 1.560° 1.380° 0.5表二:水噴出的速度 水射出的水平距離/米較 小 0.5稍 大 1較大 1.5最大 2根據以上探究,回答下列問題。21世紀教育網(1)提出問題:(2)建立假設:(3)進行探究一時,應保持 不變。得出結論:(4)進行探究二時,應保持 不變。得出結論:參考答案:一、l.A 2.C 3.C 4.C 5.B 6.A 7.B 8.B 9.B l0.B 11.A l2.A 13.B l4.D l5.C l6.C l7.D l8.B l9.B 20.D二、l.溫度 熱脹冷縮 100℃ 零下6攝氏度 2.(1)米 (2)克 (3)℃ (4)分米 (5)米2 (6)秒 3.略 4.(1)—D(2) —A (3) —C (4) —B (5) —E 5.建立猜測和假設 獲取事實與證據 6.小于 7.②③①④ 8.②①⑥③④⑤ 9.1.2 10.150 0.002三、l.116枚 2.略四、l.(1)第1種材料的保溫性能較好。 (2)20℃ (3)第35分鐘測得的材料1燒瓶中的水溫50℃。 2.(1)水射出的水平距離跟哪些因素有關 (2)水射出的水平距離可能跟水槍與水平線夾角有關。 (3)水噴出的速度 水槍與水平線夾角為45℃時水平距離最遠。 (4)水槍與水平線夾角 水射出的水平距離隨著水噴出的速度增大而增遠。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8 頁 (共 8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4節 溫度的測量聯想情景導入小明同學今天沒有來上課,作為同學的你,知道為什么嗎 原來小明發燒生病了。如果生活中你碰到了這種情況,該如何來判斷呢 或許可利用皮膚的熱覺功能,但首先想到的是應到醫院去檢查。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溫度的測量。重點知識詳解1.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2.溫度的感覺(請同學們認真完成書中實驗:用手指感覺冷、熱、溫水)。從書中實驗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光憑感覺會產生錯覺。在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相同溫度下對不同質地的物體的感覺,井水“冬暖夏涼”,夏天從室外進入室內再進入空調房,幾分鐘后走出空調房的感覺等,都能說明我們對溫度的感覺并不可靠。要準確知道溫度需用溫度計進行測量。3.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根據物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實驗室常用的水銀、酒精等液體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如水銀溫度計,當玻璃泡內的水銀受熱時,水銀柱會上升;玻璃泡內的水銀遇冷時,水銀柱則會下降,通過觀察水銀柱長短的變化就可知道溫度的高低。21世紀教育網4.溫度計上的刻度。21世紀教育網5.溫度單位及讀法:溫度的單位是攝氏度,用“℃”表示。6.正確使用溫度計,如圖所示。7.體溫計,如圖所示。(1)體溫計與常用溫度計的區別:用途 測量范圍 準確度 構造 使用方法溫度計 測物體溫度 零下幾度~l00℃左右,范圍大 1℃ 內徑細而均勻的玻璃管,下端是玻璃泡 不能離開物體讀數,溫度降低時,管內液體自動退回玻璃泡體溫計 測人的體溫 21世紀教育網35℃~42℃21世紀教育網 0.1℃ 下端玻璃泡比細管容積大得多;玻璃泡與玻璃管之間有一段特別細的彎曲的玻璃管 能離開人體讀數,溫度降低后管內液體不能自動退回玻璃泡,要用力甩幾下(2)為什么體溫計能拿出來讀數 因為體溫計離開人體后,水銀變冷收縮,在細小的彎曲處斷開,上面的水銀就退不回來,所以可拿出來讀數。(3)體溫計在使用過程中應特別注意什么 21世紀教育網在下一次使用前先甩一甩,使水銀柱回落。本節知識結構概念溫度 原理測量工具 類型使用經典例題解析[例1] 有人說:“冰比水冷。”這種說法對嗎 [解析] 一個物體的冷熱程度,應該由溫度來決定,溫度越低,物體越冷。本題在溫度沒有確定的情況下,談冰和水哪個冷或哪個熱是沒有依據的。如果是溫度相同的水和冰(如0℃)進行比較的話,就應該是一樣的。[答案] 不對。[例2] 小明用溫度計測量一杯水的溫度,如圖所示。他的觀察方法不正確之處有 。糾正的方法是 。糾正后測得的溫度是28.9℃,應讀作 ,這個溫度計的最小刻度是。小明把溫度計放入電冰箱的冷凍室一段時間后,取出讀得溫度是-11.5℃,這個溫度讀作 。你認為冰箱內冷凍室的溫度是-11.5℃嗎 [解析] 不正確的地方有:(1)溫度計的玻璃泡與杯底相接觸;(2)溫度計斜放了;(3)讀數時,視線沒有與溫度計內的液面相平。糾正的方法是:(1)使溫度計的玻璃泡浸沒于水中,但不與杯底相接觸;(2)把溫度計豎直放置,可用手扶著或懸掛于鐵架臺上;(3)讀數時眼睛與溫度計的液面相平(注意:“相平”不一定是水平)。28.9℃讀作28.9攝氏度,這個溫度計的最小刻度是l℃,因為0.9℃是估計值,28℃是準確值。-11.5℃讀作零下11.5攝氏度。測冷凍室的溫度時,不應該把溫度計拿出冷凍室再讀數,因為這樣讀數時,溫度計上的讀數與冷凍室內的溫度已經不同了。[例3] 如圖所示,為小明觀察甲、乙兩支溫度計讀數的情況,其溫度值分別為 ℃和 ℃。[解析] 讀數前注意觀察溫度計的最小刻度值,讀數時注意保留估計值,特別要注意的是看清楚刻度值是在0℃以上,還是以下。甲的讀數是一11.0℃,乙的讀數是5.0℃。[例4] 溫度計一般不能取出來讀數,為什么體溫計可以 21世紀教育網[解析] 一般的溫度計離開被測物時,水銀柱就會遇冷收縮,回落到玻璃泡中,所以不能取出來。而體溫計的玻璃泡與細玻璃管的連接處有一段特別細的、彎曲的玻璃管,當體溫計離開人體時,水銀柱就會在這里斷開,上面的水銀柱就下不來,從而可以正確顯示人體溫度,所以用體溫計測量體溫前,應用力將體溫計甩幾下,使玻璃管內的水銀退回到玻璃泡中,若事先沒有甩過,則所測體溫一般不正確,分兩種情況:若所測實際體溫低于體溫計中的原來體溫,則所測體溫偏高,還是顯示原來體溫;若所測實際體溫高于體溫計中的原來體溫,則能正確顯示所測體溫。[例5] 一支無刻度溫度計放在有刻度的尺旁,溫度計在冰水混合物中水銀柱在6 mm處,溫度計在標準大氣壓下沸水中水銀柱在206 mm處,溫度計水銀柱為100 mm處溫度是 ( )A.100℃ B.50℃ C.48.5℃ D.47℃[解析] 根據題意,水銀柱6 mm處應該為0℃,206 mm處為l00℃,所以200 mm共代表了l00℃,而每1 mm則代表0.5℃。水銀柱在100 mm處時,超過0℃時的水銀柱94 mm,則溫度應為94×0.5℃=47℃。21世紀教育網實踐創新應用1.下列有關溫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感覺冷的物體溫度一定低,感覺不冷的物體溫度一定高B.物體的冷熱程度是用溫度來表示的21世紀教育網C.井水在冬天溫度高,在夏天溫度低,這就是所謂的“冬暖夏涼”D.在同一環境中的鐵比木頭溫度低21世紀教育網2.用一支未被甩過的、原來讀數是38.5℃的體溫計直接測量一個正常人的體溫,則體溫計的讀數應該是 ( )A.37℃ B.38.5℃ C.超過38.5℃ D.都不對3.體溫計和一般溫度計的構造有所不同。關于體溫計,下列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體溫計的最小刻度值是0.1℃B.體溫計離開人體后還能顯示人的體溫C.用體溫計也可以測冰水的溫度D.體溫計的刻度一般在35℃到42℃之間4.圖中所示的四種測量水溫的方法,其中正確的是 ( )5.體溫計能達到的準確程度比一般的溫度計高,這是因為 ( )A.體溫計的玻璃泡和玻璃管之問有一段特別細的彎曲的玻璃管B.體溫計的玻璃泡內裝的是水銀C.體溫計的玻璃泡容積大而玻璃管很細,溫度的微小變化使水銀柱長度發生明顯變化D.體溫計的測量范圍比一般的溫度計小得多6.要給體溫計消毒,應采用的方法是 ( )A.用蘸了酒精的棉花球擦 B.用自來水沖洗21世紀教育網C.在沸水中煮 D.在酒精燈火焰上燒21世紀教育網7.物體的冷熱程度稱為 ,可以利用 對它進行準確測量。8.夏天某日最高氣溫為38攝氏度,可寫成 ;冬天某日的最低溫度為-9℃,讀作。9.實驗室用的溫度計是根據液體 的性質制成的。10.下列內容是使用溫度計的操作步驟,其中有的是錯誤的。A.使溫度計和被測物體接觸幾分鐘21世紀教育網B.選取適當的溫度計21世紀教育網C.估計被測物體的溫度D.觀察溫度計的讀數E.讓溫度計的玻璃泡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F.讓玻璃泡接觸到容器壁G.將溫度計從被測物中取出正確的順序應為 。11.圖中兩支溫度計用來測室溫,若甲表示白天的室溫為6℃,乙表示夜晚的室溫為一2℃,請在圖上標出液柱的位置。12.以下是某日的氣溫記錄,從7:00開始,每隔1小時記錄一次,一直到l8:00。時間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 7:00 18:00溫度(℃) 10 12 14 16 20 24 24 26 25 23 20 18(1)請根據表格提供的數據,在右圖方框內繪制一張曲線圖。(橫坐標為時間,縱坐標為溫度) 21世紀教育網(2)請指出這一天氣溫的變化規律。(3)這一天的最高氣溫是在時,其溫度為 。(4)請估計12:30時的氣溫為 。課后練習答案21世紀教育網1.熱脹冷縮 2.零下或負8攝氏度 12攝氏度 3.35~40℃ 接近人體溫度1.B 2.B 3.C 4.C 5.C 6.A 7.溫度溫度計 8.38℃ 零下9攝氏度 9.熱脹冷縮 10.CBEADG 11.略 l2.(1)略 (2)從早晨開始氣溫逐漸升高,到下午2時(14時)氣溫升高到一天中的最高值,隨后又開始下降。 (3)14 26℃ (4)24℃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6 頁 (共 6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章 知識歸納總結.doc 第1章 自主檢測卷(A).doc 第1章 自主檢測卷(B).doc 第1節 科學并不神秘.doc 第2節 觀察和實驗.doc 第3節 長度和體積的測量.doc 第4節 溫度的測量.doc 第5節 質量的測量.doc 第6節 時間的測量.doc 第7節 科學探究.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