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2節水的組成聯想情景導入冬天,我們迎來了第一場雪,我們可以去玩雪、溜冰,太美了!但沒過幾日,暖洋洋的太陽出來了,一下子所有的冰雪被融化了,不見了,它們究竟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它們究竟是什么呢 我們所喝的礦泉水、純凈水、自來水和雪、冰的成分一樣嗎?它們都是由什么組成的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就來探究一下水的組成。重點知識詳解一、水的電解1. 電解水的實驗。(1) 在水電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滿水,接通直流電;(2) 可以觀察到:兩個電極上出現氣泡。兩玻璃管內液面下降;(3) 用點燃的火柴接觸液面下降較多(即產生氣體體積較多)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開活塞.觀察到氣體能燃燒(火焰呈淡藍色,點燃時發出一聲輕微的爆鳴聲),這個玻璃管中產生的是氫氣;用帶火星木條接近液面下降較少的玻璃管尖端。慢慢打開活塞.觀察到帶火星的木條復燃,這是氧氣;(4) 產生氫氣的那個電極是負極,產生氧氣的那個電極是正極;(5) 通過精確實驗測得電解水時.產生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是2:l。2. 電解水的實驗說明,水在通電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這個過程的文字表達式為:水 氫氣+氧氣。3. 實驗結論:氫氣中的氫和氧氣中的氧是從水中產生的。所以水是由氫和氧組成的。二、水的性質:純凈的水是無色、無氣味的透明液體。在壓強為l01.3Kpa時,水的凝固點是0℃,沸點是100℃。水結冰時體積膨脹,能浮在水面上。21世紀教育網精典例題解析[例1] 電解水,得到a g氫氣,b g氧氣,如果a g氫氣的體積為4L,則b g氧氣的體積為 ( )A.2L B.4L C.8L D.16L[解析] 電解水時,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依題意生成氫氣體為4L.則氧氣體積為2L。21世紀教育網[答案] A21世紀教育網[例2] 關于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電解水是分解反應B.電解水時水分子被破壞C.水中含有氫氣和氧氣,所以才能被電解D.電解水變化中的最小微粒是氫原子和氧原子[解析] 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或原子直接構成物質,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的微粒是原子,電解水是化學變化,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21世紀教育網[答案] C[例3] 根據電解水的簡易裝置,試回答問題:( http: / / www.21cnjy.com )(1)在圖中標出電源的正、負極:a________;b_______。21世紀教育網(2)體積小的B試管得到的氣體用燃著的木條檢驗,現象為____________;說明該氣體具有_______________性質。(3)可用____________方法收集氫氣和氧氣,這是利用這兩種氣體___________的性質。[解析] 電解水用的是直流電。由圖中得知A為2體積,B為l體積,A中為氫氣,B中為氧氣,所以對應的直流電源的a為負極.b正極,且反應在到一定時候,存在如下體積關系:V(負):V(正)= 2:1。[答案] (1)負極 正極。 (2)燃燒得更旺 助燃 (3)排水 在水中溶解的不多(不易溶于水)實踐創新應用1. 電解水的實驗證明:水是 ( )A.氫氣和氧氣組成 B.氫分子和氧分子構成21世紀教育網C.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D.氫分子和氧原子構成21世紀教育網2.水電解器進行電解水的實驗時,用電源正極與電解器的A極相連,將電源負極與電解器的B極相連。所觀察到的正確現象是 ( )A.A極產生的氣體比負極多 B.B極產生的氣體比正極多C.A極產生的氣體可被點燃 D.B極產生的氣體具有助燃性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屬于混合物21世紀教育網B.檢驗氫氣純度時,若聽到尖銳的爆嗚聲,證明不純C.氫氣是無色、無氣味,難溶于水的氣體。實驗室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氫氣D.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唯一產物——水.該反應也能說明水的組成4.電解水生成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是 ( )A.2:1 8.1:2 C.8:1, D.1:85.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冰比水輕.能浮在水面上B.電解水是分解反應C.水的凝固點為O℃,沸點是100℃D.通常狀況下,純水是無色透明的液體6.關于電解水的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A.正極產生一種可燃性氣體21世紀教育網B.負極產生的氣體體積是正極的2倍21世紀教育網C.負極產生的氣體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21世紀教育網D.兩極產生的氣體都比空氣輕21世紀教育網7.當電解水的電解器通電一段時間后,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 ( )A.電極上有氣泡產生,兩個玻璃管內氣體的體積比約為2:lB.有氫氣和氧氣生成,而且體積比約為2:lC.每個水分子都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D.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8.實驗是科學學習的一種重要手段,如利用電解水實驗可探究水的組成。請思考回答下列問題:21世紀教育網通電后,電極上出現______________,一段時向后正負兩極試管內收集的氣體體積比為____________;正極產生的氣體能___________,負極產生的氣體能____________________。結論:(1)正極產生的氣體是_____________,負極產生的氣體是___________;(2)水發生__________變化,其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化學變化前后元素種類不變,那么由該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9.某種更理想的燃料來代替石油做發動機燃料一直是科學家們努力的方向。英國人佛郎克司·柯尼設計了如下的實驗來達到這一目的:他在汽車的水箱里設計了兩個能導電的電極,并在兩電極間加上1800V電壓。此時,他發現水箱中釋放出氣體。氣體進入發動機,經點火,發動機轉動起來。21世紀教育網(1)試說明他的實驗原理,寫出相關反應的文字表達式。(2)這一方法至今沒有得到普遍應用,你知道為什么嗎 參考答案1.C 2.B 3.A 4.A 5.C 6.B 7.A8.氣泡 1:2 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燃燒 燃燒產生淡藍色的火焰 (1)氧氣 氫氣 (2)化學 水 氫氣+氧氣 (3)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9.(1)該實驗就是在1800V電壓的作用下將水電解產生氫氣和氧氣,再把氫氧混合氣體送人發動機,經點火發生爆炸,發動機轉動起來。化學反應文字表達式:水 氫氣+氧氣 氫氣+氧氣 水 (2)因為該方法需要較高的電壓,而汽車上難于達到這個要求。21世紀教育網課后練習答案1. 負燃燒淡藍氫氣小氧氣 2.略通電通電點燃通電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4 頁 (共 4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4節水的壓強聯想情景導入在森林中住著一群可愛的動物,其中有一只漂亮的梅花鹿,大家都很喜歡它,夸贊它長的漂亮。時間長了。它卻驕傲了,認為自己和一些平庸的伙伴在起,慢慢地,它和伙伴們疏遠了。聰明猴很著急,它和大象想出一個好辦法。聰明猴找到梅花鹿說:“你太優秀了,大象卻瞧不起你,它想和你進行一場比賽,比什么由體來定,你敢嗎?”梅花鹿被激怒了.它想到大象休態龐大,于是決定和它比看誰能在沼澤上行走。比賽時間到了,梅花鹿看到沼澤膽怯了,大象卻滿不在乎地在沼澤中走了一圈兒,梅花鹿看到大象都沒事,于是也跳進沼澤,誰知卻酥陷其中,還是太象教了它,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向大家道歉,可動物們都不明白為什么大象沒事梅花鹿卻陷人沼澤?你知道大象為什么沒事而梅花鹿卻陷入沼澤嗎?這與我們本節要講的壓強有關。壓強公式:壓強=壓力/受力面積。用p表示壓強,F表示壓力S表示受力面積,則計算公式可表示為:p=F/S。重點知識詳解一、壓力和壓強1.壓力:壓力是物體之間由于相互擠壓而產生的。壓力的特點是:力作用在受力物體表面上,力的方向與受力物體的表面垂直。2.壓力的作用效果實驗。(1)觀察如下實驗,把觀察到的現象記錄在表內。(實驗所用的小桌面積為100厘米2,每只桌腳的底面積為1厘米3.玻璃缸里裝有沙或面粉)實驗序號 壓力大小(大、小) 受力面積(大、小) 壓力的作用效果(最明顯,較明顯、不明顯) 1厘米 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最大、較大、最小)a 小 小 較明顯 較大b 大 小 最明顯 最大c 大 大 不明顯 最小(2)實驗結論:l厘米2面積上受到的壓力越太.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3.壓強。(1)定義: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壓強可U定量地描述壓力的作用效果。(2)公式:壓強=壓力/受力面積。用P表示壓強,F表示壓力,S表示受力面積,則計算公式可表示為:p=F/S。(3)壓強的單位:壓強的單位是帕斯卡,簡稱帕,單位符號是n,1帕=1牛/米 。壓強的單位還有百帕(10 帕),千帕(10 帕),兆帕(10 ×10 帕)。4.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1)增大壓強的方法增大壓力或減小受力面積。(2)減小壓強的方法減小壓力或增大受力面積。二、水的壓強1.觀察永的壓強。實驗操作及現象:(1)如下圖甲所示,將水注人管內至約l/3處,蒙在管子下端口的檬皮膜向外鼓起。再將水注入管內,橡皮膜會向外繼續鼓起。(2)如下圖乙所示,將水注人管內至約1/3處,蒙在側壁出水口的橡皮膜向外鼓起。再將水注入管內,橡皮膜繼續向外鼓起。實驗結論:水對容器的底部和側壁都會產生壓強,深度越大,壓強越大。2.研究水內部壓強的特點。實驗操作:(1)觀察壓強計的結構:用大拇指壓一下金屬盒上的橡皮膜,U形管左右兩管內液面位置的變化。手指加重壓橡皮膜,觀察U型管左右兩液面的位置又有什么變化 (2)將橡皮膜保持在同一深度,朝著不同的方向,這個高度差是否相等 (3)橡皮膜在3厘米、6厘米、9厘米處時。這個高度差有什么不同 (4)用水和鹽水做實驗的U形管兩管液面的高度差有什么區別 實驗現象:(1)用大拇指壓一下金屬盒上的橡皮膜,U形管左邊液面下降,右邊液面上升。手指加重壓橡皮膜,U型管左右兩液面的高度差增大。(2)將橡皮膜保持在同一深度,朝著不同的方向。U形管左右兩端高度差相等。(3)高度差逐漸增大。(4)在同一深度,橡皮膜放在鹽水中時U形管兩管液面的高度差較大。實驗結論: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相等。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壓強越大。精典例題解析[例1] 一塊磚,平放、側放、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圖),關于磚對地面的壓力和壓強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平放時壓力最大,壓強最小B.側放時壓力最小,壓強最大C.立放時壓力最大,壓強也最大D.三種放法壓力一樣大。立放壓強最大[解析] 磚被放在水平面上,磚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由重力產生,而磚的重力不因其放法的不同而改變,所以磚對地面的壓力不變,而對地面的壓強,在壓力一定的情況下與受力面積有關,立放時的接觸面積比平放、側放都小。所以立放壓強最大。[答案] D[例2] 下列四個事例中,用于增大壓強的是 ( )A.推土機上安裝兩條履帶 B.鐵軌鋪在枕木上C.用滑雪板滑雪 D.把刀刃磨薄[解析] 在上述實例中,都是通過改變受力面積來改變壓強。題目要求找到增大壓強的例子,而減小受力面積可以增大壓強,所以把刀刃磨薄增大了壓強。[答案] D[例3] 甲、乙兩個正方體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們對桌面的壓強相等,邊長之比為3:2,壓力之比為9:4。則甲、乙的密度之比為 ( )A.2 :3 B.3 :2 C.1 :l D.4 :9[解析] 物體對桌面的壓強p=F/S ,對水平桌面的壓力F=G,而重力G=mg=ρgV.通過幾個公式,將壓強、壓力、重力、密度聯系起來了。解法l:由p甲=p乙可知S甲/F甲 = S乙/F乙因為甲、乙邊長了a/b = 3/2 ,甲、乙體積比:V甲/V乙 =a /b =27/8==×=×=×=解法2:正方體對水平桌面壓強p=F/S =ρgh (h為高,也是邊長)由p甲=p乙 ,可寫出ρ甲gh甲 =ρ乙gh乙 (a、b分別為甲、乙邊長)[答案] A[例4] 如圖所示,A和B是用同一種材料制成的正方體,它們的邊長分別為LA和LB,且LB=2LA。將物塊A放在物塊B的上面的中央。物塊B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B對地面的壓強是9×10 Pa,則A對B的壓強是 ( )A.1×10 Pa B.1.8×10 PaC.4.5×10 Pa D.4×10 Pa[解析] 這道題實際上求A對B的壓強pA和B對地面的壓強pB之比。要正確地求出壓強,根據p = F/S ,先要求出壓力比和受力面積S之比。解:已知:邊長=LB/LA =2/1 ,同材料ρA=ρB=ρ正方體的底面積之比: ==正方體的體積之比: ==B和A重力比: ==A對B的壓力和B對地面的壓力比: ===A對B的壓強和B對地面的壓強比: ==·=×=因為pB =-9×10 Pa ,所以pA = 4/9 ×9×10 Pa=4×10 Pa[答案] D[例5] 下表是某同學做“研究液體的壓強”實驗時所測得的部分數據記錄。(1)實驗次數l、4、5說明:水的壓強隨_________增加而增大;(2)實驗次數l、2、3說明:在同一深度,水向各個方向的__________。水實驗次數 深度(厘米) 橡皮膜方向 壓強計左右液面高度差(厘米)1 3 朝 上 2.62 3 朝 下 2.63 3 朝側面 2.64 6 朝 上 5.45 9 朝 上 8.2[解析] 通過實驗得出液體的壓強特點:(1)液體對容器底和側壁都有壓強,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2)液體的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3)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4)不同的液體的壓強還跟液體的密度有關系。由實驗數據記錄可以觀察到,第l、4、5次實驗,橡皮膜在液體內部的深度由3厘米、6厘米增加到9厘米。壓強計的U形管兩邊的液面高度差由2.6厘米、5.4厘米增加到8.2厘米。即壓強增大,所以水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由第l、2、3次實驗,橡皮膜所在液體的深度都是3厘米處。可以得出:在同一深度,水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答案] (1)深度 (2)壓強相等[例6] 黃華路小巷里的紀念碑“血淚灑黃華”(如圖),銘記著日本侵略中國的一段歷史,承載著日本欠下中國人的一份血債。碑身高約l.5m,寬約0.6m、厚約0.1m.已知碑石密度為2.6×10 kg/m ,求:(本題g取lON/kg)(1)紀念碑的碑重;(2)它對地面的壓強。[解析] 單位體積物質的質量叫做物體的密度。因此物質的質量等于密度與體積的乘積,而物體的重量為mg。物體單位面積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因此紀念碑產生的壓強等于紀念碑自身的重力與占地面積的比值。即(1)V = 1.5m×0.6m×0.1m = 0.09 m M = ρV = 2.6×10 kg/m ×0.O9m = 234 kgG = mg = 234kg×10N/kg = 2340 N(2)(因石碑水平自由放置)所以:F = G = 2340 NS = 0.6m×0.1m = 0.06m P = F/S = 2340N/0.06m = 39000 Pa[答案] (1)2340 N (2)39000 Pa實踐創新應用1.下面關于壓力和壓強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質量越大,產生的壓強一定越大B.壓力超大,支持面受到的壓強越太C.壓力越大,受力面積越小,支持面受到的壓強就越大D.受力面積越小,產生的壓強一定越太2.如圖所示的四種現象中,屬于減小壓強的是 ( )3.很多動物是“物理應用高手”,它們為了適應生存的環境,進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規律的身體部位,下列從物理學的角度給出的認識中正確的是 ( )A.駱駝的腳掌很大,可以減小壓強 B. 泥鰍的體表有層黏液,可以增大摩擦C.啄木鳥有尖硬的喙,可以減小壓強 D.蚯蚓腹部有許多剛毛,可以減小摩擦4.兩塊完全相同的磚,每塊磚的長、寬、高之比為4:2:1,圖乙的四種放法中,有兩種與圖甲放法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相等,它們是 ( )A.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②和④5.如圖所示,邊長為0.1米的正方體金屬塊,放在面積為l米 的集面上,當彈簧秤讀數為10牛時,金屬塊對桌面的壓強為4×10 帕,則金屬塊的密度是 ( )A. 5×10 千克/米 B. 4×10 千克/米 C.3×10 千克/米 D.2×10 千克/米 6.有四種不同年代的潛水裝置,它們潛入海水的最大深度如圖所示,其中能承受海水壓強最大的是 ( )7.將一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圓柱體金屬塊緩慢浸入水中(水足夠深),在圓柱體接觸容器底之前,如圖所示,能正確反映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強p和圓柱體下表面到水面距離h關系的圖象是 ( )8.如圖所示,①、②、③、④四幅圖表示用壓強計測液體內部壓強的實驗情況,其中水平桌面上四個容器里所盛液體的液面相平,①、②圖中容器內的液體的密度為ρ1.③、④圖中容器內液體的密度為ρ2,金屬盒a與d,b與c分別位于液體內相同深度處,為了分別研究液體的壓強與密度、深度的關系,應將這些實驗步驟如何組合 ( )A.①與③,①與② B.①與④,①與②C.②與④,②與③ D.②與④,③與④9.如圖所示的圓臺狀容器內充滿液體,將它倒置過來放在桌面上,跟原來相比較,容器底部受到的 ( )A.壓力不變,壓強增大B.壓強不變,壓力增大C.壓力不變,壓強不變D.壓強不變,壓力變小10.在研究液體壓強的實驗中,將壓強計的金屬盒放在水中,下列做法能夠使圖中壓強計U形管兩邊的液面高度差減小的是 ( )A.將壓強計的金屬盒向下移動一段距離B.將壓強計的金屬盒向上移動一段距離C.將壓強計的金屬盒在原處轉動l80°D.將壓強計的金屬盒改放在同樣深度的食鹽水中11.如圖所示,一邊長為l0厘米的正方體重為78牛。當放在水平地面上并受到18牛的壓力時, ( )A.地面所受的壓強是9600帕B.地面所受的壓強是1800帕C.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是78牛D.物體對地面的壓力是90牛12.如圖所示,某同學用彈簧秤拉著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塊勻速滑動,在木塊前端離開桌面至一半移出的過程中,彈簧秤的示數和木塊對桌面壓強的變化情況分別是 ( )A.不變,不變 B.不變,增大 C.減小,不變 D.增大,減小13.如下右圖,A、B、C是三只盛有水銀的完全相同的杯子,B杯中放一鐵球。C杯中放一個木球,三個水銀的高度相同,則 ( )A.A杯底受到壓力最大B.B杯底受到壓力最大C.C杯底受到壓力最大D.三個杯底受到的壓力一樣大14.如圖,四管中盛有密度相同的液體.則兩管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相比較, ( )A.甲大 B.乙大 C.二樣大 D.無法比較15.如圖所示,切菜刀磨得很鋒利,是為了切菜時,_________刀對菜的壓強。(填“增大”或“減小”)16.一個南瓜放在水平桌面上,現從中央豎直向下切開。其中的一半對桌面的壓力、壓強及它的密度與原來相比。發生變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17.如圖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分別立放和平放著完全相同的兩塊磚A和B,在磚B上放有重力不計的圓柱形薄壁容器C,C中裝有水,密度為ρ水,磚A和B的密度為ρ,磚的上表面到水平地面的距離分別為h1和h2,C與磚B和磚B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分別為SC、SB·SC=1/5 SB 。已知磚B和磚A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則薄壁容器C中水的深度h水 _______________。18.如圖所示,甲、乙是完全相同的長方體物塊,平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分別沿圖示的對角線切成兩塊,并拿走其中的一塊(乙取走上面的一塊),則甲、乙余下部分與地面的接觸面積之比為___________,對地面的壓強之比為______________。19.某同學的質量是48千克。每只鞋底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l20厘米 ,則他雙腳著地站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力為_________牛,壓強為_________帕。(g取10牛/千克)20.在一只透明的飲料瓶的側壁上開一個圓孔,用萬能膠將橡皮膜粘貼在圓孔上,并將水倒入瓶內,觀察到橡皮膜向外凸(如圖甲)。將瓶子浸入水中,且瓶內外水面相平,此時橡皮膜變為既不凸出也不凹進(如圖乙)。再將瓶子浸入一個盛有飽和食鹽水的容器中,且瓶內外液面相平,此時橡皮膜變為向里凹(如圖丙)。對丙圖現象的合理解釋是__________________。在圖丙中,為了使橡皮膜變為向外凸.則應選下表中____________(填液體的名稱)取代容器中的食鹽水。液體名稱 酒 精 水 飽和食鹽水 硫酸銅溶液 水 銀密度(千克/米 ) 0.8×10 1.0×10 1.1×l0 1.2×10 13.6×10 21.為了探究實心圓柱體對水平地面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某同學用若干個不同的圓柱體豎直放置在同一水平沙面上,進行了三組實驗,并記錄有關數據分別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實驗時,他仔細觀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過比較,發現每一組中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組間卻不同,第一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組其次,第三組最小。表一 (ρ銅 = 8.9×10 千克/米 )實驗序號 材 料 高度(厘米) 底面積(厘米 )1 銅 20 102 銅 20 203 銅 20 30表二 (ρ鐵 = 7.8×10 千克/米 )實驗序號 材 料 高度(厘米) 底面積(厘米 )4 鐵 20 lO5 鐵 20 206 鐵 20 30表三 (ρ銅 = 8.9×10 千克/米 )實驗序號 材 料 高度(厘米) 底面積(厘米 )7 銅 lO lO8 銅 lO 209 銅 lO 30(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l、2、3(4、5、6。或7、8、9)的數據及觀察到的現象,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當圓柱體材料的密度和高度相同時,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底面積_______(選填“有關”或“無關”)。(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______的數據及觀察到的現象,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當圓柱體的高度相同時,材料的密度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顯著。(3)分析比較實驗序號l與7(或2與8、或3與9)的數據及觀察到的現象。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請進一步綜合分析比較表一、表二、表三的數據及觀察到的現象,并歸納得出結果。①分析比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數據及觀察到的現象,可初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分析比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數據及觀察到的現象。可初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站在教學樓前水泥地上的九年級同學小剛的質量為48千克,正準備走上6米高的三樓考場參加科學考試。如果小剛雙腳站立時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是0.04米 。小剛站在教學樓前水泥地上時對水泥地的壓強為多少 (g取lON/kg)參考答案1.C 2.C 3.A 4.D 5.A 6. D 7.D 8.B 9.D l0.B ll.A l2.B 13.B l4.Cl5.增大 16.對桌面的壓力 17. l8.1:2 2:119.480 2×10420.在同一深度,食鹽水的密度比水大,食鹽水產生的壓強也比水大 酒精21.(1)無關 (2)1與4(或2與5,或3與6) (3)當圓柱體的材料相同時,高度越高,壓力的作用效果越顯著 (4)①圓柱體材料的密度與高度的乘積相同,壓力的作用效果就相同 ②圓柱體材料的密度與高度的乘積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就越顯著22.12000Pa課后練習答案1.不正確。壓力是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而重力是由地球吸引而產生的豎直向下的力,只有當重力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時,壓力的大小才等于重力的大小。2.在實驗中,兩個手指所受的壓力大小相等。但由于兩個手指受力的面積大小不相等。兩個手指受壓處發生的凹陷程度不同。受筆尖壓迫的手指發生的凹陷更為嚴重,說明受到的壓強更大,產生的痛感越明顯。3.鐵軌鋪設在枕木上,可以增大火車對路基的受力面積,減小火車對路基的壓強,防止路基被嚴重壓陷。4.(b)圖中,潛水員穿著厚重的潛水服,身體沒有與水接觸,可以承受外部水的較大的壓強,所以,(b)圖中的潛水員能夠潛入水下較深的地方。5.因為水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水對大壩下部的壓強較大,對大壩上部的壓強較小。所以,大壩通常都筑成下寬上窄的形狀。6.=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1 頁 (共 1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1章 知識歸納總結( http: / / 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無處不在的水水的存在匚生生命中的水地球上的水水循環水的組成電解水水的性質水的密度密度公式水的壓強壓強公式水的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定義生活中的水溶液特征組成物質在水中的分散狀況懸濁液乳濁液水溶液溶解度物質在水中的溶解溶質的質量分數物質在水中的結晶晶體的形成匚水資派了[水資源的分布水的利用和保護防止水污染水的凈化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6節 物質在水中的分散狀況聯想情景導入把蔗糖放入水中,蔗糖很快不見了,嘗一嘗水的味道,水卻有了甜味。做飯的時候將食鹽放人食物中.食鹽很快消失,但食物卻很快有了咸味。而我們在炒菜的時候.將食鹽放進油里,食鹽卻不容易溶解。在水里面滴人幾滴食用油,無論怎樣攪拌,靜置后油總會漂浮在水面上。原來不同的物質在水中的分散情況是不同的。重點知識詳解一、溶液1.溶液的形成:將深紫色的高錳酸鉀晶體加入水中,高錳酸鉀逐漸消失。水由無色變成紫紅色。將碘加入酒精中,碘逐漸消失,酒精由無色逐漸變成棕色。這種現象說明高錳酸鉀能夠溶解在水中。碘能夠溶解在酒精中。2.溶質、溶劑和溶液。(1)被溶解的物質稱為溶質;(2)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稱為溶劑;(3)溶解后所得到的物質叫溶液。3.溶液的特征:溶液是一種均一、穩定的混合物。(1)均一是指溶液內部各處性質相同;(2)穩定是指外界條件不變,溶質和溶劑不會分離;(3)溶液由溶質和溶劑組成,故是混合物。4.溶液中溶質和溶劑的判定。(1)固體、氣體溶于液體時,溶質是固體、氣體,溶劑是液體;(2)兩種液體互溶時,一般情況下量多者為溶劑,量少者為溶質;但有水時,不論水的多少,水是溶劑。二、懸濁液、乳濁液1.懸濁液:固體小顆粒懸浮于液體里形成的物質叫做懸濁液。如:泥水。2.乳濁液:小液滴分散到液體中形成的物質叫做乳濁液。如:牛奶。精典例題解析[例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均一、穩定的液體是溶液B.溶液都是無色、澄清、透明的C.在溶液中,各部分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都相同D.懸濁液和乳濁液都是由溶質和溶劑兩部分組成的,只是溶質的顆粒較大[解析] 水是均一、穩定的液體.但它是純凈物而不是溶液,A錯;溶液是透明的,但不都是無色的。如硫酸銅溶液是藍色的,B錯;溶質和溶劑是描述溶液組成的專用詞匯,D錯。[答案] C[例2] 下列各組物質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①牛奶與水混合 ②植物油與汽油混合 ③冰與水混合④泥土與水混合 ⑤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⑥明凈的海水A.②⑤ B.③⑥ C.③⑤ D.②⑥[解析] 首先,凡是溶液都是混合物,而冰與水混合是純凈物,而非混合物。根據溶液的定義,植物油能溶解在汽油中,海水中除了水外還有氯化鈉等物質,這些物質能溶于水,所以②⑥形成的是溶液;牛奶與水混合、泥土與水混合后靜置分層。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應得到白色渾濁液體,它們形成的混合物都不均一、不穩定。所以不屬于溶液。21世紀教育網[答案] D[例3] 一杯食鹽溶液,從其上部測得的密度為a g/cm ,則從其下部測出的密度是 ( )A.小于a B.大于a C.等于a D.無法確定[解析]根據溶液具有均一,穩定的特點可知:食鹽水的上部和下部的密度是相同的。[答案] C21世紀教育網[例4] 下列液體屬于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①牛奶 ②酒精 ③泥水 ④澄清石灰水 ⑤鋇餐 ⑥鹽酸[解析] 解題的關鍵要從特征上去區別溶液、懸濁液、乳濁液。泥水、鋇餐為懸濁液,澄清石灰水、鹽酸為溶液,牛奶為乳濁液。容易錯的是鹽酸。它是氯化氫的水溶液。[答案] ④⑥實踐創新應用21世紀教育網1.下列物質中屬于溶液的是 ( )A.液氧 B.蒸餾水 C.石灰漿 D.碘酒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所有的溶液都是無色的 B.蔗糖溶液底部的糖水比上面甜C.食鹽水是混合物 D.溶液都是由一種物質組成3.把少量的下列物質分別放人盛有足量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泥土 B.蔗糖 C.植物油 D.面粉4.溶液的基本特征是 ( )A.含有溶質和溶劑 B.無色透明C.其組成中一定含有水 D.均一性,穩定性5.有一瓶稀硫酸,從瓶的上半部取出一些,測定它的密度為l.08 g/cm ,再從瓶的下半部取出一些,測定它的密度,其數值 ( )A.大于1.08 g/cm B.等于1.08 g/cm C.小于1.08 g/cm D.無法確定6.當水分不蒸發,溫度不改變。溶液放置長時間后。溶質 ( )A.會浮上水面 B.會沉降在水中21世紀教育網C.不會分離出來 D.會集合成小顆粒21世紀教育網7.某液體如果是溶液,則一定是 ( )A.一種固體溶解在一種液體里B.均一、穩定、無色透明C.至少有兩種物質組成、并且一定是均一、穩定的D.該液體各部分的性質如密度等都不同8.下列生活中常見的液體不屬于溶液的是 ( )A.牛奶 B.白醋 C.啤酒 D.汽水9.下列液體放置較長時間,不發生明顯變化的是 ( )A.石灰乳 B.生理鹽水 C.泥水 D.墻體涂料10.下列有關溶液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21世紀教育網B.溶液中一定含有水21世紀教育網C.溶液都是無色透明的21世紀教育網D.凡是均一、穩定的液體一定是溶液11.把下列物質:①面粉②面堿③植物油④蔗糖⑤高錳酸鉀⑥酒精⑦細沙⑧汽油分別放入水中,充分攪拌,可得到溶液的有___________,乳濁液的有____________。12.向盛有少量水的試管中滴加幾滴植物油,充分振蕩后靜置,現象是靜止時,________;若再向其中加一點肥皂水充分振蕩。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在以下空白中填寫有關編號。A.溶液 B.懸濁液 C.乳濁液將味精溶于水中得到___________,粉筆末放人水中攪渾得到__________,將水放在油鍋里用力涮洗得到___________,粉刷墻壁的石灰攪拌后得到_________,石灰漿靜置后上面的澄清透明的液體是_______________。21世紀教育網14.用汽油或洗滌劑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試分析二者的原理是否相同。15.在500mL大燒杯中加入半杯碎冰,再加入約40mL冷水.混合后再加入20g氯化鈉制成冰凍混合物。取3支試管,分別加入5mL水、稀的糖水和食鹽水。并在試管中各插入一支溫度計,將三支試管同時插入大燒杯中(如圖所示),觀察現象,并記錄3支試管里液體開始凝固時的溫度于下表中(分別稱為水、蔗糖水溶液和食鹽水溶液的凝固點)水、蔗糖水和食鹽水溶液的凝固點水 蔗糖水溶液 食鹽水溶液凝固點/℃ O - 2 - 3(1)由此你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請舉出一例說明這種性質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D 2.C 3.B 4.D 5.B 6.C 7.C 8.A 9.B l0.All.②④⑤⑥③⑧l2.油層聚集在一起并浮在上面 油層分散成小液滴懸浮在水中13.A B C B Al4.汽油作溶劑。溶解了油污,形成了溶液。而洗滌劑不能完全溶解油污,但起到乳化作用。將原來的植物油分散成無數細小液滴而不集成大的油珠。這些細小的液滴能隨著水流走。 l5.(1)物質溶于水,使稀溶液的凝固點降低。 (2)寒冷的冬季,人們常向公路上的積雪撒些鹽,使冰雪很快融化。21世紀教育網課后練習答案黃 酒 食 鹽 菜 油 面 粉(1) 溶 解 溶 解 不溶解 不溶解(2) 溶 液 溶 液 乳濁液 懸濁液(3) 均一、穩定 均一、穩定 上 浮 下 沉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3 頁 (共 4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1章自主檢測卷一、選擇題(30分)1.淡水資源中數量最多的是 ( )A.河流水 B.地下淡水 C.湖泊水 D.冰川水2.冬天,北方室外水管通常要用稻草包裹,這主要是因為水的哪個性質 ( )A.水在4℃時密度最大 B.水的凝固點是0℃C.水的沸點是l00℃ D.水結冰時體積膨脹3.下列關于密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質的密度跟質量成正比 B.物質的密度跟體積成反比C.不同物質的密度肯定不同 D.同種物質的密度可能不同4.質量和外表都相同的空心銅球、鐵球和鋁球,其空心部分體積最大的是(ρ銅>ρ鐵>ρ鋁)( )A.銅球 B.鐵球 C.鋁球 D.一樣大5.一個瓶子的質量是200克,裝滿水后,總質量是700克,裝滿另一種液體時總質量是600克,那么,另一種液體的密度是 ( )A.1.2×10 千克/米 B.0.8×l0 千克/米 C.1.25×10 千克/米 D.0.86×10 千克/米 6.大型平板車載重可達上百噸,車下裝有很多輪子,這樣做的目的是 ( )A.增大受力面積從而減小壓強21世紀教育網B.增大受力面積從而減小壓力21世紀教育網C.增大受力面積同時增大壓強21世紀教育網D.增大受力面積同時增大摩擦21世紀教育網7.1648年,帕斯卡做了一個著名的實驗:他用一個密閉的裝滿水的木桶,在桶蓋上插入一根細長的管子,從樓房的陽臺上向細管子里灌水,結果只灌了幾杯水,竟把桶壓破了。這個實驗向人們揭示了液體壓強 ( )A.體積一定時,只跟液體的密度有關21世紀教育網B.密度一定時,只跟液體的質量有關21世紀教育網C.密度一定時,只跟液體的體積有關21世紀教育網D.密度一定時,只跟液體的深度有關21世紀教育網8.關于浮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同一物體漂浮在不同液體的液面時,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不等B.物體完全浸沒在同一種液體中,在越深處它所受的浮力越大C.漂浮在液面上物體所受的浮力一定大于沉到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D.漂浮在液面上物體所受的浮力一定等于它所受的重力9.下列關于氯化鈉的溶解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t℃時,10克氯化鈉可溶解在100克水里,所以t℃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10克B.t℃時,10克氯化鈉可溶解在水里配成飽和溶液,所以t℃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10克21世紀教育網C.把20克氯化鈉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配成飽和溶液,所以氯化鈉的溶解度是20克21世紀教育網D.t℃時,把31.6克氯化鈉溶懈在100克水里,恰好配成飽和溶液,所以t℃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1.6克10.小紅同學在一枝鉛筆的下端粘上一塊橡皮泥,將它分別置于甲、乙兩杯液體中觀察到靜止時的情形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鉛筆在甲杯液體中受到的浮力較大B.鉛筆在乙杯液體中受到的浮力較大C.乙杯液體的密度較大D.甲杯液體的密度較大11.某校科學探究性學習小組為了測定在一定溫度時某物質的溶解度,則待測液必須是該溫度下該物質的 ( )A.濃溶液 B. 稀溶液 C.不飽和溶液 D.飽和溶液12.下圖是氫氧化鈣的溶解度曲線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A.在30℃時,氫氧化鈣的溶解度為0.20gB.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C.升高溫度可使氫氧化鈣的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D.增加溶質可使氫氧化鈣的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13.右圖是a、b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A.a的溶解度一定大于b的溶解度B.t1℃時,a、b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一定相等C.0℃時,將l009水加入盛有m2g的a物質的燒杯中,攪拌,再升溫至t1℃(溶劑不蒸發),溶液的質量一定增大21世紀教育網D.取t1℃時等質量的a、b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2℃(溶劑不蒸發)。所得a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大于b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14.如要將l00g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硝酸鉀溶液稀釋成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硝酸鉀溶液,需加入水的質量為 ( )A.50g B.90g C.100g D.200g21世紀教育網15.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題是“應對水短缺”。下列應對水短缺的措施:①推廣使用無磷洗衣粉; ②加強工業廢水的達標排放 ③加快生活污水凈化處理的建設; ④合理使用農藥和化肥; ⑤提倡節約用水。合理的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二、填空題(40分)1.溶解度曲線能直觀地反映各種物質的溶解性。請你根據下圖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1)甲、乙兩種物質中,能利用降低溫度的辦法將接近飽和的溶液轉變成飽和溶液的是_________。(2)60℃時,甲、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2.在科學學習中,我們常利用身邊的一些材料,設計一些簡單實驗來證明或否定某一結論。例如:將鐵塊掛在彈簧秤下,分別讀出鐵塊在空氣中和浸在液體中時彈簧秤的示數,兩者之差就是鐵塊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下面是同學們研究浮力的實驗片段:(1)將鐵塊懸掛在彈簧秤下,再將鐵塊分別浸沒在水中和酒精中,比較鐵塊浸沒在水中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小。這一實驗是為了證明浮力的大小跟_________有關。(2)小張認為“物體浸入液體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的說法是錯誤的,他設計的實驗是“將同一鐵塊浸沒在水中不同深度處,觀察彈簧秤的示數。”預計看到彈簧秤的示數_________。其實,“物體浸入液體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的說法,在實驗過程中的某個階段也是正確的,這個階段是_________。21世紀教育網3.有一泡沫塊漂浮在水面上,它有3/4的體積露出水面,則它的密度為千克/米 。當一質量為0.4千克的水鳥停在該泡沫塊上時,泡沫塊剛好完全浸沒在水中,則該泡沫塊的體積為___________米 。(g取10N/kg)4.2006年5月,我國舉世矚目的三峽攔河大壩全部建成(如圖一)。攔河大壩筑成了“上窄下寬”的形狀。請從液體壓強的角度來說明這樣做的道理。為保證船只正常通航,需修建大型船閘,其結構如圖二所示。若三峽船閘上游閘門到下游閘門之間的距離為1621米,船從上游閘門進入閘室以l0米/秒的速度勻速行駛_______秒才能到達下游21世紀教育網( http: / / www.21cnjy.com )5. 小麗按下圖所示的實驗步驟測量一金屬塊密度,則測得的密度與真實值相比,會__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 http: / / www.21cnjy.com )6.“六”前夕,某質監部門對兒童玩具市場進行了專項檢查,發現個別玩具結構不牢固,斷裂后尖銳的邊緣容易剌傷孩子。因為當人體碰上玩具尖銳的邊緣時,破小了受力面積,它對人體的壓強____________(選填“增”“減”或 “不變”)。21世紀教育網7.如圖所示,彈簧秤下懸掛一水桶,桶與水的總質量為5千克,用細線系一質量為1.78千克的實心銅球,用手提細線上端將小球緩慢浸沒在水中,使銅球在水中靜止不動,且不與桶壁、桶底接觸,桶中的水也沒有溢出。已知銅的密度為8.9×l0 千克/米 。試分析、計算在這種情況下(1)銅球受到的浮力為_____________。(2)小球緩慢浸人水的過程中.水腫桶底的壓強是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這是因為_________。(3)根據你的判斷,小球緩慢浸人水的過程中.彈簧秤的示數將怎樣變化?___________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8.某同學幫實驗室老師搞衛生,在清洗甲、乙兩個體積相等的球時,發現它們在水中靜止后處于如圖所示的狀態。這時甲球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乙球受到的浮力(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9.海水中含有豐富的氯化鈉,人們常常借助陽光和風力使海水中的水分,從而得到食鹽晶體。右圖是氯化鈉溶解度曲線圖,請分析判斷圖中A點代表氯化鈉的_________溶液(選填“飽和”或“不飽和”)。10.小明在大海里游泳時,發現身子比在淡水里游泳更輕,在大海里游泳更容易。他猜想:這種感覺可能與海水中的鹽有關。他設計了一個實驗,實驗的主要器材有:一個裝有水的燒杯、一塊比水的密度稍大的小塑料塊、一包食鹽、一根玻璃棒等。實驗過程:把小塑料塊放人裝有水的燒杯中,小塑料塊沉入水底(完全浸沒),然后慢慢向水中加入食鹽并攪拌,直到小塑料塊懸浮且靜止在水中。通過這個實驗得到的結論是:物體_________(填“質量”或“重力”或“排開液體的體積”)一定時,___________越大,物體所受的浮力越大。由此證明他的這種感覺確實與海水中的鹽有關。三、實驗探究題(14分)1.食鹽和味精是廚房里常用的兩種調味品。這兩種物質都可溶于水,在相同條件下,哪種物質的溶解能力更強呢?小明進行了以下實驗探究:①在兩個同樣的燒杯甲和乙中分別倒入50克冷水和50克熱水,用天平稱取食鹽和味精各20克,把食鹽倒人甲燒杯的冷水中,把味精倒人乙燒杯的熱水中。②用玻璃棒攪拌,使它仉充分溶解后,甲燒杯中食鹽還有剩余,乙燒杯中味精全部溶解。③結論:味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鹽強。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你認為小明的實驗設計有什么缺陷?(2)實際上平時使用的味精,無論是晶體狀還是粉末狀的都含有少量的食鹽,所以菜里味精放多了也會變咸的。如在實驗室里要把味精提煉的更純些,你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選填“過濾法”或“結晶法”)。2.某同學為了探究物體在水中不同深度處所受浮力的變化情況,按如圖所示的方法,將一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圓柱體金屬塊緩緩浸人水中(水足夠深)。實驗記錄的數據如下表:21世紀教育網液面到金屬塊底部的距離h(cm) O l 2 3 4 5 6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N) 6.25 5.75 5.25 4.75 4.75(1)當液面到金屬塊底部的距離為6cm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____N。(2)金屬塊的質量為________kg。(g取10N/kg)3.下圖是老師在演示液體內部壓強情況的六幅圖,除②圖杯中裝的是濃鹽水外,其余杯里裝的都是水。請你仔細觀察這六幅圖后回答:( http: / / www.21cnjy.com )(1)比較①②兩幅圖,可以得出:液體內部壓強大小跟液體的__________有關;(2)比較⑤⑥兩幅圖,可以得出:液體內部壓強大小還跟液體的___________有關;(3)比較③④⑤三幅圖,你還可以得出什么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分析計算題(第1題9分,第2題7分,共16分) 21世紀教育網1.某同學學習了浮力的有關知識后,制作了一臺浮力秤。可方便地稱量物體的質量,其構造如圖甲所示。已知小筒底面積為0.001米 ,小簡和秤盤總重為0.6牛。( http: / / www.21cnjy.com )(1)如圖甲,當秤盤上不放物體時,小筒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_牛;(2)如圖甲,當秤盤上不放物體時,應在小筒A處標出該浮力秤的__________刻度;(3)如圖乙,在秤盤上放一物體后,小筒浸入水中的深度h為0.1米,則該物體的質量為多少 (g取10牛/千克) 21世紀教育網2.一個質量為50千克的人,每只腳與地面接觸面積為l60厘米2。冰封的江面冰層能承受的最大壓強為25×10 帕。他能否安全地從冰面上走過? (g = 9.8牛/千克) 21世紀教育網參考答案一、l.D 2.D 3.D 4.A 5.B 6.A 7.D 8.D 9.D l0.C ll.D l2.A 13.Cl4.C l5.D 21世紀教育網二、1.(1)甲 (2)甲2.(1)液體密度 (2)保持不變(相等、相同) 鐵塊開始浸入液體中到完全浸沒之前(或鐵塊完全浸沒在液體中之前)3.0.25×10 0.533×10- 4. 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162.15.偏大6.增大7.(1)2N (2)增大 水的深度增加 (3)增大8.小于9.蒸發 不飽和 21世紀教育網l0.排開液體的體積 液體密度三、l.(1)水溫沒有控制相同 (2)結晶法21世紀教育網2.(1)4.75 (2)0.6753.(1)密度 (2)深度 (3)同一深度同一種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四、l.(1)0.6 (2)零 (3)0.04kg2.P–F/S = mg/S=50千克×9.8牛/千克/16×10- 米 = 30.6×0 1帕 > 25×10 帕 不能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7 頁 (共 7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5節水的浮力聯想情景導入從前有個聰明的孩子叫文彥博,有一天,他與小伙伴在樹下踢球,不知誰一腳把球踢進了樹洞里,小伙伴們有的伸進手去拿,有的用棍子撥,可樹洞是彎曲的又非常探,怎么也拿不出來。好好的一個球,白白扔掉多可惜呀!于是文彥博想出了一個好主意,往樹嗣里灌水,然后球就浮出來了。文彥博真是一個善于思考的孩于,他巧妙地利用了水的浮力撿出了球。鐵塊是沉的,但是人們將鐵塊制成船只卻可以自由自在地漂浮在水面上,而且還可裝載許多貨物。你相信下圖所示的這些人不會游泳嗎?他們為什幺可“安詳地躺在水面上呢?如果他們按照如圖所示的情形躺在河水里又將出現什么樣的情況呢?( http: / / www.21cnjy.com )剛放入水中的湯圓沉人水底,而煮熟后的湯圓卻罐浮在水面上。這是為什么呢?( http: / / www.21cnjy.com )上這些現象都與浮力的知識有關。浮力的公式:F浮 = G排液 =ρ排液gh排液重點知識詳解一、浮力1.液體的浮力。(1)實驗:將旋緊瓶蓋的空礦泉水瓶壓入水中時,手會感覺到有一個力將手往上推,將瓶釋放后。瓶將上浮最后浮在水面上。結論:在水中會上浮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2)實驗:將一個鉤碼掛在彈簧秤下,記下彈簧秤讀數,再將鉤碼浸入水中,記下彈簧秤的讀數,會發現鉤碼浸入水中后,彈簧秤讀數變小了。結論:在水中會下沉的物體也受到向上的浮力。不僅是水,所有的液體都會對浸入其內的物體產生一個向上的浮力。2.氣體的浮力。實驗操作:(1)如下圖所示,將充滿氣的籃球和砝碼分別掛在杠桿的兩端,調節杠桿使其平衡。(2)在籃球的氣孔上插上打氣針,打氣針的另一端通過導管、橡皮塞和氣球囊連接。導管閥門開始處于關閉狀態。(3)打開導管閥門,使籃球中的氣體充人氣球囊。觀察杠桿所處狀態。( http: / / www.21cnjy.com )實驗現象:控砝碼的一端向下傾斜。實驗結論:氣體會產生浮力。二、阿基米德原理1.實驗探究:浮力與物體排開水的關系。(1)提出問題:浮力與物體排開水的多少有關系嗎?有什么關系?(2)建立假設: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水的多少成正比。(3)設計實驗,:①實驗器材:彈簧秤、燒杯、水、量筒、溢杯、物塊。②實驗步驟:a.在溢杯中盛滿水,將小燒杯放在溢杯的出水口下;b.將物塊懸掛在彈簧秤上,用彈簧秤測出物塊的重G;c.將物塊浸沒在溢杯的水中,讀出彈簧秤的讀數F;d.將溢杯溢出的水注入量筒內,測出它的體積ρ排水;e.將上述數據填入下面的實驗記錄表中:物塊的重G 物塊浸入水中后彈簧秤的讀數F 物塊排開水的體積V排水 物塊受到水的浮力F浮=G—F 物塊排開的水受到的重力G排水=ρ水gV排水(4)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結論F浮=G排水=ρ水gV排水(關系式)。2.上述關系式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它也適用于氣體。(1)阿基米德原理的文字表達: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舶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2)數字表達式:F浮 = G排液 =ρ液gV排液(3)阿基米德原理也適用于氣體。3.對阿基米德原理理解的幾個注意問題:(1)公式中的ρ液是液體的密度,而不是浸入液體的物體的密度。(2)公式中的V排液是物體浸入液體時,排開液體的體積,而不是液體的總體積,也不是物體的體積。當物體完全浸入(即浸沒)液體中時,V排液恰好等于物體本身的體積V物;當物體只部分浸入液體中時,V排液(3)浮力大小只跟物體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有關,而與其他因素無直接關系。(4) ρ液的單位只能是千克/米 ,V排液的單位只能是米 。三、物體浮沉的條件(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把外觀相同的3只乒乓球(里面分別裝入不同質量的沙)放在水中,結果發現一只上浮、一只下沉、一只懸浮在水中。物體浸在液體中受到兩個力:一是重力G,方向豎直向下;二是浮力F排,方向向上。這兩個力大小之間的關系,決定物體的浮沉。F浮與G物的關系 ρ液與ρ物的關系 現 象F浮>G物 ρ液>ρ物 上 浮F浮F浮 = G物 ρ液 = ρ物(一般指平均密度) 懸 浮四、物體浮沉條件的應用1.密度計將密度計插入液體中,液體的密度不同密度計排開液體的體積不同,液面所對的位置也就不同,根據這個原理,可用密度計直接測量液體的密度。2.輪船。(1)輪船的模擬實驗:把一塊橡應泥放在水面上,橡皮泥將下沉。將橡皮泥捏成碗狀再放在水面上,橡皮泥將浮在水面上(如下圖所})( http: / / www.21cnjy.com )(2)輪船的工作原理:用鋼板制成的輪船,可“排開更多的水,獲得更大的浮力,從而能夠浮在水面上。3.潛水艇。(1)潛水艇沉浮的模擬實驗用橡皮管將一次性注射器和一個帶有兩孔的玻璃球連接起來。用力推動注射器的活塞,將玻璃球中的水排出,玻璃球上浮;甩力拉動注射器的活塞,使玻璃球吸進水,玻璃球將下沉(如下圖所示})。( http: / / www.21cnjy.com )(2)潛水艇的工作原理潛水艇的兩側有水艙,當術艙充滿水時,潛水艇受到的重力大干浮力,潛水艇下沉。用壓縮空氣將水倉里的水排出一部分,潛水艇受到的重力小于浮力,潛水艇就會上浮。當水倉里有適量的水時,潛水艇受到的重力等于浮力,潛水艇就能夠停留在水面下任何深度的地方。精典例題解析[例1]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沒沒在水中越睬.受的浮力越大B.密度較大的物體在水中受的浮力太C.重的物體受的浮力小D.同體積的鐵塊和術塊攝沒在農中受的浮力一樣大[解析] 阿基米德原理的數學表達式為:F浮 =ρ液gV排 。公式表明了物體受到的浮力太小只跟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根據公式分析題目敘述的內客,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A選項物體浸投在水中,無論深度如何V排不變,水的密度不變,F浮不變,A選項不正確。B選項:物體所受的浮力與物體密度的太小沒有直接的關系,B選項不正確。C選項:重力的大小對物體所受的浮力無影響。例如:太鐵塊比小鐵塊要重一些,但將兩者浸沒于水中,大鐵塊受的浮力反而大些,因為大鐵塊的V排大,C選項不正確。D選項:同體積的鐵塊和木塊,浸沒于水中,V排相同,ρ水相同,F浮鐵 = F浮木,鐵塊和木塊受的浮力一樣大。[答案] D[例2] 完全浸沒在水中的乒乓球,放手后從運動到靜止的過程中,其浮力大小變化情況是( )A.浮力不斷變大,但小于重力B.浮力不變,但浮力大于重力C.浮力先不變,后變小。且始終大于重力直至靜止時,浮力才等于重力D.浮力先大于重力,后小于重力[解析] 乒乓球完全浸沒在水中時,浮力大于重力。因浮力大小與物體在液內深度無關。因此乒乓球在水中運動時所受浮力不變,直到當球露出水面時,浮力開始變小;當浮力等于重力時,球靜止在水面上,呈漂浮狀態。[答案] C[例3] 以下是浮力知識的應用,說法正確的是 ( )A.一艘輪船在海里和河里航行時.所受浮力一樣大B.一艘輪船在海里和河里航行時,在海里受的浮力大C.密度計漂浮在不同液體中.所受浮力不同D.密度計在不同液體中漂浮,浸入液體體積越大,所測得的液體密度越大。[解析] 輪船在河里和海里航行,都處于漂浮狀態。F浮=G,因為輪船重力不變,所以船在河里和海里所受浮力相同。A選項正確。密度計的原理如上圖,將同一只密度計分別放入甲、乙兩種液體中,由于密度計均處于漂浮狀態,所以密度計在兩種液體中受的浮力都等于重力。F甲浮 = F乙浮 = G,根據阿基米德原理:ρ甲gV排甲 =ρ乙gV排乙,因為V排甲>V排乙,所以ρ甲<ρ乙。可見,密度計沒入液體越多,所測得的液體密度越小。[答案] A[例4] 如圖,展示了一個廣為人知的歷史故事——“曹沖稱象”。曹沖運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巧妙地測出了大象的體重。請你寫出他運用的與浮力相關的兩條知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 / / www.21cnjy.com )[解析] 此題考查學生通過對圖形的觀察。了解此圖中G象=G石的原理,當大象在船上時,船處于漂浮狀態。F浮’= G船+G象,曹沖在船上畫出標記,實際上記錄了當時船排開水的體積為V排,用這條船裝上石頭,船仍處于漂浮狀態,F浮’= G船+G石,且裝石頭至剛才畫出的標記處,表明此時船排開水的體積V排’=V排,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兩次浮力相等,便可以推出:G象 = G石。[答案] (1)漂浮條件 (2)阿基米德原理[例5] 質量相等的木塊和冰塊(ρ木<ρ冰)都漂在水面上,木塊受到的浮力冰塊受到的浮力;體積相等的實心木塊和冰塊都漂在水面上,木塊受到的浮力 _______冰塊受到的浮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解析] 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可知。物體漂浮時F浮=G,所以此題中要比較浮力的大小可通過比較木塊和冰塊受到的重力的大小來求得。因為木塊和冰塊都漂浮在水面上,有F木浮=G木,F冰浮=G冰。(1)當木塊和冰塊質量相等時,由G=mg可知。G木=G冰,所以F木浮=F冰浮,木塊和冰塊受浮力相等。(2)當木塊和冰塊體積相等時,因為ρ水 < ρ冰,根據G = ρgV可知,G水 < G冰 。所以F木浮[答案] 等于 小于[例6] 北京氣象臺每天4次放出氣象探空氣球。氣球所載儀器及球皮的總質量為27千克。球內所充氣體為氫氣。已知氫氣的密度為0.09千克/米 。空氣的密度為1.29千克/米 。為使這樣的氣球升空,球內所充氫氣的體積至少應為 _____米 。[解析] 氫氣球能升空,是因為它所受的浮力大于它所受的總重力。氣球共受到三十力的作用,它們是空氣對它的浮力F浮,儀器及球皮的總重力G和氫氣本身的重力G氫。由于F浮=G+G氫,即ρ空gV球 = m物g +ρ氫gV球,代入數據解得V球=2.25米 。[答案] 2.25[例7] 一塊冰內含有一小石塊,放入盛有水的量筒內,正好懸浮于水中,此時量筒內的球面升高了4.6cm,當球熔化后,水面又下降了0.44cm。設量筒內橫截面面積為50cm ,求石塊的密度是多少?(ρ冰=0.9×10 kg/m )[解析] 從受力分入手,并且知道冰熔化,質量不變,體積減小,造成液面下降。已知S = 50cm ,h1 = 4.6cm,h2 = 0.44cm求: ρ石解V冰+V石 = Sh1 = 50cm ×4.6cm = 230cm 冰熔化后,水面下降h2。V’= h2S = 0.44cm×50cm = 22cm 因為m冰 = m水ρ冰V冰 =ρ水V水V水/V冰 = 0.9/1 = 9/10 , V冰 – V水 = 1/10 V冰0.1V冰 = 22cm V石 = 230cm - 220cm = 10cm 冰、石懸浮干水中:F浮 = G冰 + G石ρ水g(V冰 + V石)=ρ冰gV冰 +ρ石gV石ρ石 =[ρ水(V冰+V石)-ρ冰V冰]/V石 = [1g/cm ×230cm -0.9g/cm ×220cm ]/10cm =3.2g/cm [答案] 石塊的密度為3.2g/cm 。實踐創新應用1.如右圖所示,一鉛塊用細線掛在一個充氣的小氣球的下面,把它放入水中某處恰好處于靜止狀態,如果往池中緩慢注人一些水,則鉛塊及氣球 ( )A.仍能靜止 B.向下運動C.向上運動 D.靜止、向上或向下運動都有可能2.在圖甲中,石料在鋼繩拉力的作用下從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沒入水中。圖乙是鋼繩拉力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若不計水的摩擦力。則可算出該石料的密度為( )( http: / / www.21cnjy.com )A.1.8×10 千克/米 B.2.3×l0 千克/米 C.2.8×10 千克/米 D.3.2×l0 千克/米 3.由密度大于水的某物質制成的小球,用手置于盛滿水的燒杯底部,使它完全浸沒,放手后其物理現象是 ( )A.小球上浮 B.小球靜止不動 C.小球懸浮 D.無法判斷4.一個鉛塊浸入水中時,勻速直線下降,則 ( )A.重力大于浮力 B.重力小于浮力C.重力等于浮力 D.以上說法都不對5.體積為0.05米 的救生圈重100牛。體重為400牛的人使用這個救生圈,則 ( )A.人或圈可以部分露出水面B.人和圈沒入水中后可以懸浮在水中C.人和圈會沉沒下去D.要做出正確判斷,還須知道人的體積6.質量相同的實心木塊、鋁塊、銅塊同時放人足夠深的水槽中靜止時,三個物體所受浮力( )A.木塊最大 B.鋁塊最大 C.銅塊最大 D.一樣大7.我國“遠望號”衛星測控船從江陰出發執行任務,由長江進入海洋。下列有關測控船所受浮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由于船始終浮在水面上,所以它受到的浮力不變B.由于海水的密度大,所以船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大C.由于船排開海水的體積小,所以它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小D.由于船排開海水的體積大,所以它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大8.某農戶生綠豆芽時。將綠豆倒人盛水的容器中,發現成熟飽滿的綠豆沉入水底,干癟、蟲蛀的綠豆漂浮在水面上,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 )A.沉底的綠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綠豆受到浮力大于重力B.沉底的綠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綠豆受到浮力等于重力C.沉底的綠豆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綠豆受到浮力等于重力D.沉底的綠豆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綠豆受到浮力小于重力9.小華將一個鮮雞蛋放入裝有大半杯水的玻璃杯中,雞蛋沉人杯底,若向杯中逐漸加鹽,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雞蛋所受浮方不變 B.杯底所受壓強不變C.杯底所受壓力不變 D.雞蛋所受重力不變10.一個空心的塑料球,在水下恰能懸浮,如圖所示。現在沿圖中虛線位置將其分割成兩部分,則 ( )A.小部分上浮,大部分下沉21世紀教育網B.小部分下沉,大部分上浮21世紀教育網C.大、小部分都保持懸浮21世紀教育網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21世紀教育網11.有一塊體積為0.001m 的立方體木塊漂浮在水面上。有3/5體積浸沒在水中,則該木塊受到浮力為_______N;木塊的密度是_______kg/m 。(g取10N/kg、ρ=1.O×10 kg/m )12.如圖所示,小江同學用彈簧秤測出物體的重力為l0.0牛。把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彈簧秤的讀數為8.5牛,此時物體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為_________牛。21世紀教育網13.小明想:浮力是物體對物體向上的托力,而物體間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體對液體一定有向下的壓力,那么浮力的大小和物體對液體壓力的大小有什么關系呢?(1)小明和小紅利用燒杯、水、天平、合金圓柱體、細線和彈簧測力計。進行如下探究:①在燒杯中盛適量水.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m1;②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圓柱體的重力G;③如圖所示,將圓柱體部分浸入燒杯的水中,靜止在某一深度,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則圓柱體所受水的浮力為___________(用彈簧測力計所測得的量來表示);此時向天平的右盤加上適量的砝碼。使天平重新平衡,記下天平的示數m2,則圓柱體對水的壓力為____________。(用天平所測得的量來表示)(2)下表為小明和小紅記錄的實驗數據:(表中h1>h2)圓柱體的位置 圓柱體的重力G/N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N 燒杯和水的總質量m/g 天平的讀數m/g圓柱體部分浸入 2.6 2.4 180 200圓柱體浸沒深度h1 2.6 2.2 180 220圓柱體浸沒深度h2 2.6 2.2 180 220①通過分析表格中的數據,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體對液體壓力的大小;此外你還可以得出的結論有: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條即可) 21世紀教育網②由表格中的數據可知,該圓柱體的密度為_________kg/m 。(g = 10N/kg)14.為了打撈沉人河底重7.8噸的鋼梁,要用體積為0.4立方米、質量20千克的浮筒至少多少個 參考答案1.B 2.C 3.D 4.C 5.A 6.A 7.A 8.B 9.D l0.B ll.6 0.6×10 12.1.513.(1)③G—F (mw2 - m1,)g (2)①等于浮力的大小與浸沒在液體的深度無關(“浸沒前,浮力的大小與浸入的深度有關”或“浸沒前,浸入的深度越深,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 ②6.5×10 21世紀教育網14.21個15.物體密度為2.8×10 kg/m 21世紀教育網課后練習答案21世紀教育網1.CD 2.浮力大于重力 浮力小于重力 浮力等于重力21世紀教育網3.因為輪船都處于漂浮狀態,浮力都等于重力,所以輪船從長江駛入東海時,受到的浮力并沒有發生變化(由于海水的密度比江水的密度增大,輪船排開水的體積變小了)。4.上部刻度值較小,下部刻度值較大。因為液體的密度越小。密度計浸入液體的體積越大。 5.將沉船與浮筒看作一個整體,當浮筒內的水未排出時。整體所受的重力大于浮力。所以,船不會浮起。而當浮筒內的水排出后,整體所受的重力變小直到小于浮力,這樣,輪船與浮筒都將浮出水面。21世紀教育網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7 頁 (共 9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3節水的密度聯想情景導入你仔細觀察過你們家的水表嗎 由水表直接讀出的是水的體積數,而自來水公司卻是按水的質量來計費的。那么,你知道怎樣才能將水的體積轉化為水的質量嗎?在生活中我們曾經有這樣的經歷.同樣一個瓶子能夠裝得下1000g的,不下l000g的油和酒精。相同體積的鐵塊比木塊重很多。這到底是怎么回學完本節課后,你也許就會找到答案。密度公式:密度=質量/體積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密度公式為:ρ=m/v密度的單位有,克/厘米 或千克/米 。兩個單位的關系是:1克/厘米 =1000千克/米 在用密度公式計算時。m、V、ρ三個量的單位必須統一。重點知識詳解一、水的密度(1)用量筒量出40厘米3的水,用天平測出它的質量是40克,(2)用量筒量出80厘米3的水。用天平測出它的質量是80克;(3)用量筒量出100厘米3的水,用天平測出它的質量是100克;(4)水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1克/厘米 ,即l厘米 水的質量為1克。結論:(1)水的質量跟它的體積成正比;(2)水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一個恒量。即:質量/體積 =1克/厘米 。二:密度1.定義: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質量。2.公式:ρ= m/v3.單位:千克/米 (kg/m );克/厘米 (g/cm )。l000kg/m =1g/cm 三、常見物質的密度物 質 密度(千克/米 ) 物 質 密度(千克/米 )鉛 11.3×10 冰 0.9×10 銅 8.9×10 石 蠟 0.9×10 鋼、鐵 7.9×10 干松木 0.4×10 水 銀 13.6×10 植物油 0.9×10 濃硫酸 1.8×10 煤 油 0.8×10 海 水 1.03×10 灑 精 0.8×10 純 水 1.0×10 汽 油 0.71×10 氯 氣 3.2l 一氧化碳 1.25二氧化碳 1.98 水蒸氣(100℃) 0.60氧 氣 1.43 氦 氣 0.18空 氣 1.29 氫 氣 0.O9四、測量固體和液體的密度1.小石塊密度的測量。(1) 調節天平平衡,稱出小石塊的質量m;(2) 選擇合適量筒,將小石塊用細線綁住,往量筒倒人適量水,讀出水的體積V1,然后小心將小石塊浸入量筒中的水中(全部浸沒),讀出此時水的體積V2;21世紀教育網(3)計算ρ石=2.鹽水密度的測量。21世紀教育網(1)先用天平稱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m;(2)將鹽水倒一部分到量筒中.讀出量筒中鹽水體積為V;(3)稱出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為m1;21世紀教育網(4)計算ρ鹽水=精典例題解析[例1]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做“水的體積隨溫度變化”的研究,得到如圖所示的圖像。從圖中可知,水溫度從8℃降到2℃的過程中,其密度 ( )A.先變大后變小 B.先變小后變大C.一直變大 D.保持不變[解析] 單位體積物質的質量叫做密度。從圖像可知質量相同的水,體積從8℃降到4℃時逐漸減小,從4℃降到2℃時又逐漸增大,因此水的密度先變大后變小。[答案] A[例2] 小星發現銅制的鑰匙比鋁制的重,于是他認為“銅比鋁重”。小星所說的“銅比鋁重”其實是指 ( )A.銅的體積比鋁大 B.銅的密度比鋁大21世紀教育網C.銅的硬度比鋁大 D.銅受到的浮力比鋁大[解析] “銅比鋁重”其實就是體積相同的銅比鋁的質量大,也就是單位體積的銅的質量比鋁的質量大,即銅的密度比鋁的大。[答案] B21世紀教育網[例3] 一個質量為0.25kg的玻璃瓶,盛滿水時稱得質量是1.5kg,若盛滿某液體時稱得質量是l.75kg,那么這種液體的密度是 ( )A.1.0×10 kg/m B.1.16×10 kg/m C.1.75×10 kg/m D.1.2×10 kg/m [解析] 一個質量為0.25kg的玻璃瓶.盛滿水時稱得質量是l.5kg,則玻璃瓶所盛水的質量為1.5kg – 0.25kg=1.25kg。已知水的密度為l.0×10 kg/m ,那么該瓶子的容為=1.25×1O- m 。該瓶子盛滿某液體時的質量是1.75kg。則所盛某種液體的質量為l.75kg – 0.25kg = 1.50kg。則該液體的密度為 =1.2×10 kg/m [答案] D 21世紀教育網[例4] 在測定液體密度的實驗中,液體的體積(V)及液體和容器的總質量(m總)可分別由量筒和天平測得,某同學通過改變液體的體積得到幾組數據,畫出有關的圖像,在下圖中能正確反映液體和容器的總質量跟液體的體積關系的是 ( )[解析] 這道題考查學生是否會觀察m-V圖像,是否會通過圖像分析問題的正確性。當所測液體體積V增大時,液體質量m1一定增大,由公式m—ρV+m0,和V為正比關系,且V=0時,m1=0。m1與V關系如圖像A應過原點。但m總=m1+m0 (m0為容器質量),m總=ρV+m0,當V=0時,m總= m0,圖線B恰好反映了這種情況,此時的質量代表了容器本身的質量。而圖像的斜率代表了此種液體的密度。D圖中,隨著V的增大.m總減少。也和實際不符。[答案] B[例5] 實驗: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1)用量筒測量液體的體積。如圖甲所示,液體的體積為__________cm 。(2)用天平測量液體的質量。將盛有液體的燒杯放在已調好的天平左盤里,天平平衡時,右盤里的砝碼及標尺上的游碼位置如圖乙所示,已知燒杯的質量為30g,則液體的質量為________g。(3)根據測得的數據,計算出液體的密度為_________g/cm 。[解析] 用天平、量筒測液體的密度。體積可直接用量筒測出.知道lmL=lcm ,讀數的時候應弄清最小刻度,圖甲中每一大格為lOml,分5小格,每小格為2ml,所以液體的體積為22cm 。質量可用天平和燒杯結合測出,物體的質量等于砝碼的質量加上游碼所顯示的刻度值;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如圖乙所示,故燒杯和液體的質量為56.4g,燒杯的質量為30g,所以液體的質量為26.4g。密度由公式ρ= m/v ,代人數據可得:l.2g/cm [答案] (1)22 (2)26.4 (3)1.2[例6] 李兵同學要測得某種金屬顆粒的密度。現有一架托盤天平、一盒砝碼、一個溢水杯和足量的水.他的實驗有如下四個步驟:21世紀教育網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調節橫梁使其平衡;21世紀教育網②把待測的金屬顆粒放人盛滿水的溢水杯中。并溢出部分水,然后用天平稱出金屬顆粒、溢水杯和剩余水的總質量m2,;21世紀教育網③用天平稱出盛滿水的溢水杯的總質量m0;④用天平稱出待測的金屬顆粒的質量m金。,21世紀教育網(1)請你幫他排列出正確的實驗步驟順序;21世紀教育網(2)寫出待測金屬顆粒的密度的表達式;[解析] 測得金屬顆粒的密度.測金屬顆粒的密度.應測出金屬顆粒的質量和體積。質量可直接用天平測出。金屬顆粒是不規則的。沒有量筒,不能用量簡直接測體積,但題中告訴我們有溢水杯,可利用浸入液體中的物體的體積等于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來間接測出。[答案] 答案:(1)①④③②或①③④②;(2) ρ金=(m金ρ金)/(m金+m2-m1)[例7] 一個裝滿水的水杯.杯和水總質量為600g,將一些金屬粒倒人杯中沉底后從杯中共溢出水200g.待水溢完測得此時水杯總質量為900g,則金屬粒密度為多少立方米每千克?精析可借助于畫圖來幫助理解題目當中幾個質量的意義及各質量之間的關系。如下圖:已知:圖(a) m杯+m1=600g,圖(b) m排=200g.m杯+m金+m2=900g。求:ρ金[解析] 已知中m1表示圖(a)中水的質量,m2表示圖(b)中水的質量,這兩次水的質量差m1-m2=200g,圖(b)中總質量加上優排,再減圖(a)中總質量=金屬粒質量,則m金- 900g+200g-600g=500g金屬粒體積=所排出水的體積V金=V排=200g÷1g/cm 。ρ金= m排÷V金=500g÷200 cm =2.5g/cm —2.5×10 kg/m [答案] 答案:金屬粒密度為2.5×10 kg/m 實踐創新應用1.學生使用的橡皮。用過一段時間后,沒有發生變化的是 ( )A.形狀 B.密度 C.質量 D.體積2.人們常說“鐵比木頭重”.這句話的實際含義是指 ( )A.鐵的質量比木頭大 B.鐵的重力比木頭大21世紀教育網C.鐵的密度比木頭大 D.木頭的體積比鐵大21世紀教育網3.近年來科學家發現宇宙中的中子星密度可達l×10 噸/米 ,一個體積為33.5厘米 (大小似一只乒乓球)的中子星的質量是 ( )A.3.35×l0 千克 B.3.35×10 千克21世紀教育網C.3.35×10 千克 D.3.35×10 千克21世紀教育網4.一些故事影片中常有這樣的鏡頭:高墻倒塌壓在眾人(演員)身上,造成人員受傷。但在實際拍攝中,倒塌的高墻并不會傷害演員.砌成這種高墻的物塊最有可能是 ( )A.泥土磚塊 B.金屬塊 C.泡沫塑料塊 D.水泥磚塊5.工廠生產的酒精(ρ酒精-0.8g/cm )含水量不得超過l0%,質檢員抽出甲、乙、丙、丁四瓶樣本。查得它們的密度依次分別為0.81g/cm 、0.815g/cm 、0.82g/cm 、0.83g/cm 。其中合格產品是(按質量計算) ( )A.只有甲 B.甲、乙 C.甲、乙、丙 D.甲、乙、丙、丁6.水銀溫度計中封閉著一定量的水銀。在用這種溫度計測量溫度的過程中,水銀發生熱脹冷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溫度計中水銀的質量不變 B.溫度計中水銀的體積不變21世紀教育網C.溫度計中水銀的密度不變 D.溫度計中水銀的溫度不變7.對密度定義式ρ= m/v的下列幾種理解中,正確的是 ( )A.密度與物體的質量成正比B.密度與物體的體積成反比C.密度與物體的體積成正比D.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與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無關8.小王同學閱讀了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結論.其中正確的是 ( )一些物質的密度/kg·m- 水 1.0×10 水銀 13.6×10 冰 0.9×10 干松木 0.5×10 煤油 0.8×10 銅 8.9×10 灑精 0.8×10 鉛 11.3×l0 A.不同的物質,密度一定不同B.固體的密度都比液體的大。21世紀教育網C.同種物質在不同狀態下,其密度不同D.質量相等的實心銅塊和實心鉛塊,銅塊的體積比鉛塊小9.下圖是在探究甲、乙兩種物質質量跟體積關系時作出的圖像。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不同物質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是不同的21世紀教育網B.甲物質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比乙物質大21世紀教育網C.若V甲=V乙,則m甲D.若m甲=m乙,則V甲>V乙10.球雕藝術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無價瑰寶。球雕是經過鉆磨、鏤空、雕刻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如圖所示。球體在加工過程中,以下物理量沒有發生變化的是 ( )A.體積 B.密度 C.質量 D.重力11.把一塊金屬塊放人盛滿酒精的杯中時,從杯中溢出l0g酒精(ρ酒精-0.8g/ cm ),若將這塊金屬塊從酒精中取出放人盛滿水的杯中,則從水杯中溢出水的質量 ( )A.大于10克 B.小于10克 C.等于10克 D.無法確定12.A、B、C三種物質的質量m與體積V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可知,A、B、C三種物質的密度ρA、ρB、ρC、和水密度ρ水之間的關系是 ( )A.ρA>ρB>ρC,且ρA>ρ水 B.ρA>ρB>ρC,且ρA<ρ水C.ρA<ρB<ρC,且ρA>ρ水 D.ρA<ρB<ρC,且ρA<ρ水13.小王用天平和量筒測量礦石的密度.有如下一些實驗步驟:①用調節好的天平測出礦石的質量m;②向量筒中倒進適量的水,測出這些水的體積V,;③根據密度的公式,求出礦石的密度ρ;④將礦石浸沒在量筒內的水中.測出礦石和水的總體積u0他應采用的正確的實驗順序為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②③④①14.第29屆奧運會將于2008年8月8日在我國首都北京開幕,屆時可能會用到大型遙控飛艇作為宣傳工具以渲染活動氣氛。為了飛艇在空中飛行安全而有效.根據下表中氣體的性質.最適合填充飛艇的氣體是 ( )幾種氣體物質的密度(0℃、l標準大氣壓)及可燃性氣體 氫氣 氦氣 氮氣 空氣 氧氣密度/kg·m- 0.09 0.18 1.25 1.29 1.43性質 可燃性 可燃 不可燃 不可燃 不可燃 不可燃A.氫氣 B.氦氣 C.氮氣 D.氧氣15.質量相等半徑相同的空氣鉛球、鐵球和鋁球各一個(Pm>觸>陽)。則空氣部分體積最大的球是 ( )A.銅球 B.鐵球C.鋁球 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16.甲、乙兩金屑塊。甲的密度是乙的2/5,乙的質量是甲的2倍,則甲的體積是乙的體積的 ( )A.0.8倍 B.1.25倍 C.0.2倍 D.5倍17.惠安是“石雕”之鄉。小星取一小塊樣石,通過實驗來測定石塊密度。(1)調節天平橫梁平衡時,發現指針在分度標尺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_(選填“左”或“右”)調節。21世紀教育網(2)用調節好的天平測樣石的質量,所用的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質量為____g。用量筒測出樣石的體積如圖丙所示,體積為______cm 樣石的密度______g/cm 。(3)在加工過程中,該石塊的密度將_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18.市場上出售一種“金龍魚”牌食用調和油。瓶上標有“5L”字樣,已知瓶內調和油的密度為0.92×10 kg/m ,則該瓶油的質量是_______kg。如果調和油用去一半,則剩余半瓶調和油的密度為___________。19.小明在學校運動會上獲得一塊獎牌,他想知道這塊獎牌是否由純銅制成,于是他用天平和量杯分別測出該獎牌的質量和體積為14g和2cm ,并算出他的密_______g/cm3。小明通過查密度表知道.銅的密度為8.9×10 kg/m ,由此他判斷該獎牌________由純銅制成的(選填“是”或“不是”)。21世紀教育網20.為了研究物質的某種特性,某同學分別用甲、乙兩種不同的液體做實驗。實驗量筒和天平分別測出甲(或乙)液體在不同體積時的質量,下表記錄的明得的數據及求得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1)分析下表中實驗序號1與2(2與3、l與3)或4與5(5與6、4與6)的體積與質量變化的倍數關系,可歸納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質 實驗序號 體積(cm ) 質量(g) 質量/體積(g/cm )1 5 9 1.80甲 2 10 18 1.803 15 27 1.804 5 4 0.80乙 5 lO 8 0.806 15 12 0.80(2)分析上表中實驗序號____。可歸納出的結論是:體積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它們的質量不相同。(3)分析上表中甲、乙兩種液體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關系可歸納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方方同學使用天平測量橡皮的質量,按照常規操作步驟如下:a.將天平放于水平桌面上;b.將游碼移至橫梁標尺零點,調節平衡螺母;c.將被測物體放在右盤中.使用鑷子在另一盤中另加砝碼.使天平再次平衡;d.盤中砝碼的總質量,加上游碼指示的質量值。就是橡皮的質量;e.整理器材。以上步驟中,有一個步驟不完整。有一個步驟有錯誤,請在下列括號中填上該步驟的字母代號,并在橫線上補充和改正。(1)不完整的是步驟( ),應補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錯誤的是步驟( ),應補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為節約用水,某同學家采取了多種節水措施,減少了用水量。4月底查水表時。水表顯示的數字325m 。4月份這個同學家的用水量為8t。5月底查水表時,水表顯示的數字為332m ,則5月份這個同學家的用水量比4月份少____________噸。21世紀教育網23.我國約有4億多人配帶近視眼鏡。眼鏡的主要材料的部分技術指標如下表:材 料 樹脂鏡片 玻璃鏡片 銅合金 鈦合金透光量 92% 91%密度/kg·m 1.3×10 2.5×10 8.0×10 4.5×10 性 能 較耐磨損 耐磨損 較耐磨損 耐腐蝕(1)求一塊體積為4×10- ×10- m 玻璃鏡片的質量為多少 (2)如圖所示,一副銅合金架的質量為2×10- kg,若以鈦合金代替銅合金,求一副鈦合金鏡架的質量。24.由于黃河流域植被的破壞,黃河水含有大量的泥沙.為了測定黃河水的含沙量,某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取了200立方厘米的黃河水,稱得其質量為202.4克,已知泥沙的密度為2500千克/立方米,則黃河水的含沙量是多少?(即求每立方米的黃河水含有多少泥沙)參考答案1.B 2. C 3.A 4.C 5.B 6.A 7.D 8.C 9.B l0.B ll.A l2.A 13.B l4.B l5.A l6.Bl7.(1)左 (2)52 20 2.6 (3)不變l8.4.6 0.92×10 kg/m 19.7 不是20.(1)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或體積增大幾倍,質量也增大幾倍 (2)1與4(或2與5,或3與6) (3)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相同,不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不21.(1)b 使指針靜止時指在分度標尺的中央刻度線上 (2)c 將被測物體放在左盤中22.123.(1)10 kg (2)1.125×10-2kg24.每立方米的黃河水含有20千克的沙子課后練習答案1.b 2. 500 400mV2 - V1m1-m2V1.25 kg1.0×10 kg/m 1.25 kg1.0×10 kg/m 141296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10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0 頁 (共 10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7節 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聯想情景導入蔗糖或食鹽很容易溶解在水里,但是。在一杯水里是不是可以無限制地溶解呢?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在杯水里,如果蔗糖或食鹽放得太多,在杯底就會剩下溶解不了的蔗糖或食鹽。這種現象告訴我們,在一定的溫度下,物質在一定量的溶劑里溶解的量是有限的。我們已經知道,在相同的條件下。有些物質容易溶解在水里,而有些物質很難溶解,也就是說各種物質在水里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例如:食鹽容易溶解在水里。卻很難溶解在汽油里;油脂很難溶解在水里,卻很容易溶解在汽油里,用汽油擦洗衣服上的油污,正是利用了油脂容易溶解在汽油里的性質。在許多情況下,僅僅了解物質的溶解性是遠遠不夠的,人們需要精確地知道在一定量的溶劑里最多能溶解多少溶質。這就要學習溶解度的有關知識。相關公式:溶液中的溶質的質量分數==重點知識詳解一、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1.物質的溶解性實驗;在燒杯中加約20毫升水,用酒精燈加熱約至70℃,往燒杯中加硫酸銅晶體,每次加一匙,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結果看到加到一定時間。硫酸銅晶體不能再溶解了。實驗結論:上述實驗中看到的現象可以說明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溶劑溶解物質的能力是有限的,即溶解可以達到一個最大值。2.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稱為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3.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21世紀教育網( http: / / www.21cnjy.com )二、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與溶液濃稀之間的關系實驗:在兩支試管中各盛約l0毫升的水,分別加入10克蔗糖和0.2克熟石灰,可以看到蔗糖在水中全部溶解(濃度較大)卻未達到飽和,而熟石灰卻溶解極少(渾濁)已達到飽和。實驗結論:(1)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2)對于同一種溶質和溶劑的溶液來說,在一定溫度下的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一些。三、溶解度1.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某物質在100克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懈的質量為該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2.對固體溶解度涵義理解時。應注意以下幾點:21世紀教育網(1)要強調在一定的溫度下,因為溫度變化對溶解度大小有一定影響;(2)各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需要對溶劑量制定一個統一的標準,涵義中100克溶劑作為標準;(3)因為每一種溶質在一定量溶劑里達到飽和和不飽和狀態時溶解溶質的量是不同的,所以應規定達到飽和狀態;(4)這里指的質量用克作單位,與溶劑單位一致。3.物質的溶解性與溶解度[室溫(20℃)時的溶解度]的關系:溶解性等級 易 溶 可 溶 微 溶 難 溶溶解度 >10克 1~l0克 0.01~1克 <0.Ol克舉 例 食鹽、硝酸鉀 氯酸鉀 氫氧化鈣 碳酸鈣4.影響固體溶解度大小的因素。(1)提出探究的問題:影響硝酸鉀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2)建立假設:溫度可能是影響硝酸鉀溶解度大小的因素。(3)設計實驗:①在室溫下配制硝酸鉀的飽和溶液;②給飽和溶液加熱后再加入硝酸鉀,現象:硝酸鉀又溶解了,一直加到硝酸鉀不能再溶解為止;21世紀教育網③將上述飽和溶液冷卻到室溫,現象:有較多的硝酸鉀固體析出。(4)實驗結論: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溫度是影響硝酸鉀溶解度大小的因素。5.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http: / / www.21cnjy.com )(1)溶解度曲線的表示意義。21世紀教育網①曲線上每個點表示某溫度下某溶質的溶解度;②溶解度曲線表示同一物質在不同溫度時的不同溶解度數值;③不同曲線同一溫度的點線表示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時的溶解度數值;④曲線表示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大小的情況;⑤兩條曲線的交點,表示在該溫度下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⑥曲線上每個點所配制的溶液是該溫度下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曲線下方的點表示對應溫度下該溶質的不飽和溶液。(2)從固體物質溶解度曲線圖中可以看出:①大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鉀;②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如氯化鈉;③極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如氯氧化鈣。四、溶質的質量分數1.溶質的質量分數: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指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的比值。2.計算公式:21世紀教育網溶液中的溶質的質量分數==(1)溶質的質量分數只是一個比值,沒有單位;(2)溶質的質量分數可以用小數或百分數表示;(3)公式的變換形式:m質=m液×溶質的質量分數。五、配制50克溶質質量分數為l0%的氯化鈉溶液1.計算:配制50克溶質質量分數為l0%的氯化鈉溶液需要氯化鈉5克,水45克。2.稱量和量取:用托盤天平稱取所需的氯化鈉,放入燒杯中。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人盛有氯化鈉的燒杯里。3.溶解:用玻璃棒攪拌燒杯中的氯化鈉和水,使氯化鈉全部溶解。( http: / / www.21cnjy.com )精典例題解析[例1] 50℃的某硝酸鉀飽和溶液冷卻至20℃時,沒有發生變化的是 ( )A.溶液的質量 B.溶質的質量C.溶劑的質量 D.溶質的質量分數[解析] 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升高。溫度降低,解度減小,有硝酸鉀晶體析出,溶質的質量減小,溶液的質量減小,溶質的質量分數減小,溶劑的質量不變。[答案] C[例2] 下列關于飽和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飽和溶液在任何時候都不可能再溶解物質21世紀教育網B.在一定溫度下,某物質的飽和溶液是該溫度下該物質濃度最大的溶液C.在一定溫度下向硝酸鉀的飽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鉀晶體后,溶液質一量變大D.在一定溫度下,在食鹽的飽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鉀,則晶體不再溶解[解析] 此題考查的是飽和溶液的概念。飽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所以溫度不變,某物質的飽和溶液就是該溫度下該物質濃度最大的溶液。選項B正確。給飽和溶液升溫或增加溶劑可以使其向不飽和溶液轉化,能繼續溶解物質,所以A的敘述不正確。根據飽和溶液的概念C中再加入少量KNO3。已經不能繼續溶解。所以溶液質量不變。D中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溶液中對某種物質已成為飽和溶液,但對其他溶質仍為不飽和溶液,所以食鹽的飽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鉀仍可繼續溶解。[答案] B[例3] 關于硝酸鉀溶解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20℃時,20g硝酸鉀溶在100g水里,所以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是20gB.20℃時,把20g硝酸鉀溶在水里制成飽和溶液,所以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是20gC.把31.6g硝酸鉀溶在100g水里,形成飽和溶液,所以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是31.6gD.20℃時,把31.6g硝酸鉀溶在lO0g水里,形成飽和溶液,所以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是31.6g[解析] 本題關鍵是抓住4個要素:(1)在一定溫度下;(2)在lOOg水里;(3)達到飽和狀態;(4)所溶解溶質的克數。A缺少“飽和狀態”。B不是“在100g溶劑里”。C缺少“一定溫度”。 21世紀教育網[答案] D[例4] 每天補充適量的維生素C,有利于提高人體免疫力。某維生索C泡騰片,每片含lg維生素C,將l片該泡騰片投入適量水中,最終得到250g溶液,此溶液中維生素C的質量分數為 ( )A.0.4% B.1% C.2.5% D.4%[解析] 本題考查溶液最基本的計算,根據溶質質量分數的定義進行計算。溶質的質量為lg.,溶液的質量為250g,由,溶質質量分數=溶質的質量/溶液的質量,即可求得。[答案] A[例5] 生物實驗小組探究選稻種的實驗,需配制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105g。實驗操作步驟如圖所示:( http: / / www.21cnjy.com )(1)計算應稱取氯化鈉_________g,需加水________mL(把水的密度近似看作lg/cm )。(2)如果配制的氯化鈉溶液的溶質質最分數小于l0%,則造成誤差的原因可能有(請舉兩條):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題考查溶液配制的相關知識。配制一定質量分數溶液的步驟主要有①計算;②稱取或量取;③溶解。計算時應根據溶液質量和溶質質量分數求出溶質質量和溶劑質量。然后應用密度公式計算出溶劑的體積。本題中所需氯化鈉的質量為:l05g×10%=10.5g。需加水的體積為:(105 - 10.5)÷1g/cm = 94.5cm = 94.5mL。配制的氯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小于10%,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幾條可作參考:①氯化鈉固體中有雜質;②燒杯中原先有水;③天平讀數有誤;④讀數時,視線仰視了量筒刻度;⑤天平未調零等等。[答案] (1)10.5 94.5 (2)①氯化鈉固體中有雜質;②燒杯中原先有水;③天平讀數有誤;④讀數時,視線仰視了量筒刻度;⑤天平未調零等等。(任選兩條即可)實踐創新應用1.20℃時,向一盛有40g氯化鈉的燒杯內加入100g水,充分攪拌后靜置,燒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氯化鈉固體,過濾得到4g固體和澄清溶液。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等于36gB.20℃時氯化鈉在水中的溶解度為36gC.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等于36%D.加水后該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21世紀教育網2.下列有關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食鹽水中水是溶劑B.物質投入水中攪拌均勻就能形成溶液C.無色的液體都是溶液D.飽和溶液一定是濃溶液3.在配制一定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時,下列出現的操作失誤,會引起所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降低的是 ( )A.用托盤天平稱量氯化鈉時,將砝碼放在左盤,但未使用游碼B.用量筒量取蒸餾水讀數時,仰視凹液面的最低處C.將量筒中的水倒入燒杯時,量筒中有少量水殘余D.將配好的氯化鈉溶液轉移到細口瓶中時,不慎灑出部分溶液4.木糖醇是一種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它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據圖判斷,下列關于木糖醇溶解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 )A.30℃時溶解度是70克B.60℃時溶解度是70克C.溶解度不受溫度影響D.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5.人體血液的無機鹽質量分數約為0.9%。研究表明,30億年前原始海水的無機鹽質量分數也約為0.9%。對此,下列觀點不可取的是 ( )A.人類的祖先可能是從原始海洋中的原始生命逐漸進化而來的B.人體血液和原始海水的無機鹽質量分數相同純屬巧合C.人體血液和原始海水之間存在著某種尚未被認識的關系D.人體血液仍然帶有原始海水的某些印痕21世紀教育網6.把60℃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冷卻到20℃,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溶解度減小 B.溶液的質量不變C.溶液由濃變稀 D.溶劑的質量不變7.嵊泗是個易旱缺水的海島縣,現在依靠海水淡化技術,每天可生產6600噸淡水,解決了缺水問題。該技術(原理如圖所示)采用對海水加壓。海水中的溶劑分子可以通過半透膜,而溶質分子很難透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濃海水中溶質質量增加B.水分子能透過半透膜C.濃海水的溶質質量分數減小D.解決了缺水問題,就可以不用節水了8.實驗室中有飽和食鹽水和蒸餾水各一瓶,為了區分它們,某學習小組的同學設計了以下四種方案。你認為不能把兩者區分開來的是 ( )A.進行導電性試驗,能導電的是飽和食鹽水B.用壓強計來測定同深度處的壓強,壓強較大的是飽和食鹽水C.分別加入少量食鹽晶體,晶體不能繼續溶解的是飽和食鹽水D.用普通顯微鏡觀察,能看到鈉離子的是飽和食鹽水21世紀教育網9.室溫下,一杯飽和食鹽水露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有少量晶體析出,是因為 ( )A.氯化鈉的溶解度變小 B.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變小C.溶劑質量減小 D.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10.下列對右圖所示的溶解度曲線圖分析正確的是( )A.30℃時,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B.乙物質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比甲大C.18℃時,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D.甲物質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物質的溶解度11.A、B兩燒杯中均盛有100克水,分別加入不同質量的同種固體物質,用玻璃棒攪拌使其充分溶解,現象如圖所示。此時,_________燒杯中的溶液一定是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 http: / / www.21cnjy.com )12.木糖醇是一種理想的蔗糖替代品,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木糖醇和蔗糖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據圖回答:( http: / / www.21cnjy.com )(1)30℃時,木糖醇的溶解度______蔗糖的溶解度。(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60℃時,向100克水中加入80克木糖醇,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________溶液(選填“飽和”或“不飽和”),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___。13.某溫度時,有ng溶質配成mg不飽和溶液,若再加入bg溶質,恰好得到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此時飽和溶液的質量為_______g,溶劑的質量為______g,溶質的質量為______g。14.下表是氯化鉀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根據溶解度完成下列填空:溫 度/℃ O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 27.6 34 40 45.5 51.5 56.7(1)氯化鉀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____________;(2)將35g KCl溶解在40℃的100g水中得到的是KCl的________溶液;若將此溶液降溫至0℃,則有________g晶體析出;(3)將35g KCl溶解在60℃的100g水中,得到的是不飽和溶液,需加入______g KCl才能變為60℃的飽和溶液;(4)將70g KCl溶解在80℃的l00g水中,此時得到溶液的質量是_________g。15.某同學欲配制100g質量分數為2.5%的氫氧化鈉溶液,該同學進行如下實驗操作:(1)稱取2.5g固體氫氧化鈉:在天平兩托盤上各放一張質量相同的紙片,然后在左盤按2g砝碼,游碼拔至0.5g處,再在右盤上加固體氫氧化鈉至天平平衡。指出該同學稱量操作中的兩個錯誤;21世紀教育網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配制溶液:用量筒量取l00mL水,然后將氫氧化鈉固體加入量筒中的水里,邊加邊攪拌,直至氫氧化鈉固體完全溶解。指出配制過程中的兩處錯誤及其后果:錯 誤 后 果21世紀教育網 21世紀教育網21世紀教育網 21世紀教育網16.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科學地節約用水。現有一件剛用洗滌劑洗過的衣服,“擰干”后濕衣服上殘留的溶液為lO0g,其中含洗滌劑的質量分數為1%,則濕衣服上殘留的洗滌劑的質量為________g。現用5700g清水對這件衣服進行漂洗,有以下兩種漂洗方法(假設每次“擰干”后濕衣服仍殘留lO0g溶液)。方法一:用5700g清水一次漂洗。“擰干”后殘留在衣服上的洗滌劑的質量為_________g(用分數表示,下同)。方法二:將5700g清水平均分成質量相等的三份(每份l900g),分三次漂洗。第1次,用1900g清水漂洗,“擰干”后殘留在衣服上的洗滌劑的質量為______g;第2次,再用l900g清水漂洗,“擰干”后殘留在衣服上的洗滌劑的質量為______g;第3次,再用l900g清水漂洗,“擰干”后殘留在衣服上的洗滌劑的質量為______g。由以上計算分析,用相同質量的水漂洗衣服,是一次漂洗效果好,還是將水等分成三份,分三次漂洗效果好?參考答案1.C 2.A 3.B 4. A 5.B 6.B 7.B 8.D 9.C l0.C ll.Bl2.(1)等于 (2)不飽和 44.4%或0.44413.m+b m-a a+b14.(1)增大 (2)不飽和 7.4 (3)10.5 (4)151.515.(1)①稱量固體氫氧化鈉,不能在托盤上墊紙,應放在燒杯里 ②稱量時應左物右碼(2)錯誤:不應量取lOOmL水,只需97.5mL水;后果:配制溶液的質量分數小于2.5% 錯誤:不應在量筒內配制溶液;后果:易使量筒破裂16. 1 1/58 1/20 1/400 1/8000 將水等分成三份,分三次漂洗效果好(或方法二好)課后練習答案1.加入水2.溶液由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繼續加熱后會有晶體析出。因為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水中食鹽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3.26.7%4.110.6毫升。用量筒量取368.4毫升的水,倒入燒杯中,將ll0.6毫升的鹽酸沿玻璃棒慢慢地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8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9節水的利用和保護聯想情景導入水是人類發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資源。是人類和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當今世界,水資源不足和污染構成的水源危機成為任何一個國家在政策、經濟和技術上所面臨的復雜問題和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l992年1月聯合國在冰島舉行了水和環境國際會議,呼吁尋找新的途徑,對淡水資源作出評價、發展和管理。l993年,世界銀行提出了有關水資源的新課題,糧農組織最近成立了一個關于水和持續農業發展的國際項目,這些信息表明,水資源問題已引起全世界的關注。人類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分兩大類:一類是從水資源取走所需的水量,滿足人民生活和工農業生產的需要后,數量有所消耗,質量有所變化,在另外地點回歸水源。另一類是取用水能(水力發電)、發展水運、水產和水上游樂,維持生態平衡等,這種利用不需要從水源引走水量,但是需要河流、湖泊、河口保持一定的水位、流量和水質。本節所討論的水資源利用情況主要是第一類用水形式。要做好水資源的利用與保護工作,就要了解水資源及其重要作用,世界水資源利用情況。我國水資源的特點,水資源的利用與保護措施。重點知識詳解一、水資源人類利用較多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埋藏比較淺的地下淡水。二、水資源的分布對于一個區域來說,可供人們使用的水相當于該區域在一段時間內降水的總量和同期蒸發損失的水量之差,即可提供地表和地下徑流的水。它與一個地區的水循環活躍程度密切相關。水循環活躍的地區,水資源比較豐富。從全球范圍看赤道附近地區和距海比較近的地區,水資源往往比較豐富,而干旱的沙漠地區,水資源則比較貧乏。三、我國的水資源我國江河多年平均徑流總量約為27000億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在時間和空間的分配上很不均勻。突出表現在:夏季豐富,冬季欠缺,江河徑流量的年際變化很大,尤其是北方更加明顯。從空間分布看,具有南多北少、東多西少的特點。四、水的凈化21世紀教育網1.沉淀法:取一杯泥漿水,靜置5分鐘,杯底出現沉淀物。在泥漿水中加入一點明礬或活性炭,靜置5分鐘,杯底的固體顆粒增大,泥漿水變得較清。像這種把水靜置,使水中的雜質沉淀到水底的方法稱為沉淀法。在利用沉淀法將水凈化時往往加入明礬或活性炭作凝聚劑。2.過濾法:(1)實驗操作:按圖把濾紙折成圓錐形,把多余的濾紙剪去,把折好的濾紙放在漏斗中,把泥漿水沿玻璃棒倒進過濾漏斗中(如下圖所示)。濾紙上留下固體顆粒,泥漿水變得澄清。( http: / / www.21cnjy.com )(2)操作要點:一貼:濾紙緊貼在漏斗內壁上。二低:濾紙邊緣低于漏斗邊緣,液面低于濾紙邊緣。三靠:盛液燒杯口緊靠傾斜的玻璃棒中部,玻璃棒斜靠在三層濾紙一邊,漏斗下端緊靠接液燒杯內壁。21世紀教育網3.蒸餾法:將泥漿水過濾后得到的濾液和防爆沸的小石粒放進圓底燒瓶內,按下圖所示裝置進行蒸餾。在錐形瓶內得到澄清的液體,燒瓶里留下了固體顆粒。( http: / / www.21cnjy.com )把水加熱,至水沸騰變成水蒸氣,再經冷凝管冷卻成水滴,這種凈化水的方法稱為蒸餾法,這樣收集到的水就是蒸餾水。蒸餾水里不再含有雜質,只含有水一種物質,這種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叫做純凈物。五、粗鹽的提純1.溶解:在天平上稱取s克粗鹽備用。用量筒(10毫升)量取l0毫升水倒入燒杯里。用藥匙取一匙粗鹽加入水中,先不攪拌,觀察發生的現象。只見粗鹽沉到燒杯底部,燒杯里的水仍是澄清的。然后再用玻璃棒攪拌,并觀察發生的現象,可以看到燒杯里出現渾濁現象,粗鹽逐漸溶解,最后全部溶解。接著再加入粗鹽,邊加邊用玻璃棒攪拌,一直加到粗鹽不再溶解為止,觀察食鹽水的渾濁現象。21世紀教育網2.過濾:取一張圓形濾紙按下圖所示折疊后放人漏斗,用水潤濕,使濾紙緊貼著漏斗內壁,中間不要留有氣泡。( http: / / www.21cnjy.com )按上圖所示進行過濾,等過濾完畢.觀察濾紙上剩余物質及濾液的顏色、狀態。如果濾液還渾濁,應該再過濾一次,觀察濾液是否透明。21世紀教育網3.蒸發:把透明的濾液倒人蒸發皿里,再把蒸發皿放在鐵架臺的鐵圈上,用酒精燈加熱,加熱過程中.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液體.等到蒸發皿里出現多量固體時.停止加熱。精典例題解析[例1] 近年來,我國很多地方政府都通過了有關的地方性法規,規定不得銷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這是因為這類洗衣粉中的磷會污染 ( )A.大氣 B.河流、湖泊 C.食品 D.耕地[解析] 此類題目將化學知識與水污染結合在一起,使同學們進一步明確河流、湖泊中綠藻成災的原因。喚起同學們自覺使用和督促家長使用無磷洗衣粉的意識。[答案] B[例2]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無色、無臭、清澈透明的水一定是純凈物B.活性炭可以吸附掉一些溶解的雜質,除去臭味C.青少年長期飲用純凈水有益健康D.蒸餾水不是純凈物21世紀教育網[解析] 本題涉及到的知識點較多,其中A、C、D答案均是錯誤的。因為無色、無臭、清澈透明的水中可能混有可溶物。C中長期飲用純凈水,對人有害無益。因為純凈水中缺少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D答案鎦水里不再含有雜質。只含有水一種物質。是純凈物。[答案] B[例3] 小冬同學制作的簡易凈水器,如下圖所示: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___________;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解析] 同學們對自制凈水器很有興趣,可通過網上查閱或請教老師進行試驗。首先應理解凈水器的基本原理:小卵石、石英沙(過濾液體,濾去液體中不溶性物質)一活性炭(濾去不溶性物質,吸附溶于水的雜質和除去臭味)一膨松棉(過濾和保護活性炭)。21世紀教育網[答案] 過濾吸附作用[例4] 小明一直不明白一個問題:地球上的水那么多。怎么還說水資源短缺呢?現在我們一起用我們學過的知識,來幫助小明弄清楚這個問題吧!地球上的水有那么多,怎么還說水資源短缺呢?理由是地球大約_____%的水是海洋水,咸水是不能引用或澆灌莊稼的。人們實際使用的是淡水,而淡水僅占全球水量的______%。而淡水中98%為——水和深層地下水,這些水也是不能為人們所直接利用的。目前人們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_______水和_______地下水,僅占全球淡水資源的0.3%。隨著全球人口的_______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人類對淡水的需求與日俱增。所以很多地方出現水資源短缺。與此同時,水污染又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的危機。21世紀教育網[解析] 地球上的水儲存在海洋、陸地和大氣中。海洋水占地球上水體總量的97%,是地球上水體的主體。陸地水分為咸水和淡水,咸水多分布在內陸湖泊。淡水占水體總量的2.5%,包括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淡水以及冰川水,冰川水和深層地下水比重大,占淡水儲量的98%,但目前條件下難以利用。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僅占全球淡水資源的0.3%。可見地球上可供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極其有限的。[答案] 96.5 2.53 冰川 江河湖泊水 淺層增長實踐創新應用1.北京市嚴重缺水,我們要保護水資源。下列做法中,可能會造成水污染的是 ( )A. 生活污水經處理后排放 B.禁止含磷洗滌劑的使用C.合理使用農藥和化肥 D.在水庫周邊興建造紙廠2.水可以造福人類,但水被污染后卻給人類造成災難,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面①~⑤項措施中,可以采用的是 ( )①抑制水中所有動物的生長 ②生活污水經凈化后再排放 ③禁止使用農藥、化肥 ④不任意排放工業廢水 ⑤減少空氣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含量,防止形成酸雨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21世紀教育網3.據“世界環境日”報道:甘甜清澈的水從長江源頭流入,在①工業廢水;②生活污水;③泥沙;④雨水四個因素中,會給長江帶來污染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4.天津市是缺水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因此,我們不僅要節約每一滴水,同時還應防治水的污染。以下防治水污染的措施:①禁止使用農藥和洗衣粉;②工業廢水經處理達標后再排放;③抑制水中所有動植物的生長發育;④生活污水凈化后再排放,你認為合理的是 (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5.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發生海嘯,災民飲用水被嚴重污染,急需進行凈化處理。下列凈化水的單一操作中,凈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蒸餾 B.吸附沉淀 C.過濾 D.靜置沉淀21世紀教育網6.下列操作與凈化水無關的是 ( )A.過濾 B.吸附 C.蒸餾 D.電解7.提純含有少量泥沙的粗鹽,下列操作順序正確的是 ( )A.過濾、蒸發、結晶、溶解 B.溶解、蒸發、過濾、結晶C.溶解、蒸發、結晶、過濾 D.溶解、過濾、蒸發、結晶8.下列過濾操作不正確的是 ( )A.玻璃棒下端要靠在三層濾紙處21世紀教育網B.濾紙邊緣應低于漏斗邊緣,多余部分要剪去,并用水潤濕貼緊,不留氣泡C.過濾時將液體沿玻璃棒注入過濾器,并使液面高于濾紙邊緣。D.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21世紀教育網9.下列有關水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球上的總水量雖然很大,但人類仍面臨著水危機B.被污染的水經過濾,就可飲用C.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液體是水D.魚能在水中生存是因為水中含有養料10.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工農業生產使用了被污染的水,常常會降低產品的質量B.自來水常用氯氣消毒殺菌,所以化工廠排放的含氯的水無毒,可以飲用C.工業三廢必須經過處理后排放,防止嚴重污染水源21世紀教育網D.食用被污染的水,會使人中毒,甚至會使人死亡21世紀教育網11.生活離不開水。凈化水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1)茶杯良的紗網,可將茶葉與茶水分離,便于飲用,該設計利用的科學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制凈水器中常加入________________,用于除去水中的異味和色素。12.原水(未作處理的水)中含有泥沙、懸浮物和細菌等雜質,可用次氯酸(HCIO)殺死細菌。氯氣溶于水時可生成次氯酸和鹽酸,某水廠自來水的生產凈化步驟如下:( http: / / www.21cnjy.com )(1)可以除去大顆粒懸浮物雜質的步驟為______(填編號)。21世紀教育網(2)能消毒殺菌的步驟為_____(填編號)。21世紀教育網13.國外某娛樂設施公司計劃在同緯度的三個城市建造水上公園和滑雪游覽中心。下表是三城市的氣候資料:資料一:三城市各季度平均降水量21世紀教育網( http: / / www.21cnjy.com )資料二:三城市各月份地上積雪情況(“**”:積雪多,“*”:積雪較少,“-”:沒有積雪)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A城市 ** ** ** * - - - - - * ** **B城市 * * * - - - - - - - - *C城市 ** ** ** ** ** ** - - * * ** **如果你是決策者,依據上述資料,從運行成本角度考慮,_____城市最適宜建造水上公園。_____城市最不適宜建造滑雪游覽中心。14.地球上的淡水資源分布很不均勻。21世紀教育網(1)資料一和資料二是我國部分省市年人均水量圖和水資源緊缺指標。從空間上看我國水資源分布有南多北少的特點,極度缺水的省市有_______。(2)資料三表示廣州、杭州、北京、哈爾濱四城市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其中能代表北京的是________(填字母)。( http: / / www.21cnjy.com )資料二:水資源緊缺指標緊缺性 人均水量(m /年)極度缺水 < 500重度缺水 500~1000中度缺水 1000~1700輕度缺水 1700~3000( http: / / www.21cnjy.com )15.程偉同學將渾濁的湖水樣品倒入燒杯中,先加入明礬粉末攪拌溶解,靜置一會兒后,采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過濾,請問:(1)圖中還缺少的一種儀器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是為了________。(2)操作過程中,他發現過濾速度太慢,產生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3)過濾后觀察發現,濾液仍然渾濁。可能的原因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改進后過濾,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興奮地宣布:我終于制得了純水!對此,你有無不同看法?______(填“同意”還是“不同意”)理由是_____________,若要制取純水,還需采用的凈化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D 2.C 3.C 4.A 5.A 6.D 7.D 8.C 9.A l0.Bll.(1)過濾 (2)活性炭21世紀教育網12.(1)B (2)D 21世紀教育網13.A B 21世紀教育網l4.(1)河北、北京 (2)B15.(1)玻璃棒 將過濾液體引流到過濾器內,加快過濾速率 防止過濾液飛濺出來 (2)濾紙沒有緊貼漏斗內壁,濾紙和漏斗內壁有氣泡 (3)①濾紙破損 ②過濾時液體液面高于濾紙邊緣③玻璃儀器不干凈 (4)不同意 得到的水只是透明,但含有許多雜質 蒸餾課后練習答案21世紀教育網1.夏季豐富、冬季欠缺;南多北少、東多西少。原因略2.略21世紀教育網3.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浮 仍有 不適宜 能不 能 仍不適宜 不含 適宜4~6.略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7 頁 (共 7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1章 生活中的水第1節水在哪里聯想情景導入我們知道,人類須臾離不開空氣。對于生命來講,還有什么物質在重要性方面可以與空氣相比呢?我們很自然會想到水。我們每天上的雨、雪年年下,為什么總下不完?江河中的水日夜流,為什么會流不盡呢?學習了本節內容以后你就會從中找到答案。重點知識詳解一、水的存在1. 水的分布:我們周圍的水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分布在海洋、陸地、空氣和生物體內。海洋水是地球水的最主要部分。約占地球總水量的96.53%。陸地淡水盡管只占總水量的2.53%,但水體的種類非常多,可為人類提供全部的生活和生產用水。2. 水的存在形式: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液體形式存在,也可以以固體和氣體形式存在。隨著溫度的改變,水的存在狀態也會發生改變。二、水與生命生物的生命活動離不開水。只有在水分充足的時候。生物體內各種生理活動才能正常進行。人體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兒童體內的水分含量更多,達到體重的4/5。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大約需要2.5升水。三、水的循環地球上各種狀態不同的水在外界因素的影響下可以通過蒸發、水汽輸送、降水、下滲、沿地表或地下流動等二系列環節和過程聯系在一起。并進行著持續不斷的循環。( http: / / www.21cnjy.com )精典例題解析21世紀教育網[例1] 下列水循環過程中,物態變化是由液態變成氣態的是 ( )A.海洋上空的降水 B.陸地上下雪C.冰川熔化成水流人江河 D.植物蒸騰作用[解析] 海洋上空的降水和陸地上下的雪都是由空氣中的水汽(氣態)在適當條件下凝結為液態水(降雨)或凝華為固態水(降雪)形成的;熔化則是固態水(冰)變成液態水的過程;植物通過蒸騰作用是植物將從根部吸收至體內的液態水轉變成氣態水散失到外界的過程。[答案] D21世紀教育網[例2]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問題。21世紀教育網我叫小水滴,住在大海里。喜歡到處旅行。有一天,我和伙.伴們正在海面嬉戲。不知不覺中,我的身體變輕了,終于和其他伙伴一起慢悠悠地升上了高空。哇!新的旅行又開始了……我們越升越高。高空的溫度卻越來越低,低溫使我們擠成一團,凝結成很小很小的水珠,漸漸地我和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小水珠聯成一朵朵千姿百態的云。風推著我們在空中飄.氣溫更低了,我感覺身體變得重了許多,當風伯伯再也托不住我時,我和小伙伴們一個個急速下降。不一會兒,我們就降落到了地面。給花草樹木作了“甘霖”;而我卻落到了小溪里,我快樂地順著小溪直達河流,經過幾天幾夜的旅程.我又回到了大海的懷抱,等待著新的一次旅行的開始。21世紀教育網( http: / / www.21cnjy.com )(1)云的組成和形成過程是怎樣的 (2)雨和雪是怎樣形成的 (3)空氣中的水蒸氣的來源主要有哪些 [解析] 這是一道有關水的循環過程的題目,水的循環.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物態變化。即水在固、液、氣三態之間相互轉化。水可以變成氣態的水蒸氣。也可以變成固態的小冰晶,變來變去最終又變成液態的水。[答案] (1)水、小冰晶和水蒸氣,水蒸發成水蒸氣上升至高空,連同高空中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滴就形成了云。 (2)雪是空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成小冰晶,下落至地面形成的;雨是空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成小冰晶下落過程中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3)主要有地面中的水分蒸發和江河湖海中的水蒸發。21世紀教育網[例3] 面對湖水被嚴重污染,有人建議:①建立攔污閘,對人湖污水預先進行治理。②將長江水引入沖洗,使死水變活。③恢復湖水荷花、菱、水葫蘆的種植,利用植物的凈水作用,并將植物葉、莖回收,經沼氣池發酵產生沼氣。從長遠的觀點看,你同意(填序號)____方案;不同意有關方案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治理污染有全局觀點,要從全人類的根本利益出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規定:“各單位當加強水污染的防治工作,保護和改善水質。各單位應立足于治理,而不能采取將污染物搬遷的做法,否則污染問題只會日趨嚴重。” 21世紀教育網[答案] ①③引長江水沖洗,湖水污染減少,但對長江污染增加實踐創新應用21世紀教育網1.下列各類淡水水體的更新周期最短的是 ( )A.冰川 B.大氣水 C.地下水 D.湖水2. 從人體構成上來看.水是構成人體最多的物質.1個成人含水量占體重的 ( )A.65% B.50% C.35% D.65%以上3. 地球上含水量晟多的是 ( )A.大氣水 B.河流水 C.冰川水 D.海洋水21世紀教育網4. 我國淡水資源緊缺.所以在生產和生括中應該 ( )A.減少飲水量B.將用過的廢水、污水重復使用C.因為水有巨大的自凈能力,所以生活中無須過分節約D.既要預防和消除對水體的污染,又要節約用水5. 世界上淡水主要消耗在 ( )A.工業生產上 B.農業生產上 C.生活用水 D.交通運輸上6. 中國水資源在空間上的分布情況是 ( )A.南多北步、東多西少 B.南多北少、西多東少21世紀教育網C.北多南少、東多西少 D.北多南少、西多東少21世紀教育網7. 人體內含量最多的物質是 ( )A.氧氣 B.水 C.蛋白質 D.脂肪8.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凡是澄清透明的水都可以飲用B.地球表面的3/4是淡水.水占人體質量的2/3左右D.地球上淡水資源匱乏,淡水量占總水量韻10%D.自然界中的水是混合物9. 關于水循環.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水循環只發生在海洋與海洋上空之間21世紀教育網B.水循環只發生在陸地與陸地上空之間21世紀教育網C.水循環只發生在海洋上空與陸地上空之間D.水循環發生在海洋與陸地之同、陸地與陸地上空之間、海洋與海洋上空之間10. 大氣中的水蒸氣,主要來自于 ( )A.湖泊水的蒸發 B.江河水的蒸發21世紀教育網C.海洋水的蒸發 D.植物的蒸騰作用11. 目前人婁活動可以對水循環施加影響的是 ( )A.全球大氣的水汽輸送 B.全球大氣的降水C.全球陸地地表徑流輸送 D.局部地區的地表徑流輸送12. 陸地水是人們生產、生活用求的主要來源.而人類較易利用的只占淡水總儲量的0.3%。它主要包括 ( )A.河水、湖泊水、地下水 B.陸地水、冰川、江河水21世紀教育網C.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冰川 D.江河水,潑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13. 仔細觀察“水循環狀態變化圖”(如下圖所示),請在空白方框內填上適當的物態變化名稱。( http: / / www.21cnjy.com )14. 閱讀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后面的問題。21世紀教育網植物是我們的好朋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每一種植物部具有蒸騰作用。植物的蒸騰作用是一個水分的運輸和散失的過程。蒸騰過程水的循環路徑如下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內導管→莖內導管→葉內導管→葉肉細胞→氣孔→大氣。蒸騰作用對植物體具有重要的意義、降低植物的溫度。二、促進根吸收水分。三、促進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植物一天中蒸騰作用的變化規律是:日出后,蒸騰作用隨之增強,到午后三時左右達到最高峰。三時以后,植物體內的水分減少,氣孔逐漸關閉,蒸騰作用隨之下降。日落后蒸騰作用降到最低點。(1)你認為蒸騰作用能降低植物及其周圍環境的溫度的物理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2)根據短文,影響植物蒸騰作用強弱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B 2.D 3.D 4.D 5.A 6.A 7.B 8.D 9.D l0.C ll.D l2.D13.熔化 液化 21世紀教育網14.(1)因為液體蒸發時要從自身及周圍環境中吸收熱量。使得自身及周圍環境的溫度降低,即液體蒸發吸熱具有制冷作用 (2)光線強弱、溫度高低等課后練習答案1. 略 2. 大約2.5升。主要通過直接攝入和碳水化合物的轉化。 3. B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8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4 頁 (共 5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8節 物質在水中的結晶聯想情景導入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都離不開食鹽,我們所吃的食鹽大多數都是從海水中提煉來的。海洋孕育了地球上的生命,又給這些生命提供豐富的資源。海洋是鹽的寶庫,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鈉,還有氯化鎂、硫酸鎂、溴化鈉、溴化鎂等。海水含鹽量約為3%。如果把海水蒸干,將所得的鹽鋪在陸地上,它的厚度可達150m,比50層大廈還要高。海鹽是工業和生活用食鹽的主要來源。那么,人們是怎樣從海水中獲取食鹽的呢?本節內容將使你懂得從海水中獲取食鹽的原理。重點知識詳解一、晶體的形成1.觀察硫酸銅、云母、食鹽等晶體的外形。(顆粒小的可用顯微鏡觀看)結論:每種晶體都有一定的幾何形狀。2.觀察硫磺粉、紅磷等非晶體的外形。結論:非晶體沒有規則的幾何形狀。3.晶體的形成。(1)蒸發溶劑的方法:當飽和溶液蒸發溶劑后(設溫度保持不變).便會余下晶體.如我們吃的食鹽就是通過海水曬鹽得到的。這種方法一般用在得到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的固體物質.如得到食鹽。21世紀教育網(2)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實驗操作及現象:先配制一杯70℃的硫酸銅飽和溶液,然后用滴管吸取一滴硫酸銅飽和溶液,滴在有凹穴的玻璃片上,觀察到有硫酸銅晶體析出。實驗結論: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也可以得到晶體,這種方法一般可以用來得到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的固體物質。如得到硫酸銅、硝酸鉀等物質。(3)事實上,人們從水溶液中提取物質時,通常是將兩種結晶方法綜合起來使用,也就是先通過加熱使溶液濃縮(減少溶劑)。再將溶液冷卻(降低溫度),使溶液中的物質結晶析出。二、硫酸銅晶體的生長1.制備小晶體。21世紀教育網在小燒杯中加人50毫升蒸餾水。在另一只較大的燒杯中加人l00毫升左右的蒸餾水。小燒杯放在大燒杯中,使大燒杯內液面略高于小燒杯內液面。將大燒杯放在石棉網上加熱到70℃(2時停止加熱,向小燒杯內加入研細的硫酸銅晶體粉末,攪拌,配成飽和溶液。趁熱過濾,得到澄清的硫酸銅溶液。在裝有澄清硫酸銅溶液的燒杯上蓋上干凈的白紙。燒杯外壁圍上棉花保溫(或放在泡沫塑料盒中),靜置一夜,便可制得晶形完整的小晶體。2.小晶體“長大”為大晶體。晶形完整的小晶體用線系住,放入溫度略高于常溫的硫酸銅澄清飽和溶液中。保溫,緩慢冷卻,小晶體慢慢長大。反復操作,小晶體便“成長”為大晶體。精典例題解析[例1] 20℃時,將某硝酸鉀溶液恒溫蒸發水分,第一次蒸發掉l0g水析出2g晶體;第二次蒸發掉l0g水,又析出3g晶體,第三次再蒸發掉l0g水,又析出晶體___________g。[解析] 通過分析題,解題時已準確掌握的知識點有:(1)第一次蒸發的溶液不是飽和溶液;(2)第一次析出晶體后的母液是飽和溶液;(3)飽和溶液溫度不變,蒸發的水相同,析出的晶體質量相同,所以第三次蒸發l0g水。應析出3g晶體。[答案] B21世紀教育網[例2] 下圖為A、B、C三種固體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線。( http: / / www.21cnjy.com )據圖回答:21世紀教育網(1)40℃時,A物質的溶解度為_________g;(2)50℃時,B、C兩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較大的是________;(3)要從C的飽和溶液中得到大量的晶體,應采用結晶方法是_________。[解析] 根據溶解度曲線可知,40℃時A物質的溶解度為70g,在50℃時,B比C的溶解度大,所以B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比C大;C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所以要從C的飽和溶液中得到大量的晶體就只能通過蒸發溶劑。[答案] (1)70 (2)B (3)蒸發溶劑21世紀教育網[例3] 20℃時,取相同質量的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置于三個燒杯中,再分別向其中加入相同質量的相應固體溶質,將溫度升高到40℃,固體的溶解情況如圖1所示。圖2為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請仔細閱讀圖1和圖2回答下列問題:(1)三種物質的溶解度關系為b>a>c時的溫度為t℃,則t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2)燒杯甲里是_________物質的溶液,燒杯乙里是________物質的溶液。(3)40℃時,燒杯_________里的溶液中溶劑最少。(4)各種狀態下,各橈杯(甲、乙、丙)里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比較一定正確的是( )A.甲(狀態2)>甲(狀態l) B.乙(狀態l)>甲(狀態3) 21世紀教育網C.甲(狀態l)>乙(狀態2) D.乙(狀態3)>丙(狀態3) 21世紀教育網[解析] 本題是一道較好的綜合性試題。它將溶解度曲線、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轉化、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相結合,設計出四個有一定梯度的問題,即考查了化學雙基知識,又考查了同學們的觀察和思維能力。結合題給信息不難看出:(1)當溫度在20~30℃時,三種物質的溶解度關系為b>a>c。(2)由圖l中的信息,燒杯甲中的不溶物質在溫度升高時增多,說明溫度升高時,該物質的溶解度減小,結合圖2可知是℃物質;用類似的方法可分析出乙燒杯中的物質是a物質,丙燒杯中是b物質。(3)改變溫度時,溶劑的量不變,所以40℃時三種物質的溶液中所含溶劑的質量等于20℃時溶液中所含溶劑的質量,由圖2的曲線可看出。20℃時b(丙燒杯中的物質)的溶解度最大,等質量的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丙中溶解b的質量最大,因此所含溶劑的質量最小。(4)在比較時要注意,同一物質的狀態1和狀態2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甲升溫后質量分數減小,乙、丙的溶質質量分數都增加,但乙、丙的狀態3間無法比較。因為乙的狀態3是a物質的不飽和溶液。21世紀教育網[答案] (1)20~30 (2)c a (3)丙 (4)B實踐創新應用1.過濾時,不需要的儀器或用品是 ( )A.漏斗 B.濾紙 C.滴管 D.燒杯2.析出晶體后的母液在溫度不變時一定是 ( )A.飽和溶液 B.稀溶液 C.濃溶液 D.不飽和溶液3.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在一定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溶質、溶劑質量一定相等②飽和溶液的溫度降低過后的溶液叫母液,仍為飽和溶液③降低飽和溶液的溫度,不一定都有晶體析出④粗食鹽的提純可用結晶法,便達到目的A.②③① B.只有③ C.②③ D.①②4.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海水一經降溫,就會有大量食鹽晶體析出21世紀教育網B.加熱蒸發硝酸鉀溶液,開始時就會有大量硝酸鉀晶體析出C.硝酸鉀的飽和溶液還可以溶解硝酸鉀21世紀教育網D.將析出硝酸鉀晶體后的溶液再冷卻,仍然有硝酸鉀晶體析出5.把t℃時的硫酸銅飽和溶液冷卻到室溫時,觀察到的現象是 ( )A.溶液變為無色 B.有白色沉淀析出 C.有藍色晶體析出 D.無變化。6.t℃時某溶液200克.蒸發掉20克水后,析出8克晶體,又蒸發20克水后析出晶體12克,則t℃時某物質的溶解度為 ( )A.40克 B.50克 C.60克 D.100克7.20℃時,有兩杯飽和的A溶液:甲杯盛l00克,乙杯盛150克,在下列條件下,兩杯溶液中析出晶體質量相同的是 ( )A.兩杯溶液都降溫至10℃B.同溫下,甲杯蒸發掉l0克水;乙杯蒸發掉60克水C.甲杯加25克A溶液,乙杯減少25克A溶液D.同溫下,兩杯都蒸發掉30克水21世紀教育網8.下列各組混合物中,可用結晶的方法分離的是 ( )A.酒精和水的混合物 B.汽油和植物油的混合物C.木炭粉和水的混合物 D.食鹽和硝酸鉀的混合物9.將液體和固體分離或除去液體中混有的固體物質,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把固體溶質的水溶液蒸發或冷卻較高溫度的(飽和)溶液而析出固體溶質的過程,叫做_______,前一作法適應于溶解度隨溫度變化_______的固體溶質,后一作法適應于溶解度隨溫度變化 的固體溶質(填寫“較大”或“較小”)。例如,蒸發海水獲得食鹽固體;將80℃的硝酸鉀飽和溶液降溫至20℃獲得硝酸鉀固體。10.右圖是A、B、C三種固體物質韻溶解度曲線,看圖回答以下問題。(1)在t1℃時,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順序是___________。(2)在__________℃時,B和C的溶解度相同。(3)在t3℃時,A、B、C的飽和溶液各Wg冷卻到t1℃時,析出晶體的是__________,沒有晶體析出的是_________。(4)要從A、B、C的混合物中分離出C。最好用_______________法。21世紀教育網11.下圖是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監線,按下列要求選擇填空。( http: / / www.21cnjy.com )(1)當溫度低于t1℃時,A、B、C的溶解度大小為 ( )A.A>B>C B.B>C>A C.A>C>B D.C>A>B(2)當溫度從如℃降低到t2℃時,從B和C的飽和溶液中所得到的晶體為 ( )A.只有B B.只有C C.B較多而C較小 D.C較多而B較小(3)要除去B中混有少量C的方法 ( )A.溶解 B.過濾 C.蒸發溶劑 D.冷卻熱飽和溶液(4)要使某溫度下三種物質的接近飽和溶液轉變成飽和溶液,請從乙組中選擇合適的方法,將其序號填入甲組空格內。甲組:I對A采用_________、Ⅱ對B采用_________、Ⅲ對C采用__________。乙組:a.增加溶劑;b.降溫至剛有晶體析出;c.升溫至剛有晶體析出;d.恒溫蒸發溶劑至剛有晶體析出;e.增加該溶質至不再溶解。參考答案1.C 2.A 3.B 4.D 5.C 6.C 7.D 8.D9.過濾 結晶 較小 較大21世紀教育網10.(1)A – C < B (2)t2 (3)C A B (4)冷卻熱飽和溶液11.(1)C (2)A (3)D (4)A:cde B:bde C:de課后練習答案1.略2.鹽堿湖中溶有大量氯化鈉和純堿。純堿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氯化鈉的溶解度影響很小。冬天溫度低,純堿的溶解度小。湖水容易形成純堿飽和溶液。所以冬天會有純堿晶體析出;夏天氣溫高,湖水大量蒸發,容易形成氯化鈉飽和溶液,所以有氯化鈉晶體析出。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4 頁 (共 5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章 知識歸納總結.doc 第1節 水在哪里.doc 第2節 水的組成.doc 第3節 水的密度.doc 第4節 水的壓強.doc 第5節 水的浮力.doc 第6節 物質在水中的分散情況.doc 第7節 物質在水中的溶解.doc 第8節 物質在水中的結晶.doc 第9節 水的利用和保護.doc 第一章 自主檢測卷.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