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一章熟記知識一、概念:1、 酸的組成——氫離子+酸根離子2、 堿的組成——金屬離子+氫氧根離子3、 鹽的組成——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酸根離子4、 復分解反應——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叫做復分解反應。A+B-+C+D-=A+D-+C+B-5、 稀釋濃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濃硫酸沿著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斷攪動,使產生的熱量迅速地擴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濃硫酸里。6、 中和反應——酸跟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做中和反應。二、熟記常見元素和原子團的化合價口訣:鉀鈉銀氫正一價 負三、正五氮氟氯溴碘負一價 負二正四正六硫鈣鎂鋇鋅正二價 碳正二四磷正五銅正一二鋁正三 錳有正四六七價鐵正二三硅正四 通常氧為負二價單質元素為零價原子團的化合價:負一價:氫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負二價:硫酸根(SO42--),碳酸根(CO32--),亞硫酸根(SO32--);負三價:磷酸根(PO43--);正一價:銨根(NH4+)三、熟記下列反應方程式:(一)酸的性質(1)與指示劑反應 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無色酚酞試液不變色。(2)酸 + 活潑金屬 = 鹽 + 氫氣。(3)酸 + 某些金屬氧化物 = 鹽 + 水。(4)酸 + 堿 = 鹽 + 水。(5)酸 + 鹽 = 新鹽 + 新酸。△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做干燥劑。溶于水放熱。 △濃鹽酸、濃硝酸:具有揮發性酸與活潑金屬反應:鋅跟稀鹽酸反應:Zn + 2HCl == ZnCl2 + H2 ↑ [金屬溶解,有氣泡放出]鋅跟稀硫酸反應:Zn + H2SO4 == ZnSO4 + H2↑ [金屬溶解,有氣泡放出]鐵跟稀鹽酸反應:Fe + 2HCl == FeCl2 + H2↑ [金屬溶解,有氣泡放出,溶液變淺綠色]鐵跟稀硫酸反應:Fe + H2SO4 == FeSO4 + H2↑ [金屬溶解,有氣泡放出,溶液變淺綠色]鎂跟稀鹽酸反應:Mg + 2HCl = MgCl2 + H2↑ [金屬溶解,有氣泡放出]鎂跟稀硫酸反應:Mg + H2SO4 = MgSO4 + H2↑ [金屬溶解,有氣泡放出]酸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鐵銹跟稀鹽酸反應: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紅色鐵銹逐漸消失,溶液變成黃色鐵銹跟稀硫酸反應: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氧化銅跟稀鹽酸反應: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銅逐漸消失,溶液變成藍色。氧化銅跟稀硫酸反應:CuO + H2SO4 = CuSO4 + H2O酸與四種堿反應---------[中和反應]:HCl + NaOH ==NaCl + H2O [沒有明顯現象,要加酸堿指示劑才可判是否反應]2HCl + Ca(OH)2 ===CaCl2 + 2H2O [沒有明顯現象,要加酸堿指示劑才可判是否反應]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沒有明顯現象,要加酸堿指示劑才可判是否反應]H2SO4 + Ca(OH)2 ==CaSO4 + 2H2O [沒有明顯現象,要加酸堿指示劑才可判是否反應]2HCl + Cu(OH)2 ==CuCl2 + 2H2O [藍色絮狀沉淀溶解,變成藍色溶液]3HCl + Fe(OH)3 ===FeCl3 + 3H2O [紅褐色絮狀沉淀溶解,變成黃色溶液]H2SO4 + Cu(OH)2==CuSO4 + 2H2O [藍色絮狀沉淀溶解,變成藍色溶液]3H2SO4 +2 Fe(OH)3== Fe2(SO4 )3+ 6H2O [紅褐色絮狀沉淀溶解,變成黃色溶液]酸與某些鹽反應:鑒別鹽酸的方法:HCl + AgNO3 ==AgCl↓ + HNO3 [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不溶于稀硝酸]鑒別硫酸的方法:H2SO4 + BaCl2 == BaSO4↓ + 2H2O [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不溶于稀硝酸]鑒別碳酸鹽的方法:2HCl + CaCO3 ==CaCl2 + H2O + CO2↑ [有無色氣體生成,該氣體使澄清石灰水渾濁]H2SO4 + Na2CO3 == Na2SO4 + H2O + CO2↑ [有無色氣體生成,該氣體使澄清石灰水渾濁](二)堿的性質:(1)堿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2)堿 + 多數非金屬氧化物 = 鹽 + 水(3)堿 + 酸 = 鹽 + 水(4)堿 + 鹽 = 新堿+ 新鹽△NaOH:俗名:火堿、燒堿、苛性鈉、易吸水分潮解(做干燥劑),吸CO2變質,溶于水放熱。△Ca(OH)2俗名:消石灰、熟石灰。中和酸性土壤,不吸水(不做干燥劑)△ CaO俗名:生石灰,吸水分(做干燥劑),溶于水放熱堿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2NaOH + CO2 == Na2CO3 + H2O [無明顯現象,要證明反應是否反生,加鹽酸是否有氣泡,該氣體是否能使澄清石灰水渾濁的方法]Ca(OH)2 + CO2 == CaCO3↓+ H2O [澄清石灰水渾濁,鑒別CO2的方法]2NaOH + SO2 == Na2SO3(亞硫酸鈉) + H2OCa(OH)2 + SO2 == CaSO3 (亞硫酸鈣)+ H2O堿與酸反應:HCl + NaOH ==NaCl + H2O [反應沒有明顯現象,要加酸堿指示劑才可判是否反應]2HCl + Ca(OH)2 ===CaCl2 + 2H2O [反應沒有明顯現象,要加酸堿指示劑才可判是否反應]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反應沒有明顯現象,要加酸堿指示劑才可判是否反應]H2SO4 + Ca(OH)2 ==CaSO4 + 2H2O [反應沒有明顯現象,要加酸堿指示劑才可判是否反應]生石灰跟水反應:CaO + H2O =Ca(OH)2 (生石灰不是堿)堿與鹽反應:2NaOH + CuSO4=Cu(OH)2↓ + Na2SO4 [生成藍色絮狀沉淀]3NaOH + FeCl3 == Fe(OH)3↓ + NaCl [生成紅褐色絮狀沉淀]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 [生成白色沉淀](三)鹽的性質: (1)鹽 + 某些金屬 = 另一種鹽 + 另一種金屬。(2)鹽 + 某些酸 = 另一種鹽 + 另一種酸。(3)鹽 + 某些堿 = 另一種鹽 + 另一種堿(4)鹽 + 某些鹽 = 另一種鹽 + 另一種鹽鹽與某些金屬反應:CuSO4 + Fe = FeSO4 +Cu 鐵表面覆蓋紅色物質,溶液由藍色變淺綠色Cu + 2AgNO3 = Cu(NO3)2 + 2Ag 銅表面覆蓋銀白色物質,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鹽與某些酸反應:碳酸鈉跟鹽酸反應:Na2CO3 + 2HCl = 2NaCl +H2O +CO2↑ 有氣泡產生碳酸氫鈉跟鹽酸反應:NaHCO3 + HCl = NaCl +H2O + CO2↑ 有氣泡產生石灰石跟稀鹽酸反應:CaCO3 + 2HCl = CaCl2 +H2O +CO2↑ 有氣泡產生硝酸銀跟稀鹽酸反應:AgNO3 + HCl = AgCl↓ +HNO3 有白色沉淀產生氯化鋇跟稀硫酸反應: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 有白色沉淀產生鹽與某些堿反應:(鹽和堿都必須可溶,才能反應)2NaOH + CuSO4=Cu(OH)2↓ + Na2SO4 [生成藍色絮狀沉淀]3NaOH + FeCl3 == Fe(OH)3↓ + NaCl [生成紅褐色絮狀沉淀]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 [生成白色沉淀]鹽與某些鹽反應:(兩種鹽都必須可溶,才能反應)AgNO3 + NaCl = AgCl↓ + NaNO3 有白色沉淀產生BaCl2 + Na2SO4 = 2NaCl + BaSO4↓ 有白色沉淀產生四、金屬活動性順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五、溶解性表:(1) 大多數酸可溶(HCl、HNO3、H2CO3有揮發性、濃H2SO4有吸水性。)(2) 堿的溶解性:鉀、鈉、鋇、銨溶、鈣微溶,其余堿 全不溶。(3) 鹽的溶解性:鉀、鈉、銨、硝四鹽溶。氯化物除AgCl不溶外,其余全溶。硫酸鹽除BaSO4不溶,Ag2SO4、CaSO4微溶外,其余全溶。碳酸鹽除鉀、鈉、銨鹽全溶、MgCO3微溶外,其余全不溶。六、反應條件:1、 復分解反應的條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或有氣體放出,或有水生成2、 金屬跟酸反應的條件——(1)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金屬要排在氫前。(2) 濃硫酸、硝酸跟金屬反應不能生成氫氣。(3) 鐵發生置換反應時,生成+2價的鐵的化合物。3、 金屬跟鹽反應的條件——(1)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單質的金屬要比鹽中金屬活潑。(2)反應物中的鹽要可溶。(3)K、Ca、Na、Ba等金屬跟鹽反應不能生成另一種鹽和另一種金屬。(和水反應)4、 鹽跟鹽反應的條件——反應物都要可溶,生成物要有沉淀或氣體。5、 鹽跟堿反應的條件——反應物都要可溶,生成物要有沉淀或氣體。七、熟記常見物質的俗稱(或主要成分)和化學式:生石灰—— CaO 熟石灰、消石灰——Ca(OH)2石灰石、大理石、漢白玉—— CaCO3 食鹽——NaCl火堿、燒堿、苛性鈉—— NaOH 純堿、蘇打——Na2CO3鐵銹、赤鐵礦——Fe2O3 小蘇打—— NaHCO3磁鐵礦—— Fe3O4 金剛石、石墨—— C干冰——CO2 冰—— H2O天然氣、石油氣、沼氣——CH4(甲烷) 八、熟記常見物質的顏色:紅色的固體——Cu、Fe2O3 、P(紅磷)黑色的固體——C、CuO、Fe3O4、MnO2白色的固體——KClO3、P2O5、P(白磷)、CuSO4(無水硫酸銅)、KCl、NaCl等暗紫色的固體——KMnO4 黃色的固體—— S藍色的固體——CuSO4·5H2O 藍色沉淀——Cu(OH)2紅褐色沉淀——Fe(OH)3 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aSO4、AgCl溶于酸并放出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的白色沉淀——BaCO3、CaCO3等不溶性碳酸鹽的沉淀溶于酸但不產生氣體的白色沉淀——Mg(OH)2、Al(OH)3等不溶性堿的沉淀藍色的溶液—— CuSO4、CuCl2、Cu(NO3)2等Cu2+溶液淺綠色的溶液——FeSO4、FeCl2等Fe2+溶液黃色的溶液——FeCl3、Fe2(SO4)3、Fe(NO3)3等Fe3+溶液九、物質的檢驗和鑒別:1、 檢驗稀鹽酸(或Cl-)——取少量待檢液體于潔凈的試管中,滴入幾滴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產生。2、 檢驗稀硫酸(或SO42-)——取少量待檢液體于潔凈的試管中,滴入幾滴BaCl2溶液「或Ba(NO3)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產生。3、 鑒別稀鹽酸和稀硫酸——分別取少量待檢液體于兩支潔凈的試管中,各滴入幾滴BaCl2「或Ba(NO3)2溶液」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的原溶液是稀硫酸,無現象產生的原溶液是稀鹽酸。4、 鑒別Ca(OH)2和NaOH溶液——分別取少量待檢液體于兩支潔凈的試管中,分別通入CO2氣體(或各滴入幾滴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的原溶液是Ca(OH)2,無現象產生的原溶液是NaOH。5、 檢驗CO32-——取少量待檢液體于潔凈的試管中,滴入幾滴稀HCl,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產生。6、 檢驗NH4+——取少量待檢物于潔凈的試管中,滴入適量NaOH溶液并加熱,有使濕的紅色石蕊試紙變成藍色的氣體產生。判斷溶液的酸堿性——用指示劑,溶液的酸堿度——用pH來表示。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中性← 酸性增強 堿性增強 →紫色石蕊 無色酚酞pH<7為酸性 顯紅色 顯無色pH=7為中性 顯紫色 顯無色pH>7為堿性 顯藍色 顯紅色干燥劑的選擇:1、濃硫酸可干燥:酸性氣體(如:CO2、SO2、SO3、NO2、HCl、)中性氣體(如:H2、O2、N2、CO)2、氫氧化鈉固體、生石灰、堿石灰可干燥:堿性氣體(如:NH3)中性氣體(如:H2、O2、N2、CO)無水硫酸銅固體遇水由白色變藍色,可檢驗水的存在,并吸收少量水蒸氣。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