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物質的轉化規律§2.2性(第1課時)【溫故知新】1、單質可以分為_________和_________。S、P、C等屬于_________單質。2 、紫色石蕊試液遇酸變成_________色。3、硫在空氣中燃燒現象_________,在純氧中燃料現象__________________。【探究新知】一、非金屬單質與其化合物的轉化1、硫和氧氣的反應(1)取一藥匙硫黃,觀察其外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將硫黃放到燃燒匙中,在酒精燈上點燃硫黃,觀察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把燃燒著的硫黃放進盛有氧氣的集氣瓶內,觀察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為什么實驗最好在通風櫥中進行?聞氣味時為什么不能用鼻直接湊到瓶口去聞?SO2的處理方法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練習:1下列為三種非金屬及其氧化物間轉化的關系,請寫出下列物質間的轉化的化學方程式及其現象。(條件為點燃)(1)C+O2→CO2,CO(2)P+O2→P2O5(3)H2+O2→H2O思考:冬天有的家庭用炭取暖時應注意通風,為什么?答:二、非金屬氧化物與水的反應2、二氧化碳和碳酸的相互轉化(1)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的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加熱紅色試液后的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二氧化碳通入到紫色石蕊試液中變紅色的原因是什么?加熱后為什么又會變回紫色呢?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所發生的化學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討論:怎樣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下列物質的轉化?S→SO2→H2SO3總結:非金屬與其化合物的轉化規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是不是所有的非金屬氧化物都能與水反應生成相應酸?如CO,SiO2,【挑戰自我】1.觀察、分析實驗現象,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科學的本質。下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鈉在氯氣中燃燒,可看到產生大量的白煙B.鋁箔在氧氣中燃燒,可看到淡藍色的火焰C.同時貼在蠶豆葉片上下表面的氯化鈷試紙,可看到上表面的試紙先變色D.鐵粉和硫粉混合加熱后,可得到黃色固體2.煤中含有雜質硫等,燃燒后的產物污染環境。一般將其通過燒堿溶液吸收而除去,所發生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2 物質的轉化規律性(第2課時)【溫故知新】1、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下列物質的轉化?C→CO2→H2CO32寫出下列金屬與O2反應的現象及化學方程式:(1) Fe+O2 ___________________(1) Mg+O2 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新知】一、金屬單質與其化合物的轉化1.硫和鐵的反應(1)、取少量鐵粉放在白紙上,觀察到鐵粉呈_____色。(2)、取少量淡黃色的硫粉與鐵粉混合,用磁鐵接近混合物,你看到什么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3)、將混合物放進試管內,用酒精燈加熱,有什么現象:__________________。(4)、生成物外觀如何?_____________。磁鐵能否吸引生成物?____________。(4)、用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歸納:金屬+非金屬→鹽(無氧酸鹽)討論:你能說出哪些金屬與其化合物——鹽之間的轉化實例?(1)Na+Cl2 ___________________(2) Fe+Cl2 ___________________(3) Cu+Cl2 ___________________2.生石灰和水的反應在蒸發皿中放1小塊生石灰,加水,攪拌,有什么現象?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怎樣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下列物質的轉化?Ca→CaO→Ca(OH)2練習: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下列物質的轉化Na→Na2O→NaOH總結:金屬單質與其化合物的轉化規律1、金屬單質 + 氧氣 →金屬氧化物2、金屬氧化物 + 水→ 堿思考:是不是所有的金屬氧化物與水化合都會生成相應的堿?如:Fe2O3+H2O→練習:1完成下列化學方程式:(1)K2O+H2O→ (2)BaO+H2O→(3)Mg+O2 (4) Fe+O2(5)Cu(OH)22、下列物質中,不能直接與水反應制取的是 ( )A、H2SO4 B、NaOHC、H2CO3 D、Fe(OH)33.下列式子不能通過一步反應實現的是:( )A CuO→Cu(OH)2 B BaCl2→Ba(NO3)2C Cu(OH)2→CuCl2 D Fe→FeCl3【挑戰自我】1.現有6種溶液:鹽酸、硝酸銅、氯化鉀、碳酸鈉、硫酸鎂、硝酸銀。把它們兩兩混合分入在三只燒杯中,所得三杯混合液均澄清透明。(在本實驗的條件下,微溶物以沉淀形式存在)(1) 判斷這三只燒杯內混合液的溶質分別是(寫溶質的化學式):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你作出這一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請你用最經濟、簡便的方法區分出這三只燒杯內各盛放的是哪兩種溶液,簡述操作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符合下列轉化關系的物質是( )甲 乙 丙 丁 甲A、Cu B、CuO C、Fe2O3 D、Mg3、能用金屬與稀鹽酸直接反應制取的是A、CuCl2 B、AgCl C、MgCl2 D、FeCl34、下列框圖中的物質均為初中科學常見物質,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下圖是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請回答:寫出物質D→A過程的化學方程式 ;其所屬基本反應類型是 。5、一位科學家分析測定了取自三個不同地方的銅和硫化合物的樣品,獲得了如表所示的數據。根據表中數據,能得出的結論是( )樣品 樣品質量/克 銅元素的質量/克 硫元素的質量/克1 5.O2 3.35 1.672 1O.05 6.71 3.343 99.6 66.4 33.2A.三種樣品可能屬于同種物質B.樣品1中銅元素的質量分數為50%C.樣品2的化學式是Cu2SD.樣品3中銅元素與硫元素質量比為1:2§2.2 物質轉化的規律(第3課時)【溫故知新】1、 液氧中的氧元素以______態存在,純水中的氧元素以_______態存在。1、 寫出下列各組物質間轉化的化學方程式:Cu→CuOFe→FeSK2O→KOHBaO→Ba(OH)2Fe(OH) 3→Fe2O3【探究新知】一、金屬的冶煉1、定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常用方法:碳等還原劑與金屬氧化物在高溫下反應,碳能奪取金屬氧化 物的氧,得到游離態的金屬。碳與氧化銅反應⑴連接好裝置,加熱一段時間后,發現試管壁出現:____________。⑵澄清石灰水變:____________,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木炭跟氧化銅反應,生成了____和__________。⑷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 2CuO 2 Cu + CO2 ↑思考:1.實驗結束時,為什么先移去盛石灰水的燒杯,后移去酒精燈 2.碳能在高溫下奪取CuO中的氧,還能在高溫下與CO2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有沒有還原性________。氫氣還原氧化銅1、觀察孔雀石(主要成份為堿式碳酸銅)的顏色:____________________。2、加熱后,用濕潤的PH試紙貼在試管壁上,觀察顏色的變化:_______________。測定的PH值大約是多少?______________。3、孔雀石在加熱時有什么變化?___________。4、寫出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通入氫氣后,過一會給氧化銅加熱。試管中的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試管口有什么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6、反應完成后停止加熱,繼續通入氫氣,直到試管冷卻。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1) 盛放氧化銅的試管口為什么需略向下傾斜 2)為什么要先通一會兒氫氣,再加熱氧化銅 3)實驗停止以后,為什么還要繼續通入氫氣,直到試管冷卻為止 討論:(1)、由氧化銅制取銅,還可用其它什么方法?用稀硫酸和氧化銅反應,生成硫酸銅,再用Zn置換。(2)、銅在空氣中加熱很容易氧化變成氧化銅,你在實驗過程中要注意什么?還原還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還原劑。練習:(1)氫氣、木炭、一氧化碳分別跟灼熱氧化銅反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反應后都有二氧化碳生成B.反應的實驗裝置完全相同C.反應后都有紅色固體生成D.反應類型均屬于置換反應(2)已知CuO溶于鹽酸生成易溶于水的CuCl2。當CuCl2中混有少量炭粉時,擔純的方法是( )A.隔絕空氣加熱 B.在氫氣流中加熱C.在氧氣流中加熱 D.加足量鹽酸,過濾3.在做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時,氧化銅先變成亮紅色,后又變黑色。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可能是( )A.通入的氫氣量不足 B.加熱溫度不夠高C.撤火過早 D.沒有繼續通氫氣至試管冷卻4.在化學反應WO3+3H2 W+3H2O中,還原劑是( )A.WO3 B.H2 C.W D.H2O5.在高溫下用一氧化碳還原m g氧化鐵,得到n g鐵。已知氧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剛鐵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 )A.2(m-n)/3n B.24n/(m-n)C. (m-n)/8n D.n/24(m-n)計算:有關純度問題的計算例題1:100噸含Fe2O3的質量分數為85%的鐵礦石中,可煉出含鐵的質量分數為96%的生鐵多少噸?練習:現有400噸赤鐵礦石(主要成分為Fe2O3),冶煉后可得含有雜質5%的生鐵235.8噸,求原鐵礦石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挑戰自我】1:鐵的氧化物2.32g,被CO還原后,只剩下1.68g鐵,求鐵的氧化物的化學式。2 :250噸含Fe3O4的質量分數為80%的磁鐵礦石,如果在冶煉過程中損失礦石5%,則可煉出含鐵的質量分數為97%的生鐵多少噸?§2.2 物質的轉化規律性(第4課時)【溫故知新】以下是兩組物質的轉化過程,請寫出化學方程式,并在括號內注明物質的類別。(1)Ca → CaO → Ca(OH)2 → CaCO3( ) ( ) ( ) ( )(2) C → CO2 → H2CO3 → Na2CO3( ) ( ) ( ) ( )【探究新知】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活動:1.將一只生雞蛋放到盛有稀鹽酸的容器中,觀察實驗現象:__________________。2.2分鐘后,將生雞蛋從酸中取出,用水沖洗干凈,蛋殼發生了什么變化?__________________。3.將雞蛋繼續放到稀鹽酸中,10分鐘后取出,用水沖洗干凈,蛋殼又發生了什么變化?____________ __ ____。解釋上述變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為什么雞蛋會一會上浮一會又下沉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兩條縱線1.金屬→金屬氧化物→堿→鹽以金屬鈣為例,寫出有關變化的化學方程式。(1)、寫出金屬到堿性氧化物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2)、寫出堿性氧化物到堿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3)、寫出堿到鹽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2.非金屬→非金屬氧化物→酸→鹽以非金屬碳為例,寫出有關變化的化學方程式。(4)、寫出非金屬到酸性氧化物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5)、寫出酸性氧化物到酸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6)、寫出酸到鹽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二.四條橫線1、金屬+非金屬 → 無氧酸鹽 (說明:當非金屬為O2時,生成物是氧化物。)實例:__________________2、堿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 含氧酸鹽實例:__________________3、堿+酸 → 鹽+水實例:__________________4、鹽+鹽→ 新鹽+新鹽 反應條件:a.參加反應的鹽必須可溶,因為只有鹽溶液才有可能交換離子。B.生成的鹽中,至少要有一種沉淀。實例:__________________三.四條交叉斜線1、堿性氧化物 + 酸 → 鹽 + 水 (說明:這類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實例:__________________2、酸性氧化物 + 堿 → 鹽 + 水實例:__________________3、堿 + 鹽 → 新堿 + 新鹽 條件:反應物必須可溶,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種沉淀,若為銨鹽,則放出氨氣。實例:__________________4、酸 + 鹽 → 新酸 + 新鹽實例:__________________四.兩條彎線1、金屬 + 酸 → 鹽 + 氫氣實例:__________________2、金屬 + 鹽 →新金屬+新鹽 條件:a.金屬的活動性要比鹽中的金屬的活動性強,b.鹽必須是溶液。實例:__________________練習:1、試設計ZnSO4四種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把鐵粉,鋅粉放入硝酸銀和硝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濾出的金屬中一定含有 ( )A . Fe B . Cu C . Ag D . Cu和Ag【挑戰自我】1、寫出制取氯化鈉(NaCl)的6種方法,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反應能進行的寫出化學方程式,不能進行的說明理由。⑴氫氧化鐵和稀鹽酸;⑵氯化鉀和硝酸鋇溶液;⑶銅和硝酸銀溶液;⑷碳酸鈣和氯化鈉溶液§2.2 物質的轉化規律性(第5課時)【溫故知新】1. 家中的鹽,糖,味精你是如何區別開的?1. 稀鹽酸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可以用直接看出他們的區別嗎并加以區分嗎?1. 紫色石蕊試液遇酸會顯什么顏色,遇堿又會顯什么顏色?【探究新知】物質的鑒別1. 根據物質的物理性質鑒別1. 根據物質的顏色不同進行鑒別思考:CuSO4 溶液與FeCl3溶液 如何鑒別?Cu(OH)2與Fe(OH)3如何鑒別?1. 根據物質的溶解性不同鑒別思考:1.BaSO4 與 BaCO3如何鑒別?2.AgCl 與CaCO3如何鑒別?1. 根據物質的化學性質鑒別酸液(H+) 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溶液顯紅色堿液(OH-)①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溶液顯藍色②滴加無色酚酞試液→溶液顯紅色CO32-滴加稀酸→產生CO2→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練習:只給你酚酞請鑒別出NaOH、H2SO4、NaCl三種無色溶液?1. 根據物質的特征反應鑒別1. SO42-的鑒別含SO42-的溶液→滴加BaCl2→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2.Cl- 鑒別含 Cl-的溶液→滴加AgNO3溶液→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練習:1鑒別下表中的各對物質。被檢物質 所用試劑 現象與結論 有關化學方程式稀硫酸和稀鹽酸食鹽水與稀鹽酸燒堿溶液與石灰水2向一無色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后產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則該溶液中可能存在的離子是( )A SO42- B Ag+ C CO32- D SO42-或 Ag+或兩者都有3.現有4包白色粉末,編號為A,B,C,D,它們是硫酸銅,氯化鈉,硝酸鉀,氫氧化鈉,請通過實驗加以鑒別。(1)設計實驗方案:(2)按實驗方案進行實驗,并記錄實驗現象。(3)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結論。A __ __ __ B __ __ __C __ __ _D __ __ __共存問題所謂共存即不反應,一般指不生成沉淀、氣體和水練習:1.下列物質可共存于水溶液中的是( )A、硝酸銀和氯化鈉 B、氯化銅和氫氧化鈉C、氯化鈣和硝酸銅 D、碳酸鈉和鹽酸2.下列各組物質在給定條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PH=1的溶液中:NaCl、Na2CO3、Na2SO4B.在PH=2的溶液中:KCl、 Na2SO4 HNO3C.在PH=13的溶液中:BaCl2、Na2CO3、NaOHD.在PH=14的溶液中:Fe Cl3、Ba(NO3)2、CaCl2【挑戰自我】1.現有五瓶失去標簽的溶液A、B、C、D、E,它們分別是氫氧化鈉、氯化鈉、氯化銅、氯化鋇、稀硫酸中的一種,某同學不用其它試劑,用如下實驗加以鑒別。第一步:通過觀察發現E溶液呈藍色,其它溶液均為無色;第二步:取少量A、B、C、D溶液,分別滴加E溶液,現象為:A溶液中出現白色沉淀,B溶液中出現藍色沉淀,C和D溶液均無明顯現象;第三步:取第二步中產生的藍色沉淀,滴加C溶液后沉淀消失。則:(1)A溶液中溶質的化學式是 __ __ __ __;(2)寫出B和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 __ __ __ __ __。2.我們在做“物質的鑒別”實驗時,曾對硫酸銅、氯化鈉、硝酸鉀、氫氧化鈉四種白色粉末進行鑒別。以下是某同學設計的鑒別方案,請你沿著該同學的思路回答相關問題。3.下列除雜質的方法錯誤的是( )物質(括號內為雜質) 除雜方法A NaCl(泥沙) 溶解、過濾、蒸發B FeCl2(CuCl2) 加入適量鐵粉C CaCl2溶液(鹽酸) 加入過量CaCO3D CO2(CO) 通人澄清石灰水點燃點燃點燃點燃點燃點燃點燃△+鹽酸+硝酸銀溶液鹽酸+鐵+氧氣適量Na2CO3溶液高溫A無色氣體BCD加H2O高溫△各取四種白色粉末于試管中分別編號為A、B、C、D各加少量水后振蕩A試管壁發熱,則A是氫氧化鈉B、C試管中無明顯現象D試管中看到 色,則D是硫酸銅。各加少量溶液B試管中無明顯現象,則B是硝酸鉀。C試管中產生白色沉淀,則C是氯化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