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五年級上冊科學復習資料我們在呼吸一、填空人體的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和肺。用手捏住鼻子,感覺呼吸很困難。人體需要氧氣,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增多了,氧氣減少了。一次盡力吸氣后,再盡力呼出的氣體總量,就是一個人的肺活量。人體吸進的氣體和呼出的氣體不一樣。吹一支點燃的蠟燭,蠟燭會熄滅,說明人呼出的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肺是氧氣和二氧化碳進行交換的重要器官。拉瓦錫發現空氣是混合氣體。人的呼吸是由呼吸器官進行的。人體呼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氣。二、問答1、你認為肺活量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答:2、人是怎樣呼吸的?答:吸氣時,空氣由鼻腔經咽喉吸進器官,經支氣管進入肺部。吸進的氧氣從肺進入血管,然后被血液送到全身各處去與養料結合。各種與養料結合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又由血液帶到肺部,經支氣管、氣管、鼻腔呼出體外。心臟和血管填空心臟和血管都是人體的血液循環器官。脈搏是血管有節奏的搏動。脈搏的跳動與心臟的跳動有關。心臟和脈搏跳動的次數一樣。17世紀英國醫生哈維發現,心臟收縮時血液從動脈流向全身,心臟舒張時血液從靜脈流回心臟。血管包括動脈血管、靜脈血管和毛細血管。血管遍布全身,形成血管網。血液是人體的運輸兵。年齡越小,心跳的越快;年齡越大,心跳的越慢。心臟有力的跳動使得血液在全身循環。人的一生中,心臟都在不停地工作著。經常鍛煉的人心跳緩慢、有力、心臟休息時間長。心臟由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和右心房組成。抽煙喝酒對心臟的健康有害。少年兒童在正常情況下,心跳每分大約60——100次。獻血對身體有益,但不提倡未成年人獻血。二、問答1、心臟的跳動和血液循環有什么關系?答:心臟總是有規律的收縮舒張,收縮時,把血液壓入動脈血管;舒張時血液從靜脈血管流向心臟,心臟每收縮舒張一次,我們就感到心臟心跳一次。2、脈搏與什么有關系?答:脈搏的跳動與心臟的跳動有關。3、心臟保健應怎樣做?答:不能抽煙喝酒,經常參加適當的體育鍛煉。我們的大腦填空腦在人體的頭部,藏在頭骨里,包括大腦、小腦、腦干等部分。大腦調節全身各個部分的感覺和運動,小腦調節身體的平衡。人的整個大腦看上去就像一團核桃仁狀的豆腐腦,非常柔軟。人的大腦皮層存在著不同的功能區。,如聽覺中樞、語言中樞、視覺中樞等,他們處于大腦皮層的不同部位。語言中樞是由說話中樞、書寫中樞、聽性語言中樞和閱讀中樞四部分組成。少年兒童每天應保證9——10小時的睡眠。二、判斷1、每個人在聽、說、讀、寫方面存在著一定差異。√2、腦越用越靈活,所以下課也要抓緊學習。×3、劇烈運動戴上頭盔可以保護大腦。√三、問答1、說說課間為什么要休息十分鐘?答:課間休息十分鐘可以使大腦得到適當休息,做到勞逸結合,可以提高學習效率。2、怎樣保護我們的大腦?答:學習時使大腦得到適當休息,做到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劇烈運動戴上頭盔可以保護大腦。和諧統一的身體人體的重要器官有:肺、氣管、心臟、血管、腦等。人體的各個器官共同完成人體各項生命活動的各項任務,他們相互協調,是和諧統一的整體。當某一個器官健康受到影響時,也會波及人體其他部分的健康。心臟是人體的發動機。生活中的“好幫手”填空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曾說只要給他一個支點和一根夠長的木棒,他就能撬動地球。像這種撬動地球的裝置叫杠桿。杠桿工作時總是圍繞著一個點轉動,這個點叫支點,對杠桿用力的點叫動力點(力點),阻礙杠桿運動的點叫阻力點(重點)。杠桿包括:重點、支點和力點三部分。不同的工具用途不同,科學地選用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方便快捷的解決很多問題。釘錘可以幫助我們拔起鐵釘,開瓶器可以幫助我們打開瓶蓋,螺絲刀可以幫助我們擰緊螺絲,剪刀可以幫助我們把布剪開。他能撬動地球嗎一、填空杠桿是生活中常用的簡單機械。天平是根據杠桿平衡的原理制造的,我國人民春秋末年已開始使用天平。在杠桿上,起支撐作用的點叫支點,人或人通過其他裝置對杠桿用力的點叫力點,承受重物的點叫重點。修剪果樹的剪刀、開瓶器、鉗子、壓水機是省力杠桿;鑷子、釣魚竿、火鉗是費力杠桿。二、填圖1、在圖上標出杠桿的三點。2、添上支點使杠桿滿足要求。(1)費力 (2)省力 三、問答小明與爸爸玩蹺蹺板游戲,小明怎樣才能把爸爸壓起來?答:小明坐的離支點遠,爸爸坐的離支點近,小明才能把爸爸壓起來。輪軸填空把一個輪固定在軸上,在輪上用力,帶動軸轉動,這種機械叫輪軸。實驗證明,輪軸有省力的作用,在軸粗細相同時,輪越大越省力,輪越小越費力。轆轤是最早的輪軸,我國早在3000多年前就發明了轆轤。轆轤是由把手、輪軸和繩索三部分組成的。生活中運用輪軸有:自來水龍頭、擰子、門把手、機械鐘發條旋鈕、自行車飛輪、扳手轆轤等。扳手把手越長擰螺絲就越省力。二、問答輪軸有什么作用? 答:輪軸可以傳遞力,可以改變力的方向,并能改變力的大小。在輪上用力帶動軸轉動,省力;在軸上用力帶動輪轉動,費力。滑輪兄弟填空滑輪是起重機上的重要裝置之一。固定在支架上不隨重物移動的滑輪叫定滑輪,定滑輪能改變用力方向,不能省力;隨著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叫動滑輪,動滑輪的作用是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用來提起重物的定滑輪和定滑輪組合在一起,就構成了滑輪組。使用滑輪組既省力,又能改變用力的方向。動滑輪越多越省力。滑輪用處很大,可以提拉重物。旗桿、拉窗簾用的是定滑輪,起重機上用的是滑輪組。一根繩子繞在輪子周圍構成的簡單機械叫滑輪。二、問答1、比較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異同。答:它們都是簡單機械。定滑輪能改變用力方向,不能省力;動滑輪的作用是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它們是互補作用。2、使用滑輪時,要既省力又方便,該怎么辦?答: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在一起,形成滑輪組就既省力又方便。在斜坡上填空古埃及人修筑了斜坡來幫助搬運修建金字塔的大石頭。生活中也經常用到這種裝置。人們把這種裝置叫斜面,它也是一種簡單機械。斜面有省力的作用。高度相同,斜面越長越省力。長度相同,斜面越高越費力。其他條件不變,表面越光滑斜面越省力。盤山公路修成“S”形是為了省力。大橋引橋修成盤旋狀,應用了斜面的原理。車輛上陡坡時走曲線最省力。斧頭、鑿子、螺絲釘、臺階是變形的斜面。斜面可以省力,但也會給人們帶來不便。二、問答盤山公路為什么修成“S”形?答:根據斜面可以省力的原理,盤山公路修成“S”形,比直接上要平緩,車輛攀登時就比較省力。有趣的傳動填空將杠桿、滑輪、輪軸、斜面等簡單機械組合起來,可以構成復雜的機械,這種復雜的機械叫機器。一架完整的機器主要由工作部分、動力部分、傳動部分和操作部分組成。自行車的工作部分是輪盤,縫紉機的工作部分是縫針,抽水機的工作部分是葉輪。傳動部分又叫傳動裝置。常見的傳動裝置有:皮帶傳動、齒輪傳動和鏈條傳動。自行車的車把是輪軸機械,縫紉機是通過連桿和輪軸把踏板的上下運動變為皮帶輪的轉動的,風車是動力機,抽水機是靠齒輪帶動工作部分。二、問答為什么將螺絲釘擰進木頭里比較省力?答:兩方面原因:一是擰螺絲釘的螺絲刀應用了輪軸的原理,二是螺絲釘應用了斜面的原理,所以比較省力。地球的故事填空地球是我們的家園。古時候,由于人們活動的范圍很小,人們靠直覺認識地球,就以為大地是平的,認為“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由此提出了“天圓地方”的猜想。古希臘人發現:進港的船只總是先看見桅桿,再逐漸看見船身;出港的船只總是先不見船身,然后船桅再逐漸隱沒在海平面下。因此他們猜測:大地不是平的,可能是個大圓球。公元前350年前后,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通過觀察月食,根據月球上地形是一個圓形的事實,做出“地球是個球體”的推測。地球是個巨大的球體,赤道的周長大約4萬千米,需要4000萬個同學手拉手才能圍住。這需要成人一刻不停的步行大約1年的路程。1519年9月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帶領5艘艦船組成256人的船隊從西班牙出發,開始了人類第一次環球航行。并于1522年9月返回西班牙,證明大地是個球體。1957年,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人類第一次在遙遠的太空觀察到了地球。2003年10月15日,我國宇航員楊利偉乘“神舟”五號在太空中繞地球飛行了14圈。鄭和是我國明朝杰出的航海家。二、問答為什么船隊一直朝一個方向行駛,還能回到出發的地方?答:因為地球是圓的,所以船隊一直朝一個方向行駛,還能回到出發的地方。風光無限的地貌填空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總稱為地形。地形的類型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等。地形圖上用海拔來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我們家鄉的地形屬于丘陵。二、問答你的家鄉屬于哪一類地貌?試用文字或繪圖方法描述家鄉的地貌特點。答:我們家鄉的地形屬于丘陵。特點是:地面崎嶇不平,相對高度在200米以內。地球的內部填空火山、地震、地熱等自然現象傳遞出地球內部的信息。地球內部由地殼、地幔和地核三部分組成。地球的結構像一個煮熟的雞蛋。地球內部結構是指地球內部的分層結構。1910年前南斯拉夫地震學家莫霍洛維契奇意外發現地震波在傳到地下35千米處有折射現象發生,1914年德國地震學家古登堡發現地下2900千米處也有折射現象發生。科學鉆探被稱為伸入地球深處的“望遠鏡”。2004年12月21日,“中國大陸科學鉆探工程”科鉆1井鉆進到5000米深處。地殼是地球的表面層,也是人類生存和從事各種生產活動的場所。地幔是地球的中間層,地幔下面是地核。二、填圖地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