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七年級上科學重點知識集1. 刻度尺的使用:⑴放正確:①零刻度線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②刻度線緊靠被測物體。⑵看正確:視線要與刻度尺面垂直。⑶讀正確:①先讀出準確值,再估讀最小刻度的下一位;②測量值=準確值+估計值 。⑷記正確:在數(shù)值的后面寫上長度單位。2. 量筒的使用:⑴觀察量程和最小刻度值,選擇合適的量筒。⑵放平穩(wěn):把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⑶讀正確: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凹形液面中央最低處相平或與凸形液面中央最高處相平。注意:俯視時,讀數(shù)偏 大 ;仰視時,讀數(shù)偏 小 。3. 溫度計的使用:⑴觀察量程和最小刻度值,選擇合適的溫度計,不可測量超過量程的溫度。⑵溫度計的玻璃泡要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但不能碰到容器側壁和底部。⑶一般不能將溫度計從被測液體中取出來讀數(shù)。⑷待溫度計的示數(shù)穩(wěn)定后再讀數(shù),視線要與溫度計內液面相平,記錄數(shù)據的后面要寫上℃。4. 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tài)、溫度、位置的改變而改變。5. 天平的使用:⑴調平:①將天平放在 水平桌面上;②把游碼撥到標尺的零刻度線處;③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指針對準分度盤 中央 刻度線。注意:如指針偏左,平衡螺母向 右 調;指針偏右,平衡螺母向 左調。⑵)稱量:①把被測物體放在左盤;②估計物體的質量,用鑷子由大到小把砝碼放在右盤里,并調節(jié)游碼直到指針重新對準分度盤 中央 刻度線。③左盤物體的質量=右盤砝碼的總質量+游碼指示的質量值。⑶整理:①用鑷子把砝碼放回砝碼盒;②游碼歸“零”。6. 科學探究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提出問題 建立假設 設計實驗方案 獲取事實與證據檢驗與評價 合作與交流7. 生物具有的特征:生物能呼吸、能生長、能繁殖后代、有應激性、新陳代謝、遺傳變異、能適應環(huán)境等特征;生物最基礎的特征是新陳代謝。8. 動物與植物的主要區(qū)別:獲取營養(yǎng)的方式不同,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yǎng)料,屬于自養(yǎng);動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要通過攝取食物獲得養(yǎng)料,屬于異養(yǎng)。9. 脊椎動物(五大類)的主要特征:呼吸 體溫 生殖 其他特征 代表種類魚類 鰓 不恒定 卵生 生活在水中,用鰭游泳,體表有鱗片 鰱魚、黃魚、泥鰍兩棲類 幼體用鰓,成體用肺和皮膚 不恒定 卵生 幼體在水中,有尾無四肢,成體在陸地或者水中,無尾有四肢 青蛙、大鯢、蠑螈爬行類 肺 不恒定 卵生 貼地爬行,體表有角質鱗片或甲 蛇、鱷魚、龜、鱉鳥類 肺 恒定 卵生 體表有羽毛,前肢特化為翼 雞、鴨、鵝、鴿、企鵝哺乳類 肺 恒定 胎生 全身被毛,哺乳 蝙蝠、鯨、大熊貓、人10. 昆蟲的特點: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有三對分節(jié)的足,一般有兩對翅,體表長著一層保護身體的外骨骼。11.植物的分類:(五大類群) (營養(yǎng)器官) (生殖器官)被子植物:有 根、莖、葉、花、種子、果實 (結構最復雜)裸子植物:有 根、莖、葉、種子 (松、蘇鐵、側柏、銀杏、水杉)被子植物:種子不裸露,有果皮包被著;裸子植物:種子裸露,沒有果皮包被著。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主要區(qū)別:種子有無果皮包被。蕨類植物:有 根、莖、葉 (蕨、胎生狗脊、滿江紅、卷柏)苔蘚植物:有 莖、葉 (葫蘆蘚、地錢、墻蘚)藻類植物:無根、莖、葉的分化 (衣藻、水綿、海帶、紫菜) (結構最簡單)12.⑴動物細胞的結構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基本結構)⑵植物細胞的結構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細胞壁、葉綠體、液泡。⑶6個結構的功能:細胞膜:保護并控制細胞與外界之間物質交換的作用。細胞核:內含遺傳物質(染色體、DNA、基因)、傳宗接代。細胞質:是進行生命活動的場所。細胞壁:具有保護和支持細胞的作用,使細胞維持一定的形狀。葉綠體:內含葉綠素,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液 泡: 內含細胞液。13.⑴細胞分裂的意義:1.使單細胞生物的個體數(shù)目增多;2.使多細胞生物的細胞數(shù)目增多。⑵細胞分化的意義:形成不同的組織。14.⑴顯微鏡的使用的步驟: 安放 對光 放片 調焦 觀察⑵要改變視野的明暗,應調節(jié)反光鏡和光圈。若視野要變暗就用平面鏡和較小光圈。當光線強時用平面鏡和較小光圈,當光線弱時用凹面鏡和較大光圈。⑶顯微鏡的放大率=目鏡放大倍數(shù)×物鏡放大倍數(shù);放大倍數(shù)越大,細胞體積越大,細胞數(shù)目越少。⑷顯微鏡里看到的像是放大的倒像。(上下左右相反)若物像在視野的左上角,要把物像移到視野中央,應將物體(裝片)向左上角_移。⑸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滴清水 撕 放 蓋片 染色 觀察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滴生理鹽水 刮 涂 蓋片 染色 觀察15. 單細胞生物的特點:⑴個體微小; ⑵生物體由一個細胞組成;3 全部生命活動在一個細胞內完成 ⑷ 一般生活在水中。16. 微生物: 不能獨立生活,需要現(xiàn)成的有機物生活。螺旋菌細菌—————— 球 菌桿 菌霉 菌(面包霉,青霉)-----多細胞生物真菌—————— 酵母菌-----------------------------單細胞生物食用菌(如香菇、木耳)----多細胞生物17. 生物的分類:微生物 細菌--- 原核生物---------無成形的細胞核真菌生物 真核生物--------有成形的細胞核動物植物18. 植物組織的名稱與功能:(形態(tài)相似,結構和功能相同的細胞群叫組織)保護組織(具有保護功能) ---------------- 葉的表皮輸導組織(輸送物質功能) ---------------- 葉脈植物組織 營養(yǎng)組織(制造、儲存營養(yǎng)物質功能)---------- 葉肉 以葉為例機械組織(支撐、保護功能) ---------------- 莖分生組織(分裂、產生新細胞功能)------------ 幼嫩部分19.人的皮膚是器官(------是人體最大的器官) 原因:皮膚由多種組織組成。表皮:由上皮組織構成血管中的血液-------結締組織皮膚 真皮: 觸覺小體、熱敏小體、神經末梢等 --------神經組織立毛肌 ……………肌肉組織皮下組織:脂肪…………結締組織20.動物組織的名稱與功能:上皮組織(具有保護功能) -------- 人的皮膚、內臟器官的表面和體內各種管腔的內表面結締組織(運輸、支持功能)------- 血液、軟骨、肌腱、脂肪心肌:心臟的肌肉 以人體動物組織 肌肉組織(收縮、舒張功能)----- 骨骼肌:人的四肢、軀體上 為例(四大組織) 的肌肉平滑肌:胃、腸等器官上的肌肉神經組織(接受刺激、產生并 ------ 腦、脊髓、神經中傳導興奮的作用)21. 生物在細胞結構上的異同點:草履蟲 衣藻 植物細胞 動物細胞 細菌 真菌細胞細胞壁 無 有 有 無 有 有細胞膜 有 有 有 有 有 有細胞核 有 有 有 有 無 有細胞質 有 有 有 有 有 有葉綠體 無 有 有 無 無 無液泡 無 有 有 無 無 無22. 消化系統(tǒng): 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yǎng)物質的功能消化道: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腸 大腸 肛門組成(分泌消化液) (唾液) (胃液)(膽汁)(腸液)(胰液)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肝臟、 腸腺、 胰腺小腸內有 腸液、胰液、膽汁 等消化液,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21. ①由功能相近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在一起,能完成一項或多項生理活動的總稱叫系統(tǒng)。②人體八大系統(tǒng)是:消化、循環(huán)、呼吸、泌尿、生殖、神經、運動、內分泌系統(tǒng)。③人體之所以成為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主要是由于神經系統(tǒng)和內分泌系統(tǒng)的調節(jié)作用。22.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由小到大的順序是:人體(動物): 細胞 組織 器官 系統(tǒng) 人體植物:細胞 組織 器官 植物宇宙:地月系 太陽系 銀河系 總星系23. 太陽和太陽系、銀河系:⑴太陽直徑約 140萬千米 ,是地球的約 110 倍,日地平均距離約 1、5億千米 ;中心溫度達 1500萬℃ ,表面溫度約 6000℃ ,質量是地球的33萬倍,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⑵太陽大氣層有(由內到外) 光球層 (平時看到的太陽)、 色球層 、 日冕層 三層;常見太陽活動有太陽黑子 (光球層)、 耀斑 (色球層)、 日珥 (色球層)、 太陽風 (日冕層)。⑶太陽活動強弱標志:太陽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太陽黑子活動周期:約11年⑷太陽系成員有: 太陽、八大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因為質量大)。八大行星名稱及順序是 1水星、2金星、3地球、4火星、5木星、6土星、7天王星、8海王星。體積最大的是木星,衛(wèi)星最多的是土星,有光環(huán)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哈雷彗星的周期是76年。⑸銀河系由 眾多恒星 和 星際物質 組成的龐大的天體系統(tǒng),直徑是10萬光年,太陽與銀河系中心相距3萬光年。它的形狀是: 旋渦狀結構,中間厚,周圍薄 ;人類觀測到的最遠天體距離地球約 150億光年 。24. ⑴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為 38.44萬千米 ,是日地距離1/400 ;月球直徑約 3476千米 ,是太陽直徑的 1/400 ;月球體積為地球的 1/49 ,月球質量為地球的 1/81 。⑵月球表面明亮部分是: 山脈、高原 ,陰暗部分是: 平原、盆地 ;環(huán)形山 (成因: 隕星的撞擊 。)⑶月球表面沒有 空氣 ,沒有 水 ,也沒有 生命 ,沒有聲音,布滿了 環(huán)形山 ;25. ⑴月相形成原因 ① 月球本身不發(fā)光、不透明 ②月球繞地球轉動,使太陽、地球、月球三者相對位置在一個月中有規(guī)律地變動 ;⑵月相變化規(guī)律和農歷的關系:朔望月的周期是 29.53天朔、新月 → 上弦月 → 望、滿月 → 下弦月 →新月農歷初一……初七、初八……十五、十六……二十二、二十三26. 自然界中的物質一般存在有三種狀態(tài):固態(tài)、液態(tài)和氣態(tài)。固體熔化、液體汽化、固體升華都需要吸熱,液體凝固、氣體液化、氣體凝華都需要放熱。27.⑴晶體熔化的特點:繼續(xù)吸熱,溫度不變。⑵凝固是熔化過程的逆過程,凝固時放熱、溫度不變。⑶晶體熔化的條件:①溫度達到熔點;②能夠繼續(xù)吸熱。⑷同一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⑸晶體和非晶體的主要區(qū)別是有無熔點。⑹晶體在熔化和凝固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非晶體在熔化和凝固過程中溫度一直改變。28.⑴ 液體汽化的兩種方式:蒸發(fā)和沸騰。蒸發(fā)是在 任何 溫度下進行的汽化現(xiàn)象;沸騰是在 一定 溫度下進行的汽化現(xiàn)象。蒸發(fā)是在液體 表面 進行的平緩汽化;沸騰是在 液體表面和內部 進行的劇烈汽化。⑵蒸發(fā)吸熱有制冷作用;⑶沸騰的條件:溫度達到沸點并且能夠繼續(xù)吸熱。29. 影響蒸發(fā)快慢的因素是: 液體溫度 、 液體的表面積 、液體表面空氣流動 、液體種類 。30. 氣體液化的兩種方式:降低溫度 、壓縮體積(加壓)31. 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分子之間存在 空隙 ;分子處于不停的 運動 之中。32. 擴散現(xiàn)象能說明:一是分子之間存在空隙 ,二是 分子在不停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33.物質的溶解能力與溫度、溶質和溶劑的種類有關。大多數(shù)固態(tài)物質的溶解能力隨溫度的升高而升高。34.氣體的溶解能力與溫度、氣壓有關;溫度越高,氣體溶解能力越弱;氣壓越大,氣體溶解能力越強。35. 影響物質溶解快慢的因素有:溫度、是否攪拌、顆粒大小等36氫氧化鈉溶解時放出熱量,溫度會升高;硝酸銨溶解時吸收熱量,溫度會降低。37.沒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叫物理變化;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叫化學變化;兩者主要區(qū)別是: 是否有新物質生成。38.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叫物理性質;只在化學變化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叫化學性質。屬于物理性質的有: 顏色、氣味、狀態(tài)、味道、軟硬、熔點、揮發(fā)性、導電性、導熱性、溶解性等屬于化學性質的有: 酸性、堿性、可燃性、腐蝕性、氧化性、還原性、穩(wěn)定性、受熱易分解等39.⑴常見的酸性物質有:硫酸、鹽酸、硝酸、醋酸、碳酸、食醋(多種水果汁);⑵常見的堿性物質:燒堿(氫氧化納)、熟石灰(氫氧化鈣)、氨水、小蘇打、純堿、肥皂水、石灰水、各種洗滌劑。⑶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堿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中性溶液不能使指示劑變色⑷溶液的酸堿度常用pH來表示,pH的范圍通常在0一14之間。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強;pH>7,溶液呈堿性,pH越大,堿性越強。有種子植物植物無種子植物(孢子植物)微生物液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yè)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