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 尋找進化的證據導學案教學目標科學探究:1、能通過觀察提出多種關于生物進化的假設。2、能根據自己設計制定的分類標準對各種化石進行分類。3、能根據模擬實驗的過程和結果推測化石的形成過程。4、能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建立檔案水平的整理。5、 能對恐龍滅絕的原因做出自己的假設,并能對假設說出幾條理由。6、能舉例說明科學家是怎樣研究恐龍滅絕的原因的。科學知識:1、能舉實例說明“化石”的含義。2、能舉例說明化石對研究生物進化問題的作用。情感態度:1、能將自己的推測與其他同學交流。2、能夠做到不迷信書本,敢于提出自己認為有道理的觀點。教學重點指導學生通過觀察、模型制作、解釋和推測等開放性較強的活動,更加關注有關生物進化的問題。·生命在地球上出現后,經過漫長的進化過程,發展出形態各異的生物,并逐步演變成現在的樣子,科學家是如何知道生物進化過程的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尋找進化的證據》吧!學習過程:活動一 模擬化石的形成。(一)自主學習1、查找資料了解化石。2、明確化石的定義。化石是 。3、仔細觀察課本第47頁各種化石,并根據自己制定的標準進行分類。4、將自己分類的結果與同學交流。思考:化石能告訴我們古生物的哪些信息?化石是如何形成的? (二)合作探究:模擬化石的形成 1、實驗題目: 2、實驗材料: 3、操作步驟: (1)、 (2)、 (3)、 (4)、 。4、怎樣用模擬實驗來解釋自然界中化石的形成過程? ·溫馨提示:化石是研究生命起源、生物進化的直接依據,也是最有力的證據,但不是唯一證據。 活動二 恐龍的滅絕 閱讀課本47頁科學在線,了解恐龍化石。搜集恐龍資料,制作恐龍檔案卡。 恐龍檔案卡 編號; 名稱: 生活年代: 生活環境: 身體特征: 外形輪廓: 年 月 日 3、展示恐龍檔案卡。4、大約在6500萬年前,恐龍突然從地球上消失了。在地球上稱霸上億年的恐龍為什么會突然滅絕呢?5、搜集恐龍滅絕的資料,根據資料對恐龍滅絕的原因作出推測并填寫表格。 對滅絕原因的推測依據的事實6、交流自己的推測。·小結:說說本節課的收獲。·拓展知識: 原始生命是在原始地球條件下,由非生命物質經過極其漫長的歲月,逐漸形成的。 科學家們還進行了大量的科學實驗來研究生命的起源。1965年我國生物學家首次人工合成了簡單的蛋白質分子一一結晶牛胰島素。1953年,美國學者米勒首次模擬原始大氣成分,合成出了簡單的有機物。這些實驗對人們認識生命起源的過程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雖然目前人們對生命起源的詳細過程知道的還不多,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研究手段的提高,人類總有一天會揭開生命起源的全部秘密。 化石是古生物學研究的對象。因為,化石是保存在地層中的古代生物的遺體、遺跡或遺物。所以,對化石的研究能夠直接地反映出生物界進化發展的歷史過程,為生物的進化提供了可靠的、有力的證據。 遺體化石:由生物的遺體形成,保存了生物體原有的開關和結構。如骨骼、牙齒、貝殼、甲殼、植物的莖干、花葉、種子…… 遺跡化石:如動物的糞便、生物的卵化石、原始人制作使用的石器…… 化石的用途:確定地層的地質年代;揭開生命起源之謎,是生命進行曲的實錄和大陸漂移說的旁證者;見證古地理、古氣候的變化;找礦、找水的好助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