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功 功率總復(fù)習(xí)(一)判斷物體的做功情況 1.理解判斷的依據(jù) 依據(jù):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重點:抓住力作用在物體上是否有“成效”。 2.明白不做功的三種情況 A.物體受力,但物體沒有在力的方向上通過距離,此情況叫“勞而無功”。 B.物體移動了一段距離,但在此運動方向上沒有受到力的作用(如物體因慣性而運動),此情況叫“不勞無功”。 C.物體既受到力,又通過一段距離,但兩者方向互相垂直(如起重機吊起貨物在空中沿水平方向移動),此情況叫“垂直無功”。 3.在分析做功情況時還應(yīng)注意以下幾點 A.當(dāng)物體的受力方向與運動方向不垂直時,這個力就要做功。 B.一個物體同時受幾個力的作用時,有一些力做了功,有些力沒有做功,因此,講做功必須指出是哪一個力對哪一個物體做功。 C.什么叫物體克服阻力做功:若物體在運動方向上受到一個與此方向相反的力F的作用,我們通常說物體克服阻力F做了功。 比如:在豎直向上,物體克服重力做功,功的大小為W=Gh;在水平方向上,物體克服摩擦力做功,功的大小為W=fs。(二)對公式W=FS的理解 1.公式 一般式 W=Fs 常用式 W=Gh(克服重力做功),或W=f阻s(克服摩擦阻力做功) 2.單位 焦耳(J) 3.注意事項 A.有力才有可能做功,沒有力根本不做功。 B.F與s的方向應(yīng)在同一直線上(初中要求)(比如一個人提著一重物G,從山腳順著一之字形的山路爬到山頂,此時人克服重力做功所移動的距離并不是山路的長,而是從山腳到山頂?shù)母摺? C.做功的多少,由W=Fs決定,而與物體的運動形式無關(guān)。(三)功率 1.物理意義 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 2.定義 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所做的功。 3.計算式 P=W/t 4.單位 瓦(W) 5.注意事項 A.注意區(qū)別功與功率:功率與功是兩個不同的物理量,“功”表示做功的“多少”,而“功率”則表示做功的“快慢”,“多少”與“快慢”的意義不一樣,只有在做功時間相同時,做功多的就做功快;否則,做功多,不一定做功就快,即“功率”不一定就大,也就是說:功率與功和時間兩個因素有關(guān)。 B.由P=W/t變形為P=F·v可知:功率一定時,力F與速度v成反比。 將上述歸納: 功(W) 功率(P)概念 當(dāng)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作用下通過一段距離。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 單位時間里完成功的多少單位 功的單位是力的單位與距離的單位的乘積牛·米,也叫焦耳。1J=1N·m。 功率的單位也是復(fù)合單位,焦/秒,叫做瓦特。1W=1J/S計算 W=FS其它 以下三種情況力對物體不做功:<1>“不勞無功”,物體通過了距離,但沒有力作用在物體上;<2>“不動無功”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靜止不動,沒有通過距離;<3>“勞而無功”,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也通過了距離,但力的方向和通過的距離方向互相垂直,沿力方向上物體沒有通過距離。 比較做功快慢的方法有:<1>比較相同時間內(nèi)做的功,做功多的做功快;<2>比較做相同的功所用時間,所用時間少的做功快;<3>比較功和時間的比值,比值大的做功快。(四)機械效率 ?。?) 機械效率:有用功與總功之比。 機械效率沒有單位,小于1,常用百分數(shù)表示。直接原因是:機械內(nèi)部有摩擦力,機械本身有重力等。 (2)影響斜面機械效率的因素 ●物體與斜面粗糙程度相同時,斜面傾角越大,機械效率越大 ●斜面傾角相同時,物體與斜面粗糙程度越大,機械效率越小。 (3)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不計繩重和軸摩擦 當(dāng)動滑輪重一定時,物重越大,機械效率越大。 當(dāng)物重一定時,動滑輪重越大,機械效率越小。規(guī)律方法整合 1、正確區(qū)別功率和機械效率 這兩個物理量是從不同方面反映機械性能的,它們之間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 功率大表示機械做功快;機械效率高表示機械對總功的利用率高.功率大的機械不一定機械效率高,例如內(nèi)燃機車功率可以達到幾千千瓦,但效率只有30%~40%,反之,機械效率高的機械功率不一定大.例如,安裝在兒童玩具汽車里的電動機效率可達80%,但功率卻只有幾瓦特。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做功越多,功率一定越大 B.做功時間越短,功率一定越大 C.功率是單位時間內(nèi)完成的功 D.省力的機械功率一定大 解析:根據(jù)功率的計算公式可知,當(dāng)物體做功一定時,功率跟物體做功時間成反比;當(dāng)物體做功的時間一定時,功率與物體做的功成正比,故A、B都不正確;由功率的定義知,功率就是單位時間內(nèi)完成的功,機械的省力與否都不會省功,單位時間內(nèi)完成的功的多少也不確定,故省力的機械功率也不一定大;正確答案為C。 答案:C 2、正確分析影響機械效率高低的因素 機械效率由有用功和總功兩個因素決定,分析機械效率高低時,不能只考慮一個因素。 ?。?)當(dāng)總功一定時,機械做的有用功越多,或額外功越少,機械效率就越高; ?。?)當(dāng)有用功一定時,機械所做的總功越少或額外功越少,機械效率就越高; (3)當(dāng)額外功一定時,機械所做的總功越多,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就越大,機械效率就越高。 機械效率是標志機械做功性能好壞的物理量。機械效率越高,這個機械的性能就越好,因此我們希望機械效率越高越好,希望做的額外功越少越好,但在實際應(yīng)用時,由于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種摩擦及機械自重等因素,需要額外地克服這些阻力做一些我們不需要的功,因此影響機械效率大小的因素主要是摩擦和機械自重。 2、用下列簡單機械提升重力相等的物體時,不計摩擦和繩重,則機械效率最高的是 ( ) A.杠桿 B.定滑輪 C.動滑輪 D.滑輪組 解析:由于不計摩擦和繩重,則影響機械效率的因素主要是需克服機械自重所做額外功。而定滑輪是固定不動的,與其他三種需同貨物一起被提升的機械來說,機械效率最高,所以選B。 答案:B經(jīng)典例題透析做功情況的判斷 1: 下面情況中,人對物體做功的是( ) A. 舉重運動員舉著杠鈴不動 B. 人用力卻沒有把重物提起 C. 某同學(xué)提著水桶在水平路面勻速行走 D. 旅客提著行李走上樓梯 分析:A、B均屬于“不動無功”型,有力作用但沒通過距離;C屬于“勞而無功”型,桶運動方向與施力方向垂直;D具備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人對行李施力,行李沿拉力方向有移動距離,D選項中人對行李箱用向上的力,并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了距離,所以人對物體做了功。 答案:D 總結(jié)升華:做功要滿足的二要素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舉一反三:小車重200N,人用30N的水平力推小車沿水平路面勻速前進50m的過程中,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重力沒做功 B.人對車做功10000J C.人對車做功1500J D.小車受到的阻力是230N 分析:小車受到的重力是豎直向下的,而小車移動的距離是水平向前的,這兩個方面垂直,所以小車受到的重力沒有做功,A是正確的。 人對車做功的多少應(yīng)該用人對車的推力乘以車在推力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即,所以C是正確的。 小車是勻速前進的,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推力是用平衡車所受到的向后的摩擦力的, 即,所以D是錯誤的。 答案: A、C 2:功的原理告訴我們,在使用機械時( ) A.使用任何機械都能省力,但不能省功 B.有些機械可以省力,有些機械可以省功 C.使用任何機械都可以省力,但不能省距離 D.有些機械可以省力,有些機械可以省距離, 但都不能省功 分析:有些機械是省力費距離的,有些機械是費力省距離的,但任何機械都不能省功。 答案:D 總結(jié)升華: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舉一反三: 關(guān)于功、功率、機械效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受力且運動時,力對物體就做了功 B.功率大的機器做功一定多 C.功率大的機器做功就快 D.做功快的機器其機械效率一定高 分析:對物體是否做功,一定要緊緊抓住做功有兩個必要因素。例如,一個物塊在光滑冰面上勻速滑動的過程中,物塊是由于慣性而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的,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當(dāng)然水平方向上沒有力對物塊做功。雖然物塊在豎直方向上受到了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但物塊卻沒有在豎直方向上通過距離,物塊受力與移動的方向始終垂直,所以重力和支持力也沒有對物塊做功,因此A選項是錯誤的。 做功多少不僅與機器功率的大小有關(guān),而且還有做功時間這個因素,所以B是錯誤的。 做功快的機器只說明其功率大,而功率的大小限機械效率的高低是沒有必然聯(lián)系的,所以D是錯誤的。 答案:C能力提高 3:某人用50N的力,將重30N的鉛球拋到7m遠處,這個人對鉛球做的功為( ) A、350J B、210J C、0 D、無法計算 分析:鉛球的運動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人推鉛球,第二個階段是鉛球在空中飛行。在第一個階段人用力推動鉛球,對鉛球做功;在第二個階段,鉛球離開了人,人不再對鉛球做功。注意:在第一個階段,在人推力的作用下,鉛球移動了一段距離,但這個距離不是7m;具體是多少,題中未給出,無法判斷。 答案:D 舉一反三:如圖所示是一個兩面光滑的斜面,。同一個物體分別沿AC和BC斜面受拉力勻速運動到C點時,所需拉力分別為FA、FB,所做的功分別為WA、WB。則 A., B., C., 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 分析:分析:本題較為靈活,光滑的斜面不考慮摩擦。應(yīng)用功的原理,可知使同一物體,升高相同的高度,所做的功相等。斜面長,省力、費距離、不省功。由于斜面光滑且等高,因此物體沿兩側(cè)勻速運動到頂端時,克服重力做功應(yīng)該相等。因AC>BC,利用斜面公式可得。 答案:C 4: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15N的推力前進了4m;撤去推力后,物體又前進了1m后停止。如果物體重40N,阻力的大小為10N。求推力、重力各做了多少功? 分析:如圖: 首先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豎直方向有重力和地面支持力,水平方向有推力和摩擦力。物體沿水平方向運動,豎直方向沒有運動,所以推力和摩擦力對物體做功,重力和支持力都不做功。 由圖可知,物體在推力作用下只運動4米,所以推力所做的功; 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都受到阻力作用,所以物體克服力做功為: fS=10N×(4m+1m)=50J; 答案:重力功為零; 推力做功為60J; 克服阻力做功為50J。 總結(jié)升華:正確使用公式: W=Gh(克服重力做功),或(克服摩擦阻力做功)。 舉一反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做功越多,功率一定越大 B、做功的時間越短,功率一定越大 C、做功多,需要的時間也多 D、功率大說明機器做功也越快 分析:討論功率的大小時,一定要同時考慮功、時間這兩個因素。也就是說,對于功、功率、時間這三個量,必須控制其中一個變量,才能談余下兩個量的大小關(guān)系,即物理學(xué)中一種研究方法:控制變量法。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所以功率大就表示做功快。 答案:D 5:一個人先后用同樣大小的力沿水平方向拉木箱,使木箱分別在光滑和粗糙兩種不同的水平地面上前進相同的距離。拉力F做的功分別為和 ,則和的關(guān)系是 ( ) A B C A、 B、 C、 D、不能確定 分析:閱讀本題同學(xué)會對光滑面和粗糙面比較敏感,但是這一點恰恰是多余條件。本題考查的就是功的大小如何計算,功大小等于力乘以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而這兩點物體在AB段、BC段都沒有不同,且拉力也做了功,所以做功大小是一樣的。 答案:A 舉一反三:有甲、乙兩臺機器,甲乙做功之比2:3,甲乙所用時間之比1:3,比較甲、乙兩機器的功率,則P甲:P乙是 A.3:2 B.2:1 C.3:2 D.1:3 分析:此類比例題考查的是物理公式運用,并不能屬于難題。但是由于牽涉到比例計算,這種題卻是出錯率較高的題目。對于這種題目同學(xué)們別忘記大膽假設(shè),甲乙做功之比2:3,即設(shè)是,,同理設(shè),,根據(jù)公式P=W/t,可得,,所以。但是注意,使用此方法必須已知所求都是比例。 答案:B綜合延伸 6:一臺拖拉機耕地的最大牽引力是,若每小時拖拉機行駛7.2km,它的功率多大?每小時做功多少? 分析:此題有多種解法,本次我們運用公式推導(dǎo)這種簡單方法進行解決。 答案:拖拉機功率: 拖拉機速度: ∴ 拖拉機每小時做功: 。 舉一反三:如圖所示,用一滑輪組拉著重為的汽車沿水平方向勻速移動,汽車所受的阻力為車重的0.03倍,此時要在繩端加一F=1000N的水平拉力,汽車移動的速度為0.2m/s,走了1min,試求:①汽車克服摩擦力做了多少功;②繩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滑輪和繩的自重不計,繩足夠長)。 分析:汽車受力如圖所示,由于汽車勻速移動,故物體受平衡力作用,因此動滑輪對汽車的拉力 ?。黄囘\動時間為1min=60s,則車運動距離L=vt=0.2m/s×60s=12m,所以克服摩擦力做功。 ?、谝驗槔嚨睦K子段數(shù)n=3,所以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S=nL=3vt=36m。 1分鐘內(nèi)拉力做功W=FS=1000N×36m=36000J, P=W/t =36000J/60s=600W。 答案:28800J 600W 7、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杠桿的機械效率,實驗時,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掛在較長杠桿下面的鉤碼緩緩上升。 ?。?)實驗中,將杠桿拉至圖中虛線位置,測力計的示數(shù)F為________N,鉤碼總重G為1.0 N,鉤碼上升高度h為0.1 m,測力計移動距離s為0.3 m,則杠桿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_%.請寫出使用該杠桿做額外功的一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為了進一步研究杠桿的機械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一位同學(xué)用該實驗裝置,先后將鉤碼掛在A、B兩點,測量并計算得到下表所示的兩組數(shù)據(jù):次數(shù) 鉤碼 鉤碼總重G/N 鉤碼移動距離 拉力F/N 測力計移動距離 機械效率1 A點 1.5 0.10 0.7 0.30 71.42 B點 2.0 0.15 1.2 0.30 83.3 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能否得出“杠桿的機械效率與所掛鉤碼重有關(guān),鉤碼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結(jié)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簡要說明兩條理由: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杠桿的機械效率。 第(2)問中研究杠桿的機械效率與所掛鉤碼重的關(guān)系,應(yīng)控制其他量不變,所以應(yīng)保持兩次實驗時鉤碼掛在同一位置。實驗結(jié)論的得出要進行多次測量,減少偶然因素。 答案:(1)0.5 66.7 由于使用杠桿時需要克服杠桿自重(克服摩擦力)等做功 ?。?)不能 兩次實驗時鉤碼沒有掛在同一位置 僅根據(jù)一次對比實驗所得結(jié)論是不可靠的 總結(jié)升華:注重控制變量法在物理中的應(yīng)用,其前提是在研究某兩個物理量之間的關(guān)系的時候,要注意控制其他物理量保持不變,而且要多次測量,減少偶然因素。 舉一反三: 如圖所示是小云同學(xué)探究影響斜面機械效率因素的裝置圖,她在實驗時用彈簧測力計拉著同一木塊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實驗測量的部分數(shù)據(jù)如下表。請你解答下列問題: 實驗次數(shù) 物體重G/N 物體上升的高度h/m 拉力F/N 物體移動的距離s/m1 3.0 0.10 0.502 3.0 0.25 2.4 0.503 3.0 0.35 2.8 0.50(1)第一次實驗時的拉力F=_____N。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求得第二次實驗時,斜面的機械效率_____; ?。?)分析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她研究的是斜面的機械效率與________________的關(guān)系; (3)若斜面是光滑的,則有用功________總功。(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解析:(1) (2)運用控制變量法比較:物重和移動距離相同物體上升高度不同(是由傾斜程度決定的)導(dǎo)致了拉力和效率的不同; (3)若斜面是光滑的,則額外功為零,故有用功等于總功。 答案:(1)1.6 62.5% ?。?)斜面的傾斜程度(或斜面的傾角) ?。?)等于 8、如圖所示,分別用甲、乙兩個滑輪組提起重力的重物至相同的高度h,若所用拉力,已知甲的機械效率50%,則(不計繩重及摩擦) ( ) A.乙的機械效率75% B.乙的機械效率80% C.拉力做的功與拉力做的功之比3:2 D.甲、乙兩個滑輪組中的動滑輪重之比3:1 解析:圖中,,, ,。 ,, 。A正確 ,所以C項正確。 ,。 ,, 所以,D項正確。 答案:ACD成果測評基礎(chǔ)達標: 一、填空題: 1.物理學(xué)中所講的做功包含兩個必要因素:一是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功的計算公式是___________,在國際單位制中功的單位是_________。 2.某同學(xué)用大小相等的水平推力推著小車在水平路上行走,路面一段是水泥的,一段上面鋪滿了粗糙的石子,兩段路距離相等,則推力在這兩段路上做的功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3.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功率。它是用來表示物體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功率的計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它的國際單位制單位是______________,符號是______________。 4.羽毛球運動員用200 N的力將一個羽毛球打出50m,在羽毛球飛行過程中,運動員通過羽毛球拍對球所做的功是_______J。 5.馬用150N的水平拉力拉著重為900N的小車沿水平路面前進了30m,在這個過程中,重力對小車做的功為_____J,拉力對小車做的功為_____J。 6. 如圖,小明在水平地面上推動物體所做的功是_____J, 物體的重力做功是____J。 7. 功的原理是個普遍的結(jié)論,對任何機械都___________,它的內(nèi)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8.功率之比1:2的兩輛汽車行駛在水平路面上, 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勻速通過的路程之比為1:2,則兩輛汽車做功之比為____________,兩輛汽車的牽引力之比為__________。 9.某小電動機的功率是2.5W,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____________,若要完成1500J的功,需時____min。 10.甲、乙兩人各把200塊磚從一樓搬到四樓,甲、乙需要的時間之比為2:3,則甲、乙兩人對磚做的功之比=_____,功率之比_____。 二、選擇題 11.下列關(guān)于力是否做功的判斷,說法正確的是( ) A.提著水桶站在地上不動,水桶受提力作用,水桶對地面又有距離,提力做了功 B.重10N的木箱,用3N的水平拉力拉它移動了2m,力和移動的距離都具備,所以重力做了功 C.手提皮箱上樓,提力對皮箱做了功 D.拔河運動中,雙方運動員相持不動時,既有力,又在力的方向上存在距離,所以雙方運動員做了功且相等 12.下列情況中做功最多的是( ) A.將200N的一袋大米豎直向上勻速提高10m B.將200N的木箱用10N的水平拉力使其在水平面上前進10m C.人拉著重400N的木箱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勻速移動10m D.大力士用力舉著800N的杠鈴不動 13.在圖中的四種情境中,人對物體做功的是( ) 14.甲、乙兩同學(xué)分別把質(zhì)量相等的兩桶水從一樓提到三樓,甲用了3min,乙用了2min,則兩人做功和功率比較正確的是( ) A. B. C. D. 15.下列運動中的物體,沒有力對其做功的是 A.沿斜面下滑的物體 B.從空中下落的雨滴 C.在粗糙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的汽車 D.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 16.下列情況中,人對物體做功的是( ) A.學(xué)生拎著書包上樓 B.人用力推講桌,但沒推動 C.某同學(xué)提著一桶水沿水平路面運動了10m D.舉重運動員舉著杠鈴不動 17.舉重運動員在2s內(nèi)將1600N重的杠鈴舉高2m,然后在空中停留了8s,那么他在這8s內(nèi)的功率為( ) A. 0W B.1600W C.400W D.320W 18.關(guān)于功的原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簡單機械不能省功,復(fù)雜機械能省功 B.功的原理只適用于滑輪組 C.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機械是不可能造出來的 D.省力的機械可以省功,但一定費距離 19.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爬陡坡要比走盤山公路難,是因為要做更多的功 B. 省力的機械一定多移動距離 C. 完成的功越多,功率越大 D.做功用的時間越少,功率越大 20.甲、乙兩臺機器的功率之比為4:3,它們工作時間之比為1:3,它們所做的功之比為( ) A.2:9 B.2:1 C.4:9 D.3:2 三、計算題: 21.在平地上,用50N的水平推力推動重100N的箱子,用時5s前進了10m,則推箱子的小朋友做功的功率?如果把這個箱子舉高1.5m,他做的功又是多少? 22.一電梯在10s內(nèi)可以將質(zhì)量為1.2t的貨物由底層地面勻速運至四樓樓頂,若每層樓的高度是3.5m,那么電梯做功的功率是多少?(g取10N/kg,電梯自重不計) 23.一臺拖拉機耕地時的功率是25kW,它在4h內(nèi)做的功如果由一頭平均功率為0.4kW的牛去做,那么需要多長時間? 24.如圖所示,在某工地上,工人師傅用滑輪組起吊重為600N的物體,他站在地面上用200N的力往下拉繩,使物體勻速上升3m。 ?。?)求滑輪組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和該工人的拉力所做的總功; (2)求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基礎(chǔ)達標答案 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物體沿力的方向通過了一段距離 W=FS J? 2.相等 3.單位時間內(nèi)所做的功 做功快慢 P=W/t 瓦特 W 4. 0 5.0,4500 6.500 0 7. 適用 任何機械都不省功(使用機械時,動力對機械所做的功等于機械克服所有阻力做的功) 8.1:2 1:1 9.每秒所做的功是2.5J 10 10. 1:1,3:2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C A D D D A A C B C 21.100W ;150J 22. 23.250小時 24. (1)圖中滑輪組的動滑輪由4段繩子承擔(dān),物體上升3m。 自由端下降. 有用功. 總功. (2)機械效率能力提升與綜合測試 一、選擇題 1、關(guān)于功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完成的功越多,功率越大 B.做功用的時間越少,功率越大 C.機械效率越高,功率越大 D.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2、初二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xué)學(xué)習(xí)了功率知識后,進行了“比一比誰上樓功率大”的比賽,其中某同學(xué)從一樓跑到三樓用了10s,則他上樓過程中的功率大約是( ) A.3W B.30W C.300W ?。?3000W 3、小明同學(xué)用40N的水平推力沿水平地面推重為200N的小車,勻速前進了5m,所用時間為20s,在這個過程中( ) A.重力做功1000J B.推力做功200J C.小車所受合力為160N D.小明做功功率為50W 4、關(guān)于功的原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簡單機械不能省功,復(fù)雜機械也不能省功 B.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機械是不可能造出來的 C.功的原理只適用于滑輪組 D.省力的機械可以省力,但一定費距離 5、有甲、乙兩臺機器,甲做功是乙的2倍,但乙所用時間是甲的1/4,比較甲、乙兩機器的功率,則是( ) A. 3:2 B. 1:2 C. 2:3 D.1:3 6、功率相同的兩輛汽車,通過相同的路程所用時間之比為1∶2,則: A.兩輛汽車的牽引力之比為1:2 B.兩輛汽車的牽引力之比為2:1 C.兩輛汽車做功之比為1:1 D.兩輛汽車做功之比為2:1 7、如圖所示,三物體在相同的力F作用下沿力的方向移動了距離S,力對物體做功為、、,則、、的關(guān)系為( ) A. B. C. D. 8、甲、乙兩同學(xué)學(xué)習(xí)了功率知識后,進行了“比一比誰上樓功率大”的比賽,其中甲同學(xué)從一樓跑到三樓用了10s,乙同學(xué)所用時間15s,則他們上樓過程中( ) A、甲克服自身重力做功多,甲的功率也大 B、乙克服自身重力做功多,乙功率小 C、甲、乙克服自身重力做功一樣多,甲的功率大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9、根據(jù)圖像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的功率大于乙的功率 B、相同時間內(nèi),乙做功多 C、甲做功比乙做功多 D、無法判斷 10、如圖所示,斜面光滑,推力分別為、,把物體從斜面底端推至斜面頂端,所做的功分別為、,那么( ) A. 大于,等于 B.小于 ,小于 C. 大于,大于 D.小于,等于 二、填空題 11、用一動滑輪提升一個重物,若用的力是100N,重物在0.5s內(nèi)勻速上升0.6m,不計滑輪重,則拉力做功的功率為_____。 12、如圖所示(忽略滑輪重和摩擦),在水平拉力F=10N作用下,物體以2m/s的勻速前進5s中,拉力F所做功_____J,功率____W,物體在勻速運動時,所受摩擦力_____N。 13、用相同的速度把相同質(zhì)量甲、乙兩物體從底拉到坡頂端,(坡面絕對光滑)則兩次人對物體做功___________,功率_____。(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 14、兩個體重相同的人甲和乙一起從一樓上到三樓,甲是跑步上樓,乙是慢步上樓。甲、乙兩人所做的功______,他們的功率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5、一個斜面長4m,高2m?,F(xiàn)用沿斜面方向的力把重500N的物體從底端勻速拉到頂端,若斜面是光滑的,那么拉力是_______N。 16、甲、乙、丙三位同學(xué)分別將鐵塊勻速豎直向上提升,所得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同學(xué) 鐵塊重力G/N 升高高度h/m 時間t/s 甲 2 1.5 2 乙 4 1 4 丙 5 0.5 5 (1)根據(jù)上表可知,做功最多的是_____同學(xué),做功最快的是_____同學(xué)。 (2)為了表示做功的快慢,他們在表中增加了最后一列(空欄)項目,這個項目的含義是______,為此物理學(xué)中引入一個物理量叫_______。 17、如圖所示,用水平力F拉著重為100 N的物體A以0.5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運動,且做的是勻速運動,若A受到的摩擦力為40N,不計機械自重和摩擦,則拉力F=______________N,10s內(nèi)拉力做的功為______________J,拉力的功率為______________W。 18、利用動滑輪勻速提升100N的物體時,已知動滑輪重12N,(不計繩與滑輪間的摩擦)拉繩的動力應(yīng)是______________N。動力做功112J時,物體被提高______________m。 三、計算題: 19、一輛重30000N的汽車,以36km/h的速度在一條平直的公路上勻速行駛3km。若汽車在這段路程中的汽車發(fā)動機的功率是30kW,求: ?。?)汽車在這段路程牽引力所做的功; ?。?)汽車行駛中所受阻力的大小。 20、如圖所示,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將一塊重12N的木塊以1m/s勻速拉上一個長為2m,高為0.5m的斜面,已知F 大小等于5N,求在這過程中,拉力F做了多少功?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拉力的功率是多大? 21、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拉汽車,汽車以0.2m/s的速度勻速前進了1m。此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400N,則汽車受到的阻力是多少? 人拉車的功率是多少? 22、如圖所示,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重為G=500N的物體在水平面以4m/s的速度勻速前進12m,已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60%,物體與地面間的滑動摩擦力為200N,繩端拉力F做功功率?物體克服摩擦力做功是多少? 23、如圖所示為某建筑工地搬運建筑材料的裝置,圖中滑輪D與滑廂相連,滑輪A固定在地面上,鋼絲繩的拉力由電動機提供.在此裝置中,滑輪A的作用是什么? 已知滑廂和滑輪D的總質(zhì)量為,廂內(nèi)建筑材料的質(zhì)量為,滑廂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S,當(dāng)拉力大小為F時,滑廂仍靜止在地面上,此時滑廂對地面的壓強為多少?(用文中字母表示) 當(dāng)拉力增大為時,滑廂勻速直線上升,在此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將如何變化?(不計繩重和摩擦) 能力提高與能力測試1 2 3 4 5 6 7 8 9 10D C B C B A A D A D 11、 240W 12、50, 10, 5 13、等于 大于 14、等于 大于 15、250 16、(1)乙,丙 (2)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完成的功,功率 17、20,200, 20 18、56,1 19. (1) (2)汽車勻速行駛 。 20. ,。 21. 22. 得 ① ② ③ 聯(lián)立①②③得 。 23、滑輪A是個定滑輪,只改變力的方向。 滑廂靜止不動時,分析其受力情況,向上有三根繩子拉著,為3F,地面的支持力,向下重力為 此時 滑廂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 滑廂對地面的壓強. 拉力增大為時,滑廂勻速上升,不變,G不變。 機械效率不變。21世紀教育網(wǎng)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yè)的中小學(xué)教育資源門戶網(wǎng)站。 版權(quán)所有@21世紀教育網(wǎng)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