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課題:二氧化碳(二) 課型:新課一、學習目標:1、認識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zhì),知道二氧化碳的哪些作用是利用它的化學性質(zhì)。2、知道二氧化碳的檢驗方法。重點: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zhì)難點:二氧化碳的檢驗方法二、預習導航1、人呼出的氣體與吸入的空氣相比,主要是_ _和___ __氣體的含量發(fā)生了變化。呼出的氣體中氧氣含量_ _(填“增加”或“降低”,下同),二氧化碳含量_ 。2、二氧化碳 (填“能”或“ 不能”)燃燒,也 (填“能”或“不能”)助燃。3、用嘴通過飲料吸管向澄清的 石灰水里吹氣,可看到 ,這里所發(fā)生的反應可表示為:二氧化碳+ +用這個實驗可檢驗二氧化碳氣體。4、石蕊是一種 ,它遇酸變成 色,遇堿變成 色,在中性溶液中為 色三、學習過程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zhì)1、活動:兩支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四根飲料吸管,兩支盛有蒸餾水的試管,一個洗耳球。(1)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兩支試管中分別吹氣和鼓入空氣,如圖所示,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 :(2)向盛有蒸餾水的兩支試管中滴入幾滴紫色石蕊試液,用同樣方法分別吹氣和鼓入空氣,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 :。(3)對(2)中所得到的溶液進行加熱后,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 。2、利用課本P62有關(guān)內(nèi)容對上述實驗現(xiàn)象進行解釋。3、總結(jié):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zhì)。(1)二氧化碳+氫氧化鈣 (白色沉淀)+水(2)二氧化碳+水 (能使紫色石蕊試液溶液變紅)(3)碳酸 +水(碳酸不穩(wěn)定,易分解)4、石灰?guī)r溶洞中美麗的石筍、石柱、鐘乳石。解釋:碳酸鈣+水+二氧化碳 碳酸氫鈣碳酸氫鈣 碳酸鈣+水+二氧化碳5、(1)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二氧化碳滅火試驗,請分析(①②兩裝置的蠟燭熄滅情況。填入下表:實驗 猜想哪一支先熄滅 實驗結(jié)論 解釋原因① 矮的那一支 是② 高的那一支 是此實驗證明了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也不燃燒,且密度比空氣大,是很好的滅火劑。(2)做一做:有四瓶氣體,空氣、氧氣、氮氣、二氧化碳,如何把它們區(qū)別開來?實驗室常用澄清石灰水作為檢驗二氧化碳的試劑。例題:分析下表中的數(shù)據(jù),并因答下列問題。氣體成分 A(%) B(%)氮氣 78 78氧氣 16 21二氧化碳 4 0.03水蒸氣 1.1 0.07其他氣體 0.9 0.9(1)A、B兩種氣體分別表示吸入和呼出的氣體,根據(jù)數(shù)據(jù)分析, 是吸入的氣體, 是呼出的氣體。(2)如果將A、B兩種氣體分別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先使石灰水變渾濁的是 。(3)A氣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來自 。練習1、向滴有紫色石蕊試液的清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可看到溶液由 色變成 色。水中所發(fā)生的反應可表示為:二氧化碳+如果將上述反應后的溶液加熱,又可看到溶液由 色變成 色,這個反應又可表示為: +2、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產(chǎn)生的沉淀是 ( )A.碳酸鈣 B.氫氧化鈣 C.碳酸 D.不能確定3、下列描述屬于二氧化碳物理性質(zhì)的是 (填序號,下同),屬于二氧化碳化學性質(zhì)的是 。①二氧化碳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②二氧化碳能跟石灰水反應;③二氧化碳能使石蕊試液變色; ④二氧化碳可制成“干冰”。4、二氧化碳_______溶于水(填“能”或“不能”),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時,石灰水變___ ___,這一反應可用來檢驗__ ___。5、如圖所示,將集氣瓶內(nèi)的二氧化碳沿燒杯內(nèi)壁緩緩地倒入燒杯中。(1)看到的現(xiàn)象是 ,這一現(xiàn)象說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 ,而且不能 。(2)蠟燭火焰熄滅的原因是 。四、課后作業(yè)A組1、可將氧氣、二氧化碳和空氣三種氣體鑒別開來的是( )A、澄清石灰水 B、蒸餾水 C、紫色石蕊試液 D、燃著的木條2、人和動物呼吸后排出的氣體中,含量最多的是( )A、二氧化碳 B、氧氣 C、氮氣 D、水蒸氣3、下列性質(zhì)與二氧化碳滅火無關(guān)的是 ( )A、它能溶于水 B、一般情況下,它不能燃燒C、它的密度比空氣大 D、一般情況下,它不支持燃燒4、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直接原因是( )A、二氧化碳與石蕊直接作用B、二氧化碳與水反應后生成的碳酸不穩(wěn)定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D、二氧化碳與水反應后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5、建筑材料石灰漿的主要萬分是氫氧化鈣。把石灰漿涂抹在墻壁上,過一段時間,發(fā)現(xiàn)石灰漿變硬。石灰漿變硬的原因是 。6、菜農(nóng)以大棚作溫室,種植反季節(jié)蔬菜。有時在大棚內(nèi)燃燒木炭以提高二氧化碳的含量,其目的是 ( )A、使害蟲窒息死亡 B、促進光合作用 C、促進呼吸作用 D、產(chǎn)生溫室效應7、A、B、C、D四個集氣瓶內(nèi)分別裝H2、O2、N2、空氣。為了區(qū)別這四種氣體,某學生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這四個瓶內(nèi),發(fā)現(xiàn)在A瓶內(nèi)木條燃燒狀態(tài)不變,B瓶內(nèi)木條燃燒變旺,C瓶內(nèi)氣體燃燒,D瓶內(nèi)木條熄滅,則A、B、C、D依次是 ( )A、N2,H2,O2,空氣 B、空氣,O2,H2,N2C、H2,O2,N2,空氣 D、O2, H2,空氣,N28、如圖,根據(jù)這個實驗的現(xiàn)象,可以得到有關(guān)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是( )A、密度比空氣大 B、不助燃 C、不能燃燒 D、以上答案都是B組9、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家庭在家里養(yǎng)花種草,對于這種現(xiàn)象有以下幾種說法,其中正確的是 ( )A、花草有呼吸作用,會與室內(nèi)的人爭奪氧氣,所以,花草最好養(yǎng)在室外B、花草有光合作用,會給室內(nèi)增加氧氣,所以花草還是一直在室內(nèi)養(yǎng)著好C、花草在有光照情況下進行光合作用,在沒光照情況下進行呼吸作用,所以白天花草最好放在室內(nèi),晚上放到室外D、花草在白天光合作用中產(chǎn)生的氧氣大于呼吸作用中消耗的氧氣,所以白天應放在室內(nèi),晚上放在室外11、材料一:生長鐘乳石和石筍的巖洞,是石灰?guī)r溶洞,石灰?guī)r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的,它在地下深處受熱分解會放出二氧化碳氣體。含二氧化碳的地下水,會溶解石灰?guī)r中碳酸鈣,生成溶于水的碳酸氫鈣。當含有碳酸氫鈣的地下水滲出地面時,由于壓力降低,碳酸氫鈣就分解出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它從水里逸出后積聚在地面附近,形成半米左右高的氣層。材料二:在意大利一個“死狗”洞,狗一進去就會死亡,人走進去卻安然無恙。有一天,科學家波曼爾來到這個洞,想看看里面到底有沒有專殺狗的妖怪。他進入洞里,只見巖洞的頂上倒懸著各種形狀的鐘乳石,一敲就會響,地下叢生著石筍,濕濕地泥土里冒著氣泡。波曼爾將火把接近地面,火焰慢慢變小,最后熄滅。波曼爾恍然大悟,原來這個妖怪是……(1)波曼爾認為妖怪是 。他為什么會得出這個結(jié)論?(2)說明“死狗”洞“死狗不死人”的原因是:五、課后反思你有哪些收獲?你還有哪些疑惑?21世紀教育網(wǎng)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yè)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wǎng)站。 版權(quán)所有@21世紀教育網(wǎng)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