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難忘的一課》拓展資料東鳳鎮永益小學 譚麗霞臺灣退役少將劉以善接受專訪時指出,很多人不了解日本占領臺灣五十年期間曾殺戮很多臺灣民眾,是時候讓歷史還原真相了。他說,近年來遍查資料,現在才知道其殘暴的情形,“不亞于在東北、山東,不亞于在南京。” 劉以善表示,臺灣受日本統治50年,受日本很大迫害,前40年完全是殖民化。“我看到的記載,最少的記載是殺戮6萬人。1895年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日本就從臺灣北部登陸后一直向南殺過去,在臺南的一次事件,日本誘降6000人,誘降之后全部殺掉。” 他說,日本在臺灣的最后十年實行皇民化,讓一些人改姓日本姓氏,效忠日本天皇,還被征兵赴二戰東南亞戰場送死。 對于日本當年在臺灣的暴行,現在的臺灣當局都不愿意拿到歷史書上來讓人民知道。劉以善說,臺灣的知識分子應該做出努力,是時候讓歷史還原真相。他還特別指出,對日本過去的暴行和當前的政治野心,都應該通過媒體給予暴露,讓亞洲人警覺起來。 劉以善很留意日本近期政治右傾動向,他認為,從歷史上看,日本一直視中國為其奪取的目標。戰后日本是美國的戰敗國,可是日本今天對美國并沒有敵意,目的就是要對付中國,它想與美國互相利用,借力使力。 他強調,目前全球環境險峻復雜,中國外交、國防的戰略思維應該更謹慎、細膩和小心,來處理國際事務。日軍攻打并占據臺灣的51年期間,包括原住民族在內的臺灣人民共犧牲了60余萬人的生命。文/高砂義勇隊遺族“討靈行動”代表團 靖國神社告示牌上的臺灣征討戰役共陣亡日軍將士1130人,但是,日軍攻打臺灣并占據51年期間,對原住民族部落發動160余次戰爭,包括原住民族在內的臺灣人民共犧牲了60余萬人的生命。2003年,高砂義勇隊遺族赴大阪地裁所對“日本政府、小泉首相、靖國神社”提出訴訟。當時,我們在書面陳述上寫著:“世世代代的臺灣原住民族將一波波赴日追討民族尊嚴”。日本殖民政權在臺灣干了些什么 我們曾經在臺灣與日本都聽過這樣的說法:“同樣是殖民,當年日本殖民政權對待臺灣的方式比其他南洋、朝鮮各地好很多,日本殖民政權在臺灣至少留下現代化工業的基礎”。這是一種屠殺十個人與屠殺八個人的可笑比較邏輯。殖民就是掠奪,為了脫罪而美化殖民,這不僅是罪加一等,而且是再一次羞辱日本的國格、羞辱愛好和平的日本人民的尊嚴!日本殖民政權在臺灣期間,先以武力鎮壓平地漢人抗日勢力,再以制糖工業控制土地,然后以武力屠殺擁有樟樹資源的原住民族部落,奪取提煉樟腦的樟樹資源。樟腦與制糖工業是日人據臺最典型的殖民工業:武力侵略→奪取原料、奴役勞力→加工成品→運回母國、外銷賺錢。1935年后,日本殖民政權為了準備發動太平洋戰爭,規劃將臺灣作為軍需工業生產基地,開始在臺灣培養初階化工業人才,建立初階化工業,將日人自南洋掠奪的橡膠、錫等原料加工為軍需物資,供應日軍戰爭所需。日本軍國殖民政權在臺灣只是建立掠奪式的殖民工業,臺灣內需的民生工業是戰后才建立的。所以,所謂留下工業化基礎,不僅是扭曲事實,而是從一開始的動機,就是為了效忠于軍國主義的侵略與殖民利益的!高砂義勇隊絕不是日本人 日軍屠殺我原住民族的罪行終于重見天日,日本軍隊的隨軍寫真班所拍攝的“征討畫冊”變成“戰犯罪行證據”。 受盡日軍迫害的臺灣原住民族,絕不會是日本人。 1907年,日本殖民政權對臺灣原住民族實施蕃童特別教育,在各地部落普設“蕃童教育所”推行日語教育,并以“天皇神道”信仰施以洗腦教育。“蕃童教育所”的教師由派出所的警員兼任,他們教育兒童,并指導“蕃”童成長后,逐次地編入青年團、壯年團,日本警察在原住民族地區擁有絕對的權力。1942年3月,日本軍方欲組織“高砂義勇隊”送往戰場,所以由總督府的警務部下達召募令至各州的“理蕃課”,再傳至郡“理蕃課”,而各地站在招募最前線的就是派出所的警察。高砂義勇隊,雖然在名義上采取招募形式,實際上,是由派出所的警察指名挑選的。出征的戰士給予隆重的神道儀式,并對戰士與家屬灌輸“挺身報國乃名譽之事、勇敢奮戰而陣亡是家屬的榮耀”的神道催眠。在這種環境之中,招募高砂義勇隊的行為,毫無個人自主意志可言。更進一步說,高砂義勇隊根本是被日本殖民政權強迫犧牲的“戰爭炮灰”!日本據臺51年,這段時期,在臺灣的日本人適用的法律是“日本國內法”,而一般的臺灣人適用的法律是“臺灣總督府殖民地法”,但是,臺灣原住民族卻沒有適用的法律,而歸管理山林資源的“理蕃課”管理。基本上,日本殖民政權并不將臺灣原住民族當成“人”來看待。東京靖國神社的人員曾經拒絕我們“高砂義勇隊犧牲者除名”的要求,當時他們說:“根據我們的神道信仰,這些犧牲者都已成為天上的神,沒有人可以決定將他們除名。”我們向靖國神社宣告:“臺灣原住民不是日本人!原住民的文化不會用戰爭解決問題!祖先被困在靖國神社成為怨靈,臺灣原住民將會一波波赴日,以行動解放祖先的靈魂!” 日本的生命浩劫和周邊國家的浩劫 靖國神社告示牌公布的入祀人數統計表顯示,從“明治維新”開始的11場戰爭合計陣亡將士2,466,532人。其中10場戰爭是日軍遠赴國境外的戰役,長達五十余年,日軍陣亡將士總計2,458,781人——這是一段日本歷史上最大的生命浩劫! 靖國神社告示牌上的臺灣征討戰役共陣亡日軍將士1130人,但是,日軍攻打臺灣并占據51年期間,以殺光、搶光、燒光的“三光政策”對原住民族部落發動160余次戰爭,51年間,包括原住民族在內的臺灣共犧牲了60余萬人的生命。1130侵臺日軍的陣亡引致60余萬臺灣人民的死亡,這是人類的悲劇!五十余年間,受到戰爭荼毒的周邊國家與地區,軍民死亡人數超過5,000萬人。這是一場史上最大的人間浩劫!1895年日本占領臺灣后,就開始對臺灣民眾實施奴化教育,要把臺灣民眾從中國人改造成為日本人,以利于日本在臺灣的殖民統治。他們在各類學校中都把日語設為基本語言。全部取消學校的漢語課,在學校和社會上嚴厲禁止臺灣民眾講漢語、講方言。臺灣人民被強迫燒毀祖宗牌位,不準學習政治法律科目,限制接受大學教育,試圖把臺灣民眾培養成供日本殖民者任意奴役的奴隸。當臺灣光復的時節,臺灣的同胞心喜回到祖國的懷抱,但見到從大陸來的同胞,卻說不出話來,無法用同一語言溝通感情,表達意見。這是多么不便,多么痛苦的事!一時學校、機關、社會還都沒有辦法不說日語;雖然如此,那時臺胞都急著要回復祖國的語文,要說國語,要認漢字,于是對國語的學習,就狂熱地展開了!于是有一些舊日的私塾恢復了,一些戰爭期間教日本人中國話的通譯,也被請來傳授國語。也有一些人就在市場的屋檐墻角,掛一面小黑板,收一些學費,對四面攏來的人,教幾句國語。學校中,本省的教師也是邊學邊教,都非常熱心。國語的書籍,也紛紛上市。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后。在臺灣推行[皇民化運動".灌輸忠[君"(天皇)愛[國"(日本)思想.力圖把臺灣人民變成日本的忠臣良民.在經濟上,實行[農業臺灣.工業日本"的政策。由臺灣向日本提供稻米和蔗糖,后期則配合日本的南進政策,在臺灣發展與軍需有關的工業,把臺灣當作日軍的補給地。http://www.5ykj.com/Health/wu/45953.htm ( http: / / www.5ykj.com / Health / wu / 45953.htm )http://www.ruiwen.com/xiao/news/12653.htmhttp://www.frjy.cn/yuwen/renjiaoban/wushang/2011-12-15/52828.htmlhttp://www./p-250590193471.html ( http: / / www. / p-250590193471.html )http://www./ja/ywja/ywja6/54435.html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6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刀越磨越亮 課越磨越精——《難忘的一課》教學反思東鳳鎮永益小學 譚麗霞我們學校語文科組本次精品課程打磨的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七組內容,而對于一直以來都是只接觸蘇教版教材的我,剛接受到要以《難忘的一課》作為打磨內容時,心里感到了無形的壓力,因為這是一篇略讀課文,由于我平時很少進行過這方面的研究,這對于我來說真的是一個挑戰,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接受了這個任務。于是,我認真研讀教材,《難忘的一課》這一篇略讀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講述了抗日戰爭勝利以后,作者在臺灣的一所鄉村小學,見到一位年輕的臺灣教師認真教孩子們學習祖國文字的動人情景,以及在學校禮堂里參觀中國歷代偉人像的深切感受,表達了臺灣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和強烈的民族精神。課文主線清晰,敘事生動,感情充沛。“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簡短而又深刻的話貫穿全文,反復出現,每一次都伴隨著一段情節,都表達了人物的思想。它既是文章的線索,又是情感的主線,集中體現了臺灣人民強烈的愛國熱情和民族精神。五年級學生已經有一定的識字量,并且也有一定的閱讀能力,把課文讀通讀順問題并不大,本課內容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與實際課堂學習很接近,容易引發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但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對于學生來說,都是比較陌生。因此如何讓學生走進這一段歷史,感受課文中三次出現“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的句子每一次所表達的感受,這確實是一個難點。在上這課之前,我看了有關這一課的教學實錄,上網收集了大量的優秀的教學案例,但我發現,在網絡上有關這一課的教案,數量雖然多,但基本上沒有詳案,這讓我感到非常苦惱。看來,怎樣上好這節課,對我來說是一個挑戰,怎樣上好略讀類的課文,的確值得研究。沒有詳細的教案,于是我試著找教學實錄,這些教學實錄給了我思路,我精心設計好一份教案給科組長修改。科組長給我的評價是,首先教案的編寫不規范,很多地方都是師生對話,類似于教學實錄的寫法。再次,老師的語言過多,不符合略讀課文的要求。于是,她對我的教案進行了多處的修改:我聽取了科組長的意見,對我的教案進行了認真的修改,并精心制作課件,在我校五年(2)班進行了試教。試教的結果,不盡人意。首先,我利用大量的有關臺灣的風光和物產的圖片來引入,馬上又出示有關臺灣歷史得資料,在課文導入部分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但當我問學生“看到這些資料,你想說些什么”時,學生只會用資料上得一兩句話來說,缺少自己的想法。我讓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大多數學生沒有抓住要點來概括,語言比較啰嗦。明明是精心準備的教案,卻不能收到如期效果。經過了第一次試教,我真是心急如焚。語文科組的老師坐在一起,對我這節課進行了激烈的討論,首先,老師的上課沒有激情,一開始上課就沒有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學生回答問題后老師沒有評價語言,只是一個手勢示意學生坐下;其次,課堂容量太少,學生的感受不深。在孩子對臺灣被日本人侵略的這段歷史不了解的情況下,如果不補充相關的資料,難以激發孩子產生愛國的共鳴。針對這些存在問題,大家幫助我對每一個教學環節進行推敲。導語部分如果讓學生欣賞臺灣的風光的圖片,這樣既耗時,又不利于學生走進當時日本侵略臺灣的時代背景,于是我們再一次認真分析本單元的教材,抓住本單元的訓練重點,讓學生在課前搜集資料。無論學生能談到多少,都應該給予肯定,這樣既能讓學生增長知識,學習時更容易走進文本,又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同時,教師也應該多閱讀有關臺灣的這段歷史書籍,把相關的介紹融入到課堂的過渡語言和小結語中,上課時才會游刃有余。在如何指導學生概括主要內容時,老師應介紹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引導學生如何概括。接下來的幾天,沒有一天能睡好。根據語文科組老師的意見,我上網閱讀了大量有關日本侵占臺灣的歷史的書籍,由于一向我對歷史不是很感興趣,所以歷史這方面的知識我比較缺乏,在閱讀時經常有不明白的地方,幸好我的丈夫這方面的知識比較豐富,我經常向他請教,通過不斷地學習,在不斷增長自己的知識的同時,也慢慢對這節課的設計有了新的思考,逐漸對上好這節課有了信心。我對教案進行了詳細的修改,我在課前讓學生搜集有關臺灣歷史的資料,在開課時交流,這樣導入直截了當,既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又使學生了解了故事發生的歷史背景。為了使學生更簡練地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同桌先說說課文介紹的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然后再根據文章的“四要素”概括主要內容,而且我設計多種方式讓孩子反復練讀“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讓孩子談談自己的感受。第二次試教后,無論在教學環節的設計,還是學生的上課表現都有了很大的進步,特別是我設計讓孩子反復朗讀“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學生在多次朗讀中,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但是課堂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學生在找出“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在課文出現了幾次,有很多同學只畫了這一句話,所以寫的體會也比較簡單;課件制作顯得粗糙,圖片不夠精美,資料的內容也不夠豐富,課件的字太小,而且顏色對比不強烈,許多學生都是瞇著眼睛還看不清楚,我再次對教案和課件進行修改,效果果然好了許多。雖然這節課得到了科組內老師的肯定,但面對不同的學生,是否能適用呢?為了使這節課精益求精,我到五(3)班進行了第三次試教。本來以為完美的教案面對不同學生,又出現了意想不到的情況。由于這個班的學生語文的朗讀能力比較弱,在檢查學生朗讀時發現學生讀得并不理想,以致在朗讀方面我多花時間糾正孩子的讀音,課堂節奏沒把握好,內容沒上完就下課了;有老師提出我對孩子的激勵語言也比較少。我非常欣然地接受老師們的意見,對我的教案進行了第四次修改。在課前除了要求學生搜集資料外,我還提出了兩點預習要求;為了使自己的評價語言更加精彩,我研究之前收集的大量教案的過渡語言和評價語言,對自己的教學設計的每個環節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更細致的預設,豐富自己的激勵語言。在結課前我播放了聞一多的《七子之歌——臺灣》,升華情感。教案經過修改,越來越成熟,也越來越成功,當孩子們聽到聞一多所寫的這首動人的歌曲時,孩子們臉上是那么的嚴肅,卻又那么激動,這節課受到了全校聽課老師的高度評價。在精品課程的打磨過程中,我覺得“鉆”與“實踐”的力量讓我有了不一樣的收獲。從課堂的生硬乏味到順利流暢,中間經歷了多次討論、思考、琢磨。經過多次反復,一節課不斷地備課、上課、修改、嘗試,每次都在原來的基礎上有較大的改動,上過課后,發現新改動的地方,又會有問題。這樣的經歷真是煩心,痛苦,更可以說是一種“折磨”。但有句話說的好:“梅花香自苦寒來”,通過參加這次的教研活動,我覺得自己學到了很多,我深深明白了平時的積累、學習和反思對一位老師的成長是多么地重要。在以后在日常教學中,我會不斷反思實踐,爭取教學上能有更大的進步。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5 頁 (共 5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難忘的一課》教學建議永益小學 譚麗霞本教學設計適合小學五年級學生。通過多次的不同學生之間的試教,特對使用本教學設計的老師提出以下建議:1、教師備課前的準備:(1)教師要布置好學生的預習,雖然本文帶拼音的詞語不多,但讓學生課前先進行預習,可以減輕部分學生學習字詞的負擔。(2)教師要查找大量有關日本占領臺灣這段歷史的補充材料。因為學生對這段歷史非常陌生,也不懂得它的價值所在,教師必須及時填補文本的空白,增加學生知識的儲備,才能激起學生的情感體驗。2、學生知識的儲備:通過布置學生預習課文,讓學生先初步掃清字詞障礙,在課堂上再通過指導學生讀好難懂的句子,達到讀正確流利的目的。注意讓學生查找關于臺灣被侵略的歷史地資料,學生會對課文更加容易理解,感情更加深刻。3、教學資源的使用:教師在上課前要注意檢查音量,雖然課件里的音頻資料不多,但如果運用得當,則可以起到很好地升華情感的效果,如果音量太小就不能很好地感染人。在播放歌曲時,因為整首歌曲太長,只要播放到“母親,我要回來”這一句即可,這樣既節省時間,又不會給人感覺歌曲不完整。4、學生在概括主要內容時,為了使學生更加容易歸納,我采用了讓學生說出文章“四要素”的方法,但要在短時間內找出文章“四要素”對于一些基礎比較差的學生還是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可以采用同桌互說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5、學生在談體會時,有個別學生說得比較簡單,老師可以引導通過讓學生聯系課文里的句子來談,也可以讓學生聯系資料,聯系當時的歷史背景來談,向學生多追問幾個“為什么”,這樣能使學生更加深入去理解課文。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難忘的一課》教學設計東鳳鎮永益小學 譚麗霞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有感情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過程與方法:能在課前搜集有關臺灣的資料,并在課堂上結合課文去理解。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臺灣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和強烈的民族精神,受到愛國主義教育。教學重點:根據文章“四要素”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主線,聯系時代背景,用心感受文章字里行間飽含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熱情。一、 創設情景,激發熱愛之情同學們,通過搜集資料,你對臺灣有哪些了解?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然而,臺灣至今還是一個沒有回家的孩子。臺灣曾經飽受荷蘭的侵略。后來在清政府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中,割讓給日本。日本人占領和統治臺灣達50年之久。想一想,在這50年中,日本人會對臺灣做些什么?生說(出示資料)看到這些資料你想說什么? 總結:是啊,臺灣人民飽受欺凌,他們多么渴望趕走侵略者,回到祖國的懷抱。如今,他們終于勝利了,讓我們一起去感受抗日戰爭勝利后的臺灣人民的心聲,一起來學習《難忘的一課》。[設計意圖:通過搜集資料,讓學生想象臺灣人民遭受的苦難,為學生理解抗日戰爭勝利后臺灣師生深厚的愛國情誼作鋪墊。]二、 閱讀全文,整體感知課文 1、同學們,上節課老師布置了大家預習(出示預習要求)通過預習課文,你能把下面的句子讀好嗎? 同桌之間讀一讀。(抽讀)2、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同學們,你知道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是什么?(生說)誰能連起來說一說?我們把上面的這幾方面統稱為文章的“四要素”,我們可以根據文章的“四要素”來概括主要內容,以后同學們概括主要內容時要學會用這種方法。[設計意圖:帶著問題去讀書,在讀書中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概括主要內容,較好地培養了學生思維能力。]三、品讀語句,感悟深情厚誼 (一)、請同學們再次默讀課文, 思考:“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在文中反復出現了幾次?它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請畫出有關句子,讀一讀,你從中體會到什么?在句子旁邊寫上你的讀書體會。[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把學生的視點引向作者的情感生長點,把學生的視線引向作者的情感變化線。有了這個環節的鋪墊,學生方能順暢地入境動情。](二)、同學們,現在讓我們來交流讀書的體會。 1、這句話第一次出現在哪里?(出示文段)誰能讀一讀?(1)、你從老師的寫字中體會到什么?你是從哪幾個重點詞語體會到的?(一筆一畫、認真,吃力)這位年輕的臺灣教師為什么寫字這樣吃力呢?“光復”是指什么?過渡:老師就是把對祖國的愛化作了簡單的動作之中。(2)、在收復了臺灣不久,為什么這位臺灣教師這樣急切地把剛學來的這句話教給學生,而不是一幅畫、一首歌或者別的什么?(生說)我們來看看這段資料。 小結:法國小說家都德說:“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日本帝國主義企圖讓中國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國,但不甘被奴役的臺灣人民并沒有淡忘學習祖國的文字。我們可以體會到,這位年輕的老師是懷著多么強烈的愛國之心在教育孩子們啊。下面請同學們舉起你的右手,想象我們就是這位年輕的臺灣教師,胸懷一股強烈的愛國心,一起在黑板上寫下神圣的漢字:“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師板書,生寫) [設計意圖:抓住重點詞語品味人物的思想感情,提出富有思考價值的問題,轉換角色書寫神圣漢字,把語言文字訓練和人文熏陶結合起來了。](3)接著, 老師和學生是怎么讀的?你能找出重點地詞語說說老師和同學們是怎樣讀這句話的?(生說)來我們也像他們一樣“一遍一遍”地讀讀這句話,(男女讀,齊讀)剛才同學們在一遍一遍地讀這句話時,你有什么感受?(自豪、激動) [設計意圖:老師和學生分別扮演臺灣師生角色,模擬當時讀的情景,在濃濃的讀中共同升起熱愛祖國的深情厚誼,可謂入境動情。]2、而作者長期漂泊在異國他鄉,他親眼目睹許多中國人備受日本人的欺凌,如今臺灣人民趕走了侵略者,他的內心也是非常激動。同學們,“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第二次是在什么的情形下出現的?(出示語段)。(1)從這段話,你體會到什么?(生說)(2)為什么我要坐到教室的后面,和孩子們一起,跟著那位教師,大聲地整齊地、一遍又一遍地讀著? 為什么孩子沒有感到意外?我們來看的臺灣人民是怎樣學漢語的。(出示資料)看了資料,現在你知道為什么孩子們沒有感到意外?(因為大家都是中國人,學習好祖國的語言文字是大家共同的心愿。)3、是啊,學好祖國的語言文字就是一種最樸素的愛國表現,同學們,第三次這句話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出示語段)。(1)、從中你感受到什么?(2)為什么當我看到這些畫像的時候,我的眼睛會濕潤?(出示四人的畫像)你了解其中的哪位名人?他們身上體現著怎樣的民族精神?(板書:民族精神)師相機介紹:孔子是中華民族思想的老師,他的儒家思想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甚至影響了全世界。諸葛亮是中華民族智慧的化身,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品格一直為人們所敬仰。鄭成功奮勇抗爭,趕走荷蘭侵略者,是收復臺灣的民族英雄。孫中山結束了幾千年的封建帝制,取得了民主革命的偉大勝利。原來畫著日本人的禮堂里換上了我們中國自己的偉人像,這是多么濃厚的民族精神,多么濃厚的愛國情意。(板書:愛國情意)4、同學們,我們回顧三次“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出現的情景,現在你知道《難忘的一課》中,作者難忘的是什么?[設計意圖:“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三次出現,開始是偶然聽到,中間是交融一體,后來是噴涌而出。它猶如一根紅線貫穿全文,織進了“我”和臺灣師生強烈的民族精神,織進了深厚的愛國情思,這一課所以“難忘”正是難忘再這里。]四、 聯系現實,升華愛國情感歲月老人走過了抗日戰爭勝利六十一周年。新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鄧小平,這位歷史的偉人,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構想,使得香港和澳門相繼回到祖國的懷抱。臺灣,這位還沒有回家的孩子,相信將來也會回到祖國的懷抱。1、下面請同學們在音樂聲中讀一讀聞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臺灣》,讓我們感受臺灣的滄桑,中國人渴望臺灣回歸的心情。 2、誰能說說你從中悟到了什么?(作為中國人渴望回歸的心情)3、小結:同學們,這堂課,我們在文中表達的情感中走了一趟。相信你一定記住了黑板上的這句話。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選擇,惟獨不能選擇的是你的母親、你的祖國。也許母親丑陋但你絕不能嫌棄,因為母親的周身血液化作了喂養你的甘甜乳汁;祖國貧窮,兒女絕不嫌棄,因為祖國的周身細胞鑄造了你做人的靈魂之軀。無論你身在國內還是身在海外,請別忘了,譚老師和你們上的這堂課。更不能忘了,這堂課里你記住的“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請再讀這句話。 也希望今天這一課可以成為同學們—— 難忘的一課!(在課題后邊加上紅色嘆號)[設計意圖:讓學生關注臺灣回歸的話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在音樂和詩歌的熏陶感染下,學生的情感達到了高峰。]板書: 23*難忘的一課!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民族精神愛國情意[設計意圖:好的板書,應突出文章的中心,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因此,我采用了簡潔的語句,設計了這樣的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7 頁 (共 7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作 業 設 計東鳳鎮永益小學 譚麗霞1、搜集有關愛國的名言警句。[適當變換作業的形式,可以激發學生寫作業的興趣,并使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受教育,有助于學生加強對所學知識的運用,增強教學的實效性。我在平時的教學中就建議學生把一些好的名言警句寫在筆記本上或制作成書簽保存,用以時刻提醒、激勵自己。既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教材觀點,又能深化教學主題、強化課堂知識的運用。]2、搜集有關臺灣歷史的資料或文章讀一讀,寫一篇讀書筆記。[一直以來,我們學校學生堅持每周寫一篇讀書筆記,通過寫讀書筆記的方式,既讓學生豐富了知識,也讓學生積累到好詞佳句,提高閱讀寫作的能力。結合課文所學內容收集、閱讀相關文章,進一步感受臺灣人民渴望回歸的急切心情,在鞏固課文所學的同時,增長學生的知識,開拓學生視野,并為本單元的口語交際與作文做鋪墊。]3、閱讀愛國故事,做一張手抄報。[手抄報不僅串起了閱讀、寫作、繪畫、設計等多種活動,同時也讓學生經歷了一次嘗試成功的機會。正因為如此,學生對此投入了大量的興趣和精力。即使平時語文學習成績很差的同學也能設計出一份精致的手抄報,而平時喜歡畫畫的同學也能在語文課上一顯身手了,同樣給他們一種成就感,自然帶動了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往往成功是少數學習尖子的專利,一大部分學生處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狀態,很大程度上一種失敗的陰影籠罩著他們而喪失了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語文是他們拿不起又放不下的沉重。通過出手抄報這些創作活動能使一部分學生找到自信,體會成功。同時,在創作過程中,許多學生會認真閱讀、收集相關的文章,使自己的知識面更加開闊。]《最后一分鐘》知識鏈接東鳳鎮永益小學 梁桂浩香港的歷史 香港(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強迫清政府于1842年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1856年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英國迫使清政府締結《北京條約》,永久割讓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的地方。1898年英國又乘列強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之機,逼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強行租借九龍半島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多個島嶼(后統稱“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滿。中國人民一直反對上述三個不平等條約。香港的回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政府的一貫立場是:香港是中國的領土,中國不承認帝國主義強加的三個不平等條約,主張在適當時機通過談判解決這一問題,未解決前暫時維持現狀。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鄧小平提出按照“一個國家,兩種制度”解決臺灣和香港、澳門問題的構想。根據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香港于1997年7月1日歸還給了中國,并設特別行政區。1997年7月1日這一天,歷了百年滄桑的香港回歸祖國,標志著香港同胞從此成為了祖國這塊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發展從此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紫 荊 紫荊花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區花。中央人民政府向特區政府贈送的禮品《永遠盛開的紫荊花》大型雕塑,高6米,重70噸,用青銅鑄造,金光閃閃,典雅大方,寓意深長,座落在香港會展中心的海邊,已成為香港的標志之一。一國兩制:一國兩制是當年解決香港問題的創舉,也是香港持續繁榮的基石。香港擁有自己的標志,也就是區旗和區徽,同時香港也擁有與中國內地有別的社會形態和經濟模式。香港的區旗和區徽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以紅色作底色,紅白兩色象征一國兩制,中央有一朵五星花蕊的白色洋紫荊花圖案,洋紫荊是香港的象征,盛放的洋紫荊象征著香港的繁榮,紅色的背景象征著香港永遠背靠祖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徽是代表香港的徽章。區徽模仿香港區旗的設計,內圓有一朵白色洋紫荊花,紅色底色。外圈為白底紅字,寫有繁體中文「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及英文HONG KONG(香港)。優秀設計網址推薦http://my..cn/viewthread.php tid=43016 ( http: / / my..cn / viewthread.php tid=43016 )http://www./Html/201191816148-1.html ( http: / / www. / Html / 201191816148-1.html )http://www./gjc/xg/xg14.htm臺灣 何時歸來臺灣祖國的寶島你何時回到母親的懷抱臺灣美麗而富饒可祖國想念你你知不知道這半個多世紀的飄搖祖國億萬人常常念叨一天又一天的過去以前的孩童也已變老你何時回到祖國懷抱落葉要歸根你知不知道為何不和母親一起手挽手向著富強奔跑思考:1、這首詩表達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你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用“ ”畫出來。2、這首運用了 的寫法,來表達作者的情感。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請用“ ”畫出來。口語交際《不忘國恥 振興中華》教學資源永益小學 胡娟萍談國恥1、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制造九一八事變。讓全國人民陷入了深深的苦難。2、九一八事變后一周內,日本就占領遼寧、吉林兩省的30座城市,并完全控制了12條鐵路線。3、1935年,日本帝國主義侵占華北大地;而此時,卑怯可笑的國民黨政府,卻準備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來滿足一時的茍且偷安。4、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以士兵失蹤為借口,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5、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日本人殺害了中國將近30多萬人,老人、婦女、兒童一個都不放過。日本人還舉行殺人比賽,看誰殺的多。這些事是只有禽獸才能干出來的。6、在1840年6月英國發動鴉片戰爭。7、1841年1月英軍就侵占了香港島。8、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闖入北京圓明園的。他們把圓明園內凡是能拿走的,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牲口搬運;是在運不走的,的就任意破壞。最可惡的是在10月18日和19日他們為了銷毀證據,竟放火燒了圓明園。這一藝術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化成一片灰燼。現在給我們留下的只是幾根孤零零的柱子和無盡的遺憾與憤怒。說振興1、1905年,詹天佑修筑了京張鐵路。2、.1935年12月9日,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憤怒的北平人們走上街頭,高舉著正義的旗幟,奔走呼告,勇敢地向卑鄙的暴虐宣戰,向怯弱的賣國宣戰。3、陳毅元帥 “南國烽煙正十年,此頭須向國門懸,后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4、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主義被迫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經過8年浴血奮戰,洗涮了一百年來被挨打的恥辱,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挽回了我們中華兒女的民族尊嚴,中華民族由一個背負著帝國主義與封建勢力重壓,被稱為“東亞病夫”的民族,成為傲然屹立于世界東方,令世人矚目的民族。亂翻的烏云掃清了,祖國迎來了一個黎明。6、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地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從此,我們抹去了黑暗的陰影,迎來了輝煌的榮耀。現在中國的科技是愈來愈發達,“神州五號”、“神州六號”等都相繼飛上了太空,我相信以后的中國肯定會更發達。7、2003年,中國成功地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8、2005年神州“六”號載著人類的夢想探索宇宙。9、2006年,神6成功發射,又成功返回地球。10、1997年,香港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11、2008年,中國航天員翟志剛從“神州七號”飛船上進行了太空行走。12、2008年,中國北京成功舉辦了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得到全世界人民的高度評價。如今,我們國家已經成為舉世矚目的體育強國,徹底洗刷了“東亞病夫”的恥辱;如今,東方的巨龍已經騰飛,我們每一個中國人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口語交際《不忘國恥 振興中華》優秀教案設計網站推薦永益小學 胡娟萍1、 http://blog..cn/s/blog_5c4b2e700100dgkk.html ( http: / / blog..cn / s / blog_5c4b2e700100dgkk.html )2、 http://jiaokeyuwen./thread-370-1-1.html ( http: / / jiaokeyuwen. / thread-370-1-1.html )3、 http://www.ffkj.net/JiaoAn/YuWenJA5/45381.html ( http: / / www.ffkj.net / JiaoAn / YuWenJA5 / 45381.html )4、 http://lls.ccjy.cn/Article/ShowArticle.asp ArticleID=344《圓明園的毀滅》課后練習東鳳鎮永益小學 陳小紅☆一、看拼音寫詞語sǔn shī xiànɡ zhēnɡ hónɡ wěi tínɡ tái lóu ɡé( ) ( ) ( )( )yí shù xiāo huǐ qīn lüè jīn bì huī huánɡ( ) ( ) ( ) ( )二、辨字組詞 ┌瓏( ) ┌萊( ) ┌瑤( ) └攏( ) └菜( ) └遙( )三、填字成詞 ( )( )風光 ( )( )畫意( )( )異寶 ( )( )海北玲瓏( )( ) 不可( )( )四、按課文內容填空1、課文是從 、 和 三個方面來描寫圓明園的,其中第 個方面寫得最詳細。2、圓明園中,有 ,也有 ;有象征著 ,也有象征著 。3、圓明園不但 ,還收藏著 。上自 ,下至唐、宋、元、明、清 。所以,它又是 。4、本課的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但作者用大量的筆墨來描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是因為 。五、讀句子,寫出自己的感受。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從帶點的詞語中,我體會到六、假如此時你正在圓明園的廢墟旁,你最想說些什么?22、《狼牙山五壯士》練習卷班級: 姓名:一、看拼音寫詞語rì kòu jìn fàn lún dòng qíqū hóngwěi( )( )( )( )( )zhuì luò báo zǐ chóu hèn yǎn hù( )( )( ) ( )qí qū tiào wàng zhǎn dìng jié tiě ( )( ) ( )二、寫出反義詞平坦——( ) 撤退——( ) 模糊——( )傾斜——( ) 筆直—--( ) 生存——( )三、用直線表示詞語搭配利用 戰斗 豪邁的 立場指揮 目標 堅決地 口號聲完成 地形 堅定的 執行暴露 沖鋒 艱巨的 犧牲攀登 任務 壯烈的 任務發起 頂峰 壯烈地 行為四、把下面的成語補充完整, 再根據句子的意思,在括號里填上恰當的成語氣( )山河 居高( )下 橫七( )八 ( )首挺胸斬釘( )鐵 全神( )注 ( )天動地 粉身( )骨 1.身體粉碎,死得很慘。( ) 2.處在高處,俯視低處,形容所處地勢有利。( ) 3.處理事情或說話堅決果斷,一點兒也不猶豫。( ) 4.有的橫著,有的豎著,沒有規律,亂七八糟。( )五、寫出本課的五個小標題: 《最后一分鐘》練習1.多音字組詞: 悄:qiǎo( ) 盡:jìn( ) 空:kōng( ) qiāo( ) jǐn( ) kòng( )2.我能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的紫荊花 鮮艷的( ) 一( )鮮花( )的紫荊花 鮮艷的( ) 一( )鮮花( )的紫荊花 鮮艷的( ) 一( )鮮花3.花落誰家(選詞填空): 寂靜 安靜 平靜(1)星期一升旗,校長講話時,隊伍里十分( )。(2)到了深夜,整個山村格外( )。(3)一陣大風停止后,西湖的湖面又恢復了( )。6.按提示填空。 (1)這首詩傾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祖國懷抱________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時刻的思緒,表達了全國人民積蓄在心中的強烈_______和對香港回歸祖國后美好前程的_______。 (2)作者在第二小結抓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些特寫鏡頭來真切表現愛國情感的。小學五年級語文(上)第七單元練習卷班別: 姓名:一、聽寫:(8分)1、詞語:2、句子:二、看拼音,寫詞語。(12分) zhù zhái shèn zhòng xu n zé wā jué suí yǜ ér ān ( ) ( ) ( ) ( ) ( ) qīng sōng hào qí táo qì xìn lài shén qì shí zú( ) ( ) ( ) ( ) ( )3、 讀詞語,把錯誤的音節畫下去。(4分)看(kān kàn )守 松散(s n sàn ) 水泡(pāo pào )子寧可(níng nìng) 血泊(pō bō ) 假(ji jià )使 自(gè gě )個 表率(lǜ shuài)四、 把下列成語按感彩的不同進行分類。(10分)大公無私 丟盔棄甲 滿腔熱忱 畫蛇添足 驚慌失措 雪中送炭 張牙舞爪 歡欣鼓舞 袖手旁觀 爭分奪秒 萬古長青 無可奈何 百折不撓 自高自大 陰謀詭計奮不顧身 視死如歸 損人利己 安居樂業 艱苦奮斗褒義: 貶義: 五、 修改病句(在原句上修改)。(5分)1、我們懷著對革命先烈無限瞻仰的心情,來到了高高的雨花臺。2、教室里靜悄悄的沒有一個人,只有他還在刻苦攻讀。3、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4、雖然他很努力,但他的成績很好。5、烏云和大雨從空中傾瀉下來。六、用直線把下列的詞語適當的搭配起來。(4分)嚴肅的 心情 熱情地 打擊愉快的 冬天 頑強地 歌頌英雄的 態度 狠狠地 控訴寒冷的 事跡 憤怒地 戰斗七、 選擇適當的關聯詞,填在括號里。(6分)不但……而且 因為……所以 雖然……但是如果……就…… 不是……就是…… 只有……才……1、李剛( )學習刻苦,( )勞動積極。2、( )奶奶滿頭銀發,( )行動還十分利落。3、我和小梅星期天總要見面,( )我去找她,( )她來找我。4、( )他天提那堅持體育鍛煉,( )體育成績很好。5、( )在社會主義的新中國,兒童們( )能過上幸福生活。6、( )我們現在不好好學習,將來( )不能擔當起建設祖國的重任。八、 讀短文,完成后邊的練習。(21分) 我跟小紅是鄰居,從小就一起上學,似乎很熟識。但我覺得直到前天,我才真正認識了她。小紅的小氣是出了名的。就比如說吧,一根雪糕2毛5分錢,一根冰棍1毛5分錢,她就只買冰棍不買雪糕。有一次,我們去春游,同學們差不多都帶了可樂、橘子水,有的還買了罐頭。可她呢?白開水一壺。我想,她一定是舍不得花錢。“真小氣!”我有意想氣氣她,可她只是笑笑。 上個月的一天早晨 我倆一塊兒去上學 她對我說 我攢了20元錢 打算買一部 少年自然科學知識字典 哦 我這才恍然大悟 小紅原來是為了買一本心愛的書在拼命賺錢呢。 前天早自習的時候,我們在教室里讀書,班主任走了進來。從他那憂傷的眼神里,我覺察到了一定發生了什么事。果然,她說:“我們學校四年級的曹敏不幸患了白血病,住院需要……”還沒等老師說完,小紅毅然站了起來:“老師,我有20塊錢,想幫助曹敏……雖然很少,但這是我的一點心意。”放學路上,我問她:“你把錢都捐獻給同學了,還怎么買書呀?”她說:“以后攢錢再買不是一樣嗎?” 這時,在金色的陽光照耀下,她胸前的紅領巾紅得像一團火。我仿佛感到她比過去高大了許多…… 小紅小氣嗎?從這件事上,我才真正重新認識了她。 1、“毅”字用部首查字法,應先查( )部,再查( )畫;用音序查字法應查的字母是( )。(3分) 2、聯系上下文解釋詞語。(4分)①毅然: ②恍然大悟: 3、給文章第四自然段加上適當的標點符號。(5分) 4、分別概括文章第一、三、五自然段的意思。(6分) 5、給文章加上一個適當的題目。(寫在文章前的橫線上)(1分)6、文章贊揚了小紅 的好品質。(2分)九、作文。(30分)仔細觀察在嚴寒季節里不畏嚴寒辛勤工作的人們,了解他們的工作情況,然后以“嚴寒里的×××”為題寫一篇記敘文。“×××”可以是清潔工、交通警察、汽車司機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9 頁 (共 20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難忘的一課》教學實錄東鳳鎮永益小學 譚麗霞師:同學們,通過搜集資料,你對臺灣有哪些了解?生:我知道臺灣有著名的日月潭。師:臺灣是個美麗的地方。生1:我知道臺灣是個富饒的寶島。生2:我知道臺灣有個蝴蝶谷。生3:我知道臺灣以前被日本霸占過。師: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然而,臺灣至今還是一個沒有回家的孩子。臺灣曾經飽受荷蘭的侵略。后來在清政府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中,割讓給日本。日本人占領和統治臺灣達50年之久。想一想,在這50年中,日本人會對臺灣做些什么?生:日本人會把臺灣的學校改為日本人的學校。師:你了解得真多。生:會強迫臺灣人民不準講中國話。生:如果我們想祖國的話日本人會把他殺掉。師:我們來一起看看這些資料。(出示)師:從這些資料我們可以知道臺灣人民飽受欺凌,他們多么渴望趕走侵略者,回到祖國的懷抱。如今,他們終于勝利了,讓我們一起去感受抗日戰爭勝利后的臺灣人民的心聲,一起來學習《難忘的一課》。師:同學們,上節課老師布置了大家預習(出示預習要求)通過預習課文,你能把下面的句子讀好嗎? 同桌之間讀一讀。生讀句子。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出示)生默讀課文。師:同學們,你知道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是什么?同桌間說一說。生同桌互說。生:這個故事發生的時間是抗日戰爭不久,地點是臺灣的一所鄉村小學,人物是我。師:人物除了我還有誰?生1:還有年輕的臺灣老師和同學們。生2:事件是和老師和孩子們一起上課。師:除了上課,還發生了什么事?生:作者還參觀了禮堂。師:誰能連起來說一說?生:在抗日戰爭不久,“我”在臺灣的一所鄉村小學,和年輕的臺灣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學習國語,下課后,老師帶領“我”參觀學校禮堂。師:我們把上面的這幾方面統稱為文章的“四要素”,我們可以根據文章的“四要素”來概括主要內容,以后同學們概括主要內容時要學會用這種方法。師:請同學們再次默讀課文, 思考:“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在文中反復出現了幾次?它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請畫出有關句子,讀一讀,你從中體會到什么?在句子旁邊寫上你的讀書體會。(出示要求)生默讀課文,畫出語句并寫體會。師:這句話第一次出現在哪里?它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生:第一次出現在老師寫字的時候。師:你能把這些句子讀一讀嗎?生讀句子。師:從中你體會到什么?生1:我體會到這位老師很熱愛自己的祖國。生2:我體會到這位老師對祖國很尊敬,也很陌生。師: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這位老師對祖國很尊敬?生:她用粉筆在黑板上一筆一畫地寫著。師:這位老師寫得很認真,也很——。生:吃力。師:為什么這位老師寫得這么吃力?生:因為他以前上的都是日本人的學校,不可能寫自己祖國的文字。師:這時候臺灣才剛剛“光復”,你知道“光復”是什么意思嗎?生:剛剛回歸到祖國的懷抱。師:為什么臺灣剛剛回到祖國的懷抱,這位臺灣教師這樣急切地把這句話教給學生,而不是一幅畫、一首歌或者別的什么?生:因為這句話能表達他所有的感情。師:這所有的感情中包含著怎樣的感情?生:對于國家他還深深地記住。師:請大家讀讀這些資料。生讀資料。師:法國小說家都德說:“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日本帝國主義企圖讓中國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國,但不甘被奴役的臺灣人民并沒有淡忘學習祖國的文字。我們可以體會到,這位年輕的老師是懷著多么強烈的愛國之心在教育孩子們啊。下面請同學們舉起你的右手,想象我們就是這位年輕的臺灣教師,胸懷一股強烈的愛國心,一起在黑板上寫下神圣的漢字:“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師板書)生跟著老師寫板書。、師:接著, 老師是怎樣教他的孩子們讀這句話的?生:老師和同學們是一遍一遍地讀,他們讀得很嚴肅也很認真。師:來我們也像他們一樣“一遍一遍”地讀讀這句話,女同學讀(生讀)男同學讀(生讀)全班一起讀(生讀),讀了這句話,你心里有什么感受?生1:我很驕傲,我是中國人。生2:我很自豪,我是中國人。生3:我很愛我的祖國。師:而作者長期漂泊在異國他鄉,他親眼目睹許多中國人備受日本人的欺凌,如今臺灣人民趕走了侵略者,他的內心也是非常激動。同學們,“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第二次是在什么的情形下出現的?生讀句子(出示文段)師:從這段話,你體會到什么?生:他們對于“我”的到來沒有感到意外。師:為什么我要坐到教室的后面,和孩子們一起,跟著那位教師,大聲地整齊地、一遍又一遍地讀著? 為什么孩子沒有感到意外?師:我們來看的臺灣人民是怎樣學漢語的。(出示資料)看了這些資料,現在你知道為什么孩子們沒有感到意外?生1:因為這時候大家都在學國語。生2:因為大家都是中國人,學自己國家的語言沒有什么不可以的。師:是啊,我們都是中國人,學好祖國的語言是我們共同的心愿,學好祖國的語言文字就是一種最樸素的愛國表現,同學們,第三次這句話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生說,出示語段)。從中你感受到什么?生:我感受到作者看到那些偉人很激動。師:為什么看到這些偉人作者很激動,你了解其中的哪位名人?他們身上體現著怎樣的民族精神?(板書:民族精神)生:我知道諸葛亮是位有名的軍師。師:諸葛亮是中華民族智慧的化身,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品格一直為人們所敬仰。你還了解哪一位?生:孫中山是我國的國父,為我國出了很多力。師:他出了很多力,出了哪些力呢?誰能具體說說。生:他領導了辛亥革命。師:孫中山取得了辛亥革命的勝利,結束了幾千年的封建帝制,他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你還了解哪一位?生:孔子是世界上著名的教育家、哲學家。師:孔子是中華民族思想的老師,他的儒家思想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甚至影響了全世界。鄭成功這個人你了解嗎?生:荷蘭侵略者占領臺灣,鄭成功收復了臺灣。師:鄭成功奮勇抗爭,趕走荷蘭侵略者,是收復臺灣的民族英雄。師:當作者看到這些偉人像時,他有什么表現 生:他的眼睛濕潤了。師:如果我們現在看到這些偉人像,我們會流淚嗎?生:因為作者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生:作者是為他們這么強烈的民族精神,這么濃厚的愛國情意所感動。師:原來畫著日本人的禮堂里換上了我們中國自己的偉人像,這是多么濃厚的民族精神,多么濃厚的愛國情意。(板書:愛國情意)師:同學們,我們回顧三次“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出現的情景,現在你知道《難忘的一課》中,作者難忘的是什么?生1:作者難忘是這位年輕的臺灣教師和孩子們的愛國情意。生2:他們在禮堂里掛上了自己偉人的畫像這種愛國行為讓作者難忘。生3:臺灣被日本占領了50多年,但他們還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的文字,多么不容易。生4:難忘的是臺灣人民熱愛祖國的心。師:歲月老人走過了抗日戰爭勝利六十一周年。新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鄧小平,這位歷史的偉人,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構想,使得香港和澳門相繼回到祖國的懷抱。臺灣,這位還沒有回家的孩子,相信將來也會回到祖國的懷抱。下面請同學們在音樂聲中讀一讀聞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臺灣》,讓我們感受臺灣的滄桑,中國人渴望臺灣回歸的心情。生聽歌曲。師:誰能說說你從中悟到了什么?生:我感受到臺灣人民真的很想回到祖國的懷抱。師:同學們,這堂課,我們在文中表達的情感中走了一趟。相信你一定記住了黑板上的這句話。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選擇,惟獨不能選擇的是你的母親、你的祖國。也許母親丑陋但你絕不能嫌棄,因為母親的周身血液化作了喂養你的甘甜乳汁;祖國貧窮,兒女絕不嫌棄,因為祖國的周身細胞鑄造了你做人的靈魂之軀。無論你身在國內還是身在海外,請別忘了,譚老師和你們上的這堂課。更不能忘了,這堂課里你記住的“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請再讀這句話。生讀。師:希望今天這一課可以成為同學們—— 難忘的一課!(在課題后邊加上紅色嘆號) 這節課上到這里,下課。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8 頁 (共 8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23張PPT)日本占領臺灣五十年期間曾殺戮很多臺灣民眾,其殘暴的情形,“不亞于在東北、山東,不亞于在南京。” 1895年《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日本就從臺灣北部登陸后一直向南殺過去。日軍攻打并占據臺灣的50年期間,臺灣人民共犧牲了60余萬人的生命。在經濟上,實行“農業臺灣,工業日本”的政策。由臺灣向日本提供稻米和蔗糖, 在臺灣發展與軍需有關的工業,把臺灣當作日軍的補給地。在思想上,推行“皇民化運動”,力圖把臺灣人民變成日本的忠臣良民。預習要求:1、讀準生字讀音,讀通句子。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接著,他先用閩南語,然后又用還不太熟練的國語,一遍一遍地讀。老師和孩子們都顯得那么嚴肅認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個字,每個音,都發自他們火熱的真摯的心。我看到上面有孔子,有諸葛亮,有鄭成功,還有孫中山。還有什么別的話比這句最簡單的話更能表達我此時的全部感情呢?mǐnzhū∣∣默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抗日戰爭勝利不久臺灣一所鄉村小學年輕的臺灣教師 孩子們 “我”學習國語 參觀禮堂默讀課文,思考:“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在文中出現了幾次?它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請畫出相關句子,并在句子旁寫上你的讀書體會。他用粉筆在黑板上一筆一畫地寫著:“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他寫得很認真,也很吃力。臺灣“光復”不久,不少教師也是重新學習祖國文字的。他用粉筆在黑板上一筆一畫地寫著:“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他寫得很認真,也很吃力。臺灣“光復”不久,不少教師也是重新學習祖國文字的。1895年日本占領臺灣后,就開始對臺灣民眾實施奴化教育,要把臺灣民眾從中國人改造成為日本人,以利于日本在臺灣的殖民統治。他們在各類學校中都把日語設為基本語言。全部取消學校的漢語課,在學校和社會上嚴厲禁止臺灣民眾講漢語、講方言。臺灣人民被強迫燒毀祖宗牌位,不準學習政治法律科目,限制接受大學教育,試圖把臺灣民眾培養成供日本殖民者任意奴役的奴隸。接著,他先用閩南語,然后又用還不太熟練的國語,一遍一遍地讀。老師和孩子們都顯得那么嚴肅認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個字,每個音,都發自他們火熱的真摯的心。接著,他先用閩南語,然后又用還不太熟練的國語,一遍一遍地讀。老師和孩子們都顯得那么嚴肅認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個字,每個音,都發自他們火熱的真摯的心。我被這動人的情景吸引住了。懷著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從后門走進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們一起,跟著那位教師,大聲地、整齊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讀著:“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老師和孩子們發現了我,但是,好像誰也沒有感到意外。從那一雙雙眼睛里,可以看出對我是表示歡迎的。教學繼續進行著,大家朗讀得更起勁了。當臺灣光復的時節,那時臺胞都急著要回復祖國的語文,要說國語,要認漢字,于是對國語的學習,就狂熱地展開了!于是有一些舊日的私塾恢復了,一些戰爭期間教日本人中國話的通譯,也被請來傳授國語。也有一些人就在市場的屋檐墻角,掛一面小黑板,收一些學費,對四面攏來的人,教幾句國語。學校中,本省的教師也是邊學邊教,都非常熱心。國語的書籍,也紛紛上市。這位老師指著禮堂兩面墻上新畫的幾幅中國歷代偉人像,說:“這里原來畫的都是日本人,現在‘光復’了,畫上了我們中國自己的偉人。”我看到上面有孔子,有諸葛亮,有鄭成功,還有孫中山。看著看著,我的眼睛不覺濕潤了。這是多么強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濃厚的愛國情意啊!我緊緊地握著這位年輕的臺灣教師的手,激動地重復著他剛才教給孩子們的那句話:“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還有什么別的話比這句最簡單的話更能表達我此時的全部感情呢?孫中山孔子諸葛亮鄭成功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臺灣. 我胸中還氳氤(yūn yīn)著鄭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點染了我的家傳. 母親,酷炎的夏日要曬死我了; 賜我個號令,我還能背城一戰.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臺灣. 我胸中還氳氤(yūn yīn)著鄭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點染了我的家傳. 母親,酷炎的夏日要曬死我了; 賜我個號令,我還能背城一戰.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1、課外搜集愛國名言或愛國故事讀一讀,出一份手抄報。2、閱讀介紹臺灣歷史的相關書籍,并寫讀書筆記。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難忘的一課》聽課反思胡娟萍今天聽了譚老師所上的《難忘的一課》,給我的感覺十分難忘。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和精讀課文最大的不同就是如何引導學生把從精讀課文中學到的語文基本功,用于閱讀實踐,逐步提高獨立閱讀能力。但由于特定的歷史與現實存在天然的溝壑,學生一時難以走進課文、進入主題。因此在讀文之前,老師布置同學們搜集有關臺灣的知識,通過了解臺灣有關歷史,彌補了他們對臺灣感知的不足。在開課導入時,老師讓孩子交流對臺灣的認識,這一環節,可以調動學生的感情,為全文的學習定下一個感情的基調。這種初感,也為下面的深悟做了鋪墊。在課堂上,為了真正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譚老師拋開煩瑣的講,而是抓住“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在課文中的三次不同意義的出現,讓學生在讀中悟、在讀中思、在讀中賞、在讀中化。培養了學生的默讀和自學能力。通過多次的默讀,使孩子們感受到了臺灣師生那嚴肅認真、富有感情、火熱而真摯的心,通過讓孩子們交流自己的感受體會,使學生明白了臺灣人民對祖國的深厚而濃郁的愛,更讓孩子體驗到了臺灣與祖國之間永遠也割舍不斷的親情。在教學這篇課文時,譚老師緊緊抓住貫穿全文的關鍵句“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指導學生閱讀體會,在理解了這個句子三次出現所表達的情感后,抓住課題中“難忘”這個詞,讓學生說說作者難忘的是什么?這樣的設計既是對課題的回顧,又是情感的升華。譚老師的這節課突出了略讀課的特點。在老師引領下,學生充分發揮了主體作用,每一個教學過程都能環環相扣。設計中還突出了讀作用,使學生在反復的多種形式的讀中激發強烈的愛國情感。在背景資料的選擇和安排上可以看出老師都花費了很多的精力,恰到好處的資料補充 ,這對理解課文和激發學生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陳小紅:抓住重點,情感充沛有幸聽了譚老師的這節課,我感到譚老師的這節課教學思路清晰,課堂設計有條理,語言簡潔且非常有感染力,譚老師在課堂中巧妙地引導學生入情、入境、用情,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教學中,為了突破本課重難點,譚老師重點抓住了課文中三次出現“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條主線,層層深入,使學生和作者一起感受那濃濃的愛國情意。這篇課文主線清晰,敘事活潑,情緒充沛,譚老師在教學中沒有刻意的雕琢,沒有煩瑣的細節,而是恰到好處的引導學生通過一遍一遍的讀,多種形式的讀,使學生自讀自悟、由不會到會,由淺入深,層層深入體現了學習的過程,使學生在樸素的教學過程中提高了學習的能力。譚老師抓住文章的主線以讀、思、感并升騰了學生情緒,可以看出教師對文本的理解和挖掘很深入。課文中重復出現“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貫穿全文,每一次出現都伴隨著一段故事情節,都表達了人物的思想情緒。它既是串聯內容的主線,又是表達情緒的主線。譚老師把理解“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所表達的思想情緒和體會作為本課教學的重點,引導孩子們重要抓住“一筆一畫地寫”、“一遍一遍地讀”、“老師和孩子們都顯得那么嚴肅認真,而又那么富有情緒”等語句來體會臺灣人民學習祖國文字的認真態度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情緒,懂得這里作者是抓住他在臺灣小學里所看到的師生認真學習祖國文字這一感受最深的事來敘述,表達熱愛祖國的思想情緒。在第一環節基礎上,老師又用談話方式 :引入“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第二次是怎樣出現的?師生們看到作者和他們一起學習,有什么反應?然后,組織學生討論最能反映中心的一個問題:“作者是個陌生人,突然走進教室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他們卻不感到‘意外’,這是為什么?”讓學生各抒己見,這時教師恰到好處地補充了當時臺灣人民如何學習漢語的資料,教師引導很到位,能體會到學好祖國的語言文字這是大家共同的愛國之心,愛國的思想情緒,使他們彼此親近,把他們融合在一起。最后,老師再讓學生按作者和臺灣師生當時教學的情景那樣大聲地、整齊地朗讀“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把體會到的情緒表達出來,讓學生在多次朗讀這句話后,同學們心里情不自禁地涌現了自豪感。在結課前老師播放了聞一多所寫的歌曲《七子之歌——臺灣》,升華學生的情感。針對這節課,我提出一些小小的建議:略讀課文的教學要老師少講,讓學生多講,多讀,多寫,多練,多展示。教師在歸納總結的時候講,提升的時候講,老師有些語言比較啰嗦;教師的激勵語言比較缺乏。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4 頁 (共 4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當前文檔不提供在線查看服務,請下載使用!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