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青山處處埋忠骨》教學反思紀中三鑫雙語學校 何湘濤這篇文章極其有特色。作者頗具匠心地截取了最能表現人物精神境界的一個片斷,反映人物的崇高境界。哀莫大于老年喪子,要經得起這哀痛,需要極大的意志力。文章抓住了毛澤東得知喪子后的心情和遺體是否運回歸葬的抉擇過程,表現毛澤東的精神境界,讀后讓人肅然起敬。毛澤東是杰出的詩人,偉大的領袖和軍事家,他的光輝形象令人敬仰。這篇文章沒有口號式的歌功頌德,選取真實的生活片段,更能打動人心。這是我喜歡這篇課文的原因。我覺得我在這課教學中做得比較好的經驗有以下幾點:一、充分讓學生自主課前布置的預習,讓學生充分了解時代背景。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中學習和交流,始終以學生為主,讓學生自己讀、找、議論、交流,我只是站在輔助者的位置上,在學生需要情感鋪墊的時候,利用課件和解說渲染一下。這種方式符合略讀課文的教學。不需要老師過多的講解、分析。二、抓住重點,一課一得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不貪多。始終圍繞一個重點,感悟毛澤東作為凡人的情感。通過細節來描寫來突出毛澤東鮮明的性格特點,是本文在表現手法上的基本特點。抓住細節感受人物,學習刻畫人物的方法:動作、神態、語言、心理。先談從文中哪些細節中感受到毛澤東老年喪子之痛。歸納出來,創設情境:“電文稿下是被淚水打濕的枕巾”,漫漫長夜,毛澤東是如何渡過的?想像寫話。在自主品讀、寫話與評價中掌握和運用刻畫人物的方法。這是我這課的重點。三、有語文味的語文課毛澤東生活的時代與現在有較大差距,課文的背景學生也不甚了解。我沒有在抗美援朝的政治背景上做任何解釋,只是布置學生在課前了解。因為這樣的背景一節課也講不清的。學生有興趣去了解,自然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去了解。這節課的學習目標就是就是借助文本感悟人物的內心世界,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這是語文課應該要學習和訓練的。所以,這節課我始終讓學生讀讀、議議、讀讀、交流,最后仿寫,學以致用。從學生的課堂回答以及仿寫的效果都很不錯。四、一點建議我在讓學生交流讓自己感動的地方時,時間拖沓了一點,這個地方可以加快節奏,不需要面面俱到,學生在仿寫的過程中,會進一步具體感知怎樣描寫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神態等,可以在仿寫之后進行交流時,學生自己說說用了什么方法描寫,也可以互相評價說說用了哪些描寫人物的方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18張PPT)青山處處埋忠骨擬定 功勛 殉職奔赴 嘛 躊躇 黯然“嗎”“嘛”的區別嗎①用在句末表示疑問:明天他來嗎?②用在句末表示反問:你這樣做對得起朋友嗎?嘛①表示道理顯而易見:有意見就提嘛。②表示期望、勸阻:你走快點兒嘛!︱不讓你去,就別去嘛。表示疑問語氣用“嗎”,不用“嘛”。自學要求: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通順、流利,同時用筆勾畫出不理解的生詞。2.默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先寫彭德懷從朝鮮發來關于______的電報,毛澤東收到電報后______,彭總搜領要求________,而金日成首相要求__________。面對兩種抉擇,毛澤東________,最后毛澤東__________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古時候出征的將士陣亡后,一般收尸都是用馬皮包裹著運回營地或者家鄉埋葬。 這句詩的意思是:英勇陣亡在外,青山連綿,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運回家鄉安葬呢?新中國剛成立,急需和平建設,但現在美帝的矛頭直指我國的東北,假如它真的把朝鮮搞垮了,我們在它的威脅中過日子,要進行和平建設也會有困難。所以,我們對朝鮮問題假若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進尺,走日本侵略中國的老路,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國的身上,從朝鮮一把刀插在我國的頭上,從臺灣一把刀插在我國的腰上,從越南一把刀插在我們的腳上。倘若天下有變,它就從三個方面向我們進攻,那我們就被動了。我們抗美援朝就是不許它的如意算盤得逞。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我們抗美援朝,就是保家衛國。為什么要抗美援朝?毛岸英,1922年10月出生在湖南省長沙市。8歲時,由于母親楊開慧被捕入獄,毛岸英也被關進牢房。楊開慧犧牲后,地下黨安排毛岸英和兩個弟弟來到上海。以后,由于地下黨組織遭到破壞,毛岸英兄弟流落街頭。他當過學徒,撿過破爛,賣過報紙,推過人力車。1936年,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蘇聯學習。在蘇聯期間,他開始在軍政學校和軍事學院學習,以后參加了蘇聯衛國戰爭,曾冒著槍林彈雨,轉戰歐洲戰場。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毛岸英遵照毛澤東“補上勞動大學這一課”的要求,在解放區搞過土改,做過宣傳工作,當過秘書。解放初期,任過工廠的黨委副書記。他雖然是毛澤東的兒子,但從不以領袖的兒子自居,相反,總是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和普通勞動群眾打成一片。毛岸英簡介毛主席說:我作為黨的主席,作為一個領導人,自己的兒子不派他去朝鮮,又派誰的兒子去呢?光派別人的兒子去前線打仗,這還算什么領導人呢?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岸英是個青年人,他從蘇聯留學回國后,到農村進行過勞動鍛煉,但卻沒有正式上過戰場。青年人就是要到艱苦的環境中去鍛煉,要在戰斗中成長?;谶@些原因,我才派他到朝鮮去的。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動請求入朝參戰,任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部俄語翻譯和秘書。他工作積極,認真負責,迅速熟悉了機關業務。1950年11月25日上午,美空軍轟炸機突然飛臨志愿軍司令部上空,投下了幾十枚凝固汽油彈。在作戰室緊張工作的毛岸英壯烈犧牲。毛澤東得知毛岸英犧牲的消息后,強忍喪子之痛,緩緩地說:“打仗總是要死人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已經獻出了那么多指戰員的生命,他們的犧牲是光榮的。岸英是一個普通戰士,不要因為是我的兒子,就當成一件大事。”這是毛澤東一家為了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獻出的第六位親人。相關資料(一)志愿軍司令部辦公室實際上是一個小木房。早上9點多,毛岸英和參謀高瑞欣剛從休息的山洞回到辦公室,兩人還沒有吃早點,正圍著火爐熱雞蛋炒米飯。還沒來得及吃,美軍飛機來空襲了。楊鳳安見有敵機飛來,便喊了一聲:“不好,快跑!”這時敵機的凝固汽油彈已有幾十枚投在辦公室周圍,成普、徐西元兩位參謀和彭總的兩個警衛員逃出了火海,可是離房門較遠的毛岸英和高瑞欣卻沒跑出來。相關資料(二)作為一名父親,毛澤東對毛岸英懷著怎樣的感情?把自己深受感動和特別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電文稿下,是被淚水打濕的枕巾。這一夜,毛主席是如何渡過的?你推測的依據從哪里來?作者為什么不寫這些內容呢?相關資料(三)學習要求1、再讀課文,勾畫出你深受感動的語句,多讀幾遍,仔細體會人物的情感。2.集體交流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1.通過對毛澤東動作、語言、神態的細致刻畫來反映毛澤東的內心世界。2.通過心理描寫來突出性格特點。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青山處處埋忠骨》教學設計【設計理念】教學這篇略讀課文,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從整體人手,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自得。設計本課,合理取舍,完成導讀兩個大問題,了解文章主要內容,談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邊談邊聯系單元目標,讓學生明白是通過任務的動作、神態、語言、動作體會到任務的內心感情的,最后設計小練筆,想想毛主席在作出抉擇的前一晚是如何渡過的?進一步深化理解課文,同時在練筆中,領會刻畫人物,反映人物感情,可以通過描寫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心理來表現,讀寫結合,把學習目標落到實處。同時,交流讓自己感動的地方。這個問題有足夠大的探究空間。文章牽涉到的歷史背景年代久遠,課前的預習十分重要,同步閱讀中173頁——181頁,一定要學生在課前閱讀,了解毛岸英,抗美援朝的背景。結合拓展,讓學生課外閱讀,加深對文本的感悟。【教學目標】1.認識課文中的8個生字:擬、勛、殉、赴、嘛、躊、躇、黯。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自學課文內容,了解偉人毛澤東喪子后的常人感情,感受他偉人的胸懷與美德。4.繼續學習抓住人物語言、動作、心理細節體會人物品質;學習用細節描寫人物的常用方法。【教學重點、難點】體會毛澤東喪子后的心情和常人難有的胸懷與美德;用描寫人物的常用方法練筆。【課前準備】1. 閱讀《小學語文課文同步拓展閱讀》173-181頁。2. 了解毛岸英身世,當時為什么要抗美援朝?【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一、視頻音樂,復習導入。1.欣賞歌曲《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這首歌好聽嗎?知道歌頌誰嗎?2.從前面的學習中,你感受到毛澤東哪些形象?毛澤東是杰出的詩人,是偉大的領袖。同時,他還是個普通的人,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今天我們來學習的課文就是講他這方面的事情的。【設計意圖】由視頻音樂導入,激發學生興趣,由下課狀態快速進入學習的狀態。回顧前面的內容,舉一反三。二、板書課題,檢查預習1.檢查預習,忠骨是指誰?為什么稱他為忠骨?2.請用一句話介紹你所知道的毛岸英。3.檢查生詞。【設計意圖】用一句話介紹毛岸英,其實是讓學生交流對毛岸英的了解,通過預習得好的孩子的介紹,使沒有預習好的學生也能在短時間內大致了解毛岸英,掃清理解課文的障礙。三、明了目標,默讀課文1.說說導讀里對我們有幾個學習要求?(1)默讀,了解文章大意。(2)把自己深受感動或者特別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2.默讀課文,邊讀邊批注。【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整體意識和目標意識,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四、概括內容,品讀感悟1.說說本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填空:( )時期,彭德懷從朝鮮發來( )的電報,毛澤東收到電報后( );彭德懷司令要求( ),而金日成首相要求( ),毛澤東( );最后,毛澤東坐車( )決定;他( ),在電報上寫下“( )”的批示。2.“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這個句子什么意思?毛澤東主席的這種想法體現在課文什么地方?你能找到依據嗎?3.說說文中讓你感動的地方。說、讀、悟。老師相機板書人物描寫的方法。【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為單元習作中寫故事梗概打下基礎。充分發揮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合作學習,從細節處感悟毛澤東的崇高的精神。同時,了解寫人的基本方法。五、回憶照片,揣摩仿寫1..欣賞毛澤東和兒子在一起的珍貴瞬間。老師解說:有人說,人生三大不幸是,童年喪父、中年喪偶、老年喪子。此時,毛澤東已經是57歲的老人了,毛岸英剛好是風華正茂的28歲。從小,毛岸英就和父親分離,失去了母親,到處顛沛流離,好不容易回到父親身邊,又參加了抗美援朝,犧牲在朝鮮戰場上。父子相聚的時間真短?。±蠋煆木W上搜了很久,也只搜到幾張毛澤東和兒子在一起的照片。從這些老舊的照片中,我們看得到,父子相聚在一起的時候是多么幸福??!活著在一起的時間不多,死了后連見一面都沒有機會了,這對57歲的老人來說,是多么沉重的打擊??!2.想象寫話,言語實踐。毛澤東主席痛下決心的這一個漫漫長夜是如何度過的,作者寫了嗎?為什么不寫?你能想象這一夜,毛主席是如何度過的嗎?請發揮你的想象,用上今天老師教的寫人方法,寫寫這個痛苦難熬的夜晚。【設計意圖】用照片和解說創設情境,撥動學生心中的情愫,為學生寫話做好鋪墊。學生通過誦讀、交流、想象、仿寫等方式走進文本,走進主席的內心世界,將語言的學習和實踐有機結合。六、再次感悟,豐富形象學習了本篇課文后,你覺得毛澤東是個什么樣的人?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設計意圖】進一步深化學生對毛澤東的認識,豐富毛澤東的形象。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4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當前文檔不提供在線查看服務,請下載使用!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