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棕北中學西區實驗學校 白鳴珂一、教材分析:《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回憶的第一篇課文,是魯迅先生的侄女周曄在19歲時所寫的回憶伯父的紀念性文章。本文以童年的視角,回憶伯父給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幾件事,字里行間洋溢著濃濃的親情和童真童趣,充分展現了魯迅先生“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品質和他的和藹可親、幽默風趣。本文“伯父” 與“魯迅”并重,因此在教學中不宜過度側重于魯迅先生的斗士形象,否則學生對魯迅只有仰視與敬畏,而難以親近,更難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參與到文本閱讀中去。但魯迅又不僅僅是伯父,他的非同尋常,憂國憂民,同樣要引導學生去感受。課文的段落以空行為標志,共分五段。課文先寫伯父去世后,“我”看到他受到很多人的愛戴。接著觸景生情地轉入對伯父生前的點滴回憶,分別敘述了四件事:伯父借談《水滸傳》啟發教育“我”認真讀書;伯父在笑談“碰壁”中抨擊舊社會;伯父熱心地救護和幫助黃包車車夫;伯父關心女傭阿三。最后總結伯父是一個怎樣的人,呼應開頭,點明主題。全文脈絡清晰,敘事清楚。在敘事的過程中,始終貫穿著“伯父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這一基本主題。從教材的側邊欄的“我的視角”中可以看出,編者強調了本文“用幾件事來寫一個人”的手法以及對文中重難語句的理解。其中“用幾件事來寫一個人” 在一定程度上超過了小學語文大綱“能寫簡單的記敘文,做到有中心,有條理,內容具體,語句通順,感情真實,思想健康”的要求,但掌握好這一手法對中學階段記敘文寫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二、學生分析:有人笑言學生語文學習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魯迅豐厚的文學遺產和精神令很多學生難以讀懂,甚至在心理上產生膈膜與畏懼,這不能不說是非常遺憾的事。小學語文課本中選用的魯迅先生的文章較少,只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節選)和《少年閏土》。因此,學生對魯迅先生的了解還不是特別深刻,也沒有形成一些標簽式的印象,通過本文的學習恰好能讓他們感受到一個鮮活自然立體的作為伯父的魯迅先生,也為以后的學習奠定一些情感基礎。與此同時,文中的魯迅先生笑談“碰壁”和救助車夫時的嚴肅沉默都有深刻的歷史原因,而這段歷史對小學六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比較深奧和遙遠的,他們可能有朦朦朧朧的感覺,但認識還是比較膚淺的。因此在品讀時不過分糾纏于歷史,而重在品悟魯迅先生面對挫折與迫害的無畏以及他對底層勞動人民的關懷、對國民冷漠心態的痛心,引導學生對眼前的現實生活進行思考,讓魯迅在孩子們的心中不被架空、神話,而能夠產生溫熱,投射光芒。文章“用幾件事來寫一個人”的手法是本文閱讀的重難點,不宜直接向學生提出,而是通過對人物形象的品析自然帶出,讓學生意識到我們筆下的人物應該是真實、感性、立體的,因而在寫作時努力學習運用這一手法。三、教學目標:1、能積極參與文本解讀、人物品析的活動,能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2、初步了解、掌握用多個事件來表現一個人物的寫作手法。3、在研讀文章、品析人物的基礎上,感受一個相對立體真實的魯迅,感受一顆偉大心靈的跳動,并聯系自身,對眼前的現實生活進行思考。4、 教學媒體: ppt課件5、 核心任務:品析人物形象6、 教學環節: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問題引入 他是誰?他曾經在課桌上刻下一個深深的“早”字激勵自己不可遲到,他曾經有一個“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名叫閏土的好朋友……他就是魯迅魯迅是誰?引導學生閱讀課本小資料,指出毛澤東評價魯迅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進而解讀標題中的“先生”一詞,并提出核心問題——為何不單稱“魯迅先生”而是說“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意味著作者筆下的人物有何不同一般之處? 1、學生傾聽,回憶,回答2、學生閱讀,思考,回答 通過問題勾連學生原有知識,喚起對魯迅的基本認識,并引入課題。提出本課的核心問題,激發學生思維活動。分析探究一 品評人物教師簡述寫作背景,這是周曄懷念伯父的回憶性文章,魯迅先生于1936年10月19日逝世,當時周曄不過十歲。在這個十歲的孩子眼中追悼會的情形怎樣?說明了魯迅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周曄的心情如何?要求學生齊讀表現心情的句子,并進行朗讀指導。 1、學生傾聽2、學生閱讀文本,思考問題并概括人物特點3、學生朗讀 教師簡述寫作背景,以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并以童真的視角體驗、思考。通過學生齊讀和朗讀指導,讓他們在讀的過程中體會人物情感。分析探究二 品評人物提問:在晶瑩的淚光中,周曄看到了怎樣的往事?請以小標題概括。提問:周曄是怎樣讀書的?找出最能表現她讀書方式和效果的兩個詞語。3、提問:伯父最讓周曄難忘羞愧的語句是?為什么?從中看出伯父與孩子相處時是個怎樣的人?要求學生表演讀該句,并點評。4、失去了一個這樣的伯父周曄心情如何?再讀“想到……”一句。 1、學生小組合作,推選最佳小標題2、學生閱讀,思考,談對詞語的理解3、學生閱讀,思考,概括人物特點4、學生朗讀5、學生朗讀 通過擬小標題引導學生用極簡短的語言概括事件以成語為突破口理解人物、事件以兒童的視野觀照人物,讓學生通過聯系生活經驗,分析人物通過朗讀再次體會人物情感,為后文的分析蓄勢。分析探究三 品評人物提問:在晶瑩的淚光中,周曄看到了怎樣的往事?請以小標題概括。2、提問:伯父的鼻子真是“碰壁”碰扁的嗎?怎樣理解“碰壁”與“四周黑洞洞的”?3、從伯父的回答中看出他是個怎樣的人?要求學生表演讀伯父的答語,并點評。4、失去了一個這樣的伯父周曄心情如何?再讀“想到……”一句。 1、學生小組合作,推選最佳小標題2、學生閱讀,思考,談對重難句子的理解3、學生思考,概括人物特點4、學生朗讀5、學生朗讀 1、通過擬小標題引導學生用極簡短的語言概括事件讓學生通過結合人物背景,聯系生活經驗,分析人物3、通過朗讀再次體會人物情感,為后文的分析蓄勢。分析探究四 品評人物提問:在晶瑩的淚光中,周曄看到了怎樣的往事?請以小標題概括。2、提問:伯父在欣賞煙花時表情如何?從中看出他是個怎樣的人?要求學生帶感情讀伯父的表情,并點評。3、失去了一個這樣的伯父周曄心情如何?再讀“想到……”一句。 1、學生小組合作,推選最佳小標題2、學生閱讀,思考,概括人物特點3、學生朗讀4、學生朗讀 1、通過擬小標題引導學生用極簡短的語言概括事件。2、讓學生聯系生活經驗,分析人物。3、通過朗讀再次體會人物情感,為后文的分析蓄勢。分析探究五 品評人物提問:在晶瑩的淚光中,周曄看到了怎樣的往事?請以小標題概括。2、提問:伯父在救助車夫時有一系列的動作,哪些動作?哪個動作最打動你?從這個動作中看出伯父是一個怎樣的人?要求學生朗讀動作描寫的語句。3、為什么魯迅先生變得“冰冷、嚴肅”,這時的他想到了什么?4、是否每個人都像伯父一樣?書中是否寫到了其他人?他們對受傷的車夫是一種怎樣的態度?5、失去了一個這樣的伯父周曄心情如何?再讀“想到……”一句。 1、學生小組合作,推選最佳小標題2、學生閱讀,思考,談打動人的細節背后是人物怎樣的性格特點3、學生朗讀4、學生思考,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學生思考,引導學生聯系現實生活5、學生朗讀 1通過擬小標題引導學生用極簡短的語言概括事件以動作描寫為突破口理解人物、事件引導學生展開聯想,聯系生活分析人物,并對生活在當下的世界進行思考4、通過朗讀再次體會人物情感,為后文的分析蓄勢。分析探究六 品評人物提問:在晶瑩的淚光中,周曄看到了怎樣的往事?請以小標題概括。2、提問:從伯父對待女傭和自己身體的區別中看出他是個怎樣的人?要求學生帶感情讀描寫伯父忘我工作的語句,并點評。3、失去了一個這樣的伯父周曄心情如何?再讀“想到……”一句。 1、學生小組合作,推選最佳小標題2、學生閱讀,思考,概括人物特點3、學生朗讀4、學生朗讀 1、通過擬小標題引導學生用極簡短的語言概括事件。2、讓學生聯系生活經驗,分析人物。3、通過朗讀再次體會人物情感,為后文的分析蓄勢。歸納提升 1、解決核心問題:為何不單稱“魯迅先生”而是說“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是先生也是伯父,而且是一個 的伯父!點出五個事件各側重的伯父不同的特點。2、教師總結:“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并不是一個被架空的神話,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有笑有淚,鮮活無比,生動無比的人! 1、學生思考,總結2、學生傾聽,感悟 學生通過思考,總結出魯迅先生豐富飽滿的個性和貫穿全文的線索2、通過教師的總結,讓學生初步了解領悟通過多個事件表現一個人物的寫作手法。情感收束 情感表達提問:十歲的周曄以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樣”,九年后的她還這樣認為嗎?你們認為呢?如果時光流逝,能回到1936年10月19日的那個早上,你打算說些什么來告別魯迅先生? 1、學生思考,回答2、學生思考,寫作 強調魯迅先生憂國憂民的一面,將魯迅精神延伸入學生的現實生活通過寫作釋放情感,進一步提煉人物精神與品質情感提煉教師小結師生齊讀《臧克家——紀念魯迅有感》 1、學生傾聽2、學生朗讀 在情感的升華中結束全文,給學生留下思考,何謂“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訓練反饋 1、布置作文:以充滿情感的筆觸描寫一個我們身邊的人,通過多個事件表現人物豐富的性格特征。2、講評作文 學生完成作文 檢驗學生是否初步了解掌握了通過多個事件表現人物的手法7、 板書設計談《水滸》 慈祥善教伯父逝世 說“碰壁” 幽默犀利淚中追憶 放煙花 熱愛生活救車夫 善良深情幫女傭 平易忘我我的伯父魯迅先生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5 頁 (共 5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21張PPT)他是誰?他,曾經在課桌上刻下一個深深的“早”字激勵自己不可遲到。他, 曾經有一個“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名叫閏土的好朋友。他,曾經在百草園與三味書屋中留下童年的美好回憶他,就是——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周曄、疏通字詞,整體感知殯儀館 追悼 吊唁 水滸傳 囫圇吞棗 張冠李戴 鑷子 硼酸 恍然大悟 飽經風霜 繃帶 bìn dào yàn hǔhú niè pénghuǎng bēng、疏通字詞,整體感知 我呆呆地望著來來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遠見不到伯父的面了,聽不到他的聲音了,也得不到他的愛撫了,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 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作者的感情。小組合作,完成以下任務:為每段往事取一個簡短、恰當的 小標題。同時,想一想,當周曄想起這段往事時,她心目中的伯父是一個怎樣的人?、疏通字詞,整體感知二、精讀課文,品析人物“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 我呆呆地望著來來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遠見不到伯父的面了,聽不到他的聲音了,也得不到他的愛撫了,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二、精讀課文,品析人物“你想,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黑洞洞碰壁筆名之一:隋洛文(1930年),國民黨浙江省黨部通緝“墮落文人魯迅”,伯父就取名隋洛文,以示諷刺。筆名之二:封余(l931年至l932年間),有人 攻擊伯父是“封建余孽”,他即取“封余”筆名以反諷。 我呆呆地望著來來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遠見不到伯父的面了,聽不到他的聲音了,也得不到他的愛撫了,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二、精讀課文,品析人物他臉上的表情,那么慈祥,那么愉快,眉毛、眼睛,還有額頭上那一條條的皺紋,都現出他心底的歡樂來。 我呆呆地望著來來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遠見不到伯父的面了,聽不到他的聲音了,也得不到他的愛撫了,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二、精讀課文,品析人物他們把那個拉車的扶上車子,一個蹲著,一個半跪著,爸爸拿鑷子給那個拉車的夾出腳里的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給他洗干凈。 我呆呆地望著來來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遠見不到伯父的面了,聽不到他的聲音了,也得不到他的愛撫了,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二、精讀課文,品析人物“他對自己的病一點兒也不在乎,可是倒常常勸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兒。” 我呆呆地望著來來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遠見不到伯父的面了,聽不到他的聲音了,也得不到他的愛撫了,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我的伯父是一個溫和慈祥,風趣幽默,熱愛生活的長輩,是一個平易近人,關懷他人,“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長者,他有喜有悲,有笑有淚,鮮活無比,生動無比!三、聯系生活,感悟主題十歲的周曄以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樣”,九年后的她還這樣認為嗎?多年前留下在她心中的疑問,現在是否也會有更深的理解? 這時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見,而且現在也清清楚楚地記得,他的臉上不再有那種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變得那么嚴肅。他沒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頭上,半天沒動,最后深深地嘆了一口氣。有的人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著。有的人,騎在人民頭上:“啊,我多偉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作牛馬。有的人,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騎在人民頭上的,人民把他摔倒;給人民作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節選自《有的人----紀念魯迅有感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當前文檔不提供在線查看服務,請下載使用!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