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21.《搭石》學案1.憶一憶同學們,你們的家鄉一定風景優美吧!回憶一下,哪些景物或是事物最讓你難忘,哪些風土人情讓你感觸最深?補充句子:-----------,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2.讀一讀借助拼音和字典,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課文。關于字詞讀音,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學們的?3.抄一抄課文的語言很美,摘抄你喜歡的詞語和句子吧!---------------------------------------------------------------------------------------------------------------------------------------------------------------------------------------------------------------4.想一想讀了課文你有怎樣的感受呢?你從搭石中讀懂了什么?---------------------------------------------------------------------------------------------------------------------------------------------------------------------------------------------------------------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搭石》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漾漾、理所當然、聯結”等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教學重、難點:1.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美的。2.理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句子的深刻含義。教學準備:1.提供導學案給學生預習準備。2.教師教學使用PPT。教學時間:2課時。(本節課為第一課時)教學過程:1. 導入1. 教師談話導入,引入話題?!?,構成了家鄉的風景。2. 學生自由暢談,擴展話題?!?,構成了家鄉的風景。3,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2. 初讀入文,整體感知1. 學生互助學習詞語。2.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思考:①什么是搭石?②搭石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 檢查字詞掌握情況,鞏固生字、詞語。4. 學生匯報閱讀思考。1 用課文中的原話回答:什么是搭石?追問:沒有搭石,鄉親們的生活會怎樣?讓學生感受搭石在鄉親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 用簡短的語言概括:搭石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 精讀體會,深入感知1.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畫出自己覺得“美“的句子。2.學生交流感受到“美”的句子,并出說自己的感受來。預設1: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預設2: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預設3: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預設4: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3.在學生暢談感受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將自己的閱讀感受通過句子的朗讀來表現出來。同時,指導學生將自己的感受用簡單的詞語表達,并板書。4. 回顧描繪,細品美文1. 學生欣賞課文視頻教學,并回憶:課文描繪了關于搭石的幾個場景?2. 學生同桌交流自己感覺最美的場面,進行描述,并說出自己的感受。3. 小組合作交流,并最終選擇一個場景進行描繪。4. 班級內小組匯報。描繪美景,感受人的心靈美。5. 深入拓展,作業設計1. 引導學生發現本文寫作特點:在平凡事物中發現美。發現看得見的美和看不見的心靈美。2. 鼓勵學生用眼去觀察,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并用筆寫一寫:平凡生活中發現的美。六.板書設計:21.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景美 →情更美課堂教學流程一.導入師:老師的家鄉在河南洛陽,九朝古都洛陽有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有富貴榮華的牡丹花。每年3、4月間,牡丹花,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那你呢?什么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生:自由完成句子)師:是啊!我們仿佛回到家鄉,欣賞到一道道美麗的風景。今天我們跟隨作家劉章老先生到他的家鄉看看。那里有連綿起伏的山巒,有郁郁蔥蔥的大樹。可是最讓他懷念的是家鄉的搭石。我們一起學習第21課----《搭石》。看老師板書課題。(師板書課題)來齊讀課題。(生齊讀課題)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師:在學習課文前,你們有什么字詞讀音要提醒同伴的呢?(生對個別字詞讀音進行提醒)師:相信有你們的提醒,同學們一定能把課文讀準、讀通。好,我們自由朗讀,邊讀邊思考:①什么是搭石?②它給你留下什么印象?(生自由朗讀課文)師:你們讀的很認真。老師先檢查一下詞語認識情況。(生排火車認讀詞語。先逐個讀,然后一個人全讀詞語)師:真好。詞語到課文中一定要讀準啊。我們男女生接讀,男生讀1、3段,女生讀2、4段,然后一起讀第5段。(男女生對讀)師:又讀了一遍課文,誰能用課文的原話告訴大家什么是搭石?生1:朗讀第1段相關文字。(PPT顯示句子)師:是的。沒有搭石,人們的生活會怎樣?用原話回答?生1:匯報。師:你感受到了什么?生1、2:麻煩、不方便。師:那搭石的作用就不用說了,來一起讀讀什么是搭石,來體會一下搭石的重要性吧!(生齊讀:什么是搭石)師: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什么樣的景色才能稱得上風景?生1、2:美麗的景色,美好的事物。三.精讀體會,深入感知師:是啊!它不僅是人們過河的方式,更是一道風景。課文接下來描寫了很多美的東西。自由朗讀第2---4段。你從哪些句子中讀出了美?畫畫句子,談談感受!(生自由朗讀2—4段)師:來把你畫的句子和同桌交流交流。(生同桌交流)師:來!誰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感受到的美?生1、2、3、4、5預設1: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生:讀句子。師:你讀出了什么?哪個詞語最讓你感動?帶著這樣的感受來再讀一遍句子。(生1先讀句子——老師點撥——生1再讀句子——齊讀)(生板書:勤勞、認真、為鄉親們服務)預設2: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師:你讀出了什么?哪個詞語讓你印象最深?什么是協調有序?(生理解:前面的抬起腳,后面的緊跟上去,前面的抬起腳,后面的緊跟上去,這就是協調有序)師:踏踏的聲音,像輕快地音樂。是有人指揮吧?生:沒有。師:那你感受到了什么:生1、2、3:自覺、默契,配合的好。師:是的。把這些詞語寫到黑板上。(生板書:自覺、默契、配合的好這個句子,還有那些詞語讓你感受到美的?生: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師:(PPT顯示圖片解釋詞語)綽字有兩個意思,人影綽綽應該選哪個解釋:綽 ①寬裕,多;②體態柔美。那綽綽有余呢?生:多。師:伴有音樂節奏的畫面該有多美。誰來美美的讀讀,把大家帶進這副畫里?生1:指名讀。(生齊讀)預設3: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師:你讀出了什么呢?生:互助互讓,友好,謙讓,心靈美師:來,板書到黑板上。(生板書:互助互讓,友好,謙讓,心靈美)預設4: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生1:指名讀。師:把這句話多讀幾遍,看看哪個詞語讓你印象最深?生:總是、伏下、理所當然。理解“總是”:說明是長期形成的習俗和習慣,小村莊一直傳承下來的優秀品質??!理解“伏下”:師:“伏下”是怎樣的動作呢?誰來做一下?生做動作。師:你把我背過去了,需要我為你做些什么嗎?生:不需要。師:為什么???生:理所應當。師:透過這個“伏”,你感受到了什么?生:年輕人尊敬老人,并且心甘情愿。師:來,寫到黑板上。(生板書:尊敬老人,心甘情愿)師:這也是家鄉的一道風景,一道尊老的淳樸鄉風圖。怪不得作者每每回憶起搭石,就會發出這樣的感嘆~(生集體朗讀第5自然段)四.回顧描繪,細品美文師:是?。∵@些句子讓我們感受到了美。接下來,我們靜下心來,聽一聽課文朗讀,回憶一下課文描寫了幾個情境?哪個場面你覺得最美?(生欣賞課文視頻)師:我們來小組合作學習,選取一個情景來說說,一會給大家介紹一下它美在哪里?(生小組合作學習)預設1:鄉親擺搭石圖。是幅勤勞人民自覺為別人服務的畫面。預設2:人們協調有序走搭石圖是幅互相配合默契,姿態優美的走搭石畫面。預設3:人們面對面走搭石圖。互相謙讓的畫面預設4:年輕人背老人過河圖一幅敬老的溫馨畫面。師:你們真了不起! 在平凡的事物中觀察到了美,感受到了美。希望你們善于在自己的生活中尋找美。用眼睛去尋找,用心去感受,用筆寫一寫:平凡事物中的美。還有一點時間,和你的小組成員回憶一下,生活中有沒有充滿人性美的場面讓你感動的。(生先自己回憶,然后小組合作思考)(教師為引導學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可以展現:街頭人們排隊義務獻血的照片,抗洪救災的戰士沖在前線的照片、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捐贈照片等)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0 頁 (共 10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當前文檔不提供在線查看服務,請下載使用!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