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二章 §2.1 空氣的存在班級 學號 姓名一.學習目標1、列舉在大氣中才能出現的現象,感知空氣的存在2、通過課堂實驗探究,證實空氣有質量3、對空調制冷時的放置與暖氣機放置不同的思考,理解空氣對流4、例舉生活中的現象證明大氣壓的存在二.課前預習1、空氣是 色、_ 味的。一切物質都有質量,空氣作為一種物質也具有 。2、請你寫出感覺到空氣存在的事例?3、簡述冬季裝有暖氣片的房間內空氣對流的形成。4、按順時針和逆時針,各剪2條蛇,自己先做一做(注意用火安全,可以請父母幫助),將現象記錄并把你的作品帶來。5、下列人類活動運用了大氣壓的是_____(填序號)。①將塑料吸盤吸在玻璃鏡上掛衣服;②用鋼筆吸墨水;③用吸管吸飲料;④用打氣筒給自行車胎打氣;⑤馬德堡半球實驗。三.課內導學1、空氣有質量實驗:(課前準備:2個大塑料瓶貼上標簽編號、1個裝上氣嘴并充足氣體、一根細木條、一個支架)步驟:將支架如書本圖片一樣組裝,使細木條在水平位置靜止,稍微打開氣嘴。記錄:現象: ;結論: ;2、室內空氣的對流(1)學生展示“跳舞的蛇”,觀察蛇的旋轉方向,思考蛇旋轉的原因(2)同桌討論:①夏天裝有空調的房間,空氣怎么流動?②冬季掛在墻壁上方的壁式空調致熱效果不佳的原因?如何改進?③小販賣海鮮,應該把冰塊放在哪里?④燒水壺總是底部加熱,為什么?(3)思考:空氣發生對流的前提?3、大氣壓的存在(1)實驗1:“覆杯實驗”(由學生完成)操作:①在空杯子口放上一塊硬紙片,將裝置倒置過來;②在杯子里注滿水后用硬紙片將開口封住,將裝置倒置過來。現象: ;解釋現象;(2)實驗2:“牛奶瓶吞雞蛋”(老師演示)操作:①將一個剝了殼的熟雞蛋放在一個瓶口比蛋略小的玻璃瓶口上;②在瓶中放入少許熱水振蕩后(或放入一張燃燒的紙),再將雞蛋放在瓶口現象: ;解釋現象;(3)看一看:a、出示玻璃管,將空杯置于管的正下方,然后向管內倒水(染成紅色可增加可見度),可看到水從管底流出;b、左手拿管,并且用食指緊緊堵住玻璃管的下端,仍然向管內注入水,至滿;c、左手拿管不變,同時用右手中指抵住玻璃管的上口,然后將管倒置,(倒置過程中,左手食指不要松開)松開右手中指。現象: ;解釋現象;(4)想一想,塑料吸盤鉤掛的原理;鋼筆吸墨汁的原因解釋;書本易拉罐實驗結果的預測(課后驗證)4、利用大氣壓(比一比)(1)選2個代表喝完瓶裝飲料(教師幫他們在瓶蓋中打一小孔允許吸管插入),看誰先吸完。(先順利喝完飲料的學生談方法,若都不能喝完,請在坐的學生出點子)(2)選2個代表,快速將帶裝酒倒入酒瓶,(要求開口不能很大,避免浪費)(先順利倒完的學生談方法,若都未利用大氣壓,教師演示并分析)(3)選2個代表,用兩個吸盤相對用力擠壓,再往外側拉(學生解釋未拉開的原因)3、思考討論大氣壓這么大,為什么沒有把我們壓扁 四.當堂訓練1、兩個完全相同的集氣瓶甲和乙,甲中裝滿水,乙口朝上放于桌上,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瓶中有物質,乙瓶中沒有物質 B.兩個瓶中物質的質量相等C.乙瓶中有物質,但物質的質量為零 D.兩個瓶中的物質都具有質量2、空氣發生對流的原因是 ( )A.熱空氣密度比冷空氣小能下降 B.熱空氣密度比冷空氣大能下降C.熱空氣密度比冷空氣小能上升 D.熱空氣密度比冷空氣大能上升3、要使室內的空氣發生對流,則 ( )A.室內空氣各部分溫度要相同 B.一定要有一個熱源C.一定要有冷氣發生裝置 D.要使熱空氣能上升,冷空氣能流過來補充4、如圖所示一個封閉的三角形玻璃管內裝滿水,水中懸浮著一些固體小顆粒,當在某處加熱時,發現小顆粒運動方向是Q→H→P→Q,則加熱的部位一定是 ( )A.Q B.HC.P D.無法確定5、下列現象只能在大氣中才能實現的是 (填序號)。①飛機的飛行;②鳥的飛行;③放風箏;④使用降落傘;⑤發射火箭;⑥晚上看到流星劃過長空。6、風是空氣的流動形成的,月球表面 _____(填“有”或“沒有”)大氣,所以,月球上____(填“有”或“沒有”)風。7、暖氣片一般都安裝在房間的 ______(填“上部”、“中部”或“下部”)。8、自行車胎充氣后,總質量比充氣前_____ (填“大”、“小”或“一樣”)。9、物質有固態、液態、氣態三種狀態,對流只能在 和 物質中進行,因為這兩種狀態的物質具有 性。10、夏天裝有空調的房間里,空調工作時,冷空氣 (填“上升”或“下降”,下同),熱空氣 ,形成對流,使房間里的溫度降低。11、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告訴我們 ( )A.大氣壓存在,大氣壓比較小 B.大氣壓存在,大氣壓很大C.沒有空氣的地方大氣壓是存在的 D.有空氣的地方大氣壓是不存在的12、醫生常用拔火罐給人治病,具體操作是:用竹子做一個罐,向罐內放一張燃燒的紙, 當紙快燃燒完時,迅速將罐口按在人體需治療的部位,罐子就被牢牢地吸在人體上。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罐子被大氣壓緊緊地壓在人體上 B.罐子被人體的皮膚粘住了C.罐子必須很輕 D.空罐子直接一按,也能牢牢地吸住13、生活中的下列事例可以證明大氣壓存在的是 ( )A.人從杯中喝開水 B.人用吸管吸牛奶C.水能從杯中倒到地上 D.用膠水粘信封14、將燒熱的空易拉罐,口朝下放入水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 )A.易拉罐被壓,體積變小 B.易拉罐的體積變大C.水進人易拉罐,使易拉罐破裂 D.水沸騰,易拉罐體積不變15、高山上的空氣比較稀薄,則高山上的大氣壓比山腳的 (填“大”或“小”)。16、鋼筆吸墨水時,先要捏扁貯墨水的橡皮管或塑料管,這是為了 ,墨水進入橡皮管或塑料管是由于 的作用。五.學后反思1、空氣是一種物質,也有質量;2、氣態、液態物質能產生對流,熱的向上,冷的向下;3、哪些事例可以證明大氣壓的存在;4、生活中如何更好的利用大氣壓。六.課后作業1、如果沒有空氣,下列運動中無法進行的是 ( )A.跑步 B.跳傘C.打籃球 D.跳遠2、取兩個完全相同的籃球甲和乙,甲打足氣,乙抽出部分氣體(忽略兩球體積的差異),將它們分別掛在處于水平狀態的細木條的兩端,細木條能繞中間的支點O自由轉動,則細木條 ( )A.掛甲的一端下傾 B.掛乙的一端下傾C.仍保持水平狀態 D.細木條狀態不能確定3、北方冬天很寒冷,許多城市采用集中供暖氣的方法為居民供暖,住房中都設計安裝了暖氣片,為了通過對流加熱空氣,暖氣片應安裝在 ( )A.靠近天花板的墻上 B.靠近地面的墻上C.房間的中間 D.任何地方都可以4、將剪好的紙蛇用線懸掛好,放在蠟燭火焰的上方,觀察到的現象是: 。5、燒開水時,要將水壺放在熱源的 方,使壺下部的水受熱后密度變 _上升,冷的水向_ 流動,形成對流。6、用冰冰海鮮時,為使效果好一點,冰要放在海鮮的 方。7、甲、乙、丙三個瓶子的容積一樣大,甲瓶裝滿水,乙瓶裝滿沙子,丙瓶中是空氣,其中質量最小的是 ,質量最大的是 。想一想,空氣與砂、泥、水、油、鐵等物質相比,密度大小關系是 。8、有時風從海洋吹向陸地,有時風從陸地吹向海洋。想一想,什么情況下風從陸地吹向海洋 9、空氣的用途(除了教材上指出的空氣用途)10、覆杯實驗證明 ( )A.空氣有質量 B.空氣會流動C.大氣壓的存在 D.水具有粘性11、在教科書圖2.1.3覆杯實驗中,硬紙片不掉下來的原因是 ( )A.硬紙片被水吸住了 B.硬紙片被大氣壓給托住了C.硬紙片與杯口有粘性 D.硬紙片會吸水12、下列實驗不能說明大氣壓存在的是( )第二章 §2.2 空氣的成分班級 學號 姓名 一、學習目標1、 知道空氣主要由氮氣、氧氣、稀有氣體和二氧化碳組成,知道空氣中氧氣約占21%,氮氣約占78%(體積分數);2、 了解紅磷在鐘罩里燃燒測定空氣中氧氣比例的實驗;3、知道工業上用分離空氣法得到氧氣。4、對稀有氣體(如氦氣可用于填充氣球等)用途有初步了解。二、課前預習1、空氣是由多種氣體組成的 ,按體積分數計算,空氣中氧氣占 %, 占 %,稀有氣體占0.94%,二氧化碳占 %,其他氣體和雜質占0.03%。2、在“紅磷在鐘罩里燃燒”的實驗中,可以看到的實驗現象有: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的 ,同時鐘罩里的水面逐漸 ,等燃燒停止,白煙消失后,鐘罩內水面上升了約 體積。這個實驗說明紅磷燃燒時消耗了空氣中的 ,它的體積約占空氣體積的 。3、稀有氣體在空氣中含量很少,現已發現的有 、 、 、 、 、 。由于它們性質 ?。ㄌ睢盎顫姟被颉安换顫姟保欢缺环Q作惰性氣體??梢杂煤鈦硖畛洹 『汀 ?。4、我們用 的方法分離空氣中的氮氣和氧氣,制取液氮和液氧。在低溫下加壓,把空氣轉變為淡藍色的液態空氣,然后蒸發。由于液氮的沸點為-196℃,液氧的沸點為-183℃,所以 先從液態空氣中蒸發出來,剩下的主要是 。人們將液氮和液氧分別裝入 色和 色的鋼瓶。三、課內導學 1、空氣的組成〈試一試〉請你屏住呼吸1~2分鐘,與同學交流你的體會。空氣是人類和一切動植物的生命支柱。〈說一說,看誰說得又好又多〉舉例說明空氣的重要性。提出問題:空氣是如此重要,你想過空氣是由什么組成的碼?建立假設:空氣可能由 組成的; 空氣可能由 組成的;收集證據:[演示實驗] 紅磷在鐘罩里燃燒過程:實驗裝置如右圖所示,取下橡皮塞,將鐘罩放入盛水的水槽中,以水面為基準線,將鐘罩水面以上的容積分為5等分。在燃燒匙內盛過量紅磷,用酒精燈點燃后,立即插入鐘罩內,同時塞緊橡皮塞,觀察紅磷燃燒和水面變化情況。你看到的現象是: 。[討論] 水面為什么只上升約1/5?[結論] 空氣是由 組成的。2、稀有氣體 介紹稀有氣體及其用途;3、科學家對空氣成分的研究(1)氧氣和氮氣的發現① 請學生閱讀課本P49閱讀材料,體會這兩種氣體的發現過程;② 請學生談讀后感;③ 教師點評,歷史上許多科學發現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一定是由一個科學家完成的,而是許多科學家共同努力的結果,說明任何科學發現都必須付出艱苦的勞動。(2)氬氣的發現①《第三位小數的勝利——氬的發現》英國著名科學家雷利用兩種不同的方法制氮氣,一種方法是從空氣中分離得到,另一種是分解氨氣獲得。他經過反復實驗,總發現兩者得到的氮氣密度值相差大約0.001。應該說,這個數值并不大,完全在實驗允許的誤差范圍內。但雷利沒有放過它,而是進行了積極的堅持不懈的探索,最后在其他科學家的協助下終于發現了稀有氣體之一的氬氣。人們把氬的發現稱為“第三位小數的勝利”,因為它是從0.0064克的微小差別開始的。也有許多科學技術的發明創造是從微小的差別開始的,但也有不少的發明創造的機會卻從這種微小的差別中失去了。教師點評:我國有句俗話:“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這提醒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必須認真、細致,不可粗枝大葉。設疑:空氣是混合物,空氣中各種成分在生產、生活中都有較大的作用,我們如何得到它們呢?4、從空氣中獲得氧氣和氮氣(1)過程:空氣除雜 液態空氣 汽化后氮氣先逸出 剩余主要是氧氣;這樣既制得氧氣,又得到氮氣。(2)原理:利用液態氮和液態氧 不同;(3)點評:工業制氧過程是物理變化。四、當堂訓練1、我們用 的方法分離空氣中的氮氣和氧氣,制取液氮和液氧。在低溫下加壓,把空氣轉變為 的液態空氣,然后蒸發。由于液氮的沸點為-196℃,液氧的沸點為-183℃,所以 先從液態空氣中蒸發出來,剩下的主要是 。人們將液氮和液氧分別裝入 色和 色的鋼瓶。2、早在18世紀,通過實驗得出空氣由氮氣和氧氣組成的科學家是( )A.瑞典化學家舍勒 B.英國化學家普里斯特里C.法國化學家拉瓦錫 D.意大利科學家阿伏伽德羅3、桌子上放一個空燒杯,燒杯內( )A.是氮氣 B.是氧氣 C.是空氣 D.沒有物質4、空氣中氧氣與氮氣的體積比約為( )A.4:1 B.1:4 C.1:5 D.4:55、造成大氣污染的有害氣體是( )A.氮氣、氧氣 B.稀有氣體、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D.氮氣、二氧化碳6、“生物固氮”是利用空氣中的( )A.氧氣 B.惰性氣體 C.氨氣 D.氮氣7、下列反應的產物不會污染大氣的是( )A.煤燃燒 B.汽油燃燒 C.氫氣燃燒 D.硫磺燃燒8、成年人1分鐘需要吸入8升氧氣,則10分鐘內需要吸入空氣的體積大約是( )A.100升 B.500升 C.400升 D.320升9、關于氮氣性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A.氮氣是無色無味氣體,可溶于水 B.氮氣的沸點比氧氣的沸點高C.氮氣的化學性質活潑,在常溫下易與許多物質反應D.利用沸點不同可以從液態空氣中分離出氮氣10、為了使燈泡經久耐用,燈泡里填充了( )A.二氧化碳氣體 B.氧氣 C.氮氣和氬氣的混合氣體 D.空氣11、以下對空氣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按質量計算,空氣中含氧21%,含氮氣78%,含其他氣體約1%;B.除氮氣和氧氣外,空氣中約1%體積的其他氣體中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氣;C.汽車尾氣排放形成的煙霧是城市空氣污染源之一;D.空氣除了供給人類呼吸作用所需的氧氣外,在實際生產中沒有多大意義;12、空氣的成分是:①氧氣;②氮氣;③稀有氣體;④二氧化碳、其他氣體和雜質。按體積分數由多到少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13、如果沒有空氣,下列運動中無法進行的是( )A.跑步 B,跳傘 C.打籃球 D.跳遠14、下列不屬于稀有氣體的作用的是( )A.氦氣可以填充飛艇和氣球 B.可作為保護氣 C.可作為燃料氣 D.可以制造霓虹燈15、下列物質中,可用于實驗室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是( )A.鐵釘 B.木炭 C.白磷 D.硫粉16、稀有氣體包括 、 、 、 、 、 六種。五、課后反思1、空氣的組成;2、紅磷燃燒實驗及其現象;3、稀有氣體及其用途。4、從空氣中獲得氧氣和氮氣的過程;六、課后作業1、空氣是人和一切動植物的生命支柱,這是因為空氣能提供生命活動的( )A.呼吸所需的氧氣 B.能排放呼吸放出的二氧化碳C.所需要的水分 D.所需要的營養物質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氦氣可填充探空氣球 B.稀有氣體又叫惰性氣體,不跟任何物質發生反應C.稀有氣體可以制作霓虹燈 D.氦氣不會在空氣燃燒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空氣的成分是比較固定的,主要由氮氣和氧氣組成B.空氣中氧氣的質量占21%,氮氣的質量占78%C.在通常情況下,無色、無味的氣體一定是空氣D.空氣中除了氮氣和氧氣外,沒有其他物質4、夏天從冰箱中拿出一瓶飲料,放在空氣中,外壁會潮濕。這說明空氣中含有( )A.二氧化硫 B.稀有氣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氣5、下列關于空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A.清新、潔凈的空氣中只有一種物質B.空氣的主要成分是氧氣,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空氣C.把空氣中的其他成分都分離出去,只留下氧氣,會更有益于生命活動D.空氣是人類生產活動的重要資源,防止空氣污染極其重要6、汽車安全氣囊內所裝化學物質,能在碰撞后10毫秒內生成一種空氣中體積分數最大的氣體,該氣體是( )A.氧氣 B.二氧化碳 C.稀有氣體 D.氮氣7、空氣中體積分數最大的氣體是( )A.氧氣 B.氮氣 C.稀有氣體 D.水蒸氣8、紅磷在空氣中燃燒時,與紅磷反應的物質是( )A. 氮氣 B.二氧化碳 C.水蒸氣 D.氧氣9、紅磷在空氣中燃燒時,產生大量的煙,這些煙是( )A.紅色的 B.黃色的 C.白色的 D.黑色的10、科學家發現空氣組成所用的方法是 法。11、燃料能在空氣中燃燒,為人類提供 ,植物能在空氣中生長,為人類提供 。12、由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 在空氣中的體積分數約為21%。13、氦氣密度約為氫氣的 倍,性質 活潑,可用于 等。14、如圖所示,利用該裝置可以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1)紅磷燃燒一會兒就熄滅了,這是因為。(2)當紅磷熄滅并冷卻到室溫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到 的現象是 。(3)該實驗中紅磷要足量,目的是 。15、人和動物的呼吸都要消耗氧氣,為何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總能維持約21%呢?16、由紅磷在鐘罩里燃燒的實驗,能得出氮氣在空氣中約占4/5的結論嗎?為什么?17、空氣中有水蒸氣,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是否會變化?舉例證明空氣中確實含有水蒸氣。18、從空氣中分離氧氣和氮氣是利用了它們( )A.凝固點不同 B.熔點不同 C.沸點不同 D.顏色不同19、我們??吹绞⒁貉醯匿撈科岢傻念伾牵? )A.黑色的 B.紅色的 C.黃色的 D.藍色的20、根據空氣中含有氧氣和氮氣的事實,我們可以推知氧氣和氮氣是 色、 味的氣體,熔點比水 。21、氧氣和氮氣液化后裝入鋼瓶,裝氮氣的鋼瓶漆成 色。與運輸氣體相比,運輸液氧的優點是 。22、醫院里的病人吸氧時,氧氣從鋼瓶出來,要經過一個如圖所示的裝置,想一想,這是 為什么?23、除了從空氣中獲得氧氣,還能用哪些方法獲得氧氣?市場上有一種叫“氧立得”的裝置,它是怎樣產生氧氣的?第二章 §2.5保護大氣圈班級 學號 姓名__________一、學習目標1、初步了解大氣圈的分層,知道臭氧層的作用。2、初步了解溫室效應的含義,關注溫室效應的成因和溫室效應的利弊。3、例舉空氣污染物的主要來源和可能產生的危害。4、培養學生信息收集、表達交流、調查研究等方面的能力。二、課前預習1、空氣成分(按體積分數):氧氣占 ,氮氣占 ,其他氣體占 。2、空氣中各種成分的主要用途:(1)生物的 離不開氧氣。(2)在食品包裝充入氮氣可以防食物 。(3)二氧化碳是植物 的重要原料,還可以用于 等。(4)稀有氣體盡管稀少,但作用也不小,制作能發出各種顏色光的 。3、一般認為,空氣污染物主要是污染性氣體(如 、 等)和可吸入顆粒。可吸入顆粒物可以是固體小顆粒,如 、 等,也可以是液體小液滴,如 、 等。4、我國從2001年6月5日起,發布47個環保重點城市的空氣質量預報,預報內容是當日時至次日時各城市的空氣質量狀況(AQI),包括 、 和 。三、課內導學(一)、大氣圈的作用1、概念:環繞地球周圍的看不見的空氣組成 。2、結合課本P67頁介紹大氣的分層。大氣層自下而上分為 、 、 、 、 。3、思考:若沒有大氣圈地球上將會怎樣?(讓學生互相討論作答)4、大氣對地球,對地球上生物十分重要。(1)對流層(厚約10~20千米):集中了幾乎全部的 和 ,具有強烈的對流運動,它形成 ,并保持地表的溫暖。(2)平流層(厚約30千米):含有一層“臭氧”,能吸收大部分太陽光 輻射,對地球上生物起 ,飛機高空飛行也一般在平流層。(3)中間層(厚約50千米):空氣已非常稀薄。(4)電離層(厚約500千米):能反射無線電波,實現無線電波的遠距離通訊。(5)散逸層:此層已逐漸向外層空間過渡。(二)、溫室效應1、思考:在冬季,現在農民常把蔬菜種在塑料大棚內,這是為什么?2、討論:①、大氣圈中什么物質等同于“棚”的作用,而允許太陽輻射透過但阻止熱量散失?②、如果大氣圈這“棚”阻止地球熱量散失能力太強,那會出現什么結果呢?觀看有關溫室效應課件,引出溫室效應。3、溫室效應(1)概念:在近100年中,對流層中水蒸氣含量變化不大,而二氧化碳含量增加25%,全球平均氣溫上升約0.6℃,這種現象叫 。(2)溫室氣體:能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主要有 等。(3)二氧化碳等溫室外氣體在地球上為什么迅速增加?A、一方面 等礦物燃料的大量使用。B、另一方面 的迅速減少。(4)溫室效應的危害A、影響 的收成。 B、氣溫升高,水蒸發加快,加劇 荒漠化。C、氣溫升高引起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陸地面積 。(5)如何控制溫室氣體A、積極開發 ,減少 等含碳燃料的燃燒。B、大力開展 ,增加植物對 的吸收。(三)、臭氧層空洞1、紫外線危害萬物生長靠太陽,太陽在給地球帶來光和熱的同時,也給地球帶來一些看不見的射線,其中一種是 ,對地球上生物有 作用。2、臭氧層的作用分布在大氣平流層中的臭氧層能吸收太陽發出紫外線中的99%以上,對地球上生物起 作用,是地球生命的“保護傘”。3、臭氧層空洞指某些地區高空臭氧層 (臭氧濃度明顯減少)的現象,1982年科學家在南極上空發現首個臭氧空洞,至今仍在擴大。(1)危害:(2)原因:人類過度使用 (氟利昂)作致冷劑。(除了臭氧層受到破壞外,人類活動還引起大氣污染。)(四)、空氣污染和防治1、造成空氣污染的原因(1)工業廢氣和煙塵排放。 (2)土地沙漠化。(3)汽車等車輛排放的廢氣。 (4)部分建筑裝飾材料釋放的有毒氣體。2、主要空氣污染物(1) 性氣體:汽車尾氣引起光化學煙霧等。(2) :煙塵等。(3)酸雨酸雨的定義: 的降水。產生酸雨的原因:空氣中 、氮氧化物過多。酸雨帶來的危害: 。3、防治措施(1)控制污染源,加強 。(2)使用 能源。(3)植樹造林,綠化環境。(五)、空氣質量預報1、你知道空氣質量預報嗎?可以從哪些途徑知道每天主要城市的空氣質量?2、我們怎樣看懂空氣質量預報?空氣質量主要用污染物指數和污染等級來描述。其中,污染物主要指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空氣質量指標見下表空氣質量等級 優 良 輕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Ⅰ級 Ⅱ級 Ⅲ級 Ⅳ級 Ⅴ級污染物指數 0~50 51~100 101~200 201~300 >300例:某些空氣質量預報說,該地二氧化硫污染指數為40,二氧化氮污染指數為40,可吸入顆粒物的污染指數為30,說出該地空氣質量的等級。可吸入顆粒物指數30~50;二氧化硫指數20~40;二氧化氮指數16~36;預計明日各污染物指數維持較低水平,本市空氣質量狀況為優。四、當堂訓練1、環繞地球四周的是一層看不見的大氣圈,根據氣體性質和高度的不同,由低到高依次可分為 、 、 、 、 。能形成云、霧、雨、雪的是 層,它能保持地表的溫暖,這一層離地表 (填“最近”或“最遠”);能吸收大部分外空和風細雨來紫外線的是 層,因為這一層中含有 氣體;能反射無線電短波的是 層,這一層的存在才能實現無線電甜美波的遠距離通信。2、地球是個大溫室, 是它的屋頂和四壁。對流層中 和 等氣體允許太陽的熱輻射透過,卻阻止 的散失,因此地球表面才溫暖濕潤。3、能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被稱為溫室氣體。下列氣體中①、二氧化碳;②、甲烷;③、氟氯烴;④、一氧化二氮。目前一般認為屬于溫室氣體的有(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4、下列不屬于汽車尾氣中主要有害成分的是( )A、一氧化碳 B、氮氧化物 C、碳煙和二氧化硫 D、二氧化碳5、與大氣中煙塵污染的來源無關的是( )A、煤的燃燒 B、石油的燃燒 C、汽車排出的廢氣 D、大飯店直接排放污水到河里五、學后反思通過本節學習了解了大氣的分層及每層大氣對人類的作用,什么是溫室效應,它的引起原理及對人類的利和弊。六、課后作業1、 對流層集中了地球的大氣質量的( )A、1/2 B、3/4 C、2/5 D、1/32、臭氧層分布在大氣的( )A、對流層 B、平流層 C、中間層 D、電離層3、如果地球上沒有了大氣,那仍存在的是( )A、火山噴發 B、碧海藍天 C、狂風暴雨 D、雷電交加4、二氧化碳占空氣總體積的0.03%,正常情況下能維持這個啟量基本不變是因為自然界存在如圖所示的徨過程,圖中A處不包括( )A、人和動物的呼吸B、植物的呼吸作用C、水分的蒸發D、含碳燃料的燃燒5、大氣中CO2含量的增多,會產生溫室效應,使地球變暖。為了控制大氣中CO2含量的增多,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減少汽車數量 B、用石灰水吸收空氣中的CO2C、停止含碳燃料的燃燒 D、發展太陽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6、溫室外效應指的就是由于大氣層中某些氣體對地球輻射的紅外線有很強的吸收作用,因此導致地球溫度不斷上升,類似溫室大棚的一種吸熱效應。與溫室效應密切相關的氣體是( )A、氧氣 B、氮氣 C、二氧化碳 D、稀有氣體7、森林被稱為地球之肺,主要體現在( )A、能吸收粉塵 B、能吸收二氧化碳C、能殺菌 D、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8、關于溫室效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溫室效應都是有害的B、溫室效應的加劇主要是由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引起的C、溫室外效應的加劇對人類有好處,如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農作物D、溫室效應的加劇是由于大氣層中臭氧層受到破壞引起的9、某學生在玻璃溫室里進行栽培實驗,為此他對室內空氣中CO2含量進行24小時測定,圖中的曲線能正確表示其測定結果的是(橫坐標為時間,縱坐標為CO2濃度)( )10、關于大氣組成成分及其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二氧化碳對地面有保溫作用;②干潔空氣的主要成分是氧氣和氫氣;③水汽和固體塵埃集中在高層大氣中;④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陽紫外線。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11、“神舟”六號宇宙飛船在預定軌道飛行,每90min繞地球一圈,它的軌道離地球最近處高約200km,最遠處高約350km。(1)從地面發射到進入預定軌道需要穿越大氣圈中的 層、 層和 層;(2)“神舟六號”宇宙飛船的飛行軌道處在 層。12、科學家認為,溫室效應主要是大氣中 的大量增加而使地球的氣溫持續上升。溫室效應會影響 和 的收成,氣溫升高造成 加強,將加劇土地的 ;氣溫升高還會引起冰川 和海平面 ,引發和 城市。為了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請你分別從二氧化碳的釋放和吸收的角度寫出兩項控制溫室效應的措施:13、據南極科學考察隊的報告,南極一塊叫“拉伸B”的冰架發生坍塌,其斷裂的面積比上海市還大。又據2005年珠穆朗瑪峰測量隊的報告,青藏高原的冰川也在不斷地退縮。這是大自然又一次發出的警告:地球正在變暖!溫室效應的現象已經不容忽視。為了減緩溫室效應,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從自己身邊的事情做起,比如說節約用紙、不使用一次性木筷等。請回答:節約用紙和不使用一次性木筷同溫室效應有什么聯系?14、1999年北京市政府開始采取措施,強制各用煤單位使用低硫優質煤,主要是防止下列哪種氣體對空氣造成污染?(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二氧化硫15、由于森林過量吹伐,草原大面積開墾,土地出現沙漠化,導致最近我國北方出現沙塵暴天氣。沙塵暴使空氣中增加了大量的( )A、二氧化碳 B、水蒸氣 C、二氧化硫 D、粉塵16、近年來,許多城市都作了限放煙花爆竹的規定,其原因主要是燃放煙花爆竹會( )A、污染水源 B、產生溫室效應C、污染土壤 D、污染空氣、產生噪音17、人類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氣,下列情況不會造成空氣污染的是( )A、煤炭燃燒 B、燃放煙花 C、光合作用 D、汽車尾氣18、住宅裝修完畢,室內空氣中含有較多的苯、甲醛、氡等有害氣體,除去這些有害的氣體的根本方法是( )A、關閉門窗,放大量的茶葉 B、關閉門窗,放大量的醋C、噴空氣清新劑 D、打開門窗,通風透氣19、根據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A:根據媒體報道,杭州的汽車擁有量在成倍增長,已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1萬輛發展到現在的40多萬能膠輛,道路雖然也在不斷擴建,但仍跟不上汽車數量增長的需要。材料B:2003年西湖區的新增綠化面積10000米2,改造綠地50000米2,植樹10萬多株。目前杭州市的森林覆蓋率達到70%。(1)看了材料A,你認為汽車數量的增長對空氣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為減少該后果造成的不良影響,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2)看了材料B,請從科學的角度簡要分析西湖區政府的做法對改善我們杭州的環境狀況有何意義?20、空氣污染已成為世界性的環境問題。空氣質量日報、預報是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發布的環境信息,可及時準確地反映空氣質量狀況,提高全民的環境保護意識。下表為某日我國部分地區的空氣質量日報內容:城市 首要污染物 空氣污染指數 空氣質量級別A 可吸入顆粒物 111 Ⅲ輕度污染B 二氧化氮 104 Ⅲ輕度污染C 二氧化硫 61 Ⅱ良D —— 24 Ⅰ優根據上表,請你回答下列問題:(1)當日空氣質量最好的城市是 (填字母)。(2)當日影響以上四個城市空氣質量的首要污染物是 。(3)為了防止空氣的污染,保護藍天,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升溫降溫、加壓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