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總復習(四) “波”二. 教學目標:考試內容 考試要求1. 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現象①知道光在同一種物質中沿直線傳播②舉例說出光的反射現象③描述光的反射定律④辨別鏡面反射和漫反射⑤知道平面鏡成像的特點⑥列舉光的折射現象⑦概述光的折射規律⑧能用光的反射、折射和凸透鏡成像原理解釋有關現象 aaaaaaab2. 人眼球的作用①知道人眼球對光的作用相當于凸透鏡②應用凸透鏡成像規律(u>2f)解釋人眼球的成像特點③描述近視眼、遠視眼的成因④樹立保護眼睛和用眼衛生的意識 acac3. 知道我國古代在光學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a三. 知識總結:(一)光的直線傳播光在同一種均勻的介質中沿直線傳播。(二)光1. 光的反射(1)常見的光的反射:鏡面反射(圖1甲)和漫反射(圖1乙)。(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圖2)。2. 平面鏡成像(1)原理:光的反射。(2)特點:像是虛像,像和物體大小相等、左右相反,它們對應點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它們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圖3)。3. 光的折射(1)光從一種物質斜射入另一種物質時,其傳播方向會發生改變,這種現象叫做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規律:入射光線、折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當光從空氣斜射入其它透明物質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當光從某透明物質斜射入空氣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圖4)。4. 凸透鏡的成像規律(1)原理:光的折射(2)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如圖5)①當u>2f,f②當f2f,成放大、倒立的實像;應用如投影機。③當u5. 人的眼睛(1)晶狀體、房水、玻璃體和角膜共同組成眼球的折光系統。(2)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視網膜相當于光屏(圖6)。(3)物體成像于視網膜前,叫做近視;物體成像于視網膜后,叫做遠視。(4)矯正近視應該選用凹透鏡,矯正遠視應該選用凸透鏡。【典型例題】例1. 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放一個高0.6m的物體,物體距離鏡面1m,則像與物的距離是_________m,像高是__________m,如物以0.2m/s的速度離開平面鏡,則像以________m/s的速度離開物。例2. 當光線與平面鏡成40°角入射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是( )A. 40° B. 50° C. 80° D. 100°例3. 某同學用焦距為f的凸透鏡做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將燭焰放在凸透鏡主軸上,離凸透鏡16cm處。在凸透鏡另一側24cm處的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實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大約是( )A. 16cmC. 8cm例4. 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通過實驗,他發現蠟燭離凸透鏡越遠,光屏上得到的像越__________(填“大”或“小”),再把蠟燭向凸透鏡靠近時,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應_________(填“遠離”或“靠近”)凸透鏡,此時在光屏上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_的(填“倒立”或“正立”),該像比原來的像_________(填“大”或“小”)一些。當蠟燭繼續向凸透鏡靠近的過程中,發現蠟燭的位置在_______時,則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光屏上都得不到燭焰的像。【模擬試題】一. 單項選擇題:1. 下列現象不能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的是( )A. 一葉障目,不見森林 B. 如影隨形,形影相伴C. 水中撈月,徒勞無功 D. 井底之蛙,所見甚小2. 一光線由空氣斜射入水中,入射角為30°,在水面上同時產生反射和折射,此時折射光線與反射光線之間夾角的大小一定( )A. 小于30° B. 大于30°小于60°C. 大于60°小于120° D. 大于120°小于150°3 在研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中,在豎直的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支蠟燭,對著玻璃板可以看到前面的蠟燭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時又可以看到放在后面的蠟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B. 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C. 兩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D. 兩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4. 健身房一側的墻上,豎直立著一塊平面鏡,曉鵬以1米/秒的速度垂直走向它,則他相對于鏡中的像的速度是( )A. 1米/秒 B. 1.5米/秒 C. 2米/秒 D. 2.5米/秒5. 雨后的月夜為了不踩到地上的積水,下面的判斷正確的是( )A. 面向月亮走,地上發亮的是水,背著月光走,地上暗處是水B. 面向月亮走,地上暗處是水,背著月光走,地上發亮的是水C. 面向月亮走或背著月光走,都應是地上發亮處是水D. 面向月亮走或背著月光走,都應是地上暗處是水6. 如圖,小明同學拿著一個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用一張白紙在透鏡的另一側來回移動,并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測得此光斑到透鏡光心的距離是10厘米,小明同學用此鏡做凸透鏡成像實驗,點燃的蠟燭放在距凸透鏡40厘米處,則燭焰在光屏上所成的清晰的像是( )A. 正立、放大的虛像 B. 倒立、縮小的實像C. 倒立、放大的實像 D. 倒立、等大的實像7. 如圖所示,L是凸透鏡,是它的主軸,AB是垂直主軸的光源,P是垂直于主軸的光屏,當光源和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相等時,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將AB向左移動任意一段距離后,再移動P,則在P上( )A. 總能得到縮小的像B. 總能得到放大的像C. 可能得到放大的像,也可能得到縮小的像D. 可能得到縮小的像,也可能得不到像8. 如圖所示,表示來自遠方的光,經過眼睛折光系統調節后,對光的會聚情況,根據圖示可知( )A. 甲圖為遠視眼,用凹透鏡可以矯正B. 乙圖為遠視眼,用凹透鏡可以矯正C. 甲圖為遠視眼,用凸透鏡可以矯正D. 乙圖為遠視眼,用凸透鏡可以矯正9. 凸透鏡的焦距為10厘米,將物體放在主軸上距透鏡焦點25厘米處,所成像一定是( )A. 正立的 B. 倒立的 C. 放大的 D. 虛像10. 某同學站在清澈平靜的清水池岸邊,觀看到池底的石子是( )A. 變深的實像 B. 變淺的實像C. 變深的虛像 D. 變淺的虛像11. 小林從汽車的觀后鏡中看到后面一輛超車的汽車號碼是1088——10,則汽車的真實號碼是( )A. 1088——10 B. 10——1088C. 8801——01 D. 01——880112. 如圖所示,小柯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觀察到光屏上的像總是倒立的。他想:若讓燭焰左右晃動,像將如何。于是他正對光具座刻度尺,輕吹蠟燭。在光屏上可看到( )A. 像上下抖動B. 像跟沒吹時一樣C. 像左右晃動,燭焰左偏時,像也左偏D. 像左右晃動,燭焰左偏時,像卻右偏13. 投影儀是教學中常用的儀器,如圖所示是投影儀的結構圖,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鏡的正上方有一與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鏡,右邊豎直放一屏幕。物體發出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和平面鏡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師在使用投影儀時,發現在屏幕上的畫面太小,正確的調節方法是( )A. 減小投影儀與屏幕間的距離,下調凸透鏡,減小凸透鏡到物體間的距離B. 減小投影儀與屏幕間的距離,上調凸透鏡,增大凸透鏡到物體間的距離C. 增大投影儀與屏幕間的距離,下調凸透鏡,減小凸透鏡到物體間的距離D. 增大投影儀與屏幕間的距離,上調凸透鏡,增大凸透鏡到物體間的距離二. 填空題14. 電視機的遙控器可以發射一種不可見光,叫做紅外線,用它來傳遞信息,實現對電視的控制。有時沒有把遙控器對準電視機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鈕,也可以控制電視機,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______原理。15. 把一塊玻璃磚放在鋼筆的前面,如圖所示,筆桿看起來好像“錯位了”,這種現象是光的______________(選填“反射”或“折射”)引起的。16. 一只小甲蟲離平面鏡20厘米遠,它在平面鏡中的虛像到甲蟲距離為______________厘米,若甲蟲沿與平面鏡成30°角的方向以5厘米/秒的速度面鏡,爬行了4秒鐘,則此時,甲蟲在平面鏡中的虛像離甲蟲的距離為______________厘米。17. 入射光線和鏡面的夾角為40°,則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夾角為______________。18. 如圖所示,一束光在空氣和玻璃之間發生了反射、折射現象,由圖可知,折射光線是______________、反射角是______________,界面是______________,光是從______________入射到分界面上的。19. 一支筆水平放置在桌面上,今讓一平面鏡靠近它,使它與像在豎直面上成90°角,則平面鏡鏡面應與桌面成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角。20. 如圖所示,甲乙兩圖中是光線經過透鏡的光路圖,請判斷甲圖是______________透鏡,乙圖是______________透鏡。21. 旅游勝地“九寨溝”的鏡海中有著“魚在天上飛,鳥在水中游”的美景奇觀。這水中畫面中的“魚”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______像;“鳥”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______像。(填“虛”或“實”)。22. 在“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光具座上從左到右依次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先后把燭焰放在a、b、c點,如圖所示,同時調整光屏的位置(F為凸透鏡的焦點),則:①把燭焰放在______________點,屏上出現的像最小。②把燭焰放在______________點,屏上出現的像最大。③把燭焰放在______________點,屏上不出現燭焰的像。④如果把燭焰從a點移到b點,像到凸透鏡的距離______________,像的大小______________(填“變大”、“不變”或“變小”)。23. 某同學研究光的折射現象,記錄實驗數據如下表。(1)分析實驗數據得知,當光從一種物質斜射入另一種物質時,折射角跟入射角之間的關系是___________;(2)請你推測這位同學做實驗時,入射光線是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選填“玻璃射向空氣”或“空氣射向玻璃”)。 次數 入射角 折射角1 10° 15.1°2 20° 30.9°3 30° 48.6°4 40° 74.6° 24. 某同學做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時,記下了物距u和距v之間的關系,并繪出圖像如圖所示,那么,由圖可知,透鏡的焦距為___________。三、作圖、計算題:(30小題2分,31、32題3分,33題7分,共15分)25. 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26. 完成下圖中三條入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的折射光線。27. 如圖所示,請畫出這位同學在平面鏡中看到足球的光路(只畫一條光線即可)。28. 在水平地面上,站立著一個1.8米高的人,此人想通過平面鏡看到自己的全身像,此平面鏡高度最小為多少?作出光路圖,并加以證明。(忽略人眼到頭頂的距離)。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