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框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1.理解和評價四種消費心理。2.理解基本消費原則。重點:消費原則。難點:四種消費心理及其基本特征。[基礎·初探]一、消費心理面面觀1.從眾心理(1)表現:跟風、隨大流。(2)評價:盲目從眾不可取。2.求異心理(1)表現:追求與眾不同,標新立異。(2)評價:過分標新立異,是不值得提倡的。3.攀比心理(1)表現:傾向于“四看齊”。(2)評價:消費心理不健康。4.求實心理(1)表現:講究實惠。(2)評價:理智消費。二、做理智的消費者1.量入為出,適度消費要求:在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之內進行消費,舉債消費和過度的緊縮消費都是錯誤的。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要求:要避免盲目跟風和情緒化消費,避免只重物質消費而忽視精神消費的傾向。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1)主旨:保護消費者健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2)核心:可持續性消費。(3)要求: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綠色生活,環保選購;重復使用,多次利用;分類回收,循環再生;保護自然,萬物共存。4.勤儉節約,艱苦奮斗(1)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的人,難以戰勝困難,成就事業。(2)艱苦奮斗精神,任何時候都應該發揚光大。[預習·提升]1.判斷(1)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行為是不可取的。(×)(2)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是一種理智的消費。(×)(3)適度消費就是在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之內進行的消費。(√)(4)綠色消費的主旨是可持續性消費。(×)2.連線 先思考再核對答案1.教材P20探究問題一 【提示】 (1)這是一種從眾心理。根據實際情況回答即可。(2)對于這類事情我們要有自己的主見,要保持冷靜的頭腦,避免跟風隨大流,要理智消費。2.教材P20探究問題二【提示】 (1)是求異心理驅使小林購買這套服裝。(2)他的消費行為作為展示個性本無可厚非,也可以推動新工藝和新產品的出現,但是應考慮代價和社會的認可,過分標新立異不值得提倡。3.教材P20探究問題三 【提示】 根據實際情況回答即可。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具有炫耀性和盲目性,買的東西不實用,它是一種不健康的消費心理,不值得提倡。4.教材P21探究問題一【提示】 節儉對個人來說是一種美德,但過分節儉對社會經濟發展是不利的。特別是在內需不旺盛的情況下,過分節儉不利于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發展。因此,應當適度消費。5.教材P21探究問題二【提示】 人們可能都有過這樣的切身經歷和體會。根據這些,總結出避免盲從、理性消費這一消費原則。6.教材P22探究問題一【提示】 愿意。一次性筷子的制作消耗大量林業資源,與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不一致,不利于社會可持續發展。7.教材P22探究問題二【提示】 (1)這種觀點是不合理的。“剩余”意味著資源和能源的浪費,與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不符。(2)略。學生分組探究一 消費心理面面觀第1步‖背景——鮮活材料,審清細節消費現象購物跟著“別人走”,人有我有①家庭裝修追求個性,明顯與眾不同②穿著向名牌看齊,人有我優③只買對的,不買貴的,消費講究實惠④第2步‖探究——分層設問,破解疑難上述四種消費現象分別體現了什么樣的消費心理?應如何評價?【提示】 ①是一種從眾心理。消費是否應該從眾,要做具體分析,盲目從眾不可取。②是一種求異心理。求異心理有時可以推動新工藝和新產品的出現,但展示個性要考慮社會的認可和代價。過分標新立異,不值得提倡。③是一種攀比心理。這種消費心理是不健康的,不值得提倡。④是一種求實心理,這是一種理智的消費。第3步‖結論——自我總結,素能培養全面分析消費心理消費心理特點評價態度利弊從眾心理跟風、隨大流健康合理的從眾會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不健康、不合理的從眾會誤導經濟,不利于個人生活具體分析,盲目從眾不可取求異心理與眾不同,標新立異展示個性,推動新工藝和新產品的出現代價大,社會認可度低過分標新立異不值得提倡攀比心理夸耀性不實用,不健康,對個人生活不利反對求實心理講究實惠,符合實際理智的消費,對個人生活和社會發展都有利大力提倡第4步‖巧練——習題印證,落實強化1.消費者追求“物美價廉”,這種消費行為屬于( )A.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B.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C.求實心理主導的消費D.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解析】 消費者追求“物美價廉”,講究的是實惠,這是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消費,故答案選C。【答案】 C2.明星一直是社會的焦點人物,明星的代言更是備受人們關注。商家利用明星推銷自己的產品,主要是利用了消費者的( )A.求異心理 B.從眾心理C.求實心理 D.攀比心理【解析】 本題考查消費心理影響人們的消費選擇。商家選擇明星代言,是因為明星有一定的社會知名度,受到一些人的崇拜,成為一些人模仿的對象,即明星效應,所以商家利用了人們的從眾心理,故選B。【答案】 B學生分組探究二 做理智的消費者第1步‖背景——鮮活材料,審清細節“光盤行動”是北京市一家民間公益組織推行的公益活動。該活動的主題是:從我做起,今天不剩飯。公益組織的志愿者倡議市民在飯店就餐時打包剩飯,“光盤”離開,形成人人節約糧食的好風氣。光盤行動第2步‖探究——分層設問,破解疑難1.“光盤行動”體現了什么消費理念?對此理念談談你的認識。【提示】 (1)勤儉節約,艱苦奮斗。(2)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一個民族就難以自立自強,一個人就難以成就事業。勤儉節約、艱苦奮斗作為一種精神財富,任何時候都應該發揚光大。2.假如你是該公益組織的志愿者,請以“踐行光盤行動,做理智消費者”為主題,列出宣講提綱。【提示】 (1)量入為出,適度消費。(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4)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第3步‖結論——自我總結,素能培養1.正確理解理性消費理性消費的內涵十分廣泛。從宏觀上說,正確的消費行為都是理性消費的范疇。消費時不求異、不攀比,樹立求實心理都是理性消費的表現。從消費原則看,適度消費、綠色消費、勤儉節約也都是理性消費的具體體現。2.正確理解四種消費觀念消費觀念基本要求錯誤表現量入為出適度消費在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之內進行消費超出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的超前消費;過于節儉的緊縮消費避免盲從理性消費避免盲目跟風,避免情緒化消費,避免只重物質消費而忽視精神消費消費時跟風、隨大流,情緒化消費,只重物質消費而忽視精神消費保護環境綠色消費以保護消費者健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為主旨,以可持續性消費為核心資源浪費、污染環境、人與自然環境對立勤儉節約艱苦奮斗艱苦樸素、勤儉節約,自強不息、與時俱進鋪張浪費,在困難面前畏縮不前,缺少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第4步‖巧練——習題印證,落實強化1.以前,飯店消費“打包”現象不太常見,如今“打包”行為越來越常見。據調查,70%以上的人表示愿意“打包”。這說明( )①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是一成不變的②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③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日趨理性和成熟④鋪張浪費現象不存在了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③④【解析】 本題考查消費原則。伴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不斷發展變化,排除①。由于消費觀念的差異,浪費現象仍舊存在,排除④。“打包”體現了一種勤儉的美德,故②正確。越來越多的人“打包”,可見人們的消費觀念和行為日趨合理,故③正確。【答案】 B2.漫畫《代價》所反映的經濟現象給我們的啟示是( )代價①要量入為出,適度消費②要避免盲從,理性消費③要保護環境,綠色消費④要努力降低商品房價格A.②③ B.③④C.①③ D.①②【解析】 貸款買大房子導致自己天天吃方便面,這是一種不顧自身實際的消費,故①②都是給我們的啟示;③在漫畫中未體現;④的主體應當是政府、房地產商,因此不選。【答案】 D中國互聯網行業出現了不少“90后”專屬的金融產品。現如今,“90后”消費群體的行為呈現鮮明的個性特征:追求時尚、前衛——崇尚自我風格追求品牌享受——講究名牌、品位追求傾向超前——常為“月光族”追求“面子”工程——購物盲從、隨大流追求轎車、奢侈品——為一日三餐發愁——————————————[先對接知識]————————————材料信息知識對接崇尚自我風格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購物盲從、隨大流理性消費,避免盲從常為“月光族”, 為一日三餐發愁量入為出,適度消費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再演練應用]————————————1.當前,集低價、便捷、品類齊全等優點于一身的網購,成為不少消費者生活的重要助手。網購( )A.使商品交換的方式發生改變B.使商品的價格低于價值C.迎合人們的攀比心理D.表明電子貨幣已取代紙幣【解析】 網購只是使商品交換的方式發生變化,并沒有違背價值規律,仍實行等價交換;網購商品或因實惠,或因個性化而受青睞,并非由攀比心理引導;當今社會仍是紙幣本位制。所以B、C、D都是錯誤的。【答案】 A2.一項調查結果表明,近40%的青少年認為自己有很多用了不久便不再用的東西。這些東西多是一時沖動而購買的,東西買回來之后,卻發現并非自己所需要的,因而閑置一旁,造成浪費。這說明應( )A.適度消費 B.發揚艱苦奮斗精神C.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D.保護環境,綠色消費【解析】 材料說明青年人消費時要客觀,避免情緒化消費,不可盲目消費。A、B、D與題意不符。【答案】 C3.依據材料,聯系所學知識為“90后”青少年如何做理智的消費者提出建議。【答案】 ①量入為出,適度消費。應在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之內進行消費。②避免盲從,理性消費。對待消費要有主見,切忌跟風、隨大流,應避免情緒化消費。③勤儉節約,艱苦奮斗。艱苦奮斗作為一種精神,任何時候都應該發揚光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