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課 個人收入的分配第一框 按勞分配為主體 多種分配方式并存1.了解我國分配制度的內容。2.知道按勞分配的基本內容和要求。3.了解我國實行按勞分配的必然性、意義和作用。4.理解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類型和意義。重點:1.按勞分配的性質、地位、必然性。2.按生產要素分配的類型及意義。難點:按勞分配與按勞動要素分配的區別。[基礎·初探]一、按勞分配為主體1.我國的分配制度(1)內容: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2)依據①生產決定分配,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分配方式。②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決定我國的分配制度。2.按勞分配(1)基本內容:在公有制經濟中,在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項必要扣除之后,以勞動者向社會提供的勞動(包括勞動數量和質量)為尺度分配個人消費品,多勞多得,少勞少得。(2)實行原因:是由我國現實的經濟條件決定的。①前提:生產資料公有制。②物質基礎: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生產力的發展水平。③直接原因:社會主義條件下人們勞動的性質和特點。(3)實踐意義: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勵勞動者努力學習科學技術,提高勞動技能,從而促進社會生產的發展,體現了勞動者共同勞動、平等分配的社會地位。(4)地位:在我國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體地位。二、多種分配方式并存1.原因: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2.類型: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3.意義(1)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生產要素所有權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確認,體現了國家對公民權利的尊重,對勞動、知識、人才、創造的尊重。(2)有利于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動經濟發展。[預習·提升]1.判斷(1)實行按勞分配,體現了勞動者共同勞動、平均分配的社會地位。(×)(2)在我國,按勞分配是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3)現階段,勞動的性質和特點是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4)健全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體現了國家對公民權利的尊重。(√)2.填空劉家大哥真能干,承包五畝核桃園,轉讓十畝責任田;妻子私企清潔員;女兒國企技術員,工資獎金兩樣全。填寫劉家大哥一家的收入分配方式:內容分配方式承包核桃園獲得的收入按勞分配國企技術員的工資獎金按勞分配轉讓十畝責任田的收入按生產要素(土地)分配清潔員的收入按生產要素(勞動)分配 先思考再核對答案1.教材P58探究問題【提示】 該村堅持按勞分配原則,并實行社會福利制度,既注重提高效率,又注重促進社會公平。2.教材P59探究問題一【提示】 (1)在現階段的公有制經濟中,由于生產力總體水平還不高,勞動還是謀生手段,因此只能實行按勞分配,而不可能實行按需分配。(2)平均分配會阻礙勞動者積極性、創造性的發揮,在現階段,按勞分配更能促進生產的發展。3.教材P59探究問題二【提示】 (1)小吳的爸爸和姑姑的收入屬于公有制范圍內的分配,主要是按勞分配收入。(2)我國目前收入分配方式的特點是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收入形式多樣化。學生分組探究一 按勞分配第1步‖背景——鮮活材料,審清細節2017年7月,小張大學畢業通過應聘進入了一家國企工作。小張憑借自己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工作業績突出,一年后工資迅速升到令工友們大為羨慕的6 000元/月。工友小王說:小張每月6 000元,我只有3 600元,不公平。我們是國有企業,應該實行平均分配。工友小陳說:平均分配并不是最好的,如果實行按需分配,那才叫好呢。第2步‖探究——分層設問,破解疑難1.你認為小張和小王工資差距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 兩人的工資收入都屬于按勞分配,有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兩人向社會提供的勞動數量和質量的差別較大,這是按勞分配的主要依據。2.你同意小陳的觀點嗎?為什么?【提示】 不同意。因為當前實行按勞分配是由我國現實的經濟條件決定的: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物質基礎;社會主義條件下人們勞動的性質和特點,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直接原因。3.依照小王的觀點,如果在公有制經濟中實行平均分配,會帶來哪些危害?【提示】 會造成平均主義和大鍋飯,嚴重挫傷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最終不利于生產力的發展。第3步‖結論——自我總結,素能培養1.準確把握按勞分配的幾種形式(1)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的工資、獎金、津貼,但福利不是。(2)農民承包經營土地所獲得的收入也屬于按勞分配。2.勞動收入不都屬于按勞分配收入(1)勞動收入是指勞動者憑借勞動所獲得的收入。(2)按勞分配僅指公有制范圍內的勞動者憑借勞動所獲得的收入,私營、外資經濟中的勞動收入是按勞動要素分配。第4步‖巧練——習題印證,落實強化1.我國現階段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 )A.我國現階段生產力總體水平低、發展不平衡和多層次的狀況B.我國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所有制C.社會主義條件下勞動的性質和特點D.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解析】 分配制度是生產關系范疇,根本上由生產力決定,所以A正確,B不是根本原因,C、D與題意不符。【答案】 A2.下列屬于我國現階段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個人消費品分配基本原則具體體現形式的有( )①張某在私營企業中獲得的工資收入②王某在農村集體經濟聯產計酬中獲得的收入③李某在國有企業中獲得的獎金收入④孫某在國有企業中工作獲得的工資收入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解析】 ①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是按勞分配,指在公有制范圍內以勞動為尺度分配,私營企業屬非公有制;②農村集體經濟屬于公有制范疇;③國有企業中獲得的獎金收入屬于按勞分配;④國有企業中獲得的工資收入屬于按勞分配。【答案】 C學生分組探究二 按生產要素分配第1步‖背景——鮮活材料,審清細節下面是發生在象牙山村的一幕:劉能因不滿意每年種田僅獲得6 000元的收入而把自己的責任田承包給王大拿所開的公司,每年可獲得2萬元的租金;同時,自己也到王大拿的公司打工,每月有3 000元工資。第2步‖探究——分層設問,破解疑難1.劉能的收入屬于哪些分配形式?提示:(1)種田的收入屬于按勞分配。(2)土地租金、打工工資都屬于按生產要素分配。其中土地租金是按土地要素分配,打工工資屬于按勞動要素分配。2.上述分配方式之間有什么關系?【提示】 上述分配方式都是我國分配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按勞分配是我國分配方式的主體。第3步‖結論——自我總結,素能培養全面認識按生產要素分配按資本要素分配私營企業生產經營取得的稅后利潤,債權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紅,債券、股票交易收入等按勞動要素分配在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中,勞動者獲得的工資收入按管理要素分配企業管理人員憑借管理才能在生產經營中的貢獻而參與分配按技術、信息等要素分配科技工作者、信息工作者提供新技術和信息資料取得的收入(技術入股、專利使用、技術轉讓等)按土地要素分配憑借土地取得的收入(土地的租金、出讓金等)第4步‖巧練——習題印證,落實強化1.按生產要素分配是我國現階段的重要分配方式。下列屬于按生產要素分配的是( )A.外企白領小張花5 000元買手機B.某國有企業職工的工資收入C.農民承包山林的收入D.私營企業職工的工資【解析】 A項屬于消費而不是分配,B、C兩項是按勞分配,D項是按勞動要素分配。故選D項。【答案】 D2.近年來,我國許多國有企業高薪聘用科技人員,并且允許他們以科技入股,根據企業效益分紅。這些科技人員的收入屬于( )A.按勞分配B.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C.按生產要素分配D.按勞動要素分配【解析】 國有企業科技人員,其工資、獎金、津貼都屬于按勞分配;允許他們以科技入股,屬于按生產要素分配,因此B正確;D錯誤,A、C不全面。【答案】 B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規定:承包經營權屬于農民家庭,流轉收益歸承包農戶所有。“十九條”試圖實現農業部門的結構性重組,通過鼓勵農業部門內部的土地流轉和規模化經營,使得農業生產效率得以提升,農村剩余勞動力得到進一步解放。——————————————[先對接知識]————————————信息提取知識對接承包經營權屬于農民家庭按勞分配流轉收益歸承包農戶所有按生產要素分配使得農業生產效率得以提升,農村剩余勞動力得到進一步解放健全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意義——————————————[再演練應用]————————————1.允許土地承包經營的多種形式流轉( )A.貫徹了按勞分配的社會主義分配原則B.是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C.切實保證了農民對土地的所有權D.有利于促進農民增收【解析】 土地承包經營的多種形式流轉屬于按生產要素分配而不是按勞分配,公有制是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土地所有權屬于村集體,A、B、C三項說法皆錯誤。【答案】 D2.農民流轉土地獲得的租金收入以及為承包其土地的蔬菜大棚主打工所得,分別屬于( )①合法的非勞動收入、合法的勞動收入 ②按勞分配、按勞動要素分配 ③按土地要素分配、按勞動要素分配 ④按生產要素分配、按勞分配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①④【解析】 農民流轉土地獲得的租金收入屬于按土地要素分配,是合法的非勞動收入;為承包其土地的蔬菜大棚主打工所得為按勞動要素分配,是合法的勞動收入,①③當選。【答案】 C3.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有利于( )①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②變革農村集體所有制 ③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④實現城鄉同步富裕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 “變革農村集體所有制”說法錯誤,排除②;“同步富裕”說法錯誤,排除④。【答案】 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