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 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學習目標] 1.知道剩余價值的分割主體及他們之間的不同。2.產業資本循環的階段、形式和資本周轉及其對剩余價值產生的影響。3.理解剩余價值的生產與獲得的方法及剩余價值理論的意義。一、剩余價值的生產1.資本主義生產(1)雇傭工人的勞動時間分為兩部分:必要勞動時間和剩余勞動時間。(2)資本主義工資實際上是勞動力價值的貨幣表現。工人在剩余勞動時間內創造的價值,是剩余價值。(3)資本家組織生產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剩余價值。剩余價值是由雇傭工人創造的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超過勞動力自身價值以上的那部分價值。2.資本家獲得剩余價值的方法主要有兩種:絕對剩余價值的生產和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相對剩余價值是怎樣產生的?【提示】 通過改進技術,提高整個社會的勞動生產率,使商品價值量降低,以縮短必要勞動時間,從而相應地增加剩余勞動時間而產生的。二、剩余價值的實現1.產業資本的循環:產業資本在它的運動過程中,要依次經過購買、生產、銷售三個階段,分別采取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三種形式。資本循環是產業資本從它的某一種形式出發,依次經過三個階段,實現價值增殖,再回到原出發點的過程。2.資本周轉:生產周期的長短、企業內部管理狀況、市場供求狀況以及生產資本的構成,都是影響資本周轉速度的因素。3.在社會化生產條件下,國民經濟的發展要順利進行下去,客觀上要求不同部門之間、生產和消費之間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三、剩余價值的分割1.剩余價值是可變資本的產物,當它被看作是全部預付資本的產物時,便取得了利潤的形態。2.商業利潤是產業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的一部分。3.利息是資本家為了獲得借貸資本的使用權而讓渡的剩余價值的一部分。4.銀行利潤實質上也是產業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的一部分。產業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未必全部歸其所在企業的資本家所有,它要在產業資本家、商業資本家、借貸資本家和銀行資本家之間分割。5.農業資本家獲得的利潤和土地所有者獲得的地租都來自農業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也就是說,農業雇傭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要在農業資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間分割。四、剩余價值理論的意義1.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揭示了資本家組織生產的目的是獲得剩余價值,資本主義生產的實質是剩余價值的生產。2.剩余價值理論科學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條件下資本家和雇傭工人之間的關系,揭示了兩大階級之間的對立,對工人認清自己的地位、提高階級覺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預習完成后,請把你認為難以解決的問題記錄在下面的表格中問題1問題2問題3問題4剩余價值的生產1.剩余價值是雇傭工人在生產過程中創造出來的。資本家購買生產資料和勞動力以后,開始了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在生產過程中,生產資料的價值通過工人的勞動轉移到新產品的價值中,本身不會增殖;而勞動力商品,不僅再生產出勞動力的價值,而且創造出比勞動力本身價值更大的價值。所以,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具有二重性:它一方面是創造使用價值的勞動過程,另一方面又是價值形成和價值增殖的過程。2.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剩余價值的實現離不開流通領域。剩余價值不在流通中產生,因為流通中的等價交換和不等價交換都不產生剩余價值。剩余價值又不能離開流通而產生,因為剩余價值的產生以貨幣投入流通為條件。在流通中購買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最終又在流通中出售商品實現剩余價值。貨幣轉化為資本,勞動力成為商品是剩余價值產生的前提。3.絕對剩余價值的生產和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關系 絕對剩余價值的生產 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區別 概念 略 略歷史階段 在資本主義早期占據主要地位 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占據主要地位手段和方式 延長工作日 提高勞動生產率聯系 本質上都是靠增加雇傭工人的剩余勞動時間來增加剩余價值【對點訓練】1.勞動力使用價值的特殊性在于它在使用過程中( )A.隨著使用價值的消失,其價值也消失B.能轉移自身的價值C.能創造出比自身價值更大的價值D.能轉移和保存自身的價值【解析】 勞動力成為商品,資本家購買勞動力商品,是資本家組織資本主義生產的前提條件。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的消耗過程即勞動者的勞動過程,這一過程創造的價值總是大于勞動力自身的價值,這是勞動力商品的特殊性所在。資本家購買勞動力商品的目的,就是為了無償占有雇傭工人創造的超過勞動力自身價值以上的那部分價值。A、B、D三項并非勞動力商品的特有屬性。答案為C項。【答案】 C產業資本的循環和周轉1. 產業資本及產業資本的循環(1)產業資本的含義:投資于物質生產部門的資本。(2)產業資本的循環:產業資本在它的運動過程中,要依次經過購買、生產、銷售三個階段,分別采取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三種形式。產業資本的循環是指產業資本從它的某一種形式出發,依次經過三個階段,實現價值增殖,再回到原出發點的過程2.產業資本循環的基本條件產業資本的偱環要保持連續性需要兩個條件。一方面它必須把全部資本按一定比例分成三個部分,使三種形式的資本在空間上同時存在;另一方面,它還必須使不同部分的資本依次從一個階段進入另一個階段,保持資本三種形式在時間上的相繼轉化。3.影響資本周轉速度的因素及對剩余價值的影響(1)資本周轉:周而復始的資本循環稱為資本周轉。(2)影響資本周轉速度的因素:生產周期的長短、企業內部管理狀況、市場供求狀況以及生產資本的構成。(3)對剩余價值的影響:在資本完成一次周轉獲得的剩余價值量不變的情況下,資本周轉速度加快,可以增加一定時期內獲得的剩余價值總量。【對點訓練】2.下列關于資本循環和資本周轉的聯系,說法正確的是( )A.資本循環是資本周轉的一次重復B.資本周轉是資本循環的一個過程C.資本周轉是周而復始的資本循環D.資本循環使三種形式的資本在空間上同時存在,在時間上相繼轉化【解析】 根據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資本的循環和周轉是相互聯系的,資本的連續循環就是資本周轉。D項說的是資本循環的特點。A、B兩項表述不正確。【答案】 C師生歸納必記核心要點一個實質:資本主義生產的實質。兩個概念:必要勞動時間和剩余勞動時間。兩種方法:剩余價值生產的兩種基本方法。兩種剩余價值的分割:產業工人剩余價值的分割和農業工人剩余價值的分割。三種產業資本形式: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一、選擇題1.資本主義工資是( )A.勞動的價格B.工人的全部勞動報酬C.剩余勞動的報酬D.勞動力價值的貨幣表現【答案】 D2.資本家要實現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必須( )①不改變工作日,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相應地延長剩余勞動時間 ②增加雇傭工人,改善生產條件 ③延長勞動時間 ④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②④【答案】 C3.資本循環是產業資本從它的某一種形式出發,依次經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個階段,實現價值增殖,再回到原出發點的過程。( )A.購買 生產 銷售B.貨幣資本 生產資本 商品資本C.固定資本 流動資本 商品資本D.產業資本 商品資本 借貸資本【答案】 A4.剩余價值與利潤之間的關系是( )①剩余價值是利潤的轉化形式 ②利潤是剩余價值的轉化形式 ③利潤是剩余價值的本質 ④利潤掩蓋了剩余價值的真正來源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①④【答案】 C二、非選擇題5.有人說:“資本家的利潤是從賤買貴賣中獲得的。”這種說法是否正確?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原理簡要分析。【答案】 ①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它不符合剩余價值生產理論。②“賤買貴賣”不能給資本家帶來利潤。因為流通中不能增加價值總量,有的人多得了,別的人就少得了。③實際上,利潤是雇傭工人的剩余勞動創造出來的,在本質上和剩余價值是一樣的。剩余價值是利潤的本質,利潤是剩余價值的轉化形式。資本家獲得利潤的源泉是榨取剩余價值。剩余價值是由雇傭工人在生產過程中創造的,超過勞動力價值以上的那部分價值,被資本家無償占有了。6.讀圖,回答問題。圖1圖2(1)圖1與圖2各反映了資本家獲取剩余價值的哪種方法?(2)請說明在圖2中,資本家是如何獲取更多的剩余價值的?【答案】 (1)圖1反映的是絕對剩余價值的生產,圖2反映的是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2)圖2中資本家在工人工作日長度不變的情況下,隨著科技進步、生產工具的革新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也隨之提高,使必要勞動時間縮短,相對延長了剩余勞動時間,從而獲取了更多的剩余價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