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 凱恩斯革命[學習目標] 1.識記凱恩斯革命的主要內容。2.理解凱恩斯革命的影響。3.識記并理解凱恩斯革命的實質。一、凱恩斯革命的內容1.凱恩斯認為,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資本邊際效率遞減和流動偏好三大心理規律。由于這些規律的存在,隨著社會的發展必然出現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有效需求不足使企業生產出來的東西賣不出去,企業減產乃至破產,最終導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爆發,造成工人失業。2.凱恩斯主張采取赤字財政政策,通過擴大財政支出來增加投資,刺激消費,擴大需求。二、凱恩斯革命的影響1.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創立了宏觀經濟學的理論體系,它的出版在西方經濟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2.凱恩斯提出的各種反危機的政策主張,不同程度地為西方國家所奉行,成為西方國家制定經濟政策的重要理論依據。三、凱恩斯革命的實質1.凱恩斯經濟學是20世紀30年代大危機的直接產物,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產物。2.凱恩斯提出的反危機措施既掩蓋了經濟危機、失業與資本主義制度之間的真實聯系,又適應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其目的在于維護資本主義經濟制度。預習完成后,請把你認為難以解決的問題記錄在下面的表格中問題1問題2問題3問題4全面評價“凱恩斯主義”1.凱恩斯的政策主張,在一定范圍內、一定程度上對緩和與擺脫經濟危機具有積極作用。因此,凱恩斯提出的各種反危機主張,成為西方國家制定經濟政策的重要理論依據。盡管20世紀70年代以來,凱恩斯的政策主張遇到了懷疑,但仍然在資本主義經濟的運行中發揮著重要作用。2.凱恩斯經濟學是20世紀30年代大危機的直接產物,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產物。凱恩斯從人的“心理規律”出發,尋找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并以此為據,提出反危機的措施。這既掩蓋了經濟危機、失業與資本主義制度之間的聯系,又適應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其目的在于維護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他的政策主張,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中出現的一些矛盾和問題,在一定時期、一定范圍內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但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中的各種內在矛盾,因此它的作用是有限的。【對點訓練】1.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經濟危機,凱恩斯提出了各種反危機的政策主張,這些政策主張成為不少西方國家制定經濟政策的重要理論依據。因此,有西方學者認為,凱恩斯在致命危險威脅資本主義的世紀里鞏固了這個社會,挽救了資本主義。(1)請對西方學者的觀點進行簡要評析。(2)簡述凱恩斯的政策主張及其對完善我國宏觀調控體系的借鑒意義。【答案】 (1)凱恩斯理論的提出,開創了西方宏觀經濟學的先河。其政策主張,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中出現的一些矛盾和問題,在一定時期、一定范圍內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但凱恩斯主義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中的各種內在矛盾,其作用是有限的。(2)凱恩斯主張國家干預經濟,其政策主張主要包括政府必須運用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通過擴大財政支出來增加投資,刺激消費,擴大需求。這對完善我國宏觀調控體系有借鑒意義。我國宏觀調控以經濟手段、法律手段為主,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其中最常用的經濟手段是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凱恩斯對新古典經濟學的變革凱恩斯主要從理論、方法和政策三個方面對新古典經濟學進行了變革。理論上,凱恩斯反對代表古典和新古典經濟學理論基本傳統觀念的所謂“薩伊定律”(即相信市場自動調節功能的有效性的經濟觀點),強調總需求對決定國民收入至關重要的作用。他提出在“三大心理規律”(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流動偏好規律和資本邊際效率遞減規律)作用下,有效需求不足將導致社會上出現大規模失業和生產過剩,而市場機制將無法發揮有效作用來糾正這種失調。方法上,凱恩斯復活了重商主義曾經使用過的宏觀總量分析方法,克服了此前傳統地將貨幣經濟和實物經濟分開的“二分法”,將貨幣經濟和實物經濟合為一體。這一做法開辟了經濟學研究方法的一個新時代。此外,在經濟理論分析中,凱恩斯還運用了古典經濟學和新古典經濟學不太注重的短期分析和比較靜態的分析方法。政策上,凱恩斯反對“自由放任”和“無為而治”的傳統做法,主張國家通過經濟政策,主要是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對經濟生活進行積極的干預和調節。凱恩斯特別強調擴張性財政政策在經濟蕭條時的積極作用,他具有“創新”性地提出了功能性的財政預算政策,主張以赤字財政政策來解決大的經濟蕭條和危機問題。凱恩斯《通論》的主要思想是,認為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自動調節作用盡管可以使儲蓄和投資達到相等,但是,未必能達到充分就業的水平。一旦出現小于充分就業的均衡水平,國家就應該積極地干預經濟生活,通過政府投資來推動就業的擴大并克服經濟危機。【對點訓練】2.2016年,我國財政赤字率提高到3%。社會上對這一財政赤字率存在一些爭議和疑慮,但是,我國去年經濟發展的狀況表明,我國當前的財政赤字率不僅處于安全合理的區間,而且有利于經濟平穩健康發展。2017 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7年赤字率擬按3%安排,財政赤字2.38萬億元,比去年增加2000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赤字1.55萬億元,地方財政赤字8300億元。今年赤字率保持不變,主要是為了進一步減稅降費,全年再減少企業稅負3500億元左右、涉企收費約2000億元,一定要讓市場主體有切身感受。運用《經濟學常識》知識回答,最早提出以赤字財政擴大有效需求的經濟學家是誰,其理論依據是什么。【答案】 ①凱恩斯。②他認為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資本邊際效率遞減和流動偏好三大心理規律。由于這些規律的存在,隨著社會的發展必然出現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為此,凱恩斯提出了赤字財政政策。師生歸納必記核心要點一個實質:凱恩斯革命的實質。兩個影響:凱恩斯革命的影響。三大心理規律: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資本邊際效率遞減和流動偏好。一、選擇題1.凱恩斯理論的核心內容是( )A.經濟危機的爆發是源于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資本邊際效率遞減和流動偏好B.承認資本主義社會存在著消費不足的弊端C.解決危機的辦法是擴大需求D.主張國家應當對經濟生活干預和調節【答案】 D2.經濟發展過程中,一旦出現經濟危機,市場中有效需求不足的情況,按照凱恩斯的主張應該( )①大力采取財政赤字政策 ②擴大財政支出 ③擴大需求 ④刺激消費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 D3.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提出運用財政和信貸的手段來實現對國民經濟調節、實行財政赤字以擴大開支調節市場。這一主張的實質是( )A.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B.發展自由放任的經濟C.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D.實行法西斯主義的經濟【答案】 A4.凱恩斯主張采取赤字財政政策,通過擴大財政支出來增加投資、刺激消費、擴大需求。下列對其評價不正確的是( )A.凱恩斯的政策主張,在一定范圍內、一定程度上對緩和與擺脫經濟危機具有積極作用B.凱恩斯的政策主張,成為西方國家制定經濟政策的重要理論依據C.凱恩斯的政策主張能夠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中的各種內在矛盾D.直到今天,其影響依然存在【答案】 C二、非選擇題5.凱恩斯是如何解釋西方國家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原因的?【答案】 對于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凱恩斯理論給出的理由如下:①邊際消費傾向遞減,決定了消費不足。②資本邊際效率下降,即在蕭條時期投資者對未來收益預期偏低決定了投資不足。③流動偏好。當人們處于流動偏好陷阱時,經濟中的貨幣需求趨于無窮大,無論貨幣供給多少,利息率居高不下,從而導致投資不足。消費不足和投資不足的共同作用,使得總需求不足,最終決定均衡國民收入處于較低水平,從而使得經濟出現蕭條。6.凱恩斯是一個相信在必要時政府可以進行干預而不相信完全放任主義的人,他相信要使經濟周期上升,政府必須插足進來,用減少失業的方法來維持購買力。這意味著“赤字開支”,但它會恢復經濟的平衡。(1)凱恩斯認為如何才能使資本主義經濟走出危機?(2)凱恩斯革命的實質是什么?【答案】 (1)凱恩斯主張采取赤字財政政策,通過擴大財政支出來增加投資,刺激消費,擴大需求,從而使資本主義經濟走出危機。(2)凱恩斯的政策主張,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在一定時期、一定范圍內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它適應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掩蓋了經濟危機、失業與資本主義制度之間的聯系。其實質在于維護資本主義經濟制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