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 新自由主義[學習目標] 1.了解新自由主義興起的背景。2.識記并理解新自由主義的基本主張。3.理解新自由主義的影響和實質。一、凱恩斯主義的困境與新自由主義的興起1.二戰后,主要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歷了五六十年代的經濟發展黃金時期。2.“滯脹”現象的出現,使主張國家干預的凱恩斯主義經濟學遇到極大的挑戰,促進了新自由主義在西方發達國家的興起。二戰后,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一方面由于新科技革命浪潮的興起促進了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是由于各國采用凱恩斯主義的國家干預政策,暫時緩和了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經濟危機帶來的破壞。二、新自由主義的基本主張1.新自由主義經濟思想體現在若干學派的經濟理論和政策主張之中,其中最為典型的學派是貨幣學派。2.新自由主義的基本主張(1)堅持經濟人假設、完全市場信息假設和完全競爭市場假設。(2)反對政府對經濟的過多干預,主張政府作用最小化、市場自由化。(3)認為私有制是最有效率、最符合人性的永恒制度,是市場經濟的唯一基礎。(4)反對社會主義和公有制,主張私有化。三、新自由主義的影響1.新自由主義者批判凱恩斯主義的國家干預政策,從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理論見解和政策主張。在一段時期內,他們的一些政策主張對美、英等資本主義國家的政策制定產生過一定影響。2.但他們所主張的政策的實施并未解決資本主義國家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卻帶來一些新的問題,再加上他們反對國家干預的主張與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要求不相符合,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其影響在西方某些國家有所削弱。預習完成后,請把你認為難以解決的問題記錄在下面的表格中問題1問題2問題3問題4新自由主義的興起及基本主張1.興起背景:“滯脹”現象的出現,使主張國家干預的凱恩斯主義經濟學遇到極大的挑戰,促進了新自由主義在西方發達國家的興起。2.基本主張(1)堅持經濟人假設、完全市場信息假設和完全競爭市場假設。(2)反對政府對經濟的過多干預,主張政府作用最小化、市場自由化。(3)認為私有制是最有效率、最符合人性的永恒制度,是市場經濟的唯一基礎。(4)反對社會主義和公有制,主張私有化。【對點訓練】1.材料一 正如貨幣主義是對凱恩斯主義無法結束滯脹這種現象的反應一樣,與里根經濟政策等同的供給學派經濟學被認為是因求解滯脹出路而得以確立的。——E·雷·坎特伯里材料二 供給側改革”,就是從供給、生產端入手,通過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具體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將發展方向鎖定新興領域、創新領域,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最終目的是滿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給質量,根本途徑是深化改革。(1)供給學派產生的背景是什么?該學派有哪些主要觀點?(2)根據供給學派的觀點,結合我國的經濟實踐,談談怎樣進行供給側結構改革以實現經濟增長?【答案】 (1)①背景:執行凱恩斯主義政策導致滯脹,新自由主義在西方國家迅速發展。②基本觀點:過多的政府行為排擠了私人的經濟活動,私人經濟活動的效率比公共部門高得多;減少政府的活動,限制政府的過度干預。(2)推行稅收制度改革,適當削減預算支出;政府應簡政放權,減少政府審批和行政干預;促進私營經濟發展。新自由主義的影響1.新自由主義對凱恩斯主義的國家干預政策進行了批判,并從不同的角度各自提出了自己的理論見解和政策主張;在一段時期內,他們的政策主張對美、英等資本主義國家的政策制定產生過一定影響。2.新自由主義主張的政策并未解決資本主義國家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卻帶來了另一些新問題;它們反對國家干預的主張與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不相符合,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其影響在西方國家有所削弱。3.受新自由主義的影響,美國疏于對金融業的監管,助長了金融自由化,這是導致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直接原因。這次危機的爆發使新自由主義再受重創。【對點訓練】2.材料一 亞當·斯密曾經說過,每一個人處在他當時的地位,顯然對其經濟利益能判斷得比政治家或立法者好得多。如果政治家企圖指導私人如何運用他們的資本,那不僅是自尋煩惱地去注意最不需要的問題,而且是僭取一種不能放心地委托給任何個人、也不能放心地委之于任何委員會或參議院的權力。把這種權力交給一個大言不慚的、荒唐的自認為有資格行使它的人,是再危險不過了。材料二 20世紀70年代末,撒切爾夫人上臺以后,積極推行新自由主義政策,對英國經濟社會進行了重大的結構調整和改革,使英國結束了長期的“滯脹”局面。但是新自由主義思潮幾經變化,如今已不復如日中天,甚至面臨倒戈拷問。(1)新自由主義經濟學與以亞當·斯密為代表的古典經濟學有哪些共同觀點?(2)新自由主義為什么在實踐中會面臨各種“倒戈拷問”?【答案】 (1)堅持經濟人、完全競爭市場等基本假設;反對政府對經濟的過多干預,主張政府作用最小化、市場自由化;認為私有制是最有效率、最符合人性的永恒制度。(2)新自由主義政策助長了金融自由化,導致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新自由主義政策的實施導致各國財富分配不均;新自由主義政策的實施降低了社會福利水平,導致了社會矛盾激化。師生歸納必記核心要點一個實質:新自由主義的實質。四點主張:新自由主義的四點基本主張。兩點影響:新自由主義的影響。一、選擇題1.凱恩斯的政策主張,在一定范圍、一定程度上對緩和與擺脫經濟危機具有積極作用。進入20世紀70年代后,凱恩斯主義在實踐中遇到了困難,受到了挑戰,這里的“困難”是指( )A.有效需求不足引發經濟危機B.收入分配不均,社會矛盾加劇C.經濟停滯與通貨膨脹并存D.經濟發展過熱,物價全面上漲【答案】 C2.下列對新自由主義認識正確的是( )A.新自由主義是對凱恩斯革命的發展B.新自由主義根治了資本主義的“滯脹”現象C.新自由主義一般都堅持“經濟人”假設D.新自由經濟學在美國取得了成功【答案】 C3.下列觀點屬于新自由主義主張的是( )①堅持經濟人假設、完全市場信息假設和完全競爭市場假設 ②反對政府干預經濟 ③認為私有制是最有效率、最符合人性的永恒制度,是市場經濟的唯一基礎 ④反對社會主義和公有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 C4.供給學派認為,在供給和需求的關系上,供給居于首要的、決定的地位。社會的購買能力取決于社會的生產能力,而社會的生產能力就是社會的供給能力,人們在向社會提供商品的過程中自然會創造出多方面的需求。供給學派理論的缺陷在于( )①否認了需求對供給的制約作用 ②看到了供給對需求的積極作用③只注重供給而忽視需求 ④只注重市場功能而忽視政府作用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 D二、非選擇題5.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對古典自由主義經濟學形成了巨大的沖擊,古典自由主義經濟學的統治地位被凱恩斯主義所取代。然而,仍有少數經濟學家堅持自由主義的經濟信條,同凱恩斯主義對抗,主張回到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反對國家干預。到了70年代,特別是在1974~1975年的經濟危機以后,資本主義國家普遍出現了“滯脹”局面,使凱恩斯主義陷于困境。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新自由主義興起。新自由主義的基本主張有哪些?【答案】 新自由主義經濟思想體現在若干經濟學派的經濟理論和政策主張之中。雖然新自由主義各學派的理論內容不同,政策主張也有差異,但他們一般都堅持經濟人假設、完全市場信息假設和完全競爭市場假設;都反對政府對經濟的過多干預,主張政府作用最小化、市場自由化;都認為私有制是最有效率、最符合人性的永恒制度,是市場經濟的唯一基礎;都反對社會主義和公有制,主張私有化。6.材料一 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政府對市場,尤其是金融市場的監管大大減少,允許私人金融機構涉足以前只有有政府背景的機構才能經營的業務。私人金融機構為了追求高額的利潤展開激烈的競爭,各種風險防范機制也得不到有效的執行,最終釀成次貸危機,成為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導火索。材料二 次貸危機發生之初,美國官方固守自由主義信條,任由市場調節以解決資本主義失衡問題。在危機不斷蔓延期間,政府猶半抱琵琶,對市場的介入舉棋不定,對貝爾斯登與雷曼兄弟的“顧此失彼”反映出當局投鼠忌器的復雜心態。(1)有人認為,新自由主義政策是這次金融危機的根源。對此,你是怎樣認識的?(2)新自由主義政策的泛濫導致金融危機的不良后果,這對我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何啟示?【答案】 (1)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認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是生產的相對過剩,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源。實行新自由主義政策只是這場危機的背景、表象和機制上的原因,并不是其根本原因。導致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新自由主義政策的泛濫而導致的資本主義經濟基本矛盾的激化。(2)新自由主義政策的泛濫造成的金融危機表明,完全排斥政府干預的做法,不僅無法促進經濟的良性循環,而且只能導致經濟混亂和引發危機。這啟示我們,一國經濟的發展必須根據本國實際情況,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尋找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維護國家主權和經濟安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同時又離不開國家科學的宏觀調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