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 李嘉圖的政策主張[學習目標] 1.知道李嘉圖的經濟主張。2.了解李嘉圖的自由貿易學說和比較成本學說。3.理解李嘉圖關于經濟自由與政府職能的觀點。一、經濟自由與政府職能1.李嘉圖的經濟主張:李嘉圖認為利己是人們從事經濟活動的動力,通過市場可以使社會資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因而反對國家干預,主張經濟自由。2.政府的職能:政府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保障私有財產、革除政治弊端和振興教育上。斯密與李嘉圖在經濟自由與政府職能方面的主張有什么共同點?【提示】 (1)都認為利己是人們從事經濟活動的動力,通過市場可以使社會資源得到合理的配置。(2)反對國家干預,主張經濟自由。(3)政府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保障私有財產和維護公共事務上。二、自由貿易與比較成本學說1.自由貿易學說(1)做法:通過對外貿易,從國外進口廉價的生活必需品。(2)意義:可以降低工資,提高利潤率,為資本積累提供條件,這有利于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3)結論:國家不應限制對外貿易的發展,應廢除《谷物法》。2.比較成本學說(1)內容①生產相同的產品,不同國家的成本是不一樣的。②各國只要按照“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原則,生產那些成本相對低的商品,然后通過對外貿易,用自己生產的東西換取本國需要而由他國生產的東西,就可以從中獲得好處。(2)評價①合理性:比較正確地反映了不同國家間經濟發展的一種內在聯系和客觀要求,對指導不同國家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增進各自利益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②局限性:此學說反映了當時英國資產階級向外擴張、建立世界霸權的愿望。③現實意義:對現在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在參與國際分工的過程中,應當從本國實際出發,堅持獨立自主,維護本國的經濟安全。預習完成后,請把你認為難以解決的問題記錄在下面的表格中問題1問題2問題3問題4正確認識李嘉圖的比較成本學說1.理論基礎李嘉圖的比較成本學說是建立在勞動價值論基礎之上的,根據勞動價值論,任何商品的價值都取決于它的勞動成本。2.核心內容生產相同的產品,不同國家的成本是不一樣的;各國只要按照“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原則,生產那些成本相對低的商品,然后通過對外貿易,用自己生產的東西換取本國需要而由他國生產的東西,就可以從中獲得好處。3.積極意義李嘉圖的比較成本學說,比較正確地反映了不同國家間經濟發展的一種內在聯系和客觀要求,對指導不同國家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增進各自利益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4.局限性一國參與國際分工,到底能否給自己帶來好處,取決于許多方面的因素,處理不好會給本國發展帶來嚴重危機。實際上,它同斯密的絕對成本學說一樣,反映了當時英國資產階級向外擴張、建立世界霸權的愿望。【對點訓練】中國的出口前景不容樂觀。一方面,在勞動密集型消費類產品市場上,中國制造的商品約占60%~70%的國際市場份額,這一優勢主要依賴于勞動力成本低廉。現在,一些勞動力成本更低的發展中國家的產品進入國際市場,中國的部分國際市場份額被擠占。另一方面,中國的中高端技術產品出口不斷增加,對發達工業國形成競爭壓力,發達工業國則開始采取越來越嚴厲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根據材料,運用斯密和李嘉圖的對外貿易成本學說,對中國如何發展出口貿易談談看法。【答案】 ①斯密認為,一國生產在成本上具有絕對優勢的商品,通過對外貿易換回他國商品,在投入不變的情況下,貿易參與國均可從中獲得好處。依據這一學說,中國仍然要堅持生產并出口那些具有絕對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品。②李嘉圖認為,各國只要生產成本相對低的商品,然后通過對外貿易換回他國商品,就可從中獲得好處。依據這一學說,中國就要堅持生產并出口具有比較優勢的中高端產品。發展國際貿易,還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統籌兼顧,不斷創造新優勢。師生歸納必記核心要點兩個學說:李嘉圖的自由貿易學說和比較成本學說。三點評價:如何評價比較成本學說。一、選擇題1.下列觀點屬于李嘉圖自由貿易學說觀點的是( )①通過對外貿易,從國外進口廉價的生活必需品,以降低工資,提高利潤率 ②國家不應限制對外貿易的發展 ③廢除《谷物法》 ④向國外出口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A.①② B.①②③C.①②③④ D.②③④【答案】 B2.李嘉圖關于工資和利潤關系的觀點是( )①工資上升,利潤上升 ②工資下降,利潤下降 ③工資上升,利潤下降 ④工資下降,利潤上升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 C3.李嘉圖的比較成本學說比斯密的絕對成本學說盡管有發展和進步,但也有難以克服的局限性,表現在( )①對一國的分工的危險性估計不足 ②反映了當時英國資產階級向外擴張建立世界霸權的愿望 ③反映了不同國家間經濟發展的一種內在聯系和客觀要求 ④認為生產相同的產品,不同國家的成本不一樣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答案】 A4.李嘉圖、斯密在關于“經濟自由和政府職能”上的觀點相同的是( )①都主張通過市場使社會資源得到合理的配置②都反對國家干預經濟,主張經濟自由 ③都認為政府職能只限于保障私有財產、革除政治弊端和振興教育上 ④都從人的所謂“利己”本性出發,來探究市場的作用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 C二、非選擇題5.李嘉圖發展了斯密的國際分工理論,提出了比較成本學說,認為貿易的好處不是來自絕對優勢,而是來自比較優勢。(1)結合材料,說明李嘉圖的比較成本學說與斯密的絕對成本學說的異同。(2)任何國家只要按照比較成本學說參與國際分工,就一定會獲得好處嗎?【答案】 (1)①異:斯密認為生產相同的產品,不同國家的成本是不同的,且各國有各國的優勢。如果各國將本國的全部資源用于生產在成本上具有絕對優勢的商品,然后通過對外貿易進行交換,在投入不變的情況下,貿易參與國均可從中獲得好處。而李嘉圖認為生產相同的產品,不同國家的成本是不一樣的,各國只要按照“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原則,生產那些成本相對低的商品,然后通過對外貿易,用自己生產的東西換取本國需要而由他國生產的東西,就可以從中獲得好處。②同:二者都反映了當時英國資產階級向外擴張、建立世界霸權的愿望。(2)比較成本學說也有局限性。一國參與國際分工,到底能否給自己帶來好處,取決于許多方面的因素,處理不好會給本國發展帶來嚴重危機。對現在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在參與國際分工的過程中,應當從本國實際出發,獨立自主,維護本國的經濟安全。6.在博鰲亞洲論壇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表主旨演講指出,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亞洲各國的發展,不可能獨善其身,更不是你輸我贏的“零和博弈”,而是互利合作,能產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應,甚至是“二加二大于四”的乘數效應。中國對“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持開放態度,只要有利于世界貿易的發展,中方樂見其成。請你根據斯密的“看不見的手”原理和李嘉圖的“比較成本學說”,談一談我國如何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答案】 ①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是全面提高我國開放型經濟水平的基本戰略。②全面提高我國開放型經濟水平,就要充分利用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的資源,充分發揮斯密所強調的“看不見的手”的作用,實現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以達到最佳的經濟效益,提高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③根據李嘉圖的“比較成本學說”,我國要生產自己有比較優勢的商品,積極“走出去”,通過參與國際分工,創新對外投資和合作方式,加快培育我國的跨國公司和國際知名品牌。同時,“引進”我國急需的沒有比較優勢的商品、技術、管理等,以增強我國自力更生的能力。但在參與國際分工的過程中要注意維護我國的經濟安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