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7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社政學科4月份獨立作業試題卷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選對1題得2分,共36分)
1.在第四個“國家憲法日”到來之際,某校開展了“憲法在我心中”宣傳活動。在活動現場,發現多數同學對憲法的知識懵懵懂懂,還僅僅停留在單薄的教科書話語上,憲法觀念也十分淡薄。如果你也存在類似情況,今后的打算是( )
①認真學習憲法,深入領會憲法知識 ②把憲法作為主要學習任務
③自覺參與憲法的普及教育活動 ④把憲法作為自己的唯一行為準則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 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國政府網開展“我向總理說句話”網民建言征集活動,網友可以通過論壇、微信等平臺建言獻策。這一活動有利于( )
①提高公民的參政意識 ②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
③保障公民的政治權利 ④人民直接行使國家權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進行審查,確認該行政法規違憲后撤銷該法規。這表明( )
①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
②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普通法律法規的內容不能與憲法相抵觸
④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為嚴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4.自2016年7月15日起施行的《關于規范居民身份證使用管理的公告》要求對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的個人,要列入不良信用記錄“黑名單”庫。這告訴我們要學會尊重他人的( )
A.姓名權 B.肖像權
C.生命健康權 D.人身自由權
5. 由于違背憲法,我國實行50多年的勞動教養制度在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被提議廢止,隨后在2013年12月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被宣布依法廢止。這說明 ( )
①我國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②憲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
③中國共產黨具有最高是立法權?? ④任何法律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①④
6. 右側漫畫《法律樹》形象地說明( )
A. 憲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
B. 憲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更嚴格
C. 憲法規定最根本最重要問題
D. 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
7. 根據我國憲法規定,行使憲法實施監督職權的機關是( )
A. 最高人民法院 B. 最高人民檢察院
C. 中央人民政府 D.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
8. 關于右側漫畫,理解錯誤的是 ( )
A. 公章表示憲法賦予的國家權力
B. 陽光喻指公開透明和接受監督
C. 籠子指代禁止權力運行的制度
D. 整體寓指秉公辦事和陽光用權
9. “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在我國,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 )
A. 依法治國 B.以德治國 C.以人為本 D.依法行政
10.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維護憲法權威。他強調,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逐利違法、徇私枉法。?這說明( )
①全面依法治國需要我們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
②權力行使需要接受監督
③對于各種違反憲法的行為,
④增強憲法意識,只和國家公職人員有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小閩向環保部門反映學校周邊的環境污染問題,他行使的權利是( )
A.自主選擇權 B.知情權 C.監督權 D.受教育權
12.下列對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認識正確的是( )
A.年滿18周歲的中國公民都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B.依法被判刑的人,不能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C.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我國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權利
D.中國公民都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13.如圖漫畫中討債人的行為,主要侵犯了他人的( )
A.財產所有權 B.人格尊嚴權 C.人身自由權 D.名譽權
14.法律保障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下列屬于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行為的有( )
①私自竊聽他人的電話 ②毀棄他人的信件
③擅自拆閱他人信件 ④公安人員檢查罪犯的信件。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5.漫畫中父親的言行侵犯了兒子的( )
A.人身自由權 B.受教育權 C.隱私權 D.名譽權
16.孟德斯鳩是l8世紀法國著名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在他的著作《論法的精神》中有關中國的論述,“中國式的專制主義,用自己的鎖鏈武裝了自己,變得更加兇暴。”這種兇暴在什么時候達到了頂峰( )
A.東廠的設置 B.軍機處的設立
C.丞相的廢除 D.文字獄的興起
17.作家當年明月的一部《明朝那些事兒》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讀者,掀起一股讀
史熱潮,下列史實不可能出現在這部作品中的是( )
A.八股取士 B.鄭成功收復臺灣
C.戚繼光抗倭 D.鄭和下西洋
18.當西方各國開始向工業文明邁進時,而中華文明卻日漸落伍。逐漸落伍的原因有
①專制皇權高度加強 ②農業仍然是經濟的主體
③商品經濟的發展 ④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從文物中獲取信息是我們學習歷史的方法之一。當我們研究中國古代中央政
府與少數民族地區關系時,可以從下列哪件文物中獲得有效信息( )
A.司母戊鼎 B.開元通寶錢 C.錦衣衛印 D.金奔巴瓶
20.《明史·選舉志》記載:“科目者,沿唐宋之舊,而稍變其試之法,專取四子書及《易》、《書》、《詩》、《春秋》、《禮記》五經命題試士。”從以上史料中不能獲取的信息是( )
A.科舉考試的答卷文體 B.科舉考試的命題范圍
C.沿襲唐宋的考試科目 D.稍變唐宋的考試方法
21.“理性不僅是認識人類社會最有用的法寶,它更可以幫助人類建構理想中的社會。”最有可能持這種觀點的思想家是
A.哥倫布 B.莎士比亞 C.牛頓 D.伏爾泰
22.下邊是某同學整理的大事表,這組大事集中說明了這一時期( )
A.經濟發展重心南移 B.盛世局面下危機四伏
C.抗擊外國侵略戰績卓著 D.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
23.從唐、宋、元到明清,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主流表達形式分別由詩、詞轉變到曲再到小說,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由唐詩、宋詞、元曲到明清小說。這一變化過程適應了( )
A.統治階級文化生活的需要 B.商品經濟發展后壯大的市民階層文化生活的需要
C.中央集權不斷加強的需要 D.儒家思想正統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
24.《復興之路·千年變局》中記載:在鴉片戰爭爆發之前,汪仲洋這樣描述西方人:“他們的長腿不能彎曲,因而他們不能奔跑和跳躍,他們碧藍的眼睛畏懼陽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睜開”。就連在廣東抗敵前線的林則徐也相信:“只要斷絕了對西方人茶葉和大黃的供應,他們就會因為消化不良而死。”這種荒謬認識的產生源于( )
A.重農抑商政策 B.閉關鎖國政策 C.天朝上國思想 D.君主專制統治
25.他是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大英雄:他以十三副鎧甲起兵,出生入死,功勛卓著,也曾身陷囹圄;他多次遇刺卻能逢兇化吉;他懂天文熟地理,諳韜略善用人;他戎馬倥傯數十載.橫掃白山黑水,統一女真各部,擊潰大明王朝,成為威震北中國的一代鐵血汗王!他是( )
A.阿骨打 B.忽必烈
C.努爾哈赤 D.皇太極
26.1789年8月26日法國頒布的《人權宣言》第三條規定:“整個主權的本原根本上乃存在于國民。任何團體或任何個人皆不得行使國民所未明白授予的權力。”與這一法律精神相一致的是
A.倡導君主立憲制 B.“三權分立”學說
C.人生而是平等的 D.“人民主權"理論
27.明清兩朝在西南地區實施“改土歸流"政策。改土歸流政策
①明成祖時開始實施 ②加強了中央與西南地區的聯系
③雍正時大規模推行 ④尊重當地民族首領的政治權力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明清時期,人數最多,實力最強的兩大地域性商人集團是( )
A.晉商和徽商 B.徽商和浙商 C.蘇商和魯商 D.魯商和晉商
29.明清時期經濟、政治發展的特點,與同時期的歐洲相比較,相同點是( )
A.建立了資本主義共和制度
B.都積極開拓海外殖民地
C.都在手工工場產生和發展的基礎上,誕生了新的階級
D.都出現了近代進步的思想家
30.清代詩人龔自珍有首詩:“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摟,不拘一格降人才。”該詩直接抨擊的是清朝的( )
A.經濟凋蔽 B.文化專制 C.君主專制 D.官場腐敗
2017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社政學科4月份獨立作業答題卷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選對1題得2分,共6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有三大題,共40分)
31、明辨是非·感悟生活(20分)
王麗生活在一個和諧、民主、幸福的家庭中,家里每個人都“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不,他們正一邊看《新聞聯播》一邊聊天呢!
爺爺:這些當官的貪污老百姓的錢,在以前走走關系就沒事了。
爸爸:現在是法治社會,與過去不同了。無論是誰都要依法辦事,出了事都跑不掉,當官的也不例外,過去“貪了就跑,一跑就了”行不通了。
媽媽:看看看,電視上說國家設立憲法日,公職人員正式就職時要向憲法宣誓,那我們就會更有安全感了!
王麗:媽媽你錯了,安全感不靠憲法的,只有靠刑法才能得到根本保障。閱讀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我國的國家性質分別是什么?(4分)
(2)請對爸爸的話進行解讀。(4分)
(3)請對媽媽的聊天內容進行評析。(4分)
(4)請對王麗的聊天內容進行評析。(4分)
(5))學習體會:我們應怎樣增強憲法意識,堅持憲法至上?(4分)
32.(8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清朝統治者認為明朝滅亡的原因,主要是黨派之爭與宦官專權。清初統治者規定各府縣不得結社,并強調士人的一切輿論“應以朝廷之賞罰為是非。”“人臣尤當以君心之好惡為好惡。”
(1)清朝統治者為壓制知識分子采取了什么措施?說說清朝統治者這樣做的目的?(4分)
(2)這項措施對當時的社會造成了怎樣的影響?(4分)
23.(12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進入14世紀,西歐開始出現新時代的曙光。新興資產階級為發財致富,盡情享受人世的生活,必須沖破教會設置的各種清規戒律。于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在封建統治相對薄弱的意大利悄然興起。
材料二
材料三:法國啟蒙運動的開拓者伏爾泰不僅很好地繼承了本國16世紀人文主義的傳統,而且,中國文化和英國文化也使他受益良多。他推崇中國儒家學說,對孔子尊崇有加。他說:“孔子只訴于道德,不宣傳神”。……一句話,伏爾泰重視中國文化,完全是為了“為我所用”,借中國文化表達自己的啟蒙思想。……伏爾泰還極力推崇英國的政治制度,說“英國是世界上抵抗君主達到節制君主權利的唯一的國家。” ——《重讀伏爾泰》
請回答:
(1)說出材料一中這場思想運動的名稱。這場思想運動的主流思想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新航路開辟圖,指出圖中B、C、D航線的開辟者。(6分)
(3)據材料一結合所學,指出伏爾泰是如何“借中國文化表達自己的啟蒙思想”的?他所推崇的英國政治制度是什么?(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