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 美國的三權分立[學習目標] 1.了解美國“三權分立”的原則以及具體內容。2.明確美國“三權分立”最具特色的原因。3.理解三權分立原則的弊端、實質。重點:三種權力的分立與制衡。難點:三權分立的實質。[基礎·初探]一、三權分立:權力運行的規則1.確立三權分立原則的原因:美國選擇三權分立的政體,是其歷史條件和具體國情的產物,也是由其國家的階級本質決定的。2.三權分立的地位及核心內容:三權分立是美國聯邦政府組建和運行的基本原則,其核心內容是權力分立、制約和平衡。3.具體內容:中央政權機構由彼此平等而又獨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個機關組成。立法權屬于國會,行政權屬于總統,司法權屬于聯邦各級法院。國會負責立法,總統負責實施法律,法院負責審查法律。二、三種權力的分立與相互制衡1.三權分立制的含義:國家的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分別由議會、政府、法院獨立行使,同時又相互制約,保持權力均衡。按照這種權力分立和權力制衡的原則來組織國家機關、行使國家權力的制度,被稱為三權分立制。2.權力制衡的內容(1)美國立法權屬于國會,但要受總統和法院制約。(2)行政權屬于總統,但要受國會和法院制約。(3)司法權屬于法院,但要受總統和國會制約。三、三權分立的弊端1.積極意義:對于反對封建專制,調節資產階級內部各集團的利益,維持資本主義民主制度,有其積極作用。2.三權分立的階級局限性和消極作用(1)由于廣大勞動人民在國家政權中不居于支配地位,也就不可能對權力的運用施加重要影響。所謂分權與制衡,事實上成為協調資產階級內部權力分配的一種機制。(2)實行三權分立、權力制衡的一個必然結果,是三大權力機關之間互相扯皮,導致效率低下。(3)即使在美國,三權分立的原則也難以在政治實踐中真正貫徹。3.本質:美國的三權分立本質上是一種資產階級民主制度。[預習·提升]1.判斷(1)美國國會享有立法權,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并可以提出對政府的不信任案來決定政府的去留。(×)(2)美國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有權解散議會。(×)(3)美國的三權分立制是資產階級民主原則,沒有積極意義。(×)(4)美國的三權分立政治體制存在嚴重的內耗。(√)2.思考:2014年6月25日,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約翰·博納在每周通報會上宣布,他將尋求國會的支持,向聯邦法院起訴奧巴馬“采取了一系列單邊行政行動,破壞了權力制衡”,“損害美國人民和人民選出的國會議員的利益”。博納還表示將于近期召集眾議院兩黨領導人開會,對訴狀的文字進行斟酌,然后提交給眾議院投票表決,以決定是否起訴奧巴馬。不過,有評論指出,即使眾議院同意起訴,也沒有多少實質意義,因為聯邦法院的審理可能將長達數年,屆時奧巴馬已不在位。指出美國聯邦政府組建和運行的基本原則及其核心內容,并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簡要評述這一原則的弊端。【提示】 美國聯邦政府組建和運行的基本原則是三權分立,其核心內容是權力分立、制約和平衡。在美國,三權分立原則的弊端集中體現在三權分立制的運作中。①議會、政府和法院三者分立與制衡,事實上是協調資產階級內部權力分配的一種機制,廣大勞動人民并不可能對權力運用施加重要影響。②實行三權分立、權力制衡致使三大權力機關之間相互扯皮,效率低下。即使博納提起訴訟,這一訴訟很可能無疾而終。③三權分立原則及其確立的分立制衡制度在政治實踐中難以得到真正貫徹。先思考再核對答案1.教材P47探究問題【提示】 (1)國會擁有立法權、財政權、(對官員的)任命批準權、彈劾權、調查權。總統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兼武裝部隊總司令,擁有立法否決權、立法倡議權,有權召集國會特別會議,提名聯邦法官,特赦權,有權代表美國同外國政府建立外交關系和締結行政協定等。聯邦法院擁有司法權和憲法解釋權。(2)三大國家機關之間分權界限明確。2.教材P49探究問題【提示】 (1)這既體現了三權之間的分立,也體現了三權之間的制衡。(2)美國的政治制度既存在三權之間的制衡,也有著明確的權力界限,題中的說法不正確,模糊了三種權力之間的獨立性。3.教材P51探究問題【提示】 三權分立造成三大權力機關之間的彼此分立制衡,造成互相扯皮,互相推諉,導致工作效率低下。正是這種制度設計的缺陷,導致由于政府與國會之間的斗爭造成了工作上的延誤,政府關門。[質疑·手記]預習完成后,請將你的疑問記錄,并與“小伙伴們”探討交流:疑問1: 解惑: 疑問2: 解惑: 疑問3: 解惑: 學生分組探究一 三種權力的分立與相互制衡第1步背景——鮮活材料,審清細節奧巴馬總統于2016年1月5日在白宮發表了逾30分鐘的控槍演講,并宣布發布行政命令,要求更多槍支銷售商須持有執照,并對更多槍支買家實施背景調查。該演講隨即引起眾多反對控槍人士的反彈,美國眾議院議長保羅·瑞恩表示,奧巴馬正試圖顛覆國會的權力。奧巴馬曾于2013年1月16日在白宮公布全面控槍對策。但在同年4月17日,由共和黨控制的美國參議院否決了包含審查所有購槍者背景內容的控槍法案,奧巴馬大感失望,且怒斥這是“恥辱的一天”。第2步探究——分層設問,破解疑難1.國會否決奧巴馬政府的控槍政策,說明美國政治體制的什么特點?【提示】 美國政治權力的分權與制衡的特點。行政權屬于總統,又受國會制約,國會有權監督政府。2.奧巴馬是否可以解散國會,重新選舉組成符合自己意愿的國會?【提示】 不可以。美國國會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只對選民負責,不受行政機關的干預和影響。國會議員一經當選,依據憲法享有規定的任期,總統無權解散國會。3.三權分立制度的基本含義就是三種權力彼此分立,分別行使嗎?【提示】 三權分立的原則既指權力的分立,又強調三種權力的制衡。第3步結論——自我總結,素能培養1.三權分立的內容機構 有何權力 如何產生、對誰負責 特別保障國會 立法權 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只對選民負責,不受行政機關干預 總統無權解散國會,也不能決定議員的工資待遇總統 行政權 由選民間接選舉產生,直接對選民負責,不對國會負責 國會不得增減總統任職期間的報酬,更不能罷免總統(除非定罪)聯邦法院 司法權 法官均由總統征得參議院同意后任命,司法獨立 法官只要忠于職守,可終身任職,非經國會彈劾不得免職2.三權制衡的內容所屬機關 受制約表現立法權 國會 總統的制約 法院的制約總統有權否決國會立法(立法否決權);可以發布擁有法律效力的行政命令(行政權);還有立法倡議權 法院有權宣布國會制定的法律違反聯邦憲法(違憲審查權)行政權 總統 國會的制約 法院的制約行政機構的設置和所需經費須由國會批準(財政權);國會還有權監督行政執行情況、經費開支和官員行為(監督權) 美國最高法院可以宣布總統發布的行政命令、行政機關頒布的規章條例違憲(違憲審查權);還能通過案件的判決對憲法作出新解釋,擴大或限制總統的權力(憲法解釋權)司法權 法院 總統的制約 國會的制約法官由總統提名經參議院同意后任命(提名聯邦法官權);最高法院法官人數和聯邦其他法院的設立,均由國會決定,總統亦可施加影響 國會可以通過批準對法官的任命或彈劾法官的辦法來改變法院的組成(任命批準權和彈劾權);國會和各州一起,可以用憲法修正案推翻最高法院的裁決(修憲權)第4步巧練——習題印證,落實強化1.美國國會否決奧巴馬政府的控槍政策,這體現了( )A.美國總統沒有實權B.美國國會管轄美國政府C.美國實行三權分立、權力制衡的原則D.美國總統擁有行政權【解析】 本題考查美國三權分立的政體。三權分立原則的核心內容是權力分立、制約和平衡。A、B說法錯誤。D不符合題意。【答案】 C2.在美國三權分立原則的框架內,對其權力關系表述正確的是 ( )①其核心內容是權力分立、制約和平衡 ②其根本目的在于限制普通民眾對國家政治的直接參與 ③立法權屬于國會 ④在總統的統一領導下,國會、聯邦法院分別行使權力,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解析】 ④中的“統一領導”和“協作”的說法不正確,排除。【答案】 A學生分組探究二 三權分立的評價第1步背景——鮮活材料,審清細節2017年1月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正式宣布美國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徹底推翻了他的前任貝拉克·奧巴馬留下的一大政治遺產。去年2月,參與TPP談判的12個國家正式簽署協定文本,但TPP仍需各國立法機構批準才能生效。但由于美國內部分歧大,加上民主、共和兩黨總統候選人均反對,掌控國會參眾兩院的共和黨高層對部分條款不滿意,TPP在奧巴馬任內沒有獲得國會的批準。第2步探究——分層設問,破解疑難1.奧巴馬政府要參與TPP,為什么要經過國會批準?【提示】 美國實行三權分立制度,政府受國會的制約和監督。2.國會與政府的權力制衡有何積極作用?【提示】 對于調節資產階級內部各集團的利益,維護資本主義民主制度具有積極作用。3.由于國會的反對,奧巴馬政府力推的TPP并沒有正式生效,最終被新一任總統廢除,這體現了權力制衡的哪些弊端?【提示】 互相制約,導致效率低下;只是調節資產階級內部各集團的利益,廣大人民不可能享有真正的民主。第3步結論——自我總結,素能培養如何正確看待三權分立(1)積極作用。三權分立和權力制衡的原則對于反對封建專制,調節資產階級內部各集團的利益,維持資本主義民主制度,有其積極作用。(2)階級局限性和消極作用①局限性——由于廣大勞動人民在國家政權中不居于支配地位,也就不可能對權力的運用施加重要影響。所謂分權與制衡,事實上成為協調資產階級內部權力分配的一種機制。②效率低——實行三權分立、權力制衡的一個必然結果,是三大權力機關之間互相扯皮,導致效率低下。③貫徹難——即使在美國,三權分立的原則也難以在政治實踐中真正貫徹。(3)三權分立制的本質:美國的三權分立制本質上是一種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它有效地維護了美國資產階級的統治。但是,廣大勞動人民不可能在這種制度下享有真正的民主。第4步巧練——習題印證,落實強化3.三權分立原則有歷史的進步性,但也存在不少弊端。對“三權分立”正確的理解是( )①三權分立實際上是調節資產階級內部各集團的利益,廣大勞動人民在國家政權中不居于支配地位 ②三權分立本質上是一種資產階級民主制度 ③由于三權之間的相互分立與制衡致使三大機關之間互相扯皮,導致效率低下 ④在當代,三權分立使總統的行政權力居于象征地位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 本題考查對三權分立的利弊及本質的認識,④說法錯誤,總統處于主導地位。【答案】 B4.美國政府與國會之所以出現爭端,其主要原因是 ( )A.政府與國會代表的不是同一階級的利益B.美國政府與國會之間存在權力的分立與制衡C.美國國會能真正做到代表全體人民的利益D.美國政府與國會之間的權力分配是妥當的【解析】 美國政府與國會分別享有行政權與立法權,二者之間是制約與平衡的關系。美國政府與國會之所以出現爭端,主要是因為權力的制衡導致分歧。【答案】 B學生合作繪制概念地圖 師生歸納必記核心要點1個含義:三權分立制的含義。1個本質:三權分立制的本質。3個體現:三權分立、權力制衡的體現。3個弊端:三權分立的弊端。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競選期間就曾以“綠色倡議”為訴求,迎合氣候意識日益增強的廣大選民。但美國作為碳排放第一大國,減排承諾卻很低。奧巴馬力挺的《清潔能源安全法案》在眾議院以微弱優勢通過,參議院的氣候立法工作被一再推遲。民主黨認為法案有利于促進美國經濟轉型,共和黨保守派則認為提高減排目標將嚴重削弱美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損害美國的經濟利益。有評論認為,“國內政治制約奧巴馬減排努力”。——[先對接知識]————————————信息提取 知識對接氣候立法要在眾參兩院審核通過 國會負責制定法律民主黨力挺法案,共和黨保守派阻撓法案通過 美國實行兩黨制,兩個政黨主張有別國內政治制約奧巴馬減排努力 三權分立的弊端——[再演練應用]————————————1.美國總統的選舉是間接選舉,對于美國總統和選民、國會的關系,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A.美國總統直接對選民負責,但不對國會負責B.美國總統不直接對選民負責,但直接對國會負責C.選民有權罷免總統,但國會可以否決D.國會可以彈劾總統,但選民可以否決【解析】 本題考查美國總統、選民、國會之間的關系。總統由選民選舉產生但選民不能罷免總統,總統對選民負責,不對國會負責,但國會可以彈劾總統,A項正確,B、C、D三項錯誤。【答案】 A2.美國實行三權分立體制,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立法權由國會掌握,行政權歸于總統,司法權屬于聯邦最高法院。對美國總統、國會和法院三者表述正確的是( )A.國會擁有立法權和解釋一切法律及條約的權力B.國會議員可以兼任政府官員C.聯邦法院的大法官由總統任命,但須經過參議院同意D.總統及其政府由國會產生,向國會負責【解析】 國會擁有立法權,但最高法院對憲法作出解釋,A錯;國會議員不能兼任政府官員,B表述錯誤;總統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直接對選民負責,不對國會負責,政府由總統組織,對總統負責,D錯誤;只有C是正確的,并且符合題意。【答案】 C3.曾任國會議員的富布萊特在指責美國三權分立制的問題時指出:“我們的政治體制今天運轉起來非常不靈,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咎于我們政府權力分立體制所固有的行政和立法之間的抗衡。”這說明( )A.三權分立制表現為權力的分立、制約和平衡B.三權分立制作為民主制度并不民主C.三權分立制使權力機關相互扯皮,導致效率低下D.三權分立制可以解決資產階級內部的矛盾【解析】 題干中的“運轉起來非常不靈”表明三權分立制導致效率低下,C項符合題意。A項在材料中未體現;B、D兩項觀點錯誤。【答案】 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