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新人教版語文八下《口語交際 到民間采風去》視頻課堂實錄+課件+教案+反思+整體規劃(陳老師).zip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新人教版語文八下《口語交際 到民間采風去》視頻課堂實錄+課件+教案+反思+整體規劃(陳老師).zip

資源簡介

(共20張PPT)
21世紀教育網精品教學課件
學習目標:
1.通過本節課,我們要培養自身的口頭表達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和加工分析資料的能力。
2.以本課的交流內容為導體,我們要學會如何整理、分析所收集的材料,并根據材料形成一定的成果。
3.通過本課的學習交流,我們要學會如何欣賞民俗文化,并學會如何關注生活,思考生活,欣賞生活、熱愛生活。
學習目標:
1.通過本節課,我們要培養自身的口頭表達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和加工分析資料的能力。
2.以本課的交流內容為導體,我們要學會如何整理、分析所收集的材料,并根據材料形成一定的成果。
3.通過本課的學習交流,我們要學會如何欣賞民俗文化,并學會如何關注生活,思考生活,欣賞生活、熱愛生活。
「道牙子」:北方方言,也叫“馬路牙子”或“馬路崖子”。
主要情節:
  報案人大連人包先生在大連市甘井子區革鎮堡駕駛自己的新車時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倒車的時候,不慎將汽車撞到了路邊的“道牙子”上,導致底盤被撞壞。由于包先生的車所投保的保險公司全國報案中心設立在杭州,所以接線員不熟悉大連話,報案人的大連話,
解釋起來相當麻煩。
要求:
用方言作自我介紹,請同學們猜猜他(她)來自……?
模板:
大家好!我叫……,你們知道我是哪里人嗎?
端午節
七夕節
重陽節
春節
清明節
中秋節
元宵節
冬至
節日探源: 春節
春節的來歷,在我國大約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它是我國民間最熱鬧、最隆重的一個傳統節日。古代的春節,是指農歷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立春”時節,南北朝以后才將春節改在一年歲末,并泛指整個春季,這時大地回春,萬象更新,人們便把它作為新的一年的開始。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國初年,改農歷為公歷[陽歷]后,便將正月初一定為春節。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的新年定為“春節”,因而至今仍有許多人將過春節叫過年。
課后作業:
  請同學們繼續收集并整理相關的資料,為下節課積累相關的寫作素材。
推薦網站
中國民俗網:http://www.
推薦書目:
《民俗文化學——梗概和興趣》鐘敬文,中華書局,1996年。
《中國民俗大觀》廣東旅行出版社,1997年。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到民間采風去》口語交際教學反思
語文學習不只僅是課堂的學習,或者更明確地說,語文學習功夫在課外。作為教師就是應該給同學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和情境。語文教師最高的境界是給同學搭建一個語文學臺。綜合性學習無疑就是這樣的一個好平臺。“到民間采風去”這節口語交際課,我也想為學生設置一個這樣的平臺,這堂課我主要設置了三個活動:話方言,話節日,話春節,它是一次鄉土傳統文化與生活實踐、作文教學相溝通的嘗試,課前我布置學生搜集資料,讓學生在課堂上有話可說,整個這節課,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自始至終參與其中,在我的引導下由最普遍的民俗內容向具有獨特性、趣味性的內容過渡,課堂上思維的火花四濺、歡聲笑語不斷,學生也在這節口語交際課中積累了寫作素材,這對我的教學嘗試是很大的鼓舞,讓我堅定了只要肯在課件制作、教學設計及引導上花心思,學生能在日常生活的累積中發現生活的美、生活的趣味,從而熱愛綜合性學習,熱愛寫作。
當然,課后回顧起來,還是存在著一些缺陷和遺憾,因為設計的環節與內容偏多,盡管學生對自己生活中經常涉及的生活可感可言,反應較快,但還是因為時間不夠充足而使得思維訓練的深度不夠廣,有些內容淺嘗輒止,才剛熱身就不得不匆匆結束。調節氣氛和掌控時間如何協調這個問題仍需更好地處理解決。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綜合性學習《到民間采風去》教學建議
1、綜合性學習教學要注意引導學生課前調查和搜集資料,并且老師要指導學生對搜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總結。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搜集、分析材料的能力,另一方面,學生自己深入參與到活動中去了,課堂上才能更積極、更有實效性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
2、這個專題的教學,對學生語文專業知識要求不高,關鍵是要引導學生多說、敢寫,寫出真情實感。所以,首先老師要明確,口語交際課,一定要讓學生多說,一節課,學生的參與率不能低于80%,盡量保證每位學生都有單獨開口說的機會,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此外,老師也要以此次課堂為契機,鼓勵后進生,語文其實不難,語文源于生活,只要我們敢說,多說,多留心生活,一樣可以學好語文。
3、作文指導課中,首先一定要引導學生明確《到民間采風去》一個關鍵點就是要說出各地與眾不同的風土民情,一定要凸顯一個“異”字,在“異”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地領略中國獨特的民間文化,讓學生對中國的民俗文化感興趣,達到情感價值目標。
4、作文指導中,忌面面俱到、泛泛而談,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幾個切入點,詳細深入地做指導,讓學生由點到面的地掌握各項寫作技巧。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口語交際《到民間采風去》課堂實錄
師:上課!
生:老師好!
師:同學們早上好,請坐。今天我們要學習第四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口語交際課-----到民間采風去。首先,我們來看這節課的學習目標。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些什么呢?大家可以自行閱讀ppt上面的內容。
師:這是一堂口語交際課。這堂課的目的是要鍛煉我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希望同學們把這一點記住。然后通過這一節內容我們還要學會如何去欣賞我們的民俗文化,并且學會如何去關注生活,熱愛我們的生活。好,在正式談論我們這一節課的話題之前,老師給大家看一段視頻。這一段視頻的名字叫做《倒鴨子》。
學生觀看視頻
師:好了,我想問下同學們,通過這一段視頻,其實我們可以知道,這一個誤會的產生主要是因為什么呀?
生:語言不同。
師:地方語言的不同對吧?所謂地方語言,就是我們的方言。在這個時候,老師想跟同學們來個互動。我希望我們班上的同學愿意用自己的家鄉話來做個自我介紹。用自己家鄉的方言做自我介紹。可能同學們會覺得有點困難。這里老師給大家提供一個模板。你們可以參照上面的模板,用你自己的家鄉話把它說出來。然后我們的其它同學再猜一下他是來自哪的?有沒有同學愿意?鄭天德(學生名)。
生:我家鄉沒有什么方言。就是說普通話。
師:就是普通話是吧?那你就用普通話來做個自我介紹,給大家做個好榜樣。大膽發言。
生:大家好。我叫鄭天德。你們知道我是哪里人嗎?
師:好,大家猜猜他是哪里人。
生:中國人。
師:那至少我們知道他是中國人對吧?好,謝謝。這樣好不好?老師先用自己家的方言做個自我介紹。那我希望同學們等下都可以鼓足勇氣,用自己的方言,用自己家鄉的方言來做個自我介紹。好啦,挺清楚啦!大家好,我叫陳敏贍。你知道我來自哪么?(方言)有沒有同學知道?聽得懂我說什么嗎?
生:聽得懂!
生:大家好,我叫陳敏贍。
師:好,至少你們還能聽得懂。其實我是來自廣東陽江。好,現在輪到你們了。你們用你們的方言來做自我介紹。
生:大家好,我叫林銀芳。你們知道我來自哪嗎?
師:猜一下,哪里人?
生:廣東人
師:她說的是什么方言?
生:白話
師:白話是粵方言。中國有兩個地方說粵方言,一個是廣東,還有一個是哪里?
生:廣西。
師:我想問你是哪里的?
生:廣東。
師:好,請坐,謝謝。有沒有其它同學再來說一下?有沒有來自四川的?如果你不想用這一個模板來做自我介紹,你也可以用你的家鄉話說一下“吃飯了沒”之類這一些平常說的。李敏(學生名)你是哪里的?
生:湖南。
師:湖南話“吃飯”怎么說?
生:不太會說。自小在廣東生活。
師:好,請坐,謝謝。朱冬民。(學生名)你先說,你是要作自我介紹還是要說其它的?“吃飯了沒”你的家鄉話怎么說?
生:吃飯了沒。
師:好,請坐,謝謝。有沒有不同的?“大家好”,就說這句話好了。
生:大家好。(方言)
師:大家能不能猜一下他是哪里人?
生:湖北的。
師:好,謝謝,請坐。還有沒有人愿意?我們再請一個同學試試。劉東。(學生名)
生:大家好。(方言)
師:哪里的?有沒有同學知道?
生:江西的。
師:噢,旁邊的兩位同學說是江西的。好,謝謝,請坐。
師:那么剛才通過我們這一環節,我想告訴同學們,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語言,對吧?其中,語言又包括了很多不同地方的不同文化。那我們這一節主要探討的是“到民間采風去”。我們說,風俗風俗,了解一個地方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節日。現在,老師想跟大家說一下中國的傳統節日。這一次,我想考一下大家的文學常識。通過猜詩詞來猜我們中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好,請看這首詩。知道的同學舉手回答。
生:端午節。
師:接下來這一個有沒有同學知道?
生:七夕。
師:“迢迢牽牛星”講的就是牛郎織女的七夕節。好,這一首呢?
生:重陽節。
師:很好。重陽節。這一首呢?一起說,什么節?
生:春節。
師:好,再來,這一首呢?
生:清明節。
師:這一首找一位同學來回答。知道的舉手。“舉杯邀明月”講的是什么節?
生:中秋節。
師:這說的是什么節?
生:元宵節。
師:好,通過我們剛才的詩詞,我們知道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你們最熟悉的、最喜歡過的是什么節日呢?
生:春節。
師:我們就來討論下春節。同學們知不知道春節的來源是怎么樣的呢?學生齊讀下春節的來歷。
師:好,同學們讀得非常響亮。我們從這一段話可以知道,春節主要是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具體是在1949年9月27日這一天正式確定的。好了,那么現在我們來抓住“春節的習俗與食俗”來展開討論。根據你們課前搜集的一些資料,現在我們來匯報一下。你們在課前的時候搜集到的哪些跟我們春節有關的習俗、食俗或其它的一些東西。把你們課前搜集到的資料向我們匯報一下。一般春節都怎么過?
生:初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除舊迎新。到初二的時候,我們都要到親戚家去拜年。還要在正月十五元宵節上鬧花燈,南方的習俗是吃年糕。在我們家鄉,還有一些挑新水、喝伶俐水、舞獅、舞龍等活動。
師:舞獅舞龍這些活動的舉行都是為了什么呢?
生:就是為了迎新年。
師:好,謝謝,請坐。還有其它的嗎?
生:北方人第一頓要吃餃子。因為餃子形狀像元寶,包餃子意味著包住福運,吃餃子象征生活富裕。南方人的年夜飯通常有火鍋和魚。
師:魚我們都知道,意味著……
生:年年有余。
師:那么火鍋呢?
生:紅紅火火。
生:南方還有一些地方過春節講究吃年糕,年年高(糕),象征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
師:其它同學有沒有要補充的?
生:湖南春節第一餐要吃“年糕”,意為“一年更比一年好”。
師:謝謝。其它同學家鄉的春節呢?
生:我們廣西的春節人們喜歡到街上去玩。人來人往,很熱鬧,逛大運。
生:年初二我們要回婆家。
師:是回外婆家還是回娘家?
生:回外婆家。在外婆家吃一頓中午飯,但媽媽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
師:你是哪里的?
生:廣西。
師:好,謝謝,請坐。是不是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風俗習慣呀?
生:是。
師:對,很多地方年初二這一天就是你們的爸爸去看望岳父岳母的日子。好了,還有沒有其它?
生:放鞭炮。
師:為什么要放鞭炮?
生:迎接新年。
師:其實我們說放鞭炮還有另一層含義。鞭炮的聲音可以嚇走……
生:野獸。
師:很好。還有補充嗎?
生:拜年,送大桔。意為“大吉大利”。
生:舞牛。
師:舞牛?你是哪里人?
生:廣西的。
師:我們舞龍舞獅聽得多,舞牛還是第一次聽說。舞牛是不是跟舞龍舞獅差不多呀?
生:是呀。
師:只是換了一種牲畜是吧?
生:是。每年都會舉行舞牛活動。很多人會圍著看,湊熱鬧。
師:看舞牛要不要給錢的呢?
生:不用。
師:它們在街上跑嗎?還是到每家每戶表演。
生:集中一個地方,例如廣場。
生:還有舞雞。
師:舞雞怎么舞?要不要給雞打扮打扮?知不知道為什么要舞雞?
生:增添了春節的喜慶氣氛。
生:早上放鞭炮,吵得睡不了覺。人們喜歡敲鑼打鼓。
師:有沒有同學知道廣東人過春節為什么要敲鑼打鼓?
生:還是趕走惡魔。
師:好,謝謝。還有其它補充的嗎?吃的呢?
生:廣東人喜歡吃發菜炆豬手,稱“發財就手”,發菜炆蠔豉即“好事發財”,咸酸菜炒豬舌(廣州人稱豬利)叫“一本萬利”,炒鮮百合叫“百年好合”,菜膽扒冬菇叫“滿地金錢”,魚滑豆腐煲叫“老少平安”。 還有各種雞類制品,美其名曰“丹鳳朝陽”、“百鳥朝鳳”、“龍鳳呈祥”等等。年初一午飯時,還必備一味素菜,俗稱“羅漢齋”。
生:春節難得放假,一家人都會聚在一起,娛樂放松如打牌,打麻將。
生:年初一不能掃地。不能把財氣掃走。不能殺生。
師:那我們年初一二吃的雞鴨怎么辦?
生:年三十以前殺好。
生:做體力活的人一定要吃雞肉,寓意著新的一年要多抓財。考大學的人一定要吃雞翅膀,寓意著展翅高飛。
師:同學們記得等你們考大學的時候也要多吃點啊。
生:新婿第一年和妻子會娘家的時候,任別人隨便開玩笑都不能生氣。
師:真有趣。謝謝,請坐。
生:四川人第一餐要吃湯圓,寓意著團團圓圓。湯圓都是包餡的。
師:你們一般吃甜的還是咸的?
生:按照自己的口味。
生:大年初四是祭財神的日子,過去,老板想將某人“炒魷魚”,這天就不請他來拜神,對方也就心知肚明,自個收拾走人。還有,灶神這天要來查戶口,因此大家都要留在家里吃飯,不宜外出。另外,年三十晚上要用橘子葉和柚子葉串起來煲水洗澡。
師:這個習慣相信很多地方都有吧?
生:是的。
生:寓意著又長大了一歲,并且趕走霉運,迎接新年。
生:大年初三又稱赤狗日,與“赤口”同音,一些地方,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傳說這天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
生:大年初九,民間習俗是玉皇大帝的誕辰,要舉行盛大的祭天活動。這一天向天公祝壽,可以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平安健康。
生:正月初一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產的預兆,得趕快說聲“歲(碎)歲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
生:年初六,商店酒樓才正式開張營業,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亞于除夕的境況。傳說這一天最受歡迎的是當年滿12歲的男孩,因為12是6的二倍,這叫六六大順。這一天,每家每戶要把節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這叫送窮鬼。
生:正月初十是石頭生日。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還要祭祀石頭,怕傷莊稼。人們把這一天稱“石不動”,也就是“十不動”。還有,午餐必吃饃餅,認為吃餅一年之內便會財運亨通。
師:你以后記得吃多點。我知道,我們班上的同學來自五湖四海。各地這么多的風俗一時也很難說完,課后同學們可以繼續討論。接下來,老師希望同學們把我們剛才所說的那些信息進行整理。你們把課堂作業本拿出來,然后,根據老師的提示,把剛才的信息形成文字。PPT上的是你們整理資料的一個提綱。比如說我們剛才提到了哪些風俗細節,這些風俗細節有哪些深刻內涵,自行整理一下。
學生自行整理資料
師:好了,關于這個內容,同學們課后還可以繼續進行。最后,我們來回顧下我們這節課說了些什么?首先我們通過方言的討論,通過節日的交流,以及我們各地習俗的分享,我們認識了一些中華民俗。我們說,民俗是人類文明積淀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關注民俗,我們可以了解民生和民間文化。今天我們這一課題的交流和討論,希望可以激起同學們對民俗研究的興趣,課后繼續搜集有關這一方面的內容,為下節的寫作課積累素材。這里還提供了有關民俗的一些網址和書籍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好,我們這節課就到這里,謝謝大家,下課。
生:老師再見。
師:同學們再見。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到民間采風去》
口語交際課教學設計
節次 第三節 授課教師 陳敏贍 授課班級 八年級
教材分析 民俗是人類文明積淀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關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間文化。“到民間采風去”是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綜合性學習的內容,體現的是“人與社會”這一板塊。本單元主要截取了其中“鄉土發現”這一分項,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開展相關的表達活動與寫作活動。要深入研究這一課題,學生必須走出學校,走向生活,走向自然,從而了解比學校更為遼闊的社會生活、風俗人情。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A、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和加工分析資料的能力。B、學會整理、分析所收集的材料,并根據材料形成一定的成果。2.過程與方法:運用合作、交流、討論的學習方法,分享資料,并在探討中學會取長補短,共同提高。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借“采風”引導學生關注生活,思考生活,欣賞生活、熱愛生活;引導學生感悟民俗文化,學會欣賞民俗文化,增強保護民俗文化的意識,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重點與難點 重點:學習收集資料和運用資料的方法。難點:在圍繞自己家鄉民俗開展的活動中,學會感受、學會積累、學會思考,并能用語言進行敘述性的表達。
教學準備 1、導學稿。2、多媒體幻燈片。 總課時數 3 當前課時 1
新課導入 視頻:經典大連話《倒鴨子?道牙子?》
教學過程 一、視頻導入《倒鴨子?道牙子?》【4分鐘】方言,亦作“馬路牙子 ( http: / / baike. / view / 289484.htm" \t "_blank )”或者“馬路崖子”。主要情節:報案人大連人包先生在大連市甘井子區 ( http: / / baike. / view / 314612.htm" \t "_blank )革鎮堡駕駛自己的新車時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倒車的時候,不慎將汽車撞到了路邊的“道牙子”上,導致底盤 ( http: / / baike. / view / 29341.htm" \t "_blank )被撞壞。由于包先生的車所投保的保險公司 ( http: / / baike. / view / 26882.htm" \t "_blank )全國報案中心設立在杭州 ( http: / / baike. / view / 3742.htm" \t "_blank ),所以接線員不熟悉大連話,報案人的大連話,解釋起來相當麻煩。二、“話”方言【5分鐘】 鼓勵同學們用方言作自我介紹,并讓其他同學猜猜他來自的地方。三、“話”節日【6分鐘】課前讓同學們搜集有關節日的相關詩詞,而后通過詩詞誦讀等方式的交流,說出相關的節日,最后引出話題:春節……四、“話”春節【20分鐘】節日探源:春節的由來【資料輔讀】 春節習俗:祭灶 ( http: / / news. / ziliao / 2009-01 / 19 / content_10684507.htm" \t "_blank ) 祭祖 ( http: / / www. / fwxx / wh / 2006-01 / 24 / content_169073.htm" \t "_blank ) 掃塵 ( http: / / news. / ziliao / 2009-01 / 19 / content_10684491.htm" \t "_blank ) 小年 ( http: / / news. / newscenter / 2008-01 / 29 / content_7521248.htm" \t "_blank ) 除夕夜 ( http: / / www. / fwxx / wh / 2006-01 / 24 / content_169069.htm" \t "_blank ) 守歲壓歲 ( http: / / news. / ziliao / 2009-01 / 19 / content_10684587.htm" \t "_blank ) 拜年 ( http: / / news. / ziliao / 2009-01 / 20 / content_10689961.htm" \t "_blank ) 迎春 ( http: / / www. / fwxx / wh / 2006-01 / 24 / content_169078.htm" \t "_blank ) 年夜飯 ( http: / / news. / newscenter / 2009-01 / 23 / content_10709193.htm" \t "_blank ) 貼春聯 ( http: / / news. / ziliao / 2009-01 / 19 / content_10684569.htm" \t "_blank ) 貼門神 ( http: / / news. / ziliao / 2009-01 / 19 / content_10684552.htm" \t "_blank ) 貼窗花 ( http: / / news. / ziliao / 2009-01 / 19 / content_10684575.htm" \t "_blank ) 倒貼“福”字 ( http: / / news. / ziliao / 2009-01 / 19 / content_10684572.htm" \t "_blank ) 放爆竹 ( http: / / news. / ziliao / 2009-01 / 19 / content_10684591.htm" \t "_blank )…… 春節食俗:年糕 餃子 春餅 元宵……五、自主整理——學生把課上的大量信息自行進行相關處理,并形成文字,為下節課的寫作課積累相關素材。【4分鐘】六、小結。【4分鐘】
板書設計 綜合性學習·口語交際 1、方言獨特,鄉音難改《到民間采風去》 2、繽紛節日,異彩紛呈 3、各地習俗,大同小異
課后作業 課后繼續搜集與家鄉有關的風俗,為下節課積累相關的寫作素材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到民間采風去》精品課程整體規劃
一:課程設計依據
1.教材依據
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選擇的課文都與民風民俗有關,編者在安排了這組文章后,安排了一個“到民間采風去”的綜合性學習 寫作 口語交際,要求學生到民間采風,關注民風民情,把它作為語文學習的寶貴資料。要深入研究本單元“鄉土發現”這一塊內容,學生必須走出學校,走向生活,走向自然,從而了解比學校更為遼闊的社會生活、風俗人情。
2.學生特點
本學校的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各自家鄉的風俗、食俗、語言都不盡相同。每個地方的民俗文化都可以更好的讓學生去了解,從而有話可說,有料可寫。
二:課程設計目的
1、讓學生了解各地民風民俗,圍繞春節展開交流,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家鄉、
熱愛傳統文化的感情。
2、借“采風”引導學生關注生活,思考生活,熱愛生活,感悟民俗文化,增強保護民俗文化的意思,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3、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從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方面綜合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4、培養學生多渠道收集資料的能力、小組合作探究與匯報、分析資料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5、引領學生明白此次作文的評判標準,進而對照和反思自己的作品,培養學生懂得如何進一步修改自己的作文的能力。
三:課程設計安排
集中體現為三節課
(一):綜合性學習《“到民間采風去”綜合性學習》(口語交際)
1、學生用自己的方言說話,從表達的方言中感受不同地區語言等的差異。
2、話節日,中國傳統的節日你知多少。
3、活動過程中重點圍繞“春節”來探究,關于春節的由來、傳說、習俗、食俗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
4、讓學生在傾聽、表達和交流的過程中了解家鄉,激發起對家鄉的熱愛。
(二):寫作指導課《“到民間采風去”綜合性學習》
1、出示以“春節”為話題的題目給學生討論,要寫好此次作文,應如何擬好作文題目,如何選好材料進行寫作。
2、方法技巧的點撥,適時練習點評。
3、選擇家鄉典型的材料描述出來,體現各自地方的特色。
(三):作文講評課《“到民間采風去”》
1.從自己較為熱愛的節日中,選取其中一個進行描寫。要求運用細節描寫的方法,做到詳略得當、語言生動形象、能夠靈活運用各種表達方式。
2. 根據本次作文的實際情況,對幾篇優秀作品進行點評,歸納出這些作品的共同點,引導學生明白此次作文的評判尺度。
3.通過本次作文的寫作與評改,學生不僅懂得如何進一步修改自己的作文。也了解了各個地區的民俗美,人情美。
(四):三節課的共同點
1.都力求緊扣不同地區的文化特色,挖掘不同地區的民風民俗的精神內涵。
2.三節課課型不同,訓練的側重點也不同,但三節課都力求人人參與,嘗試不同課型中小組合作形式的變化。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3 頁 (共 3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口語交際《到民間采風去》特色材料
祭灶
是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傳說到了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一年的善惡,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匯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的命運交于灶王爺之手。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百姓供上紅燭、糖瓜,以隆重的禮節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 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農村很多地區還沿襲這種風俗。
掃塵
“二十四,掃塵日”。迎新首先要除舊。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民間素有的傳統習俗。掃塵之日,全家上下齊動手,用心打掃房屋、庭院,擦洗鍋碗、拆洗被褥,干干凈凈迎接新年。其實,人們借助“塵”與“陳”的諧音表達除陳、除舊的意愿。
貼春聯
貼春聯這種春節期間的活動從宋代開始盛行,每到過年時家家有貼春聯的習俗。
春聯,俗稱“門對”,又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稱春聯。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后來畫門神像于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春聯真正普及始于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史料記載,有一年過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副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后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

倒貼福字
在我國,人們往往用一個“福”字來表達對福運、福氣、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每當辭舊迎新的時刻,家家戶戶都要把“福”字貼在屋門上,意味著福氣進入家門。許多地方還倒貼“福”字,利用“倒”與“到”的諧音,寓意“福到了”。
除夕守歲踩歲
除夕是指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與春節首尾相連,是“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時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窮歲盡”,表示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除夕之夜是年節的第一個高潮。守歲,俗稱“熬年”,是從吃年夜飯開始。年夜飯是一年中最具家庭親情、充滿溫馨祥和的家宴,此時,人們不僅享受著滿桌佳肴,更享受著濃濃的親情和節日的喜慶。年夜飯之后,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開始守歲,共同辭舊迎新。
除夕夜,我國民間還要舉行踩歲活動,即在院內將芝麻稈粘上用黃紙卷成的元寶形,攢成一捆,謂之“聚寶盆”。然后,全家人用腳將其踩碎,以“碎”諧“歲”,并借用芝麻開花節節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興旺,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如今踩歲習俗已被燃放鞭炮替代。
壓歲錢
除夕守歲之時,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也叫壓勝錢。因為“歲”與“祟”諧音,長輩們希望壓歲錢能驅邪免災,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壓歲錢寄托著長輩對晚輩的殷切希望和深情關愛。

放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劈劈啪啪的爆竹聲辭舊迎新。燃放鞭炮是中國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據史料記載,最早的爆竹是用竹竿之類的易燃品制成的火炬。因為我國南方盛產竹子,這個習俗首先是從南方流行起來的。當竹子燃燒時,竹節里空氣膨脹,引起竹腔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爆竹的名稱也由此得來。大約到了唐代,人們把火藥裝在竹筒里點燃。宋代人們已經普遍使用內裝火藥的紙卷代替竹筒,也就是現在的炮仗了。

逛廟會
逛廟會,是大多數中國人的春節情結,更是不可或缺的年俗。春節廟會最早是民間的宗教儀式,廟會之時,通常由僧人、道士做“法事”或“道場”以祭祀神佛,人們也要進香朝拜、許愿、還愿、求福。廟會期間,也少不了商販叫賣、民間藝術表演。廟會上有許多歷史悠久深受老百姓喜愛的傳統項目,比如,舞獅、舞龍、扭秧歌、踩高蹺、跑旱船等。
觀社火
除了廟會,民間自演自娛的社火也是歷史悠久的年節娛樂活動。社火源于古老的土地神與火神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傳說中的火神。在以農業文化著稱的中國,土地是人們的立足之本,它為人類的生存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火,是人們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類生存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遠古人們憑著原始思維認為火也有“靈”,并視之為具有特殊含義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觀念。古老的土地與火的崇拜,產生了祭祀社與火的風俗。隨著社會的發展,祭祀社火的儀式逐漸成為規模盛大,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民間娛樂活動。
拜年
拜年,是春節期間的重要活動,它與除夕夜的團圓飯一樣,是最能體現“年味” 的春節習俗。在過去家庭拜年順序為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一般大年初一晚輩給長輩拜年,祝愿長輩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新年后給親戚拜年,一般的規矩是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親戚。在同學、同事、朋友、合作者、鄰里之間也要相互拜年。在“過年好”的道賀聲中,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增進了人與人的感情。正如古語所說,拜年“以聯年誼、以敦鄉情”。

中國結
中國結又稱盤長結,每一個結都是從頭到尾用一根紅繩編結而成。中國結發源于遠古時期,當時還沒有文字,人們為了記住某些事情,在一根繩上盤上不同的結以示記憶,這就是“結繩記事”。當時,人們用這種方法除了記住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事情之外,還是年輕人用于表達愛情的物品。作為一種裝飾藝術品,中國結給人以純樸、吉祥的印象。它內含濃郁的民族鄉土氣息,外形又很雅致,既體現遠古時代的神秘,又體現中國人的靈秀。因此,它很快成為人們在春節期間室內懸掛,或互相贈送的物件。優美的造型、古色古香的韻味給傳統佳節增添祥和、吉利的氣氛。
餃子:
北方年夜飯有吃餃子的傳統,但各地吃餃子的習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餃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餃子,北方一些山區還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餃子的習俗。吃餃子是表達人們辭舊迎新之際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按照我國古代記時法,晚上11時到第二天凌晨1時為子時。   
  “交子”即新年與舊年相交的時刻。餃子就意味著更歲交子,過春節吃餃子被認為是大吉大利。另外餃子形狀像元寶,包餃子意味著包住福運,吃餃子象征生活富裕。與北方不同,南方的年夜飯通常有火鍋和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象征“吉慶有余”,也喻示著生活幸福,“年年有余”。南方還有一些地方過春節講究吃年糕,年年高(糕),象征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
年糕:
 春節吃年糕,“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稔。”寓意萬事如意年年高。
年糕的種類有:北方有白糕饦、黃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臺灣有紅龜糕。
漢代揚雄的《方言》一書中就已有“糕”的稱謂,魏晉南北朝時已流行。賈思勰《齊民要術》記載了制做方法。明、清時,是糕已發展成市面上一種常年供應的小食,并有南北風味之別。
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種,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湯煮諸法。
元宵
元宵節,道教稱之為“上元節”。據元代伊土珍《(女郎)環環記》引《三余帖》記:嫦娥奔月后,羿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見,自稱為嫦娥之使,說:“夫人知君懷思,無從得降,明日乃月圓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團團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臨。可見元宵節吃元宵,是取“團團如月”的吉祥之意。   
  明代時,元宵在北京已很常見,做法也與今天無異。清代康熙年間朝野盛行“八寶元宵”、馬思遠元宵。民國初年還有袁世凱因元宵與“袁消”音同,故下令禁喊元宵之事。   
  元宵用面除江米面外,還有粘高梁面、黃米面等。餡則有桂花白糖、山渣白糖、什錦、豆沙、棗泥等。形制上,或大若核桃,也有小如黃豆的“百子湯元”,還有實心圓子和薄皮的“碌皮湯園”。
春餅
立春吃春餅是中國一種古老風俗。晉代已有“五芋盤”即“春盤”,是將春餅與菜同置一盤之內。唐宋時立春吃春餅之風漸盛,皇帝并以之賜近臣百官,當時的春盤極為講究:“翠縷紅絲,金雞玉燕,備極精巧,每盤直萬錢”。   
  民間也用以互相饋贈。吃春餅的食俗也影響了兄弟民族。如耶律楚律隨成吉思汗征西域時就曾命廚師作春盤,并作詩日:“昨朝春日偶然忘,試作春盤我一嘗。本案初開銀線亂,砂瓶煮熟藕絲長。勻和豌豆揉蔥白,細剪萎蒿點韭黃。也與何曾同是飽,區區何必待膏梁”。   
  春餅發展到今天,形制隨地而異,食用時間也因地而別。有烙制、也有蒸制;或大如團扇,或小如荷甲。
臘八粥
進入臘月,人們就開始忙著準備過年。農歷十二月初八是臘八節,人們“合五谷棗栗等果品為粥,祭先農,祭先祖”。臘八節源于古老的臘日節,也稱臘祭或蠟祭。孔子的學生子貢曾用“一國之人皆若狂”形容當時慶祝臘日節的盛況。相傳臘月初八也是佛祖釋迦牟尼得道成佛之日,從宋朝開始,臘日節日趨衰落,而佛成道日的影響卻在不斷擴大,臘日節漸漸演變為喝臘八粥的臘八節,由此奏響了春節的序曲。
著名的雍和宮臘八粥,除了江米、小米等五谷雜糧外,還加有羊肉丁和奶油,粥面撒有紅棗、桂圓、核桃仁、葡萄干、瓜子仁、青紅絲等。
臘八粥現又稱八寶粥,用料以桂圓、苡米、麥片、糯米、綠豆、紅豆、蕓豆、花生等八物(也可選自己喜愛的如芡實、栗子等)。
春節傳說之一:熬年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后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并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門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飯”,由于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后,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春節傳說之二:萬年創建歷法說
  相傳,在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令定準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樹陰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后來,山崖上的滴泉啟發了他的靈感,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回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復一遍。
  當時的國君叫祖乙,也常為天氣風云的不測感到苦惱。萬年知道后,就帶著日晷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后龍顏大悅,感到有道理。于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筑起日晷臺和漏壺亭。并希望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歷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萬年測試歷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著一首詩: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
  知道萬年創建歷法已成,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據說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準確的太陽歷,當他把太陽歷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須。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歷命名為“萬年歷”,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后,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說就是為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
  
春節傳說之三:貼春聯和門神
  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只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游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郁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干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壘就會立即發現并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郁壘。于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后來,人們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后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愿,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征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愿。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鐘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里拿著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于上門來的鬼魅戰斗。由于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于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于門旁鎮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后,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error當前文檔不提供在線查看服務,請下載使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门县| 北流市| 马公市| 宣汉县| 上饶县| 安塞县| 延长县| 上高县| 清流县| 资兴市| 晋城| 临西县| 泗阳县| 沙坪坝区| 同心县| 盐津县| 仁化县| 巴彦淖尔市| 永清县| 南靖县| 察雅县| 宜丰县| 靖边县| 钟祥市| 平凉市| 浮梁县| 台北市| 澎湖县| 迁安市| 巴东县| 盐源县| 江口县| 双流县| 海南省| 偃师市| 星座| 尼玛县| 邢台市| 庆元县| 潞西市| 沈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