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詩五首(飲酒、行路難)》教學設計沙欄中學 鐘金濤教學目標:⒈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詩歌。⒉學會從用詞或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詩歌,領悟詩歌的思想感情。⒊學習古人悠然的心態、對理想的堅定信念和積極進取的精神。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詩歌。解決辦法:多形式朗讀,結合寫作背景和對詩歌的賞析,引導把握情感,理解性背誦。教學難點:學會從用詞或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詩歌,領悟詩歌的思想感情。解決辦法:想象詩中情景并結合寫作背景來賞析,提供賞析方法,示范賞析,讀賞結合。教學過程:1、 導入2、 明確學習目標3、 學習《飲酒》1、 簡介陶淵明、解題2、 朗讀、感知(先自讀、結合課文注解了解詩歌大意;后范讀、指導朗讀。)3、 誦讀、賞析(1) 有感情地朗讀,同時想象詩中情景。(2) 結合寫作背景思考:從詩歌中,我讀出了什么?然后選擇最有感悟的一兩句反復朗讀并賞析:方法一:“××”詞用得好,好在哪?……讓我讀出了詩人的……(思想情感)。方法二:運用了……修辭手法,有什么效果?……讓我讀出了詩人的……(思想情感)。(3) 示范賞析(4) 自由賞析、同桌交流、教師點撥。(5)小結本詩主旨,再次有感情朗讀并背誦。四、 學習《行路難》1、 簡介李白和寫作背景、解題2、 朗讀、感知(先自讀、范讀、指導朗讀、同桌互讀、齊讀;結合課文注解了解詩歌大意。)3、 誦讀、賞析(1) 有感情地朗讀,同時想象詩中情景。(2) 結合寫作背景思考:從詩歌中,我讀出了什么?然后選擇最有感悟的一兩句反復朗讀并賞析:方法一:“××”詞用得好,好在哪?……讓我讀出了詩人的……(思想情感)。方法二:運用了……修辭手法,有什么效果?……讓我讀出了詩人的……(思想情感)。(3)自由賞析、同桌交流、教師點撥。(4)小結本詩主旨,再次有感情朗讀并背誦。五、 探究拓展:陶淵明不肯降志辱身迎合權貴,所以棄官歸隱,他淡泊名利、潔身自好,追求閑靜自由、悠然自得的田園生活;李白因一身傲骨與權貴不和,但在懷才不遇的悲憤中仍執著追求,抱有有實現理想的堅定信念。你更欣賞陶淵明人生態度還是李白的人生態度?為什么?請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六、課堂練習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33張PPT)21世紀教育網精品教學課件飲酒(其五)陶淵明李白行路難(其一)⒈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詩歌。⒉學會從用詞或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詩歌,領悟詩歌的思想感情。⒊學習古人悠然的心態、對理想的堅定信念和積極進取的精神。學習目標飲酒陶淵明陶淵明,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人。八歲喪父,家道衰落,日漸貧困。青壯年時,有過建功立業的抱負,先后任彭澤縣令等小官。因不滿政治腐敗、官場黑暗,又不肯降志辱身迎合權貴,四十一歲時辭官歸隱田園,一直過著“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他以田園生活為題材進行詩歌創作,是田園詩派的開創者。其詩多歌頌優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樸的農村生活。詩風平淡自然,極受后人推崇,影響深遠。陶淵明名句: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歸園田居》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閑靜少言,不慕榮利?!段辶壬鷤鳌?br/>《飲酒》是辭官歸隱后所寫,共20首。為酒后即興之作,實際上是借“飲酒”的題目,寫對世事人生的感慨。飲 酒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朗讀感知1 .有感情地朗讀,同時想象詩中情景。2.結合寫作背景思考:從詩歌中我讀出了什么?然后選擇最有感悟的一兩句反復朗讀并賞析:方法一:“××”詞用得好,好在哪?……讓我讀出了詩人的……(思想情感)。方法二:運用了……修辭手法,有什么效果?……讓我讀出了詩人的……(思想情感)。誦讀賞析例:“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中, “人境”與“無車馬喧”形成對比,突出詩人身居塵世卻不覺得喧鬧,不被塵世所煩擾的灑脫。☆方法一:“××”詞用得好,好在哪?……讓我讀出了詩人的……(思想情感)。☆方法二:運用了……修辭手法,有什么效果?……讓我讀出了詩人的……(思想情感)。誦讀賞析例:“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中, “人境”與“無車馬喧”形成對比,突出詩人身居塵世卻不覺得喧鬧,不被塵世所煩擾的灑脫。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心遠”:表明詩人心境超脫世俗,不為名利所惑,不慕官場榮祿,心情閑適自由,心志高遠。這兩句用設問自答,點明“地自偏” 的原因。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菊”清新、淡雅,陶淵明愛 菊,詠菊,寄托著高潔的情致。“悠然”讓人感覺心和自然親近,寫出超凡脫俗、天真自然的意趣。“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金 · 元好問《論詩》絕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菊花黃,南山青、夕陽紅、山氣飄、飛鳥還,大自然恬淡飄逸,各有所歸,鳥飛倦了,也知回家,可有些人呢?為什么還要奔波于名利場中,不肯重返優美寧靜的大自然的懷抱呢?菊、東籬、南山、山氣、夕、 飛鳥等美麗的自然景物 烘托詩人悠閑自得的情趣。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田園生活中有怎樣的人生真諦呢?“忘言”: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往往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只能用心靈去感受它,令人想象、回味。詩人在大自然啟迪下,已領悟到人生的真意,又何須用語言表達。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飲 酒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朗讀背誦閑適自由、悠然自得的情趣。李白醉酒李白行路難(其一)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盛唐詩人。少年抱負宏大。想輔佐帝王,成就偉業。天寶(742年)由友人推薦,被召入長安,做一名文學侍臣,以詩賦為朝廷點綴升平。因一身傲骨與權貴不和,被迫“賜金放還”;安史之亂起,被流放夜郎,后病逝于歸途中。李白是繼屈原之后我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想象豐富,夸張奇特,形成了飄逸、奔放、雄奇、壯麗的風格,故有“詩仙”之稱。背景/題解李白在長安生活前后雖不滿兩年,卻使李白認識到朝廷的腐朽黑暗,認識到實現自己理想的艱難。離天長安以后,他寫了不少詩篇反映英雄失路的惆悵,這首詩即其中之一。 “行路難”是樂府古題,多詠嘆世路艱難及貧困孤苦的處境。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朗讀感知《行路難》李白1 .有感情地朗讀,同時想象詩中情景。2.結合寫作背景思考:從詩歌中我讀出了什么?然后選擇最有感悟的一兩句反復朗讀并賞析:方法一:“××”詞用得好,好在哪?……讓我讀出了詩人的……(思想情感)。方法二:運用了……修辭手法,有什么效果? ……讓我讀出了詩人的……(思想情感)。誦讀賞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歡樂的宴飲苦悶茫然對比反襯以樂景寫哀情更顯情之哀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理想之路(仕途)的艱難險阻。李白在長安生活前后雖不滿兩年,卻使李白認識到朝廷的腐朽黑暗,認識到實現自己濟世安民理想的艱難。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兩大典故:☆商朝末年的呂尚,未遇周文王時,曾在渭水之濱垂釣。☆伊尹受命于商湯之前,夢見乘舟過日月旁邊。借用歷史人物忽受重用的典故,含蓄表達重新得到重用。在想象中擁有了一線希望。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回到現實四個三字句,反復詠嘆, 運用反問的修辭手法,語氣更強烈,表達回到現實的苦悶彷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長風破浪” 用詞生動形象,讓人想象詩人橫渡滄海時搏擊風浪的雄姿。“云帆”以“云”修飾“帆”,更顯得高雅,讓人仿佛看到勝利的旗幟。盡管理想之路障礙重重,但詩人仍堅信總會有一天高掛云帆,乘風破浪,沖破一切阻力,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這兩句比喻理想終能實現。生動形象地表達詩人實現理想抱負的堅定信念,和追求理想的執著精神。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背誦《行路難》李白懷才不遇的悲憤中仍有實現理想的堅定信念。課堂練習(1)山氣日夕佳,_____________。(2)《飲酒》中體現陶淵明愛菊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3)《飲酒》中體現詩人主觀情感與外界客觀景物融為一體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4)《行路難》中表現詩人遠大抱負和堅定自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當前文檔不提供在線查看服務,請下載使用!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