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講《物態變化》達標檢測卷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54分)1 . 如圖各物態變化現象中,需要吸熱的是(?? ) A.霧凇的形成 B.河水結冰 C.樟腦丸逐漸變小 D.露珠的形成 2 . 如圖是某物質加熱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對圖象的分析中正確的是(? )A.0~t1時間內該物質一定是固體B.T2一定是物質的沸點C.0~t1時間內物質的分子熱運動加劇D.t1~t2時間內物質的溫度不變內能不變3 . 下列數據符合實際的是( )A. 人體的正常體溫約為22℃ B. 一名中學生的質量約為50g C. 對人體安全的電壓是220V D. 中學生的身高約為1.65m 4 . “地面的水??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氣,會??成小水滴或??為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懸浮在高層空氣中,這就形成了??。”對于引號中這段文字空缺的內容,下列填充正確的是(???)21*cnjy*comA. 汽化 液化 凝固 云 B. 蒸發 液化 凝華 雨 C. 蒸發 液化 凝華 云 D. 蒸發 凝華 液化 雨 5 . 下列物態變化過程中,屬于凝華的是( )A. 夏天的早晨,草葉上出現露珠 B. 衣柜里的樟腦球慢慢變小 C. 寒冷的冬天,河水結成冰 D. 寒冷的冬天,室內窗戶玻璃上出現冰花 6 . 在兩塊相同的玻璃片上,小明同學分別滴一滴質量相同的水,如圖所示.觀察圖中情景可知,他主要研究蒸發快慢是否與(?? )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A. 水的溫度有關 B. 水的表面積有關 C. 水上方空氣的流速有關 D. 水的質量有關 7 . 小明同學口渴了,跑到廚房只看到了一壺剛燒開的熱茶,正冒著“熱氣”,于是就從冰箱拿出一瓶飲料,發現飲料瓶周圍在冒著“冷氣”.對這種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都是液化現象 B. 都是汽化現象 C. “熱氣”是液化,“冷氣”是汽化 D. “熱氣”是汽化,“冷氣”是液化 8 . 下列做法利用物態變化放熱的是(?? )A. 運輸食品時,為了防止食品腐爛變質,常放些干冰 B. 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窯里放幾桶水 C. 夏天,為了涼快,常在地面上灑水 D. 夏天,為了喝到冰涼的飲料,常在飲料中加冰塊 9 . 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來水管包了一層保溫材料,是為了防止水管凍裂,水管被凍裂的主要原因是( )【來源:21·世紀·教育·網】A. 水管里的水結成冰后,體積變大 B. 水管里的水結成冰后,質量變大 C. 水管里的水結成冰后,密度變大 D. 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夠而破裂 10 .個別不法商販為牟取暴利,在黃金中摻入少量金屬銥顆粒。已知黃金的熔點是1064.6℃,銥的熔點是2443.0℃,可以有效檢測黃金制品中有無銥顆粒的手段是(? )A. 加熱至1064.0℃并觀察有無銥顆粒 B. 加熱至1065.0℃并觀察有無銥顆粒 C. 加熱至2444.0℃并觀察有無銥顆粒 D. 加熱至3507.6℃并觀察有無銥顆粒 11 . 下列措施中能使蒸發變慢的是(????)A. 用衣架將濕衣服展開晾曬 B. 用電熱吹風機將濕頭發吹干 C. 把蔬菜用保鮮膜包好放入冰箱 D. 喝開水為了不燙口向水面吹氣 12 . 關于汽化現象,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 增大壓強可以降低液體的沸點 B. 蒸發和沸騰可以在相同溫度下發生 C. 夏天扇扇子,降低了空氣的溫度,就會感到涼爽 D. 蒸發和沸騰都只是在液體表面發生的汽化現象 13 . 在研究水的沸騰實驗中,記錄數據如下,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t時/min012345678t溫/℃9597989910010098100100A. 記錄明顯錯誤的是第6min的數據 B. 從第4min起,水不再吸熱 C. 若第8min后繼續對水加熱,水溫將保持不變 D. 實驗時,水的沸點是100℃ 14 . 我國古代有許多藝術性、科學性較高的飲器.有一種杯子叫“常滿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圓錐體.這種杯子放在某些地方的空氣中,白玉圓錐體上就會有水滴產生,過一段時間后杯中就會盛滿水,故稱常滿杯.下列有幾種關于此杯的說法,其中錯誤的是( )A. 杯中的水是水蒸氣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B. 杯中的水是空氣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C. 有水滴產生時,白玉溫度比周圍空氣溫度低 D. 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嶺中可能自動“生”水 15 . 小芳泡方便面時,看到泡方便面的碗里冒“熱氣”,由此他聯想到了吃雪糕時,雪糕周圍冒“冷氣”的情境,以下是他對“冷氣”和“熱氣”的思考,其中正確的是(?? )A. “冷氣”和“熱氣”本質是相同的,它們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氣 B. “冷氣”和“熱氣”本質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氣 C. “冷氣”和“熱氣”本質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 “冷氣”和“熱氣”本質是相同的,都是空氣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16 . 我們的校園里,美景各異,四季分明,下列描述中屬于液化現象的是(? )A. 春天,花壇里冰雪消融 B. 夏天,草地上露珠晶瑩 C. 秋天,操場上輕霜涂抹 D. 冬天,樹枝上霧淞潔白 17 . 在圖所示的四種自然現象中,屬于液化現象的是(?? )A.冰雪消融 B.霜滿枝頭 C.白霧茫茫 D.大雪紛飛 18 . 關于自然現象對應的物態變化及吸放熱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水結冰﹣凝固? 吸熱 B. 霧生成﹣液化? 放熱 C. 露產生﹣汽化? 吸熱 D. 霜形成﹣升華? 放熱 19 . 某同學取出一支示數為39.6 ℃的體溫計,沒有將水銀甩回玻璃泡就直接測量自己的體溫,若他的實際體溫是36.6 ℃,則測出來的體溫是(???)21教育網A. 36.6 ℃ B. 39.6 ℃ C. 38.6 ℃ D. 76.2 ℃ 20 . 下列自然現象中,屬于吸熱過程的是(???)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露水晶瑩 C. 秋天,薄霧縹緲 D. 冬天,千里冰封 2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春天,早晨經常出現大霧,是液化現象 B. 夏天,從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過一會兒表面出現水珠,是熔化現象 C. 深秋,枯草上出現的霜,是凝固現象 D. 冬天,窗玻璃上會出現冰花,是汽化現象 22 . “露”、“霧”、“云”、“雨”、“霜”、“雪”、“冰雹”這些常見的自然現象,本質都是水的三態變化.關于它們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21cnjy.comA. 其中吸熱的有“露”、“霧”、“云”、“雨” B. “冰雹”是小水珠凝固而成的小冰塊 C. “霧”是水蒸氣 D. “霜”、“雪”是凝化而成的 23 . 下表是一些物質的熔點和沸點(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根據下表,在我國各個地區都能測量氣溫的溫度計是(?????)21·cn·jy·comA. 水溫度計 B. 水銀溫度計 C. 酒精溫度計 D. 乙醚溫度計 24 . 溫度為0℃時,下列現象正確的是??? (??? )A. 水已不存在,全部結成冰 B. 冰和水都可能存在,沒有水蒸氣 C. 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 D. 冰、水、水蒸氣都可能存在 25 . 寒冷的冬天,將洗好的衣服晾在室外,一會兒,衣服就會凍得硬邦邦的.幾天后,冰凍的衣服依然能晾干,此過程中主要發生的物態變化和吸、放熱情況是( )A. 凝華;吸熱? ? ? B. 凝華;放熱 C. 升華;吸熱 D. 升華;放熱 26 . 如圖所示,常溫下兩個燒杯,分別盛有冰塊和熱水,上方均蓋有一塊玻璃分別為a、b,過一會兒可明顯看到( )www.21-cn-jy.comA. a、b兩塊玻璃外側均有小水珠 B. a、b兩塊玻璃內側均有小水珠 C. a塊玻璃內側,b塊玻璃外側有小水珠 D. a塊玻璃外側,b塊玻璃內側有小水珠 27.紙燃燒需要達到一定的溫度,某實驗小組把盛有水的紙盒放在火焰上燒,做“紙鍋燒水”實驗(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紙鍋里的水未加熱前,水是不會發生汽化現象的B.紙鍋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C.水燒開時紙盒并未燃燒,這是因為水沸騰時溫度不會再升高,沒有達到紙燃燒的溫度D.紙鍋里的水沸騰后溫度將保持不變,若撤去酒精燈火焰,則水將不會沸騰二、非選擇題(共46分)28. 液化的兩種方式是 和 . 生活中使用的石油液化氣,是在常溫下用 的方法把石油氣液化后貯存在鋼瓶內的.2·1·c·n·j·y29 . 醫院中常用的溫度計稱為體溫計.它的測量范圍是 到? . 它的最小刻度通常是 . 它在構造上有一設計精巧的縮口,因此,它離開人體后仍能表示人體溫度,但使用前應先 . 21·世紀*教育網30 . 冬天北方農村的菜窖里放幾桶水,菜就不易凍壞,這是因為水 時會 熱,因此窖內溫度不致太 . www-2-1-cnjy-com31 . 圖是某種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請你根據圖象回答下列問題:(1)這種物質從開始熔化到熔化完畢共用了 min.(2)在CD這一段,該物質處于 ?態(填:“固”“液”或“氣”).(3)由圖象可看出該物質的熔點是 ℃,在第2min末該物質于 (選填“固態”、“液態”或“固液共存狀態”).項的字母填在橫線上)A.只有12組數據才能得出結論B.得到的結論具有普遍性C.減小實驗誤差D.得到溫度與時間兩物理量的關系更接近實際.2-1-c-n-j-y第一講《物態變化》達標檢測卷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54分)1 . 如圖各物態變化現象中,需要吸熱的是(?? ) A.霧凇的形成 B.河水結冰 C.? 樟腦丸逐漸變小 D.露珠的形成 【答案】C【解析】 A、霧凇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冰晶,屬于凝華現象,凝華放熱,符合題意;B、河水結冰,由液態變成固態,屬于凝固現象,凝固放熱,符合題意;C、樟腦丸逐漸變小,由固態變成氣態,屬于升華現象,升華吸熱,不符合題意;D、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象,液化放熱,符合題意。故選:C。2 . 如圖是某物質加熱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對圖象的分析中正確的是(? )A.0~t1時間內該物質一定是固體B.T2一定是物質的沸點C.0~t1時間內物質的分子熱運動加劇D.t1~t2時間內物質的溫度不變內能不變【答案】C 【解析】 A、根據圖象,開始吸熱溫度升高,最后溫度不變,可能是晶體熔化圖象,也可能是液體的沸騰圖象,所以0~t1時間內該物質也可能是液體,A錯誤。B、根據圖象,開始吸熱溫度升高,最后溫度不變,可能是晶體熔化圖象,也可能是液體的沸騰圖象,T2可能是沸點也可能是熔點,所以B錯誤;C、0~t1時間,物體的溫度不斷升高,所以分子運動加劇,C正確;D、t1~t2時間內物質的溫度不變,但仍需吸熱,所以內能增大,D錯誤;故選:C。3 . 下列數據符合實際的是( )A. 人體的正常體溫約為22℃ B. 一名中學生的質量約為50g C. 對人體安全的電壓是220V D. 中學生的身高約為1.65m 【答案】D 【解析】 A、正常情況下,人的體溫在37℃左右,變化幅度很小。此選項不符合實際;B、成年人的質量在65kg左右,中學生的質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5×104g左右。此選項不符合實際;C、經驗證明,只有不高于36V的電壓對人體才是安全的。此選項不符合實際;D、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學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65cm=1.65m左右。此選項符合實際。故選:D。4 . “地面的水??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氣,會??成小水滴或??為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懸浮在高層空氣中,這就形成了??。”對于引號中這段文字空缺的內容,下列填充正確的是(???)A. 汽化 液化 凝固 云 B. 蒸發 液化 凝華 雨 C. 蒸發 液化 凝華 云 D. 蒸發 凝華 液化 雨 【答案】C 【解析】 地面的水蒸發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氣,會液化成小水滴或凝華為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懸浮在高層空氣中,這就形成了云。故選:C。5 . 下列物態變化過程中,屬于凝華的是( )A. 夏天的早晨,草葉上出現露珠 B. 衣柜里的樟腦球慢慢變小 C. 寒冷的冬天,河水結成冰 D. 寒冷的冬天,室內窗戶玻璃上出現冰花 【答案】 D【解析】A、夏天的早晨,草葉上出現露珠,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不屬于凝華,故A錯誤。B、衣柜里的樟腦球慢慢變小,是升華現象,不屬于凝華,故B錯誤。C、寒冷的冬天,河水結成冰,是凝固,不屬于凝華,故C錯誤。D、寒冷的冬天,室內窗戶玻璃上出現冰花,冰花是水蒸氣凝華而成的,故D正確。故選:D。6 . 在兩塊相同的玻璃片上,小明同學分別滴一滴質量相同的水,如圖所示.觀察圖中情景可知,他主要研究蒸發快慢是否與(?? ) www.21-cn-jy.comA. 水的溫度有關 B. 水的表面積有關 C. 水上方空氣的流速有關 D. 水的質量有關 【答案】B 【解析】觀察圖中情景,兩滴水的表面積不同,顯然,小明同學研究的是蒸發快慢與水的表面積的關系;故選:B。【來源:21cnj*y.co*m】7 . 小明同學口渴了,跑到廚房只看到了一壺剛燒開的熱茶,正冒著“熱氣”,于是就從冰箱拿出一瓶飲料,發現飲料瓶周圍在冒著“冷氣”.對這種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都是液化現象 B. 都是汽化現象 C. “熱氣”是液化,“冷氣”是汽化 D. “熱氣”是汽化,“冷氣”是液化 【答案】A【解析】燒開的熱茶,正冒著“熱氣”,是壺中噴出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從冰箱拿出一瓶飲料,發現飲料瓶周圍在冒著“冷氣”。是由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低的瓶壁后,液化成小水滴;故BCD錯誤;A正確;故選:A。8 . 下列做法利用物態變化放熱的是(?? )A. 運輸食品時,為了防止食品腐爛變質,常放些干冰 B. 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窯里放幾桶水 C. 夏天,為了涼快,常在地面上灑水 D. 夏天,為了喝到冰涼的飲料,常在飲料中加冰塊 【答案】 B【解析】A.運輸食品時,為了防止食品腐爛變質,人們常在運輸箱放些干冰。利用了干冰升華吸熱的特點,故A不符合題意;B、北方的冬天,北方儲存蔬菜的菜窖里常放幾桶水,可防止菜被凍壞。利用了水結冰放熱的特點,故B符合題意;C、夏天,在地板上灑些水,感到涼爽。利用了水蒸發吸熱的特點,故C不符合題意;D、夏天、喝冰涼的飲料加上幾個冰塊,是因為冰塊熔化吸熱,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2-1-c-n-j-y9 . 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來水管包了一層保溫材料,是為了防止水管凍裂,水管被凍裂的主要原因是( )A. 水管里的水結成冰后,體積變大 B. 水管里的水結成冰后,質量變大 C. 水管里的水結成冰后,密度變大 D. 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夠而破裂 【答案】A【解析】寒冷的冬天溫度較低,此時水會由于發生凝固現象而結冰,凝固前后質量不變,而冰的密度比水小,由可知結冰后體積會變大,因此能夠把水管凍裂。故A正確、BCD錯。故選:A。10 .個別不法商販為牟取暴利,在黃金中摻入少量金屬銥顆粒。已知黃金的熔點是1064.6℃,銥的熔點是2443.0℃,可以有效檢測黃金制品中有無銥顆粒的手段是(? )A. 加熱至1064.0℃并觀察有無銥顆粒 B. 加熱至1065.0℃并觀察有無銥顆粒 C. 加熱至2444.0℃并觀察有無銥顆粒 D. 加熱至3507.6℃并觀察有無銥顆粒 【答案】 B【解析】黃金的熔點是1064.6℃,銥的熔點是2443.O℃,因此溫度低于或者等于1064.6℃時,銥一定處于固態,而黃金可能處于固態、液態、固液共存三種狀態,因此不能進行區分;(2)溫度都等于或高于2443.O℃時,黃金處于液態,銥可能處于固態、液態、固液共存三種狀態,因此不能進行區分。(3)當溫度高于1064.6℃而低于2443.0℃時,黃金全部處于液態,銥處于固態,因此這個溫度范圍內如果有銥顆粒,說明黃金制品中摻入銥顆粒。故選:B。11 . 下列措施中能使蒸發變慢的是(????)A. 用衣架將濕衣服展開晾曬 B. 用電熱吹風機將濕頭發吹干 C. 把蔬菜用保鮮膜包好放入冰箱 D. 喝開水為了不燙口向水面吹氣 【答案】C 【解析】A、用電熱吹風機將濕頭發,升高了水上水分的溫度,加快了頭周圍的空氣流動速度,從而加快了蒸發;B、用掃帚把地上的水掃開,增大了水的表面積,從而加快了蒸發;C、用保鮮膜把蔬菜包好,減慢了蔬菜上方的空氣流動速度,放在冰箱中,降低了蔬菜的溫度,從而減慢蒸發;D、喝開水向水面吹氣,加快了水面上方的空氣流動速度,加快了蒸發,蒸發要吸熱,從而降低了開水的溫度。故選:C。【版權所有:21教育】12 . 關于汽化現象,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 增大壓強可以降低液體的沸點 B. 蒸發和沸騰可以在相同溫度下發生 C. 夏天扇扇子,降低了空氣的溫度,就會感到涼爽 D. 蒸發和沸騰都只是在液體表面發生的汽化現象 【答案】B 【解析】A、液體表面壓強增大、沸點會升高,例如高壓鍋的使用,故A錯;B、蒸發和沸騰都屬于汽化現象,都要吸收熱量,故B正確;C、夏天扇扇子,加快了身體表面的空氣流動,加快了汗液的蒸發,而蒸發從人體吸熱,使人感到涼爽,但不能降低空氣的溫度,故C錯;D、沸騰是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汽化現象,故D錯。故選:B。13 . 在研究水的沸騰實驗中,記錄數據如下,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t時/min012345678t溫/℃9597989910010098100100A. 記錄明顯錯誤的是第6min的數據 B. 從第4min起,水不再吸熱 C. 若第8min后繼續對水加熱,水溫將保持不變 D. 實驗時,水的沸點是100℃ 【答案】B 【解析】 A、水沸騰后,繼續對其加熱,溫度應保持不變,不可能下降,因此,第6min的讀數是錯誤的,不符合題意;B、第4min起,水開始沸騰,但水在沸騰過程中是吸熱的,必須繼續對其加熱才行,所以錯誤,但符合題意;C、水沸騰后,繼續加熱,溫度將保持不變是正確的,不符合題意;D、從第4min起,水開始沸騰,其溫度保持100℃,這就是它在實驗中的沸點,不符合題意。故選:B。21·cn·jy·com14 . 我國古代有許多藝術性、科學性較高的飲器.有一種杯子叫“常滿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圓錐體.這種杯子放在某些地方的空氣中,白玉圓錐體上就會有水滴產生,過一段時間后杯中就會盛滿水,故稱常滿杯.下列有幾種關于此杯的說法,其中錯誤的是( )A. 杯中的水是水蒸氣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B. 杯中的水是空氣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C. 有水滴產生時,白玉溫度比周圍空氣溫度低 D. 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嶺中可能自動“生”水 【答案】B 【解析】 把這種圓錐形杯子放在某些地方的空氣中,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白玉杯子)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白玉杯內壁上,積少成多,過一段時間后杯中就會盛滿水,故稱常滿杯。由此可見:杯中的水是水蒸氣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故A正確、B錯;有水滴產生時,白玉溫度比周圍空氣溫度低,正確;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嶺中,空氣中水蒸氣可以液化成水,即自動“生”水,正確。故選:B。15 . 小芳泡方便面時,看到泡方便面的碗里冒“熱氣”,由此他聯想到了吃雪糕時,雪糕周圍冒“冷氣”的情境,以下是他對“冷氣”和“熱氣”的思考,其中正確的是(?? )A. “冷氣”和“熱氣”本質是相同的,它們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氣 B. “冷氣”和“熱氣”本質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氣 C. “冷氣”和“熱氣”本質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 “冷氣”和“熱氣”本質是相同的,都是空氣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答案】D 【解析】 泡方便面時碗里冒“熱氣”是碗里蒸發出的水蒸氣,在上升過程中,遇到溫度較低的空氣液化成的小水珠;看到雪糕周圍冒“冷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冰冷的雪糕液化成的小水珠。所以它們的本質是相同的,都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都屬于液化現象。故選:D。【來源:21·世紀·教育·網】16 . 我們的校園里,美景各異,四季分明,下列描述中屬于液化現象的是(? )A. 春天,花壇里冰雪消融 B. 夏天,草地上露珠晶瑩 C. 秋天,操場上輕霜涂抹 D. 冬天,樹枝上霧淞潔白 【答案】B 【解析】“冰雪消融”是熔化現象,故A不符合題意。草地上露珠是空氣中水蒸氣液化形成的。故B符合題意。“霜”和“霧凇”是凝華現象。故C、D不符合題意。故選:B。21·世紀*教育網17 . 在圖所示的四種自然現象中,屬于液化現象的是(?? )A.冰雪消融 B.霜滿枝頭 C.白霧茫茫 D.大雪紛飛 【答案】C【解析】 A、冰化成水是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屬于熔化現象,不符合題意;B、霜是固體,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是凝華現象,不符合題意;C、霧是小水滴,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現象,符合題意;D、雪是固體,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是凝華現象,不符合題意。故選:C。18 . 關于自然現象對應的物態變化及吸放熱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水結冰﹣凝固? 吸熱 B. 霧生成﹣液化? 放熱 C. 露產生﹣汽化? 吸熱 D. 霜形成﹣升華? 放熱 【答案】 B【解析】 A、水結冰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需要放熱,此選項錯誤;B、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水滴,需要放熱,此選項正確;C、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水滴,需要放熱,此選項錯誤;D、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冰晶,需要放熱,此選項錯誤。故選:B。19 . 某同學取出一支示數為39.6 ℃的體溫計,沒有將水銀甩回玻璃泡就直接測量自己的體溫,若他的實際體溫是36.6 ℃,則測出來的體溫是(???)21*cnjy*comA. 36.6 ℃ B. 39.6 ℃ C. 38.6 ℃ D. 76.2 ℃ 【答案】 B【解析】根據體溫計的特點,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銀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沒有甩的體溫計的讀數是39.6℃,直接用來測量自己的體溫,若自己的體溫高于39.6℃,體溫計中的水銀會上升,測量是比較準確的;若自己的體溫不高于39.6℃,體溫計中的水銀不會下降,依然顯示的是39.6℃,所以體溫是36.6℃的自己測量的結果是39.6℃,故B正確。故選:B。【出處:21教育名師】20 . 下列自然現象中,屬于吸熱過程的是(???)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露水晶瑩 C. 秋天,薄霧縹緲 D. 冬天,千里冰封 【答案】 A【解析】 A、冰雪消融是冰的熔化過程,熔化是吸熱的。符合題意。B、露水是水蒸氣的液化過程,液化是放熱。不符合題意。C、霧是水蒸氣的液化過程,液化是放熱。不符合題意。D、雪是水蒸氣的凝華過程,凝華是放熱的。不符合題意。故選:A。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2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春天,早晨經常出現大霧,是液化現象 B. 夏天,從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過一會兒表面出現水珠,是熔化現象 C. 深秋,枯草上出現的霜,是凝固現象 D. 冬天,窗玻璃上會出現冰花,是汽化現象 【答案】A 【解析】 A、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過程。此選項正確; B、易拉罐表面的水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此選項錯誤;C、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冰晶。此選項錯誤;D、冰花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冰晶。此選項錯誤。故選:A。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22 . “露”、“霧”、“云”、“雨”、“霜”、“雪”、“冰雹”這些常見的自然現象,本質都是水的三態變化.關于它們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21教育網A. 其中吸熱的有“露”、“霧”、“云”、“雨” B. “冰雹”是小水珠凝固而成的小冰塊 C. “霧”是水蒸氣 D. “霜”、“雪”是凝化而成的 【答案】B 【解析】 A、“露”、“霧”、“云”、“雨”都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而成的,液化放熱,故A錯誤;B、空氣中的小水滴在下落的過程中遇冷凝固成小冰塊,形成了冰雹,故B正確;C、“霧”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故C錯誤;D、“霜”、“雪”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而成的,故D錯誤.故選:B.23 . 下表是一些物質的熔點和沸點(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根據下表,在我國各個地區都能測量氣溫的溫度計是(?????)A. 水溫度計 B. 水銀溫度計 C. 酒精溫度計 D. 乙醚溫度計 【答案】C 【解析】我國寒冷地區的氣溫會達到-50℃,低于水銀的凝固點-39℃,故AB錯誤;有的地區氣溫超過40℃,故D錯誤。我們各地區氣溫最高不會超過78℃,最低也不會低于-117℃,故酒精在我國各個地區不會凝固成固態,也不會沸騰變成氣態。故選:C。24 . 溫度為0℃時,下列現象正確的是??? (??? )A. 水已不存在,全部結成冰 B. 冰和水都可能存在,沒有水蒸氣 C. 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 D. 冰、水、水蒸氣都可能存在 【答案】D 【解析】0℃既是冰的熔點,也是水的凝固點,當溫度為0℃時,冰可能處于固態或者液態,或者冰水混合物狀態;蒸發可以在任何溫度下進行,因此存在0℃的水蒸氣。故選:D。 25 . 寒冷的冬天,將洗好的衣服晾在室外,一會兒,衣服就會凍得硬邦邦的.幾天后,冰凍的衣服依然能晾干,此過程中主要發生的物態變化和吸、放熱情況是( )A. 凝華;吸熱? ? ? B. 凝華;放熱 C. 升華;吸熱 D. 升華;放熱 【答案】C 【解析】北方的冬天,氣溫在0℃以下,達不到冰的熔點,故冰不會熔化;室外冰凍的衣服最終變干,是由于衣服上的冰直接升華為水蒸氣;此過程中吸熱;故選:C。21*cnjy*com26 . 如圖所示,常溫下兩個燒杯,分別盛有冰塊和熱水,上方均蓋有一塊玻璃分別為a、b,過一會兒可明顯看到( )A. a、b兩塊玻璃外側均有小水珠 B. a、b兩塊玻璃內側均有小水珠 C. a塊玻璃內側,b塊玻璃外側有小水珠 D. a塊玻璃外側,b塊玻璃內側有小水珠 【答案】D 【解析】 a杯中放的是冰塊,杯外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玻璃的外表面;b杯中裝的是熱水,杯內溫度高,杯內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玻璃的內表面。故選:D。2·1·c·n·j·y27.紙燃燒需要達到一定的溫度,某實驗小組把盛有水的紙盒放在火焰上燒,做“紙鍋燒水”實驗(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紙鍋里的水未加熱前,水是不會發生汽化現象的B.紙鍋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C.水燒開時紙盒并未燃燒,這是因為水沸騰時溫度不會再升高,沒有達到紙燃燒的溫度D.紙鍋里的水沸騰后溫度將保持不變,若撤去酒精燈火焰,則水將不會沸騰【答案】A 【解析】A、紙鍋里的水未加熱前,雖然不能沸騰,但會蒸發,所以水會發生汽化現象。故A錯誤;B、紙鍋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氣”,實際是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故B正確;C、紙鍋中盛著水,水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最高溫度是100℃,紙鍋受水的影響,不會超過100℃,沒有達到紙的著火點,所以紙鍋不會燃燒。故C正確;D、紙鍋里的水加熱到沸騰后溫度將保持不變,若撤去酒精燈火焰,則水將停止沸騰。故D正確。二、非選擇題(共46分)28. 液化的兩種方式是 和 . 生活中使用的石油液化氣,是在常溫下用 的方法把石油氣液化后貯存在鋼瓶內的.21cnjy.com【答案】降低溫度;壓縮體積;壓縮體積. 【解析】使氣體液化的方式有兩種,即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日常生活中用的液化石油氣,因為是在常溫下使用的,不可能采用降低溫度的方法使其液化,所以采用的是壓縮體積的方法使它液化之后貯存在鋼瓶中的. www-2-1-cnjy-com29 . 醫院中常用的溫度計稱為體溫計.它的測量范圍是 到? . 它的最小刻度通常是 . 它在構造上有一設計精巧的縮口,因此,它離開人體后仍能表示人體溫度,但使用前應先 . 【答案】35℃;42℃;0.1℃;用力甩幾下. 【解析】溫度計在使用前首先要觀察其量程和分度值,然后再讀數;圖中體溫計的量程35℃~42℃;體溫計的分度值是0.1℃;體溫計在使用時需要注意:使用前須手拿體溫計的上部用力往下甩幾下. 30 . 冬天北方農村的菜窖里放幾桶水,菜就不易凍壞,這是因為水 時會 熱,因此窖內溫度不致太 . 【答案】凝固;放;低.【解析】水結成冰時,水要放熱,冬天北方農村的菜窖里放幾桶水,菜就不易凍壞,這是因為水凝固時會放熱,因此窖內溫度不致太低. 31 . 圖是某種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請你根據圖象回答下列問題:(1)這種物質從開始熔化到熔化完畢共用了 min.(2)在CD這一段,該物質處于 ?態(填:“固”“液”或“氣”).(3)由圖象可看出該物質的熔點是 ℃,在第2min末該物質于 (選填“固態”、“液態”或“固液共存狀態”).(4)該物質熔化過程的特點是不斷吸熱,溫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變”)(5)比較圖中AB段和CD段可知, 段吸收的熱量較多.(6)在實驗中小明收集了12組數據,其好處是 .(只有一個選項正確,將正確選項的字母填在橫線上)【答案】(1)3;(2)液;(3)80;固液共存狀態;(4)不變;(5)CD;(6)D.【解析】(1)由圖象知,該物質從第1min開始熔化,到第4min完全熔化完,熔化過程用了4min-1min=3min;(2)CD段溫度又繼續上升,已經完全熔化完,為液態;(3)由圖象知,該物質在熔化過程,溫度保持80℃不變,所以熔點為80℃;第2min處于熔化過程,為固液共存態;(4)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5)CD段比AB段加熱時間更長,吸熱更多;(6)該實驗主要研究物質熔化過程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實驗中多測幾組數據,是為了使得到溫度與時間兩物理量的關系更接近實際.第一講 物態變化l.描述固、液和氣三種物態的基本特征。列舉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狀態的物質及其應用。2.經歷物態變化的實驗探究過程,知道物質的熔點、凝固點和沸點,了解物態變化過程中的吸熱和放熱現象。用物態變化的知識說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關現象。3.用水的物態變化說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環現象。了解我國和當地的水資源狀況,有關心環境和節約用水的意識。2-1-c-n-j-y 知識點一:熔化和凝固1.晶體和非晶體:有 熔化溫度的固體叫晶體,沒有 熔化溫度的固體叫非晶體。2.熔點和凝固點:晶體 時的溫度叫熔點,晶體熔液 時的溫度叫凝固點。同一種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 。3.晶體和非晶體的比較晶體非晶體物質舉例海波、冰、食鹽、水晶、明礬、萘、各種金屬松香、蠟、玻璃、瀝青相同點狀態固體固體熔化過程吸熱吸熱凝固過程放熱放熱不同點熔化過程中的溫度保持不變不斷升高凝固過程中的溫度保持不變不斷降低熔點和凝固點有無熔化條件溫度達到 ,繼續 持續吸熱凝固條件溫度達到 ,繼續 持續放熱知識點二:汽化和液化 1.汽化方式:汽化有兩種方式: 和 。液體沸騰的 叫沸點,液體沸騰的過程中不斷 ,但溫度保持 ,液體的沸點與液面上的 、液體含有的雜質等有關。21教育網2.蒸發與沸騰的異同點蒸 發沸 騰發生部位只在液體 在液體 和 同時發生不同點發生條件 溫度下達到 ;繼續 劇烈程度緩慢劇烈影響因素液體 、液面上空氣流速、液體 供熱快慢溫度變化 致冷吸收熱量,溫度 共同特點都屬汽化現象,都要 3.液化方式:氣體液化通常有兩種方法: 和 ,氣體液化要 。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是水蒸氣液化為水,氣體液化的好處是便于貯存和運輸。知識點三:升華和凝華1.升華:物質從固態 變成 叫升華,升華吸熱有 作用;凝華:物質從氣態 變成 叫凝華,凝華要 。生活中利用升華吸熱達到致冷。2.了解生產生活中的物態變化:自然界中的水循環、人工降雨、電冰箱、航天技術中的物態變化等。3.注意:①判定物態變化時,要先明確物質的初態和終態,然后根據定義判別;②圖象分析方法:明確圖象中橫軸、縱軸所表示的物理量→明確圖象表達的物理過程→分析圖象變化的特點,理解特殊點和特殊線段代表的物理意義;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③生活中看見的“白氣”,“霧狀物”,蒸騰的“熱汽”不是水蒸氣,而是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滴。知識點一:認識物態變化現象【例1】(2017?余杭區一模)2016年1月21-26日受“霸王級”寒潮的影響,杭州出現了極寒天氣。23日上午停課在家復習的小周發現窗玻璃上出現了晶瑩剔透的冰花,關于冰花說法正確的是( )21·cn·jy·comA.在窗內側,由水蒸氣凝華而成B.在窗內側,由水凝固而成C.在窗外側,由水凝固而成D.在窗外側,由水蒸氣凝華而成【答案】A【解析】“冰花”出現在冬天的早晨,是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比較冷的窗玻璃,在窗玻璃內側凝華成的小冰晶。故選:A。【例2】(2017?臺州模擬)詩句“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選自《詩經》,前一句的大意是“大片的蘆葦青蒼蒼,清晨的露水變成霜”.從詩句來看,露水變成“霜”是物態變化中的 .21·世紀*教育網【答案】凝固.【解析】霜是固體,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液態變為固態的現象叫凝固.知識點二:物態變化與熱量【例3】(2017?北侖區模擬)如圖所示是某型號空調扇的示意圖,空氣通過濕簾時,濕簾表面的水在汽化過程中 熱量,產生的濕冷空氣被風機吹出,一定質量的空氣通過空調扇后,這部分空氣(不含增加的水蒸氣)的內能 (選填“增加”、“減小”或“不變”)www.21-cn-jy.com【答案】吸收;減小.【解析】空氣通過濕簾時,濕簾表面的水變成氣態,發生了蒸發現象,蒸發吸熱;一定質量的空氣通過空調扇后,溫度降低,這部分空氣的內能減小.知識點三:晶體與非晶體21*cnjy*com【例4】(2015?樂清市校級模擬)小明在研究物質的熔化與凝固現象時。進行了一系列實臉。如圖表示的是( )【來源:21cnj*y.co*m】A.晶體的熔化過程 B.非晶體的熔化過程C.晶體的凝固過程 D.非晶體的凝固過程【答案】A 【解析】如圖所示,在時間不斷增加的時候,而物質溫度不變,則說明是出現固液共存狀態,是晶體熔化過程;故A正確、C錯誤;非晶體不會出現固液共存態;故B、D錯誤;故選:A。知識點四:探究物態變化的規律【出處:21教育名師】【例5】(2016?義烏市模擬)某同學想研究“蒸餾水和食鹽水哪個凝固點更高?”實驗步驟如下:①在三個相同的容器中分別加入200毫升蒸餾水;②容器A中加入20克食鹽,充分攪拌;容器B中加入10克食鹽,充分攪拌;容器C中不加食鹽;③在三個容器中放入溫度計并同時放入冰箱;④每隔30分鐘記錄溫度計示數.【版權所有:21教育】時間/分溫度/℃容器0306090120150180210A23104-1-4-8-8-8B231050-3-3-3-3C2312620000(1)請在坐標中畫出蒸餾水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2)容器A中水的凝固點為 .(3)應用:路面積雪給交通帶來極大的不便,在雪上撒食鹽有助于雪盡快熔化,因為雪上撒食鹽可 (填“升高”或“降低”)雪的熔點.【答案】(1)如下圖;(2)-8℃;(3)降低.【解析】(1)在標準氣壓下,蒸餾水的凝固點是0℃,故C為蒸餾水的溫度變化,根據表格中的數據描點連線得:2·1·c·n·j·y;(2)由表格中的數據可知,A中的蒸餾水在-8℃是保持不變,故凝固點是-8℃;(3)在雪上撒食鹽,能降低雪的熔化溫度,即降低熔點.www-2-1-cnjy-com【例6】(2016?普陀區校級模擬)某物理興趣小組的三個同學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他們使用的實驗裝置分別如圖a、b、c所示,酒精燈和燒杯均為同一規格,甲、乙、丙是使用這三套實驗裝置實驗后作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1)本實驗中,放置石棉網的鐵圈位置和懸掛溫度計的鐵桿位置非常重要.在組裝該實驗裝置時,應當先調整固定 (選填“鐵圈”或“鐵桿”)的位置.(2)用a裝置做實驗作出的圖象是 圖.【答案】(1)鐵圈;(2)丙. 【解析】(1)在實驗中需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所以應先確定鐵圈的高度;(2)由實驗裝置abc圖可知,a裝置燒杯上面加了一個蓋,水面上方的氣壓較大,水的沸點高于100℃,所以用a裝置做實驗作出的圖象是丙圖. 一、晶體、非晶體熔化和凝固的特點及溫度變化圖象的區分晶體熔化最大的特點就是有一定的熔點,在圖象中反映出來就是有一段時間它的溫度是不隨時間變化的,即吸熱但溫度不變,圖像是吸熱先升高再水平;晶體凝固的特點是有一定的凝固點,在圖象中反映出來就是有一段時間它的溫度是不隨時間變化的,即放熱但溫度不變,圖像是放熱先降低再水平.非晶體是熔化是斜向上一條線,邊吸熱邊升溫;非晶體凝固是斜向下一條線,邊放熱邊降溫。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例1】(2015?溫州模擬)科學家開發研制出一種神奇的納米晶體,這種納米晶體的神奇之處就在于能夠“捕獲”體積大約是其80倍的二氧化碳。下面四個圖象中,能正確表示納米晶體熔化圖象的是( )21*cnjy*comA. B. C. D.【答案】A【解析】A、整個過程溫度有上升的趨勢,且有一段時間溫度保持不變,所以是晶體的熔化圖象;故A符合題意;B、整個過程溫度有下降的趨勢,且有一段時間溫度保持不變,所以是晶體的凝固圖象;故B不符合題意;C、溫度有上升的趨勢,且整個過程中溫度都在不斷上升,所以是非晶體的熔化圖象;故C不符合題意;D、整個過程中溫度有下降的趨勢,且整個過程中溫度都在不斷下降,所以是非晶體的凝固圖象。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例2】(2015?從江縣校級模擬)如圖是海波的熔化圖象,從圖象中獲得的信息正確的是( )A.海波在BC段沒有吸熱 B.海波在CD段是氣態C.海波的熔點是48℃ D.6min時海波已全部熔化【答案】C【解析】A、熔化的過程是吸熱的過程,雖然BC段的溫度沒有變化,但仍在吸熱,故A錯誤;B、熔化是物質由固態--液態的過程,因此在CD段,海波處于液態,故B錯誤;C、由于BC段平行于時間軸,因此,該段所示的溫度48℃即為海波的熔點,故A正確;熔化是物質由固態--液態的過程,故C正確;D、6min時,海波才開始熔化,故D錯誤。故選:C。【來源:21·世紀·教育·網】二、六種物態變化名稱及吸熱和放熱混淆在一定條件下,物體的三種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之間會發生相互轉化,這就是物態變化;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六種物態變化過程中,都伴隨著吸熱或放熱;其中放出熱量的物態變化有:凝固、液化、凝華;吸熱的有:熔化、汽化、升華.同學們在解題中往往是物態變化的名稱混亂,吸熱放熱記不清。可以從分子距離的變化上來記憶吸熱或放熱:分子距離變大的吸熱,變小的放熱(與物體的熱脹冷縮是一致的)。21cnjy.com【例3】(2017?嵊泗縣一模)安裝在汽車上的后視鏡,內部有電熱絲加熱,當鏡面上起霧時啟用電加熱裝置,鏡面上的霧氣就會消退,使司機看清周圍的情況。霧氣消退的過程屬于(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凝固【答案】A【解析】當鏡面上起霧時啟用電加熱裝置,鏡面上的霧氣就會消退,鏡面上的霧氣消失的過程是從液態變為氣態,屬于物態變化中的汽化。故A正確。故選:A。三、“白氣”與“水蒸氣”混淆首先明確水蒸氣是無色的氣體,如果看到白氣一定不是水蒸氣,同學們經常會把白氣當成水蒸氣。常見的白氣一般都是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滴,如:是舞臺上經常施放“白氣”,是干冰升華吸熱,使空氣中水蒸氣遇冷液化后的小水滴;熱水瓶口處會出現“白氣”,這是瓶內水蒸氣冒出后遇冷液化為小水滴;河面上有一團團的“白氣”,這是河水蒸發后的水蒸氣又遇冷液化為小水滴;打開冰箱門時常會出現“白氣”,這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小水滴.冬天人嘴里呼出的白氣是人呼出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從冰箱中拿出的雪糕(或冰凍食品)冒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水燒開時,壺嘴冒出的白氣是水蒸氣先汽化,后在空氣中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例4】(2017浙江省湖州模擬)下列關于汽化的幾種說法中,錯誤的是( )A.蒸發和沸騰是汽化的兩種方式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氣”是水蒸氣的液化現象C.春季植樹時剪除大量枝葉是為了減少水分蒸發D.燒開水后,看到的“白氣”是汽化現象【答案】D【解析】A、蒸發和沸騰是汽化的兩種方式,選項說法正確,不合題意;B、“白氣”是水蒸氣液化的現象,選項說法正確,不合題意;C、剪去側枝,即減小了樹的表面積。根據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可知,減小了表面積,即可減少水分的第一講 物態變化l.描述固、液和氣三種物態的基本特征。列舉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狀態的物質及其應用。2.經歷物態變化的實驗探究過程,知道物質的熔點、凝固點和沸點,了解物態變化過程中的吸熱和放熱現象。用物態變化的知識說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關現象。3.用水的物態變化說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環現象。了解我國和當地的水資源狀況,有關心環境和節約用水的意識。 知識點一:熔化和凝固1.晶體和非晶體:有固定熔化溫度的固體叫晶體,沒有固定熔化溫度的固體叫非晶體。2.熔點和凝固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熔點,晶體熔液凝固時的溫度叫凝固點。同一種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3.晶體和非晶體的比較晶體非晶體物質舉例海波、冰、食鹽、水晶、明礬、萘、各種金屬松香、蠟、玻璃、瀝青相同點狀態固體固體熔化過程吸熱吸熱凝固過程放熱放熱不同點熔化過程中的溫度保持不變不斷升高凝固過程中的溫度保持不變不斷降低熔點和凝固點有無熔化條件溫度達到熔點,繼續吸熱持續吸熱凝固條件溫度達到凝固點,繼續放熱持續放熱知識點二:汽化和液化 1.汽化方式:汽化有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液體沸騰的溫度叫沸點,液體沸騰的過程中不斷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液體的沸點與液面上的氣壓、液體含有的雜質等有關。2.蒸發與沸騰的異同點蒸 發沸 騰發生部位只在液體表面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不同點發生條件任何溫度下達到沸點;繼續吸熱劇烈程度緩慢劇烈影響因素液體表面積、液面上空氣流速、液體溫度供熱快慢溫度變化降溫致冷吸收熱量,溫度不變共同特點都屬汽化現象,都要吸熱3.液化方式:氣體液化通常有兩種方法: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氣體液化要放熱。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是水蒸氣液化為水,氣體液化的好處是便于貯存和運輸。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知識點三:升華和凝華1.升華: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升華,升華吸熱有致冷作用;凝華: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凝華要放熱。生活中利用升華吸熱達到致冷。21教育網2.了解生產生活中的物態變化:自然界中的水循環、人工降雨、電冰箱、航天技術中的物態變化等。3.注意:①判定物態變化時,要先明確物質的初態和終態,然后根據定義判別;②圖象分析方法:明確圖象中橫軸、縱軸所表示的物理量→明確圖象表達的物理過程→分析圖象變化的特點,理解特殊點和特殊線段代表的物理意義;www.21-cn-jy.com③生活中看見的“白氣”,“霧狀物”,蒸騰的“熱汽”不是水蒸氣,而是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滴。知識點一:認識物態變化現象【例1】(2017?余杭區一模)2016年1月21-26日受“霸王級”寒潮的影響,杭州出現了極寒天氣。23日上午停課在家復習的小周發現窗玻璃上出現了晶瑩剔透的冰花,關于冰花說法正確的是( )21·世紀*教育網A.在窗內側,由水蒸氣凝華而成B.在窗內側,由水凝固而成C.在窗外側,由水凝固而成D.在窗外側,由水蒸氣凝華而成【答案】A【解析】“冰花”出現在冬天的早晨,是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比較冷的窗玻璃,在窗玻璃內側凝華成的小冰晶。故選:A。【例2】(2017?臺州模擬)詩句“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選自《詩經》,前一句的大意是“大片的蘆葦青蒼蒼,清晨的露水變成霜”.從詩句來看,露水變成“霜”是物態變化中的 .www-2-1-cnjy-com【答案】凝固.【解析】霜是固體,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液態變為固態的現象叫凝固.知識點二:物態變化與熱量【例3】(2017?北侖區模擬)如圖所示是某型號空調扇的示意圖,空氣通過濕簾時,濕簾表面的水在汽化過程中 熱量,產生的濕冷空氣被風機吹出,一定質量的空氣通過空調扇后,這部分空氣(不含增加的水蒸氣)的內能 (選填“增加”、“減小”或“不變”)2-1-c-n-j-y【答案】吸收;減小.【解析】空氣通過濕簾時,濕簾表面的水變成氣態,發生了蒸發現象,蒸發吸熱;一定質量的空氣通過空調扇后,溫度降低,這部分空氣的內能減小.知識點三:晶體與非晶體21*cnjy*com【例4】(2015?樂清市校級模擬)小明在研究物質的熔化與凝固現象時。進行了一系列實臉。如圖表示的是( )【來源:21cnj*y.co*m】A.晶體的熔化過程 B.非晶體的熔化過程C.晶體的凝固過程 D.非晶體的凝固過程【答案】A 【解析】如圖所示,在時間不斷增加的時候,而物質溫度不變,則說明是出現固液共存狀態,是晶體熔化過程;故A正確、C錯誤;非晶體不會出現固液共存態;故B、D錯誤;故選:A。知識點四:探究物態變化的規律【版權所有:21教育】【例5】(2016?義烏市模擬)某同學想研究“蒸餾水和食鹽水哪個凝固點更高?”實驗步驟如下:①在三個相同的容器中分別加入200毫升蒸餾水;②容器A中加入20克食鹽,充分攪拌;容器B中加入10克食鹽,充分攪拌;容器C中不加食鹽;③在三個容器中放入溫度計并同時放入冰箱;④每隔30分鐘記錄溫度計示數.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時間/分溫度/℃容器0306090120150180210A23104-1-4-8-8-8B231050-3-3-3-3C2312620000(1)請在坐標中畫出蒸餾水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2)容器A中水的凝固點為 .(3)應用:路面積雪給交通帶來極大的不便,在雪上撒食鹽有助于雪盡快熔化,因為雪上撒食鹽可 (填“升高”或“降低”)雪的熔點.【答案】(1)如下圖;(2)-8℃;(3)降低.【解析】(1)在標準氣壓下,蒸餾水的凝固點是0℃,故C為蒸餾水的溫度變化,根據表格中的數據描點連線得:21cnjy.com;(2)由表格中的數據可知,A中的蒸餾水在-8℃是保持不變,故凝固點是-8℃;(3)在雪上撒食鹽,能降低雪的熔化溫度,即降低熔點.21·cn·jy·com【例6】(2016?普陀區校級模擬)某物理興趣小組的三個同學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他們使用的實驗裝置分別如圖a、b、c所示,酒精燈和燒杯均為同一規格,甲、乙、丙是使用這三套實驗裝置實驗后作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1)本實驗中,放置石棉網的鐵圈位置和懸掛溫度計的鐵桿位置非常重要.在組裝該實驗裝置時,應當先調整固定 (選填“鐵圈”或“鐵桿”)的位置.(2)用a裝置做實驗作出的圖象是 圖.【答案】(1)鐵圈;(2)丙. 【解析】(1)在實驗中需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所以應先確定鐵圈的高度;(2)由實驗裝置abc圖可知,a裝置燒杯上面加了一個蓋,水面上方的氣壓較大,水的沸點高于100℃,所以用a裝置做實驗作出的圖象是丙圖. 一、晶體、非晶體熔化和凝固的特點及溫度變化圖象的區分晶體熔化最大的特點就是有一定的熔點,在圖象中反映出來就是有一段時間它的溫度是不隨時間變化的,即吸熱但溫度不變,圖像是吸熱先升高再水平;晶體凝固的特點是有一定的凝固點,在圖象中反映出來就是有一段時間它的溫度是不隨時間變化的,即放熱但溫度不變,圖像是放熱先降低再水平.非晶體是熔化是斜向上一條線,邊吸熱邊升溫;非晶體凝固是斜向下一條線,邊放熱邊降溫。【來源:21·世紀·教育·網】【例1】(2015?溫州模擬)科學家開發研制出一種神奇的納米晶體,這種納米晶體的神奇之處就在于能夠“捕獲”體積大約是其80倍的二氧化碳。下面四個圖象中,能正確表示納米晶體熔化圖象的是( )【出處:21教育名師】A. B. C. D.【答案】A【解析】A、整個過程溫度有上升的趨勢,且有一段時間溫度保持不變,所以是晶體的熔化圖象;故A符合題意;B、整個過程溫度有下降的趨勢,且有一段時間溫度保持不變,所以是晶體的凝固圖象;故B不符合題意;C、溫度有上升的趨勢,且整個過程中溫度都在不斷上升,所以是非晶體的熔化圖象;故C不符合題意;D、整個過程中溫度有下降的趨勢,且整個過程中溫度都在不斷下降,所以是非晶體的凝固圖象。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21*cnjy*com【例2】(2015?從江縣校級模擬)如圖是海波的熔化圖象,從圖象中獲得的信息正確的是( )A.海波在BC段沒有吸熱 B.海波在CD段是氣態C.海波的熔點是48℃ D.6min時海波已全部熔化【答案】C【解析】A、熔化的過程是吸熱的過程,雖然BC段的溫度沒有變化,但仍在吸熱,故A錯誤;B、熔化是物質由固態--液態的過程,因此在CD段,海波處于液態,故B錯誤;C、由于BC段平行于時間軸,因此,該段所示的溫度48℃即為海波的熔點,故A正確;熔化是物質由固態--液態的過程,故C正確;D、6min時,海波才開始熔化,故D錯誤。故選:C。二、六種物態變化名稱及吸熱和放熱混淆在一定條件下,物體的三種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之間會發生相互轉化,這就是物態變化;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六種物態變化過程中,都伴隨著吸熱或放熱;其中放出熱量的物態變化有:凝固、液化、凝華;吸熱的有:熔化、汽化、升華.同學們在解題中往往是物態變化的名稱混亂,吸熱放熱記不清。可以從分子距離的變化上來記憶吸熱或放熱:分子距離變大的吸熱,變小的放熱(與物體的熱脹冷縮是一致的)。【例3】(2017?嵊泗縣一模)安裝在汽車上的后視鏡,內部有電熱絲加熱,當鏡面上起霧時啟用電加熱裝置,鏡面上的霧氣就會消退,使司機看清周圍的情況。霧氣消退的過程屬于(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凝固【答案】A【解析】當鏡面上起霧時啟用電加熱裝置,鏡面上的霧氣就會消退,鏡面上的霧氣消失的過程是從液態變為氣態,屬于物態變化中的汽化。故A正確。故選:A。三、“白氣”與“水蒸氣”混淆首先明確水蒸氣是無色的氣體,如果看到白氣一定不是水蒸氣,同學們經常會把白氣當成水蒸氣。常見的白氣一般都是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滴,如:是舞臺上經常施放“白氣”,是干冰升華吸熱,使空氣中水蒸氣遇冷液化后的小水滴;熱水瓶口處會出現“白氣”,這是瓶內水蒸氣冒出后遇冷液化為小水滴;河面上有一團團的“白氣”,這是河水蒸發后的水蒸氣又遇冷液化為小水滴;打開冰箱門時常會出現“白氣”,這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小水滴.冬天人嘴里呼出的白氣是人呼出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從冰箱中拿出的雪糕(或冰凍食品)冒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水燒開時,壺嘴冒出的白氣是水蒸氣先汽化,后在空氣中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2·1·c·n·j·y【例4】(2017浙江省湖州模擬)下列關于汽化的幾種說法中,錯誤的是( )A.蒸發和沸騰是汽化的兩種方式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氣”是水蒸氣的液化現象C.春季植樹時剪除大量枝葉是為了減少水分蒸發D.燒開水后,看到的“白氣”是汽化現象氣”是水蒸氣液化的現象,選項說法正確,不合題意;C、剪去側枝,即減小了樹的表面積。根據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可知,減小了表面積,即可減少水分的蒸發。正確,不合題意。D、“白氣”是水蒸氣變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現象。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講 物態變化 達標檢測 (學生版).doc 第1講 物態變化 達標檢測 (教師版).doc 第1講 物態變化(考綱分析+思維導圖+重點歸納+難點突破+易錯點撥) 學生版.doc 第1講 物態變化(考綱分析+思維導圖+重點歸納+難點突破+易錯點撥) 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