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聯系具有普遍性(1)聯系含義: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2)要求:聯系的普遍性要求我們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反對用孤立的觀點看問題。2.聯系具有客觀性(1)含義:聯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2)體現:自在事物的聯系與人為事物的聯系。3.聯系具有多樣性含義事物的聯系是多種多樣的表現直接聯系和間接聯系、內部聯系和外部聯系、本質聯系和非本質聯系、必然聯系和偶然聯系等要求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速記口訣聯系具有三特征,普遍客觀多樣性。聯系觀點看問題,尊重客觀的聯系,把握聯系多樣性,時間地點為轉移。1.(2017·全國卷Ⅰ)傳統石油鉆井產生了大量的廢棄泥漿,占用土地,污染環境,某油氣田采用“泥漿不落地處理與循環利用技術”,將廢棄泥漿制成免燒磚等,既有效消除了鉆井污染隱患,又節約了土地、水泥等資源,鉆井廢棄泥漿的資源利用佐證了①通過實踐活動可以建立事物的新聯系②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能消除客觀條件的制約③事物聯系的多樣性決定于人類實踐活動的多樣性④把握事物聯系的多樣性有利于價值的創造性實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2.(2017·江蘇卷)有研究發現,在黑夜翻耕的土壤中,僅有2%的野草種子日后會發芽,但如果在白天翻耕,發芽率高達80%。進一步研究發現,絕大多數野草種子在被翻出土后的數小時內,如果沒有受到光線的刺激,就難以發芽。材料表明A.人為事物聯系是主觀的 B.新事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C.事物的聯系是有條件的 D.新事物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答案】C【解析】A選項錯誤,聯系是客觀的,不管是自在事物的聯系還是人為事物的聯系都是客觀的。B、C選項與材料無關,材料沒有體現新事物。人不能創造聯系,但可以在事物聯系的基礎上,改變條件,建立新的具體的聯系,C項符合題意。3.(2016·海南卷)1859年,一位英格蘭農場主來到了澳大利亞,放養了從歐洲帶來的24只兔子以供打獵。由于澳洲大陸自然環境適宜,又無鷹、狐貍等天敵,兔子大量繁殖擴散,導致生態環境嚴重破壞,農業和畜牧業蒙受了巨大損失。20世紀50年代,澳大利亞政府采納生物學家建議,用生物方法控制兔災,取得了顯著效果。“澳大利亞兔災”表明①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只有人力才能改變②事物的聯系是不斷變化的,依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③自在事物的聯系通過實踐可以轉化為人為事物的聯系④自在事物的聯系與人為事物的聯系沒有確定的界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整體部分區別(1)整體是事物的全局和發展的全過程,從數量上看它是一;(2)整體在事物發展過程中居于主導地位;(3)整體統率著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1)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發展的各個階段,從數量上看它是多;(2)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過程中處于被支配的地位;(3)部分服從和服務于整體聯系(1)整體是由部分構成的,沒有部分就無所謂整體;(2)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離開了整體,部分就不成其為部分;(3)二者相互影響,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也會影響部分方法論要求(1)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從而達到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2)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速記口訣事物全局全過程,整體數量上是一,居于主導起統率,部分數量上是多,事物局部各階段,服從服務于整體,整體部分相影響,全局觀念統全局,實現最優的目標,局部發展推整體。 1.(2016·海南卷)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指出,要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這五大發展理念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具有內在聯系的集合體,要統一貫徹,不能顧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強調統一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的唯物辯證法根據是①部分的性質和功能受整體的性質和功能的制約②整體中各部分的性質和功能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③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④整體與部分在事物存在和發展中的地位同等重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2.(2015·四川卷)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形成說明①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著事物的性質 ②社會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無止境的③事物的整體功能總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④系統優化是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這說明社會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無止境的,系統優化是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②④適合題意。①說法正確但材料沒有體現。③說法過于絕對。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區別從新事物自身看新事物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遠大前途新事物的發展總要經歷一個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較完善的過程從新舊事物的對比看舊事物違背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最終會走向滅亡舊事物在開始時往往比較強大,總是頑強抵抗和極力扼殺新事物從社會歷史領域看新事物符合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反映了社會進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人們對新事物的認識也有一個過程聯系一切事物發展的途徑都是在前進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進。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進方法論我們要對未來充滿信心,熱情支持和悉心保護新事物,促使其成長、壯大,還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勇敢地面對挫折和考驗【拓展】事物發展的總趨勢、道路、途徑總趨勢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這是指事物發展的全過程的總體方向,而不是指各個具體階段的方向道路事物發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事物發展的各個階段和每一步的方向可能是前進的,也可能是停滯的,甚至是倒退的途徑一切事物發展的途徑都是在前進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進。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速記口訣符合規律前途明,符合人民的利益,熱情支持要愛護,由小到大不完善,道路曲折需堅持,克服困難迎考驗。1.(2016·浙江卷)2015年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幅達到近幾十年來的新高,這再次引起人們對全球變暖問題的擔憂。有研究指出,二氧化碳濃度的暴增,部分可能是厄爾尼諾現象造成的,但主要是人類活動中二氧化碳的持續排放導致的。這表明①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 ②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是一個客觀的物質體系③人類在自然規律面前是無能為力的 ④整個世界是一個普通聯系的有機整體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B2.(2016·上海卷)從對“物”的守護到對“人”的關注,觀眾從“看客”變為“學習者”,博物館的公眾教育功能日益受到廣泛關注。但目前國內博物館在藏品入庫、研究課題設置、技術人員職稱評定、人才隊伍建設、免費開放財政補貼等方面,存在諸多難題。從辯證法角度預見,博物館功能轉本的發展過程是A.道路平坦 B.舉步維艱 C.曲折前進 D.前途光明【答案】C3.(2015·廣東卷)水在常見的三種狀態下的結構和動力學行為已被人們了解,但在受限空間內部不完全為人所知,近日,有研究團隊在這方面取得重大發現,在常溫下,在石墨碎片毛細通道中的受限水會整齊排列成規則的二維方形冰結構。這是常溫下水的一種全新存在方式,該研究成果對于解釋降低空維空間內水的快速輸運具有重要意義,這一新發現再次印證了①物質的具體形態是多樣的,認識是無限的 ②質變是由事物的內部結構變化引起的③人為事物的聯系是通過實踐活動形成的 ④以新形式出現的事物,有遠大發展前景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③選項觀點正確且符合題意,題中水的形態改變的事例,說明物質的具體形態是多樣的,認識是無限的,同時說明人為事物的聯系是通過實踐活動形成的,故入選。②④選項觀點錯誤,質變并不是由事物的內部結構變化引起,其他方面變化也可能引起質變,新事物并不等于以新形式出現的事物,新事物有遠大發展前景,以新形式出現的事物,并不一定有遠大發展前景,故排除。1.量變與質變內涵含義特征表現量變事物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漸進的、不顯著的變化統一、相持、平衡和靜止等質變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根本的、顯著的變化統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靜止的破壞等【提醒】質變不等于發展,只有上升的、前進的質變才是發展。2.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原理方法論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的,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質變又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事物的發展就是這樣由量變到質變,又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如此循環往復,不斷前進我們做事情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腳踏實地,埋頭苦干,重視量的積累,為實現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在量變已經達到一定程度、只有改變物原有的性質才能向前發展時,要果斷地抓住時機,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拓展】量變引起質變的兩種形式(1)事物數量的增減能夠引起質變。(2)事物總體數量不變,只要構成事物的成分結構和排列次序發生變化,也能引起質變。速記口訣事物發展兩狀態,量變加劇質變起,超過范圍和限度,質量互變不停息,適度原則要牢記,促成飛躍不失機,平時注意量積累,防微杜漸別姑息。1.(2016·北京卷)“奔跑,兩腿以最簡單的方式交替前行,無數次地重復,但每一步都是新的邁進,最后能成就一個看似難企及的跨越。”“奔跑,讓我知道自己正在努力,普通可以變得獨特,平凡可以變得卓越。”從以上跑步愛好者的感受中,可以領悟到A.人生價值的大小通常來自于個人體驗 B.生命的意義在于社會對個體的肯定C.人可以在量的積累中獲得精神提升 D.人的意志不斷推動社會發展【答案】C2.廉潔文化是中華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是寶貴的道德教育資源。2013年6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指出,養成勤正衣冠的習慣,能有效避免“積羽沉舟,群輕折軸”。能體現該論斷所蘊涵哲理的選項是A.自高必危,自滿必溢 B.堤潰蟻穴,氣泄針芒C.刮骨療毒,壯士斷腕 D.從善如登,從惡如崩【答案】A【解析】“積羽沉舟,群輕折軸”是說羽毛雖輕,積多了也能把船壓沉,東西雖輕,積攢多了也能把車軸壓斷,體現了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要重視量的積累。A項是說要實事求是地評估自己,與題意不符。B項體現了要重視量的積累,符合題意。C項體現了意識的能動作用,與題意不符。D項體現了要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與題意不符。3.中國經濟發展正在步入新常態。新常態,就是中國經濟將在速度上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在結構上體現為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在動力上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從哲學上看,新常態體現了①事物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的統一 ②事物發展是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③事物發展的狀態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④新事物對舊事物的根本否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同一性斗爭性區別含義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和趨勢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屬性表現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矛盾雙方相互貫通,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對立雙方相互分離的傾向和趨勢聯系同一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為同一性所制約。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速記口訣基本屬性有兩個,相互吸引同一性,相互排斥斗爭性,矛盾雙方相依賴,一定條件可轉化,矛盾雙方相對立,各自分離的傾向,斗爭寓于同一中。 1.(2015·重慶卷)事物的矛盾包括兩個基本屬性,斗爭性與同一性,下列強調同一性的是①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②垃圾,就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③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④沒有當年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就不會有今天的和平生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2.發展核電是滿足人類能源需求、減少碳排放的重要途徑。據報道,目前全球共有核電站近500座,核能發電量已占全球發電總量的16%。但美國三里島、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日本福島等核電站先后發生核泄漏等嚴重事故并引發災難,使核電的發展受到嚴峻挑戰。面對核電生產與安全的矛盾,人們應當①正視現實,認識到矛盾的斗爭性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②完善設施,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穩妥發展核電③未雨綢繆,防止意外的因素導致矛盾同一性向斗爭性轉化④重樹信心,相信能夠通過不斷完善技術手段確保核安全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①錯誤。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斗爭性與同一性相互依存,③表述錯誤。②④表述正確,符合題意。關系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內容區別含義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貫穿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即時時有矛盾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特性同類事物的共性每一事物的個性原理內容聯系二者是辯證統一的關系,是不可分割的。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變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方法論意義既要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又要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同時要把二者結合起來。【拓展】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在表現上的對應速記口訣事事時時有矛盾,矛盾各有其特點,普遍特殊不可分,相互聯結辯證統,普遍寓于特殊中,特殊離不開普遍。1.(2017·全國卷Ⅰ)2015年12月聯合國巴黎氣候變化大會通過《巴黎協定》要求,各國以“自主貢獻”的方式參與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發達國家繼續帶頭減排,并對發展中國家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提供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的支持。協定堅持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共同但有區分的責任原則,這一原則體現的唯物辯證法道理是①矛盾的主要方面規定了事物的性質②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中起決定作用③任何事物都是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別的統一④只有把握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聯結,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2.(2017·江蘇卷)風箏在我國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最初用于軍事,到了唐代中期逐漸轉向娛樂。后來,人們又將神話故事、吉祥寓意等表現在風箏上,使風箏成為了一門藝術。現在,風箏藝術在我國仍然很受歡迎,并形成了以山東濰坊風箏、北京風箏、江蘇南通風箏等為代表的風箏流派。從材料中可以看出①事物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一 ②事物的發展變化是有規律可循的③事物變化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④事物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關系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區別含義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于從屬地位、對事物發展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地位處于支配地位處于從屬地位作用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對事物發展有一定影響方法論抓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要統籌兼顧,不能忽視次要矛盾的解決聯系①主次矛盾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相互影響②主次矛盾不是絕對的、一成不變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速記口訣主要矛盾居支配,事物發展起決定,集中力量解主矛,次要矛盾居從屬,事物發展有影響,統籌兼顧莫忽視,主次矛盾相聯系,一定條件可轉化。1.(2017·江蘇卷)在古希臘時期,由造成的“畢達哥拉斯悖論”,以及“芝諾悖論”中對“無窮”的理解,引發了“第一次數學危機”,其正面結果之一是引入了無理數,導致數的概念的擴大。這主要體現的哲理是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轉化 B.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矛盾的次要方面C.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D.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中處于支配地位【答案】C2.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移民城市,如何使以上海方言為載體的滬語文藝作品保持恒久魅力?若以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辯證關系思考,關鍵是A.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扶持滬語文藝作品的創作活動B.增強滬語文藝作品文化底蘊,彰顯其獨特藝術生命力C.借鑒其他藝術表現形式,擴大欣賞滬語文藝作品的群體D.借助媒體的宣傳推廣,營造良好的滬語文藝作品文化環境【答案】B【解析】A、D體現的是內外因辯證關系的原理,C體現的是普遍聯系的觀點。B體現了把增強滬語文藝作品文化底蘊當作主要矛盾來抓的道理,與題意相符合。關系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區別含義每一矛盾中的兩個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處于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的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每一矛盾中的兩個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處于被支配地位的一方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地位處于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處于從屬地位、被支配地位作用決定事物的性質影響事物的性質方法論看問題要全面,把握主流看問題要注意支流聯系①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依賴,又相互排斥②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速記口訣矛盾有兩個方面,主要方面起主導,決定事物的性質,把握主流要全面,次要方面被支配,影響事物的性質,主次方面相依賴,主次方面相排斥。1.(2016·浙江卷)某市政府采取“一企一策”的辦法推動“僵尸企業”問題的解決。對符合破產條件的企業及時引入破產程序,對兼并重組后可以重生的企業促其兼并重組,對無意愿無能力繼續生產的企業依法收回用地,盤活存量土地,從而促進了該市經濟的快速發展。解決“僵尸企業”問題的辦法包含的哲學道理有①關注矛盾兩個方面的同時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②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導下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③針對具體問題找出具體的解決方法④著眼于事物的要素進行系統優化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C2.(2016·全國卷Ⅰ)毛澤東在《黨委會的工作方法》中指出:“一個人的工作,究竟是三分成績七分錯誤,還是七分成績三分錯誤,必須有個根本的估計。如果是七分成績,那么就應對他的工作基本上加以肯定。把成績為主說成錯誤為主,那就完全錯了。”從唯物辯證法看,這里強調的是①事物的性質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 ②無視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不能正確認識矛盾③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賴又相互轉化 ④在認識矛盾時須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①③不合題意,材料強調“分成績七分錯誤還是七分成績三分錯誤要有一個根本的估計”即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而非強調矛盾的次要方面以及主次方面的轉化問題。②④符合題意,每一矛盾中的兩個方面的力量都是不平衡的,處于支配地位,起著主導作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處于被支配地位的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在認識某一矛盾時要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主流.材料中指出要是七分成績就應對其工作加以肯定,不應把成績為主說成錯誤為主體現了上述觀點。 含義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導下,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地位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原則,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作用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也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怎么做①前提——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做到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這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唯物論基礎和前提。②關鍵——要注意研究事物的特點、本質以及該事物存在的具體條件。(對不同事物的矛盾作具體分析;對同一事物的不同階段的特點作具體分析;對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作具體分析)③重要條件——要在運動中把握事物的矛盾。一切事物都在變化發展,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只有在運動中把握事物,才能做到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④在分析每一個具體矛盾時,一定要“事事”“時時”注意它的特殊性,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離開時間、地點和條件,就無法把握矛盾的特殊性速記口訣普遍原理指導下,具體分析特殊性,認識事物的基礎,解決矛盾的關鍵。實事求是是前提,主觀客觀相統一,不同矛盾具體析,運動中把握矛盾,事事時時為轉移,把握矛盾特殊性。1.(2016·全國卷Ⅰ)圖3漫畫《學習先進經驗》諷刺了一些人不懂得《學習先進經驗》(趙汀陽,《讀書》)①習他人經驗就能更好的發展自己 ②先進經驗通過實踐能夠轉化為現實的東西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 ④事物的表面聯系與本質聯系的區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2.(2015·安徽卷)為了讓藍天常在、綠水長流,我們要根據污染物“隨波逐流”的特點,改變以往“各家自掃門前雪”的防治模式,從檢測、預警、治理、補償等方面建立區域聯防聯控機制。實現“無縫銜接”。從哲學上看,這體現了①改變規律能避免前進中的困難曲折 ②解決矛盾應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③抓住關鍵能夠解決存在的各種問題 ④統籌全局可以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含義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地位與作用辯證的否定是發展的環節,是實現新事物產生和促使舊事物滅亡的根本途徑;是聯系的環節,新事物總是吸取、保留和改造舊事物中積極的因素作為自己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實質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拓展】辯證否定觀與形而上學否定觀辯證否定觀形而上學否定觀否定的動力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內部矛盾雙方斗爭的結果,是通過事物內部矛盾進行的自我否定否定是外力強加給事物的,是外力作用的結果,是主觀任意的否定否定與肯定的關系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舊事物中過時的消極的內容,保留的是舊事物中積極合理的因素把否定與肯定絕對的割裂,主張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否定同發展和聯系的關系否定是聯系的環節和發展的環節否定是發展的終止,聯系的中斷速記口訣 形而上學的特征,孤立靜止與片面, 否定動力歸外部,肯定否定一邊倒, 中斷發展與聯系,認識路上犯錯誤。1.(2016·江蘇卷)在北京的胡同、百工坊博物館,深藏著很多身懷絕技的手工藝大師,他們不斷轉變觀念,將傳統文化體驗、國際流行的私人定制等概念引人到工藝品的制作中,為傳統手工藝注人了新活力。這些手工藝大師們的做法給我們的啟示是①要樹立辯證的否定觀 ②要堅持共性與個性相統一③創新推動社會制度的變革 ④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2.手機已從簡單的通話工具演變為個人信息智能終端設備。至2012年底,我國手機用戶突破11億。“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于我們坐在一起,你卻在玩手機。”有人因為使用手機成癮,讓手機變成了“手雷”,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對此,我們應該①正視手機控制社會的事實②適度使用,防止矛盾的轉化③辯證否定手機功能的拓展④創新科技,消除人性的弱點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手機無論怎樣先進都不會控制社會,①錯誤。手機是工具,濫用手機會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因此,我們應該適度使用,防止矛盾向不利于我們身心健康的方面轉化,②正確。手機功能的拓展有利有弊,我們對其功能既不能全盤肯定,也不能全盤否定,而應當肯定其利,否定其弊,即做到辯證地否定,③正確。人性的弱點只能靠人們自身的覺悟來消除,而不能依靠科技創新來消除,④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