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8名師導航]科學中考一輪復習第五講 機械運動與力(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8名師導航]科學中考一輪復習第五講 機械運動與力(二)

資源簡介

第五講《機械運動與力二》達標檢測卷
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66分)
1.如圖是研究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該實驗沒有體現的科學知識是(  )
A.能量的轉化和守恒定律 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D.摩擦力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2.一列火車在雨中自東向西行駛,車內乘客觀察到雨滴以一定的速度垂直下落,那么車外站在月臺上的人看到的雨滴是( ?。?·1·c·n·j·y
A.沿偏東方向落下 B.垂直落下 C.沿偏西方向落下 D.無法確定
3.如圖為靜止在豎直墻面上的“爬墻遙控車”,質量為0.03千克,“腹部”有吸盤,當“爬墻遙控車”的真空泵將吸盤內的空氣向外抽出時,遙控車能牢牢吸在豎直的墻面上而不會掉落,這是因為遙控車(  )21·世紀*教育網
A.質量小,重力可以忽略不計 B.受到墻面對它向上的摩擦力
C.受到大氣對它的壓力 D.受到空氣對它的浮力
4.如圖所示,質量為10千克的物體在水平力F作用下,靜止在豎直的墻上,當力F逐漸減小的過程中,物體靜止一段時間后,向下運動,則在這過程中,摩擦力f與時間t的關系,可能符合下列圖線的是( ?。?br/>A. B. C. D.
5.下列關于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的創立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br/>A.用實驗驗證的
B.用觀察的方法直接得出的
C.是以實驗為基礎,經分析推理而得出的
D.是由更普通的原理演繹得出的
6.一架水平勻速直線飛行的飛機以相同的時間間隔分別落下A、B、C三個大小一樣的小球,那么反映A、B、C三小球在空中的位置關系正確的圖是(不考慮空氣阻力)( ?。?br/>A. B. C. D.
7.用繩子吊著一個物體的氫氣球正上升到高度H時,系物體的繩子突然斷開,則該物體從最高點落到地面時,下落的高度是(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A.等于H B.大于H C.小于H D.無法確定
8.今年4月16日,韓國“歲月號”客輪在前往濟州島途中突然急轉,裝載的貨物發生偏移,導致客輪側翻。客輪急轉時裝載的貨物發生偏移,主要原因是(  )
A.貨物的重力變小 B.貨物具有慣性
C.貨物受到的摩擦力消失 D.貨物受到的平衡力
9.如圖所示,從車箱頂的A 處有一小球自由落下,結果落在地板上的B處,則此時該車箱所處的運動狀態可能是(  )21教育網
A.勻速向左運動 B.向左加速運動 C.勻速向右運動 D.由靜止向右啟動
10.下列是與打排球有關的物理問題,其中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發球后,球在運動過程中,仍受重力作用
B.傳球后,球在上升到最高點時,處于平衡狀態
C.扣球時,手感覺有點痛,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攔網時,球被彈回,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11.如圖所示,在一根結實的細繩的一端栓一個小球,繩子的一端固定在懸掛點O上,做成一個單擺。拉動小球到B處,放手后使它擺動起來,則小球在擺動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緛碓矗?1·世紀·教育·網】
A.小球運動到最低處A時,細繩對它拉力與它受到重力平衡
B.小球運動到最高處B時,細繩對它拉力與它受到重力平衡
C.小球運動到最高處C時,細繩對它拉力與它受到重力平衡
D.在擺動過程的任一位置,小球受到的力都不平衡
12.在如圖所示的跳水比賽中,關于運動員利用跳板起跳過程總涉及到的物理知識,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1-c-n-j-y
A.運動員能被彈起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B.跳板被壓彎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C.運動員對跳板的壓力和跳板對運動員的支持力始終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運動員受到的重力和跳板對運動員的支持力始終是一對平衡力
13.如圖,小熊正在劃船前進,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小熊對船的壓力和船對小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B.小熊對船的壓力和小熊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C.小熊受到的重力和船對小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小熊受到的重力和船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14.猴子能夠輕松地倒掛在樹枝上,當其倒掛在樹枝上靜止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樹枝對猴子的作用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B.猴子對樹枝的作用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C.猴子對樹枝的作用力和樹枝對猴子的作用力是一對平衡力
D.猴子很輕,其重力不需要平衡就靜止在空中
15.如圖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水平桌面上的物體,使其作勻速直線滑動。以下敘述中的兩個力屬于一對平衡力的是( ?。?1cnjy.com
A.彈簧測力計對物體的拉力與物體所受的重力
B.彈簧測力計對物體的拉力與桌面對物體的摩擦力
C.物體對桌面的壓力與桌面對物體的支持力
D.物體對桌面的壓力與物體所受的重力
16.如圖所示,疊放在一起的物體A和B,在大小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則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ww.21-cn-jy.com
A.地面受到B施加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為F
B.A受到B施加的水平向左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F
C.B所受重力與地面對B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D.若增大F,則A、B不可能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
17.將一根質量可忽略的一端封閉的塑料管倒插入液體中,塑料管在豎直向下的力F作用下保持平衡,如圖所示,那么管內外液面的高度差H的大小將與下列哪個因素無關?( ?。?br/>A.管子的半徑 B.液體的密度 C.大氣壓的大小 D.力F的大小
18.一均勻木板AB,B端固定在墻壁的轉軸上,木板可在豎直面內轉動,木板下墊了塊C,恰好使木板水平放置,如圖所示,現在水平力F將C由A向B勻速推動過程中,推力F將( ?。?1·cn·jy·com
A.大小不變 B.逐漸增大 C.先增大后減小 D.先減小后增大
19.如圖所示,當傳送帶靜止不動時,物體從靜止開始滑動,沿傳送帶從上端A點滑到下端B點所需時間為5分鐘;則當皮帶輪轉動,傳送帶斜向上勻速運動時,物體從靜止開始滑動,沿傳送帶從上端A點滑到下端B點所需時間為(  )【出處:21教育名師】
A.5分鐘 B.大于5分鐘 C.小于5分鐘 D.無法確定
20.一個物體放在水平傳送帶上,隨著傳送帶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此時物體(  )
A.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B.受到向左的摩托力C.不受任何力 D.不受摩擦力
21.如圖所示是一個傳送帶,B輪轉動帶動物體C向右上方勻速運動,物體C沒有在皮帶上發生滑動,皮帶與輪軸之間不打滑,則有關物體C與皮帶之間的摩擦、皮帶與B之間的摩擦的說法正確的是( ?。景鏅嗨校?1教育】
A.沒有摩擦,滾動摩擦 B.靜摩擦,靜摩擦
C.靜摩擦,滾動摩擦 D.滑動摩擦,滾動摩擦
22.兩個完全相同的圓柱形瓶子,一只裝滿水,另一只裝有與水質量相等的沙子。若讓兩只瓶子同時從兩個完全相同的斜面頂部滾下,到達斜面底部時,兩個瓶子的速度大小為( ?。?br/>A.裝水的瓶子速度大 B.裝沙子的瓶子速度大
C.速度一樣大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23.教室的門關不緊,常被風吹開。小明在門與門框之間塞入硬紙片后,門就不易被風吹開了。下列解釋合理的是( ?。?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A.門被風吹開是因為門沒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門沒被吹開是因為風吹門的力小于摩擦力
C.塞入硬紙片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
D.塞入硬紙片是通過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
24.小明在體育課上練習墊排球,當排球豎直上升到最高處時,若所有外力都消失,則排球將( ?。?br/>A.一直上升 B.掉落下來 C.先上升后下降 D.保持靜止
25.一個物體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若撤去推力,該物體將( ?。?br/>A.立即靜止 B.仍做勻速直線運動 C.逐漸停下來 D.無法判斷
26.一同學在以5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汽車里,讓手中的物塊自然下落,發現物塊恰好落在A處,如圖所示。那么,當汽車以l0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再做該實驗,物塊將會落到( ?。緛碓矗?1cnj*y.co*m】
A.A處 B.B處 C.C處 D.無法判斷
27.飛機水平勻速向西飛行,從飛機上間隔相等的時間內先后落下三個小球,若不計空氣阻力,地面上的人看到三個小球在空中的排列位置應是圖中的(  )
A.甲圖 B.乙圖 C.丙圖 D.丁圖
28.用大小不變的水平力,拉木塊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所示。木塊在運動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木塊對桌面的壓力和木塊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B.繩對木塊的拉力大于桌面對木塊的摩擦力
C.繩對木塊的拉力和木塊對繩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D.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保持不變
29.某人用力F把重力G的木塊緊緊壓在天花板上,天花板受到的壓力為2N,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木塊的重力與人對木塊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B.木塊對天花板的壓力和木塊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C.人對木塊的壓力和天花板對木塊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D.以上所述都不是相互平衡的力
30.假設實心球體在空中下落時受到空氣阻力大小正比球體半徑與球體速度的乘積?,F有實心木球甲、乙和實心鐵球丙從高空由靜止下落,如圖所示,三球的半徑關系為R甲>R乙>R丙,若三球勻速到達地面的速度分別為v1、v2和v3,則下列結論不可能正確的是( ?。?br/>A.v3>v1>v2 B.v1>v2>v3 C.v1>v3>v2 D.v1=v2=v3
31.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時發現:在木塊沒有被拉動時,彈簧測力計也有示數,且示數會變化。他請教老師,知道可用F﹣t圖象表示拉力隨時間的變化情況。若某次實驗開始拉動木塊直到木塊勻速滑動的F﹣t圖象如圖所示,其中0~4s木塊處于靜止狀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r/>A.當在木塊沒有被拉動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小于木塊所受的摩擦力
B.當用F=2.1牛的水平拉力拉靜止的木塊時,木塊所受摩擦力大小為2.1N
C.若用F=2.6牛的水平拉力拉木塊,木塊所受摩擦力大小為2.6N
D.當以更快的速度拉動木塊滑動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和木塊所受的摩擦力都將大于2.0N
32.如圖所示,一個木塊從斜面上滑下,并在水平面上繼續滑動。若斜面和水平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1*cnjy*com
A.木塊在水平面上繼續滑動是由于木塊具有慣性
B.木塊在斜面和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C.木塊在斜面上滑下時越來越快受到的摩擦力越來越小
D.木塊在水平面上滑動時越來越慢,受到的摩擦力越來越大
33.關于摩擦力產生的條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相互壓緊的粗糙物體間總有摩擦力的
B.相對運動的物體間總有摩擦力作用
C.只要相互壓緊并發生相對運動的物體間就有摩擦力作用
D.只有相互壓緊并發生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趨勢的粗糙物體間才有摩擦力作用
二.填空題(共18分)
34.圖為運輸液體貨物的槽車,如果槽內有一氣泡,當車起動時,氣泡將向   運動;剎車時,氣泡將向   運動(選填:“前”或“后”)。21*cnjy*com
35.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中,小明選擇了如圖的裝置,把小卡片兩端細線繞過滑輪,并掛上鉤碼。
(1)實驗中選擇小卡片的目的是  ?。ㄌ睢翱紤]”、“不考慮”)小卡片的重力;探究兩個力大小關系時,應該觀察細線兩端所掛鉤碼的個數。
(2)為了探究兩個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條直線上,進行如下操作:  ?。ㄌ睢皵D壓”、“翻轉”或“旋轉”)小卡片,松手后觀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3)小明利用彈簧測力計代替圖中的鉤碼進行了探究,發現兩個力的大小還有較小的差距。你認為形成差距的原因是   (答出一條即可)。www-2-1-cnjy-com
三.解答題(共16分)
37.質量為8t的卡車,在水平公路上勻速行駛時受到的摩擦阻力是車重的0.02倍,求卡車行駛時,發動機對卡車的牽引力是多大?
第五講《機械運動與力二》達標檢測卷
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66分)
1.如圖是研究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該實驗沒有體現的科學知識是( ?。?br/>A.能量的轉化和守恒定律 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D.摩擦力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答案】B
【解析】A、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機械能與其它形式的能量也可以相互轉化。小車從斜面上滑下來,是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的過程;小車在水平表面上運動過程中,速度減小,最后停下來,是克服摩擦力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實驗火車站涉及到能量的轉化和守恒定律。故A不符合題意;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時,受到另一個物體的反作用力。實驗過程中研究對象是小車,研究的是阻力對小車運動的影響,沒有涉及到力的作用相互性。故B符合題意;C、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小車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下運動,在阻力的作用下停下來,都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故C不符合題意;D、摩擦力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都有關系。實驗過程中向后使小車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表面滑動,目的是比較接觸面粗糙程度對小車運動快慢的影響,涉及到了摩擦力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的知識。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
2.一列火車在雨中自東向西行駛,車內乘客觀察到雨滴以一定的速度垂直下落,那么車外站在月臺上的人看到的雨滴是( ?。境鎏帲?1教育名師】
A.沿偏東方向落下 B.垂直落下 C.沿偏西方向落下 D.無法確定
【答案】C
【解析】汽車由東向西勻速行駛,車上的乘客看到窗外的雨是垂直下落的,這說明雨滴和車相對靜止,即和車運動的速度和方向相同,車相對于地球是由東向西勻速行駛,所以雨滴也是斜向西下落。故選:C?!景鏅嗨校?1教育】
3.如圖為靜止在豎直墻面上的“爬墻遙控車”,質量為0.03千克,“腹部”有吸盤,當“爬墻遙控車”的真空泵將吸盤內的空氣向外抽出時,遙控車能牢牢吸在豎直的墻面上而不會掉落,這是因為遙控車(  )
A.質量小,重力可以忽略不計 B.受到墻面對它向上的摩擦力
C.受到大氣對它的壓力 D.受到空氣對它的浮力
【答案】B
【解析】靜止在豎直墻面上的“爬墻遙控車”,處于平衡狀態,即受力平衡,在豎直方向上摩擦力和重力平衡,則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方向與重力方向相反,豎直向上;故選:B。
4.如圖所示,質量為10千克的物體在水平力F作用下,靜止在豎直的墻上,當力F逐漸減小的過程中,物體靜止一段時間后,向下運動,則在這過程中,摩擦力f與時間t的關系,可能符合下列圖線的是( ?。?br/>A. B. C. D.
【答案】B
【解析】①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物體豎直方向受重力和摩擦力,因為物體靜止,所以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故摩擦力等于重力。②當F減小時,物體所受的壓力減小,摩擦力減小,故摩擦力小于重力,所以在重力的作用下物體會下滑。故選:B。
5.下列關于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的創立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br/>A.用實驗驗證的
B.用觀察的方法直接得出的
C.是以實驗為基礎,經分析推理而得出的
D.是由更普通的原理演繹得出的
【答案】C
【解析】在探究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中,讓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在越光滑的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越遠,速度減小得越慢,因此,我們在此實驗的基礎上進行推理,當水平面絕對光滑,摩擦阻力為零時,小車滑行的距離將無限遠,即永遠速度,小車的速度也將不再減小,仍保持原來的速度不變,即做勻速直線運動。通過回顧牛頓第一定律的得出過程可以看,只有選項C的說法符合題意。故選:C。
6.一架水平勻速直線飛行的飛機以相同的時間間隔分別落下A、B、C三個大小一樣的小球,那么反映A、B、C三小球在空中的位置關系正確的圖是(不考慮空氣阻力)( ?。?br/>A. B. C. D.
【答案】A
【解析】飛機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從飛機上先后投下A、B、C三個同樣大小的物體,不計空氣阻力,由于慣性,A、B、C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不變,繼續向前飛行,A、B、C在下落過程中,都是以原來的速度向前運動,由于重力的作用,向下運動的距離不同,故A、B、C在下落的過程中,在同一豎直方向,并且最開始投下的距下落高度最大,即在最下方;最后投下的下落高度最小,即在最上方。故選:A。www.21-cn-jy.com
7.用繩子吊著一個物體的氫氣球正上升到高度H時,系物體的繩子突然斷開,則該物體從最高點落到地面時,下落的高度是(  )
A.等于H B.大于H C.小于H D.無法確定
【答案】B
【解析】用繩子吊著一個物體的氫氣球正上升到高度H時,系物體的繩子突然斷開,由于慣性,氫氣球還會繼續向上運動一定高度再下落,因此該氣球從最高點下落到地面時,總高度大于H。故選:B。
8.今年4月16日,韓國“歲月號”客輪在前往濟州島途中突然急轉,裝載的貨物發生偏移,導致客輪側翻??洼喖鞭D時裝載的貨物發生偏移,主要原因是( ?。?br/>A.貨物的重力變小 B.貨物具有慣性
C.貨物受到的摩擦力消失 D.貨物受到的平衡力
【答案】B
【解析】高速航行的客輪在突然轉向時貨物由于具有慣性仍處于原來的運動狀態從而發生側移;故選:B。
9.如圖所示,從車箱頂的A 處有一小球自由落下,結果落在地板上的B處,則此時該車箱所處的運動狀態可能是( ?。﹚ww-2-1-cnjy-com
A.勻速向左運動 B.向左加速運動 C.勻速向右運動 D.由靜止向右啟動
【答案】B
【解析】(1)如果車勻速向左運動和勻速向右運動,小球從車頂落下時,由于慣性,小球向車行方向的運動速度和車前進的速度相同,小球會落到A點的正下方。(2)如果車向左進行加速運動,當小球從車頂落下時,小球向左的運動速度小于車前進的速度,小球會落到A點的右側。(3)如果車由靜止向右啟動,當小球從車頂落下時,小球向右的運動速度小于車前進的速度,小球會落到A點的左側?!緛碓矗?1cnj*y.co*m】
故選:B。
10.下列是與打排球有關的物理問題,其中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發球后,球在運動過程中,仍受重力作用
B.傳球后,球在上升到最高點時,處于平衡狀態
C.扣球時,手感覺有點痛,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攔網時,球被彈回,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答案】B
【解析】A、由于地球附近的任何物體都受重力作用,故A選項說法正確;B、傳球的過程中,球在最高點時,既不是靜止狀態也不是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因此不是平衡狀態,故B選項說法錯誤;C、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扣球時,手對球施加力的作用,反之球也對受同樣大小的反作用力,因此手會感到疼痛,故C選項說法正確;D、攔網時,球被彈回,球的運動方向發生改變,說明力改變了物體的運動狀態,故D選項說法正確。故選:B。
11.如圖所示,在一根結實的細繩的一端栓一個小球,繩子的一端固定在懸掛點O上,做成一個單擺。拉動小球到B處,放手后使它擺動起來,則小球在擺動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運動到最低處A時,細繩對它拉力與它受到重力平衡
B.小球運動到最高處B時,細繩對它拉力與它受到重力平衡
C.小球運動到最高處C時,細繩對它拉力與它受到重力平衡
D.在擺動過程的任一位置,小球受到的力都不平衡
【答案】D
【解析】A、小球運動到最低處A時,細繩對它拉力大于重力,會使得小球做圓周運動,故小球受力不平衡,故A錯誤;BC、小球運動到最高處B和C時,細繩對它的拉力和它受到的重力沒有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且大小不相等,故它們不是平衡力,故BC錯誤;D、在擺動過程的任一位置,小球都不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處于非平衡狀態,受到的力都不平衡,故D正確。故選:D。
12.在如圖所示的跳水比賽中,關于運動員利用跳板起跳過程總涉及到的物理知識,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運動員能被彈起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B.跳板被壓彎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C.運動員對跳板的壓力和跳板對運動員的支持力始終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運動員受到的重力和跳板對運動員的支持力始終是一對平衡力
【答案】D
【解析】A、運動員能被彈起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說法正確;B、跳板被壓彎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說法正確;C、運動員對跳板的壓力和跳板對運動員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不同物體上,因此始終是一對相互作用力,說法正確;D、因為運動員在跳板上時,其不是一直保持靜止,不屬于平衡狀態,因此運動員受到的重力和跳板對運動員的支持力并非始終是一對平衡力,故說法錯誤。故選:D。
13.如圖,小熊正在劃船前進,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小熊對船的壓力和船對小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B.小熊對船的壓力和小熊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C.小熊受到的重力和船對小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小熊受到的重力和船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答案】C
【解析】A、小熊對船的壓力和船對小熊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但作用在不同物體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A不合題意;B、小熊對船的壓力和小熊受到的重力,方向相同,都是向下的,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不合題意;C、小熊受到的重力和船對小熊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是一對平衡力,故C符合題意;D、小熊受到的重力和船受到的重力,是兩個不同物體的重力,方向相同,大小不同,所以不是一對平衡力,故D不合題意。故選:C。2-1-c-n-j-y
14.猴子能夠輕松地倒掛在樹枝上,當其倒掛在樹枝上靜止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樹枝對猴子的作用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B.猴子對樹枝的作用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C.猴子對樹枝的作用力和樹枝對猴子的作用力是一對平衡力
D.猴子很輕,其重力不需要平衡就靜止在空中
【答案】A
【解析】A、樹枝對猴子的作用力和金絲猴所受的重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條件,所以是一對平衡力,故A選項正確;B、猴子對樹枝的作用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方向相同,所以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選項錯誤;C、猴子對樹枝的作用力和樹枝對猴子的作用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所以C選項錯誤;D、有質量就有重力,所以靜止時需要重力的平衡力作用,故D選項錯誤。故選:A。
15.如圖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水平桌面上的物體,使其作勻速直線滑動。以下敘述中的兩個力屬于一對平衡力的是( ?。?br/>A.彈簧測力計對物體的拉力與物體所受的重力
B.彈簧測力計對物體的拉力與桌面對物體的摩擦力
C.物體對桌面的壓力與桌面對物體的支持力
D.物體對桌面的壓力與物體所受的重力
【答案】B
【解析】因為物體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而物體在水平方向受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和桌面對物體的摩擦力作用,在豎直方向上物體受重力和桌面對物體的支持力作用;由二力平衡的條件可得:彈簧測力計對物體的拉力和桌面對物體的摩擦力為一對平衡力,物體的重力和桌面對物體的支持力為一對平衡力。故選:B。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16.如圖所示,疊放在一起的物體A和B,在大小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則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A.地面受到B施加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為F
B.A受到B施加的水平向左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F
C.B所受重力與地面對B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D.若增大F,則A、B不可能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
【答案】D
【解析】A、由圖可知,物體A和B,在大小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物體A和B在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作用,即B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為F,地面受到B的摩擦力與地面對B的摩擦力是相互作用的力,所以地面受到B施加的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為F,故A錯誤;B、對A分析可知,A與B之間存在一對靜摩擦力的作用,因此A受到B施加的靜摩擦力大小為F,方向向左,故B錯誤;C、對于B來說,在豎直方向上,地面對B的支持力和B對地面的壓力是相互作用的力,所以地面對B的支持力等于A和B的重力之和,B所受重力與地面對B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是平衡力,故C錯誤;D、在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時摩擦力不變時,若增大F,則拉力大于摩擦力,A、B不可能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正確。故選:D。
17.將一根質量可忽略的一端封閉的塑料管倒插入液體中,塑料管在豎直向下的力F作用下保持平衡,如圖所示,那么管內外液面的高度差H的大小將與下列哪個因素無關?(  )
A.管子的半徑 B.液體的密度 C.大氣壓的大小 D.力F的大小
【答案】C
【解析】管內氣體的壓強等于大氣壓與高度為H液體產生的壓強和,即ρgH+P0;由于塑料管受到豎直向下的壓力F等于管內氣體向上的壓力,故有(ρgH+P0)S=F+P0S,化簡得:H=,因此管內外液面的高度差H的大小與F、液體的密度和管子的面積(管子的半徑)有關,與大氣壓的大小無關。故選:C。
18.一均勻木板AB,B端固定在墻壁的轉軸上,木板可在豎直面內轉動,木板下墊了塊C,恰好使木板水平放置,如圖所示,現在水平力F將C由A向B勻速推動過程中,推力F將( ?。?br/>A.大小不變 B.逐漸增大 C.先增大后減小 D.先減小后增大
【答案】B
【解析】桿受重力G和C對它的支持力FN,由力矩平衡條件知G?l=FN?L.在C逐漸向右推移的過程中,支持力FN對軸B的力臂L逐漸減小,則FN逐漸增大。由此可知,C和木板間、C和地面間的摩擦力逐漸增大,由平衡條件知,水平推力F也逐漸增大。故選:B。
19.如圖所示,當傳送帶靜止不動時,物體從靜止開始滑動,沿傳送帶從上端A點滑到下端B點所需時間為5分鐘;則當皮帶輪轉動,傳送帶斜向上勻速運動時,物體從靜止開始滑動,沿傳送帶從上端A點滑到下端B點所需時間為( ?。?br/>A.5分鐘 B.大于5分鐘 C.小于5分鐘 D.無法確定
【答案】A
【解析】物體兩次受到的都是滑動摩擦力,無論物體與傳輸帶相對速度是多大,只要滑動起來,摩擦力就不變了。也就是兩次受力相同,運動過程也就相同,因此從A點滑到B點仍用5分鐘的時間。故選:A。
20.一個物體放在水平傳送帶上,隨著傳送帶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此時物體( ?。?br/>A.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B.受到向左的摩托力C.不受任何力 D.不受摩擦力
【答案】D
【解析】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說明它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
水平方向上沒有牽引力,也就沒有摩擦力,若有摩擦力,物體就不會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水平方向上是不受力的;故選:D。
21.如圖所示是一個傳送帶,B輪轉動帶動物體C向右上方勻速運動,物體C沒有在皮帶上發生滑動,皮帶與輪軸之間不打滑,則有關物體C與皮帶之間的摩擦、皮帶與B之間的摩擦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沒有摩擦,滾動摩擦 B.靜摩擦,靜摩擦
C.靜摩擦,滾動摩擦 D.滑動摩擦,滾動摩擦
【答案】B
【解析】
重力方向豎直向下,支持力與傳送帶垂直向上。貨物C相對于傳送帶有向下運動的趨勢,所以貨物C還要受到傳送帶對它的靜摩擦力;該摩擦力的方向與它相對于傳送帶的運動趨勢相反,即沿傳送帶斜向上。已知皮帶與B輪之間不打滑(無滑動,也無滾動),但它們之間也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所以皮帶與B之間的摩擦也是靜摩擦。 故選:B。
22.兩個完全相同的圓柱形瓶子,一只裝滿水,另一只裝有與水質量相等的沙子。若讓兩只瓶子同時從兩個完全相同的斜面頂部滾下,到達斜面底部時,兩個瓶子的速度大小為( ?。?br/>A.裝水的瓶子速度大 B.裝沙子的瓶子速度大
C.速度一樣大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答案】A
【解析】由題意知,二者質量相等,由于沙子對瓶子的阻力更大,所以在滾動過程中消耗的機械能更多,所以到達斜面底部時,裝水的瓶子動能更大,速度更大。
故選:A。
23.教室的門關不緊,常被風吹開。小明在門與門框之間塞入硬紙片后,門就不易被風吹開了。下列解釋合理的是( ?。?br/>A.門被風吹開是因為門沒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門沒被吹開是因為風吹門的力小于摩擦力
C.塞入硬紙片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
D.塞入硬紙片是通過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
【答案】C
【解析】A、被風吹開是因為門的滑動摩擦力很小,很容易克服摩擦將門吹開;故A錯誤;B、門相當于一個杠桿,門沒被吹開,說明杠桿處于平衡狀態,風吹門的力也可能大于或等于摩擦力,故B錯誤;CD、塞入硬紙片后,使門與門框之間的壓力增大,因此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故C正確,D錯誤。故選:C。
24.小明在體育課上練習墊排球,當排球豎直上升到最高處時,若所有外力都消失,則排球將( ?。?br/>A.一直上升 B.掉落下來 C.先上升后下降 D.保持靜止
【答案】D
【解析】當排球運動到最高點時,排球在這一瞬間是靜止的(速度為0),若此時所有外力都消失,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可知,排球會保持靜止狀態不再改變,故D正確。故選:D。
25.一個物體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若撤去推力,該物體將(  )
A.立即靜止 B.仍做勻速直線運動 C.逐漸停下來 D.無法判斷
【答案】C
【解析】物體受力分析:(1)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受平衡力;
(2)撤去推力后,物體具有慣性會繼續向前運動一段距離,但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慢慢停下來。
故選:C。
26.一同學在以5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汽車里,讓手中的物塊自然下落,發現物塊恰好落在A處,如圖所示。那么,當汽車以l0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再做該實驗,物塊將會落到(  )2·1·c·n·j·y
A.A處 B.B處 C.C處 D.無法判斷
【答案】A
【解析】選擇車廂為參照物,車內的人和人手中的物塊是靜止的,物塊自然下落的時候所以會落到正下方。而當汽車以更快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時候,物塊相對于車廂而言還是靜止的,所以在自然下落的時候仍然會落到物塊正下方的位置。故選:A。
27.飛機水平勻速向西飛行,從飛機上間隔相等的時間內先后落下三個小球,若不計空氣阻力,地面上的人看到三個小球在空中的排列位置應是圖中的( ?。?br/>A.甲圖 B.乙圖 C.丙圖 D.丁圖
【答案】C
【解析】小球落下前和飛機具有相同的速度,落下來時不計空氣阻力,由于慣性保持原來的水平速度不變,相同時間內,在水平方向上和飛機前進的距離相等,所以小球始終在飛機的正下方。第二和第三個小球同理也始終在飛機的正下方。只有丙圖屬于這種情況。故選:C。
28.用大小不變的水平力,拉木塊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所示。木塊在運動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緛碓矗?1·世紀·教育·網】
A.木塊對桌面的壓力和木塊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B.繩對木塊的拉力大于桌面對木塊的摩擦力
C.繩對木塊的拉力和木塊對繩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D.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保持不變
【答案】D
【解析】A、木塊對桌面的壓力和木塊受到的重力,這兩個力方向相同且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不符合二力平衡條件,故A不正確;B、木塊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處于平衡狀態,木塊受到水平方向向右繩子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兩個力的大小相等,故B不正確;C、繩對木塊的拉力和木塊對繩的拉力,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兩個物體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C不正確;D、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只與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而木塊勻速直線運動時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所以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不變,故D正確。故選:D。
29.某人用力F把重力G的木塊緊緊壓在天花板上,天花板受到的壓力為2N,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木塊的重力與人對木塊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B.木塊對天花板的壓力和木塊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C.人對木塊的壓力和天花板對木塊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D.以上所述都不是相互平衡的力
【答案】D
【解析】木塊在豎直方向上受到重力、人對物塊向上的壓力和天花板對物塊的壓力的作用,∵木塊處于靜止狀態,∴木塊受到的重力加上天花板對木塊向下的壓力等于豎直向上的壓力;21*cnjy*com
A、木塊的重力與人對木塊的壓力,兩個力的大小不相等,不符合二力平衡條件,故A不正確;B、木塊對天花板的壓力和木塊的重力,兩個力的大小不相等且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不符合二力平衡條件,故B不正確;C、人對木塊的壓力和天花板對木塊的壓力,兩個力的大小不相等,不符合二力平衡條件,故C不正確;
D、通過以上分析可知以上所述都不是相互平衡的力,故D正確。故選:D。
30.假設實心球體在空中下落時受到空氣阻力大小正比球體半徑與球體速度的乘積?,F有實心木球甲、乙和實心鐵球丙從高空由靜止下落,如圖所示,三球的半徑關系為R甲>R乙>R丙,若三球勻速到達地面的速度分別為v1、v2和v3,則下列結論不可能正確的是( ?。?br/>A.v3>v1>v2 B.v1>v2>v3 C.v1>v3>v2 D.v1=v2=v3
【答案】D
【解析】三球勻速到達地面時,豎直方向受到重力G和阻力f,二力平衡,G=f;
由題意可知,阻力f=kRv,又知G=mg,故mg=kRv;而m=ρR3,聯立解得:v=πρR2g,
因為三球的半徑為R甲>R乙>R丙,且ρ甲=ρ乙<ρ丙,根據:v=πρR2g可知,v1>v2,且v1、v2與v3的大小都有可能,故D不正確。故選:D。
31.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時發現:在木塊沒有被拉動時,彈簧測力計也有示數,且示數會變化。他請教老師,知道可用F﹣t圖象表示拉力隨時間的變化情況。若某次實驗開始拉動木塊直到木塊勻速滑動的F﹣t圖象如圖所示,其中0~4s木塊處于靜止狀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1cnjy.com
A.當在木塊沒有被拉動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小于木塊所受的摩擦力
B.當用F=2.1牛的水平拉力拉靜止的木塊時,木塊所受摩擦力大小為2.1N
C.若用F=2.6牛的水平拉力拉木塊,木塊所受摩擦力大小為2.6N
D.當以更快的速度拉動木塊滑動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和木塊所受的摩擦力都將大于2.0N
【答案】B
【解析】A、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木塊,當在木塊沒有被拉動時,木塊靜止處于平衡狀態,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錯誤;B、當用F=2.1牛的水平拉力拉靜止的木塊時,木塊靜止處于平衡狀態,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木塊所受摩擦力大小為2.1N,故B正確;C、由圖象可知,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木塊處于平衡狀態,拉力等于摩擦力,由圖可知,f=F=2N;因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只與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當拉力為2.6N時,木塊在運動的過程,受到的摩擦力不變,仍為2N,故C錯誤;D、以更快的速度拉動木塊滑動時,拉力大于摩擦力,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大于2N,木塊所受的摩擦力等于2N,故D錯誤。故選:B。21·cn·jy·com
32.如圖所示,一個木塊從斜面上滑下,并在水平面上繼續滑動。若斜面和水平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1·世紀*教育網
A.木塊在水平面上繼續滑動是由于木塊具有慣性
B.木塊在斜面和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C.木塊在斜面上滑下時越來越快受到的摩擦力越來越小
D.木塊在水平面上滑動時越來越慢,受到的摩擦力越來越大
【答案】A
【解析】A、木塊在水平面上繼續運動是由于木塊具有慣性,故A正確;B、影響摩擦力的因素是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雖然斜面和水平面的粗糙程度相同,但是木塊對斜面的壓力小于木塊對水平面的壓力,所以木塊在斜面和水平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相等,故B錯誤;
C、木塊在斜面上滑下時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動能越來越大,速度越來越快,而不是因為受到的摩擦力越來越小,故C錯誤;D、木塊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壓力一定,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所以摩擦力大小不變,故D錯誤。故選:A。
33.關于摩擦力產生的條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相互壓緊的粗糙物體間總有摩擦力的
B.相對運動的物體間總有摩擦力作用
C.只要相互壓緊并發生相對運動的物體間就有摩擦力作用
D.只有相互壓緊并發生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趨勢的粗糙物體間才有摩擦力作用
【答案】D
【解析】A、相互壓緊的粗糙物體若不發生相對運動,則不會有摩擦力,故A錯誤;B、相互運動的物體,若沒有相互擠壓,則物體間不存在摩擦力,故B錯誤;
C、物體相互擠壓且發生相對運動的趨勢,若接觸面光滑,則不會有摩擦力產生,故C錯誤;D、只有相互壓緊并發生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趨勢的粗糙物體間才有摩擦力作用;故D正確。故選:D。21*cnjy*com
二.填空題(共18分)
34.圖為運輸液體貨物的槽車,如果槽內有一氣泡,當車起動時,氣泡將向   運動;剎車時,氣泡將向   運動(選填:“前”或“后”)。
【答案】前,后。
【解析】當車起動時,液體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因此會向后擠,從而將氣泡向前擠壓,使氣泡向前運動;當剎車時,液體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因此會向前擠,從而將氣泡向后擠壓,使氣泡向后運動。
35.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中,小明選擇了如圖的裝置,把小卡片兩端細線繞過滑輪,并掛上鉤碼。
(1)實驗中選擇小卡片的目的是  ?。ㄌ睢翱紤]”、“不考慮”)小卡片的重力;探究兩個力大小關系時,應該觀察細線兩端所掛鉤碼的個數。
(2)為了探究兩個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條直線上,進行如下操作:   (填“擠壓”、“翻轉”或“旋轉”)小卡片,松手后觀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3)小明利用彈簧測力計代替圖中的鉤碼進行了探究,發現兩個力的大小還有較小的差距。你認為形成差距的原因是  ?。ù鸪鲆粭l即可)。21教育網
【答案】旋轉 測力計未校零(或兩個滑輪的摩擦不同,或讀數誤差)。
【解析】(1)小卡片的重力很小,是為了不考慮小卡片的重力。故答案為:不考慮。(2)旋轉小卡片,使細線作用在它上面的力不在同一直線上,看其是否平衡。來探究兩個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條直線上。(3)利用彈簧測力計代替圖中的鉤碼時,由于測量工具、或測量的人或所用器材,都會造成誤差的存在。
36.如圖所示重5N的物體,受到10N的水平力F作用后,緊貼在豎起的墻面上靜止,此時物體所受的摩擦力為   N,合力等于   N。
【答案】5;0。
【解析】物體緊帖在豎直的墻面上靜止不動,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豎直方向上,重力和靜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故f=G=5N,重力方向豎直向下,摩擦力方向豎直向上;由于物體受力平衡,所以合力等于零。
三.解答題(共16分)
37.質量為8t的卡車,在水平公路上勻速行駛時受到的摩擦阻力是車重的0.02倍,求卡車行駛時,發動機對卡車的牽引力是多大?
由題知:G=mg=8000kg×10N/kg=8×104N,f=0.02G=0.02×8×104N=1600N,F牽=f=1600N;
答:卡車行駛時,發動機對卡車的牽引力是1600N。
第五講 機械運動與力(二)
1.通過實驗探究任何物體都具有慣性。能表述牛頓第一定律。
2. 知道二力平衡條件。了解物體運動狀態變化的原因。
3. 學會測量水平運動物體所受的滑動摩擦力,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知識點一:牛頓第一定律及慣性
1.伽利略斜面實驗
(1)三次實驗小車都從斜面頂端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水平面的 。
(2)實驗結論:在同樣條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車前進得 。
(3)伽利略的推論是:在理想情況下,如果表面絕對光滑,物體將以恒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
   
2.牛頓第一定律
內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 狀態或 運動狀態。
2理解:(1)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 而得出來的,且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所以成為大家公認的力學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們周圍的物體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實驗來直接證明牛頓第一定律。www.21-cn-jy.com
(2)物體不受力,原來靜止的物體將保持 狀態,原來運動的物體,將以不變的速度做 運動。www-2-1-cnjy-com
(3)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可以 ,力不是 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 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景鏅嗨校?1教育】
3.慣性:
(1)定義:物體保持 不變的性質叫做慣性。
(2)理解: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 ,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 有關, 越大,慣性越 ;與物體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運動、運動速度大小等 關。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慣性不是力,力有三要素,而慣性只有大小,因此在慣性前面加上“產生”、“出現”、“受到”、“克服”等詞語都是 的,也不能說 。
知識點二:二力平衡
1.平衡力:物體受到幾個力的作用時,如果保持 或 運動狀態,此時所受到的力是平衡的。
2.平衡狀態: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也叫 。
3.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 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 、方向 、在 上,這兩個力彼此平衡。
4.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區別與聯系:
二力平衡
相互作用力
不同點
作用在 物體上,可以是不同性質的力;其中一個力消失,另一個力不受影響
作用在 的物體上,是相同性質的力,這兩個力同時存在,同時消失
5.力和運動狀態的關系:
物體受力條件
物體運動狀態
說明
力不是 運動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
合力不為零
力是 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當合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同時,物體做 運動;當合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 時,物體做 運動;當合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不在一直線上時,物體做 運動。
知識點三:摩擦力
1.摩擦力
(1)定義: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相對 時,在接觸面上產生一種阻礙 的力,叫做摩擦力。21教育網
(2)分類:
摩擦力
(3)方向: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 方向相反。(不是與運動的方向相反)
(4)影響因素: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的 和 大小有關系。壓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瑒幽Σ亮Φ拇笮∨c接觸面積的大小、物體運動的快慢無關。
(5)改變摩擦力的方法:
①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 、增大接觸面 、變滾動為 。
②減小摩擦方法有:減小 、減小接觸面 、變滑動為 (滾動軸承)、使接觸面彼此分開(加潤滑油、氣墊、磁懸浮)。21·世紀*教育網
2. 滑動摩擦力的測量:
(1)實驗原理:
(2)實驗方法:
(3)實驗步驟:①把木塊放在水平長木板上,用測力計拉著木塊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讀出測力計的示數即等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更換不同的粗糙表面重復實驗,比較拉力大小得出結論。
②控制表面粗糙程度不變,改變壓力,重復上述實驗,比較拉力得出結論。
(4)實驗結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與物體接觸面積、物體運動速度大小等無關。
知識點一:慣性 運動和力的關系
【例1】(2017?北侖區模擬)一天,下著傾盆大雨,某人乘坐列車時發現車廂的雙層玻璃窗內積水了,列車進站過程中,他發現水的形狀應是( ?。?br/>A. B. C. D.
【答案】C
【解析】一天,下著傾盆大雨,某人乘坐列車時發現車廂的雙層玻璃窗內積水了,列車進站過程中,即車窗的速度變小,而雙層玻璃窗內積水由于慣性仍然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所以水向后運動。故選:C。
【例2】(2017?鄞州區模擬)如圖小球從斜面自由滑下,運動到O點時,所有外力都消失,小球的運動路徑是(  )
A.沿OA運動 B.沿OB運動 C.沿OC運動 D.沿OD運動
【答案】D
【解析】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外力作用時,靜止的將保持靜止,運動的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當小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時消失時,它將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繼續向前做勻速直線運動;故選:D。
知識點二:二力平衡
【例3】(2017?余杭區一模)為了節能環保,許多商場安裝了智能化的電動扶梯,無人乘行時,扶梯低速運轉,有人站上扶梯時,它會先慢慢加速,再勻速運轉。某顧客乘扶梯上樓,經歷了這兩個過程。下列關于顧客的受力情況分析正確的是(  )
A.勻速時,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B.勻速時,支持力與顧客對扶梯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C.勻速時,重力與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整個過程,始終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答案】C
【解析】A、勻速時,人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不受摩擦力。故A錯誤;B、勻速時,支持力與顧客對扶梯的壓力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錯誤;C、勻速時,重力與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成、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是一對平衡力,故C正確;D、勻速時,人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只受重力和支持力,加速時,人的運動狀態改變,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D錯誤。故選:C。 【例4】(2017春?越城區期末)在如圖所示的跳水比賽中,關于運動員利用跳板起跳過程中設計到的科學知識,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A.運動員能被彈起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B.跳板被壓彎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C.運動員受到的重力和跳板對運動員的支持力始終是一對平衡力
D.運動員對跳板的壓力和跳板對運動員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答案】C
【解析】A、運動員能被彈起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故A正確;B、跳板被壓彎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故B正確;C、因為運動員在跳板上時,其不是一直保持靜止,不屬于平衡狀態,因此運動員受到的重力和跳板對運動員的支持力并非始終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D、運動員對跳板的壓力和跳板對運動員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不同物體上,因此始終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D正確。故選:C。21*cnjy*com
知識點三: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例5】(2017?臺州)在學習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小柯還是認為:重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于是張老師用如圖裝置與他一起實驗。 步驟一:將鐵塊擋在木板上,往砂桶中加入一定量細沙,使壓力傳感器的示數為5.00牛,水平向左拉動木板,讀出拉力傳感器的示數并記錄。
步驟二:換用質量不同、粗糙程度和底面積都相同的鐵塊,重復步驟一,記錄結果如下表:
實驗次數
質量不同的鐵塊
壓力傳感器示數(牛)
拉力傳感器示數(牛)
1

5.00
2.10
2

5.00
2.11
3

5.00
2.11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第1次實驗中鐵塊受到的摩擦力為 牛; (2)實驗中能否用鉤碼代替細沙?并說明理由; (3)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是 ; (4)小柯認為:該實驗中壓力傳感器的上表面要盡量光滑,否則會使拉力傳感器的讀數偏大,你認為他的說法是否合理,為什么? 。
【答案】(1)2.10;(2)實驗不能用鉤碼代替細沙,鉤碼的質量是固定的不能連續變化,細沙的質量可以連續變化,方便控制鐵塊對水平木板的壓力;(3)在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滑動摩擦力大小相同;(4)小柯的說法不合理;鐵塊與壓力傳感器不接觸,壓力傳感器與木板之間的摩擦力對實驗無影響。
【解析】(1)實驗中,水平向左拉動木板時,鐵塊在水平方向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和拉力傳感器向左的拉力處于靜止狀態,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可知,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同,因此第1次實驗中鐵塊受到的摩擦力為2.10N;(2)鉤碼的質量是固定的不能連續變化,細沙的質量可以連續變化,方便控制鐵塊對水平木板的壓力,實驗實驗中不能用鉤碼代替細沙;(3)三次實驗中,木板受到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摩擦力大小相同,可得出結論:在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滑動摩擦力大小相同;(4)實驗中測量的摩擦力是鐵塊與木板之間的摩擦力,鐵塊與壓力傳感器不接觸,壓力傳感器與木板之間的摩擦力對實驗無影響,所以小柯的說法不合理。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知識點:增大減小摩擦的方法
【例6】(2017?衢州)騎自行車是一種既健身又低碳的出行方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自行車輪胎上的花紋是為了增大摩擦
B.用力蹬車是為了增大車的慣性來增大速度
C.下坡時以自行車為參照物,車的坐墊是運動的
D.停在路邊的自行車,它對地面的壓力和所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答案】A
【解析】A、自行車輪胎上的花紋是為了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A正確;B、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用力蹬車不能增大慣性,是為了增大車的動能來增大速度。故B錯誤;C、下坡時以自行車為參照物,車的坐墊與自行車之間的位置沒有變化,是靜止的。故C錯誤;D、停在路邊的自行車,它對地面的壓力和所受到的重力,是作用在不同物體上的兩個力,不是平衡力。故D錯誤。故選:A。21cnjy.com
【例7】(2017春?婺城區校級期末)體操運動員在上單杠之前總要在手上涂些鎂粉;而在杠上做回環動作時,手握杠又不能太緊。這兩種做法( ?。?br/>A.前者是為了增大摩擦,后者是為了減小摩擦 B.兩者都是為了增大摩擦
C.前者是為了減小摩擦,后者是為了增大摩擦 D.兩者都是為了減小摩擦
【答案】A.
【解析】鎂粉是比較粗糙的,抹在手上,增大了手和單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從而增大摩擦;手握單杠不能太緊,是通過減小壓力來減小摩擦的;故選:A。

一、誤認為在空中飛行的足球,仍受到腳對它的作用力。
物體都具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在空中飛行的足球,離開腳后仍能向前飛行,是由于足球有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21·cn·jy·com
【例1】(2017?黃岡模擬)如圖是小明同學踢足球時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球被腳踢出去,說明只有球才受到力的作用
B.腳踢球使球飛出去,說明力是物體運動的原因
C.空中飛行的足球,受到腳對它的作用力和它受到的重力是非平衡力
D.空中飛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
【答案】D.
【解析】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腳踢足球時,腳對足球有力的作用,同時足球對腳產生反作用力.故A錯誤;B、腳踢球使球飛出去,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故B錯誤;C、踢出去的足球不再受腳的作用力;由于慣性在空中向前飛行,同時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所以最終落回地面.故C錯誤;D、空中飛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將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沿原來的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正確.故選D.
二、拉著小球勻速上升,若撤去拉力,誤認為小球會立即向下運動。
首先要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然后注意一切物體具有慣性,氫氣球下用細線懸掛一個小球勻速上升,若細線突然斷裂,小球由于有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先向上運動,再由于受重力向下落.2·1·c·n·j·y
【例2】(2017春?槐蔭區期中)氫氣球下用細線懸掛一個小球勻速上升,若細線突然斷裂,則小球( ?。緛碓矗?1·世紀·教育·網】
A.不再受力 B.繼續上升一段距離后下落
C.立即下落 D.依靠慣性仍保持勻速直線不停地上升
【答案】B.
【解析】小球原來隨氣球勻速上升,受到拉力和重力作用,當細繩斷裂后,由于慣性物體速度向上,但物體此時只受重力作用,因為重力方向豎直向下,因此重物在重力作用下先向上運動,到達最高點后再下落.故選:B.2-1-c-n-j-y
三、運動的物體若所受外力全部消失,誤認為物體會靜止。
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可知,當物體不受任何外力的時候,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在力消失的一瞬間,原來運動的物體將做勻速直線運動,原來靜止的物體將永遠靜止下去。【出處:21教育名師】
【例3】(2016?臺州)如圖所示,小球沿弧形斜槽從A點運動到水平軌道的B點時,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小球的運動狀態將是(  )
A.勻速直線運動 B.立即停止運動 C.速度越來越快 D.速度越來越慢
【答案】A.
【解析】由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可知,物體不受外力時將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不變,因此小球沿弧形斜槽從A點運動到水平軌道的B點時,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則小球的運動狀態不會改變,即小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故選:A。
四、混淆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
二力平衡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缺一不可.相互作用力是發生在兩個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之間,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分別作用在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上.【來源:21cnj*y.co*m】
【例4】(2016春?蕭山區期末)如圖所示的“押加”是我國少數民族體育項目之一,又稱為大象拔河,比賽中,甲、乙雙方通過腿、腰、肩和頸用“力”拖動布帶互拉,以決勝負,以下關于比賽過程中的說法正確的是( ?。?1*cnjy*com
A.當甲和乙對布帶的拉力相等的時候,一定處于僵持狀態
B.甲若獲勝,則甲拉布帶的力大于布帶拉甲的力
【答案】C.
【解析】A、比賽時,能否獲勝取決于雙方摩擦力的大小,所以,當甲和乙對布帶的拉力相等的時候,不一定處于僵持狀態,故A錯誤;B、比賽時,能否獲勝取決于雙方摩擦力的大小,不是拉力較大的一定獲勝,故B錯誤;C、在僵持狀態下,繩處于靜止狀態,在水平方向上,甲與乙對帶的拉力相互平衡,是一對平衡力,故C正確;D、乙對甲的拉力與甲對乙的拉力是分別作用在甲和乙上的兩個力,不符合平衡力條件,不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故選:C。
第五講 機械運動與力(二)
1.通過實驗探究任何物體都具有慣性。能表述牛頓第一定律。
2. 知道二力平衡條件。了解物體運動狀態變化的原因。
3. 學會測量水平運動物體所受的滑動摩擦力,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知識點一:牛頓第一定律及慣性
1.伽利略斜面實驗
(1)三次實驗小車都從斜面頂端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2)實驗結論:在同樣條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車前進得越遠。
(3)伽利略的推論是:在理想情況下,如果表面絕對光滑,物體將以恒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
   
2.牛頓第一定律
內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理解:(1)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推理而得出來的,且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所以成為大家公認的力學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們周圍的物體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實驗來直接證明牛頓第一定律。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2)物體不受力,原來靜止的物體將保持靜止狀態,原來運動的物體,將以不變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3)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可以不需要力,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2-1-c-n-j-y
3.慣性:
(1)定義: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做慣性。
(2)理解: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越大,慣性越大;與物體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運動、運動速度大小等無關。21*cnjy*com
慣性不是力,力有三要素,而慣性只有大小,因此在慣性前面加上“產生”、“出現”、“受到”、“克服”等詞語都是錯誤的,也不能說慣性作用。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知識點二:二力平衡
1.平衡力:物體受到幾個力的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此時所受到的力是平衡的。
2.平衡狀態: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也叫平衡狀態。
3.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條直線上,這兩個力彼此平衡。
4.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區別與聯系:
二力平衡
相互作用力
不同點
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可以是不同性質的力;其中一個力消失,另一個力不受影響
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是相同性質的力,這兩個力同時存在,同時消失
5.力和運動狀態的關系:
物體受力條件
物體運動狀態
說明
力不是產生(維持)運動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
合力不為零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當合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同時,物體做加速運動;當合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時,物體做減速運動;當合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不在一直線上時,物體做曲線運動。
知識點三:摩擦力
1.摩擦力
(1)定義: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相對滑動時,在接觸面上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叫做摩擦力。
(2)分類:
摩擦力
(3)方向: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不是與運動的方向相反)
(4)影響因素: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大小有關系。壓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瑒幽Σ亮Φ拇笮∨c接觸面積的大小、物體運動的快慢無關。
(5)改變摩擦力的方法:
①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壓力、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變滾動為滑動。
②減小摩擦方法有:減小壓力、減小接觸面粗糙程度、變滑動為滾動(滾動軸承)、使接觸面彼此分開(加潤滑油、氣墊、磁懸浮)。21cnjy.com
2. 滑動摩擦力的測量:
(1)實驗原理:二力平衡
(2)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
(3)實驗步驟:①把木塊放在水平長木板上,用測力計拉著木塊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讀出測力計的示數即等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更換不同的粗糙表面重復實驗,比較拉力大小得出結論。21·世紀*教育網
②控制表面粗糙程度不變,改變壓力,重復上述實驗,比較拉力得出結論。
(4)實驗結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與物體接觸面積、物體運動速度大小等無關?!境鎏帲?1教育名師】
知識點一:慣性 運動和力的關系
【例1】(2017?北侖區模擬)一天,下著傾盆大雨,某人乘坐列車時發現車廂的雙層玻璃窗內積水了,列車進站過程中,他發現水的形狀應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一天,下著傾盆大雨,某人乘坐列車時發現車廂的雙層玻璃窗內積水了,列車進站過程中,即車窗的速度變小,而雙層玻璃窗內積水由于慣性仍然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所以水向后運動。故選:C。21*cnjy*com
【例2】(2017?鄞州區模擬)如圖小球從斜面自由滑下,運動到O點時,所有外力都消失,小球的運動路徑是( ?。?br/>A.沿OA運動 B.沿OB運動 C.沿OC運動 D.沿OD運動
【答案】D
【解析】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外力作用時,靜止的將保持靜止,運動的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當小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時消失時,它將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繼續向前做勻速直線運動;故選:D。
知識點二:二力平衡
【例3】(2017?余杭區一模)為了節能環保,許多商場安裝了智能化的電動扶梯,無人乘行時,扶梯低速運轉,有人站上扶梯時,它會先慢慢加速,再勻速運轉。某顧客乘扶梯上樓,經歷了這兩個過程。下列關于顧客的受力情況分析正確的是( ?。?br/>A.勻速時,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B.勻速時,支持力與顧客對扶梯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C.勻速時,重力與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整個過程,始終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答案】C
【解析】A、勻速時,人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不受摩擦力。故A錯誤;B、勻速時,支持力與顧客對扶梯的壓力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錯誤;C、勻速時,重力與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成、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是一對平衡力,故C正確;D、勻速時,人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只受重力和支持力,加速時,人的運動狀態改變,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D錯誤。故選:C。 【例4】(2017春?越城區期末)在如圖所示的跳水比賽中,關于運動員利用跳板起跳過程中設計到的科學知識,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A.運動員能被彈起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B.跳板被壓彎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C.運動員受到的重力和跳板對運動員的支持力始終是一對平衡力
D.運動員對跳板的壓力和跳板對運動員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答案】C
【解析】A、運動員能被彈起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故A正確;B、跳板被壓彎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故B正確;C、因為運動員在跳板上時,其不是一直保持靜止,不屬于平衡狀態,因此運動員受到的重力和跳板對運動員的支持力并非始終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D、運動員對跳板的壓力和跳板對運動員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不同物體上,因此始終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D正確。故選:C。www-2-1-cnjy-com
知識點三: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例5】(2017?臺州)在學習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小柯還是認為:重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于是張老師用如圖裝置與他一起實驗。 步驟一:將鐵塊擋在木板上,往砂桶中加入一定量細沙,使壓力傳感器的示數為5.00牛,水平向左拉動木板,讀出拉力傳感器的示數并記錄。
步驟二:換用質量不同、粗糙程度和底面積都相同的鐵塊,重復步驟一,記錄結果如下表:
實驗次數
質量不同的鐵塊
壓力傳感器示數(牛)
拉力傳感器示數(牛)
1

5.00
2.10
2

5.00
2.11
3

5.00
2.11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第1次實驗中鐵塊受到的摩擦力為 牛; (2)實驗中能否用鉤碼代替細沙?并說明理由; (3)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是 ; (4)小柯認為:該實驗中壓力傳感器的上表面要盡量光滑,否則會使拉力傳感器的讀數偏大,你認為他的說法是否合理,為什么? 。
【答案】(1)2.10;(2)實驗不能用鉤碼代替細沙,鉤碼的質量是固定的不能連續變化,細沙的質量可以連續變化,方便控制鐵塊對水平木板的壓力;(3)在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滑動摩擦力大小相同;(4)小柯的說法不合理;鐵塊與壓力傳感器不接觸,壓力傳感器與木板之間的摩擦力對實驗無影響。
【解析】(1)實驗中,水平向左拉動木板時,鐵塊在水平方向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和拉力傳感器向左的拉力處于靜止狀態,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可知,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同,因此第1次實驗中鐵塊受到的摩擦力為2.10N;(2)鉤碼的質量是固定的不能連續變化,細沙的質量可以連續變化,方便控制鐵塊對水平木板的壓力,實驗實驗中不能用鉤碼代替細沙;(3)三次實驗中,木板受到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摩擦力大小相同,可得出結論:在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滑動摩擦力大小相同;(4)實驗中測量的摩擦力是鐵塊與木板之間的摩擦力,鐵塊與壓力傳感器不接觸,壓力傳感器與木板之間的摩擦力對實驗無影響,所以小柯的說法不合理。21教育網
知識點:增大減小摩擦的方法
【例6】(2017?衢州)騎自行車是一種既健身又低碳的出行方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自行車輪胎上的花紋是為了增大摩擦
B.用力蹬車是為了增大車的慣性來增大速度
C.下坡時以自行車為參照物,車的坐墊是運動的
D.停在路邊的自行車,它對地面的壓力和所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答案】A
【解析】A、自行車輪胎上的花紋是為了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A正確;B、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用力蹬車不能增大慣性,是為了增大車的動能來增大速度。故B錯誤;C、下坡時以自行車為參照物,車的坐墊與自行車之間的位置沒有變化,是靜止的。故C錯誤;D、停在路邊的自行車,它對地面的壓力和所受到的重力,是作用在不同物體上的兩個力,不是平衡力。故D錯誤。故選:A。21·cn·jy·com
【例7】(2017春?婺城區校級期末)體操運動員在上單杠之前總要在手上涂些鎂粉;而在杠上做回環動作時,手握杠又不能太緊。這兩種做法( ?。?br/>A.前者是為了增大摩擦,后者是為了減小摩擦 B.兩者都是為了增大摩擦
C.前者是為了減小摩擦,后者是為了增大摩擦 D.兩者都是為了減小摩擦
【答案】A.
【解析】鎂粉是比較粗糙的,抹在手上,增大了手和單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從而增大摩擦;手握單杠不能太緊,是通過減小壓力來減小摩擦的;故選:A。

一、誤認為在空中飛行的足球,仍受到腳對它的作用力。
物體都具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在空中飛行的足球,離開腳后仍能向前飛行,是由于足球有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www.21-cn-jy.com
【例1】(2017?黃岡模擬)如圖是小明同學踢足球時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球被腳踢出去,說明只有球才受到力的作用
B.腳踢球使球飛出去,說明力是物體運動的原因
C.空中飛行的足球,受到腳對它的作用力和它受到的重力是非平衡力
D.空中飛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
【答案】D.
【解析】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腳踢足球時,腳對足球有力的作用,同時足球對腳產生反作用力.故A錯誤;B、腳踢球使球飛出去,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故B錯誤;C、踢出去的足球不再受腳的作用力;由于慣性在空中向前飛行,同時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所以最終落回地面.故C錯誤;D、空中飛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將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沿原來的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正確.故選D.
二、拉著小球勻速上升,若撤去拉力,誤認為小球會立即向下運動。
首先要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然后注意一切物體具有慣性,氫氣球下用細線懸掛一個小球勻速上升,若細線突然斷裂,小球由于有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先向上運動,再由于受重力向下落.2·1·c·n·j·y
【例2】(2017春?槐蔭區期中)氫氣球下用細線懸掛一個小球勻速上升,若細線突然斷裂,則小球(  )【來源:21·世紀·教育·網】
A.不再受力 B.繼續上升一段距離后下落
C.立即下落 D.依靠慣性仍保持勻速直線不停地上升
【答案】B.
【解析】小球原來隨氣球勻速上升,受到拉力和重力作用,當細繩斷裂后,由于慣性物體速度向上,但物體此時只受重力作用,因為重力方向豎直向下,因此重物在重力作用下先向上運動,到達最高點后再下落.故選:B.【版權所有:21教育】
三、運動的物體若所受外力全部消失,誤認為物體會靜止。
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可知,當物體不受任何外力的時候,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在力消失的一瞬間,原來運動的物體將做勻速直線運動,原來靜止的物體將永遠靜止下去。
【例3】(2016?臺州)如圖所示,小球沿弧形斜槽從A點運動到水平軌道的B點時,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小球的運動狀態將是( ?。?br/>A.勻速直線運動 B.立即停止運動 C.速度越來越快 D.速度越來越慢
【答案】A.
【解析】由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可知,物體不受外力時將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不變,因此小球沿弧形斜槽從A點運動到水平軌道的B點時,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則小球的運動狀態不會改變,即小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故選:A。
四、混淆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
二力平衡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缺一不可.相互作用力是發生在兩個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之間,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分別作用在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上.【來源:21cnj*y.co*m】
【例4】(2016春?蕭山區期末)如圖所示的“押加”是我國少數民族體育項目之一,又稱為大象拔河,比賽中,甲、乙雙方通過腿、腰、肩和頸用“力”拖動布帶互拉,以決勝負,以下關于比賽過程中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當甲和乙對布帶的拉力相等的時候,一定處于僵持狀態
B.甲若獲勝,則甲拉布帶的力大于布帶拉甲的力
【答案】C.
【解析】A、比賽時,能否獲勝取決于雙方摩擦力的大小,所以,當甲和乙對布帶的拉力相等的時候,不一定處于僵持狀態,故A錯誤;B、比賽時,能否獲勝取決于雙方摩擦力的大小,不是拉力較大的一定獲勝,故B錯誤;C、在僵持狀態下,繩處于靜止狀態,在水平方向上,甲與乙對帶的拉力相互平衡,是一對平衡力,故C正確;D、乙對甲的拉力與甲對乙的拉力是分別作用在甲和乙上的兩個力,不符合平衡力條件,不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故選: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滕州市| 宽甸| 千阳县| 阿瓦提县| 乌拉特中旗| 昌江| 富阳市| 仁寿县| 马边| 榆社县| 正阳县| 许昌县| 三穗县| 甘洛县| 东山县| 吉林市| 科技| 布拖县| 湖口县| 卢龙县| 桂阳县| 绥棱县| 白朗县| 舒兰市| 冀州市| 项城市| 乐至县| 武功县| 塘沽区| 沂源县| 翁源县| 璧山县| 平昌县| 读书| 贡山| 恩施市| 东城区| 兰溪市| 宜城市| 牟定县| 沙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