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九講《能的形式及其轉化和守恒》達標檢測卷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一.選擇題(共62分)1.如圖所示是學校田徑運動會時跳遠運動的幾個階段,則運動員( )A.助跑階段機械能不變 B.起跳時機械能為零C.經過最高點時動能最大 D.經過最高點時重力勢能最大2.擲實心球是我市的中考體育測試項目之一。擲出去的實心球從a處出手后,在空中的運動軌跡如圖所示,球最終停在水平地面e點處。則實心球(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A.在a處的重力勢能最小 B.在b處的動能為零C.在b處的重力勢能最大 D.在d處的動能為零3.如圖所示,小球從高處下落到豎直放置的輕彈簧上,在小球接觸彈簧到將彈簧壓縮到最短的整個過程中,忽略空氣阻力,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www.21-cn-jy.comA.小球所受彈簧的彈力始終比重力大B.小球到達最低點時所受彈簧的彈力等于重力C.小球的機械能在不斷減少D.小球的速度一直在減小4.如圖,小球從左端由靜止釋放,在左右擺動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與摩擦,則( )A.小球到達最右側時動能最大B.到達右側最高點時動能不為零C.左側最高點的高度大于右側最高點的高度D.左側最高點的高度等于右側最高點的高度5.如圖所示是某學校的初三學生在練習跳遠運動的幾個階段,則該中學生( )A.助跑階段機械能總量不變B.起跳時機械能為零C.從起跳到落地的過程動能是先變小后變大D.經過最高點時重力勢能最大,動能為零6.下列事例中,是通過化學反應提供能量的是( ) A.水力發電 B.太陽能熱水器 C.電飯煲 D.火箭點火升空7.如圖所示,盛有水的小車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勻速直線運動,現打開小車底部的排水孔,排出車內的水。則在排水過程中,對小車的運動速度、小車和車內剩下水的動能的變化,其中正確的是( )【來源:21·世紀·教育·網】A.速度增加、動能不變 B.速度不變、動能減少C.速度增加、動能減少 D.速度減少、動能減少8.火箭發射回收是航天技術的一大進步。如圖所示。火箭在返回地面前的某段運動。可看成先勻速后減速的直線運動。最后撞落在地面上。不計火箭質量的變化,則( )A.火箭在勻速下降過程中,機械能守恒B.火箭在減速下降過程中,攜帶的檢測儀器處于失重狀態C.火箭在減速下降過程中合力做功等于火箭機械能的變化D.火箭著地時。火箭對地的作用力大于自身的重力9.如圖甲所示,質量不計的彈簧豎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時刻,將一重為G=50N的金屬小球從彈簧正上方某一高度處由靜止釋放,小球落到彈簧上壓縮彈簧到最低點,然后又被彈起離開彈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復。通過安裝在彈簧下端的壓力傳感器,測出這一過程彈簧彈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則( )A.t1時刻小球的動能最大B.t2時刻小球的動能最大C.t2到t3時間內,小球的動能先增加后減小D.t2到t3時間內,小球增加的動能等于彈簧減少的彈性勢能10.如圖所示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光滑弧形軌道,A、D是軌道上同一高度的兩點,鐵球M從軌道的A點由靜止開始滾下,經過最低點B時具有的動能為50焦,則小球到達C點時的重力勢能(不計空氣阻力)( )【來源:21cnj*y.co*m】A.大于50J B.小于50J C.等于50J D.無法確定11.前些年在杭州濱江區的一住宅小區,一個2歲女童突然從10樓墜落,在樓下的吳菊萍奮不顧身地沖過去用雙手接住了孩子,女孩稚嫩的生命得救了,但吳菊萍的手臂瞬間被巨大的沖擊力撞成粉碎性骨折。這一感人事跡在網絡上熱傳,無數網民為之動容,稱其為“最美媽媽”。在小孩下墜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動能增加,重力勢能增加,機械能增加B.動能減小,重力勢能減小,機械能減小C.動能增加,重力勢能減小,機械能不變D.動能增加,重力勢能減小,機械能減小12.有一種運動叫蹦極,如圖所示是蹦極運動的簡化示意圖,彈性繩一端固定在O點,另一端系住運動員,運動員從O點自由下落,A點處彈性繩自然伸直。B點是運動員受到的重力與彈性繩對運動員拉力相等的點,C點是蹦極運動員到達的最低點,運動員從O點到C點的運動過程中忽略空氣阻力,則( )21·世紀*教育網A.從O點至B點運動員的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動能B.從B點至C點只有運動員的動能轉化為彈性勢能C.從O至A過程中運動員速度增大,從A至C過程中運動員速度減小D.從O至B過程中運動員速度增大,從B至C過程中運動員速度減小13.如圖所示,小球從a點拋出時具有300J的機械能,其中有動能為200J,小球經過b、c兩點落到地面上的d點,b點是最高點,a、c在同一水平面內,不計空氣阻力,則不正確的是( )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A.小球在b點的動能為200JB.小球在c點的重力勢能為100JC.小球在d點的動能為300JD.小球在a、b、c三點的機械能均為300J14.如圖甲所示,小球從某高度靜止下落到豎直放置的輕彈簧上并壓縮彈簧。從小球剛接觸彈簧刀彈簧壓縮至最短的過程中,得到小球的速度v和彈簧被壓縮的長度△l之間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其中b為曲線最高點。不計空氣阻力,彈簧在整個過程中始終發生彈性形變,則小球( )21*cnjy*comA.受到的彈力始終不變 B.運動過程動能一直增大C.運動過程機械能不變 D.在b點時重力與彈簧力大小相等15.我們小時候都玩過秋千吧,閉上眼睛,那種時高時低的感覺如同在飛…,你知道其中能量的轉化嗎?對于圖中蕩秋千的小孩,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小孩在A點速度最小,具有最大重力勢能B.小孩在B點速度最小,重力勢能最小C.小孩從B蕩到C的過程中,勢能轉化為動能D.如果沒有能量損失,他最終也會停下來16.加油機在給戰斗機加油過程中,若戰斗機高度、速度不變,則戰斗機的( )A.動能增加,勢能增加,機械能增加 B.動能不變,勢能不變,機械能不變C.動能減小,勢能不變,機械能減小 D.動能增加,勢能減小,機械能不變17.如圖是高速公路避險車道示意圖。當高速行駛的汽車出現剎車失靈時,可通過進入避險車道快速降低車速直至停止。避險車道的作用是降低汽車因高速行駛而具有的哪種能量帶來的危害( )21教育網A.動能 B.勢能 C.內能 D.電能18.小明同學從距地面1m高的地方豎直向上拋出一塊橡皮,橡皮離手后,在空中飛行到落地的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動能Ek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最接近的是( )A. B. C. D.19.如圖所示,小球由靜止開始沿著粗糙的路面從a點向d點自由運動,其中b和d兩點在同一水平高度,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小球從a到c加速下滑,部分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B.小球從c到d減速上坡,部分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C.小球在b和d時重力勢能和動能都相等D.小球從a到d的過程中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20.如圖所示,物體沿斜面從頂端下滑至底端。在這過程中,物體的速度v、通過的距離S、機械能E和動能EK隨時間t的變化如圖所示,若圖象中只有一個是錯誤的,則錯誤的是( )2-1-c-n-j-yA. B. C. D.21.如圖所示,斜面與水平面在M點通過小圓弧相連,彈簧左端固定,原長時右端在N點。小物塊從斜面上P點由靜止滑下,與彈簧碰撞后又返回到P點。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小物塊從P向M運動過程中,重力勢能減少B.小物塊從P向M運動過程中,機械能減少C.小物塊從N向M運動過程中,機械能不變D.彈簧被壓縮到最短時,彈簧的彈性勢能最大22.擲實心球是某市的中考體育加試項目之一。擲出去的實心球從a處出手后,在空中的運動軌跡如圖所示,球最終停在水平地面e點處(不計空氣阻力).則實心球( )A.在a處動能最大 B.在b處動能為零C.在b機械能最大。 D.在d處動能最大23.晨報廣州訊:2009年18日上午9時許,廣州海珠區馬基大街駿豐時裝廠附近,凌女士抱著3個月大的女兒歡歡和丈夫在買菜回家途中,突遇半塊紅磚從高空飛墜而下,剛好砸中歡歡的頭部…被拋下的紅磚塊在下落過程中逐漸增大的物理量是( )A.重力勢能 B.動能 C.重力 D.密度24.如圖所示的情景中,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的過程是( ) A.箭離開弓過程 B.運動員撐起過程 C.杠鈴被舉起過程D.運動員下落過程25.如圖所示,小明在做模擬“蹦極”的小實驗,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個小石塊,另一端固定在A點,B點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塊自然下垂時下端所在的位置,C點是小石塊從A點自由釋放后所能達到的最低點。關于小石塊從A點到C點運動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不計阻力的影響)( )21cnjy.comA.小石塊減少的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動能B.從A點下落到B點的過程中,小石塊受到重力和彈力的作用C.從B點下落到C點的過程中,小石塊的動能先增大后減小D.石塊通過B點后,任一時刻減少的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橡皮筋的彈性勢能26.某同學騎自行車下坡滑行時,速度越來越快,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車和人的動能變大 B.車和人的重力勢能變小C.車和人的機械能變小 D.車和人的機械能不變27.如圖是游樂場中過山車的物理模型,當小車從A點滑下后,進入豎直面上的圓軌道運動,如忽略摩擦力不計,下列關于小車的說法正確的是( )21*cnjy*comA.A點機械能小于B點機械能 B.C點動能最大,A點勢能最大C.B點動能最大,勢能也是最大 D.A點動能最大,C點勢能最大28.將一個重為G的小球從空中某點靜止釋放,落在豎直放置的輕彈簧上,壓縮到最低點后,再被彈起,若不計空氣阻力,則小球運動到最低點時,( )【版權所有:21教育】A.小球的動能最大 B.小球的重力勢能最大C.小球受的合力不為零 D.小球受的合力為零29.如圖所示,一靜止的小球分別從左、右兩個光滑斜面頂端滾下時,如果只有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則它到達各斜面底端時的動能是( )21·cn·jy·comA.右邊的大 B.左邊的大 C.左右一樣大 D.無法判斷30.各種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能量在一定條件下發生轉化,且能量的轉化是有方向的,正面幾幅圖按能量轉化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1)(2)(3)(4) B.(2)(3)(4)(1) C.(2)(1)(3)(4) D.(1)(3)(4)(2)31.下列關于能量轉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C.細胞通過有氧呼吸獲得能量,說明能量可以創生D.汽油機的壓縮沖程中,內能轉化為機械能二.解答題(共38分)32.2015年5月6日立夏之夜,河南洛陽等地雷雨交加,雞蛋大小的冰雹從天而降,很快地上就變白了,如大雪過后部分小車的玻璃都被砸碎了。【出處:21教育名師】(1)高空降落的冰雹砸碎車窗玻璃時冰雹具有較大的 能。(2)冰雹的形成與高空中的小冰晶及氣流溫度有關,其中小冰晶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落到地面上的冰雹,會逐漸 并汽化(填物態變化的名稱)。33.2011年9月29日,我國“長征二號F”T1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準時點火起飛,將全新研制的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升空,10分鐘后器箭成功分離,太陽能帆板隨后正常打開,并且入軌后狀態正常,標志著“天宮一號”發射成功。“天宮一號”飛行器從起飛到加速升空過程中,飛行器的動能不斷 (“增大”、“減小”、“不變”).太陽能帆板工作時,把太陽能轉化為 能。2·1·c·n·j·y34.眾所周知,愛因斯坦是一位偉大的理論科學家,他曾發明過“環保”不耗電的電冰箱。這種電冰箱內部有一種小型的浸入式致冷器,它能浸在需要冷卻的液體中。這種電冰箱根本不需要常規電源,它的運行僅靠水龍頭的壓力,帶動一臺射水泵,從而在一個氣室內產生真空,水和少量甲醇則在此處化為蒸氣。管中甲醇會慢慢用完,但是這種液體不僅價格便宜,而且很容易弄到。這種冰箱在工作時,被冷卻的液體內能 (選填“增大”、“減小”)。你認為這種不用電的冰箱 (選填“遵守”、“不遵守”)能量守恒定律。www-2-1-cnjy-com35.如圖,兩只相同的塑料瓶,分別裝有相等質量的水和沙子,從斜面的相同高度同時由靜止滾下,結果裝 的瓶子會先到達終點,原因是 .第九講《能的形式及其轉化和守恒》達標檢測卷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一.選擇題(共62分)1.如圖所示是學校田徑運動會時跳遠運動的幾個階段,則運動員( )A.助跑階段機械能不變 B.起跳時機械能為零C.經過最高點時動能最大 D.經過最高點時重力勢能最大【答案】D【解析】A、運動員在助跑階段由于速度不斷加快,所以動能不斷增大,故A錯誤;B、運動員起跳時仍向前運動,所以有動能,故機械能不為零,故B錯誤;C、運動員經過最高點時高度最高,但速度并不是最快,所以動能不是最大,故C錯誤;D、運動員經過最高點時高度最高,所以重力勢最大,故D正確。故選:D。2.擲實心球是我市的中考體育測試項目之一。擲出去的實心球從a處出手后,在空中的運動軌跡如圖所示,球最終停在水平地面e點處。則實心球( )A.在a處的重力勢能最小 B.在b處的動能為零C.在b處的重力勢能最大 D.在d處的動能為零【答案】C【解析】A、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高度有關,據圖可知,d、e兩點高度最小,重力勢能最小,故A錯誤;B、據圖可知,球在b點時,豎直方向是靜止的,但在水平方向上仍有速度,所以此時的動能不是零,故B錯誤;C、據圖可知,球在b處高度最大,所以重力勢能最大,故C正確;D、據圖可知,球達到d點后沒有靜止,仍然向前滾動,所以動能不是零,故D錯誤;故選:C。3.如圖所示,小球從高處下落到豎直放置的輕彈簧上,在小球接觸彈簧到將彈簧壓縮到最短的整個過程中,忽略空氣阻力,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小球所受彈簧的彈力始終比重力大B.小球到達最低點時所受彈簧的彈力等于重力C.小球的機械能在不斷減少D.小球的速度一直在減小【答案】C【解析】ABD、因為小球一直在壓縮彈簧,彈簧的形變量x在增大,根據F=kx可知,彈簧彈力一直在增大,以小球為研究對象,開始階段,彈力小于重力,合力豎直向下,與速度方向相同,小球做加速運動,速度變大,且合力減小;當彈力大于重力后,合力豎直向上,小球做減速運動,合力增大,當小球到達最低端時,小球受到向上的合力最大,即彈力大于重力。故三個選項都是錯誤的,故ABD錯。C、小球的機械能轉化成彈簧的彈性勢能,故小球的機械能減小,故C正確。故選:C。4.如圖,小球從左端由靜止釋放,在左右擺動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與摩擦,則( )A.小球到達最右側時動能最大B.到達右側最高點時動能不為零C.左側最高點的高度大于右側最高點的高度D.左側最高點的高度等于右側最高點的高度【答案】D【解析】AB、小球到達最高點,運動的速度為零,所以動能為零,故AB錯誤;CD、小球在擺動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所以機械能守恒;左右兩側最高點的速度都為0,即動能為0,則重力勢能相同,所以兩側最高點的高度相等,故C錯誤、D正確;故選:D。5.如圖所示是某學校的初三學生在練習跳遠運動的幾個階段,則該中學生( )A.助跑階段機械能總量不變B.起跳時機械能為零C.從起跳到落地的過程動能是先變小后變大D.經過最高點時重力勢能最大,動能為零【答案】C【解析】A、助跑階段質量不變,速度變大,所以動能變大,重力勢能不變,所以機械能總量變大,故A錯誤; B、起跳時,運動員的速度達到最大值,動能達到最大值,重力勢能不變,機械能達到最大值,故B錯誤;C、從起跳到落地的過程中質量不變,從起跳到最高點是速度越來越少,所以動能越來越小,從最高點到落地時速度越來越大,所以動能變大,因此從起跳到落地的過程動能是先變小后變大,故C正確;D、經過最高點時重力勢能最大,動能不為零,故D錯誤;故選:C。www-2-1-cnjy-com6.下列事例中,是通過化學反應提供能量的是( ) A.水力發電 B.太陽能熱水器 C.電飯煲 D.火箭點火升空【答案】D【解析】A、水力發電是由于水的流動發電,機械能轉化為電能,故A錯誤。B、太陽能熱水器的原理利用太陽能轉化為內能,故B錯誤。C、電飯煲消耗了電能,轉化為內能,故C錯誤。D、火箭升空需要燃料燃燒放出熱量,是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故D正確。故選:D。21教育網7.如圖所示,盛有水的小車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勻速直線運動,現打開小車底部的排水孔,排出車內的水。則在排水過程中,對小車的運動速度、小車和車內剩下水的動能的變化,其中正確的是( )A.速度增加、動能不變 B.速度不變、動能減少C.速度增加、動能減少 D.速度減少、動能減少【答案】B【解析】由于小車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勻速直線運動,小車在水平方向不受力,在排水過程中,小車的運動速度不會改變,但車內剩下的水質量變小,所以小車和車內剩下水的動能變小。故選:B。8.火箭發射回收是航天技術的一大進步。如圖所示。火箭在返回地面前的某段運動。可看成先勻速后減速的直線運動。最后撞落在地面上。不計火箭質量的變化,則( )A.火箭在勻速下降過程中,機械能守恒B.火箭在減速下降過程中,攜帶的檢測儀器處于失重狀態C.火箭在減速下降過程中合力做功等于火箭機械能的變化D.火箭著地時。火箭對地的作用力大于自身的重力【答案】D【解析】A、火箭勻速下降過程中,動能不變,重力勢能減小,故機械能減小,故A錯誤;B、火箭在減速下降時,攜帶的檢測儀器受到的支持力大于自身重力,故處在超重狀態,故B錯誤;C、由功能關系知,合力做功等于火箭動能變化,而除重力外外的其他力做功之和等于機械能變化,故C錯誤;D、火箭在做減速運動時,處在超重狀態,地面對火箭的作用力大于火箭的重力,由牛頓定律可知,火箭對地面的作用力大于自身重力,故D正確。故選:D。9.如圖甲所示,質量不計的彈簧豎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時刻,將一重為G=50N的金屬小球從彈簧正上方某一高度處由靜止釋放,小球落到彈簧上壓縮彈簧到最低點,然后又被彈起離開彈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復。通過安裝在彈簧下端的壓力傳感器,測出這一過程彈簧彈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則( )A.t1時刻小球的動能最大B.t2時刻小球的動能最大C.t2到t3時間內,小球的動能先增加后減小D.t2到t3時間內,小球增加的動能等于彈簧減少的彈性勢能【答案】C【解析】A、t1時刻小球剛與彈簧接觸,與彈簧接觸后,先做加速度不斷減小的加速運動,當彈力增大到與重力平衡,即加速度減為零時,速度達到最大,故A錯誤;B、t2時刻,彈力最大,故彈簧的壓縮量最大,小球運動到最低點,速度等于零,故B錯誤;C、t2~t3這段時間內,小球處于上升過程,先做加速運動,后做減速運動,質量不變,動能先增大后減小,故C正確;D、t2~t3段時間內,小球和彈簧系統機械能守恒,故小球增加的動能和重力勢能之和等于彈簧減少的彈性勢能,故D錯誤;故選:C。21*cnjy*com10.如圖所示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光滑弧形軌道,A、D是軌道上同一高度的兩點,鐵球M從軌道的A點由靜止開始滾下,經過最低點B時具有的動能為50焦,則小球到達C點時的重力勢能(不計空氣阻力)( )A.大于50J B.小于50J C.等于50J D.無法確定【答案】B【解析】小球從頂端到達底端的過程中,質量不變,速度增大,高度減小,因此將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當小球滑到B點時具有的動能是50J,沒有摩擦,小球可以將到達D點,即全部的動能都轉化為重力勢能,但此時C點低于D點,所以此時刻的動能并沒有全部轉化為重力勢能,故此時所具有的重力勢能小于50J。故選:B。11.前些年在杭州濱江區的一住宅小區,一個2歲女童突然從10樓墜落,在樓下的吳菊萍奮不顧身地沖過去用雙手接住了孩子,女孩稚嫩的生命得救了,但吳菊萍的手臂瞬間被巨大的沖擊力撞成粉碎性骨折。這一感人事跡在網絡上熱傳,無數網民為之動容,稱其為“最美媽媽”。在小孩下墜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動能增加,重力勢能增加,機械能增加B.動能減小,重力勢能減小,機械能減小C.動能增加,重力勢能減小,機械能不變D.動能增加,重力勢能減小,機械能減小【答案】D【解析】在小孩下墜過程中,質量不變,速度增大,故動能變大;同時高度減小,故重力勢能減小;由于空氣阻力和摩擦,所以在該過程中,一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機械能會減小。故選:D。12.有一種運動叫蹦極,如圖所示是蹦極運動的簡化示意圖,彈性繩一端固定在O點,另一端系住運動員,運動員從O點自由下落,A點處彈性繩自然伸直。B點是運動員受到的重力與彈性繩對運動員拉力相等的點,C點是蹦極運動員到達的最低點,運動員從O點到C點的運動過程中忽略空氣阻力,則( )A.從O點至B點運動員的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動能B.從B點至C點只有運動員的動能轉化為彈性勢能C.從O至A過程中運動員速度增大,從A至C過程中運動員速度減小D.從O至B過程中運動員速度增大,從B至C過程中運動員速度減小【答案】D【解析】CD、根據題意可知,從O點到B點的過程中,重力大于彈性繩對運動員的拉力,因此速度越來越大;從B點到C點的過程中,彈性繩對運動員的拉力大于重力,運動員的速度開始減小,到達C點時,速度為零;故D正確,C錯誤。A、從O點到A點的過程中,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重力勢能逐漸轉化為動能;從A點到B點的過程中,彈性繩的形變增大,彈性繩的彈性勢能增大,因此運動員的重力勢能還會轉化為彈性繩的彈性勢能,故A錯誤;B、從B點至C點的過程中,運動員的重力勢能減小,動能減小,所以運動員的重力勢能和動能轉化為彈性繩的彈性勢能,故B錯誤;故選:D。13.如圖所示,小球從a點拋出時具有300J的機械能,其中有動能為200J,小球經過b、c兩點落到地面上的d點,b點是最高點,a、c在同一水平面內,不計空氣阻力,則不正確的是( )【來源:21cnj*y.co*m】A.小球在b點的動能為200JB.小球在c點的重力勢能為100JC.小球在d點的動能為300JD.小球在a、b、c三點的機械能均為300J【答案】A【解析】A、小球從a點拋出時有動能為200J,在上升到b點時,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所以動能減小,小于200J,故A錯誤;B、小球從a點拋出時具有300J的機械能,其中有動能為200J,則重力勢能為300J﹣200J=100J,由于a、c在同一水平面內,所以重力勢能相等,都為100J,故B正確;C、小球在d點的重力勢能為零,由于機械能總量不變,所以全部轉化為動能,故動能為300J,故C正確;D、不計空氣阻力,所以機械能不變,所以小球在a,b,c三點的機械能均為300J,故D正確。故選:A。14.如圖甲所示,小球從某高度靜止下落到豎直放置的輕彈簧上并壓縮彈簧。從小球剛接觸彈簧刀彈簧壓縮至最短的過程中,得到小球的速度v和彈簧被壓縮的長度△l之間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其中b為曲線最高點。不計空氣阻力,彈簧在整個過程中始終發生彈性形變,則小球( )A.受到的彈力始終不變 B.運動過程動能一直增大C.運動過程機械能不變 D.在b點時重力與彈簧力大小相等【答案】D【解析】A、小球從某高度處靜止下落到豎直放置的輕彈簧上并壓縮彈簧。從小球剛接觸到彈簧到將彈簧壓縮最短的過程中,彈簧形變程度逐漸變大,所以小球受到彈力也逐漸變大,故A錯誤;B、由圖象可知,小球速度先變大,后變小。小球質量不變,所以小球動能先變大,后變小,故B錯誤;C、機械能分為動能和勢能,勢能分為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小球下落壓縮彈簧,機械能大部分轉化為彈性勢能,小部分轉化為彈簧的內能,與彈簧接觸時摩擦做功,因此機械能減小,故C錯誤;D、在小球向下運動過程中,受豎直向上的彈簧的彈力,豎直向下的重力。開始時,重力大于彈力,合力向下,小球速度越來越大。隨彈簧壓縮量的增大,彈力越來越大,當彈力與重力相等時,兩力是一對平衡力,合力為零。小球再向下運動,彈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小球速度減小。由此可見,當重力G與彈力F是一對平衡力時,小球速度最大,故D正確。故選:D。21cnjy.com15.我們小時候都玩過秋千吧,閉上眼睛,那種時高時低的感覺如同在飛…,你知道其中能量的轉化嗎?對于圖中蕩秋千的小孩,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小孩在A點速度最小,具有最大重力勢能B.小孩在B點速度最小,重力勢能最小C.小孩從B蕩到C的過程中,勢能轉化為動能D.如果沒有能量損失,他最終也會停下來【答案】A【解析】從A到B的下降過程和從C到B的下降過程、都是將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A、C兩點位置最高,重力勢能最大,此時小孩是靜止的,所以動能為零;B點的動能最大,由于位置最低,所以重力勢能最小。從B到C的上升過程和從B到A的上升過程是將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的過程。A、小孩在A點動能為零,速度最小,高度最高,重力勢能最大,故A正確。B、小孩在B點的動能最大,速度最大,高度最低,重力勢能最小。故B錯誤。C、從B到C的上升過程中,小孩的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故C錯誤。D、在實際中,小孩的高度是越來越低,最后停下來,那是因為在運動的過程中有能量的損失。若沒有能量的損失,他將一直運動下去。故D錯誤。故選:A。16.加油機在給戰斗機加油過程中,若戰斗機高度、速度不變,則戰斗機的( )A.動能增加,勢能增加,機械能增加 B.動能不變,勢能不變,機械能不變C.動能減小,勢能不變,機械能減小 D.動能增加,勢能減小,機械能不變【答案】A【解析】在加油過程中,戰斗機的速度不變,質量不斷增大,動能增大。高度不變,質量不斷增大,重力勢能增大。機械能=動能+勢能,動能增大,勢能增大,所以機械能增大。故選:A。17.如圖是高速公路避險車道示意圖。當高速行駛的汽車出現剎車失靈時,可通過進入避險車道快速降低車速直至停止。避險車道的作用是降低汽車因高速行駛而具有的哪種能量帶來的危害( )A.動能 B.勢能 C.內能 D.電能【答案】A【解析】當汽車高速行駛時,其速度非常快,動能非常大,若汽車出現剎車失靈,即在發生交通事故時,其能對外做的功多,造成的危害非常大,故該情況下可以進入避險車道,見題目中的插圖,即讓汽車的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故可以快速的降低車速,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故選:A。18.小明同學從距地面1m高的地方豎直向上拋出一塊橡皮,橡皮離手后,在空中飛行到落地的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動能Ek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最接近的是( )A. B. C. D.【答案】D【解析】橡皮上升的過程中,速度越來越小,動能越來越小,到達最高點,速度為0,動能為0,下落的過程中,速度越來越大,動能越來越大,所以動能是先減小,后增大,且落地點低于拋出點,末動能大于初動能。故選:D。【來源:21·世紀·教育·網】19.如圖所示,小球由靜止開始沿著粗糙的路面從a點向d點自由運動,其中b和d兩點在同一水平高度,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小球從a到c加速下滑,部分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B.小球從c到d減速上坡,部分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C.小球在b和d時重力勢能和動能都相等D.小球從a到d的過程中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答案】C【解析】A、小球從a到c加速下滑,小球質量不變,速度增大,故動能增大;同時高度減小,重力勢能減小,所以小球的部分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故A正確;B、小球從c到d減速上坡,小球質量不變,速度減小,故動能減小;同時高度增加,重力勢能增大,所以小球的部分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故B正確;C、由于接觸面粗糙,小球從b運動到d的過程中,有一部分機械能會轉化為內能,故小球在b點的機械能大于在d點的機械能;已知b和d兩點在同一水平高度,即兩位置小球的重力勢能相同,根據“機械能=動能+勢能”可知,小球在b點的動能大于在d點的動能,故C錯誤;D、由于接觸面粗糙,所以小球從a到d的過程中部分機械能會轉化為內能,小球的機械能減小,故D正確;故選:C。20.如圖所示,物體沿斜面從頂端下滑至底端。在這過程中,物體的速度v、通過的距離S、機械能E和動能EK隨時間t的變化如圖所示,若圖象中只有一個是錯誤的,則錯誤的是( )【版權所有:21教育】A. B. C. D.【答案】C【解析】各圖象的表示的含義如下:A.由v﹣t圖象可知,物體下滑的速度不隨時間變化,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B.由s﹣t圖象可知,物體通過的路程與時間成正比,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C.由E﹣t圖象可知,物體的機械能不隨時間變化,即下滑時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機械能不變,即機械能守恒;D.由EK﹣t圖象可知,物體的動能不隨時間變化,由動能只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關可知,物體的速度不變,即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已知物體沿斜面從頂端下滑至底端,物體可能加速下滑,也可能勻速下滑;分析如下:(1)當物體加速下滑時,速度變大,路程和時間不成正比,動能增大,機械能可能不變也可能變小(可能受摩擦力也可能不受摩擦力),圖象中錯誤的地方有三個,與題意不符。(2)當物體勻速下滑時,速度不變,路程與時間成正比、動能不變,機械能減小(受摩擦力的作用),已知圖象中只有一個錯誤,故ABD正確,C錯誤,C符合題意;故選:C。21.如圖所示,斜面與水平面在M點通過小圓弧相連,彈簧左端固定,原長時右端在N點。小物塊從斜面上P點由靜止滑下,與彈簧碰撞后又返回到P點。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小物塊從P向M運動過程中,重力勢能減少B.小物塊從P向M運動過程中,機械能減少C.小物塊從N向M運動過程中,機械能不變D.彈簧被壓縮到最短時,彈簧的彈性勢能最大【答案】B【解析】A、小物塊從P向M運動過程中,質量不變,高度變小,重力勢能減小,故A正確;BC、根據題目小物塊能被彈回P點說明沒有量能損失,機械能守恒,故B錯誤C正確;D、彈簧被壓縮到最短時,彈簧的彈性形變達到最大限度,彈性勢能最大,故D正確。故選:B。21·cn·jy·com22.擲實心球是某市的中考體育加試項目之一。擲出去的實心球從a處出手后,在空中的運動軌跡如圖所示,球最終停在水平地面e點處(不計空氣阻力).則實心球( )A.在a處動能最大 B.在b處動能為零C.在b機械能最大。 D.在d處動能最大【答案】D【解析】(1)不計空氣阻力,實心球在空中運動時機械能守恒,即在a、b、c、d四處的機械能相等;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高度有關,球在d處時,高度最小,重力勢能最小,而機械能等于動能和重力勢能之和,所以球在d處動能最大,故AC錯誤,D正確;(2)據圖可知,球在b點時,球在水平方向上仍有速度,所以此時實心球的動能不為零,故B錯誤;故選:D。23.晨報廣州訊:2009年18日上午9時許,廣州海珠區馬基大街駿豐時裝廠附近,凌女士抱著3個月大的女兒歡歡和丈夫在買菜回家途中,突遇半塊紅磚從高空飛墜而下,剛好砸中歡歡的頭部…被拋下的紅磚塊在下落過程中逐漸增大的物理量是( )A.重力勢能 B.動能 C.重力 D.密度【答案】B【解析】拋下的紅磚塊在下落過程中,質量不變、速度增大、高度減小,所以紅磚塊的動能逐漸增大、重力勢能逐漸減小;而紅磚塊的重力、密度不變。故選:B。24.如圖所示的情景中,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的過程是( ) A.箭離開弓過程 B.運動員撐起過程 C.杠鈴被舉起過程D.運動員下落過程【答案】D【解析】A、將弓拉彎時,人對弓做功,弓形狀發生改變,產生了彈性勢能;松手后,恢復原狀態的弓對箭做功,使箭的速度變大,弓的彈性勢能轉化為箭的動能,故A不符合題意;B、撐桿跳運動員撐起過程,所處的高度增加,其速度減小,動能轉化重力勢能,故B不符合題意;C、杠鈴被舉起時,其速度變慢,所處的高度增加,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故C不符合題意;D、運動員下落時,所處的高度降低,重力勢能減小,其速度增加,動能增加,動能轉化重力勢能,故D符合題意。故選:D。21*cnjy*com25.如圖所示,小明在做模擬“蹦極”的小實驗,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個小石塊,另一端固定在A點,B點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塊自然下垂時下端所在的位置,C點是小石塊從A點自由釋放后所能達到的最低點。關于小石塊從A點到C點運動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不計阻力的影響)( )A.小石塊減少的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動能B.從A點下落到B點的過程中,小石塊受到重力和彈力的作用C.從B點下落到C點的過程中,小石塊的動能先增大后減小D.石塊通過B點后,任一時刻減少的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橡皮筋的彈性勢能【答案】C【解析】小石塊在下落過程中,在AB段,小石塊只受到重力作用,重力不斷改變小石塊的運動狀態,小石塊加速下落;在BC段受到橡皮筋的拉力作用,過B點后橡皮筋開始伸長(大于原長),彈力逐漸增大。當拉力小于重力時,小石塊仍處于加速狀態;當拉力大于重力時,小石塊減速下落。A、從A點到C點運動過程中小石塊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還轉化為橡皮筋的彈性勢能,故A錯誤;B、由題B點是橡皮筋自然下垂長度的位置,所以在AB段,橡皮筋對小石塊沒有彈力,故B錯誤;C、從B點下落到C點的過程中,小石塊速度先加速后減速,故動能先增大后減小,故C正確;D、在BC段受到橡皮筋的拉力作用,過B點后橡皮筋開始伸長(大于原長),當拉力小于重力時,小石塊仍處于加速狀態,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和彈性勢能;當拉力大于重力時,小石塊減速下落減少的重力勢能和動能全部轉化為橡皮筋的彈性勢能,故D錯誤。故選:C。21·世紀*教育網26.某同學騎自行車下坡滑行時,速度越來越快,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車和人的動能變大 B.車和人的重力勢能變小C.車和人的機械能變小 D.車和人的機械能不變【答案】D【解析】動能的決定因素有兩個:質量和速度。質量越大,速度越大,物體的動能越大。騎自行車下坡過程中,車和人的質量不變,速度變大,所以其動能變大。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重力勢能的決定因素有兩個:質量和舉高的高度。質量越大,高度越高,物體的重力勢能越大。騎自行車下坡過程中,車和人的質量不變,所處高度減小,所以其重力勢能減小。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騎自行車下坡過程中,要克服自行車與地面之間的摩擦消耗一部分能量,所以車和人的機械能變小,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27.如圖是游樂場中過山車的物理模型,當小車從A點滑下后,進入豎直面上的圓軌道運動,如忽略摩擦力不計,下列關于小車的說法正確的是( )A.A點機械能小于B點機械能 B.C點動能最大,A點勢能最大C.B點動能最大,勢能也是最大 D.A點動能最大,C點勢能最大【答案】B【解析】A、忽略摩擦力不計,機械能守恒,故A點機械能等于B點機械能。故A錯誤;B、小車從A點到C點的過程中,質量不變,在A點的速度小于在C點的速度,在A點的高度大于在C點的高度,故C點動能最大,A點重力勢能最大,故B正確;CD、小車從A點到B點,再到C點的過程中,質量不變,在C點的速度最大,動能最大,在A點的高度大于在C點的高度,故C點動能最大,A點重力勢能最大,故CD錯誤。故選:B。28.將一個重為G的小球從空中某點靜止釋放,落在豎直放置的輕彈簧上,壓縮到最低點后,再被彈起,若不計空氣阻力,則小球運動到最低點時,( )A.小球的動能最大 B.小球的重力勢能最大C.小球受的合力不為零 D.小球受的合力為零【答案】C【解析】A、不計空氣阻力,小球運動到最低點時,其動能全部轉化為彈簧的彈性勢能,因此小球的速度為零,其動能最小,故A錯誤;B、小球到達最低點時,其高度最低,因此其重力勢能最小,故B錯誤;CD、小球到達最低點時,受到重力和彈簧的彈力作用,此時彈簧的形變最大,彈力大于重力,小球將會被重新彈起,因此,小球受到的合力不為零,故C正確、D錯誤。故選:C。www.21-cn-jy.com29.如圖所示,一靜止的小球分別從左、右兩個光滑斜面頂端滾下時,如果只有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則它到達各斜面底端時的動能是( )A.右邊的大 B.左邊的大 C.左右一樣大 D.無法判斷【答案】C【解析】同一小球質量一定,在左、右兩個斜面頂端時高度相同,重力勢能相同;當分別從左、右兩個光滑斜面頂端滾下時,達到底端時,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動能,故它到達各斜面底端時的動能相同。故選:C。【出處:21教育名師】30.各種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能量在一定條件下發生轉化,且能量的轉化是有方向的,正面幾幅圖按能量轉化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1)(2)(3)(4) B.(2)(3)(4)(1) C.(2)(1)(3)(4) D.(1)(3)(4)(2)【答案】C【解析】各種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它們可以在一定條件下發生轉化,且能量的轉化是有方向的,地球上所有能量直接或間接來自于太陽能,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為自身的生物質能,再經過地殼變動在地質作用下,最終形成煤炭,發電廠將煤炭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家用電器再將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故四幅圖中能量的轉化順序為:太陽→樹林→燃煤電廠→空調。即序號為(2)(1)(3)(4)故選:C。31.下列關于能量轉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用電器通電工作時,將其它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B.降落傘勻速下降過程中,勢能減少,機械能也減少C.細胞通過有氧呼吸獲得能量,說明能量可以創生D.汽油機的壓縮沖程中,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答案】B【解析】A、用電器通電工作時,消耗電能,得到不同形式的能,所以此過程中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量。故A錯誤;B、降落傘勻速下降過程中,質量不變,速度不變,所以動能不變;高度減小,所以重力勢能減小,故機械能減小。故B正確;C、細胞通過有氧呼吸獲得能量,是其它能量轉化為細胞的化學能,但不是能量可以創生。故C錯誤;D、汽油機壓縮沖程中,活塞壓縮燃料混合物,使燃料混合物內能增加,所以是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D錯誤。故選:B。二.解答題(共38分)32.2015年5月6日立夏之夜,河南洛陽等地雷雨交加,雞蛋大小的冰雹從天而降,很快地上就變白了,如大雪過后部分小車的玻璃都被砸碎了。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1)高空降落的冰雹砸碎車窗玻璃時冰雹具有較大的 能。(2)冰雹的形成與高空中的小冰晶及氣流溫度有關,其中小冰晶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落到地面上的冰雹,會逐漸 并汽化(填物態變化的名稱)。【答案】(1)動;(2)熔化。【解析】(1)高空降落的冰雹下落到地面時,因為具有較大的速度而具有較大的動能,下落到車窗上將玻璃砸壞;(2)落到地面上的冰雹會熔化為液態的水,再變成水蒸氣發生汽化現象。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33.2011年9月29日,我國“長征二號F”T1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準時點火起飛,將全新研制的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升空,10分鐘后器箭成功分離,太陽能帆板隨后正常打開,并且入軌后狀態正常,標志著“天宮一號”發射成功。“天宮一號”飛行器從起飛到加速升空過程中,飛行器的動能不斷 (“增大”、“減小”、“不變”).太陽能帆板工作時,把太陽能轉化為 能。2·1·c·n·j·y【答案】增大;電。【解析】(1)飛行器從起飛到加速升空過程中,質量不變、速度增大,動能增大;(2)太陽能帆板能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為“天宮一號”提供能量。34.眾所周知,愛因斯坦是一位偉大的理論科學家,他曾發明過“環保”不耗電的電冰箱。這種電冰箱內部有一種小型的浸入式致冷器,它能浸在需要冷卻的液體中。這種電冰箱根本不需要常規電源,它的運行僅靠水龍頭的壓力,帶動一臺射水泵,從而在一個氣室內產生真空,水和少量甲醇則在此處化為蒸氣。管中甲醇會慢慢用完,但是這種液體不僅價格便宜,而且很容易弄到。這種冰箱在工作時,被冷卻的液體內能 (選填“增大”、“減小”)。你認為這種不用電的冰箱 (選填“遵守”、“不遵守”)能量守恒定律。2-1-c-n-j-y【答案】減小;遵守。箱也是遵守能量的守恒定律的。35.如圖,兩只相同的塑料瓶,分別裝有相等質量的水和沙子,從斜面的相同高度同時由靜止滾下,結果裝 的瓶子會先到達終點,原因是 .【答案】水;裝水的瓶子在下滾過程中,通過克服摩擦做功把勢能轉化成的內能較少,從而獲得較大的動能.【解析】水與沙子相比,水和瓶的摩擦小,沙子和瓶的摩擦大(沙子較粗糙);瓶子滾下時,水和瓶子的摩擦比沙子的小,克服摩擦做功把機械能轉化為的內能較少,則裝水的瓶子獲得較大的動能,其速度較大,會先到達終點.第九講 能的形式及其轉化和守恒1.能說出能量的定義,單位。2.能通過實例理解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的概念。3.能舉例說出生活中哪些物體具有動能,哪些物體具有重力勢能,哪些物體具有彈性勢能。4.給出實例,會判斷它們具有什么形式的能。5.根據生活中的實例說出影響動能的因素,并能設計實驗進行驗證。6.根據生活中的實例能說出影響重力勢能的因素,并能設計實驗進行驗證。7.根據生活中的實例能說出影響彈性勢能的因素,并能設計實驗進行驗證。8.通過具體數據能說明速度對動能的影響更大。9.能說出機械能包括動能和勢能.10.通過生活中的實例,知道動能和勢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11.給出實例,會解釋能量是怎樣轉化的.12.能說出機械能守恒的條件,并能根據實例判斷其是否守恒.13.會分析人造地球衛星在運動過程中動能和重力勢能的轉化. 14.了解風能和水能的利用,舉出生活中利用水能和風能的實例。 知識點一:能量的形式1.能:一個物體能夠做功,就說這個物體具有能量(能),它是表示物體做功本領大小的物理量,其單位與功的單位相同,也是焦(J)。www.21-cn-jy.com2.能量有多種形式,如:機械能、電能、電磁能、化學能、內能、核能、太陽能……知識點二:機械能1.功和能的關系(1)一個物體具有能量,可以用來做功,反過來,一個物體能夠做功,它就具有能量。可用做功的多少來衡量物體具有能量的大小。【來源:21·世紀·教育·網】(2)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做功過程一定伴隨能量轉化,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發生了轉化。(3)具有能的物體只表示物體可以做功,但不一定“正在做功”或“已經做功”。2.動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其大小與質量和運動速度有關,一切運動的物體都具有動能。3.重力勢能: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勢能,其大小與質量和被舉的高度有關。4.彈性勢能:物體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彈性勢能,同一物體發生彈性形變越大,具有的彈性勢能越大。5.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6.機械能的轉化與守恒:動能和勢能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若只有動能和勢能之間的轉化(不計各種阻力),機械能的總量不變,或者說機械能是守恒的。如考慮阻力的影響,機械能的總量減小。總機械能守恒(不計能量損失,物體質量不變).【來源:21cnj*y.co*m】知識點三:能量的轉化和守恒1.能量的轉化和守恒定律的內容:能量既不會憑空消滅,也不會憑空產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而在轉化和轉移的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2.能量的轉移和轉化的方向性。能量的轉移和轉化有一定的方向性。我們是在能量轉移或轉化過程中利用能量的。 知識點一:動能和勢能【例1】(2016秋?溫嶺市期末)如圖所示的各項運動比賽中,不具有彈性勢能的是( ) A.站著運動員的跳板 B.壓彎的撐桿 C.出手后的鉛球 D.拉開的弓弦【答案】C.【解析】A、站著運動員的跳板,在跳板壓力作用下發生彈性形變,具有彈性勢能。故A不符合題意;B、壓彎的撐桿,發生彈性形變,具有彈性勢能。故B不符合題意;C、出手后的鉛球,具有動能和重力勢能,但沒有發生彈性形變,不具有彈性勢能。故C符合題意;D、拉開的弓弦,發生彈性形變,具有彈性勢能。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 【例2】(2016秋?下城區期中)下列物體運動過程中同時涉及到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的是( ) A.撐桿跳 B. 滾擺運動 C.秋千擺動 D.給鐘表上發條【答案】A 【解析】A、據圖可知,起跳后撐桿彎曲,桿發生了彈性形變,是動能轉化成了彈性勢能;撐桿將運動員向上彈起這一過程桿的彈性勢能轉化成了運動員的重力勢能;同時涉及到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故A正確;B、滾擺上升時,質量不變,速度減小,高度減小,即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將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滾擺下降時,質量不變,速度增大,高度減小,即動能增大,重力勢能減小,將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整個過程中沒有彈性勢能,故B錯誤;C、秋千由最高處向最低處蕩去,所處高度降低,速度變大,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秋千由最低處向最高處蕩去,所處高度升高,速度變小,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秋千擺動是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故C錯誤;D、給鐘表上發條是動能轉化為發條的彈性勢能,沒有重力勢能的轉化,故D錯誤。故選:A。知識點二:動能和勢能的轉化【例3】(2017?柯橋區校級模擬)跳水運動員在3m長的踏板上起跳,我們通過錄像觀察到踏板和運動員要經歷如圖所示的狀態,其中A為無人時踏板靜止點,B為人站在踏板上靜止時受力平衡點,C為人在起跳過程中人和踏板運動的最低點,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從A到C的過程中,跳板的彈性勢能一直在增大B.從A到C的過程中,運動員的機械能守恒C.從A到C的過程中,運動員的動能一直在減小D.從B到C的過程中,運動員減少的動能等于跳板增加的勢能【答案】A【解析】A、從A到C的過程中,跳板的彈性形變量一直增大,所以彈性勢能一直在增大。故A正確;B、從A到C的過程中,運動員的機械能轉化為跳板的彈性勢能,運動員的機械能不守恒。故B錯誤;C、由題知,B為人站在踏板上靜止時受力平衡點;從A到B過程中,人的重力大于跳板的支持力,合力向下,運動員做加速運動,動能變大;從B到C過程中,跳板的支持力大于人的重力,合力向上,運動員做減速運動,動能變小;由此可知,從A到C的過程中,速度先增大后減小,動能先增大后減小。故C錯誤;D、根據能量的轉化與守恒定律可知,從B到C的過程中,運動員減少的重力勢能和動能等于跳板增加的彈性勢能。故D錯誤。故選:A。【例4】(2017?杭州)如圖所示,木塊沿斜面從頂端勻速下滑的過程中,木塊的( )21教育網A.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 B.重力勢能減小,機械能減小C.動能不變,機械能不變 D.重力勢能不變,機械能減小【答案】B【解析】木塊在勻速下滑的過程中,速度不變,動能不變;高度減小,重力勢能減小;木塊在下滑過程中,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木塊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機械能減少.故選:B.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知識點三:探究動能(或勢能)跟哪些因素有關【例5】 (2017?仙居縣模擬)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呢?小雨用相同的斜面、長木板和紙盒,兩個不同質量的小球,設計了如圖所示的甲、乙、丙三次實驗,測量出每次實驗中紙盒移動的距離,再通過比較分析得出結論.(1)小雨通過觀察比較紙盒移動的距離來比較小球動能的大小,這種科學研究的方法與以下選項中的 相同.A.研究磁場時用磁感線表示B.用黃豆和芝麻混合前后的體積變化研究分子間隙C.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時控制壓力的大小相同D.電流看不見、摸不著,判斷電路中是否有電流我們可以通過電路中的燈泡是否發光去確定(2)要探究動能與質量的關系,應選圖甲和圖 進行實驗.(3)如果紙盒與小球碰撞的側面過于柔軟,則紙盒的移動的距離會偏小,請分析解釋原因 .21·cn·jy·com【答案】(1)D;(2)乙;(3)紙盒的形變需要消耗部分機械能. 【解析】(1)影響動能大小的兩個因素是質量和速度,小明選用大小不同鋼球,故質量不同,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滾下,那么它們的速度相同,故該實驗是為了探究動能大小與質量的關系.(2)根據表格中數據F=2N時,f1=0.6N,當F=3N時,f1=0.9N,則由此知f1=0.3F;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即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大小,故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之間的表達式為:f=0.3F. 【例6】(2017?慈溪市模擬)某科學興趣小組在探究彈性勢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時,小科提出如下猜想:猜想一:彈簧的彈性勢能的大小與彈簧被壓縮的程度有關;猜想二:彈簧的彈性勢能的大小與彈簧的材料有關.為此,小科選用材料不同的兩根彈簧A和B(長度和粗細相同),小球、木塊和長刻度尺各一,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探究,實驗步驟如下:①將彈簧A和B分別放在水平面上,一端固定.②在彈性限度內,用物塊將彈簧壓縮,測量并記錄彈簧的形變量△L.③由靜止釋放物塊,測量并記錄物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s.④改變彈簧的形變量,重復步驟②③.結果記錄如下:2·1·c·n·j·y實驗次數使用的彈簧被壓縮后彈簧的長度/cm木塊移動的距離/cm①彈簧A6s1②彈簧B6s2③彈簧A9s3④彈簧B9s4(1)由于彈性勢能的大小不便用儀器測量,本實驗把彈性勢能的大小轉換為測量木塊移動的距離,這種研究方法叫轉換法.小科同學認為,若水平面是光滑的,木塊將一直運動下去,從而無法通過轉換法來反映彈性勢能的大小.但小明否定了小科的觀點,他認為水平面光滑時,可以通過測量 來反映彈性勢能的大小.(2)為了探究小科的猜想二,可選用實驗次數①和②的數據進行比較分析.若s1≠s2,說明 .www-2-1-cnjy-com【答案】(1)被壓縮后彈簧的長度;(2)彈性勢能的大小與彈簧的材料有關. 【解析】(1)水平面光滑時,可以通過測量被壓縮后彈簧的長度來反映彈性勢能的大小,被壓縮后彈簧的長度越短,彈性勢能越大.(2)①和②中的數據所示,彈簧不同,壓縮的程度相同,小球推動木塊移動的距離不同,說明彈性勢能的大小與彈簧的材料有關.2-1-c-n-j-y知識點四:能量的轉化和守恒【例7】(2017春?西湖區校級月考)如圖用電器,工作時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是( ) A.電熨斗 B.洗衣機 C.電水壺 D.電烙鐵 【答案】B 【解析】A、電熨斗是把電能轉化為內能的裝置,故A不符合題意;B、洗衣機是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裝置,故B符合題意;C、電水壺是把電能轉化為內能的裝置;故C不符合題意;D、電烙鐵是把電能轉化為內能的裝置,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21cnjy.com【例8】(2015?衢州校級一模)能量轉化與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定律之一,下列有關該定律的理解正確的是( )21*cnjy*comA.根據該定律可知:某個人具有的能量總是保持不變B.“摩擦生熱”是創造熱能的過程,說明能量可以從無到有創造出來C.自然界任何制造永動機的設想,無論它多么巧妙,都是徒勞D.一個單擺在來回擺動多次后總會停下來,說明能量是不守恒的【答案】C【解析】A、在自然界中能量的總量保持守恒,而個人具有的能量是時刻發生變化的,故A錯誤;B、“摩擦生熱”是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不是創造熱能的過程,故B錯誤;C、自然界任何制造永動機的設想,無論它多么巧妙,都是徒勞,因為它違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故C正確;D、一個單擺在來回擺動多次后總會停下來,是因為一部分機械能轉化為了內能,并不能說明能量是不守恒的,故D錯誤。故選:C。【出處:21教育名師】 一、在分析動能和勢能變化時,往往容易忽略質量的變化。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量、速度.質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2)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量、被舉得高度.質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例1】飛機在空投救災物資時保持勻速直線飛行(高度不變),則下列關于飛機機械能變化的描述正確的是( )【版權所有:21教育】A.動能變小,重力勢能變小 B.動能不變,重力勢能不變C.動能變小,重力勢能不變 D.動能不變,重力勢能變小【答案】A【解析】飛機正在向災區空投物資時,速度不變,高度不變,飛機的質量變小,動能變小,重力勢能變小,故機械能變小;故選A.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二、在蹦極現象,誤認為橡皮繩只要伸長,人的動能一定減小。在彈性繩從原長達最低點的過程中,開始階段,游戲者的重力大于橡皮繩的拉力,游戲者做加速運動,后來橡皮繩的拉力大于游戲者的重力,游戲者做減速運動,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分析加速度變化情況.21*cnjy*com【例2】在“蹦極”運動中,運動員身系一根自然長度為L、彈性良好的輕質柔軟橡皮繩,從高處由靜止開始下落到達最低點.在此下落過程中若不計空氣阻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下落高度為L時,人的動能最大,繩的彈性勢能同時也達到最大B.下落高度為L后,在繼續下落的過程中,人的動能先增大后變小,繩的彈性勢能一直變大C.下落高度為L后,在繼續下落的過程中,人的機械能的減少量大于繩的彈性勢能的增加量D.下落高度為L后,在繼續下落到達最低點過程中,人的動能的減少量等于繩的彈性勢能的增加量【答案】B【解析】A、運動員先做自由落體運動,下落高度為L,此時彈性繩處于原長,繩的彈性勢能為零,繼續向下加速運動,速度不是最大值,動能也不是最大值,故A錯誤;B、下落高度為L后,在繼續下落的過程中,開始階段,運動員的重力大于橡皮繩的拉力,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加速度方向向下,先向下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運動,當彈力和重力相等時,速度達到最大,然后橡皮繩的拉力大于游戲者的重力,加速度方向向上,做加速度逐漸增大的減速運動,到達最低點時,速度為零,加速度達到最大,此時彈性繩被拉伸的最長,所以人的動能先增大后變小,繩的彈性勢能一直變大,故B正確;C、人的機械能的減少量等于繩的彈性勢能的增加量,故C錯誤;D、系統機械能守恒,所以人的動能的減少量等于繩的彈性勢能的增加量和人的重力勢能減小量之和,故D錯誤.故選:B.三、不注意題目條件,誤認為機械能轉化過程中機械能的總量總是不變的。 解答本類題需要掌握能量守恒定律,機械效率的概念.判斷能量的轉化,我們主要看它要消耗什么能量,得到什么能量,總是消耗的能量轉化為得到的能量.【例3】 (多選)下列對能量轉化與守恒分析錯誤的是( )A.水電站主要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B.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永動機總是不可以制造成功的【答案】CD【解析】A、水電站是將水流動的機械能最終轉化為電能的,故A正確;B、能量既不會憑空消滅,也不會憑空產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而在轉化和轉移的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所有能量轉化的過程都服從能量守恒定律.所以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永動機是不可能制造成功的,故B正確;C、跳傘運動員在空中勻速下落時,運動員和傘的總質量不變,高度減小、速度不變,由于與空氣摩擦,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因此機械能減小,故C錯誤;D、機械效率是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因為使用任何機械都不可避免的要做額外功,所以有用功總是小于總功,則機械效率總是小于100%,故D錯誤.故選CD.21·世紀*教育網第九講 能的形式及其轉化和守恒1.能說出能量的定義,單位。2.能通過實例理解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的概念。3.能舉例說出生活中哪些物體具有動能,哪些物體具有重力勢能,哪些物體具有彈性勢能。4.給出實例,會判斷它們具有什么形式的能。5.根據生活中的實例說出影響動能的因素,并能設計實驗進行驗證。6.根據生活中的實例能說出影響重力勢能的因素,并能設計實驗進行驗證。7.根據生活中的實例能說出影響彈性勢能的因素,并能設計實驗進行驗證。8.通過具體數據能說明速度對動能的影響更大。9.能說出機械能包括動能和勢能.10.通過生活中的實例,知道動能和勢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11.給出實例,會解釋能量是怎樣轉化的.12.能說出機械能守恒的條件,并能根據實例判斷其是否守恒.13.會分析人造地球衛星在運動過程中動能和重力勢能的轉化. 14.了解風能和水能的利用,舉出生活中利用水能和風能的實例。 知識點一:能量的形式1.能:一個物體能夠做功,就說這個物體具有 ,它是表示物體做功本領大小的物理量,其單位與功的單位相同,也是焦(J)。2-1-c-n-j-y2.能量有多種形式,如: 、 、電磁能、化學能、內能、核能、太陽能……知識點二:機械能1.功和能的關系(1)一個物體具有能量,可以用來做功,反過來,一個物體能夠做功,它就具有能量。可用做功的多少來衡量物體具有能量的大小。www-2-1-cnjy-com(2)功是能量 的量度,做功過程一定伴隨能量轉化,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發生了轉化。(3)具有能的物體只表示物體可以做功,但不一定“正在做功”或“已經做功”。2.動能:物體由于 而具有的能叫動能,其大小與 和運動 有關,一切運動的物體都具有動能。【來源:21cnj*y.co*m】3.重力勢能:物體由于 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勢能,其大小與 和被舉的 有關。【出處:21教育名師】4.彈性勢能:物體發生 而具有的能叫彈性勢能,同一物體發生彈性形變越大,具有的彈性勢能 。21*cnjy*com5.機械能: 和 統稱為機械能。6.機械能的轉化與守恒:動能和勢能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 ,若只有動能和勢能之間的轉化(不計各種阻力),機械能的總量 ,或者說機械能是守恒的。如考慮阻力的影響,機械能的總量減小。總機械能守恒(不計能量損失,物體質量不變).知識點三:能量的轉化和守恒1.能量的轉化和守恒定律的內容:能量既不會憑空 ,也不會憑空 ,它只會從一種形式 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 到另一個物體,而在轉化和轉移的過程中,能量的總量 。2.能量的轉移和轉化的方向性。能量的轉移和轉化有一定的 性。我們是在能量轉移或轉化過程中利用能量的。21教育網 知識點一:動能和勢能【例1】(2016秋?溫嶺市期末)如圖所示的各項運動比賽中,不具有彈性勢能的是( ) A.站著運動員的跳板 B.壓彎的撐桿 C.出手后的鉛球 D.拉開的弓弦【答案】C.【解析】A、站著運動員的跳板,在跳板壓力作用下發生彈性形變,具有彈性勢能。故A不符合題意;B、壓彎的撐桿,發生彈性形變,具有彈性勢能。故B不符合題意;C、出手后的鉛球,具有動能和重力勢能,但沒有發生彈性形變,不具有彈性勢能。故C符合題意;D、拉開的弓弦,發生彈性形變,具有彈性勢能。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 【例2】(2016秋?下城區期中)下列物體運動過程中同時涉及到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的是( ) A.撐桿跳 B. 滾擺運動 C.秋千擺動 D.給鐘表上發條【答案】A 【解析】A、據圖可知,起跳后撐桿彎曲,桿發生了彈性形變,是動能轉化成了彈性勢能;撐桿將運動員向上彈起這一過程桿的彈性勢能轉化成了運動員的重力勢能;同時涉及到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故A正確;B、滾擺上升時,質量不變,速度減小,高度減小,即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將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滾擺下降時,質量不變,速度增大,高度減小,即動能增大,重力勢能減小,將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整個過程中沒有彈性勢能,故B錯誤;C、秋千由最高處向最低處蕩去,所處高度降低,速度變大,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秋千由最低處向最高處蕩去,所處高度升高,速度變小,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秋千擺動是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故C錯誤;D、給鐘表上發條是動能轉化為發條的彈性勢能,沒有重力勢能的轉化,故D錯誤。故選:A。知識點二:動能和勢能的轉化【例3】(2017?柯橋區校級模擬)跳水運動員在3m長的踏板上起跳,我們通過錄像觀察到踏板和運動員要經歷如圖所示的狀態,其中A為無人時踏板靜止點,B為人站在踏板上靜止時受力平衡點,C為人在起跳過程中人和踏板運動的最低點,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從A到C的過程中,跳板的彈性勢能一直在增大B.從A到C的過程中,運動員的機械能守恒C.從A到C的過程中,運動員的動能一直在減小D.從B到C的過程中,運動員減少的動能等于跳板增加的勢能【答案】A【解析】A、從A到C的過程中,跳板的彈性形變量一直增大,所以彈性勢能一直在增大。故A正確;B、從A到C的過程中,運動員的機械能轉化為跳板的彈性勢能,運動員的機械能不守恒。故B錯誤;C、由題知,B為人站在踏板上靜止時受力平衡點;從A到B過程中,人的重力大于跳板的支持力,合力向下,運動員做加速運動,動能變大;從B到C過程中,跳板的支持力大于人的重力,合力向上,運動員做減速運動,動能變小;由此可知,從A到C的過程中,速度先增大后減小,動能先增大后減小。故C錯誤;D、根據能量的轉化與守恒定律可知,從B到C的過程中,運動員減少的重力勢能和動能等于跳板增加的彈性勢能。故D錯誤。故選:A。【例4】(2017?杭州)如圖所示,木塊沿斜面從頂端勻速下滑的過程中,木塊的( )A.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 B.重力勢能減小,機械能減小C.動能不變,機械能不變 D.重力勢能不變,機械能減小【答案】B【解析】木塊在勻速下滑的過程中,速度不變,動能不變;高度減小,重力勢能減小;木塊在下滑過程中,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木塊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機械能減少.故選:B.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知識點三:探究動能(或勢能)跟哪些因素有關【例5】 (2017?仙居縣模擬)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呢?小雨用相同的斜面、長木板和紙盒,兩個不同質量的小球,設計了如圖所示的甲、乙、丙三次實驗,測量出每次實驗中紙盒移動的距離,再通過比較分析得出結論.(1)小雨通過觀察比較紙盒移動的距離來比較小球動能的大小,這種科學研究的方法與以下選項中的 相同.A.研究磁場時用磁感線表示B.用黃豆和芝麻混合前后的體積變化研究分子間隙C.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時控制壓力的大小相同D.電流看不見、摸不著,判斷電路中是否有電流我們可以通過電路中的燈泡是否發光去確定(2)要探究動能與質量的關系,應選圖甲和圖 進行實驗.(3)如果紙盒與小球碰撞的側面過于柔軟,則紙盒的移動的距離會偏小,請分析解釋原因 .【版權所有:21教育】【答案】(1)D;(2)乙;(3)紙盒的形變需要消耗部分機械能. 【解析】(1)影響動能大小的兩個因素是質量和速度,小明選用大小不同鋼球,故質量不同,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滾下,那么它們的速度相同,故該實驗是為了探究動能大小與質量的關系.(2)根據表格中數據F=2N時,f1=0.6N,當F=3N時,f1=0.9N,則由此知f1=0.3F;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即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大小,故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之間的表達式為:f=0.3F. 【例6】(2017?慈溪市模擬)某科學興趣小組在探究彈性勢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時,小科提出如下猜想:猜想一:彈簧的彈性勢能的大小與彈簧被壓縮的程度有關;猜想二:彈簧的彈性勢能的大小與彈簧的材料有關.為此,小科選用材料不同的兩根彈簧A和B(長度和粗細相同),小球、木塊和長刻度尺各一,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探究,實驗步驟如下:①將彈簧A和B分別放在水平面上,一端固定.②在彈性限度內,用物塊將彈簧壓縮,測量并記錄彈簧的形變量△L.③由靜止釋放物塊,測量并記錄物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s.④改變彈簧的形變量,重復步驟②③.結果記錄如下:www.21-cn-jy.com實驗次數使用的彈簧被壓縮后彈簧的長度/cm木塊移動的距離/cm①彈簧A6s1②彈簧B6s2③彈簧A9s3④彈簧B9s4(1)由于彈性勢能的大小不便用儀器測量,本實驗把彈性勢能的大小轉換為測量木塊移動的距離,這種研究方法叫轉換法.小科同學認為,若水平面是光滑的,木塊將一直運動下去,從而無法通過轉換法來反映彈性勢能的大小.但小明否定了小科的觀點,他認為水平面光滑時,可以通過測量 來反映彈性勢能的大小.(2)為了探究小科的猜想二,可選用實驗次數①和②的數據進行比較分析.若s1≠s2,說明 .21·cn·jy·com【答案】(1)被壓縮后彈簧的長度;(2)彈性勢能的大小與彈簧的材料有關. 【解析】(1)水平面光滑時,可以通過測量被壓縮后彈簧的長度來反映彈性勢能的大小,被壓縮后彈簧的長度越短,彈性勢能越大.(2)①和②中的數據所示,彈簧不同,壓縮的程度相同,小球推動木塊移動的距離不同,說明彈性勢能的大小與彈簧的材料有關.2·1·c·n·j·y知識點四:能量的轉化和守恒【例7】(2017春?西湖區校級月考)如圖用電器,工作時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是( ) A.電熨斗 B.洗衣機 C.電水壺 D.電烙鐵 【答案】B 【解析】A、電熨斗是把電能轉化為內能的裝置,故A不符合題意;B、洗衣機是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裝置,故B符合題意;C、電水壺是把電能轉化為內能的裝置;故C不符合題意;D、電烙鐵是把電能轉化為內能的裝置,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來源:21·世紀·教育·網】【例8】(2015?衢州校級一模)能量轉化與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定律之一,下列有關該定律的理解正確的是( )21*cnjy*comA.根據該定律可知:某個人具有的能量總是保持不變B.“摩擦生熱”是創造熱能的過程,說明能量可以從無到有創造出來C.自然界任何制造永動機的設想,無論它多么巧妙,都是徒勞D.一個單擺在來回擺動多次后總會停下來,說明能量是不守恒的【答案】C【解析】A、在自然界中能量的總量保持守恒,而個人具有的能量是時刻發生變化的,故A錯誤;B、“摩擦生熱”是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不是創造熱能的過程,故B錯誤;C、自然界任何制造永動機的設想,無論它多么巧妙,都是徒勞,因為它違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故C正確;D、一個單擺在來回擺動多次后總會停下來,是因為一部分機械能轉化為了內能,并不能說明能量是不守恒的,故D錯誤。故選:C。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一、在分析動能和勢能變化時,往往容易忽略質量的變化。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量、速度.質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2)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量、被舉得高度.質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例1】飛機在空投救災物資時保持勻速直線飛行(高度不變),則下列關于飛機機械能變化的描述正確的是( )21cnjy.comA.動能變小,重力勢能變小 B.動能不變,重力勢能不變C.動能變小,重力勢能不變 D.動能不變,重力勢能變小【答案】A【解析】飛機正在向災區空投物資時,速度不變,高度不變,飛機的質量變小,動能變小,重力勢能變小,故機械能變小;故選A.二、在蹦極現象,誤認為橡皮繩只要伸長,人的動能一定減小。在彈性繩從原長達最低點的過程中,開始階段,游戲者的重力大于橡皮繩的拉力,游戲者做加速運動,后來橡皮繩的拉力大于游戲者的重力,游戲者做減速運動,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分析加速度變化情況.【例2】在“蹦極”運動中,運動員身系一根自然長度為L、彈性良好的輕質柔軟橡皮繩,從高處由靜止開始下落到達最低點.在此下落過程中若不計空氣阻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下落高度為L時,人的動能最大,繩的彈性勢能同時也達到最大B.下落高度為L后,在繼續下落的過程中,人的動能先增大后變小,繩的彈性勢能一直變大C.下落高度為L后,在繼續下落的過程中,人的機械能的減少量大于繩的彈性勢能的增加量D.下落高度為L后,在繼續下落到達最低點過程中,人的動能的減少量等于繩的彈性勢能的增加量【答案】B【解析】A、運動員先做自由落體運動,下落高度為L,此時彈性繩處于原長,繩的彈性勢能為零,繼續向下加速運動,速度不是最大值,動能也不是最大值,故A錯誤;B、下落高度為L后,在繼續下落的過程中,開始階段,運動員的重力大于橡皮繩的拉力,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加速度方向向下,先向下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運動,當彈力和重力相等時,速度達到最大,然后橡皮繩的拉力大于游戲者的重力,加速度方向向上,做加速度逐漸增大的減速運動,到達最低點時,速度為零,加速度達到最大,此時彈性繩被拉伸的最長,所以人的動能先增大后變小,繩的彈性勢能一直變大,故B正確;C、人的機械能的減少量等于繩的彈性勢能的增加量,故C錯誤;D、系統機械能守恒,所以人的動能的減少量等于繩的彈性勢能的增加量和人的重力勢能減小量之和,故D錯誤.故選:B.三、不注意題目條件,誤認為機械能轉化過程中機械能的總量總是不變的。 解答本類題需要掌握能量守恒定律,機械效率的概念.判斷能量的轉化,我們主要看它要消耗什么能量,得到什么能量,總是消耗的能量轉化為得到的能量.【例3】 (多選)下列對能量轉化與守恒分析錯誤的是( )A.水電站主要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B.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永動機總是不可以制造成功的【答案】CD【解析】A、水電站是將水流動的機械能最終轉化為電能的,故A正確;B、能量既不會憑空消滅,也不會憑空產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而在轉化和轉移的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所有能量轉化的過程都服從能量守恒定律.所以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永動機是不可能制造成功的,故B正確;C、跳傘運動員在空中勻速下落時,運動員和傘的總質量不變,高度減小、速度不變,由于與空氣摩擦,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因此機械能減小,故C錯誤;D、機械效率是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因為使用任何機械都不可避免的要做額外功,所以有用功總是小于總功,則機械效率總是小于100%,故D錯誤.故選CD.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9講 能的形式及其轉化和守恒 達標檢測 (學生版).doc 第9講 能的形式及其轉化和守恒 達標檢測 (教師版).doc 第9講 能的形式及其轉化和守恒(考綱分析+思維導圖+重點歸納+難點突破+易錯點撥) 教師版.doc 第9講 能的形式及其轉化和守恒(考綱分析+思維導圖+重點歸納+難點突破+易錯點撥)學生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