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8名師導航]科學中考一輪復習第十講 簡單機械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8名師導航]科學中考一輪復習第十講 簡單機械

資源簡介

第十講《簡單機械》達標檢測卷
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共54分)
1.如圖所示,木板可繞固定的水平軸O轉動。木板從水平位置OA緩慢地轉到OB位置,木板上的物塊始終相對于木板靜止。在這一過程中,物塊的機械能增加了2J.用F1表示物塊受到的支持力,用F2表示物塊受到的摩擦力,在這一過程中,下列說法:
①F1和F2對物塊都不做功;
②F1對物塊做功為2J,F2對物塊不做功;
③F1對物塊不做功,F2 對物塊做功為2J;
④F1和F2對物塊所做的總功為2J;
⑤物塊的重力勢能增加了2J,
其中正確的是(  )
A.①⑤ B.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2.在如圖的四種情境中,人對物體做功的是(  )

A.提著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勻速前進 B.扛著米袋慢慢爬上樓梯

C.用力推汽車,汽車沒動 D.舉著杠鈴原地不動
3.如圖所示的四幅圖是小明同學提包回家的情景,他提包的力不做功的是(  )

A.將包提起來 B.站在水平勻速行駛的車上

C.乘升降電梯 D.提著包上樓
4.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兩次拉著同一物體在同一水平面上運動,兩次運動的s﹣t圖象如圖所示。其對應的彈簧測力計示數分別為F1、F2,相同時間內所做的功分別為W1、W2,則它們的關系正確的是(  )21·世紀*教育網
A.F1>F2 W1>W2 B.F1<F2 W1<W2
C.F1=F2 W1>W2 D.F1=F2 W1<W2
5.如圖甲是一物體在100牛頓的拉力作用下升高l米;乙是另一物體在100牛頓平行斜面的拉力作用下沿斜面移動1米;丙是又一物體在100牛頓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移動了1米。則(  )21cnjy.com
A.甲圖中的拉力做功最多 B.乙圖中的拉力做功最多
C.丙圖中的拉力做功最多 D.三種情況做的功一樣多
6.在水平地面上并排鋪有n塊相同的均質磚塊,如圖甲,每塊磚的質量為m,長為a,寬為b,厚為c.若要將這n塊磚按圖乙所示疊放在最左邊的磚塊上,則至少要給磚塊做的功(  )【來源:21cnj*y.co*m】
A. B. C. D.
7.如圖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勻質長直木板長度L為50厘米,質量為2千克,它的右端與桌面相齊,與桌面間的滑動摩擦力為2牛。若在長木板左端用一水平力F將其勻速推下桌子,水平推力至少要做功(  )2-1-c-n-j-y
A.1.0J B.0.5J C.2.0J D.5J
8.如圖所示,用30牛的水平拉力拉著重為90牛的物體沿水平方向做直線運動,若拉力F對物體做了90焦的功,則在這一過程中(  )2·1·c·n·j·y
A.重力做的功一定為90焦 B.物體一定受到30牛的摩擦力
C.物體一定是勻速直線運動 D.物體運動的距離一定是3米
9.如圖所示,一根長為L的木棒的B端放在截面直徑為D的圓柱體上,使木棒保持水平,用水平恒力F推木棒的A端,使圓柱體在水平地面上向前勻速滾動,設木棒與圓柱體、圓柱體與地面間均無滑動現象,當把木棒從圖甲位置推至圖乙位置時,推力F做的功為(  )
A. B.F(L+πD) C.2FL D.2F(L+2πD)
10.今年6月美國將在科羅拉多大峽谷建成觀景臺,它搭建在大峽谷的西側谷壁上,呈U字形,離谷底1200米高,取名為“人行天橋”,如圖所示。如果在建造過程中有一塊質量為0.1千克的石子從觀景臺掉落谷底,則下落過程中,石子的重力做功為(g取10牛/千克)(  )
A.12焦 B.1200焦 C.1.2×105焦 D.1.2×106焦
11.2010年12月16日下午,廣州亞運城舉重館內歡聲震耳,通州區21歲的臥式舉重運動員顧小飛,在第四次試舉過程中(如圖),以222.5公斤的總成績,獲得本屆亞殘運會82.5公斤級舉重金牌,并打破自己保持的世界青年紀錄,據此可估算顧小飛第四次試舉對杠鈴所做的功約是 (  )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A.110J B.1100J C.11000J D.410J
12.一起重機將重為1.2×104 N的鋼材豎直勻速提升3m后,又沿水平方向勻速移動5m,在整個過程中起重機對鋼材做的功為(  )www-2-1-cnjy-com
A.3.6×104J B.9.6×104J C.2.4×104J D.0 J
13.粗糙的水平面有一個重50牛頓的物體,用10牛頓的水平推力使其在10秒內勻速前進了20米,則再此過程中(  )
A.推力做了1000焦耳的功 B.推力的功率為20瓦
C.重力做了1000焦耳的功 D.摩擦阻力為50牛頓
14.小王同學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動重500N的木箱,使木箱沿推力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木箱前進了6m,松手后木箱又向前滑行了0.5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推力做功650 J B.小王做功3600 J C.推力做功600 J D.重力做功300 J
15.你在參加2017年5月的體能測試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識,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1min跳繩﹣﹣﹣由跳繩時重心上升高度與時間的圖象可知,每次跳繩人做功約為30J
B.立定跳遠﹣﹣﹣人用力蹬地才能起跳,說明力是物體運動的原因
C.擲實心球﹣﹣﹣在最高點B時實心球處于平衡狀態
D.800m測試﹣﹣﹣到達終點時人不能馬上停下來,因為人跑動速度越大,慣性越大
16.有一質量分布均勻的工件,正放時如圖甲所示,倒放時如圖乙所示,現要用力沿箭頭方向將它推翻,變成如圖丙方式放置。如果在圖甲方式放置時推倒所所需要做的最小功為W1,圖乙方式放置時推倒所需做的最小功為W2,則(  )【來源:21·世紀·教育·網】
A.W1>W2 B.W1<W2 C.W1=W2 D.無法比較
17.如圖甲所示,木塊放在水平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使其做直線運動,在相同水平面上兩次拉動木塊得到的s﹣t關系圖象如圖乙所示。第1、2兩次彈簧測力計示數分別為F1、F2;速度分別為v1、v2;如果運動時間相同,拉力所做的功分別為W1、W2.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F1=F2;v1<v2;W1<W2 B.F1<F2;v1<v2;W1<W2
C.F1>F2;v1>v2;W1>W2 D.F1=F2;v1>v2;W1>W2
18.在以下幾個過程中,人對物體做功的是(  )
A.人推汽車,車未動 B.將掉到地上的簽字筆撿到桌面上
C.手拎著重物保持靜止 D.手舉著重物在水平方向勻速移動一段距離
19.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降落傘豎直下落,重力做了功 B.人提著重物在水平方向通過一段距離,人的提力對重物做了功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C.運動員將標槍投出去,運動員對標槍沒有做功D.小球在水平面上滾動一段距離,水平面支持力對球做了功
20.重力為G的物體,在光滑水平面上沿直線勻速移動s米,在這個過程中(  )
A.哪個力都沒有做功 B.重力做功W=G?sJ
C.支持力做功W=G?sJ D.沿水平方向的力所做的功為W=G?sJ
21.如圖,用F=20N的水平推力推著重為40N的物體沿水平方向做直線運動,若推力F對物體做了40J的功,則在這一過程中(  )【版權所有:21教育】
A.重力做的功一定為40J B.物體一定受到20N的摩擦力
C.物體一定運動了2m D.物體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
22.全國第十三屆運動會于2017年8月在天津市舉行,如圖是吉祥物“津娃”參加排球比賽。比賽過程中,跳發球是最具威力的發球方式,其動作要領可簡化為“拋球、騰空、擊球和落地”四個過程,其中運動員對排球做功的過程有(  )21教育網
A.拋球和騰空 B.拋球和擊球 C.騰空和擊球 D.擊球和落地
23.如圖所示,水平地面N 點兩側粗糙程度不同,物體一直受到沿水平3N 的力F,物體在MN 段做勻速直線運動,F 在MN,NP 段做功分別為WMN,WNP,則(  )
A.WMN<WNP B.WMN>WNP C.WMN=WNP D.WMN=2WNP
24.甲用水平方向的力推一輛小車,2分鐘前進了30米;乙用相同的力推另﹣輛小車,5分鐘前進了相同的距離。那么(  )21·cn·jy·com
A.甲做的功多 B.乙做的功多
C.甲、乙兩人做的功一樣多 D.乙做的功是甲做的功的2倍
25.在體育課上小明用100牛的力將足球踢出去10m遠,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小明對足球做了1000J的功
B.足球離開腳還能繼續前進是因為受到慣性的作用
C.小明的腳感到疼是因為受到足球的反作用力
D.踢出去足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6.初三的小明同學正在做“引體向上”。他先兩手握住單杠,兩腳離地,兩臂及身體自然下垂。然后緩緩曲肘,將身體向上拉起,直到下巴超過橫杠。這個過程中,小明做的功最接近的是(  )www.21-cn-jy.com
A.2000J B.200J C.20J D.2J
27.如圖,某同學用200N的力拉著木箱水平勻速向右走了10m.在這個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21*cnjy*com
A.拉力對木箱做的功為2000J
B.木箱受到的合力大小為0N
C.木箱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D.該同學消耗的化學能轉化為木箱的內能
二.填空題(共18小題)
28.如圖所示,質量為40g的金屬小球從導軌的a處自由滑下,依次經過b處、c處,到達d處時恰好停下。在從a到b的過程中,重力做功為   J;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小球克服導軌摩擦消耗的機械能為   J.(g=10N/kg)【出處:21教育名師】
29.質量為0.5kg的物體從8m高處落到地面,重力對該物體做的功為   J,物體的   能減小,   能增大;若不計空氣阻力,在物體下落的過程中機械能的總量   。(g取10N/kg)
三.解答題(共28分)
30.兩條質量都為20克的扁蟲豎直緊貼著板面爬過一塊豎直放置的非常薄的木板,板高10厘米,一條蟲子長為20厘米,另一條寬一些但長度只有10厘米。當兩條蟲子的中點正好在木板頂部時,哪一條蟲克服重力做的功多一些?多多少焦的功?(設扁蟲沿長度方向的大小是均勻的,g=10N/kg)
31.學校教室朝正南窗戶的氣窗,窗框長L=0.8米,寬D=0.5米,氣窗的總質量為6千克,/米2.試求:
(1)氣窗窗面受到的風的等效水平壓力;
(2)撐桿受到的壓力;
(3)在無風的日子里,不考慮摩擦阻力,則把此氣窗推開37°角至少需做多少功?(已知:sin37°=0.6,cos37°=0.8,g=10牛/千克)21*cnjy*com
第十講《簡單機械》達標檢測卷
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共54分)
1.如圖所示,木板可繞固定的水平軸O轉動。木板從水平位置OA緩慢地轉到OB位置,木板上的物塊始終相對于木板靜止。在這一過程中,物塊的機械能增加了2J.用F1表示物塊受到的支持力,用F2表示物塊受到的摩擦力,在這一過程中,下列說法:
①F1和F2對物塊都不做功;
②F1對物塊做功為2J,F2對物塊不做功;
③F1對物塊不做功,F2 對物塊做功為2J;
④F1和F2對物塊所做的總功為2J;
⑤物塊的重力勢能增加了2J,
其中正確的是(  )
A.①⑤ B.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答案】D
【解析】由受力分析知,支持力F1的方向是垂直于木板向上的,物體的位移也是向上的,所以支持力做正功,但摩擦力F2方向是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的方向始終和速度方向垂直,所以摩擦力不做功。由動能定理可知,WN﹣mgh=0,故支持力F1做功為mgh=2J,則物塊的重力勢能增加了2J,所以②④⑤正確。故選:D。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2.在如圖的四種情境中,人對物體做功的是(  )

A.提著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勻速前進 B.扛著米袋慢慢爬上樓梯

C.用力推汽車,汽車沒動 D.舉著杠鈴原地不動
【答案】B
【解析】A、提著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勻速前進,人給水桶的力的向上的,向上沒有移動距離,人對水桶沒有做功。故A不符合題意。B、扛著米袋慢慢爬上樓梯,人給米袋的力向上,向上移動了距離,人對米袋做功。故B符合題意。C、用力推汽車,汽車沒動,人給汽車一個向前的力,向前沒有移動距離,人對汽車沒有做功。故C不符合題意。D、舉著杠鈴原地不動,人對杠鈴的力向上,向上沒有移動距離,人對杠鈴沒有做功。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21cnjy.com
3.如圖所示的四幅圖是小明同學提包回家的情景,他提包的力不做功的是(  )

A.將包提起來 B.站在水平勻速行駛的車上

C.乘升降電梯 D.提著包上樓
【答案】B
【解析】A、拉力豎直向上并在拉力方向上移動了距離,拉力做了功,所以A不符合題意;B、拉力豎直向上,而在水平方向移動了距離,所以拉力不做功,B符合題意;C、拉力豎直向上,并在拉力的方向上移動了距離,所以拉力做了功,C不符合題意;D、拉力向上,上樓過程中,在豎直方向上也移動了距離,所以拉力對包做了功,D不符合題意。故選:B。
4.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兩次拉著同一物體在同一水平面上運動,兩次運動的s﹣t圖象如圖所示。其對應的彈簧測力計示數分別為F1、F2,相同時間內所做的功分別為W1、W2,則它們的關系正確的是(  )2·1·c·n·j·y
A.F1>F2 W1>W2 B.F1<F2 W1<W2
C.F1=F2 W1>W2 D.F1=F2 W1<W2
【答案】C
【解析】(1)根據圖象可知,物體兩次都做勻速直線運動,拉力等于滑動摩擦力,由于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因此滑動摩擦力相等,拉力也相等,即F1=F2。
(2)從圖象中可以判斷出相同時間內第②次通過的距離小,根據公式W=Fs,當拉力相等時,通過的距離越大,拉力做的功就越大,即W1>W2。故選:C。www.21-cn-jy.com
5.如圖甲是一物體在100牛頓的拉力作用下升高l米;乙是另一物體在100牛頓平行斜面的拉力作用下沿斜面移動1米;丙是又一物體在100牛頓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移動了1米。則(  )
A.甲圖中的拉力做功最多 B.乙圖中的拉力做功最多
C.丙圖中的拉力做功最多 D.三種情況做的功一樣多
【答案】D
【解析】因為用同樣大小的拉力,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相同的距離s,即F相等、s相等,所以W1=W2=W3=Fs=100N×1m=100J。故選:D。2-1-c-n-j-y
6.在水平地面上并排鋪有n塊相同的均質磚塊,如圖甲,每塊磚的質量為m,長為a,寬為b,厚為c.若要將這n塊磚按圖乙所示疊放在最左邊的磚塊上,則至少要給磚塊做的功(  )21*cnjy*com
A. B. C. D.
【答案】A
【解析】利用W=Gh,求出對每一塊磚所做的功,∵第一塊磚提升高度為:h1=0,
第二塊磚提升高度為:h2=c,第三塊磚提升高度為:h3=2c,…第n塊磚提升高度為:hn=(n﹣1)c,∴對第一塊磚所做的功為:W1=Gh1=mg×0=0,對第二塊磚所做的功為:W2=Gh2=mg×c=mgc,對第三塊磚所做的功為:W3=G13=mg×2c=2mgc,…對第n塊磚所做的功為:Wn=Gn=mg×(n﹣1)c=(n﹣1)mgc,∴W總=W1 +W2 +W3 +…+Wn=0+mgc+mg2c+…+(n﹣1)mgc=〔1+2+…+(n﹣1)〕mgc=,故選:A。
7.如圖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勻質長直木板長度L為50厘米,質量為2千克,它的右端與桌面相齊,與桌面間的滑動摩擦力為2牛。若在長木板左端用一水平力F將其勻速推下桌子,水平推力至少要做功(  )
A.1.0J B.0.5J C.2.0J D.5J
【答案】B
【解析】因為勻速推動,在推動的過程中,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滑動摩擦力不變,推力不變;推力:F=f=2N,因當重心到達桌子的邊緣時,木板將翻轉,所以推力作用的距離:s=L=×50cm=25cm=0.25m。推力做功:W=Fs=2N×0.25m=0.5J。故選:B。
8.如圖所示,用30牛的水平拉力拉著重為90牛的物體沿水平方向做直線運動,若拉力F對物體做了90焦的功,則在這一過程中(  )
A.重力做的功一定為90焦 B.物體一定受到30牛的摩擦力
C.物體一定是勻速直線運動 D.物體運動的距離一定是3米
【答案】D
【解析】A、重力方向豎直向下,物體沒有在重力方向移動距離,所以重力沒有做功,故A錯誤;B、物體在水平方向不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摩擦力不一定等于推力,故B錯誤;C、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大小不一定相等,所以,物體不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故C錯誤。D、由W=Fs可得,物體沿水平方向運動的距離:s===3m.故D正確。故選:D。
9.如圖所示,一根長為L的木棒的B端放在截面直徑為D的圓柱體上,使木棒保持水平,用水平恒力F推木棒的A端,使圓柱體在水平地面上向前勻速滾動,設木棒與圓柱體、圓柱體與地面間均無滑動現象,當把木棒從圖甲位置推至圖乙位置時,推力F做的功為(  )
A. B.F(L+πD) C.2FL D.2F(L+2πD)
【答案】C
【解析】力F做功可以看成:對木板的功加上對球做的功:(1)對木板的做的功:位移s1等于木板的長度L,由W=Fs,得W1=FL;(2)再看對球做的功:①木板和球、球和地面沒有滑動摩擦,只有滾動摩擦,所以球的位移s2就等于球轉動的圈數,球轉動的圈數又等于木板的長度L;②由于推動過程是勻速運動,所以木板和球的受力都是平衡的。木板的推力F等于球對木板的摩擦力,木板對球和球對木板的摩擦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兩力是相等的,所以球受到的力也為F;由W=Fs,得 w2=FL; (3)F做得總功 W=w1+w2=2FL;故選:C。
10.今年6月美國將在科羅拉多大峽谷建成觀景臺,它搭建在大峽谷的西側谷壁上,呈U字形,離谷底1200米高,取名為“人行天橋”,如圖所示。如果在建造過程中有一塊質量為0.1千克的石子從觀景臺掉落谷底,則下落過程中,石子的重力做功為(g取10牛/千克)(  )
A.12焦 B.1200焦 C.1.2×105焦 D.1.2×106焦
【答案】B
【解析】石子的重力為G=mg=0.1kg×10N/kg=1N;下落過程中,石子的重力做功為W=Gh=1N×1200m=1200J。故選:B。
11.2010年12月16日下午,廣州亞運城舉重館內歡聲震耳,通州區21歲的臥式舉重運動員顧小飛,在第四次試舉過程中(如圖),以222.5公斤的總成績,獲得本屆亞殘運會82.5公斤級舉重金牌,并打破自己保持的世界青年紀錄,據此可估算顧小飛第四次試舉對杠鈴所做的功約是 (  )
A.110J B.1100J C.11000J D.410J
【答案】A
【解析】m=222.5公斤=222.5kg,顧小飛舉起的杠鈴重:G=mg=222.5kg×10N/kg=2225N,顧小飛舉起杠鈴的高度:h=0.5m,做功:W=Gh=2225N×0.5m=1112.5J.B中答案最接近。故選:B。
12.一起重機將重為1.2×104 N的鋼材豎直勻速提升3m后,又沿水平方向勻速移動5m,在整個過程中起重機對鋼材做的功為(  )
A.3.6×104J B.9.6×104J C.2.4×104J D.0 J
【答案】A
【解析】起重機對鋼材的作用力F=G=1.2×104N,在豎直方向移動時做功W=Fh=1.2×104N×3m=3.6×104J;在水平向上移動時物體沒有豎直向上的距離,故水平運動時拉力不做功,故總功為3.6×104J。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
13.粗糙的水平面有一個重50牛頓的物體,用10牛頓的水平推力使其在10秒內勻速前進了20米,則再此過程中(  )
A.推力做了1000焦耳的功 B.推力的功率為20瓦
C.重力做了1000焦耳的功 D.摩擦阻力為50牛頓
【答案】B
【解析】A、推力做功為W=Fs=10N×20m=200J,故A錯誤;B、推力的功率P===20W,故B正確;C、重力在豎直方向上,與運動方向垂直,故重力不做功,即重力做功為0J,故C錯誤;D、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則受力平衡,所以阻力f=F=10N,故D錯誤。故選:B。
14.小王同學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動重500N的木箱,使木箱沿推力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木箱前進了6m,松手后木箱又向前滑行了0.5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推力做功650 J B.小王做功3600 J C.推力做功600 J D.重力做功300 J
【答案】C
【解析】(1)推力做功:W=Fs=100N×6m=600J.故AB錯誤,C正確;(2)由題意可知,木箱沒有在重力的方向上通過距離,根據做功的兩個必要條件可知,重力做功為0J.故D錯誤。故選:C。【來源:21·世紀·教育·網】
15.你在參加2017年5月的體能測試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識,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1min跳繩﹣﹣﹣由跳繩時重心上升高度與時間的圖象可知,每次跳繩人做功約為30J
B.立定跳遠﹣﹣﹣人用力蹬地才能起跳,說明力是物體運動的原因
C.擲實心球﹣﹣﹣在最高點B時實心球處于平衡狀態
D.800m測試﹣﹣﹣到達終點時人不能馬上停下來,因為人跑動速度越大,慣性越大
【答案】A
【解析】A、由圖可知,跳繩時重心上升高度h=6cm=0.06m,中學生的體重約為500N,所以每次跳繩人做的功W=Gh=500N×0.06m=30J.故A正確;B、立定跳遠之前是靜止的,腳向后蹬地后,人就向前運動了,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故B錯誤;C、實心球在B點時,不是靜止也不是勻速直線運動,所以不是處于平衡狀態。故C錯誤;D、800m測試到達終點時人不能馬上停下來,因為人具有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慣性大小只跟物體的質量大小有關,與跑動速度無關。故D錯誤。故選:A。
16.有一質量分布均勻的工件,正放時如圖甲所示,倒放時如圖乙所示,現要用力沿箭頭方向將它推翻,變成如圖丙方式放置。如果在圖甲方式放置時推倒所所需要做的最小功為W1,圖乙方式放置時推倒所需做的最小功為W2,則(  )
A.W1>W2 B.W1<W2 C.W1=W2 D.無法比較
【答案】A
【解析】由于質量分布均勻的幾何體,重點在它的幾何中心上,則讀圖可知,乙的重心最高,甲的重心比較高,丙的重心最低;則從甲→丙、乙→丙的過程中,工件的重心都是升高后降低,則在推翻工件過程中從甲→丙的重心高度變化大,根據W=Gh可知:W1>W2。故選:A。
17.如圖甲所示,木塊放在水平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使其做直線運動,在相同水平面上兩次拉動木塊得到的s﹣t關系圖象如圖乙所示。第1、2兩次彈簧測力計示數分別為F1、F2;速度分別為v1、v2;如果運動時間相同,拉力所做的功分別為W1、W2.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F1=F2;v1<v2;W1<W2 B.F1<F2;v1<v2;W1<W2
C.F1>F2;v1>v2;W1>W2 D.F1=F2;v1>v2;W1>W2
【答案】A
【解析】由圖乙可知,木塊兩次都做勻速直線運動,同一木塊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壓力不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所以兩次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相等,則兩次對應的彈簧測力計示數相等,即F1=F2;由圖乙可知,相同時間內第1次木塊運動的距離較小,則第1次木塊的運動速度小于第2次木塊的運動速度,即v1<v2;由前面分析可知,兩次木塊受到的拉力相等,運動時間相同時第1次木塊運動的距離較小,由W=Fs可知,第1次拉力所做的功較少,即W1<W2;綜上所述,BCD錯誤,A正確。故選:A。21教育網
18.在以下幾個過程中,人對物體做功的是(  )
A.人推汽車,車未動 B.將掉到地上的簽字筆撿到桌面上
C.手拎著重物保持靜止 D.手舉著重物在水平方向勻速移動一段距離
【答案】B
【解析】A、人推汽車,車未動;汽車受力,但沒有移動距離;故推力沒有做功;故A錯誤;B、將掉到地上的簽字筆撿到桌面上,簽字筆受到向上的力,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故人做功;故B正確;C、手拎著重物保持靜止;重物受力向上,但沒有距離;故人沒有做功;故C錯誤;D、手舉著重物在水平方向勻速移動一段距離;重物受力豎直向上,距離的方向是水平方向,受力方向與距離方向垂直;故力沒有做功;故D錯誤;故選:B。
19.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降落傘豎直下落,重力做了功 B.人提著重物在水平方向通過一段距離,人的提力對重物做了功【版權所有:21教育】

C.運動員將標槍投出去,運動員對標槍沒有做功D.小球在水平面上滾動一段距離,水平面支持力對球做了功
【答案】A
【解析】A、降落傘豎直下落,重力與距離的方向都是豎直向下,故重力做功;故A正確;B、人提著重物在水平方向通過一段距離時,提力的方向向上,距離方向水平向前,兩個方向垂直;故提力不做功;故B錯誤;C、運動員將標槍投出去,在標槍離開手之前,運動員對標槍做功;故C錯誤;D、小球在水平面上滾動一段距離,水平面支持力方向向上,球運動的距離水平向前,兩個方向垂直;故支持力對球不做功;故D錯誤;故選:A。
20.重力為G的物體,在光滑水平面上沿直線勻速移動s米,在這個過程中(  )
A.哪個力都沒有做功 B.重力做功W=G?sJ
C.支持力做功W=G?sJ D.沿水平方向的力所做的功為W=G?sJ
【答案】A
【解析】物體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支持力,沿水平方向不受力;而物體沿直線勻速運動,在重力、支持力的方向上沒有移動距離,所以重力和支持力都沒有做功,即哪個力都沒有做功,故A正確、BCD錯。故選:A。
21.如圖,用F=20N的水平推力推著重為40N的物體沿水平方向做直線運動,若推力F對物體做了40J的功,則在這一過程中(  )
A.重力做的功一定為40J B.物體一定受到20N的摩擦力
C.物體一定運動了2m D.物體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
【答案】C
【解析】A、物體在重力的方向沒有移動距離,故重力做的功為0,故A錯誤;
B、由于物體沿水平方向做直線運動,不一定勻速直線運動,故摩擦力與推力不一定是平衡力,故摩擦力的大小無法判斷,故B錯誤;C、由W=Fs可得,物體沿水平方向運動的距離s===2m,故C正確;D、由于摩擦力的大小未知,故物體在水平方向不一定是受平衡力的作用,所以物體不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錯誤。故選:C。
22.全國第十三屆運動會于2017年8月在天津市舉行,如圖是吉祥物“津娃”參加排球比賽。比賽過程中,跳發球是最具威力的發球方式,其動作要領可簡化為“拋球、騰空、擊球和落地”四個過程,其中運動員對排球做功的過程有(  )
A.拋球和騰空 B.拋球和擊球 C.騰空和擊球 D.擊球和落地
【答案】B
【解析】A、拋球時,人對球有力,且在力的方向上有距離,故運動員對排球做功;騰空時,人與排球間沒有力的作用,故運動員對排球沒有做功;故A錯誤;B、拋球時,人對球有力,且在力的方向上有距離,故運動員對排球做功;擊球時,人對排球施加向下的力,且排球運動方向向下,故運動員對排球做功;故B正確;C、騰空時,人與排球間沒有力的作用,故運動員對排球沒有做功;擊球時,人對排球施加向下的力,且排球運動方向向下,故運動員對排球做功;故C錯誤;D、擊球時,人對排球施加向下的力,且排球運動方向向下,故運動員對排球做功;落地時,人與排球間沒有力的作用,故運動員對排球沒有做功;故D錯誤;故選:B。【出處:21教育名師】
23.如圖所示,水平地面N 點兩側粗糙程度不同,物體一直受到沿水平3N 的力F,物體在MN 段做勻速直線運動,F 在MN,NP 段做功分別為WMN,WNP,則(  )
A.WMN<WNP B.WMN>WNP C.WMN=WNP D.WMN=2WNP
【答案】C
【解析】由圖可知,物體在MN段和NP段的路程都為s=3m,拉力都為F=3N,則拉力F做的功:WMN=WNP=Fs=3N×3m=9J。故選:C。
24.甲用水平方向的力推一輛小車,2分鐘前進了30米;乙用相同的力推另﹣輛小車,5分鐘前進了相同的距離。那么(  )
A.甲做的功多 B.乙做的功多
C.甲、乙兩人做的功一樣多 D.乙做的功是甲做的功的2倍
【答案】C
【解析】根據題意可知,作用在兩小車上的推力相同,通過的距離也相同,根據公式W=Fs可知,甲、乙兩人做的功一樣多。故選:C。
25.在體育課上小明用100牛的力將足球踢出去10m遠,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小明對足球做了1000J的功
B.足球離開腳還能繼續前進是因為受到慣性的作用
C.小明的腳感到疼是因為受到足球的反作用力
D.踢出去足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答案】C
【解析】A、根據W=Fs計算運動員對足球做的功,但此題不知道足球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所以條件不足,無法計算,該選項說法錯誤;B、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足球離開腳由于慣性仍然繼續前進,該選項說法錯誤;C、運動員用腳踢足球,腳對足球施加了一個力的作用,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腳也受到了球對它施加的反作用力,所以腳感到疼,該選項說法正確;D、將足球踢出去10m遠,足球在飛行過程中運動狀態不能判斷,所以是否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不能判斷,該選項說法錯誤;故選:C。21·cn·jy·com
26.初三的小明同學正在做“引體向上”。他先兩手握住單杠,兩腳離地,兩臂及身體自然下垂。然后緩緩曲肘,將身體向上拉起,直到下巴超過橫杠。這個過程中,小明做的功最接近的是(  )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A.2000J B.200J C.20J D.2J
【答案】B
【解析】中學生的體重大約是G=500N,通過的距離大約為h=0.4m;小明做的功最接近W=Gh=500N×0.4m=200J;故選:B。21·世紀*教育網
27.如圖,某同學用200N的力拉著木箱水平勻速向右走了10m.在這個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www-2-1-cnjy-com
A.拉力對木箱做的功為2000J
B.木箱受到的合力大小為0N
C.木箱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D.該同學消耗的化學能轉化為木箱的內能
【答案】B
【解析】A、木箱是在水平地面上移動,但拉力的方向上是斜向上的,所以拉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小于200N,故拉力做的功小于2000J,故A是錯誤的。B、木箱在拉力作用下進行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所以木箱受到的合力大小為0N,故B正確。C、相互作用力的特點:作用在兩個物體上,而木箱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兩個力是平衡力。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故C錯誤。D、該同學消耗的人體內化學能轉化為木箱的動能和內能,故D錯誤。故選:B。
二.填空題(共18小題)
28.如圖所示,質量為40g的金屬小球從導軌的a處自由滑下,依次經過b處、c處,到達d處時恰好停下。在從a到b的過程中,重力做功為   J;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小球克服導軌摩擦消耗的機械能為   J.(g=10N/kg)
【答案】0.2,0.12。
【解析】小球重:G=mg=40×10﹣3kg×10N/kg=0.4N,
小球從a到b的過程中,重力做功:W=Gh=0.4N×0.5m=0.2J;
小球克服導軌摩擦消耗的機械能:△E=mg(ha﹣hd)=0.4N×(0.5m﹣0.2m)=0.12J。
29.質量為0.5kg的物體從8m高處落到地面,重力對該物體做的功為   J,物體的   能減小,   能增大;若不計空氣阻力,在物體下落的過程中機械能的總量   。(g取10N/kg)21*cnjy*com
【答案】40;重力勢;動;保持不變。
【解析】重力對該物體做的功是:W=Gh=mgh=0.5kg×10N/kg×8m=40J;物體質量不變,下落過程中速度增大,高度減小,所以物體的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不計阻力,重力勢能完全轉化出動能,所以機械能的總量保持不變。
三.解答題(共28分)
30.兩條質量都為20克的扁蟲豎直緊貼著板面爬過一塊豎直放置的非常薄的木板,板高10厘米,一條蟲子長為20厘米,另一條寬一些但長度只有10厘米。當兩條蟲子的中點正好在木板頂部時,哪一條蟲克服重力做的功多一些?多多少焦的功?(設扁蟲沿長度方向的大小是均勻的,g=10N/kg)
【答案】寬一些的扁蟲克服重力做的功多,多5×10﹣3J的功。
【解析】
兩條蟲子有一半越過木板后會和另一半重合在同一高度,所以兩蟲的重心高度分別是h=10cm﹣×20cm=5cmh'=10cm﹣×10cm=7.5cm;【來源:21cnj*y.co*m】
W=Gh′﹣Gh=mg(h′﹣h)=2×10﹣2kg×10N/kg×(7.5﹣5)×10﹣2m2=5×10﹣3J。
答:寬一些的扁蟲克服重力做的功多,多5×10﹣3J的功。
31.學校教室朝正南窗戶的氣窗,窗框長L=0.8米,寬D=0.5米,氣窗的總質量為6千克,且質量分布均勻,某同學用一根撐桿將氣窗撐開,使氣窗與豎直墻面成37°角,并且撐桿與窗面相垂直,不計撐桿重,如圖所示。現有一股迎面吹來的水平南風,設其風壓為I0=50牛/米2.試求:
(1)氣窗窗面受到的風的等效水平壓力;
(2)撐桿受到的壓力;
(3)在無風的日子里,不考慮摩擦阻力,則把此氣窗推開37°角至少需做多少功?(已知:sin37°=0.6,cos37°=0.8,g=10牛/千克)
【答案】(1)氣窗窗面受到的風的等效水平壓力為16N;(2)撐桿受到的壓力24.4N;(3)在無風的日子里,不考慮摩擦阻力,則把此氣窗推開37°角至少需做3J的功。
【解析】(1)氣窗的面積:S=LD=0.8m×0.5m=0.4m2,
氣窗在豎直方向的等效面積:S′=Scos37°=0.4m2×0.8=0.32m2,
則氣窗窗面受到的風的等效水平壓力:F風=I0S′=50N/m2×0.32m2=16N。
(2)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可知,即:F桿D=F風cos37°+mgsin37,
解得:F桿=24.4N。
根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知,撐桿受到的壓力F桿′=F桿=24.4N。
(3)當氣窗豎直時,重心離窗框上邊緣的距離:h1===0.25m,
當把此氣窗推開37°角時,重心離離窗框上邊緣的豎直距離:
h2=cos37°=×0.8=0.2m,
所以重心上升的高度:h=h1﹣h2=0.25m﹣0.2m=0.05m,
則需要做的功W=Gh=mgh=6kg×10N/kg×0.05m=3J。
第十講 簡單機械
1.知道杠桿的分類、杠桿平衡條件及杠桿的一些應用。
2.了解定滑輪和動滑輪、滑輪組的特點。
3.會使用簡單機械改變力的大小和方向。
4.知道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的含義以及三者之間的關系。
5.理解機械效率的概念,并能計算簡單機械的效率。

知識點一:杠桿及杠桿平衡條件
1.杠桿
(1)定義: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杠桿。
①形狀:可直可曲,形狀任意。
②在力的作用下不易發生形變。
(2)五要素(如圖所示)
①支點(O):杠桿繞著轉動的點。
②動力(F1):使杠桿轉動的力。
③阻力(F2):阻礙杠桿轉動的力。
④動力臂(l1):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
⑤阻力臂(l2):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
動力、阻力都是杠桿受到的力,所以作用點在杠桿上;它們使杠桿的轉動的方向相反。
(3)畫力臂方法:(1)找支點O;(2)畫力的作用線(虛線);(3)畫力臂(實線,過支點垂直力的作用線作垂線);(4)標力臂
2.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1)杠桿平衡是指杠桿靜止或勻速轉動。
(2)杠桿的平衡條件(或杠桿原理)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公式表示是F1l1=F2l2。
3.杠桿的種類
A.省力杠桿:動力臂l1大于阻力臂l2,優點是省力;
B.費力杠桿:l1小于l2,優點是省距離;
C.等臂杠桿:l1等于l2,不省力也不費力。
知識點二: 滑輪
1.三種不同滑輪的對比
定滑輪
動滑輪
滑輪組
示意圖
定義
中間的軸固定不動的滑輪
和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
定滑輪、動滑輪組合成滑輪組
實質
等臂杠桿
動力臂為阻力臂2倍的杠桿
省力杠桿
特點
不能省力但是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既能省力又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動力與阻力及移動距離的關系
F1=F2
s=h

F1=F2
s=2h
n段繩子承擔總重F=G,S=nh
知識點三:  斜面
(1)定義:一個與水平面成一定夾角的傾斜平面。
(2)特點:省力機械。
如圖:用F表示力,s表示斜面長,h表示斜面高,物重為G。理想情況下,根據功的原理,得W=Fs=Gh,變形得F=Gh/s,當h一定時,斜面越長越省力;例盤山公路。
螺旋線可以看做是繞著圓柱上的斜面;例:飲料瓶瓶蓋、螺旋千斤頂等。
知識點四:機械效率
1.使用機械時,人們對機械做的功是總功,機械克服有用阻力做的功是有用功,克服額外阻力做的功是額外功,有用功和額外功之和,叫做總功。21cnjy.com
2.機械效率: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公式η=。它沒有單位,其大小總是小于(選填“大于”或“小于”)1。21*cnjy*com
3.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影響機械效率的因素有機械自重、摩擦,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①減輕機械自重使機械更合理輕巧;②經常保養潤滑。【出處:21教育名師】
4.常見幾種簡單機械的機械效率
種類
杠桿
斜面
滑輪
圖例
理想情況(不考慮機械自重及摩擦)
η=1
Fs=G物h
η=1
Fs=G物h
η=1
Fs=Gh
非理想情況(考慮機械自重及摩擦)
η<1
η=
η<1
η=
η<1
η==
5.注意:
機械效率具有可變性:由公式η==可知,使用同一機械,在W額一定時,W有用越大,η也越大。使用不同的機械,在W有一定時,W額越大,η越小。
知識點一:杠桿分類
【例1】(2017?龍游縣模擬)如圖所示的生活用具,在使用中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

A.鋼絲鉗 B.扳手 C.核桃鉗 D.食品夾
【答案】D
【解析】A、鋼絲鉗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屬于省力杠桿;B、扳手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屬于省力杠桿;C、核桃鉗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屬于省力杠桿;D、食品夾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屬于費力杠桿。故選:D。 【例2】(2017?義烏市)如圖甲為鍘刀切甘蔗時的情景.若把鍘刀視為一根能夠繞固定點轉動的杠桿,原理用圖乙表示.則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鍘刀是費力杠桿 B.動力臂為AB
C.固定點C是支點 D.F1和F2是一對平衡力
【答案】C
【解析】鍘刀也是杠桿,其軸是支點C,故C正確;切草處是阻力作用點,刀柄是動力作用點,因為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它是省力杠桿,故A錯誤;動力臂為支點到動力的作用線的距離,故動力臂為AC,故B錯誤;F1和F2是大小不相等,沒有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不是平衡力,故D錯誤.故選:C.
知識點二:杠桿力臂作圖
【例3】(2016?金東區模擬)自行車是一種簡單、方便、環保的交通工具,它也是簡單機械的巧妙結合。如自行車的踏腳用到了杠桿原理。作用在腳踏板上的力為F,則下列圖中能正確畫出該力的力臂是(  )2·1·c·n·j·y
A. B. C. D.
【答案】C
【解析】過支點作力F作用線的垂線段。圖示如下:
只有C選項正確。故選:C。
【例4】(2017?海曙區模擬)如圖為某人用手托起一金屬球時的情景,人的手臂相當于一個杠桿,支點為O,球對手的壓力為F,請畫出F的力臂L.
【答案】
【解析】從O點到力F作用線的距離L就是力臂。如圖所示:
知識點三: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例5】(2018?邗江區一模)在學習杠桿時,小美和小麗利用實驗探究有關杠桿平衡的問題 (1)小美先將杠桿調節至水平位置平衡,在左右兩側各掛如圖甲所示的鉤碼后,杠桿的 端下降。要使杠桿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不改變鉤碼總數和懸掛點位置,只需將 即可。 (2)小麗還想探究當動力和阻力在杠桿同側時杠桿的平衡情況,于是她將杠桿左側的所有鉤碼拿掉,結果杠桿轉至豎直位置,如圖乙所示。小麗在A點施加一個始終水平向右的拉力F,卻發現無論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將杠桿拉至水平位置平衡。你認為原因是 。 (3)他們認為(2)問中拉力是做功的。如果水平向右的拉力F大小不變,OA長L,將杠桿從豎直位置拉著轉過30°的過程中,拉力F做功為 。
【答案】(1)左;左側2個鉤碼掛到右側;(2)水平位置時動力臂為零杠桿無法平衡;(3)。
【解析】(1)若每個鉤碼重為G,杠桿上每格長L′,由圖甲,左側力與力臂的乘積:5G×4L′=20GL′,右側力與力臂的乘積:2G×3L′=6GL′,因為:20GL′>6GL′,所以杠桿左側下降;如果不改變鉤碼總數和懸掛點位置,若要杠桿平衡,左側取下n個鉤碼掛到右側,則:(5-n)G×4L′=(2+n)G×3L′,解得:n=2,即需將左側2個鉤碼掛到右側即可;(2)由圖將杠桿左側的所有鉤碼拿掉,在A點施加一個始終水平向右的拉力F,當杠桿拉到水平位置時F的力臂通過支點,即力臂為0,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所以始終不能平衡;(3)由圖杠桿從豎直位置轉過30°的過程,F水平移動距離為OA長的一半,即,所以拉力F做的功:。 知識點四: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21教育網
【例6】(2017?濱江區二模)在“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實驗中,某實驗小組用如圖所示的同一滑輪組提升不同鉤碼的方法,分別做了甲、乙、丙3組實驗,實驗數據記錄如下:www-2-1-cnjy-com
次數
鉤碼重/N
動滑輪重/N
鉤碼上升 的距離/cm
彈簧測力計 的示數/N
彈簧測力計上升的距離/cm
機械效率
1
2
0.8
5
1
15
66.7%
2
4
0.8
5
1.7
15

3
6
0.8
5

15

(1)在實驗操作中應該使鉤碼 (選填“快速”或“緩慢”)勻速上升. (2)進行第3次測量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約 . (3)實驗時將繩子自由端勻速拉動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記為F,鉤碼重記為G,動滑輪重記為G′,繩自由端移動距離記為s,鉤碼提升高度記為h,則下列關于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計算關系中正確的是 . A.?????B.????C.???D..
【答案】(1)緩慢;(2)83.3%;(3)A.
【解析】(1)在實驗中,為了保持彈簧測力計讀數的穩定性,應緩慢、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鉤碼緩慢上升;(2)測力計分度值為0.2N,進行第3次測量時,測力計示數為2.4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3)實驗時將繩子自由端勻速拉動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記為F,鉤碼重記為G,動滑輪重記為G′,繩自由端移動距離記為s,鉤碼提升高度記為h,W′有=Gh? W′總=Fs,滑輪組機械效率:; 21·cn·jy·com

一、對于實際生活中的杠桿,對其支點、動力、阻力的分析錯誤。
根據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叫支點,可判斷杠桿的支點;瓶蓋緊緊的套在瓶口上,要使瓶蓋打開,要克服瓶蓋和瓶口之間的摩擦力;動力F1使杠桿繞固定點轉動.
【例1】(2017春?溫州實驗中學質檢)如圖是一種新型開瓶器,借助它可單手輕易開啟啤酒瓶蓋,該開瓶器可看作一個杠桿。下列各示意圖中能正確表示該開瓶器工作時的支點O、動力F1和阻力F2的是(  )【來源:21·世紀·教育·網】
A. B. C. D.
【答案】D
【解析】圖中的起瓶器在打開瓶蓋時,啟瓶器會繞著瓶蓋的左側轉動,故O點在瓶蓋的左側;阻力為瓶口與蓋的向下的摩擦力,故阻力F2在瓶蓋的右側,方向向下;動力F1會繞著O點轉動,故動力的方向斜向右,故D符合題意.故選D.2-1-c-n-j-y
二、動態杠桿中的力與力臂變化的分析出錯。
(1)力臂的概念: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叫做力臂.(2)運用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分析動力的大小變化.先根據圖示確定阻力、阻力臂以及動力臂的變化,然后根據動力臂與阻力臂的關系判斷杠桿的類別.
【例2】(2017?路橋區模擬)如圖甲所示是一款自動化升降式存車亭,可解決停車難問題。圖乙是它的工作原理圖。在車子被勻速抬升的過程中,作用在B點的動力會(  )【版權所有:21教育】
A.增大 B.減小 C.不變 D.先增大后減小
【答案】B
【解析】繩子的拉力和OB桿的支持力合力等于車及存車架的重力:
當OB桿在提升過程,OB桿對B點的支持力方向與繩子拉力方向夾角越來越小,當BC繩與OB桿垂直時,繩子的拉力最小,在此過程中作用在B點的動力越來越小。故選:B。21·世紀*教育網
三、使用滑輪組,人站在吊籃里時繩子段數的判定出錯。
(1)由圖可知,人和筐子的總重力由5股繩子承擔,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是物體上升距離的5倍,已知人的拉力是100N和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根據W=FS可求出人做的功.(2)根據物體的重力有幾股繩子承擔,物體重力就是繩子自由端拉力的幾倍,可求出人和筐子的總重力.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例3】(2015?紹興模擬)如圖所示,由于施工需要,某工人坐在筐子里用滑輪將自己吊起,他用100牛頓的力拉繩子,使自己勻速升高1米,他所做的功是 焦耳,他和筐子的總重是 牛頓.21*cnjy*com
【答案】500、500.
【解析】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5×1m=5m. 所做的功:W=FS=100N×5m=500J. 物體的重力有5股繩子承擔,所以,G=5F=5×100N=500N. 四、誤認為做功多的機械功率一定大或效率就高。
根據知,做功多.功率不一定大,根據,判斷效率與什么有關.
【例4】下列關于功率和機械效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功率大的機械,做功一定多
B.做功多的機械,效率一定高
C.做功快的機械,功率一定大
D.效率高的機械,功率一定大
【答案】C
【解析】A、根據知,功率大,做功不一定多.故A錯誤.B、根據,知做功多,效率不一定高,效率高,功率不一定大.故B、D錯誤.C、功率是反映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做功快,功率一定大.故C正確.故選C.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五、誤認為物體沿斜面勻速上升時,拉力與摩擦力大小相等。
要解析好該類問題需明確:(1)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拉力;(2)已知物體的重力和提升的高度(斜面高),根據公式W=Gh可求重力做功,即提升物體所做的有用功;(3)利用W=Fs求出拉力做的功,即總功,再利用公式計算出機械效率;(4)總功減去有用功即為克服摩擦力所做的額外功,根據W額=fs求出物體所受斜面的摩擦力。
【例5】在斜面上將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勻速拉到高處,如圖所示,沿斜面向上的拉力為40N,斜面長2m、高1m.(g取10N/k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沿斜面勻速上升時,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
B.做的有用功是5J
C.此斜面的機械效率為62.5%
D.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10N
【答案】C
【解析】A、物體沿斜面勻速上升時,物體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拉力四個力的作用,在這四個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狀態,所以拉力大小不等于摩擦力,故A錯誤;B、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Gh=mgh=5kg×10N/kg×1m=50J,故B錯誤;C、拉力F對物體做的總功:W總=Fs=40N×2m=80J;斜面的機械效率為:,故C正確;D、克服摩擦力所做的額外功:W額=W總-W有=80J-50J=30J,由W額=fs可得,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故D錯誤。故選C。www.21-cn-jy.com
六、誤認為同一機械的機械效率始終不變。
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有物重、動滑輪重以及繩重和摩擦等,同一滑輪組,物體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高【來源:21cnj*y.co*m】
【例6】關于用同一滑輪組提升重物時的機械效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答案】C
【解析】A.由可知,機械效率大小取決于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不是由額外功決定的,故A錯誤;B.功率越大,表示做功越快,機械效率表示機械性能的好壞,機械效率與功率之間沒有直接聯系,故B錯誤;C.同一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被提升的物重有關,同一滑輪組提升的物體越重,機械效率越大,C正確,D錯誤;故選C。
第十講 簡單機械
1.知道杠桿的分類、杠桿平衡條件及杠桿的一些應用。
2.了解定滑輪和動滑輪、滑輪組的特點。
3.會使用簡單機械改變力的大小和方向。
4.知道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的含義以及三者之間的關系。
5.理解機械效率的概念,并能計算簡單機械的效率。

知識點一:杠桿及杠桿平衡條件
1.杠桿
(1)定義: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 轉動的硬棒叫杠桿。
①形狀:可直可曲,形狀任意。
②在力的作用下不易發生形變。
(2)五要素(如圖所示)
支點(O):杠桿繞著 的點。
動力(F1):使杠桿 的力。
阻力(F2): 杠桿轉動的力。
動力臂(l1):從支點到 作用線的距離。
阻力臂(l2):從支點到 作用線的距離。
動力、阻力都是杠桿受到的力,所以作用點在杠桿上;它們使杠桿的轉動的方向相反。
(3)畫力臂方法:(1)找支點O;(2)畫力的作用線(虛線);(3)畫力臂(實線,過支點垂直力的作用線作垂線);(4)標力臂【來源:21·世紀·教育·網】
2.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1)杠桿平衡是指杠桿 或 。
(2)杠桿的平衡條件(或杠桿原理)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公式表示是 。
3.杠桿的種類
A.省力杠桿:動力臂l1 阻力臂l2,優點是省力;
B.費力杠桿:l1 l2,優點是省距離;
C.等臂杠桿:l1 l2,不省力也不費力。
知識點二: 滑輪
1.三種不同滑輪的對比
定滑輪
動滑輪
滑輪組
示意圖
定義
中間的軸固定 的滑輪
和重物一起 的滑輪
定滑輪、動滑輪組合成滑輪組
實質
杠桿
動力臂為阻力臂 倍的杠桿
省力杠桿
特點
不能 但是能改變動
能省 的力,但 改變動力的方向
既能 又能改變
動力與阻力及移動距離的關系
F1=F2
s=h

F1=F2
s=2h
n段繩子承擔總重F=G,S=nh
知識點三:  斜面
(1)定義:一個與水平面成一定夾角的傾斜平面。
(2)特點: 機械。
如圖:用F表示力,s表示 ,h表示 ,物重為G。理想情況下,根據功的原理,得W=Fs=Gh,變形得F=Gh/s,當h一定時,斜面越長越 ;例盤山公路。
螺旋線可以看做是繞著圓柱上的斜面;例:飲料瓶瓶蓋、螺旋千斤頂等。
知識點四:機械效率
1.使用機械時,人們對機械做的功是 ,機械克服有用阻力做的功是 ,克服額外阻力做的功是 ,有用功和額外功之和,叫做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2.機械效率:有用功與總功的 叫機械效率,公式 。它沒有單位,其大小總是 (選填“大于”或“小于”)1。21教育網
3.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影響機械效率的因素有 、 ,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①減輕機械自重使機械更合理輕巧;②經常保養潤滑。2·1·c·n·j·y
4.常見幾種簡單機械的機械效率
種類
杠桿
斜面
滑輪
圖例
理想情況(不考慮機械自重及摩擦)
η=1
Fs=G物h
η=1
Fs=G物h
η=1
Fs=Gh
非理想情況(考慮機械自重及摩擦)
η<1
η=
η<1
η=
η<1
η==
5.注意:
機械效率具有可變性:由公式η==可知,使用同一機械,在W額一定時,W有用越大,η也 。使用不同的機械,在W有一定時,W額越大,η 。
知識點一:杠桿分類
【例1】(2017?龍游縣模擬)如圖所示的生活用具,在使用中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

A.鋼絲鉗 B.扳手 C.核桃鉗 D.食品夾
【答案】D
【解析】A、鋼絲鉗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屬于省力杠桿;B、扳手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屬于省力杠桿;C、核桃鉗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屬于省力杠桿;D、食品夾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屬于費力杠桿。故選:D。 【例2】(2017?義烏市)如圖甲為鍘刀切甘蔗時的情景.若把鍘刀視為一根能夠繞固定點轉動的杠桿,原理用圖乙表示.則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鍘刀是費力杠桿 B.動力臂為AB
C.固定點C是支點 D.F1和F2是一對平衡力
【答案】C
【解析】鍘刀也是杠桿,其軸是支點C,故C正確;切草處是阻力作用點,刀柄是動力作用點,因為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它是省力杠桿,故A錯誤;動力臂為支點到動力的作用線的距離,故動力臂為AC,故B錯誤;F1和F2是大小不相等,沒有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不是平衡力,故D錯誤.故選:C.
知識點二:杠桿力臂作圖
【例3】(2016?金東區模擬)自行車是一種簡單、方便、環保的交通工具,它也是簡單機械的巧妙結合。如自行車的踏腳用到了杠桿原理。作用在腳踏板上的力為F,則下列圖中能正確畫出該力的力臂是(  )www.21-cn-jy.com
A. B. C. D.
【答案】C
【解析】過支點作力F作用線的垂線段。圖示如下:
只有C選項正確。故選:C。
【例4】(2017?海曙區模擬)如圖為某人用手托起一金屬球時的情景,人的手臂相當于一個杠桿,支點為O,球對手的壓力為F,請畫出F的力臂L.
【答案】
【解析】從O點到力F作用線的距離L就是力臂。如圖所示:
知識點三: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例5】(2018?邗江區一模)在學習杠桿時,小美和小麗利用實驗探究有關杠桿平衡的問題 (1)小美先將杠桿調節至水平位置平衡,在左右兩側各掛如圖甲所示的鉤碼后,杠桿的 端下降。要使杠桿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不改變鉤碼總數和懸掛點位置,只需將 即可。 (2)小麗還想探究當動力和阻力在杠桿同側時杠桿的平衡情況,于是她將杠桿左側的所有鉤碼拿掉,結果杠桿轉至豎直位置,如圖乙所示。小麗在A點施加一個始終水平向右的拉力F,卻發現無論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將杠桿拉至水平位置平衡。你認為原因是 。 (3)他們認為(2)問中拉力是做功的。如果水平向右的拉力F大小不變,OA長L,將杠桿從豎直位置拉著轉過30°的過程中,拉力F做功為 。
【答案】(1)左;左側2個鉤碼掛到右側;(2)水平位置時動力臂為零杠桿無法平衡;(3)。
【解析】(1)若每個鉤碼重為G,杠桿上每格長L′,由圖甲,左側力與力臂的乘積:5G×4L′=20GL′,右側力與力臂的乘積:2G×3L′=6GL′,因為:20GL′>6GL′,所以杠桿左側下降;如果不改變鉤碼總數和懸掛點位置,若要杠桿平衡,左側取下n個鉤碼掛到右側,則:(5-n)G×4L′=(2+n)G×3L′,解得:n=2,即需將左側2個鉤碼掛到右側即可;(2)由圖將杠桿左側的所有鉤碼拿掉,在A點施加一個始終水平向右的拉力F,當杠桿拉到水平位置時F的力臂通過支點,即力臂為0,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所以始終不能平衡;(3)由圖杠桿從豎直位置轉過30°的過程,F水平移動距離為OA長的一半,即,所以拉力F做的功:。 知識點四: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21·世紀*教育網
【例6】(2017?濱江區二模)在“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實驗中,某實驗小組用如圖所示的同一滑輪組提升不同鉤碼的方法,分別做了甲、乙、丙3組實驗,實驗數據記錄如下:www-2-1-cnjy-com
次數
鉤碼重/N
動滑輪重/N
鉤碼上升 的距離/cm
彈簧測力計 的示數/N
彈簧測力計上升的距離/cm
機械效率
1
2
0.8
5
1
15
66.7%
2
4
0.8
5
1.7
15

3
6
0.8
5

15

(1)在實驗操作中應該使鉤碼 (選填“快速”或“緩慢”)勻速上升. (2)進行第3次測量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約 . (3)實驗時將繩子自由端勻速拉動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記為F,鉤碼重記為G,動滑輪重記為G′,繩自由端移動距離記為s,鉤碼提升高度記為h,則下列關于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計算關系中正確的是 . A.?????B.????C.???D..
【答案】(1)緩慢;(2)83.3%;(3)A.
【解析】(1)在實驗中,為了保持彈簧測力計讀數的穩定性,應緩慢、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鉤碼緩慢上升;(2)測力計分度值為0.2N,進行第3次測量時,測力計示數為2.4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3)實驗時將繩子自由端勻速拉動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記為F,鉤碼重記為G,動滑輪重記為G′,繩自由端移動距離記為s,鉤碼提升高度記為h,W′有=Gh? W′總=Fs,滑輪組機械效率:; 2-1-c-n-j-y

一、對于實際生活中的杠桿,對其支點、動力、阻力的分析錯誤。
根據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叫支點,可判斷杠桿的支點;瓶蓋緊緊的套在瓶口上,要使瓶蓋打開,要克服瓶蓋和瓶口之間的摩擦力;動力F1使杠桿繞固定點轉動.
【例1】(2017春?溫州實驗中學質檢)如圖是一種新型開瓶器,借助它可單手輕易開啟啤酒瓶蓋,該開瓶器可看作一個杠桿。下列各示意圖中能正確表示該開瓶器工作時的支點O、動力F1和阻力F2的是(  )21*cnjy*com
A. B. C. D.
【答案】D
【解析】圖中的起瓶器在打開瓶蓋時,啟瓶器會繞著瓶蓋的左側轉動,故O點在瓶蓋的左側;阻力為瓶口與蓋的向下的摩擦力,故阻力F2在瓶蓋的右側,方向向下;動力F1會繞著O點轉動,故動力的方向斜向右,故D符合題意.故選D.【來源:21cnj*y.co*m】
二、動態杠桿中的力與力臂變化的分析出錯。
(1)力臂的概念: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叫做力臂.(2)運用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分析動力的大小變化.先根據圖示確定阻力、阻力臂以及動力臂的變化,然后根據動力臂與阻力臂的關系判斷杠桿的類別.
【例2】(2017?路橋區模擬)如圖甲所示是一款自動化升降式存車亭,可解決停車難問題。圖乙是它的工作原理圖。在車子被勻速抬升的過程中,作用在B點的動力會(  )【出處:21教育名師】
A.增大 B.減小 C.不變 D.先增大后減小
【答案】B
【解析】繩子的拉力和OB桿的支持力合力等于車及存車架的重力:
當OB桿在提升過程,OB桿對B點的支持力方向與繩子拉力方向夾角越來越小,當BC繩與OB桿垂直時,繩子的拉力最小,在此過程中作用在B點的動力越來越小。故選:B。21cnjy.com
三、使用滑輪組,人站在吊籃里時繩子段數的判定出錯。
(1)由圖可知,人和筐子的總重力由5股繩子承擔,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是物體上升距離的5倍,已知人的拉力是100N和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根據W=FS可求出人做的功.(2)根據物體的重力有幾股繩子承擔,物體重力就是繩子自由端拉力的幾倍,可求出人和筐子的總重力.【版權所有:21教育】
【例3】(2015?紹興模擬)如圖所示,由于施工需要,某工人坐在筐子里用滑輪將自己吊起,他用100牛頓的力拉繩子,使自己勻速升高1米,他所做的功是 焦耳,他和筐子的總重是 牛頓.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答案】500、500.
【解析】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5×1m=5m. 所做的功:W=FS=100N×5m=500J. 物體的重力有5股繩子承擔,所以,G=5F=5×100N=500N. 四、誤認為做功多的機械功率一定大或效率就高。21*cnjy*com
根據知,做功多.功率不一定大,根據,判斷效率與什么有關.
【例4】下列關于功率和機械效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功率大的機械,做功一定多
B.做功多的機械,效率一定高
C.做功快的機械,功率一定大
D.效率高的機械,功率一定大
【答案】C
【解析】A、根據知,功率大,做功不一定多.故A錯誤.B、根據,知做功多,效率不一定高,效率高,功率不一定大.故B、D錯誤.C、功率是反映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做功快,功率一定大.故C正確.故選C.21·cn·jy·com
五、誤認為物體沿斜面勻速上升時,拉力與摩擦力大小相等。
要解析好該類問題需明確:(1)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拉力;(2)已知物體的重力和提升的高度(斜面高),根據公式W=Gh可求重力做功,即提升物體所做的有用功;(3)利用W=Fs求出拉力做的功,即總功,再利用公式計算出機械效率;(4)總功減去有用功即為克服摩擦力所做的額外功,根據W額=fs求出物體所受斜面的摩擦力。
【例5】在斜面上將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勻速拉到高處,如圖所示,沿斜面向上的拉力為40N,斜面長2m、高1m.(g取10N/k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沿斜面勻速上升時,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
B.做的有用功是5J
C.此斜面的機械效率為62.5%
D.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10N
【答案】C
【解析】A、物體沿斜面勻速上升時,物體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拉力四個力的作用,在這四個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狀態,所以拉力大小不等于摩擦力,故A錯誤;B、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Gh=mgh=5kg×10N/kg×1m=50J,故B錯誤;C、拉力F對物體做的總功:W總=Fs=40N×2m=80J;斜面的機械效率為:,故C正確;D、克服摩擦力所做的額外功:W額=W總-W有=80J-50J=30J,由W額=fs可得,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故D錯誤。故選C。
六、誤認為同一機械的機械效率始終不變。
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有物重、動滑輪重以及繩重和摩擦等,同一滑輪組,物體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高
【例6】關于用同一滑輪組提升重物時的機械效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答案】C
【解析】A.由可知,機械效率大小取決于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不是由額外功決定的,故A錯誤;B.功率越大,表示做功越快,機械效率表示機械性能的好壞,機械效率與功率之間沒有直接聯系,故B錯誤;C.同一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被提升的物重有關,同一滑輪組提升的物體越重,機械效率越大,C正確,D錯誤;故選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满洲里市| 金寨县| 晋城| 资讯 | 礼泉县| 阳春市| 积石山| 石家庄市| 琼结县| 克什克腾旗| 威远县| 湛江市| 岑巩县| 西盟| 措勤县| 冷水江市| 西和县| 四平市| 神农架林区| 东阿县| 吴旗县| 乌拉特后旗| 晴隆县| 明光市| 邵阳市| 云龙县| 太白县| 时尚| 太原市| 论坛| 拜城县| 祥云县| 中方县| 临颍县| 五常市| 江达县| 新巴尔虎左旗| 绥中县| 祁阳县| 清水河县| 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