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崇尚法治精神 第七課 尊重自由平等第1課時 自由平等的真諦【教學目標】1.知道自由和平等的含義,理解法治與自由的關系,懂得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道理。2.通過探究案例,體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領會平等的真諦所在,培養學生用法律的視覺認識自由與平等的真諦的意識和能力,樹立正確的自由觀和平等觀,在生活中能做到平等處事、待人,做一個富有法治精神的人。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重點難點】教學重點:法治與自由的關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教學難點:自由是有限制、相對的;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含義的理解。【自主預習】1.自由:主要指人們在__________________的范圍內,依照________________活動的權利。2.擁有自由的意義:不僅能增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能激發每個人的活力,從而推動社會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教育網3.如何正確的理解自由?答:①自由都是___________的自由;②自由在法律上的體現,就是我們__________________的各項權利;③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www.21-cn-jy.com4.如何正確認識法治與自由的關系?(法治與自由的關系是怎樣的?)答:法治與自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法治____________________,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②法治是___________________,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的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規范了自由,又保障了自由。2·1·c·n·j·y5.平等的兩層含義: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選舉一人一票等,②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如老人、兒童、孕婦、殘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應獲得優先權和得到特殊的關照。【來源:21·世紀·教育·網】6. 如何理解,我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如何體現的?)答:①任何公民,一律平等地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時必須平等的履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我國所有的公民的______________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護,所有公民的違法或犯罪行為都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________,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有超越_______________的特權。【合作探究】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17年8月8日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后,少數網民在互聯網上散布地震謠言信息,嚴重影響社會秩序、引發社會恐慌。公安部迅速奔赴四川、陜西等地開展查處工作。警方調查發現,網民陳某某、殷某某、金某某、齊某某分別假冒各種機構在微信群造謠,稱周邊地區將發生余震。公安機關已對這4名網民依法處以行政拘留處罰。21·cn·jy·com( 1 )網民陳某某、殷某某、金某某、齊某某被依法行政拘留說明了什么?( 2 )有的人認為:“要自由就不要法治,要法治就沒有自由。”你認為這種觀點正確嗎?為什么?【反饋練習】一、選擇題:( )1.“法律在那里實現自由,也在那里限制自由。”這句話表明:A.公民的合法權利和自由離不開法律的規范和保障B.法律確認和保護的自由可以隨意行使C.離開法律限制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D.公民的合法權利和自由沒有任何約束( )2.柏拉圖說:“對一切人的不加區別的平等就等于不平等。”這啟示我們:A.要追求絕對平等 B.要同等情況同等對待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對不同情況要差別對待( )3.下列能體現法律上平等的做法:①男女同工同酬 ②一次選舉一人一票③老人、殘疾人等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應獲得優先權④《家庭暴力法》規定未成年人、孕期的婦女等遭受家庭暴力的應當給予特殊保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網大V任志強微博賬號持續公開發布違法信息,影響惡劣,2016年2月28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責令新浪、騰訊等網站依法依規關閉任志強的微博賬號。關于此事下列認識不正確的是:21cnjy.comA.公眾人物無言論自由,應謹言慎行 B.言論自由并不是無限制的絕對自由 C.網絡生活中我們要遵守道德和法律 D.任何人不得利用網絡傳播違法信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