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2: 科學(xué)測量知識要點:1.長度測量 2.體積測量 3.溫度測量。 一.長度測量:測量的定義:測量是一個把________________與________________進行比較的過程。長度的單位及其換算: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單位是______。常用單位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納米、光年等。1千米=________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毫米=________微米 1微米=________納米科學(xué)記數(shù)法是指把一個數(shù)表示成a×10n的形式(1≤a<10,n為整數(shù))。例如1000記作________,0.0015記作________。23000記作_______, 533記作_______,-25000000記作_______。長度的常用測量工具是 ________,如鋼尺、木尺、三角板、卷尺等。此外,人們還可以利用自己的手腳等來粗測物體的長度。聲吶、雷達、激光測距等是現(xiàn)代測量中常用的技術(shù)。21世紀教育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刻度尺的使用:(1)認:認識所用刻度尺的________、________和 的位置。(2)選:測量對象不同,所需刻度尺的準確程度也不同。在搞清被測物體是什么,測量目的是什么以后,選擇不同________的刻度尺。21教育網(wǎng)(3)放:①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不能歪斜;②刻度尺較厚時,________應(yīng)緊靠被測物體;③零刻度線磨損的,應(yīng)以某一刻度為“零點”,讀數(shù)時要注意減去“零點”前的數(shù)字。【來源:21·世紀·教育·網(wǎng)】(4)看:讀數(shù)時,視線要正對刻度尺,與尺面垂直,不要斜視。(5)讀:讀數(shù)時,除讀出最小刻度值及以上各位外,還要________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6)記:記錄的數(shù)據(jù)后應(yīng)寫上________。長度測量的特殊方法(1)積累法:把某些難以用常規(guī)儀器直接測量的微小量積累起來,將小量變大量的測量方法。(2)化曲為直:把線或細繩沿著曲線使之重合,在線或細繩的兩端做上標記,然后輕輕拉直,用刻度尺測出長度。(3) 滾輪法:就是用已知周長的輪子沿著要測量的長度滾過記下輪子滾過的圈數(shù)則物體的長度就等于輪子的周長乘以輪子轉(zhuǎn)過的圈數(shù)。21·世紀*教育網(wǎng)(4)夾長法:如下圖。課堂練習:一.長度測量: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時,下列做法中錯誤的是( )A.刻度尺沿被測物放正,不能斜放 B.刻度尺有刻線的一邊要緊貼著被測物放置C.零刻度線被磨損的刻度尺不能使用 D.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關(guān)于長度的測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哪個?( )A.測量長度時,若尺的零刻線已磨損,可以從其他沒有磨損的刻線起測量B.測量長度時,讀數(shù)的視線應(yīng)與尺面平行C.測量長度時,必須從尺的零刻線起測量,否則測量就是錯誤的D.測量長度時,不一定要估讀到尺的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某同學(xué)用毫米刻度尺測量某一物體的長度時,測得四次數(shù)據(jù)是2.12cm,2.13cm,2.13cm,2.24cm,其中有一次測量是錯誤的,則正確的測量結(jié)果應(yīng)該是( )www.21-cn-jy.comA.2.12厘米 B.2.127厘米 C.2.13厘米 D.2.15厘米判斷下列測量數(shù)據(jù): 0 .3260 米, 7 .59 米, 759 毫米, 759 分米,各自對應(yīng)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A.分米、毫米、厘米、米 B.厘米、分米、毫米、米 C.毫米、厘米、分米、米 D.毫米、分米、厘米、米 在我校剛舉行完的運動會上,在跳遠比賽中,用皮卷尺測量比賽成績,若在測量時將皮卷尺拉得太緊,則測量值會( )www-2-1-cnjy-comA. 變大 B. 變小 C. 不變 D. 都有可能木尺受潮后膨脹,用它測量物體的長度,測出的結(jié)果將比真實值偏________。冬天時,用一把鋼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測出的結(jié)果將比真實值偏________。某同學(xué)想測量物理課本中一張紙的厚度,下列方法可行的( )A.用毫米刻度尺直接測量B.先測出一個較厚的物體的厚度,再把一張紙放在上面測量出總的厚度用總厚度減去物體的厚度C.測出物理課本總的厚度,讀出課本的頁數(shù),用厚度除以頁數(shù)D.測出物理課本總的厚度,數(shù)出課本的張數(shù),用厚度除以張數(shù)某同學(xué)學(xué)過“長度的測量”知識以后,想研究一個測量項目(如右圖所示),某商場的一樓與二樓間的高度不便直接測量。他用直尺測出一個“踏步”的高和寬分別是a和b,然后用軟繩順著踏步從A點鋪到B點,所用繩子長為L,則一樓、二樓的高度為( )21cnjy.comA. B. C. D.下圖所示的四個圖中,能正確測出圓柱體截面直徑的方法是( )測量一張課桌的長度,選用下面的哪個尺子更合適( ) A.量程是1米,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B.量程是30厘米,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C.量程是10米,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刻度尺D.量程是12厘米,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有六位同學(xué)用一把刻度尺測量同一本《自然科學(xué)》課本的長度,測得數(shù)據(jù)分別為26.02厘米、26.09厘米、26.10厘米、26.00厘米和26.08厘米、31.38厘米。其中最接近真實值的是( )2-1-c-n-j-yA.26.02厘米 B.26.09厘米 C.26.08厘米 D.無法確定,因為真實值未知用圖所示的刻度尺測量鉛筆的長度,該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為_______mm,所測鉛筆的長度為 5.25___________(填單位),若改用最小刻度為厘米的刻度尺,則長度為_____________。某同學(xué)用一把厚刻度尺測量一物體的長度,方法如圖所示,請指出他在測量中存在的四個錯誤(請任選寫出至少三個錯誤):21·cn·jy·com①: ②: ③: ④: 某同學(xué)欲測量一根直的細銅絲的直徑,他的實驗步驟如下: A.用刻度尺測出細銅絲的長度L1; B.將細銅絲緊密排繞在鉛筆桿上若干圈; C.用刻度尺測出圓鉛筆桿上銅絲線圈總長度L2(如圖); 2·1·c·n·j·y D.數(shù)出排繞在鉛筆桿上的細銅絲的圈數(shù)n。 E.用銅絲的長度L1除以銅絲的圈數(shù)n,即得細銅絲的直徑d;(1)以上步驟中,錯誤的及沒有必要的步驟有_______(填字母)。 (2)錯誤步驟更正為: _________(3)以上測量方法常稱為________ 二.體積測量:體積是物體________________大小。固體體積的常用單位是________,還有________、________等。液體體積的常用單位是________和________。 它們之間的換算關(guān)系是:1立方米=________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________立方厘米1升=________立方分米 1毫升=________立方厘米認識量筒和量杯:量筒和量杯都________(有或沒有)零刻度,不同點是量筒中的刻度是________的,量杯上的刻度是________的,上密下疏。測量液體體積用________或________,它們的正確使用方法:①先看量筒(量杯)的________和________;②測量時要把量筒或量杯放在________上;③讀數(shù)時視線跟液面相平,觀察量筒或量杯內(nèi)液面時,如果液面是凹形的,那么要以________中央最低處為準,如果液面是凸形的那么要以________中央最高處為準。固體體積的測量:(1)對形狀規(guī)則的固體,如長方體,可用刻度尺測出其長寬高,再利用公式計算出其體積;(2)對形狀不規(guī)則的小塊固體,該物體不溶于水也不吸水,可用________測其體積:①用燒杯將適量的水倒入量筒內(nèi)正確讀出水的體積V1(適量水是指既能浸沒固體小物體,又能使浸沒固體小物體后液面不超過量筒的量程);②將小固體用細線拴住緩緩放入量筒內(nèi)的水中,當小固體被水完全浸沒時,正確讀出水面上升后總體積V2;③計算被測固體的體積:________________。(3)若固體密度小于水,漂浮在水面上,則可以用針把物體壓入水中,或捆綁一個密度較大的固體。課堂練習:下列有關(guān)利用量筒測量物體體積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用量筒可測量一切物體的體積 B.用量筒只能測液體的體積 C.用量筒可以測小塊固體的體積 D.用量筒只能測形狀規(guī)則的固體的體積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體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確的是( )?A.?當量筒放置在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觀察讀數(shù)時,把量筒舉起,與視線平行后讀數(shù)。?B.讀數(shù)時,視線與量筒內(nèi)凹液面的最低點保持水平。?C.向量筒內(nèi)傾倒液體,當液體接近刻度時,改用滴管向量筒內(nèi)滴加液體。?D.?首先要選一個量程合適的量筒,把其中放在平穩(wěn)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線正對自己。?學(xué)校教學(xué)大樓的一間教室的體積大約是( )A.200米3 B.200千米3 C.200分米3 D.200厘米3實驗室有下列四種量筒,分別標有最大量度范圍和最小刻度,要一次較準確地量出125ml的酒精,則應(yīng)選用的量筒是( )A.500毫升,10毫升 B.100毫升,2毫升 C.250毫升,2毫升 D.50毫升,5毫升要測量鹽水的密度(密度=質(zhì)量÷體積),某同學(xué)在用量筒測鹽水體積時,以鹽水水面邊緣處所對刻度為測量值,這樣測定出的鹽水密度會( )A.偏大 B.偏小 C.準確 D.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觀察量筒中液面刻度時,要使視線與液面相平,量筒水銀面是凸形的,觀察時要( )A.以凸形的頂部為準 B.以凹形的底部為準C.以液面邊緣的中部為準 D.都可以某學(xué)生用量筒量取液體,將量筒平放面對刻度線.初次視線與量筒內(nèi)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讀數(shù)為20mL,倒出部分液體后,向下俯視凹液面的最低處,讀數(shù)為5mL,則該學(xué)生實際倒出液體的體積是( )A.肯定大于15mL B.肯定小于15mL C.肯定等于15mL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5mL某同學(xué)在用量筒取液體時,先用仰視讀得液體體積為34毫升,倒出一部分液體后,再用俯視讀得液體體積為15毫升,則倒出的液體體積是( )A.大于19ml B.小于19ml C.等于19ml D.無法判斷用量筒和水測小石塊的體積時,先在量筒內(nèi)注入適量的水。“適量”的標準是( )A.看上去不多不少 B.能淹沒固體,且固體放入后水不會溢出C.水面約在量筒中間 D.能淹沒固體,且固體放入后水面不超過量程石蠟不能沉入水中,為了測量石蠟的體積,某同學(xué)采用下圖所示的方法,圖中第________(填字母)次實驗測量是沒有必要的,石蠟的體積是________。某注射蒸餾水瓶,按圖甲放置測得底面直徑為D厘米,液高為H1厘米,按圖乙測得空間高度為H2厘米。若玻璃瓶厚度不記,那么該瓶的最大容積是( )A.DH1H2厘米 B.D2(H1 +H2)厘米3 C.D2(H1+H2)厘米3 D.D2(H1+H2)厘米3甲、乙兩同學(xué)分別用量筒測量一個小石塊的體積。甲同學(xué)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適量的水,記下水的體積V1,然后輕輕放入石塊,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沒石塊,記下此時水及石塊的體積V2,計算石塊的體積為V2—V1,乙同學(xué)是先將石塊置于量筒中,同時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沒石塊記下后水的體積V1,然后取出石塊,記下取出石塊后水的體積V2,計算石塊的體積為V1—V2。比較這兩種方法回答下列問題:(1)你做此實驗將選擇哪種方法: (選填“甲”或“乙”)(2)如果兩同學(xué)讀數(shù)都是正確的,兩同學(xué)計算出的石塊體積可能不相等,比較大的是 (選填“甲”或“乙”)。(3)如果甲同學(xué)實驗讀數(shù)如左下圖所示,則這塊碎石的體積是_____ 厘米3。 三.溫度測量:溫度的概念:物體的________稱為溫度。要準確測量溫度需要使用溫度計。溫度計及其原理:實驗室中常用的溫度計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它們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制成的。常用的溫度單位是__________,用__________表示。攝氏溫度是這樣規(guī)定的:在標準大氣壓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guī)定為________,水沸騰時的溫度規(guī)定為________,0到100之間分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攝氏度,記作1℃。零攝氏度以下應(yīng)讀作________多少攝氏度。溫度計的正確使用:(1)估計被測物體的溫度不能測量超過溫度計的________;(2)溫度計的________要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如果測量的是液體的溫度,則要使玻璃泡完全浸沒在液體中,但不要接觸__________或__________;(3) _______(能或不能)將溫度計從被測物體中拿出來讀數(shù),且要等溫度計中的液柱_________后再讀數(shù);(4)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溫度計內(nèi)液面________;(5)記錄讀數(shù)數(shù)字和________要寫完整,如果測量的溫度低于0℃,則要注意不要漏寫了負號。體溫計的正確使用:(1)用途:測量________的溫度;(2)構(gòu)造特點:①大的________使溫度的微小變化就能導(dǎo)致水銀柱長度的顯著變化;②玻璃泡與玻璃管之間有一段彎曲的________,當體溫計離開人體時,溫度忽然下降,水銀快速收縮,水銀柱在這里斷開,上面的玻璃管內(nèi)的水銀就退不回來了,所以體溫計________(能或不能)離開人體讀數(shù);(3)優(yōu)點:①可準確到0.1℃;②可離開人體讀數(shù);(4)測量范圍:________℃~________℃;(5)注意點:使用前必須先用力________幾下,使玻璃柱中的水銀回到玻璃泡中。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更先進的測溫儀器和方法也不斷出現(xiàn),如電子溫度計、金屬溫度計、色帶溫度計、光測高溫計、輻射溫度計、衛(wèi)星的遙感測溫、光譜分析等。課堂練習在制作液體溫度計時,為了提高溫度計的靈敏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玻璃管內(nèi)徑細一些 B.玻璃管內(nèi)徑粗一些C.玻璃泡容積小一些 D.以上都不正確0℃的冰與0℃的水相比較( )A.0℃的冰比0℃的水冷 B.0℃的水比0℃的冰冷C.0℃的水與0℃的冰冷熱程度相同 D.以上說法都正確在氣溫是20℃的房間內(nèi),用水銀溫度計測沸水的溫度,當水銀面經(jīng)過“20”到“100”之間的某一刻度時,溫度計的示數(shù)表示( )A.房間里空氣的溫度 B.沸水的溫度C.溫度計中水銀的溫度 D.什么也不表示嚴冬,湖面上結(jié)了厚厚的冰,但冰下面魚兒仍在游動,為了測出冰下水的溫度,徐強同學(xué)在冰上打了一個洞,拿來一支實驗室溫度計,用下列四種方法測水溫,正確的做法是( )A.用線將溫度計拴牢從洞中放入水里,待較長時間后從水中提出,讀出示數(shù)B.取一塑料飲水瓶,將瓶拴住從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滿瓶后取出,再用溫度計測瓶中水的溫度 C.取一塑料飲水瓶,將溫度計懸吊在瓶中,再將瓶拴住從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滿瓶后待較長時間,然后將瓶提出,立即從瓶外觀察溫度計的示數(shù) D.手拿溫度計,從洞中將溫度計插入水中,待較長時間后取出立即讀出示數(shù)如左圖所示,某同學(xué)用一最低刻度為-10℃的溫度計測量一杯水的溫度,3min后從水中取出溫度計,認真細致地進行讀數(shù)并做好記錄,該同學(xué)的操作有哪些錯誤(有四條喲喲喲喲喲喲)? 如圖,常見普通溫度計的橫截面是圓形,而體溫計的橫截面近似于一個三角形,如下圖所示。體溫計做這種形狀的主要作用是:( )A.使表面粗糙,便于握緊向下甩 B.節(jié)約材料,美觀好看C.把示數(shù)刻在較平的面上,刻度更精確 D.對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讀數(shù)有一支溫度計刻度數(shù)據(jù)不準確,將溫度計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讀數(shù)為3攝氏度,放在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中時,讀數(shù)為103攝氏度,現(xiàn)測得氣溫為20攝氏度,那么室內(nèi)的實際氣溫是( )A.17攝氏度 B.20攝氏度 C.23攝氏度 D.25攝氏度一支刻度線位置不準但刻度均勻的溫度計,將它插入1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中時,溫度計的示數(shù)是84℃,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時,溫度計的示數(shù)是4℃。當它插入一杯熱水中時,示數(shù)是60℃,則實際溫度為________℃;如果當時是溫室20℃,則用此溫度計示數(shù)為________℃。體溫計的水銀面指在37.5℃上,某同學(xué)在未甩的情況下,分別量出生病同學(xué)的體溫,測得的結(jié)果第一次為37.5℃,第二次38.5℃,第三次38.5℃。則( )A.只有第一次正確 B.只有第二次正確C.只有第三次正確 D.第二次肯定正確,第一、第三次也可能正確用體溫計測得小明的體溫為 37.3℃,若沒有把水銀甩回玻璃泡就去測量小英和小剛的體溫,如果小英和小剛的實際體溫為 37.1℃和 38.4℃,那么兩次測量結(jié)果應(yīng)該是( )A.37.3℃和38.4℃ B.37.1℃和38.4℃ C.37.1℃和37.4℃ D.37.3℃和37.4℃人體正常體溫為________℃,一般體溫計的測量范圍是________℃到________℃。用兩支準確完好的體溫計同時測同一病人的體溫,一支讀數(shù)為38℃,另一支讀數(shù)為39.2℃,該病人的體溫應(yīng)是________℃,造成兩支讀數(shù)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競賽)有一支刻度不準確,但是刻度均勻的溫度計A,把它與一只標準的溫度計B對比后發(fā)現(xiàn),當B的示數(shù)為20℃時,A的示數(shù)為15℃;當B的示數(shù)為80℃時,A的示數(shù)為79℃。(1)當A的示數(shù)為-1℃時,B的示數(shù)為多少℃?(2)當溫度為多少℃時,A和B的示數(shù)相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