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7 — 2018 學年度教學計劃 科學 學科 一 年 班 教師 學情分析一年級的學生初入小學課堂,對一切充滿好奇和新鮮感,注意力不集中,活潑好動,興趣難持久,自我約束能力不強,對科學課的認識不足,因此課堂紀律問題顯得十分重要,要讓學生意識到制定和遵守規則的重要性。如果說他們在幼兒階段主要通過“玩”來認識和了解科學的話,從現在開始,他們進入的將是一門“課程”。要上好一年級科學課是有難度的,特別是在組織教學方面感到束手無策,因而會影響教學質量和教學任務的完成。因此要多動腦、多引導、多激勵,抓住學生的興趣,從直接豐富的感官入手,讓學生感到科學課的樂趣。教材內容分析本冊書作為整個小學階段科學課程的起點,一共分為四個單元,其目的在于將學生領進科學之門,通過一系列動手、動腦活動,落實《課程標準》低年段的課程目標。第一單元《走進科學》是對科學本體的認識,走進科學課課堂,走進科學學科,走進科學領域,教師要抓住學生的興奮點進行教學,感性地體驗什么是科學,從而引起學生無限遐想與探究興趣;第二單元《用感官觀察》從身邊熟悉的、有趣的現象出發,重點在于讓學生學會運用感官獲取事實證據,教學注重活動性和趣味性;第三單元《用大腦思考》重在關注科學探究和工程實踐的方法,通過經歷完整的猜想、驗證活動,認識到科學是思考的過程,獲得對科學探究過程的初體驗;第四單元《用雙手創造》重在關注科技與生活,了解與衣食住行息息相關的物品進化史。專項學習《像工程師那樣……》,是專門的探究技能練習單元,培養學生的一種科學思維方式。教學目標要求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有運用觀察與描述、比較與分類等方法得出結論的意識。3、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了解生活中常見的科技產品以及其給人類生活帶來的便利;在好奇心的驅動下,對生活中的科學現象表現出探究興趣。4、能通過口述、圖示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設計與想法,并利用身邊可制作加工的材料和簡單工具動手完成簡單的任務。5、愿意傾聽、分享他人的信息;樂于表達、講述自己的觀點;能按要求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對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出改進建議。全冊重難點重點: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難點:通過經歷具體的科學探究全過程,意識到制定與遵守科學課規則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學習運用感官觀察,并有針對性地對現象進行猜想,并用事實證據來驗證。教學措施1、加強理論學習,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教學目標,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通過具體操作活動體驗探究的樂趣。2、潛心解讀學生、了解學生、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帶領學生經歷連貫的、有意義的科學實踐活動。4、積極準備各類探究活動材料,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5、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充分運用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為學生的探究活動創設良好氛圍,讓其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6、張揚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生特長,努力開發學生的潛能,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注重學生自主探究和個性特長的培養,制定具有班級特色的科學課學習要求。教學進度安排周別日期教 學 內 容一9.1教學常規(1課時)二9.4-9.9教學常規·愛上科學課(1課時)三9.11-9.15小小科學家(1課時)四9.18-9.22小小工程師(1課時)五9.25-9.30上好科學課(1課時)七10.9-10.13上好科學課(1課時)八10.16-10.20認識感官(1課時)九10.22-10.27認識感官(1課時)十10.30-11.3感官總動員(1課時)十一11.6-11.10借助工具觀察(1課時)十二11.13-11.17做個小偵探(1課時)十三11.20-11.24暗箱里的秘密(1課時)十四11.27-12.1暗箱里的秘密(1課時)十五12.4-12.8樹葉變黃了(1課時)十六12.11-12.15自然世界與人工世界(1課時)十七12.18-12.22衣食住行的變化(1課時)十八12.25-12.29輪子的故事(1課時)十九1.2-1.5像工程師那樣……(1課時)二十1.8-1.12像工程師那樣……(1課時)二十一1.15-1.19期末復習、考查期 末教學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