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時 正義的力量什么叫正義行為?正義的價值是什么?(變題:為什么要努力維護社會的正義?)1.正義的含義一般而言,正義行為都是有利于促進社會進步、維護公共利益的行為。2.正義的重要性(變題:如何理解正義的力量?)(1)正義是社會文明的尺度,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社會的期待和追求。正義有著極其豐富的內涵。舉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正義與邪惡的大決戰。面對侵略者,中華兒女不屈不撓、浴血奮戰,徹底打敗了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捍衛了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發展的文明成果,捍衛了人類和平事業。這次戰爭的勝利,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開啟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讓我們共同銘記歷史所啟示的偉大真理:正義必勝!(2)正義是法治追求的基本價值目標之一。舉例:罪刑法定是我國刑法的一項基本原則,可以概括為: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罪刑法定原則意味著犯罪行為的界定、種類、構成條件和刑罰的種類、幅度,均由法律規定,對于刑法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3)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正義作為人類社會的理想追求,往往被當作評價社會制度的價值標準。制度的生命在于正義,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義。有了正義的制度,即使是社會弱勢群體,也能獲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會的關愛。作為社會制度中具有國家強制力的法律,更應體現正義的原則,成為維護正義的有力保障。www-2-1-cnjy-com舉例: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五條規定,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寧可錯放,也不可錯判。無罪推定原則折射出對人權的尊重和保障,它是司法文明的重要標志。2-1-c-n-j-y(4)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切實維護和實現社會正義,有利于恰當地調整和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人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利于營造和諧、穩定、安寧的社會環境,為社會發展注入不竭的動力。舉例:為促進社會和諧,保障公平,國家采取了一些重大舉措,使人民獲得感顯著增強。醫療方面,我國編織了世界最大的全民醫保網,建立了基本醫療保障體系。養老方面,全國大部分省份建立了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津貼制度。文化教育方面,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現,全國所有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實現免費開放。3.正義的要求(1)正義要求依法保障人們的正當權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濟、違法者受到懲罰。舉例:桂某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癥。為了治病,他花光了積蓄,家庭也幾乎被拖垮。當地政府了解桂某的情況后,不但為他辦理大病救助,報銷70%的醫療費用,而且將其納入低保。在社區干部的幫扶下,桂某和妻子開了一家商店,生活狀況得到改善。(2)正義要求人們分辨是非,懲惡揚善,維護社會公共利益。(3)正義要求人們對弱者給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證其有尊嚴地生存。1.正義是法治追求的基本價值目標之一。為此,它提出了哪些要求?正義要求依法保障人們的正當權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濟、違法者受到懲罰;要求人們分辨是非,懲惡揚善,維護社會公共利益;要求人們對弱者給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證其有尊嚴地生存。21*cnjy*com2.公平與正義的比較。公平正義含義公平通常指人們基于一定標準或原則,處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態度或行為方式促進社會進步、維護公共利益的行為,就是正義的行為內容公平包括權利公平、規則公平、機會公平等——意義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公平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正義是社會文明的尺度,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社會的期待和追求。正義是法治追求的基本價值目標之一,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要求——正義要求依法保障人們的正當權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濟、違法者受到懲罰;要求人們分辨是非,懲惡揚善,維護社會公共利益;要求人們對弱者給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證其有尊嚴地生存3.正義與制度的關系。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制度的生命在于正義,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義。有了正義的制度,即使是社會弱勢群體,也能獲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會的關愛。作為社會制度中具有國家強制力的法律,更應體現正義的原則,成為維護正義的有力保障。一、判斷改錯1.有了正義,社會就一定和諧。2.道德體現了正義原則,成為維護正義的有力保障。二、選擇題3.截至2014年年底,全國公安機關通過開展“獵狐2014”行動,共抓獲潛逃境外的經濟犯罪人員680名,是2013年的4.5倍。這一行動的開展( ) A.確保了國家主權不受侵犯 B.維護了社會公平和正義C.保障了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 D.促進了各民族團結與繁榮4.右圖反映的是部分省市開始實施的異地高考政策,指的是具備一定條件的進城務工子女,可就地參加高考。這一政策的出臺有利于( )21cnjy.com①促進教育公平,維護社會正義 ②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工子女上學難的問題 ③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受教育權 ④進城務工人員子女依法享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5.在以人為本的今天,我國加強了制度建設,建立了一系列保障弱勢群體利益的制度。如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業保險制度、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法律援助制度等。這些制度的建立( )21·cn·jy·com①體現了社會的公平、正義 ②使弱勢群體得到了基本的生活保障 ③有利于保證我國公民在各方面的絕對平等 ④有利于營造和諧、穩定、安寧的社會環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6.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說:“使人幸福的不是體力,也不是金錢,而是正義和多才。”下列做法中屬于正義行為的有( )www.21-cn-jy.com①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②以大欺小,恃強凌弱 ③講哥們兒義氣,為朋友兩肋插刀 ④乘車、購物不排隊 ⑤見義勇為,扶助弱小 ⑥誠信考試,不作弊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⑤⑥7.右邊漫畫《養老公平》表明( )A.我國城鄉居民已實現了共同富裕B.絕對公平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目標C.要敢于同破壞公平的行為作斗爭D.社會公平需要正義制度作為支撐8.正義是人們一直以來的不懈追求,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崇尚正直的傳統。下列體現正義感的是( )A.不患寡而患不均 B.達士如弦直,小人似鉤曲C.均貧富,等貴賤 D.人生而平等9.李克強總理答中外記者問時指出,公正是提高人民滿意度的一桿秤……要不斷地清理有礙社會公正的規則,而且要使明規則戰勝潛規則。這段話表明了( )①保證最大多數人民的利益,需要遵循公平的原則 ②制度的正義在于它保障全體社會成員的利益 ③社會的公平、和諧與穩定需要正義制度來支撐 ④正義制度是建立在廣大社會成員共同利益基礎上的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三、非選擇題10.閱讀課堂模擬劇,回答問題。(放學前,某班教室走廊。)小林:這幾天看你很郁悶,怎么了?小麗:別提了,一連串不幸:一大早老媽叫醒我,說我用的涂改液氣味難聞,其有毒成分含量嚴重超標!暈,這么個小東西也造假,自認倒霉吧。中午,我在教室外聽到小剛在嚷,說我考試時在翻數學書。可我今天就壓根沒帶數學書。21教育網小林:那你還不給小剛點顏色看?小麗:算了吧,上次他抄我的文章投給雜志社,我找他理論,他反咬一口,說是我抄他的。哎,忍忍吧!(兩天后的早晨,某班教室。)小林:小麗,我已經替你主持正義了,昨天放學后,我找了幾個兄弟將小剛痛打了一頓。給,這是你的稿費。小麗:謝謝你,小林,可是……(1)你認為小林的舉動是正義的行為嗎?為什么?(2)小麗、小剛、小林的言行給我們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以哪些警示?1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小明和同學小林到一家商店購買生活用品。結賬后,他向店主索要發票,店主說:“要發票有什么用?害得我多繳稅!不如送你一件小禮物吧。”小明覺得這很實惠,于是欣然接受。但小林卻反對他這樣做。2·1·c·n·j·y(1)材料中哪些人的行為是正義的?哪些人的行為是非正義的?(2)如果你是小林,你會怎樣勸小明呢?參考答案第2課時 正義的力量【自主學案】(1)一般而言,正義行為都是有利于促進社會進步、維護公共利益的行為。 (2)正義是法治追求的基本價值目標之一;是社會文明的尺度;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21·世紀*教育網【當堂鞏固】一、1.錯。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2.錯。法律體現了正義原則,成為維護正義的有力保障。二、3.B 4.B 5.B 6.D 7.D 8.B 9.D三、10.(1)不是正義的行為。 一般而言,凡是促進社會進步與發展、維護公共利益的行為,都是正義的行為。小林為了維護小麗的正當權益,侵犯了小剛的生命健康權,因而是違法行為,也是非正義的行為。 (2)要明辨是非,做有正義感的人;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要增強法治觀念,尊重他人權利,自覺遵守法律。11.(1)小林的行為是正義的;店主和小明的行為是非正義的。 (2)勸他選擇索要發票。正義是社會文明的尺度,它要求人們分辨是非,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索要發票是公民(或:消費者)的權利,發票是公民(或:消費者)依法維權的重要憑證;公民有依法納稅的義務,不要發票,可能會導致商家偷稅漏稅,損害國家和集體的利益,我們不能助長這一行為。(不要求統一答案,答出主要觀點即可)【來源: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