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3.5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同步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3.5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同步學案

資源簡介

21世紀教育網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思維導圖:
要點一、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1、呼吸的概念
人體與外界環境進行氣體交換的整個過程稱為呼吸。呼吸的第一個環節是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又稱肺的通氣。呼吸是由呼吸系統通過呼吸運動完成的。 21cnjy.com
2、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
人體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肺組成,其中肺是氣體交換的器官,呼吸道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
要點詮釋:
呼吸系統其組成器官及作用:
呼吸系統的組成 各器官的作用
呼吸道 鼻 阻擋和粘住灰塵、細菌,還能溫暖、濕潤空氣,感受氣味刺激
咽 前后略扁的管道,是空氣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喉 由軟骨做支架,保持氣體暢通
氣管和支氣管 支氣管管壁覆蓋著有纖毛的黏膜,能分泌黏液,粘住灰塵和細菌
肺 主要的呼吸器官,由大量的肺泡組成,肺泡壁、毛細血管壁很薄,僅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肺泡周圍布滿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是氣體交換的場所
3、呼吸運動
人在不停地進行呼吸,每呼吸一次包括吸氣和呼氣各一次。吸氣和呼氣又叫肺的通氣(肺的換氣),是由呼吸運動實現的。呼吸運動是指胸廓有規律地擴大和縮小。【21教育名師】
4.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成分比較
氣體成分 吸入氣體 呼出氣體
氧氣 21% 16%
二氧化碳 0.04% 4%
氮氣 78% 78%
稀有氣體 0.94% 1%
水汽 較少 較多
5.肺泡內的氣體交換
(1)氣體交換的原理——擴散作用:物質(包括氣體)總是從高濃度向低濃度的地方擴散,直到平衡為止,這叫擴散作用。【21·世紀·教育·網】
(2)氣體交換的過程:體內的氣體交換包括肺泡內的氣體交換和組織里的氣體交換兩個過程。
①肺泡內的氣體交換(肺泡與血液之間):
②組織內的氣體交換(組織細胞與血液之間):
(3)肺泡特點:數目多,肺泡和毛細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布滿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有利于氣體交換和使肺具有良好的彈性。
要點二、呼吸作用
1.概念
人體細胞內的有機物與氧氣反應,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或其他產物,同時把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滿足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稱為呼吸作用。屬于緩慢氧化。
2.反應式
3.實質 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4.條件 活細胞內。
5.意義 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要點三、 動、植物的呼吸作用
1.動物的呼吸作用
(1)昆蟲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被堿石灰吸收,管內氣壓變小,指標向左移,而對照實驗中指標不移動。實驗證明:動物也在不停地進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獲取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
(2)堿石灰的組成:固體氫氧化鈉和生石灰,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2.植物的呼吸實驗分析
(1)把吸干水的豆芽裝入塑料袋中,密封,在暗處放置一個晚上。
(2)觀察實驗:塑料袋內壁有明顯的水珠生成;將塑料袋中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可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用溫度計測量,可以發現溫度計的讀數略有上升。
(3)這個實驗說明:植物雖然沒有明顯的呼吸器官,沒有明顯的呼氣和吸氣過程,但植物和空氣之間也會通過擴散作用進行氣體交換。植物的各個部分——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的每一個活細胞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呼吸作用。
考點一: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義
例1:細胞利用 ,將 分解成 和 ,并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 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呼吸作用。
練1:植物任何部位的活細胞都能進行的生理過程是(   )
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騰作用 D.細胞分裂
練2:將裝有萌發種子的密閉玻璃瓶,在溫暖黑暗的地方放置一夜,能大致反映瓶內二氧化碳含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是(   )【21cnj*y.co*m】
A.B.C.D.
練3:下列有關綠色植物呼吸作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反應物來自于光合作用的產物
B.是在細胞的線粒體中進行的
C.實質是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D.與維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無關
練4:下列有關呼吸作用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細胞中的物質都能作為呼吸作用的原料
B.有機物分解所釋放的能量完全被細胞利用
C.有機物只能在有氧的情況下才能被分解
D.呼吸作用發生在所有活細胞中
考點二:呼吸作用過程中有機物的分解能量的釋放
例1:小亮同學參加中考1000米跑體能測試,如圖中能分別表示該過程中他體溫變化和單位時間內耗氧量變化的曲線是(   )21*教*育*名*師
A.a和c B.a和d C.b和c D.b和d:
練1:表是某同學在一次活動中相同時間內測試的數據,結合表中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活動類型 打籃球 慢跑
每小時耗氧量(升) 90 120
A.慢跑的耗氧量大是因為一直在運動過程中
B.慢跑所耗的氧是由呼吸過程源源不斷提供,耗氧量就大
C.打籃球時激烈運動,耗氧量應大,該表測試數據錯誤
D.打籃球需氧呼吸過程和無氧呼吸共同提供能量,耗氧量應大
練2:
蘿卜“萎蔫”和“空心”都會影響蘿卜的外觀、口感及營養,造成“萎蔫”、“空心”的根本原因依次是(   )21世紀教育網
A.蒸騰作用、呼吸作用 B.蒸騰作用、蒸騰作用
C.呼吸作用、呼吸作用 D.呼吸作用、蒸騰作用
練3:合理儲藏有利于水果保鮮.科研人員為了探究某因素對藍莓保鮮的影響,測定了藍莓在密閉容器內產生CO2的速率,結果見圖甲和圖乙.
試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實驗的假設是 會影響藍莓的呼吸作用,從而影響水果的保鮮.
(2)某同學擬驗證上述實驗結果,設計如下方案:
①將兩等份同一品種、成熟度相同的藍莓分別裝入甲、乙兩只相同的燒杯中;
②將甲、乙兩燒杯分別置于25℃和-5℃條件下觀察,每隔一段時間測定CO2濃度;
③重復上述過程,記錄實驗數據并分析.
有同學認為他的實驗方案不合理,請你指出 .
考點三:呼吸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例1:下列關于人體呼吸道結構和功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痰是在鼻腔和咽部形成的
B.呼吸道都有骨或軟骨做支架,能保證氣體順暢通過
C.吞咽食物時,會厭軟骨會蓋住喉口,以免食物進入氣管
D.鼻腔和氣管內均黏膜分布,可以分泌黏液粘住灰塵
練1:空氣中PM2.5的含量是檢驗環境空氣質量的重要指標,PM2.5顆粒能通過呼吸系統進入血液,危害人體健康.PM2.5顆粒經過鼻、咽、喉以后,在進入血液之前,還會經過的結構依次是(   )
A.肺泡、支氣管、氣管 B.氣管、肺泡、支氣管
C.支氣管、肺泡、氣管 D.氣管、支氣管、肺泡
練2: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的原因是(   )
①鼻毛可阻擋吸入的塵埃
②鼻粘膜分泌的粘液可使吸入的空氣清潔、濕潤
③嗅細胞接受氣味的刺激
④鼻粘膜內豐富的毛細血管能溫暖吸入的空氣.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練3: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是(   )
A.鼻腔和肺 B.氣管和肺 C.呼吸道和肺 D.呼吸道和氣管
練4:如圖是呼吸系統模式圖,請據圖回答:
(1)對吸入氣體有過濾,濕潤和溫暖作用的結構是[   ]   .
(2)痰是由[   ]   和[   ]   內表面的粘膜所分泌的粘液,以及被粘液粘著的灰塵和細菌等組成.
(3)體內進行氣體交換的功能單位是[   ]   ,它的由   上皮細胞構成,外面有 
  圍繞著,適于   與血液之間進行氣體交換.
考點四:肺的結構和功能
例1:如圖為肺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中所示肺泡外包圍著毛細血管,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這有利于(   )
A.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 B.肺泡與血液間的氣體交換
C.血液與組織細胞間的氣體交換 D.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練1:人體的呼吸系統是由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組成的,其中肺是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下列有關肺泡適于進行氣體交換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肺泡數量很多 ②肺泡外面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
③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 ④肺泡分布廣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練2:肺泡適于氣體交換的結構特點有:
①   數目很多,擴大了肺進行   的表面積;
②   壁及其纏繞在外面的   壁都很薄,都只有    層細胞構成.
考點五:肺與外界氣體的交換
例1:2015 年6 月1 日晚,在長江湖北監利段,客輪“東方之星”因遭遇龍卷風翻船,輪船上多數乘客溺水身亡.溺水阻斷了呼吸全過程中的哪個環節?(   )2-1-c-n-j-y
A.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B.肺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
C.氧氣在血液中的運輸 D.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的氣體交換
練1:吸氣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能透過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進入肺泡的原因是(   )
A.血液中有二氧化碳,肺泡內沒有二氧化碳
B.血液中沒有氧氣,肺泡內有氧氣
C.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肺泡內二氧化碳的含量
D.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低于肺泡內二氧化碳的含量
練2:眾所周知,如果沒有食物,人仍可以存活幾周;如果沒有空氣,人可能連幾分鐘都無法生存.人進行呼吸時,呼出的氣體和吸入的氣體相比,其變化是(   )
①溫度升高 ②水分增加 ③氧氣含量增加 ④氮氣含量減少 ⑤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②③⑤
練3:如圖是檢驗呼出氣體的實驗裝置,請根據你所學的知識和實踐經驗回答下列問題.
(1)在“呼吸處”做緩慢的吸氣和呼氣,吸氣時,用夾子夾緊B管得橡皮管;呼氣時,夾緊A管得橡皮管.進行多次后,   (填“A”或“B”)試管內的石灰水明顯變渾濁了.證明呼出的氣體中含較多的   .
(2)在實驗中設置A試管的目的是   .
(3)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產生的部位是( )   
A.血液 B.肺泡 C.細胞 D.氣管
(4)在吸氣時,由于肋間肌和膈肌的   ,胸廓擴大,氣體就被吸入;當肋間肌和膈肌處于   狀態時,胸廓變小,氣體被   .
練4:題中表為人體吸入氣體和呼出氣體成分含量(%)比較;為了探究人體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體積的變化,某同學做了實驗,結果如圖甲所示;人體內的氣體可通過血液循環運輸到組織細胞,血液和組織細胞間的氣體交換如圖乙所示.請分析回答:
成分 吸入氣體 呼出氣體
氧氣 20.96 16.40
二氧化碳 0.04 4.10
其他氣體 79.00 79.50
合計 100.00 100.00
(1)閱讀表可知,吸入氣體中   含量比呼出氣體中高.
(2)觀察圖甲推斷,通入的氣體為人體呼出氣體的試管是   .
(3)分析圖乙得出,經過組織里的氣體交換后,血液中含量明顯增多的氣體是   .
(4)肺活量是人體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標,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異,如成年人的肺活量大于兒童,運動員的肺活量大于普通人.由此分析,正常情況下,提高肺活量的有效途徑是   .
練5:如圖為平靜呼吸時胸廓和膈肌變化的示意圖,請根據圖回答:
(1)圖(二)表示呼吸過程中   時的狀態(填“吸氣”或“呼氣”),此時,肺內氣壓   外界氣壓(填“大于”或“小于”).21-cnjy*com
(2)呼吸過程中胸廓橫向的擴張是肋間外肌   (填“舒張”或“收縮”)的結果.
考點六:吸氣和呼氣
例1:人在吸氣的時候與下列情況相符合的是( )
A.膈肌收縮、膈頂下降、胸腔擴大、氣壓變小
B.膈肌收縮、膈頂上升、胸腔縮小、氣壓變大
C.膈肌舒張、膈頂下降、胸腔擴大、氣壓變小
D.膈肌舒張、膈頂上升、胸腔縮小、氣壓變大
練1:圖為胸腔和肺的示意圖,當肋間外肌和膈肌收縮時,圖中三部位壓力由小到大的順序是(  )
A.b<c<a B.a<b<c C.a<c<b D.c<a<b
練2:如圖是某人在一次平靜呼吸過程中肺內氣壓變化的曲線,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在AB段表示吸氣過程,肋骨間收縮
B.在BC段表示呼氣過程,胸腔容積縮小
C.在AB段,外界大氣壓小于肺內氣壓
D.在B點C點,外界大氣壓等于肺內氣壓
練3:如圖是人體膈肌在胸腔內的位置變化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膈肌從甲到乙時,膈肌收縮 B.膈肌從甲到乙時,呼氣
C.膈肌從乙到甲時,吸氣 D.膈肌從乙到甲時,肺擴張
練4:如圖模擬人體呼吸運動的過程,下列對該圖的描述錯誤的是(  )
A.③和④分別模擬胸廓和膈
B.①模擬的器官能使到達②的氣體變得清潔
C.圖甲模擬吸氣過程
D.圖乙模擬呼氣過程,膈肌收縮,位置上升
練5:如圖是某人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的一次平靜呼吸中肺內氣壓的變化曲線圖,據圖回答問題.
(1)曲線AC段表示   時肺內氣壓的變化.
(2)曲線CE段的變化中,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徑都   .
(3)本次呼吸中,吸氣結束的那一瞬間是坐標中的   點,此時肺內氣壓與大氣壓的值   .
(4)在曲線AC段變化中肋間肌和膈肌處于   狀態.
練6:根據下圖回答問題:
(1)甲圖處于   (填吸氣或呼氣),相當于丙圖的   段.
(2)圖甲中1模擬的結構是   ;3模擬的結構是   .
(3)甲乙兩個圖合起來表示肺與   進行氣體交換的過程.
(4)丙圖中DF曲線,膈肌處于   (收縮或舒張)狀態,膈頂端   .
(5)丙圖中在   點時,肺內氣壓均等于外界大氣壓.
練7:如圖是模擬膈肌運動的實驗裝置.請回答:
(1)圖1所示實驗裝置中,序號   模擬人體的肺,序號   模擬人體的膈.
(2)圖2模擬的是人體在   時膈肌所處的運動狀態,此時由于膈肌的收縮胸廓的   徑增大.
(3)當人體處于圖1所示的呼吸運動狀態時,肋骨間的肌肉處于   狀態.
練8:請深深地吸一口氣,緩解一下緊張的情緒.你的呼吸中蘊含著一定的科學知識,請回答下列問題:
(1)你所吸入的氣體,主要成分是氮氣和   .
(2)你吸氣時肋間外肌和膈肌收縮,胸腔容積   ,肺內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外界氣體進入肺.
(3)在該過程中,你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主要來自   的氧化分解.
考點七:肺泡內的氣體交換
例1:如圖表示人體肺泡內的氣體交換.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人體內氣體交換是通過氣體的   作用完成的.
(2)吸氣時,圖中①表示的氣體   ,②表示的氣體是   .此時,血液中   含量會增加.www.21-cn-jy.com
(3)吸氣后,血液將②帶到身體的各個組織細胞處,組織細胞進行
   作用,分解   ,產生①和   ,并釋放出熱能和   .
例2:如圖,是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肺泡外面包繞著豐富的[③]   ,并且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由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構成,這樣的結構特點適于   與   之間進行氣體交換.www-2-1-cnjy-com
(2)圖中A過程表示   (填“氧氣”或“二氧化碳”)從肺泡擴散進入血液;B過程表示 
  (填“氧氣”或“二氧化碳”)從血液擴散進入肺泡.
考點八:組織細胞的氣體交換
例1:在人體毛細血管處,血液與組織細胞進行物質交換,下面關于交換結果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組織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與其他廢物,可穿過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被運走
B.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與其他廢物,可穿過毛細血管壁到達組織細胞
C.組織細胞產生的氧與營養物質,可穿過毛細血管壁而進入血液被運走
D.血液中的營養物質與氧,可穿過毛細血管壁而進入肺泡
練1:下列四幅圖線表示人體內血液由體動脈經過組織細胞流向體靜脈時,血液內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情況,縱坐標表示二氧化碳含量,橫坐標表示血液由體動脈經過組織細胞流向體靜脈時的血流方向.其中正確的是(  )2·1·c·n·j·y
A. B. C. D.
練2:人體內二氧化碳濃度最大的地方是(  )
A.肺泡 B.肺泡周圍毛細血管
C.組織細胞 D.組織細胞周圍毛細血管
練3:血液流經如圖所示的結構時,血液中氣體成分的變化是(  )
A.氧氣減少,二氧化碳增多 B.二氧化碳減少,氧氣增多
C.氧氣和二氧化碳都減少 D.氧氣和二氧化碳都增多
練4:如圖是人體部分生理活動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圖中的b、c生理過程是通過   實現的,組織細胞進行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通過 
  作用進入血液,肺內的氧氣也是通過同樣的作用進入血液.
(2)d箭頭表示   里的氣體交換,e箭頭表示   里的氣體交換.
考點九:呼吸系統的衛生保健
例1: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大大增加呼吸功能,其根本原因是(  )
A.胸廓擴張的范圍加大 B.呼吸深度增加
C.胸圍差加大 D.呼吸肌收縮力增加
練1:體育課進行100米賽跑后,同學們出現的現象是(  )
A.呼吸深度和呼吸頻率都不變 B.呼吸深度和呼吸頻率都增加
C.呼吸比較深,呼吸頻率不變 D.呼吸比較淺,呼吸頻率增加
練2:常常參加馬拉松的運動員,他體內的(  )
A.肺泡數目會增多 B.呼吸肌細胞的數目會增多
C.體內呼吸肌的數目會增多 D.參與呼吸的肺泡數目會增多
考點十: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例1:某同學設計了如圖的裝置(瓶中植株未經暗處理).下列描述中,正確的組合是(  )
①該裝置可驗證植物的光合作用能產生氧氣;
②該裝置可驗證植物的呼吸作用能產生二氧化碳;
③丙內石灰水保持澄清;
④丙內石灰水變渾濁.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練1:在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實驗中,所用的保溫瓶已作滅菌處理,保溫瓶內的環境條件適宜.將適量、等質量的正在萌發和煮熟過的種子分別裝入兩個保溫瓶后密閉,多次測定有關的量,并繪制成如圖曲線.下列判斷符合客觀事實的是(  )21教育網
A.若y表示瓶內溫度,則a表示萌發的種子
B.若y表示瓶內氧氣量,則c表示煮熟過的種子
C.若y表示種子的質量,則b表示萌發的種子
D.若y表示瓶內二氧化碳量,則c表示煮熟過的種子
練2:如圖所示,一盆生長旺盛的植物密封在一個不透光的鐘罩內,將該裝置放在溫度為25℃的地方,那么紅墨水滴的移動方向是(  )21·cn·jy·com
A.不移動 B.向左移
C.向右移 D.先向右移,后向左移
練3: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會產生二氧化碳,小明猜感:種子D 萌發過程可能也會產生二氧化碳,他設計了如圖的實驗裝置.打開D裝置中的閥門,水位下降,空氣就會依次進入裝置.
(1)A裝置的作用是   .
(2)如果觀察到   現象,則小明的猜想是正確的.
(3)請指出D裝置的一個優點   .
練4:為了探究種子萌發時物質的變化情況,小陽將等量的正在萌發的種子和煮熟冷卻至室溫的種子分別裝在A、B兩個玻璃瓶中,如圖甲所示,在溫暖的地方放置一夜后,進行了實驗.
請回答:
(l)小陽取A瓶,按圖乙連接適當裝置后,打開閥門,取掉漏斗口的棉花,往長頸漏斗內加水,“加水”的目的是   .
(2)乙圖試管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
(3)小陽同時利用B瓶也做了同樣的實驗,其作用是   .
(4)本實驗中,小陽將A、B兩個玻璃瓶在溫暖的地方放置了一夜,你認為要放置在“溫暖的地方”的理由是   .
練5:張明同學為了探究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廣口瓶內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內放一株綠色植物,瓶塞塞住,并用凡士林密封.21·世紀*教育網
(1)要驗證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需將裝置放置在黑暗的環境中,目的是避免瓶內的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消耗瓶內的   ,對實驗結果產生干擾.21*cnjy*com
(2)在黑暗中放置較長時間后,發現廣口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變得   ,表明植物呼吸作用釋放的   與澄清石灰水發生了反應.【21教育】
(3)然后,將該裝置移到陽光下較長時間,取下其中一片葉進行脫色、漂洗、滴加碘液,結果發現葉片   (填“變藍”或“不變藍”,原因是   .
(4)該實驗設計的不足之處是   .
練6:李陽在學習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后,大膽地提出了自己的假 設:綠色植物新鮮的葉片能夠進行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為 驗證該假設,他設計了一個實驗:按照右圖裝置,將裝有新鮮 葉片的瓶子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段時間后往瓶子里注入清水,觀察試管中澄清石灰水的變化.請根據文字回答問題:
(1)李陽設計的實驗,其預期結果應該是:實驗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因為新鮮的葉片進行 
  作用,使瓶子內的   氣體增多.
(2)如果在實驗開始時把該裝置放到適宜的陽光下,則澄清的石灰水不會變渾濁,因為新鮮的葉片進行   作用,釋放了氧氣,并吸收了   作用放出的氣體.
(3)劉偉同學看了李陽的實驗設計后,給李陽提了一個建議:應該再準備一套裝置,瓶子里裝上開水燙過的葉片,而其他條件相同的環境下進行實驗.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  .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思維導圖:
要點一、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1、呼吸的概念
人體與外界環境進行氣體交換的整個過程稱為呼吸。呼吸的第一個環節是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又稱肺的通氣。呼吸是由呼吸系統通過呼吸運動完成的。
2、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
人體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肺組成,其中肺是氣體交換的器官,呼吸道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
要點詮釋:
呼吸系統其組成器官及作用:
呼吸系統的組成 各器官的作用
呼吸道 鼻 阻擋和粘住灰塵、細菌,還能溫暖、濕潤空氣,感受氣味刺激
咽 前后略扁的管道,是空氣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喉 由軟骨做支架,保持氣體暢通
氣管和支氣管 支氣管管壁覆蓋著有纖毛的黏膜,能分泌黏液,粘住灰塵和細菌
肺 主要的呼吸器官,由大量的肺泡組成,肺泡壁、毛細血管壁很薄,僅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肺泡周圍布滿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是氣體交換的場所
3、呼吸運動
人在不停地進行呼吸,每呼吸一次包括吸氣和呼氣各一次。吸氣和呼氣又叫肺的通氣(肺的換氣),是由呼吸運動實現的。呼吸運動是指胸廓有規律地擴大和縮小。21世紀教育網
4.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成分比較
氣體成分 吸入氣體 呼出氣體
氧氣 21% 16%
二氧化碳 0.04% 4%
氮氣 78% 78%
稀有氣體 0.94% 1%
水汽 較少 較多
5.肺泡內的氣體交換
(1)氣體交換的原理——擴散作用:物質(包括氣體)總是從高濃度向低濃度的地方擴散,直到平衡為止,這叫擴散作用。2·1·c·n·j·y
(2)氣體交換的過程:體內的氣體交換包括肺泡內的氣體交換和組織里的氣體交換兩個過程。
①肺泡內的氣體交換(肺泡與血液之間):
②組織內的氣體交換(組織細胞與血液之間):
(3)肺泡特點:數目多,肺泡和毛細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布滿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有利于氣體交換和使肺具有良好的彈性。
要點二、呼吸作用
1.概念
人體細胞內的有機物與氧氣反應,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或其他產物,同時把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滿足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稱為呼吸作用。屬于緩慢氧化。
2.反應式
3.實質 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4.條件 活細胞內。
5.意義 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要點三、 動、植物的呼吸作用
1.動物的呼吸作用
(1)昆蟲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被堿石灰吸收,管內氣壓變小,指標向左移,而對照實驗中指標不移動。實驗證明:動物也在不停地進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獲取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
(2)堿石灰的組成:固體氫氧化鈉和生石灰,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2.植物的呼吸實驗分析
(1)把吸干水的豆芽裝入塑料袋中,密封,在暗處放置一個晚上。
(2)觀察實驗:塑料袋內壁有明顯的水珠生成;將塑料袋中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可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用溫度計測量,可以發現溫度計的讀數略有上升。
(3)這個實驗說明:植物雖然沒有明顯的呼吸器官,沒有明顯的呼氣和吸氣過程,但植物和空氣之間也會通過擴散作用進行氣體交換。植物的各個部分——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的每一個活細胞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呼吸作用。
考點一: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義
例1:細胞利用 ,將 分解成 和 ,并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 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呼吸作用。
答案:氧氣 有機物 二氧化碳 水 能量
練1:植物任何部位的活細胞都能進行的生理過程是( A )
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騰作用 D.細胞分裂
練2:將裝有萌發種子的密閉玻璃瓶,在溫暖黑暗的地方放置一夜,能大致反映瓶內二氧化碳含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是( A )
A.B.C.D.
練3:下列有關綠色植物呼吸作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D )
A.反應物來自于光合作用的產物
B.是在細胞的線粒體中進行的
C.實質是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D.與維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無關
練4:下列有關呼吸作用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D )
A.細胞中的物質都能作為呼吸作用的原料
B.有機物分解所釋放的能量完全被細胞利用
C.有機物只能在有氧的情況下才能被分解
D.呼吸作用發生在所有活細胞中
考點二:呼吸作用過程中有機物的分解能量的釋放
例1:小亮同學參加中考1000米跑體能測試,如圖中能分別表示該過程中他體溫變化和單位時間內耗氧量變化的曲線是( D )【21cnj*y.co*m】
A.a和c B.a和d C.b和c D.b和d:
練1:表是某同學在一次活動中相同時間內測試的數據,結合表中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活動類型 打籃球 慢跑
每小時耗氧量(升) 90 120
A.慢跑的耗氧量大是因為一直在運動過程中
B.慢跑所耗的氧是由呼吸過程源源不斷提供,耗氧量就大
C.打籃球時激烈運動,耗氧量應大,該表測試數據錯誤
D.打籃球需氧呼吸過程和無氧呼吸共同提供能量,耗氧量應大
練2:
蘿卜“萎蔫”和“空心”都會影響蘿卜的外觀、口感及營養,造成“萎蔫”、“空心”的根本原因依次是( A )
A.蒸騰作用、呼吸作用 B.蒸騰作用、蒸騰作用
C.呼吸作用、呼吸作用 D.呼吸作用、蒸騰作用
練3:合理儲藏有利于水果保鮮.科研人員為了探究某因素對藍莓保鮮的影響,測定了藍莓在密閉容器內產生CO2的速率,結果見圖甲和圖乙.
試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實驗的假設是 會影響藍莓的呼吸作用,從而影響水果的保鮮.
(2)某同學擬驗證上述實驗結果,設計如下方案:
①將兩等份同一品種、成熟度相同的藍莓分別裝入甲、乙兩只相同的燒杯中;
②將甲、乙兩燒杯分別置于25℃和-5℃條件下觀察,每隔一段時間測定CO2濃度;
③重復上述過程,記錄實驗數據并分析.
有同學認為他的實驗方案不合理,請你指出 .
答案:溫度 每個溫度條件下至少有3個平行重復實驗
考點三:呼吸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例1:下列關于人體呼吸道結構和功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
A.痰是在鼻腔和咽部形成的
B.呼吸道都有骨或軟骨做支架,能保證氣體順暢通過
C.吞咽食物時,會厭軟骨會蓋住喉口,以免食物進入氣管
D.鼻腔和氣管內均黏膜分布,可以分泌黏液粘住灰塵
練1:空氣中PM2.5的含量是檢驗環境空氣質量的重要指標,PM2.5顆粒能通過呼吸系統進入血液,危害人體健康.PM2.5顆粒經過鼻、咽、喉以后,在進入血液之前,還會經過的結構依次是( D )
A.肺泡、支氣管、氣管 B.氣管、肺泡、支氣管
C.支氣管、肺泡、氣管 D.氣管、支氣管、肺泡
練2: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的原因是( D )
①鼻毛可阻擋吸入的塵埃
②鼻粘膜分泌的粘液可使吸入的空氣清潔、濕潤
③嗅細胞接受氣味的刺激
④鼻粘膜內豐富的毛細血管能溫暖吸入的空氣.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練3: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是( C )
A.鼻腔和肺 B.氣管和肺 C.呼吸道和肺 D.呼吸道和氣管
練4:如圖是呼吸系統模式圖,請據圖回答:
(1)對吸入氣體有過濾,濕潤和溫暖作用的結構是[ 1 ] 鼻腔 .
(2)痰是由[ 6 ] 氣管 和[ 3 ] 支氣管 內表面的粘膜所分泌的粘液,以及被粘液粘著的灰塵和細菌等組成.www-2-1-cnjy-com
(3)體內進行氣體交換的功能單位是[ 4 ] 肺泡 ,它的由 一層 上皮細胞構成,外面有 毛細血管 圍繞著,適于 肺泡 與血液之間進行氣體交換.
考點四:肺的結構和功能
例1:如圖為肺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中所示肺泡外包圍著毛細血管,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這有利于( B )21-cnjy*com
A.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 B.肺泡與血液間的氣體交換
C.血液與組織細胞間的氣體交換 D.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練1:人體的呼吸系統是由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組成的,其中肺是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下列有關肺泡適于進行氣體交換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 )
①肺泡數量很多 ②肺泡外面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
③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 ④肺泡分布廣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練2:肺泡適于氣體交換的結構特點有:
① 肺泡 數目很多,擴大了肺進行 氣體交換 的表面積;
② 肺泡 壁及其纏繞在外面的 毛細血管 壁都很薄,都只有 一  層細胞構成.
考點五:肺與外界氣體的交換
例1:2015 年6 月1 日晚,在長江湖北監利段,客輪“東方之星”因遭遇龍卷風翻船,輪船上多數乘客溺水身亡.溺水阻斷了呼吸全過程中的哪個環節?( A )
A.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B.肺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
C.氧氣在血液中的運輸 D.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的氣體交換
練1:吸氣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能透過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進入肺泡的原因是( C )
A.血液中有二氧化碳,肺泡內沒有二氧化碳
B.血液中沒有氧氣,肺泡內有氧氣
C.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肺泡內二氧化碳的含量
D.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低于肺泡內二氧化碳的含量
練2:眾所周知,如果沒有食物,人仍可以存活幾周;如果沒有空氣,人可能連幾分鐘都無法生存.人進行呼吸時,呼出的氣體和吸入的氣體相比,其變化是( C )
①溫度升高 ②水分增加 ③氧氣含量增加 ④氮氣含量減少 ⑤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②③⑤
練3:如圖是檢驗呼出氣體的實驗裝置,請根據你所學的知識和實踐經驗回答下列問題.
(1)在“呼吸處”做緩慢的吸氣和呼氣,吸氣時,用夾子夾緊B管得橡皮管;呼氣時,夾緊A管得橡皮管.進行多次后, B (填“A”或“B”)試管內的石灰水明顯變渾濁了.證明呼出的氣體中含較多的 二氧化碳 .21cnjy.com
(2)在實驗中設置A試管的目的是 對照 .
(3)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產生的部位是 C 
A.血液 B.肺泡 C.細胞 D.氣管
(4)在吸氣時,由于肋間肌和膈肌的 收縮 ,胸廓擴大,氣體就被吸入;當肋間肌和膈肌處于 舒張 狀態時,胸廓變小,氣體被 呼出 .21·cn·jy·com
練4:題中表為人體吸入氣體和呼出氣體成分含量(%)比較;為了探究人體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體積的變化,某同學做了實驗,結果如圖甲所示;人體內的氣體可通過血液循環運輸到組織細胞,血液和組織細胞間的氣體交換如圖乙所示.請分析回答:
成分 吸入氣體 呼出氣體
氧氣 20.96 16.40
二氧化碳 0.04 4.10
其他氣體 79.00 79.50
合計 100.00 100.00
(1)閱讀表可知,吸入氣體中 氧氣 含量比呼出氣體中高.
(2)觀察圖甲推斷,通入的氣體為人體呼出氣體的試管是 甲 .
(3)分析圖乙得出,經過組織里的氣體交換后,血液中含量明顯增多的氣體是 二氧化碳 .
(4)肺活量是人體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標,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異,如成年人的肺活量大于兒童,運動員的肺活量大于普通人.由此分析,正常情況下,提高肺活量的有效途徑是 加強體育鍛煉、多運動 .www.21-cn-jy.com
練5:如圖為平靜呼吸時胸廓和膈肌變化的示意圖,請根據圖回答:
(1)圖(二)表示呼吸過程中 呼氣 時的狀態(填“吸氣”或“呼氣”),此時,肺內氣壓 大于 外界氣壓(填“大于”或“小于”).【21·世紀·教育·網】
(2)呼吸過程中胸廓橫向的擴張是肋間外肌 收縮 (填“舒張”或“收縮”)的結果.
考點六:吸氣和呼氣
例1:人在吸氣的時候與下列情況相符合的是( A )
A.膈肌收縮、膈頂下降、胸腔擴大、氣壓變小
B.膈肌收縮、膈頂上升、胸腔縮小、氣壓變大
C.膈肌舒張、膈頂下降、胸腔擴大、氣壓變小
D.膈肌舒張、膈頂上升、胸腔縮小、氣壓變大
練1:圖為胸腔和肺的示意圖,當肋間外肌和膈肌收縮時,圖中三部位壓力由小到大的順序是( A )
A.b<c<a B.a<b<c C.a<c<b D.c<a<b
練2:如圖是某人在一次平靜呼吸過程中肺內氣壓變化的曲線,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C )
A.在AB段表示吸氣過程,肋骨間收縮
B.在BC段表示呼氣過程,胸腔容積縮小
C.在AB段,外界大氣壓小于肺內氣壓
D.在B點C點,外界大氣壓等于肺內氣壓
練3:如圖是人體膈肌在胸腔內的位置變化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A.膈肌從甲到乙時,膈肌收縮 B.膈肌從甲到乙時,呼氣
C.膈肌從乙到甲時,吸氣 D.膈肌從乙到甲時,肺擴張
練4:如圖模擬人體呼吸運動的過程,下列對該圖的描述錯誤的是( D )
A.③和④分別模擬胸廓和膈
B.①模擬的器官能使到達②的氣體變得清潔
C.圖甲模擬吸氣過程
D.圖乙模擬呼氣過程,膈肌收縮,位置上升
練5:如圖是某人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的一次平靜呼吸中肺內氣壓的變化曲線圖,據圖回答問題.
(1)曲線AC段表示 吸氣 時肺內氣壓的變化.
(2)曲線CE段的變化中,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徑都 縮小 .
(3)本次呼吸中,吸氣結束的那一瞬間是坐標中的 C 點,此時肺內氣壓與大氣壓的值 相等 .
(4)在曲線AC段變化中肋間肌和膈肌處于 收縮 狀態.
練6:根據下圖回答問題:
(1)甲圖處于 吸氣 (填吸氣或呼氣),相當于丙圖的 CD 段.
(2)圖甲中1模擬的結構是 肺 ;3模擬的結構是 膈肌 .
(3)甲乙兩個圖合起來表示肺與 外界 進行氣體交換的過程.
(4)丙圖中DF曲線,膈肌處于 舒張 (收縮或舒張)狀態,膈頂端 上升 .
(5)丙圖中在 C、D、F 點時,肺內氣壓均等于外界大氣壓.
練7:如圖是模擬膈肌運動的實驗裝置.請回答:
(1)圖1所示實驗裝置中,序號 ③ 模擬人體的肺,序號 ④ 模擬人體的膈.
(2)圖2模擬的是人體在 吸氣 時膈肌所處的運動狀態,此時由于膈肌的收縮胸廓的 上下 徑增大.
(3)當人體處于圖1所示的呼吸運動狀態時,肋骨間的肌肉處于 舒張 狀態.
練8:請深深地吸一口氣,緩解一下緊張的情緒.你的呼吸中蘊含著一定的科學知識,請回答下列問題:
(1)你所吸入的氣體,主要成分是氮氣和 氧氣 .
(2)你吸氣時肋間外肌和膈肌收縮,胸腔容積 擴大 ,肺內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外界氣體進入肺.
(3)在該過程中,你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主要來自 葡萄糖 的氧化分解.
考點七:肺泡內的氣體交換
例1:如圖表示人體肺泡內的氣體交換.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人體內氣體交換是通過氣體的 擴散 作用完成的.
(2)吸氣時,圖中①表示的氣體 二氧化碳 ,②表示的氣體是 氧氣 .此時,血液中 氧氣 含量會增加.21教育網
(3)吸氣后,血液將②帶到身體的各個組織細胞處,組織細胞進行
 呼吸 作用,分解 有機物 ,產生①和 水 ,并釋放出熱能和 ATP .
例2:如圖,是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肺泡外面包繞著豐富的[③] 毛細血管 ,并且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由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構成,這樣的結構特點適于 肺泡 與 血液 之間進行氣體交換.
(2)圖中A過程表示 氧氣 (填“氧氣”或“二氧化碳”)從肺泡擴散進入血液;B過程表示 二氧化碳 (填“氧氣”或“二氧化碳”)從血液擴散進入肺泡.
考點八:組織細胞的氣體交換
例1:在人體毛細血管處,血液與組織細胞進行物質交換,下面關于交換結果的描述中,正確的是(A)
A.組織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與其他廢物,可穿過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被運走
B.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與其他廢物,可穿過毛細血管壁到達組織細胞
C.組織細胞產生的氧與營養物質,可穿過毛細血管壁而進入血液被運走
D.血液中的營養物質與氧,可穿過毛細血管壁而進入肺泡
練1:下列四幅圖線表示人體內血液由體動脈經過組織細胞流向體靜脈時,血液內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情況,縱坐標表示二氧化碳含量,橫坐標表示血液由體動脈經過組織細胞流向體靜脈時的血流方向.其中正確的是( B )21*cnjy*com
A. B. C. D.
練2:人體內二氧化碳濃度最大的地方是( C )
A.肺泡 B.肺泡周圍毛細血管
C.組織細胞 D.組織細胞周圍毛細血管
練3:血液流經如圖所示的結構時,血液中氣體成分的變化是( A )
A.氧氣減少,二氧化碳增多 B.二氧化碳減少,氧氣增多
C.氧氣和二氧化碳都減少 D.氧氣和二氧化碳都增多
練4:如圖是人體部分生理活動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圖中的b、c生理過程是通過 呼吸運動 實現的,組織細胞進行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通過 氣體的擴散 作用進入血液,肺內的氧氣也是通過同樣的作用進入血液.
(2)d箭頭表示 肺泡與血液 里的氣體交換,e箭頭表示 組織細胞 里的氣體交換.
考點九:呼吸系統的衛生保健
例1: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大大增加呼吸功能,其根本原因是( D )
A.胸廓擴張的范圍加大 B.呼吸深度增加
C.胸圍差加大 D.呼吸肌收縮力增加
練1:體育課進行100米賽跑后,同學們出現的現象是( B )
A.呼吸深度和呼吸頻率都不變 B.呼吸深度和呼吸頻率都增加
C.呼吸比較深,呼吸頻率不變 D.呼吸比較淺,呼吸頻率增加
練2:常常參加馬拉松的運動員,他體內的( D )
A.肺泡數目會增多 B.呼吸肌細胞的數目會增多
C.體內呼吸肌的數目會增多 D.參與呼吸的肺泡數目會增多
考點十: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例1:某同學設計了如圖的裝置(瓶中植株未經暗處理).下列描述中,正確的組合是( B )
①該裝置可驗證植物的光合作用能產生氧氣;
②該裝置可驗證植物的呼吸作用能產生二氧化碳;
③丙內石灰水保持澄清;
④丙內石灰水變渾濁.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練1:在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實驗中,所用的保溫瓶已作滅菌處理,保溫瓶內的環境條件適宜.將適量、等質量的正在萌發和煮熟過的種子分別裝入兩個保溫瓶后密閉,多次測定有關的量,并繪制成如圖曲線.下列判斷符合客觀事實的是( A )21·世紀*教育網
A.若y表示瓶內溫度,則a表示萌發的種子
B.若y表示瓶內氧氣量,則c表示煮熟過的種子
C.若y表示種子的質量,則b表示萌發的種子
D.若y表示瓶內二氧化碳量,則c表示煮熟過的種子
練2:如圖所示,一盆生長旺盛的植物密封在一個不透光的鐘罩內,將該裝置放在溫度為25℃的地方,那么紅墨水滴的移動方向是( B )【21教育】
A.不移動 B.向左移
C.向右移 D.先向右移,后向左移
練3: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會產生二氧化碳,小明猜感:種子D 萌發過程可能也會產生二氧化碳,他設計了如圖的實驗裝置.打開D裝置中的閥門,水位下降,空氣就會依次進入裝置.
(1)A裝置的作用是 除去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
(2)如果觀察到 C裝置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現象,則小明的猜想是正確的.
(3)請指出D裝置的一個優點 可以通過控制水流的速度來控制空氣通入的速度 .
練4:為了探究種子萌發時物質的變化情況,小陽將等量的正在萌發的種子和煮熟冷卻至室溫的種子分別裝在A、B兩個玻璃瓶中,如圖甲所示,在溫暖的地方放置一夜后,進行了實驗.
請回答:
(l)小陽取A瓶,按圖乙連接適當裝置后,打開閥門,取掉漏斗口的棉花,往長頸漏斗內加水,“加水”的目的是 將瓶中的氣體(二氧化碳)排出 .21*教*育*名*師
(2)乙圖試管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
(3)小陽同時利用B瓶也做了同樣的實驗,其作用是 對照 .
(4)本實驗中,小陽將A、B兩個玻璃瓶在溫暖的地方放置了一夜,你認為要放置在“溫暖的地方”的理由是 種子的萌發要適宜的溫度或種子萌發需要溫暖的地方 .
練5:張明同學為了探究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廣口瓶內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內放一株綠色植物,瓶塞塞住,并用凡士林密封.
(1)要驗證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需將裝置放置在黑暗的環境中,目的是避免瓶內的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消耗瓶內的 二氧化碳 ,對實驗結果產生干擾.【21教育名師】
(2)在黑暗中放置較長時間后,發現廣口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變得 渾濁 ,表明植物呼吸作用釋放的 二氧化碳 與澄清石灰水發生了反應.
(3)然后,將該裝置移到陽光下較長時間,取下其中一片葉進行脫色、漂洗、滴加碘液,結果發現葉片 不變藍 (填“變藍”或“不變藍”,原因是 光合作用缺少二氧化碳,不能產生淀粉 .
(4)該實驗設計的不足之處是 缺少對照實驗(或對照組或對照) .
練6:李陽在學習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后,大膽地提出了自己的假 設:綠色植物新鮮的葉片能夠進行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為 驗證該假設,他設計了一個實驗:按照右圖裝置,將裝有新鮮 葉片的瓶子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段時間后往瓶子里注入清水,觀察試管中澄清石灰水的變化.請根據文字回答問題:2-1-c-n-j-y
(1)李陽設計的實驗,其預期結果應該是:實驗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因為新鮮的葉片進行 呼吸 作用,使瓶子內的 二氧化碳 氣體增多.
(2)如果在實驗開始時把該裝置放到適宜的陽光下,則澄清的石灰水不會變渾濁,因為新鮮的葉片進行 光合 作用,釋放了氧氣,并吸收了 呼吸 作用放出的氣體.
(3)劉偉同學看了李陽的實驗設計后,給李陽提了一個建議:應該再準備一套裝置,瓶子里裝上開水燙過的葉片,而其他條件相同的環境下進行實驗.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設置對照組 .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化市| 织金县| 敖汉旗| 太谷县| 海伦市| 西吉县| 明溪县| 拉孜县| 辛集市| 梅河口市| 镇原县| 巴林右旗| 青阳县| 乳山市| 枣庄市| 遂昌县| 额济纳旗| 太仆寺旗| 高清| 平泉县| 石阡县| 兰溪市| 广河县| 新昌县| 岐山县| 无为县| 聂荣县| 藁城市| 朝阳市| 武强县| 华坪县| 双柏县| 高密市| 福清市| 于田县| 金门县| 腾冲县| 翁牛特旗| 马山县| 祁连县| 澎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