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維新變法運動》教學設計基本信息姓名學段學科八年級歷史與社會區縣學校名稱教學題目維新變法運動所選教材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一、學習內容分析1.學習目標描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知識與技能: (1)了解嚴復的主要思想,知道其對近代思想發展的啟蒙作用。(2)了解“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認識戊 戌變法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3)思考“維新派與洋務派主要思想的異同” 等問題,增強閱讀和比較能力。過程與方法: 問題引領,通過學生的討論思考,提高分析 和比較的能力。選播視頻資料,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到戊戌變法旨在救亡圖存,是一場愛國的、進步的變法運動,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2. 學習內容與重難點分析 本課在第二單元“近代化的艱難起步”中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以“自強求富”為口號的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近代化的發展。甲午中日戰爭后,探索挽救民族危亡的維新變法運動又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它為后來的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項目內容應對措施教學重點了解“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和嚴復的主要思想自主學習法、講授法教學難點認識維新變法的社會影響和失敗的原因小組討論法二、學習者特征分析(說明學生的已有知識基礎、學習習慣等信息) 初二學生雖有一定的歷史知識儲備,理解能力也有所提高,但在運用歷史、分析歷史方面不夠全面。加上本課歷史基礎知識較多,康有為、梁啟超與公車上書,嚴復與《天演論》,百日維新等,對學生的分析、比較、理解的能力要求較高。如何正確認識維新變法運動失敗的原因及其影響等,對初二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三、學習環境選擇1.學習環境選擇( A )A.簡易多媒體教室 B.交互式電子白板 C.網絡教室 D.移動學習環境四、流程規劃與活動設計(描述整體教學環節規劃,按順序說明每一環節中教學內容、呈現方式、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以及設計意圖等)教學環節知識點與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如圖片/視頻等)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與效果環節一導入病入膏肓的中國展示圖片講述、提問回答問題溫故知新、引入主題環節二探運動興起之背景簽訂《馬關條約》場景圖以及張謇創辦的大生紗廠圖引導、提問結合之前所學回答問題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分析能力環節三究運動之興起公車上書知識點表格指導學生篩選信息自主學習,閱讀課本,回答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環節四觀運動之發展維新運動各地的學堂、報刊圖片提問、引導思考并作答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環節五品運動之高潮閱讀措施提問、引導閱讀并思考措施的作用培養學生從信息中得到結論的能力。環節六嘆運動之失敗觀看視頻布置任務、提問小組合作,感悟精神提升學生的責任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五、評價方案設計1.評價形式與工具(A、B )可多選A.課堂提問 B.書面練習 C.制作作品 D.測驗 E.其他2.評價量表內容(測試題、作業描述等)1、八年級某班的同學要舉行“戊戌變法主題辯論會”,下列不能作為辯論會的主題是?A、戊戌變法是在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加劇的背景下發生的。B、維新派的代表人物又康有為、梁啟超等C、戊戌變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D、戊戌變法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2、戊戌變法下列法令中,對封建頑固派最具威脅的措施是?A、改革政府機構方面 B、興辦私人企業方面C、訓練新式軍隊方面 D、開辦新式學堂方面六、備注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