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材料分析題訓練(一)史料分析題:1.讀材料:“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1)這段話是哪位皇帝說的?(2)此材料體現了什么樣的民族政策?(3)請寫出他在位與少數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實兩例。(4)你如何評價這段話?2.讀材料:材料一:“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鬼”。材料二:“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尤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狼,遠行不勞吉日出。”(1)以上材料的詩作是哪位詩人的佳句?后人把他稱為什么?(2)他的作品的特點是什么?(3)材料一,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反映了當時怎樣的社會現狀?(4)材料二,中的“開元”是指誰的統治時期?(5)“開元”為何會出現全盛局面?3.讀材料:他自幼對醫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年輕時參加科舉考試落榜后,就以行醫為業,他刻苦鉆研大量古代醫學藥學書籍,決心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學著作,為此,他走出家門,虛心求教,為了解藥性,親口品嘗藥物…………(1)材料中的“他”是誰?(2)他生活在哪個年代?(3)他的主要貢獻有哪些?(4)我們應該學習他的什么精神?4.縱觀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民族團結、民族友好是我國歷史發展的主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松贊干布 文成公主材料二:“外甥是先黃帝舅宿親,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樂。”請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與哪個民族的友好關系?請列舉唐朝與這個民族密切交往的兩個事例。(2)哪一朝代中央開始對這一民族地區進行了有效的管轄?(3)以上這些史實說明了什么問題?5.1771年初,渥巴錫跨上戰馬,舉起鮮艷的彩條旗,率領17萬部眾,踏著積雪,向太陽升起的東方前進,…………沙俄派哥薩克騎兵追擊,擔任后衛的9000名土爾扈特勇士,在眾寡懸殊的情況下,與追兵殊死搏斗,全部壯烈犧牲。渥巴錫率領大隊人馬繼續向東挺進,戰勝嚴寒、酷暑和疫病的重重困難,完成了東返祖國的壯舉。請回答:(1)渥巴錫是哪一少數民族的領袖?該部落的名稱是什么?此部落當時受哪國的控制和壓迫?(2)該部落回歸祖國時,受到了清朝哪一位皇帝的熱情接待?該部落回歸祖國有何意義?(二)史料分析題:1.材料一:乾隆時,朝臣胡中藻的詩里有“一把心腸論濁清”的句子,乾隆看了竟說:“加‘濁’字于國號‘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結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殺,罪及師友。材料二:“明月有情還顧我,清風無意不留人。”,上面的兩句詩是雍正帝時的一位進士寫的,他被斬了。(1)上述材料反映了文化現象中的哪一歷史事件?(2)清朝通過這一歷史事件達到了什么目的?(3)這一歷史事件造成了哪些危害?2.閱讀下列材料:“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浪,卷起千推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請你結合所學過的歷史知識,回答下面的問題:(1)上面詞句的作者是誰?(2)作者是哪個朝代的文學家?(3)上述詞句體現了作者什么詞風?想一想誰的詞風與他一致?3.2009年3月28日,在拉薩布達拉宮廣場,西藏人民隆重集會,慶祝百萬農奴解放50周年。閱讀材料后,結合所學知識,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1)漢藏交往歷史悠久,唐朝曾兩次與吐蕃聯姻,請舉出兩位與唐朝聯姻的吐蕃首領。(2)西藏地區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管轄始于元朝。當時,中央政府設置了什么機構管理西藏?(3)清朝為了進一步加強對西藏的管理,采取了哪些措施?4.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大唐國者,法式備定,珍國也,常須達。”————《日本書紀》 材料二:隋朝時,已有日本遣唐使到來。唐朝從貞觀年間開始,日本來中國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來的還有留學生和留學僧等。使團規模龐大,少則二百人,多至五六百人,使團成員的素質較高,以便更好地吸取唐朝的文化。使團向唐朝贈送禮品,唐朝回禮,這實際是兩國之間的貿易。遣唐使回國后,很受重用,他們以唐朝的制度為模式,進行改革,請你結合史實回答下列問題:(1)遣唐使回國以后,對日本的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請你談一談唐朝文化對日本有哪些影響?(2)那是,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也不少,唐玄宗時,應日本僧人邀請,東渡日本,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傳播唐朝文化的中國高僧是誰?(三)史料分析題:1.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遼、西夏、北宋并立形勢圖材料二:北宋建立前后,少數民族政權遼、西夏也先后建立。金建立后,于1127年滅北宋,同年南宋建立,形成了這一時期民族政權并立的局面。請你結合所學的歷史知識,回答下面的問題:(1)圖中主要的少數民族政權是哪兩個?分別建立與什么時候?分別是誰建立的?都城分別在什么地方?(2)在歷史上,遼軍大舉進攻北宋的戰爭名稱是什么?在這次戰爭中,力勸北宋皇帝親征的宰相是誰?(3)南宋的建立者是誰?都城是今天的什么地方?(4)南宋和哪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進行了和議?和議后出現了怎樣的局面?2. 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觀夫海洋,洪濤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張,晝夜星馳,涉波狂瀾,若履通衢………………請你結合所學的歷史知識,回答下面的問題:(1)鄭和首次遠航開始于哪一年?最后一次在哪一年?(2)鄭和下西洋的出發地在哪里?他所率領的船隊最遠到達什么地方?(3)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是什么?(4)鄭和遠航反映出一種什么精神?這個歷史事件對我們今天的現實有什么啟示?3. 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天覆地載,物數號萬,而事亦固之,曲成而不遺,豈人力也哉。 ——《天工開物》(1)上圖所示的書籍及插圖是誰的作品?(2)作者在書中強調的觀點是什么?(3)西方學者對這部著作有什么評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