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1世紀教育網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走向共同富裕》導學案【學習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身邊的改革成果,樹立改革精神,追求共同發展,自覺為實現共同富裕添磚加瓦。能力、過程與方法目標:理解經濟新常態的相關政策,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知識目標:知道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了解共享發展成果的措施和意義【重點難點】教學重點:堅持改革開放的重要性,共享的發展理念教學難點:理解共享發展的理念,堅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一、自學互研 生成能力(一)導入新課活動:教材第9頁運用你的經驗:九年級(3)班的同學在課堂上交流各自的暑假生活。小雯:人與父母乘坐高鐵外出旅游,快捷舒適,感受到服務業越來越發達,出行越來越方便。小雅:我參加環保志愿者活動,看到好幾家高污染企業停產整改。小俊:我幫家人在市場照看服裝攤,生意比往年冷清,而別人家新開的服裝網店卻生意火爆。三名同學的假期有喜有憂,你從中發現我國的經濟發展有哪些新變化?答案提示:服務業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動力,高新技術產業迅猛增長,網絡經濟發展迅速,人們的消費習慣發生變化,發展經濟注重保護環境等等。自主預習我國過去40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 ,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地依靠 。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 和 之間的矛盾。我國經濟發展進入 ,已幅高速增長階段轉向 發展階段,需要落實 ,轉變 ,轉換 ,實現經濟 。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區域發展 、城鎮化水平不高、城鄉發展不平衡 等現實挑戰。促進 ,堅持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推動 ,有利于實現 ,促進社會 。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改革只有 ,沒有完成時。只有全社會不斷弘揚 、銳意進取、勤于探索、 的改革創新精神,才能持續推動 的歷史進程,才能奏響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最強音。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而且要看 是否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的 是否得到切實保障。黨和政府堅持以 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 、 、 ,讓人民群眾共享 ,引領全體人民攜手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朝著 方向穩步前進。黨和政府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強 建設,堅決打贏 ,實施 戰略,打造 的社會治理格局。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 。只有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 ,促進 ,才能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社會主義制度的堅實保障。(三)合作探究目標導學一:改革進行時活動:閱讀感悟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了小康,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國人民生活不斷邁上新臺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1978年的156美元左右增長到2016年的超過800美元,已經達到中等偏上收入國家水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從1978年的343.4元、133.6元提高到2016年的33616元、12363元;農村貧困發生率從1978年的97.5%大幅下降到2017年的4%以下,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居民受教育程度不斷提高,九年義務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顯著提高,2016年達到42.7%,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近10個百分點;城鄉居民健康狀況顯著改善,居民平均預期壽命2015年達到76.34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社會保障水平極大提高,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其他很多方面的民生保障都顯著改善。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需要呈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時,人民群眾的民主意識、公平意識、法治意識、參與意識、監督意識、維權意識在不斷增強。這表明,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越來越強烈。問題:材料反映出了當前社會的什么問題?答案提示:我國過去40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地依靠改革開放。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活動:材料分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增強信心,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出發,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思考:1、什么是經濟新常態?2、面對經濟新常態我們應該怎么做?答案提示:1、新常態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對穩定的狀態。這是一種趨勢性、不可逆的發展狀態,意味著中國經濟已進入一個與過去40年高速增長期不同的新階段,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國將堅定不移地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轉換增長動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知識鏈接中國經濟新常態 ( http: / / www. / s q=%E4%B8%AD%E5%9B%BD%E7%BB%8F%E6%B5%8E%E6%96%B0%E5%B8%B8%E6%80%81&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的四個主要特征:一是中高速。經濟增速 ( http: / / www. / s q=%E5%A2%9E%E9%80%9F&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換擋回落、從過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長轉為7%~8%的中高速增長是新常態 ( http: / / www. / s q=%E6%96%B0%E5%B8%B8%E6%80%81&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的最基本特征。二是優結構 ( http: / / www. / s q=%E7%BB%93%E6%9E%84&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產業結構方面 ( http: / / www. / s q=%E6%96%B9%E9%9D%A2&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第三產業逐步成為產業主體;需求結構方面,消費需求 ( http: / / www. / s q=%E6%B6%88%E8%B4%B9%E9%9C%80%E6%B1%82&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逐步成為需求主體;城鄉區域結構方面,城鄉區域差距將逐步縮小;收入分配結構方面,居民收入 ( http: / / www. / s q=%E5%B1%85%E6%B0%91%E6%94%B6%E5%85%A5&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占比上升。三是新動力 ( http: / / www. / s q=%E5%8A%A8%E5%8A%9B&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中國經濟將從要素 ( http: / / www. / s q=%E8%A6%81%E7%B4%A0&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四是多挑戰。一些不確定性 ( http: / / www. / s q=%E4%B8%8D%E7%A1%AE%E5%AE%9A%E6%80%A7&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風險 ( http: / / www. / s q=%E9%A3%8E%E9%99%A9&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顯性化。樓市風險、地方債風險、金融風險 ( http: / / www. / s q=%E9%87%91%E8%9E%8D%E9%A3%8E%E9%99%A9&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等潛在風險漸漸浮出水面。活動:教材P10-11頁“探究與分享”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進入新時代,我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村日益呈現新面貌。村黨支部書記小孟: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老鄉要小康,關鍵看“錢袋子”鼓起來沒有。去年,我們村農民人均收入突破萬元,收入漲得比城里人還快。村民張大娘:現在的生活可好了,你看村里人都喝上了干凈的自來水,用電方便,道路寬闊,住上了新房。更好的是,生病了有新農合來保障。村民老李:現在政府支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發展,村村通了公路。只要人勤快,肯動腦筋,生活會一天比一天好!初中生小莉:我上學不用交學雜費,也不用交課本費,媽媽說我趕上了好時代。思考:1、從他們的話中,你感受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發生了哪些巨大變化?2、查找資料,思考:我國農村發生了巨大變化,為什么還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它為我國解決好“三農”問題創造了哪些新的發展機遇?答案提示:1、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中央取消了農民包括土地稅在內的各種稅收,而且還給種糧的農民補貼、農民的住房有了極大改善、農民的醫療保險得以實現、農村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特別是實現了公路村村通、農民的物質需求趨于高檔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針對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做出的重要選擇,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內容,是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重要體現。新的機遇可從社會穩定、文化素質等方面回答;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現實挑戰結合身邊的例子來談。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不高、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現實挑戰。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堅持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活動:圖片感悟 思考:1、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什么?2、看了圖片,你對深化改革有哪些體會?3、請你談談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答案提示:1、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2、①我國改革開放是一場全面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②改革要適應經濟和社會的新變化;③改革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④只有全社會不斷弘揚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勤于探索、勇于實踐的改革創新精神,繼續自強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續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進程,才能奏響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最強音!3、①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②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需要落實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轉換增長動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③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不高、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現實挑戰;④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目標導學二:共享發展成果活動:教材P12探究與分享同學們圍繞“共享發展”的話題,你一言我一語地展開了討論。小嫣:共享發展應該是人人享有,而不是一部分人享有,先富要帶后富。小剛:共享發展不是短時間就能實現的。小夢:共享發展就是要共同享有國家發展的所有成果。小杰:“人心齊,泰山移”。人人共享需要人人共建。你同意他們的觀點嗎?你是如何看待“共享發展”的?請舉例說明。答案提示:同意他們的觀點。①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切實保障。②堅持共享發展,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③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引領全體人民攜手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例如:國家經濟發展了,開始投入大量資金,對農村道路進行改造,建設美麗鄉村。活動:圖片分析 思考:近年來,黨和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結合你的生活經歷,說說你和你的家人從中所體驗到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答案提示:取消農業稅、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推進農村醫療改革、義務教育階段的“兩免一補”等等。活動:材料分析獲得感有多強?用數據回答你!1.過去五年時間,用于教育的投入,由兩萬億元突破了三萬億元大關,正在邁向 四萬億元大關。教育投入,2012年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這五年一直堅持 4%。2.各級各類學校互聯網的接入,五年前是20%多,現在90%多。3.教育系統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獲國家三大獎的比例,這五年一直穩定在2/3以上。4.現在80%以上的孩子在流入地公辦學校就學,還可以在流入地參加高考。2017年,農民工子女在當地參加高考,報名 15萬人,是五年前的36.5倍。5.18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我們國家建立了教育合作關系,有47個國家和地區與我們國家簽訂了學歷學位互認協議。6.在140多個國家建立了516所孔子學院。中國已經成為 世界第三、亞洲最大的留學目的地國。7.這五年,創造了超過6500萬就業崗位,解決了2790多萬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問題,解決了 880多萬城鎮困難人員的就業問題,解決了480多萬農村建檔立卡困難人員的轉移就業問題。8.養老保險覆蓋了超過9億人,覆蓋率超過了90%。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月平均水平已經超過了 2300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水平已經超過120元。9.醫療保險,現在覆蓋已經超過了13億人,已經實現了全民醫保。10.五年來,棚戶區改造大力推進,有6000多萬棚戶區居民出棚進樓。11.1900多萬住房困難的群眾住進了公租房。12.五年來,國家共新增城市道路5.54萬公里,城市的軌道交通1600多公里。13.新增城市綠地45.8萬公頃,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提高了38.9個百分點,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 92.5%。14.海綿城市建設正在有序推進,地下管廊建設已經建成廊體1600多公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明顯進展。15.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已經覆蓋了4.3億人。16.通過發展醫聯體的形式,縣域內的就診率已經達到了82.5%。17.鼓勵社會辦醫,現在民營醫院的數量占比超過了57%。18.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從醫改前2008年40.4%下降到30%以下,也是近二十年來的 最低水平。19.堅持預防為主,免費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拓展到14類。20.實施了健康扶貧工程,因人因病施策,分類救治了貧困患者360多萬人。1、以上數據說明了什么?答案提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長。因此,要讓不斷推陳出新的惠民舉措落地實施,讓“獲得感”具體化為公眾生活中的點滴改變,具體化為“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美好生活。2、為了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黨和政府應該怎么做?答案提示:黨和政府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活動:材料分析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思考:發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如何處理發展與民生的關系?答案提示: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社。只有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才能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社會主義制度的堅實保障。鞏固提升:拓展活動某網上論壇開展了以“物質生活好了,是否就幸福”為主題的討論,部分網友發表了觀點,請你跟帖參與討論,談談對幸福生活的看法。網友甲:物質財富有助于人實現幸福這個目標,但不能把物質財富與人生目標等同。網友乙:對于財富,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有之有方。網友丙:一個人富了,還要想到去幫助更多的人。答案提示:基本的物質生活條件是幸福的基礎,是人們生存、發展和創造、實現人的價值 ( http: / / www. / s q=%E4%BA%BA%E7%9A%84%E4%BB%B7%E5%80%BC&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的物質保證,同時,還直接制約和影響精神生活。人們的幸福感不能只來自物質生活的享受,同樣也來自精神生活方面。幸福是多方面的健康心理滿足的體驗,單純追求物質、精神或其他方面,還算不上是真正的幸福。共同富裕與共同幸福是馬克思主義指明的人類社會發展的目標,是社會主義終極價值,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的根本體現。二、討論交流生成新知學生分組對問題討論交流,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疑問知識點小結:走向共同富裕一、改革進行時1、過去40年的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2、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3、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全面深化改革4、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諸多現實挑戰5、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二、共享發展成果1、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2、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3、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三、當堂演練 達成目標單項選擇題:1、我國過去40年的發展和未來發展必須堅定不移地依靠( )A、以經濟建設為中心B、大力提高科學技術水平C、改革開放D、大力促進精神文明建設2、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 )之間的矛盾。A、生產力水平不高B、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C、科學技術水平不高D、社會產品不豐富3、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描繪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藍圖、新愿景、新目標。關于改革,下列觀點正確的有( )①中國要將改革進行到底,開啟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②我國推行的改革是一場全面深刻的社會變革,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國防和軍隊以及黨的建設等領域的改革。③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④全面深化改革主要是深化經濟領域改革,完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有( )①同世界各國的貿易發展水平不平衡②區域發展不平衡埃③城鎮化水平不高④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為了讓人民共享發展的成果,黨和政府要( )①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②強調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③開展稅收改革,多向富人征稅,平均社會財富④引領全體人民攜手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黨和政府,,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6、“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在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強調共同富裕是因為( )①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③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④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正義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共享發展理念。內涵有四個方面。首先是全民共享。共享發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數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二是共享是全面共享。共享發展就要共享國家經濟、整治、文化、社會、生態各方面建設成果。三是共建共享。四是共享是漸進共享。根據材料回答以下問題:(1)、黨和政府為什么要堅持共享發展理念?(2)、請你結合具體實例分別從國家和公民個人層面為實現共同富裕獻計獻策。四、課后反思 查漏補缺這節課我學會了:這節課我未解決的疑惑:《走向共同富裕》自主預習答案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 美好生活需要 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新常態 高質量 新發展理念 發展方式 增長動力 健康可持續發展不平衡 不協調 區域協調發展 城鄉發展一體化 共同富裕 公平正義改革開放 進行時 與時俱進 勇于實踐 全面深化改革發展成果 合法權益人民 人人參與 人人盡力 人人享有 發展成果 共同富裕社會保障體系 脫貧攻堅戰 健康中國 共建共治共享增進民生福祉 民生短板 公正正義《走向共同富裕》當堂演練參考答案單項選擇題C 2、B 3、A 4、D 5、B 6、A非選擇題(1)①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切實保障。②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引領全體人民攜手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③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④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2)①國家層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引領全體人民攜手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實行多種所有制經濟 ( http: / / www. / s q=%E7%BB%8F%E6%B5%8E&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 http: / / www. / s q=%E5%9F%BA%E6%9C%AC%E7%BB%8F%E6%B5%8E%E5%88%B6%E5%BA%A6&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和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 ( http: / / www. / s q=%E5%9C%B0%E5%8C%BA&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一部分人依靠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舉例:實施西部大開發;科教興國戰略;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 http: / / www. / s q=%E7%A4%BE%E4%BC%9A%E4%BF%9D%E9%9A%9C%E5%88%B6%E5%BA%A6&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做好精準扶貧工作等等。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