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1世紀教育網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3節 常見的鹽 導學案知識點1 各種各樣的鹽由金屬 (或NH4+)和酸根 組成的化合物稱為鹽,如BaCl2等。鹽是酸跟堿中和的產物。說明 ①科學上說的鹽不僅僅指食鹽,而是指一類化合物。②鹽的組成中所含的陽離子不一定都是金屬離子,也可以是由多種元素組成的復雜陽離子(帶電原子團),如NH4+。③鹽的分類方法比較多,如根據鹽中具有的相同離子分類,含有CO32-的鹽稱為碳酸鹽,含有SO42-的鹽稱為硫酸鹽等。④鹽的溶解性。K+、Na+、NH4+、NO3-鹽都可溶,鹽酸鹽除氯化銀其余都溶,硫酸鹽除硫酸鋇不溶,硫酸鈣、硫酸銀微溶,其余均可溶,碳酸鹽除了碳酸鈉、碳酸鉀、碳酸銨可溶,碳酸鎂微溶,其余均不溶。知識點2 純堿、石灰石和小蘇打1. 碳酸鈉俗名 、蘇打,白色粉末狀固體,易溶于水,溶液顯 。其主要用途是制造玻璃、肥皂、洗滌劑等。碳酸鈉能與鹽酸、硫酸等反應,有氣泡生成,Na2CO3+2HCl+H2O+CO2↑;工業上利用氫氧化鈣溶液和碳酸鈉溶液反應制取氫氧化鈉,Ca(OH)2+Na2CO3 +CaCO3↓。2. 碳酸鈣(1)碳酸鈣是重要的建筑材料。(2)碳酸鈣是一種難溶的鹽,能與酸反應:CaCO3+2HCl +H2O+CO2↑,高溫易分解:CaCO3CaO+CO2↑。工業上利用高溫煅燒石灰石等方法制取生石灰。3. 小蘇打小蘇打(即碳酸氫鈉)是發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用于制作糕點,同時,它還可以治療胃酸過多。知識點3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1.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 , 于水,固態二氧化碳俗稱干冰。2. 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1) 。(2)與水反應生成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變紅色。(3)與可溶性堿反應。3.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材料:原理:收集方法:檢驗:用澄清石灰水,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知識點4 復分解反應(1)定義:由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新的 的反應稱為復分解反應。(2)反應條件:反應物質 反應物條件 生成物條件酸+堿 至少一種可溶 具備下述三個條件中一個即可:①有 生成②有 生成③有 生成堿+鹽 二者都可溶鹽+鹽 二者都可溶酸+鹽 鹽可溶或難溶,酸必須可溶(3)反應通式:AB+CD→AD+CB說明 ①中和反應是復分解反應的一種。②在判定復分解反應時,對于能否生成氣體或水可按反應規律來判斷,至于產物是否為沉淀則需根據溶解性來判斷。易錯點 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及其實質例1:(2018 吳中區一模)下列反應中不屬于復分解反應的是( )A.2NaOH+H2SO4═Na2SO4+2H20B.CaCO3+2HCl═CaCl2+H2O+CO2↑C.CO2+Ca(OH)2═CaCO3↓+H2OD.AgNO3+KCl═AgCl↓+KNO31.(2017 麗水)實驗室有一瓶標簽脫落的固體試劑,現分別取少量的該固體進行下列實驗,根據實驗現象判斷,該固體最可能是(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取該固體于試管中,加水、振蕩 固體不溶解取該固體于試管中,加鹽酸、振蕩 固體溶解,無氣泡產生一氧化碳通過熾熱的該固體,稱固體質量、檢測尾氣 固體質量減輕,尾氣中只檢測到CO與CO2A.堿 B.鹽 C.金屬單質 D.金屬氧化物2.(2017 甘肅)下列選用的除雜試劑和實驗操作都正確的是(括號內為雜質)( )選項 物質 除雜試劑(足量) 操作方法A CO(CO2) 氫氧化鈉溶液 氣體通過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洗氣瓶B K2CO3(KCl) 稀鹽酸 加入稀鹽酸、蒸發、結晶C FeSO4(CuSO4) 鋅粉 加入鋅粉并過濾D Zn(Fe) 稀硫酸 加入稀硫酸,過濾3.(2016 泰安)某固體可能含有Ca(NO3)2、Na2SO4、Na2CO3、FeCl3、KCl中的一種或幾種,現對其進行如下實驗:①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加適量蒸餾水,固體完全溶解成無色透明溶液②取少量上述溶液,加過量稀硫酸,有氣泡產生③取②所得溶液少量,滴加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分析以上實驗現象,對原固體組成的推斷正確的是( )A.肯定有Na2CO3、Na2SO4,無FeCl3、Ca(NO3)2B.肯定有Na2CO3,無FeCl3、Ca(NO3)2C.肯定有Na2CO3、Na2SO4,無FeCl3D.肯定有Na2CO3,無FeCl3、KCl4.(2017 呼和浩特)選擇下列部分實驗操作可完成兩個實驗,甲實驗為除去粗鹽中難溶性的雜質,乙實驗為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操作①和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相同的B.甲實驗和乙實驗都要用到的實驗操作①C.甲實驗在操作⑤時,將水全部蒸發后停止加熱D.乙實驗在操作③時,若俯視讀數,會使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5.(2017 連云港)下列關于物質性質和用途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干冰升華時吸收大量的熱,干冰可用作制冷劑B.鋁不與空氣反應,鋁制品可不用涂保護層來防腐C.小蘇打能與酸反應生成氣體,小蘇打可制作發酵粉D.稀有氣體在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稀有氣體可制作霓虹燈6.(2017 河南)如圖表示向一定量CaCl2和鹽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的變化過程,x表示Na2CO3溶液的質量,則y可能表示( )A.氣體的體積 B.沉淀的質量 C.NaCl的質量 D.混合溶液的pH7.(2017 本溪)某同學對化學知識的歸納正確的是( )A.pH>7的溶液一定是堿的溶液 B.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單質C.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復分解反應 D.能分解生成氧氣的物質一定含有氧元素8.(2017 鄂州)化肥對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有重要作用.下列有關化肥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提倡農家肥與化肥綜合利用B.草木灰是一種農家肥,其主要成分中含有鉀元素C.磷肥的主要作用是促進植物莖、葉生長茂盛,葉色濃綠D.常用作氮肥的化合物有尿素、碳酸氫銨等9.(2017 大慶)如圖是某同學鑒別NH4HCO3、NH4Cl、KCl三種化肥的過程,其中試劑甲和乙分別可能是( )A.甲:熟石灰;乙:稀鹽酸 B.甲:水;乙:氫氧化鈉溶液C.甲:氫氧化鈉溶液;乙:水 D.甲:稀鹽酸;乙:氯化鈉溶液10.(2017 河南)下列化肥分別與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聞到刺激性氣味的是( )A.NH4Cl B.KNO3 C.NaNO3 D.Ca3(PO4)211.(2016 青島)“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堿法”的重要反應,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NaHCO3是純堿B.析出晶體后剩余溶液中溶質只有NH4ClC.配制飽和食鹽水時,可通過攪拌來提高食鹽的溶解度D.向飽和食鹽水中先通入氨氣的作用是使溶液呈堿性,促進二氧化碳的吸收12.(2017 濟寧)酸、堿、鹽溶解性表為我們確定常見物質的溶解性提供了方便,下表是溶解性表的一部分,結合表格和溶解度知識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常見酸、堿、鹽的溶解性表(20℃)OH﹣ NO3﹣ Cl﹣ SO42﹣ CO32﹣Ca2+ 微 溶 溶 微 不A.繪制表格的依據是物質的溶解度B.常見物質一般可分為:溶、微溶和不溶C.Ca(OH)2、CaSO4和CaCO3的溶解度都大于1gD.Ca2+、NO3﹣、Cl﹣三種離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13.(2017 泰安)下列物質能在pH=13的無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NO3、NaCl、KNO3、(NH4)2SO4 B.H2SO4、HCl、AgNO3、Na2SO4C.KMnO4、CuCl2、Fe2(SO4)3、NaNO3 D.K2SO4、NaCl、K2CO3、NaOH14.(2017 河南)下列溶液在空氣中敞口放置后,溶液質量因發生化學反應而減小的是( )A.石灰水 B.濃硫酸 C.濃鹽酸 D.燒堿溶液15.(2011 巴中)既能用濃硫酸干燥,又能用固體氫氧化鈉干燥的一組氣體是( )A.H2 O2 B.H2 NH3 C.CO2 HCl D.CO CO216.(2017 成都)能用于鑒別氫氧化鈉溶液和氫氧化鈣溶液的物質是( )A.HCl B.KNO3 C.K2CO3 D.FeCl317.(2017 濟寧)一澄清透明溶液,可能含有H+、Na+、Ba2+、Fe3+、Cl﹣、OH﹣和SO離子的一種或幾種.為確定溶液中可能存在的離子,進行下面實驗:①經測定,溶液的pH=1;②取部分樣品溶液滴加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繼續滴加NaOH溶液至不再產生沉淀為止,過濾;③向實驗②得到的濾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又觀察到沉淀生成.分析實驗得出的以下結論中,正確的是( )A.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Cl﹣,一定不含有Na+、Fe3+、OH﹣、SOB.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Fe3+、Cl﹣,一定不含有Na+、OH﹣和SOC.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Fe3+、Cl﹣,一定不含有OH﹣、SO,可能含有Na+D.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Na+、Fe3+,一定不含有OH﹣、SO,可能含有Cl﹣18.(2017 內江)下列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的是( )A.CO2+H2O═H2CO3 B.2HCl+Ca(OH)2═CaCl2+2H2OC.2KMnO4K2MnO4+MnO2+O2↑ D.2Na+2H2O═2NaOH+H2↑19.(2016 貴港)如圖是硝酸銀溶液與氯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的微觀示意圖,由此得出的結論錯誤的是( )A.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B.反應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O3﹣ 和Na+C.該反應的實質是Ag+和Cl﹣結合生成AgClD.硝酸銀溶液與氯化鋇溶液反應的實質與該反應相同20.(2017 銅仁市)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小王和小張兩位同學根據已有知識經驗,對敞口放置在實驗室的NaOH溶液產生了興趣,分別進行實驗探究:【提出問題】這瓶NaOH溶液肯定變質了,其變質程度怎樣呢?【猜想與假設】小王:NaOH溶液部分變質;小張:NaOH溶液全部變質;小王、小張認為NaOH溶液一定變質的理由(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進行實驗】(1)小王設計好方案后,進行了如下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請你協助小王完成實驗現象的填寫:實驗步驟 現象 結論取一定量NaOH溶液樣品于試管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 有 產生 NaOH溶液樣品部分變質取經過①反應后的濾液,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變成 色(2)小張取用小王第①步反應后的濾液,滴加CuCl2溶液,有 色沉淀產生,證明自己的猜想錯誤.【反思與評價】(1)如果NaOH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2CO3雜質,常加入適量 (填物質的化學式),再過濾除去該雜質.(2)小王、小張通過以上探究分析推出:實驗室里保存Ba(OH)2溶液的方法應該是 .21.(2017 湘潭)某化學興趣小組為研究酸的化學性質,他們將一定量稀硫酸加入到盛有少量CuO的試管中,觀察到黑色粉末全部溶解,溶液呈 色,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為進一步確定反應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質成分,他們進行了以下實驗探究。【提出猜想】猜想一: ;猜想二:H2SO4和CuSO4【資料查詢】CuSO4溶液呈弱酸性,加入Zn粒時有極少量的氣體產生。【實驗探究】為了驗證猜想,該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方案一:取所得溶液少許于試管中,滴入石蕊試液,振蕩,若觀察到溶液顯紅色,則猜想二正確。方案二:取所得溶液少許于另一支試管中,加入足量Zn粒,若觀察到產生大量氣體、 等現象,則猜想二正確。【討論交流】A、經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方案一是錯誤的,其理由是 。B、要使由H2SO4和CuSO4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溶質只有CuSO4,可向其中加入過量的 (填序號)。a、CuO b.Cu(OH)2 c、Cu d.Cu(NO3)2【拓展探究】某混合溶液由硫酸和硫酸銅溶液組成。上述小組同學又進行了如下實驗:取124.5g該混合溶液于燒杯中,然后將120gNaOH溶液分六次加入其中,毎次充分反應后稱量所得溶液的質量,所測數據如下表所示。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加入NaOH溶液的質量/g 20 20 20 20 20 20反應后溶液的質量/g 144.5 164.5 179.6 189.8 200 220每次產生沉淀的質量/g 0 0 m n 9.8 0計算:(1)上述表格中產生沉淀的質量:m= ,n= 。(2)所加NaOH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3)第5次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22.(2017 宜昌)我國制堿工業的先驅侯德榜發明了“侯氏制堿法”.其模擬流程如下:(1)反應A、B、C中不涉及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2)“侯氏聯合制堿法”的主要產品“堿”是指 (填化學式);(3)反應B的化學方程式是 ;(4)在該模擬流程中,能被循環利用的物質是 .1.下列各組物質,屬于同一種物質的是( )A.冰、干冰 B.燒堿、純堿 C.藍礬、膽礬 D.生石灰、熟石灰2.(2017秋 豐順縣期中)A、B、C三只小燒杯內依次盛有一定體積的濃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圖所示進行探究活動,不能得到的結論是( )A.氨分子是不斷運動的B.空氣是由不連續的空氣分子構成的C.空氣不能使酚酞溶液變紅D.氨分子溶于水,形成的氨水使酚酞溶液變紅3.實驗室利用H2+CuOCu+H2O反應原理(實驗裝置見圖),測定水分子中氫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比值,實驗室中制得的氫氣中有少量水蒸氣.則有關實驗操作說法正確的是( )A.只需要獲得氧化銅粉前后的質量差B.只需要獲得無水硫酸銅前后的質量差C.若沒有“甲”裝置,所得比值偏大D.實驗中一定要通入足量的氫氣將氧化銅完全反應4.除去下列各組物質中的雜質,所用試劑和方法均正確的是( )物質 雜質 除雜所用的試劑和方法A CaO固體 CaCO3固體 加入適量的稀鹽酸B KCl固體 MnO2固體 加入足量的水溶液,再過濾,蒸發C CO2氣體 CO氣體 點燃D KCl溶液 CuCl2 加入氫氧化鈉溶液至不再產生沉淀A.A B.B C.C D.D5.(2017 黃州區校級自主招生)已知硝酸是一種強氧化性酸,能把SO32﹣氧化成為SO42﹣,則下列實驗方案能夠確定某未知試液中存在SO42﹣的是( )A.取少量試液,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鹽酸,沉淀不溶解B.取少量試液,加入足量稀硫酸,沒有明顯現象,再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取少量試液,加入足量稀鹽酸,沒有明顯現象,再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D.取少量試液,加入足量稀硝酸,沒有明顯現象,再滴加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淀6.(2018 昆山市一模)欲證明生石灰中含有未燒透的石灰石,最簡單的方法是( )A.加熱 B.滴加稀鹽酸 C.加水溶解 D.加入Na2CO3溶液7.(2018 楊浦區二模)下列有關物質用途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氯化鈉用于配制生理鹽水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氫氧化鋁用于治療胃酸過多 D.氫氧化鈉用作食品干燥劑8.(2018 長寧區一模)有關粗鹽提純的實驗操作合理的是( )A.溶解時為了加快溶解速率,可以用玻璃棒搗碎大顆粒粗鹽B.過濾時為了節省過濾時間,可以將懸濁液直接倒入漏斗C.蒸發時為防止物質濺出要不斷攪拌,直至實驗結束D.實驗結束隨即用坩堝鉗將熱的蒸發皿取下放在實驗桌上9.(2018 綿陽模擬)下列知識歸納有錯誤的一組是( )A 物質組成 B 化學與生活蘇打、純堿化學式都是Na2CO3蔗糖、葡萄糖、淀粉都屬于糖類物質 酒精、汽油、液化氣﹣﹣是易燃物油鍋著火、電器著火﹣﹣用水澆滅C 物質與變化 D 食品與健康煤的干餾、汽油燃燒﹣﹣是化學變化碳銨與草木灰混用﹣﹣產生氨氣而降低肥效 重金屬中毒﹣﹣喝雞蛋清解毒人體缺碘﹣﹣多吃海帶、紫菜、海鮮A.A B.B C.C D.D10.(2018 鏡湖區校級自主招生)若用實驗證明FeCl3溶液顯黃色不是由Cl﹣離子造成的,下列實驗無意義的是( )A.觀察KCl溶液的顏色B.向FeCl3溶液中滴加適量氫氧化鈉溶液振蕩后靜置,溶液黃色消失C.向FeCl3溶液中滴加適量無色硝酸銀溶液,振蕩后靜置,溶液黃色未消失D.加水稀釋后FeCl3溶液黃色變淺11.(2018 歷城區一模)有一物質X,分成等量的三份,分別加入到足量的NaOH溶液、氯化鋇溶液、HCl溶液中,產生的現象如表。則該物質X是下列各項中的( )加入物質 NaOH溶液 氯化鋇溶液 HCl溶液現象 產生藍色沉淀 產生白色沉淀 無明顯現象A.CuO固體 B.(NH4)2CO3粉末 C.稀硫酸 D.CuSO4溶液12.(2018 兗州區一模)下列離子能在pH=13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SO42﹣、Cl﹣、Na+、H+ B.K+、SO42﹣、Cu2+、NO3﹣C.Cl﹣、K+、SO42﹣、Na+ D.Ca2+、Cl﹣、CO32﹣、Na+13.(2018 門頭溝區一模)下列物質露置于空氣中,質量會減少的是( )A.濃硫酸 B.濃鹽酸 C.氫氧化鈉 D.氯化鈉14.(2018 濱州一模)下列氣體中,既可以用濃硫酸干燥,又可用氫氧化鈉固體干燥的是( )A.CO2 B.H2 C.NH3 D.HCl15.(2018 濮陽二模)現有①石蕊、②鹽酸、③氫氧化鈣、④氫氧化鈉、⑤碳酸鈉五種溶液,不用其他試劑就可將它們逐一鑒別出來,其鑒別順序是( )A.①②③⑤⑤④ B.②③⑤④① C.①②⑤③④ D.③④①⑤②16.(2018 惠山區校級一模)小紅同學梳理了以下知識:①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故破壞其中一個條件就可以滅火;②單質只含有一種元素,所以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屬于單質;③在置換反應時,元素化合價一定會改變;④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⑤“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的實驗中,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量固體時,停止加熱;⑥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則該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其中正確的個數是( )A.1個 B.2個 C.3個 D.4個17.(2017秋 榮成市校級期中)2005年諾貝爾獎授予法國和美國的三位科學家,經表彰他們在烯烴(一類有機化合物)復分解反應方面的重要貢獻。烯烴復分解反應的過程被化學家描述為“交換舞伴的交誼舞”。下列圖示可以被理解為烯烴復分解反應過程的是( )A.B.C.D.18. (1)實驗室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CO2的原理是________ (寫化學方程式),可選用如圖1的裝置________ (填序號)制CO2 . 設計B裝置時使用儀器a的目的是________ .(2)在反應裝置的殘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溶液PH變化如圖2所示(提示:氯化鈣溶液呈中性):a點時,溶液中的溶質的化學式是________.bc段溶液pH一直為7的理由是________ .滴入Na2CO3溶液的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依次是________ .19.(2015秋 南潯區期末)三位同學分別用相同質量分數的稀鹽酸,測定某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石灰石中的雜質既不與酸反應,也不溶于水).(1)小敏的方法可用如下流程表示,測得的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 ;在過濾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 (選填序號).A.酒精燈、漏斗、玻璃棒 B.漏斗、玻璃棒、燒杯 C.酒精燈、試管、玻璃棒(2)小華取10克樣品,用如圖甲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反應結束后,測得B裝置質量增加了4.6克,根據上述數據,算得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發現與事實嚴重不符,造成這種情況的可能原因是 .(3)小軍用如圖乙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將20克稀鹽酸加入到1.25克樣品中,生成的CO2體積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丙.已知本實驗條件下CO2的密度為1.8克/升,求該石灰石樣品中CaCO3的質量分數.20.向含CuCl2和HCl的100 克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NaOH溶液200克,參加反應的NaOH溶液質量與生成沉淀Cu(OH)2質量關系如圖, 據圖回答:(1)P點溶液中的溶質是________。(2)m1為多少克?(列式計算)(3)混合溶液與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中的溶質質量分數是多少?(保留小數點后一位)21.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是CaCO3、Na2SO4、CuSO4、Na2CO3中的一種或多種,某實驗小組對其組成成分進行了以下探究活動。【資料查閱】Na2CO3溶液與CuSO4溶液混合能產生藍色沉淀。【活動與探究】去一定量上述固體粉末,加足量水溶解。(1)【現象與結論】經上述操作,得到藍色澄清溶液,則原固體粉末中一定沒有________和________(填化學式)。(2)【探索與拓展】為進一步確定原固體粉末的組成,該實驗小組同學先用托盤天平稱取46.2g該粉末,溶于水配成174.6g溶液,再往其中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為8%的NaOH溶液,產生沉淀的質量與所加NaOH溶液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據圖回答:①計算產生最大沉淀量時所加NaOH溶液的質量。②通過計算確定46.2g固體粉末的組成。(回答出物質名稱和其質量)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3節 常見的鹽 學案參考答案【導學必備知識】知識點1:陽離子 陰離子 例1 B知識點2:純堿 堿性 2NaCl 2NaOH CaCl2 例2 B 例3 D知識點3:大 可溶 既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碳酸 大理石和稀鹽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向上排空氣法 例4 (1)長頸漏斗 (2)大理石或石灰石 (3)b (4)石蕊試液變紅色,塑料瓶癟了 (5)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 知識點4:化合物 沉淀 水 氣體 例5 (1)⑤⑦;④⑦ (2)④⑥;⑤⑥【易錯點撥】例1:C【知能優化訓練】1.D 2.A 3.B 4.B 5.B 6.D 7.D 8.C 9.A 10.A11.D 12.C 13.D 14.A 15.A 16.C 17.C. 18.B 19.B【重難培優訓練】20.【猜想與假設】NaOH溶液一定變質的理由是氫氧化鈉能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故填:2NaOH+CO2═Na2CO3+H2O.【進行實驗】(1)①取一定量NaOH溶液樣品于試管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說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鈉;②取經過①反應后的濾液,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藍色,說明溶液中含有氫氧化鈉,實驗過程如下表所示:實驗步驟 現象 結論①取一定量NaOH溶液樣品于試管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產生 NaOH溶液樣品部分變質取經過①反應后的濾液,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變成藍色(2)小張取用小王第①步反應后的濾液,滴加CuCl2溶液,有藍色沉淀產生,說明溶液中含有氫氧化鈉,進一步證明自己的猜想錯誤.故填:藍.【反思與評價】(1)如果NaOH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2CO3雜質,常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鈣溶液,再過濾除去該雜質.故填:Ca(OH)2.(2)通過以上探究分析推出:氫氧化鋇能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水,因此實驗室里保存Ba(OH)2溶液的方法應該是密封保存.故填:密封保存.21、藍,CuO+H2SO4=CuSO4+H2O;【提出猜想】CuSO4;【實驗探究】方案二:紅色物質生成。【討論交流】A、CuSO4溶液呈弱酸性;B、ab;【拓展探究】(1)4.9g,9.8g。(2)所加NaOH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40%。(3)第5次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35.5%。22、(1)置換反應;(2)Na2CO3;(3)NaCl+NH4HCO3NaHCO3↓+NH4Cl;(4)二氧化碳【課后鞏固訓練】1.C 2.B 3.C 4.B 5.C 6.B 7.D 8.C 9.B 10.D 11.D 12.C13.B 14.B 15.C 16.B 17.B18.CaCO3+2HCl═CaCl2+H2O+CO2↑;A、B、C;通過加入液體的流速來控制反應的速度;CaCl2、HCl、NaCl;在BC段發生的是CaCl2與Na2CO3的反應,CaCl2呈中性,與滴入的Na2CO3反應生成的NaCl溶液也呈中性,所以在BC段PH值為7;有氣泡產生、有白色沉淀產生19.(1)79%;B;(2)B中吸收二氧化碳中帶出的水蒸氣和氯化氫氣體;(3)該石灰石樣品中CaCO3的質量分數為80%;20.(1)NaCl和CuCl2(2)設生成9.8g氫氧化銅沉淀需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為x,生成氯化鈉的質量為zCuCl2+2NaOH═Cu(OH)2↓+2NaCl80 98 117x×10% 9.8g zx=80g z=11.7g氯化氫和氫氧化鈉反應時消耗的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為40g,所以m1=40g+80g=120g(3)設氯化氫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的質量為yNaOH+HCl═NaCl+H2O40 58.540×10% yM點溶液中的溶質氯化鈉的質量為11.7g+5.85g=17.55gM點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100%≈8.3%答:M點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8.3%21.(1)CaCO3;Na2CO3(2)①設生成19.6g氫氧化銅沉淀需要NaOH溶液的質量為x,需要硫酸銅的質量為yCuSO4+2NaOH=Na2SO4+Cu(OH)2↓160 80 98y x×8% 19.6g x=200g,y=32.0g;②因此46.2g的粉末中含有硫酸鈉,且Na2SO4的質量=46.2g-32g=14.2g46.2g固體粉末由14.2g硫酸鈉和32.0g硫酸銅組成.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培優特訓:第三章第3節 常見的鹽 學案.doc 培優特訓:第三章第3節 常見的鹽 學案(參考答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