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八單元 數學廣角——搭配(一)(一)教學目標1.通過操作、觀察、猜測等活動,使學生了解發現最簡單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初步培養學生有序、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初步體會排列與組合的思想方法。2.在發現最簡單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恰當地進行數學表達的能力。3.使學生初步感受排列與組合的思想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二)內容安排及其特點1.教學內容和作用“數學廣角”是人教版教材獨有的內容。其意圖在于系統而有步驟地把一些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通過學生可以理解的、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最簡單的事例呈現出來,借助一些操作等直觀手段向學生進行滲透。從整套的編排來說,一年級下冊的“找規律”單元是《標準( 2011)》中正式規定的教學內容,不屬于“數學廣角”的內容。從二年級開始,就是本冊教材第八單元開始設置 “數學廣角”單元。考慮到排列與組合的思想方法在現實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如體育中足球、乒乓球等比賽中場次的設定,密碼箱中密碼的排列數,電話機容量超過多少電話號碼就要升位,郵政編碼、電話號碼、身份證號碼等各種編號中都要用到排列與組合。同時,排列與組合的思想方法也是學生以后學習概率統計知識的基礎,還是發展學生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教材分兩次在數學廣角單元安排了排列與組合的內容,第一次是在本冊,第二次是在三年級下冊。本冊教材主要是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猜測等方法,發現3個不同數字組成兩位數的排列數、3個數字兩兩求和的組合數,初步滲透排列與組合的思想方法,逐步培養學生有序、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以及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與欲望,同時積累數學活動的基本經驗,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關系,進而達到《標準(2011)》第一學段的要求: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本單元內容的具體編排結構如下:2.教材編排特點(1)所選內容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密切相關,有利于拓展學生的視野。本單元共有9個題目(含例題、“做一做”、練習題),分別涉及到學生學習中最常遇到的問題(組成兩位數、求和、涂色)、生活中常遇到的最簡單的問題(握手問題、付錢問題、照相問題、送書問題、搭配服裝問題),學生雖然熟悉,但并不太了解其背后的道理。因此,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還有利于學生逐漸學會從數學的角度看待身邊的事物。(2)注重以學生動手操作等活動體驗為基本形式,幫助學生感悟數學思想。教材為學生設計的每道題目都是一個生動、有趣的數學活動,并在例題中呈現了學生在活動中展開的操作、觀察、思考與交流,呈現了學生多種解決問題的策略——擺數字卡片、圖畫、列表等,初步了解排列與組合的知識,感受排列與組合的不同,積累基本數學活動經驗,獲得全面、有序地思考問題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3)只教學最簡單的排列與組合問題,層次清晰,利于教師把握。 本冊教材中的排列與組合的內容,最多只涉及到發現3個事物的排列數或組合數,發現更多數目的事物的排列數或組合數則安排在三年級下冊。即二年級上冊只編排了最簡單的排列與組合問題,從而能更好地讓學生去感受排列與組合的思想方法,體驗到有序、全面思考的方法的重要性,進而利于教師落實教學目標。(三)教學建議(1)精心構建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數學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由于排列與組合的思想方法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廣泛的運用,教學時要注意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引入,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逐步培養學生善于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能力,并積累這方面的經驗。(2)注重運用多種形式表征思維過程,幫助學生形成有序、全面思考問題的方法。這部分內容的活動性和操作性比較強,應處理好學生動手實踐與小組合作學習的關系。教學時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如,可以寫一寫,也可以畫一畫,還可以列舉。還需要讓他人看清楚、看明白,最后通過組內交流、全班交流,感受他人的思考,明晰排列、組合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感受怎樣才能進行有序、全面地思考,并逐步學會這種思考方式。(3)注意教學的層次性,把握好教學要求。了解了整套教材中關于排列、組合的編排結構后,教師要把握好教學要求。這里只要求學生能根據實際問題采用羅列、連線、列表等方式,找出最簡單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并能感受到有的與排列順序有關、有的與排列順序無關即可,教學時,注意所教內容不要超出教材要求的水平。同時,在教學中也應盡量避免出現排列、組合這些術語,也不需要跟學生解釋這些術語的意思。另外,本單元屬于拓展學生數學思維的內容,要求學生了解即可,不作為考試要求。(4)建議用2課時教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