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經濟生活第一單元《生活與消費》復習指導主觀題一級重點影響價格的因素和價格變動的影響影響消費的因素和提高消費水平的措施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消費觀消費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主觀題次重點,如:1、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所以,生產者應該為消費者著想,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才能更加順利地實現商品的價值,從而獲得利潤。2、價值決定價格,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所以生產者應該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縮短個別勞動時間,降低成本,獲得價格競爭的優勢。3、價值規律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企業要遵循價值規律,按價值規律辦事。4、人民幣升值對出口型企業提出了挑戰。企業需要調整產品結構,開辟國內市場,降低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同時,企業要轉變發展方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通過……培育自主品牌等方式,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國家應該進行科學的宏觀調控,以調節物價,引導企業生產和居民消費,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推動全面小康社會建設。國家穩定物價的原因和穩定物價的措施選擇題重點商品的基本屬性貨幣的本質(區別金屬貨幣與紙幣的不同本質)貨幣的職能(注意紀念幣擁有貨幣的一切職能,此外紀念幣還有收藏價值,紀念幣分為金屬紀念幣、紀念鈔)紙幣的發行(紙幣發行規律;計算題: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通貨膨脹率(CPI消費價格指數用來衡量物價水平)、紙幣貶值率的計算)信用卡是發放給資信狀況良好的客戶的、信用卡的優點、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憑證匯率變動的影響(計算題:通脹通縮、紙幣升值貶值對匯率的影響,匯率變動對價格、對利潤的影響)區別價值決定價格與供求影響價格幾組概念間的關系:社會勞動生產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個別勞動生產率、個別勞動時間、商品數量、單位商品價值量、價值總量(可能考計算題)價格變動的影響消費—坐標題:需求規律(需求曲線)、需求彈性、相關商品、供給曲線正確理解等價交換收入差距:基尼系數(衡量收入差距的大?。?、洛倫茲曲線圖消費結構:恩格爾系數消費的類型區別不同的消費心理四、注意: 1、計算題口訣:正比用乘;反比用除;增加用加法;減少用減法。2、坐標題:點移動、線移動、均衡價格(供求曲線的交點)的變動、區別生活必需品和高檔耐用品的需求曲線的斜率、區分互補品和替代品的需求曲線圖;切記根據材料信息和問題的要求來進行選擇,分清因果,不可因果倒置。3、時政信息題:考察理解能力,一定要讀懂材料,根據材料設問要求來選,切不可望文生義,根據自己的主觀想象來選。4、選擇題要求:打好基礎,提高判斷能力;多思考,多積累,提高對時政信息題的理解能力;巧用排除法提高做題速度;遵循直接性原則、根本性原則、全面性原則等來提高準確度。5、本單元知識可以按消費者(消費環境)、生產者(企業、生產環節)、國家(措施、政策、意義)等不同主體整理,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五、相關時政 數字貨幣、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入籃、美聯儲加息、海淘、代購等等。經濟生活第二單元《生產、勞動與經營》復習指導主觀題一級重點生產與消費的辯證關系企業的經營與發展3、就業的意義及促進就業的措施4、深化國企改革的意義、措施主觀題次重點,如:大力發展生產力的原因和措施增強公有制經濟主體地位的措施發展集體經濟的意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混改”的意義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原因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要求選擇題重點(一)12個對比對比“生產決定消費”與“消費反作用生產”對比“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和“消費是生產的動力”以及“消費為生產提供新的勞動力”對比“消費對生產具有導向作用”和“消費是生產的動力”對比社會在生產四個環節的地位作用對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生產目的、本質;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對比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和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支配地位、控制力)對比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對比企業和公司對比兩種不同類型的公司對比企業聯合(強強聯合)、企業兼并、破產對比不同理財方式的性質、風險、收益、流動性或流通性對比不同就業觀念;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對比勞動者維權的前提、依據、不同途徑(二)其他:企業的市場地位、目的、社會責任;計算利潤、利潤率、存款利息、本息合計、收益率等注意:1、在做選擇題時要細心,基于對12個對比的準確理解進行判斷。2、要靜心、有耐心,仔細辨別材料所要表達的意思,比如要分清材料究竟強調生產決定消費,還是強調消費的反作用。例如:在材料中提到:隨著互聯網的出現,網購開始興起——強調生產決定消費;材料中提到,網購成為消費熱點,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則是強調消費的反作用。也有可能材料既體現了生產的決定作用,又體現了消費的反作用,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3、本單元知識側重生產環節,但涉及消費者、企業、勞動者、投資者、國家(制度、措施等)等不同主體(大家可以自己從這些主體角度來整理第二單元的知識)五、相關時政 海淘、代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企改革、“混改”、國有資產監管、小微企業、結構性減稅、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互聯網金融、眾籌等等。第三單元 收入與分配 復習指導一、主觀題一級重點1、促進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及促進收入分配公平的意義2、允許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的作用?3、初次分配環節怎樣促進收入分配的公平?4、國家財政的作用5、稅收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二、主觀題次級重點1、如何利用財政資金?(第8課,考點一,隨堂高考5題)2、如何更好的發揮財政的作用?(和前一個問題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可參照前一個問題,同時提取材料中的具體措施并對應相應的財政的作用來回答)3、如何增強某地的自我發展能力?(第8課,限時特訓16題)4、用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的知識,說明深化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單元盤點提能特訓(2))5、營業稅改增值稅的意義(企業稅負、成本、第三產業、產業結構、經濟結構、發展方式、稅收制度的完善)6、依法納稅的必要性(第8課第2框)三、選擇題重點1、區別我國的分配制度與基本經濟制度2、通過表格,對比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的性質、地位、原因和意義3、區別實行按勞分配的根本原因、前提和直接原因4、區別允許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重要原因5、區別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的不同具體體現6、區別技術工人工資收入(在公有制經濟中是按勞分配,在非公有制經濟中是按勞動要素分配)和按技術要素分配的收入(注意有哪些具體表現)7、區農民按勞分配的收入和按土地要素獲得的收入8、區別勞動收入和非勞動收入9、區別勞動收入和按勞分配的收入10、區別財產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11、區別非勞動收入與非法收入12、區別初次分配與再分配(前者的主體是企業,后者的主體是國家)13、區別最低工資標準和最低生活保障所屬的不同分配環節(前者是初次分配,后者是再分配)14、區別收入分配公平(相對平等)與平均分配15、區別“金字塔型”社會結構與“橄欖型”社會結構(后者代表的社會收入差距更小,收入分配更加公平)16、區別“兩個提高”“兩個同步”17、區別財政的三個作用的不同體現18、區別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不同的主體,不同的具體措施)19、區別財政收支的三種狀態,并正確認識財政赤字的作用(第八課,考點一,特別提醒)20、區別稅收的三個基本特征21、區別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的不同作用和計算方法22、區別流轉稅、資源稅、行為稅、所得稅、財產稅等稅收類型的具體表現23、區別偷稅與騙稅24、區別納稅人與負稅人其他:1、知道我國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原因(生產力角度、生產資料所有制角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角度、三個有利于等等)2、了解洛倫茲曲線與基尼系數(反映收入差距的大小)3、知道效率與收入差距的關系用坐標圖(曲線圖)該怎么表示4、了解拉弗曲線(反映稅收與稅率之間的關系,在第8課課中課里有,注意后面那個例題)四、方法宏觀要全面(重點、主干知識要記牢、記全面,要前后聯系,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微觀要精準、做題要細心,提高判斷能力,對比分析能力,充分相信自己的理解能力。五、時政產權制度改革、企業薪酬制度改革、職工工資政策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結構性減稅、減稅減費、精準扶貧、定向調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能源汽車、經濟發展的“三去一降一補”: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第四單元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復習指導政治老師寄語:同學們,到了《經濟生活》的最后一單元啦!本單元是《經濟生活》的重中之重,一定要加油!同時,前幾單元的知識、典型試題要及時回顧、鞏固哦!知識清單上不懂的問題,要是教材、資料、習題那些都看過了還是不懂,你身邊的同學也不懂的話,一定要來問老師。把那些阻礙你進步的隱患消除掉。第九課 走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第十課 科學發展觀與小康社會的建設第十一課 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一、主觀題重點1、如何規范市場秩序(其中注意市場規則的形式與內容、注意規范市場秩序的治本之策是什么)2、如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國家角度為主,也可以拓展到企業、消費者,以教材為主,同時參考單元盤點)3、如如何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4、加入世貿組織的好處5、如何應對貿易摩擦/貿易保護主義(國家、企業)二、主觀題次級重點1、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市場調節的機制(手段)、優點、缺點2、加強宏觀調控的必要性3、創新宏觀調控方式的作用(第9課考點二,例4)4、如何推進經濟結構調整5、如何推動創新(國家、企業、勞動者、國際合作)6、如何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7、如何加強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8、如何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限時特訓16)9、用科學發展觀基本內涵的知識來分析問題,談談對某段材料,某些做法的認識,分析做什么的合理性等等。10、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利與弊)11、企業如何參與國際競爭(與企業如何應對國際貿易摩擦既有相似點又有區別)三、選擇題重點1、區別市場調節的3個弊端2、區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3個基本特征(基本標志、根本目標、重要特點)3、區別宏觀調控的三種手段的地位和不同的表現4、區別市場調節與宏觀調控的手段、優勢、劣勢和不同地位5、區別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6、區別全面小康與總體小康7、區別“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不同內涵,并看相關習題8、區別GDP增速與GDP總量9、區別共同富裕與同步富裕10、區別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立場、基本要求與根本方法11、區別“全面”“協調”“可持續”12、區別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資本全球化的強調的不同環節(領域)13、區別“走出去”與對外貿易14、區別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16、區別世貿組織的四項基本原則(非歧視原則、透明度原則、自由貿易原則、公平競爭原則)17、要知道宏觀調控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有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也有,只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可以做的更好、更有效。四、注意本單元的主觀題一級重點非常非常重要,一定要記牢。五、時政縮小政府定價范圍、取消下放一部分行政審批事項、減少制度性交易成本、制造強國、工匠精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的“三去一降一補”、產權制度改革、戶籍制度改革 、“一帶一路”建設、“亞投行”、數字鴻溝、綠色壁壘、傾銷與反傾銷、補貼與反補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