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1世紀教育網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系統復習 第12課 生命的遺傳和進化一、知識梳理二、查漏補缺,自我檢測1.“DNA雙螺旋結構的確定”被譽為生物防御領域的十大里程碑之一。下列有關DNA的敘述錯誤的是( )A.DNA是生物的主要遺傳物質 B.DNA是由染色體和蛋白質組成C.DNA發生變化可引起遺傳病 D.DNA上起遺傳作用的片段稱為基因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基因是DNA分子上起遺傳作用的片段B.達爾文進化論的主要觀點是自然選擇學說C.細胞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D.以有無脊椎骨為分類依據,可以把動物分為鳥類和爬行類3.河南安陽在宣布“曹操墓”被發現后,引起不少置疑。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復旦大學歷史系聯合組成的課題組準備用基因技術來考證:在曹操政權的發源地公開征集曹氏男子DNA樣本。就DNA、基因而言理解有誤的是( )A.基因是DNA上的一個片段B.一個基因可控制著多個性狀C.一個生物體上不同細胞中的DNA是相同的D.DNA在細胞核內4.對于生物是如何進化的。自古以來就存在著爭論??茖W家曾提出各種不同的解釋,如拉馬克的“用進廢退”學說,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等。下面有關進化論的說法正確的是( )A.進化論是一種建立在大量證據上的科學理論B.進化論是一種通過科學實驗得到了驗證的理論C.進化論適用于動物,但不適用與人類D.我們不能相信進化論,因為我們看不到生物的進化過程5.下圖是一農田長期使用一種農藥后害蟲群體密度變化的曲線。下列敘述不符合達爾文進化論觀點的是( )A.隨著農藥的使用,害蟲群體的抗藥性逐漸增強B.害蟲抗藥性的形成是農藥對害蟲自然選擇的結果C.農藥使害蟲產生變異D.從曲線變化可知,害蟲群體中原來就存在抗藥性個體6.1862年,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設計了曲頸瓶做實驗,證明了肉湯不會產生微生物。以下認識錯誤的是( )A.該實驗需要在適宜的溫度下進行B.曲頸瓶的彎曲玻璃管是為了隔絕空氣C.肉湯煮沸的目的是殺死其中的微生物D.巴斯德實驗推翻了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質自然產生的假說7.人的有耳垂、無耳垂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有耳垂、無耳垂由相同的基因控制B.控制有耳垂、無耳垂的基因是DNA上的某個片段C.有耳垂的父母生出無耳垂的孩子屬于變異現象D.無耳垂的父母生出無耳垂的孩子屬于遺傳現象8.在某地的同一地層中,找到了幾種生物的化石。對于這幾種生物,下列推論最合理的是( )A.它們的親緣關系相近B.它們的身體結構相似C.它們的食物種類相似D.它們的生存年代相近9.針對目前濫用青霉素等抗菌藥物的現象,醫學界提出:“能不用藥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輸液”。(1)青霉素能破壞細菌的細胞壁而發揮殺菌作用,但對人體細胞無害。 從細胞結構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2)青霉素的經常使用對細菌起了____________作用,這種作用是定向的,使發生耐藥變異的細菌生存下來,結果會導致細菌耐藥性增強,引起藥效下降。(3)當然,藥物選擇口服還是注射不能一概而論,例如靜脈注射較口服用藥的優點之一是見效快,原因是靜脈注射藥物不需要經過人體的____________系統而直接進入血液。10.人們對真菌與植物、動物關系認識的演變歷程如下:請回答有關問題:(1)真菌的性狀特征是由其DNA分子上的 決定的;(2)人們認識真菌與植物、動物關系的演變歷程,體現出的科學本質是 (填序號)。A.科學知識不是一層不變,需要不斷的完善和修正B.對某一科學問題的認識受當時的科技發展水平的限制C.對真菌與植物、動物關系的認識隨著新證據的出現而改變11.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從某種生物中提取特定的基因,轉入其他生物中,從而產生具有特定優良性狀的新生物,這就是轉基因技術。如圖是轉基因抗蟲煙草的培育過程。(1)從蘇云金桿菌中提取的抗蟲基因應導入到煙草細胞的 (填寫細胞結構名稱)中。(2)抗蟲煙草繁殖的后代 (選填“具有”或“不具有”)抗蟲性狀。(3)轉基因食品逐漸進入了人們的視線,目前人們對轉基因褒貶不一。學校舉行主題為“轉基因利弊”的辯論賽,作為支持轉基因的正方辯手,你應挑選下列觀點中的 (選填序號)作為論據。①轉基因抗蟲作物的推廣,能減少對農藥的依賴。②轉基因技術改變了生物的基因組成,可能會影響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③轉基因技術在農業、工業、環保、醫藥等領域發揮了積極作用。④轉基因生物可能成為外來物種而威脅其他生物的生存。⑤轉基因食品短期看沒什么壞處,長期的危險難以預料。12.[2017·湖州·31]準媽媽們通過產前診斷、定期檢查和孕期合理飲食,期待迎來一個健康的寶寶。請回答:(1)產前診斷檢查胎兒脫落細胞中染色體是否異常,可診斷胎兒是否患____________病。(2)孕婦合理飲食有利于胎兒健康發育,因為胎兒通過__________________從母體中獲得營養物質和氧氣,同時排出代謝廢物。(3)嬰兒離開母體后,身上特有的棕色脂肪發揮作用,使他們能快速適應低于母體體溫的新環境。這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經過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一種適應性。13.觀察發現,甲地產的花生種子比乙地產的大。是什么原因導致兩地花生種子的大小有差異 某科學興趣小組進行探究:隨機選取兩地花生種子各100粒,在同一地點分別種植,收獲后再分別隨機選取兩類花生種子各500粒,對其長軸進行測量,結果如圖。其它地點試驗結果相似。(1)花生植株能通過 作用合成有機物。(2)生物的變異可分成兩類。分析以上實驗結果可知,兩地花生品種的長軸平均長度差異屬于的變異。14.生物能否自然發生,歷史上曾經做過許多實驗。雷迪的實驗:如圖甲,將兩塊相同的肉,放到兩個一樣的瓶子內。一個瓶口封上紗布,蒼蠅不能進入;另一個瓶敞口,蒼蠅能進入。一段時間后,沒有封紗布的瓶內有了蛆。尼達姆的實驗:如圖乙,將煮沸的肉湯放入一瓶內,立刻用軟木塞蓋住。幾天后,打開瓶子,發現肉湯中滋生了微生物。斯巴蘭扎尼的實驗:如圖丙,將肉湯放入瓶子后,直接將瓶口燒成封閉。第一次加熱至沸騰2分鐘,幾天后肉湯中仍發現微生物。第二次加熱至沸騰1小時,幾天后,肉湯中沒有發現微生物。巴斯德的實驗:如圖丁,將肉湯放入曲頸瓶,加熱至沸騰1小時,幾天后,肉湯中未發現微生物。回答下列問題:(1)雷迪實驗中,用兩個瓶子做實驗的目的是 。(2)尼達姆的實驗, (選填“能”或“不能”)支持生物會自然發生的觀點。(3)斯巴蘭扎尼實驗對尼達姆實驗的改進是基于 的猜想。(4)若把巴斯德實驗中的瓶頸在A處折斷,幾天后,曲頸瓶中 (選擇“會”或“不會”)出現微生物。參考答案1.B2.D3.B4.A5.C6.B7.A8.D9.(1)人體細胞沒有細胞壁(2)選擇(答“定向選擇”、“自然選擇”均給分)(3)消化10.(1)基因 (2)ABC11.(1)細胞核 (2)具有 (3)①③12.(1)遺傳 (2)胎盤和臍帶 (3)自然選擇13.(1)光合;(2)可遺傳14.(1)設置對照組(2)能(3)微生物可能來自軟木塞(加熱時間不夠長)(其他合理答案均可)(4)會生命的起源神創論:神創論認為生物界的所有物種(包括人類),以及天體和大地,都是由上帝創造出來的。亞當和夏娃的故事,女媧造人的故事。化學起源說:認為最初的原始生命是由原始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質通過化學變化過程演變而來(從無機小分子到有機小分子、到有機高分子、到多分子體系,最終演變為原始生命)。米勒實驗宇宙胚種論:原始生命物質也有可能來自外星球。化石:保存在地殼中的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和遺跡。比較解剖學證據生物進化的證據胚胎發育學生物的進化生物進化的歷程:總體趨勢是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高等,從水生到陸生。概念: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叫做自然選擇。內容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和變異適者生存基礎動力內因結果自然選擇學說生物進化的原因意義:科學地解釋了生物進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遺傳:生物體通過生殖產生子代,子代和親代、子代和子代之間的性狀都很相似,這種現象稱為遺傳變異:子代與親代及子代不同個體之間的性狀差異叫做變異遺傳物質的關系:基因是染色體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狀的DNA片段。一條染色體只有一個DNA分子組成,一個DNA分子上有許多個基因。生物的遺傳和變異育種和優生雜交優勢基因工程克隆技術太空育種優生學禁止近親結婚祖父母外祖父母父親母親伯、叔、姑舅、姨伯叔姑的子女伯叔姑的孫子女或外孫子女伯叔姑的曾孫子女或曾外孫子女本人親兄弟姐妹舅、姨的子女子、女孫子女或外孫子女兄弟姐妹子女兄弟姐妹的孫子女或外孫子女舅、姨的孫子女或外孫子女舅、姨的曾孫子女或曾外孫子女因蘑菇不會移動,而被認為是一種植物科學家將蘑菇和其他真菌歸成為一個獨立的界。因真菌與植物相同點較多而被理解為近親分子遺傳學研究發現:因真菌的DNA與動物的DNA十分相似,真菌與動物的演化關系更為密切18世紀20世紀中葉21世紀現在提取蘇云金桿菌抗蟲基因抗蟲煙草煙草細胞導入培養甲 乙 丙 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